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申論有沒有快速提速的方法

申論有沒有快速提速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2 15:11:02

A. 省考申論如何快速提分

在掌握基本題型、解答思路的情況下,快速把握材料內容、有效審題方式以及打造文章亮點就成為申論作答關鍵:
一、瀏覽問題把握材料。考生在作答申論時,先看給定資料後面的作答要求,通過申論作答要求,對申論材料所涉及的問題有整體性把握,理清材料閱讀的重點及方向,提高材料閱讀效率,針對性答題,節省考試時間。
二、有效審題關注要求。題目中的要求對考生准確判斷題型,形成思路,快速作答會起到作用。
三、首尾段落增添亮點。申論文章的寫作,首段與尾段是容易寫出亮點、體現個性化與文字表達功底的地方。以名人名言、俗語警句,或以比喻、排比、對仗的句式開頭結尾,為文章增色,開頭能夠引人入勝、增加可讀性,結尾能夠呼應點睛,升華主題。

B. 如何快速提高申論材料閱讀速度

一 提高閱讀速度
隨著公務員考試難度的逐年增加,申論材料的字數也是越來越多,而相應的考試時間卻是不變的,這無疑是增加了考生的閱讀理解難度。所以在申論考試中提高閱讀速度,快速掌握材料含義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里向考生介紹一下提高閱讀速度所必須掌握的幾個原則。
原則一:精讀與跳讀相結合原則
接觸過申論試題的人都知道,申論材料依照內容可以分為不同的類型,在這里將其分為評論型材料、政策型材料、數據型材料和案例型材料。不同類型的材料閱讀原則也有所不同,我們可以概括為二精讀二跳讀。二精讀是指評論型和政策型的材料要精讀,因為他包含了政府在某些領域的具體舉措和材料的主旨觀點;二跳讀是指數據型和案例型的材料要跳讀,具體而言,數據型的材料要跳讀它的結論部分,而案例型的材料要跳讀它的觀點部分,其它的部分都是可以略讀甚至不讀,這樣有選擇的閱讀材料才能大大提高考生的速度和質量,在最短時間內把握主旨大意。
原則二:首尾句原則
對於申論材料中的每一個段落,要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抓住他的主旨大意,方法便是找到他的主旨句或中心句。而依照我們寫文章的脈絡,多數的中心意思會出現在段落的首句或者是尾句,這在申論材料中同樣適用,所以,考生在閱讀時一定要關注首尾句。
原則三:關聯詞原則
關聯詞原則考生應該並不陌生,因為它在行測言語理解中應用的十分廣泛。它的具體含義是關聯詞往往標示著作者的寫作意圖。最常用的關聯詞原則是轉折,如但是、然而、可是等等,我們常說轉折之後是重點,作者觀點的引出往往是在轉折詞之後,所以,說轉折詞是主旨句的標識語也一點都不為過。另外,因果關系中,強調的原因的情況比較多見;並列關系無重點,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原則三:常見詞原則
在申論考試的材料中,多數是涉及社會事件或問題的一些表現、背後原因、解決措施、意義危害等方面。而這些方面出現時與之對應的多是一些常見的詞語。比如反映問題的:經調查、反映、看出、主要障礙等;闡述原因的:根源、背後的問題、教育、體制、機制等;只要我們認真反思和分析歷年的真題,我們就會發現,這些詞出現的地方就是關鍵的地方。所以,我們必須要對這些詞保持足夠的敏感性。
二 充分調動自身知識儲備
考試大綱中對於申論考察能力是這么要求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貫徹執行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其中,解決問題能力明確要求考生藉助自身實踐經驗和生活體驗,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申論考試並不只是考查考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也會考查考生是否關心國情社情,是否具備豐富的實踐經驗和生活體驗,考生自身的知識背景同樣重要!
我們回顧歷年的考試真題,申論材料的主題其實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常見問題,2009年國考的主題產業結構和糧食問題,就是在2008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之後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首要問題,也是廣大人民群眾所熟知的問題。還比如2012年國考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材料中涉及的地溝油、地下黑加工點、醫生開高價葯、教師收取好處費、最美媽媽等等,都是我們所熟知的熱點。
所以,考生關注材料的同時還要在日常復習時關注熱點和新聞時事,當然只關注是不夠的,還要養成勤於思考的習慣,學會分析現象背後的本質問題,只有這樣你才能具備考試大綱所要求的幾項能力。更多備考信息查詢:河北人事考試網 (

C. 申論做題速度太慢怎麼破,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效率嗎

建議廣大考生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把握審題、做題時間,科學規劃備考。
首先,掌握科學的審題、答題流程。合理、科學的答題流程主要包括幾個步驟:
第一、認真審清題干。明確題干所對應的材料范圍,試卷的主題是什麼?題乾的要求都有哪些?在閱讀材料時要帶著問題讀材料,這樣才能提升效率,迅速在材料中找到要點。
第二、仔細閱讀材料。材料有詳有略、有重有輕,碰到重點和難點材料,尤其是觀點型材料,可以放慢閱讀節奏,仔細閱讀、認真分析,對於數據型材料和案例型材料,可以快速閱讀。在閱讀過程中,注意熟練運用閱讀方法,隨時標注要點,方便做題。
第三、重視做小題目。因作文分值最高,不少人會選擇先寫作文,後做小題目。中公教育專家建議廣大考生按題目順序解題做題,作文是建立在對整篇給定資料的深刻理解基礎上的,大部分考生剛剛讀完材料,對材料的理解還很不深刻、很不系統,此時貿然寫作就很容易跑題。中公教育專家建議考生先做小題目,藉助這些小題目你可以更好地理解命題人的思想,給作文打下堅實基礎。
第四、下功夫主攻作文。得作文者得申論,得申論者得天下。作文極端重要,要拿出最多的時間來應對和處理。建議作文的寫作時間不少於60分鍾,否則可能寫不完,寫完了也不能保證質量。
其次,科學合理分配考試時間。按分值大小分配每一步的時間。分值大小和作答時間其實是有對應關系的,分值小的題目難度較低、字數很少,因而需要的時間也比較少。相反,分值高的題目(如作文、貫徹執行)本身難度很大、作答字數也很多,當然需要花更多的時間了。因此,中公教育專家建議用2分鍾左右的時間瀏覽題干,20分鍾左右的時間閱讀材料,小題目在60分鍾之內完成,作文在60分鍾左右寫完,這樣才能夠整體把握好時間,在規定的時間內圓滿完成相應的考試任務。
最後,廣大考生在平時的模考中,把握好答題時間,把每一步驟、每道題目所使用的時間都記錄好。如果你不能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模考,就要把這個記錄拿出來分析一下,看看哪個環節、哪個步驟、哪道題目浪費了時間,在下一次模考中,有針對性地予以糾正。這樣多練幾遍,就可以熟練地掌控時間。上了考場,既不會浪費時間,也不會感到時間緊迫,只有合理分配考試時間,才能從容應對考試,提升公考效率。

D. 國考申論理解能力如何快速提升

申論的本質是對給定材料的概括、提煉、加工。因此,要想在申論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必須提高對整體材料的把控能力。這種能力說到底,是要加強閱讀理解能力,提高閱讀的速度和質量。下面為大家介紹一些申論材料的閱讀方法:
一、閱讀理解的基本要求
申論考試中,閱讀理解是最基礎的環節,它要求我們做到:
1.對語言意義的感知和理解;
2.對材料整體內容和形式的理解;
3.對材料價值的評判性理解。
日常生活中,我們閱讀的大多是完整的文章,而申論考試中提供的給定材料不是完整的文章,只是略經整理的「半成品」和材料的堆積,且來源比較廣。這就要求我們考生要具備對不夠准確、不夠清晰的「半成品」材料的加工能力。因此,大家在閱讀申論材料過程中,要不斷完成由事實上升到觀點、由具體問題上升到本質屬性、把一堆材料分為幾類材料、把分散事物歸納為有聯系事物、由給定材料的事物聯繫到以外的事物……這樣反反復復的閱讀和思考。
二、閱讀理解的原則和技巧
原則:申論材料閱讀的核心是「讀懂」。
技巧:大家至少要將給定材料讀三遍:
第一遍,通過閱讀,大體了解給定材料內容(速度要盡可能快,圈點畫線批註,找出關鍵詞、核心句、總結段落大意)。
第二遍,通過閱讀,理清所給材料之間的脈絡(注意每段第一句話或最後一句話,總結段大意、合並同類、提煉中心)。
第三遍,通過閱讀,檢查要點是否有重點遺漏和誤解。
三、閱讀方式的培養
培養閱讀能力首先要注意閱讀方式,閱讀方式有:略讀、精讀、速讀、跳讀。
略讀著眼於廣度,精讀著眼於深度,略讀是面,精讀是點。速讀是默讀,是一目多行的讀書方法,在申論考試中尤為重要。(申論考試時間有限,閱讀量大,加之氣氛緊張,常常造成信息的遺漏和效率的降低。)跳讀是專門尋找所需材料的閱讀方法,要求注意力高度集中,眼腦並用,迅速掃描。

E. 申論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提高的

申論的提升不同階段的方法也是不同的。
1,申論基礎還不錯。找到自己的不足,完全是可以做到針對性的提升。比如總結歸納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或者某一種題型。
2,對於申論沒有基礎或者只是稍微了解。無論哪一種,只要沒有到還不錯的程度,建議都是能夠進行整體性的學習,最好能夠系統性的學習某一個老師的課程。
這下面是我看到的某一位老師關於申論的分享:
申論學習的觀點、知識體系,希望大家有態度而辯證的閱讀。祝好!
———————————————我是傳說中的分割線———————————————
1:申論備考,別一開始就錯了
無論國考,還是省考,申論的普遍得分是35—55之間!
你會問:為嘛我越學越差?為嘛越努力分數越低?
其實:你的路錯了,一開始就錯了!
申論大作文一般40分,前面的幾道小題60分!我們可以推斷,成績在35—55分的你,前面小題總得分只有10—35分!
多麼恐怖、殘忍的真相!所以,申論成敗的關鍵不是作文寫作,而是前面小題的得分—不能拿穩45分,及格乃至進面基本沒有希望!
花木君觀點:作文是突破高分的途徑,而小題才是生命線!!將70%甚至更多的精力用於小題的備考、學習,是基礎一般的我們突破申論的不二法門!
2,答題形式決定能否進面
有多少人距離面試只有3分以內的距離?
可是,小小的3分不僅註定了你失去了逆襲的機會,也提早宣布了公考失敗的結果!3分,乃至再加幾分真的有這么難嗎?
坦白的講:我們進入考場前,申論水平已經是既定的!人靠衣裝,申論作答靠「形式裝」試想:同樣一份答卷,卷面整潔、工整的得分會高,還是缺少規劃、勾勾畫畫的卷面高?!
我的觀點是:
(1)前面的小題有意識的用「先總,後分」的方式,並分條理呈現,讓閱卷老師掃一眼就能抓到你作答的重點、得分點。
(2)作文寫作觀點要明確、坦坦盪盪。一方面開篇時文章的核心觀點要表達的直接、客觀,不扭扭捏捏、模稜兩可;另一方面分論點概括的嚴謹、明確,保證文章的每個段落都有一個獨立的核心功能—比如第一段是引述議題、表達觀點,第二段是提出分論點並論證,最後一段是結尾、升華。
(3)端莊的書寫80%會贏得好感乃至加分。申論是人工閱卷,愛美之心人皆有之,閱卷老師也不例外。當然,這是申論考試,不是書法比賽,不能無限的放大書寫對結果的影響,但平時就注意紙質書寫、保證卷面整潔,絕對有益無害! 花木君觀點:做好力所能及的小事,不僅是一種態度和修養,也是一種重要的能力,更是同一水平下能否進面的重要砝碼!
。。。。。。。(字數限制,具體可以去步知公考社區找吧)
5,表達能力提升最好的方法是模仿和嫁接
都說見賢要思齊!
「思齊」從來就不是問題,問題的關鍵是怎麼去「見賢」?去哪裡見?畢竟這個時代,出門左轉遇見「神棍」「忽悠」的可能性比遇見美女、猛男的概率還要大!
我的意見是「人民日報的時評文章」「夥伴們寫的比較好的文章」!
不要問為什麼只有這兩處,就問問自己:有多少資料、多少書你真正的看過?!好東西、有用的東西就像討老婆,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適合自己的、能為你所用的才是真的好! 在具體的模仿練習時,可遵循以下原則:
1,申論的主題會涵蓋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五大范疇(政治范疇的內容可不做刻意關注),所以平時的學習中可有意識的對文章、積累的素材進行分類。
2,學習時,不需要整篇文章都關注,也許是一個開頭,也許是一個結尾,也許僅僅只是一個排比句式,甚至只是幾個詞彙,請認真記下來。 我的態度是:沒有幾十頁這樣的筆記,那算不得認真學過申論!
3,結合記下的句式、詞彙進行仿寫、改寫,部分內容可直接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給個例子:
【原文】拯救和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要從文化安全意識著手,將民俗文化的傳承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將文化安全注入中小學的基礎教育中,充分發揮非物質文化遺產對廣大未成年人進行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作用,將民族文化的發揚融入生活、融入社會主義經濟建設中,讓其在心與心、行與行中傳承。
【仿寫】預防和治理食品安全問題,要從食品安全意識著手,將食品安全問題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將食品安全注入中小學的基礎教育中,充分發揮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和食品安全識別知識在食品安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將食品安全工作融入民眾的生活、融入社會經濟的建設中,將食品安全工作真正落到實處。
堅持一兩個月後,如果你認為沒有進步,那隻有一個原因:你真不夠用心! 花木君觀點:申論的學習一如找對象,重要的不是遍地撒網,而應該是有策略、有方法、有堅持!
6,熱點從來無需拚死拼活積累
申論考試會立足熱點議題來展開,但務必注意,其關注的並不是熱點、議題本身,而是一種思路和邏輯—客觀的認識問題、辯證的(正反兩面)分析問題、有效的解決問題這一能力。
平時的備考中,你也許花費了很多時間記住了某一個熱點、問題產生的原因,但考試的材料導向會和你的記憶一樣?相反,往往會讓你的作答偏離材料,讓你感覺無所適從、手心出汗、心煩意亂!這也是為什麼存在「出考場的時候感覺良好,查分數的時候大失所望!」這一普遍現象。
申論學習的方法、經驗有很多,但羅列太多就等於沒有經驗。作為應試,抓住了主要方向、基本宗旨,任何難題都能迎刃而解。 花木君觀點:申論是應試,重要的不是猜題,甚至不是「見多識廣」,而應該是在理解國家政策、方針的基礎上,能熟練的運用這種思維來分析和處理問題的能力。而掌握並不斷提升這種能力,不僅能打通申論備考的「任督二脈」,對我們的生活、工作更是大有裨益!

F. 國考申論寫作如何快速提高呢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思維能力也存在著很大差異,無論是形象思維還是抽象思維,各主體都會有自己的模式。但在申論考試中,解題的各個環節都要運用思維能力,只是在具體要求上有所不同而已。

一、審題的思維能力
審題是指對文章題目進行周密的揣摩、審查以把握題意的活動。
審題即對標題加以分析研究,從而正確理解標題的含義、范圍、要求,確定文章的體裁、題材、中心乃至寫法。審題是一個系統程序,貫穿於閱讀、寫作的全過程之中。
審題思維的主體過程是對題目的理解過程。這種理解,既包括抽象思維的理解,也包括形象思維的理解。
抽象思維的理解,即通過對題目的理性分析去理解題意。對供材料作文所提供的文字材料,也都需要通過分析、比較、綜合、歸納等方法來理解材料的內容,把握其實質。
形象思維的理解,即通過對題目內容的聯想和想像去理解題意。在供材料作文中,除了文學性的語言材料需要形象的理解外,所提供的圖畫材料同樣需要通過聯想和想像去理解畫面的意義。
從近年情況來看,申論考試材料沒有給出標題,所以在這里,我們不準備對標題做更多介紹。但作為一般的給材料作文,了解和掌握~些基本的方法也是必要的。
申論題目,一般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給定"資料",二是根據給定"資料"提出的"申論要求"。這就要求審題時對給定"資料"與"申論要求"二者兼顧。因此要仔細研讀"資料"及"申論要求"。
研讀材料要准確完整,不能瞎子摸象,不能割裂原材料。對較為復雜的資料,要仔細揣摩。要能抓住主旨,不能牽強附會,研讀"申論要求"要全面,不能漏掉任何一條。要找准角度,即"著眼點",就是審題的眼光集中在材料的某一點上,是審題者所注意的材料中所存在的思想。.
二、擬題的思維能力
擬題.就是給文章確立標題。好的標題.使人過目不忘、甚至終身猶記。
擬定題目,可在行文之前,也可在文成之後:一般情況下是擬題在先,但也有先有材料,先有觀點,連綴材料、觀點而成文章。題目根據文章的具體情形再擬定,這樣,題目便定在文成之後。有時會同時出現幾個題目,那就要推敲斟酌,比較取捨。
在擬題過程中也存在思維能力。擬題對思維能力的要求主要是概括能力,同時要求具有思維的靈活性和發散性。在這里,我們重點談談慨括能力和直覺能力。
在概括能力方面,首先應該明確文章的中心思想,因為只有明確了中心思想,所擬的標題才會正確體現中心思想,或有助於表達中心思想。其次,要從中心思想出發,選擇合理的和新穎的概括角度。
在直覺能力方面,重要的是注意擬題方法經驗的積累.實現知識的遷移。這就需要在平時多掌握擬題方面的知識,並加強這方面的訓練。
三、立意的思維能力
立意是文章寫作的起點。這里的"意"指的是我國古代寫作論中的一個專用術語,它融合著作者對寫作對象的認識與情感。由於在寫作時文章還未生成,所以我國傳統立論稱確立未來文章的主題思想為立意。
在確立中心思想時,要培養辯證思維和創造性能力。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要做到見解深刻並富有新意,在思考過程中必須注意運用辯證思維。我們所要解決的某一具體問題,或者所思考的某一具體對象,因為它本身就是矛盾的對立統一,所以我們在思考這一問題或對象時也必須用矛盾的、聯系的、發展的觀點去看問題。在這一由思維抽象上手}到思維具體的認識過程中,辯證思維應當成為形成中心思想的主要的思維形式。
四、選材的思維能力
選材,就是要對眾多的原始材料進行選擇和加工,使那些真實而又典型的材料成為文章能夠表現或說明思想的材料。根據選材的基本要求,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鍛煉思維能力:
1.圍繞中心思想選材
主要是看材料是否符合表現中心思想的需要。在一篇文章中,材料是有其獨特的功能的。因為材料與中心思想的關系極為密切,所以鑒別材料的標准只能是材料和中心思想的關系。中心思想是不能憑空產生的,它只能在分析、研究、消化有關材料的過程中提煉出來。所以,對於文章寫作來說。材料總是第一性的,是文章的基礎,而中心思想是第二性的,是在材料的基礎上產生的觀點、意念或感受;另一方面還應看到,材料又是表現和深化中心思想的基礎。
因此.材料的鑒別和取捨都要受中心思想的制約。中心思想未形成或正在形成時,材料對中心思想起決定作用;中心思想形成後,又反過來成為鑒別取捨材料的最主要依據。這是一種矛盾統一運動的辯證關系。
2.選取真實確鑿的材料
材料的真實一是指嚴格意義上的"生活真實",也即指文章中的事實性材料要嚴格地符合客珊B事物的原貌或實際情況。二是指本質意義上反映生活真實的"藝術真實"。這是指文章中的事實性材料要能從本質上反映生活的真實面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可以允許對於作為生活素材的事件、細節、環境、人物特徵進行某種組合、改造,也即藝術加工或藝術虛構:
材料的確鑿一般是指文章中使用的材料既要准確無誤,經得住核實,又要用得恰當貼切。在引用別人的話時,不能有差錯.要做到與原文完全一致。在用自己的話引用別人的話時,不能斷章取義。在使用個別或概括性的事實材料時,應尊重其原貌,不可誇大或縮小事實,即使引用一個數字也要精確無誤。
3.選取典型意義的材料
所滑典型材料就是某一事物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例或材料。它既是具體的、個別的,又是富有鮮明獨特的個性的,同時又能體現同一類事物的本質特徵和普遍意義的。它是個性與共性的統一,特殊性與普遍性的統一,能「以一斑窺全豹」、「以一目傳精神」。典型材料不是輕易可得到的,需要在許多可用的材料中進行精選。
4.選擇新穎生動的材料
新穎的材料首先當然是指別人沒有用過或不常用的材料,這種鮮為人知的材料自然能給人一種新鮮感。生動的材料是指材料本身以及作者對材料的表述的新鮮活潑、富有感染力,因而能增加讀者閱讀興趣和作品的可讀性的材料。這種材料一是指具體、具有形象性的材料。具體的材料帶有感性特徵,容易通過聯想喚起讀者沉睡的表象。由於表象是有形象性的,所以沒有直接的形象的語言文字也具有了形象性;二是指帶有情節和懸念的材料,這類材料不但曲折生動,而且能喚起讀者期待心理,有很強的吸引力,還能給讀者帶來驚奇、確信、懷疑等心理反應;三是指能使讀者感到親切的材料。
五、布局的思維能力
中心思想確定了.選用哪些材料也心中有數了,寫作面臨的一個新問題是如何安排這些材料以表達主題。就是如何對材料進行組合和安排,這就是布局。布局反映在形式上,首先就是層次與段落的先後關系。由於文章開頭、結尾是具有特殊地位的層次、段落,由於各層次、段落之間需要過渡和照應,所以布局除考慮層次、段落外,還應考慮開頭和結尾,過渡和照應。
確定文章的布局,主要運用的是抽象邏輯思維。它大體要經歷如下的思維過程:
1.要有完整性
結構的完整性是內容的完整性的必然要求。文章有一個主題,這一主題借必需的材料來支持,因此須有完整的結構形式。
關於結構的完整,古希臘思想家亞里士多德在《詩學》里有這樣的闡釋:"我所謂完整是指一件事物有頭,有中段.有尾。頭無須有任何事物在前面覆蓋著,而後面卻必須有事物承接著。中段要前面既有事物籠蓋著,後面又有事物承接著。尾須有事物在前面籠蓋著,卻不須有事物在後面承接著。"他指出了作為完整有機體的文章,必須有頭有尾有中段並互相聯系,每一部分各在必然的地位。
此外,文章的層次、段落也各有其相對完整性。構思與寫作時務必作通盤的考慮才能真正達到結構的完整。
2.要有嚴密性
文章結構完整而不殘缺,這可以說是基本的要求。在這個基礎上,還要求文章結構嚴密,即要求文章各層次、段落融為一體,相互之間有內在的必然聯系,沒有互相矛盾或互不相乾的情況。
寫作中,根據表現主題的需要等原則,可以對材料作這樣那樣的安排、調度,但結構要反映材料之間的聯系。
文章各層次、段落要相互協同而不能相互矛盾,這也是結構嚴密性的標志。
3.要有連貫性
文章結構完整、嚴密,可以保證內容的完整、嚴密,而結構連貫性的要求,則可進一步加強文章的整體性,使之成為一個有機的系統。
連貫性同樣首先是個內容問題。占人講文章義法.有所謂"起承轉台"、"起伏呼應"之說。這些說法有其合理的方面,只是後來脫離內容而蛻變為單純結掏形式的要求,成了禁錮思想、束縛手腳的枷鎖。今天應該從內容。j形式統一的角度來認識"起承轉合"·說與文章連貫性的關系。其實,所謂"起",就是啟下,好的開頭應能帶起下文;「承」就是承上,與開頭部分互相聯系;「轉」就是轉換,接上文後轉而展開.或生發、或闡述、或對比、或鋪陳,等等;「合」就是收束,歸結上文而使全篇首尾圓合。
以上三點就是體現在布局中的思維能力,只有布局安排合理,整個文章才能緊湊.才能無懈可擊。

G. 申論可以快速提高嗎

您好,您的問題是很多公務員考生在學習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問題,希望以下這些建議對您有幫助。申論的寫作有一些快速提高的方法,但這些僅僅只是方法,需要自己不斷的積累和思考:1,熟悉申論的常規題型,做到心中有數;
2,強化模仿,加強總結。重點介紹一下這個方法,具體操作就是將申論各個層次進行拆分,精雕細琢,如開篇提出論點的方式:開篇模式一: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成績),但隨之而來的……(問題)問題卻屢屢出現,……現象廣泛存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必須……(主論點)案例:隨著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文化產業不斷發展壯大,文化產品出口額不斷擴大,但隨之而來的主流文化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不協調等矛盾也屢屢出現,手機涉黃、網路暴力等現象廣泛存在。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新時期,必須建立健全經濟文化發展的協調機制,保障物質發展與精神發展的同步協調性(呵呵,這里所化用的是文化發展這一主題,換成其他的主題也是一樣的,關鍵在於學會變通)。開篇模式二:
在經歷了幾十年舉世矚目的發展後,我國儼然成為對世界經濟產生重要影響的經濟大國。但與此同時,……,……,……等問題也凸顯出來。解決...任重而道遠,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協調聯動,一言以蔽之:...(總論點)。案例:
在經歷了幾十年舉世矚目的發展後,我國儼然成為對世界經濟產生重要影響的經濟大國。但與此同時,手機涉黃、網路暴力等問題也凸顯出來。解決主流文化的發展與社會進步的不協調性任重而道遠,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協調聯動,一言以蔽之:必須建立健全經濟文化發展的協調機制,保障物質發展與精神發展的同步協調性(簡單吧?簡單,你完全可以找找其他試卷試試哦)。
公務員備考的路上,「中政申論」在線備考企業平台會一直陪伴您,祝您備考愉快,加油。

H. 公務員考試如何提升申論寫作速度

【提高階段】2019年省公務員考試《申論》速解技巧網路網盤免費資源在線學習

鏈接: https://pan..com/s/1QR_8w0-TZoccpp1ke7UmXg

?pwd=stvx 提取碼: stvx

【提高階段】2019年省公務員考試《申論》速解技巧 33.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16).mp4 32.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15).mp4 31.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14).mp4 30.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13).mp4 29.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12).mp4 28.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11).mp4 27.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10).mp4 26.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9).mp4 25.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8).mp4 24.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7).mp4 23.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6).mp4 22.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5).mp4 21.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4).mp4 20.2019年省考申論速解技巧班 (3).mp4

I. 如何提高申論成績

一、做好學習規劃,備考有無計劃,或計劃是否周密,科學,直接決定復習效果,在制定計劃時:我們要把握兩點:
1,明確備考內容和目標,列出細目表,根據申論考試內容的特點,確立階段目標和整體目標,同時還要列出檢驗復習成效的方法和措施。
2,要對自己的智力水平,基礎知識,條件環境。學習特點,進行客觀分析和把握,合理安排時間。
二、時事熱點追蹤
申論考試的資料涉及范圍廣,包括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雖然如此,但萬變不離其宗,申論考試的目的就是為了考查考生收集,分析,整理資料和概括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我們能從考試的目的著手。有的放矢。那麼在考前的准備過程中,就不會沒有頭緒。申論的背景資料,一般都源於社會生活中的時事熱點,而這些時事熱點都是我們日常生活中通過媒體可以接觸到的。因此在現階段要注重了解國內外,尤其是國內近期發生的事件,以及對這些事件的跟蹤報道,要注重社會各界對這些事件的看法,我們自己也要全面地掌握事件的來龍去脈,在綜合各方面意見後,盡量拿出自己的觀點。提出觀點要有一個前提,那就是符合社會的主流觀點,符合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符合社會主義法制和道德。這是明確方向的第一步。第二步是在明確觀點的基礎上提出與之相對應的解決問題的方案。這兩步只需在頭腦中形成即可,每次遇到相關事件,便可以有意識地去分析問題並提出解決方案。久而久之,自已對問題的理解會逐漸深入,而做到透過現象看本質,「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這是我們的最終目的。只有抓住事件的本質,我們才可能正確進行分析,得出最佳的解決方案。比如說,南方暴雪,汶川大地震,南方大暴雨,國內的抵制家樂福等事件。我們既可以對單個事件做跟蹤,也可以將這一系列的事件聯系起來,上升到國家應對公共突發事件的整體性事件上去考慮,去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去提出應對方案,然後和相關政府機關的應對策略做比較,如果你能就一個持續性的事件站在相關職能部門的角度上進行連續跟蹤,你的提升是非常塊的。
三、應試心態調整法
成功是多種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其中良好的心理狀態是必不可少的。心理學研究結果表明,從事任何一項工作,為了達到預期的效果,首先必須有良好的心理狀態,使自己能夠全身心投入,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樣,在備考申論的過程中,調節好心態也是十分重要的。
1、堅定信念,強化目標
人的意志力是可以培養的,它首先來源於一個明確的目標。對於備考公務員的考生來說,其目標就是通過備考贏得考試的勝利。以試試的心態考上公務員的人真是少之又少,絕大部分還是通過認真准備,專心備考,才加入到公務員隊伍中的,
2、克服自負和自卑心理
有的備考者對自己缺乏正確的把握,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與水平,看不到自己的弱點和與別人存在的差距,容易產生麻痹和輕視心理。自卑容易使人看不到自己的長處和潛能,缺乏獲勝的勇氣和信心等,去年我們有一個學員是北京物資學院的本科生,和他一起競爭中央民盟某職位的還有一個北大,一個人大的博士,最後,民盟錄用的還是這位物資學院的本科生,這個列子很好的說明了自負和自卑對公務員考試的結果產生的作用。
四、基礎訓練與強化訓練法
申論是一種考查能力的測試,但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獲得的,必須依靠日積月累。在當今的語文教學模式下,大多數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都不是很高,每一年的高考語文成績普遍偏低即為證明。與此同時,各個大學很少開設專門的閱讀課和寫作課。因此,這些人在升人大學以後,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都不會有很大的提高,甚至會降低。而提高自己的閱讀寫作水平,關鍵在於平時的積累。考生應在暑期抽出時間去多讀一些我們推薦的網站或雜志上的文章,勤寫勤練,才能逐步提高自己的申論寫作能力。當然,要考好申論,平時還應注重對實際處理問題能力的培養。這項工作應從兩方面人手:一是多關心國家大事,特別是一些社會熱點問題,來不斷增長自己的見識,並逐步提高自己分析問題的能力;另一方面是關心發生在自己周圍的一些日常小事,及時從中發現問題,並解決這些問題,循序漸進地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
另一方面,要想在申論考試中取得理想的成績,雖然主要靠的是基本功,但是,如果不在考前了解清楚申論命題的特點及其答題的基本方法,不做適量的專項模擬訓練,即使基本功再扎實,也是無法考出好成績的。

閱讀全文

與申論有沒有快速提速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陽光過敏的治療方法 瀏覽:25
用有限元的方法分析應力張量 瀏覽:807
簡單實用減肥小方法 瀏覽:175
治療腋臭的小方法 瀏覽:801
油豆腐的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774
缺鈣最佳鍛煉方法 瀏覽:168
快速收集寶箱的方法 瀏覽:300
下橫叉的正確方法男生 瀏覽:264
手機合成足球形狀的圖片方法 瀏覽:22
香梨鑒別方法 瀏覽:296
噴槍噴漆槍的使用方法 瀏覽:597
檢測水泥的含泥量的方法 瀏覽:351
餐廳排長隊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534
節稅十種方法和技巧 瀏覽:492
土方計算方法的適用范圍和條件 瀏覽:33
名人有哪些讀書方法 瀏覽:569
茶室泡茶的方法步驟 瀏覽:938
清洗消毒後病毒的檢測方法 瀏覽:24
緩解女性衰老有哪些方法 瀏覽:632
種植罌粟的方法 瀏覽: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