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自激振盪如何選取補償方法

自激振盪如何選取補償方法

發布時間:2022-07-02 04:04:37

A. 什麼是自激振盪現象如果電路一旦出現自激振盪,將如何解決

根據不同情況採取不同對策!通常是加反饋電路或者選頻短路。引起震盪的原因多種多樣,但主要是因為有了正反饋,所以在電路中去除正反饋。如有類似電路,可以上圖。我們可以針對電路一一分析!希望能幫到你。

B. 功放有自激,應該如何解決

振盪的產生大致上由下列兩方面產生:
一、產生自激振盪的原因是因為在負反饋過程中,由於電路內部電容的作用輸入信號在被放大輸出後,產生了180度的相移,使本來的負反饋變成了正反饋,如果電路增益與反饋系數之積又大於1,那麼將會產生振盪.消除振盪的方法大致有:1.在電路的反饋支路上並接電容實現超前相位補償,使得輸出反饋回輸入端信號的相位與輸入信號相位的差盡量在135度以下(即相位裕量大於等於45度).2.滯後相位補償:通過在輸入端並接電容,減小電路的增益,使得增益與反饋系數的乘積小於1即可防止振盪產生.
二、另外,由於電源內阻不為0,所以可能從輸出端通過電源內阻反饋回輸入端並且在相位合適的條件下產生自激.消除方法是在輸入級的偏置電路與電源之間接上合適阻值的電阻,減小通過電源內阻的反饋信號,只要電阻足夠大,就可以防止自激震盪的產生.

C. 如何消除電路產生的自激現象

電路的自激振盪的產生大致上由下列兩方面產生:

  1. 在負反饋過程中,由於電路內部電容的作用輸入信號在被放大輸出後,產生了180度的相移,使本來的負反饋變成了正反饋,如果電路增益與反饋系數之積又大於1,那麼將會產生振盪。

    消除振盪的方法大致有:

    1.在電路的反饋支路上並接電容實現超前相位補償,使得輸出反饋回輸入端信號的相位與輸入信號相位的差盡量在135度以下(即相位裕量大於等於45度)。

    2.滯後相位補償:通過在輸入端並接電容,減小電路的增益,使得增益與反饋系數的乘積小於1即可防止振盪產生.

  2. 由於電源內阻不為0,所以可能從輸出端通過電源內阻反饋回輸入端並且在相位合適的條件下產生自激。

    消除方法是在輸入級的偏置電路與電源之間接上合適阻值的電阻,減小通過電源內阻的反饋信號,只要電阻足夠大,就可以防止自激震盪的產生。

D. 自激振盪的條件是什麼

產生自激振盪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1、幅度平衡條件|AF|=1

2、相位平衡條件φA+φF=2nπ(n=0,1,2,3···)

其中,A指基本放大電路的增益(開環增益),F指反饋網路的反饋系數。

同時起振必須滿足|AF|略大於1的起振條件。

(4)自激振盪如何選取補償方法擴展閱讀:

自激振盪原理是接通電源瞬間,由於電路的擾動,放大器輸入端得到一個信號,到輸出端就被放大了許多倍,輸出端的這個大信號又被送到輸入端,到輸出端就變得更大,如此周而復始,信號越來越大,大到放大器的非線性出現,信號才會穩定在一定的幅度輸出。如此就得到穩定的自激輸出了。這就是自激震盪產生的過程。

自激振盪常用補償方法有電容滯後補償:在放大電路中選擇時間常數最大的迴路內對地並聯一個小電容,這樣當相移處於180度時,其高頻放大倍數幅值下降到0以下,由於這種補償是該頻率所對應的相位滯後,故稱滯後補償。其他還有RC滯後補償和密勒效應補償。

振盪器幾種分類:

根據頻率有:低頻振盪器,中頻振盪器,高頻振盪器等。

根據原理有:自激振盪器,他激振盪器,壓控振盪器,變頻振盪器,石英、RC、LC、....等。

根據輸出有:正弦波振盪器,脈沖波振盪器,X射線、激光、....。

當然電路有許多形式。為了效率高脈沖更有優越性。

在放大電路中,為了改善電路性能,通常引入負反饋(中頻區)。當電路附加相移(高頻區或低頻區)改變了反饋信號的極性時,電路中的負反饋就會變成正反饋。此時,若反饋環路增益滿足一定條件,電路就會產生自激振盪。這是有害的,應當消除。

在振盪電路中,人為地引入正反饋,並使反饋環路增益滿足一定的條件,那麼,電路在沒有外部激勵的情況下會產生輸出信號,即產生自激振盪。無論在放大電路還是在振盪電路中,自激振盪的本質是相同的。即振盪時電路中的反饋一定是正反饋,並且反饋環路增益必須滿足一定的條件。

E. 一般的伺服電機在閉環系統中為什麼會出現自激振盪

1、幅度平衡條件|AF|=1 2、相位平衡條件φA+φF=(2n+1)π(n=0,1,2,3···) 同時起振必須滿足|AF|略大於1的起振條件 基本放大電路必須由多級放大電路構成,以實現很高的開環放大倍數,然而在多級放大電路的級間加負反饋,信號的相位移動可能使負反饋放大電路工作不穩定,產生自激振盪。負反饋放大電路產生自激振盪的根本原因是AF(環路放大倍數)附加相移. 單級和兩級放大電路是穩定的,而三級或三級以上的負反饋放大電路,只要有一定的反饋深度,就可能產生自激振盪,因為在低頻段和高頻段可以分別找出一個滿足相移為180度的頻率(滿足相位條件),此時如果滿足幅值條件|AF|=1,則將產生自激振盪。因此對三級及三級以上的負反饋放大電路,必須採用校正措施來破壞自激振盪,達到電路穩定工作目的。 可以採用頻率補償(又稱相位補償)的方法,消除自激振盪。 常用補償方法有:一、滯後補償 (電容滯後補償:在放大電路中選擇時間常數最大的迴路內對地並接小電容C,這樣當相移處於180度時,其高頻放大倍數幅值下降到0以下,由於這種補償是該頻率所對應的相位滯後,故稱滯後補償。 其他還有RC滯後補償和密勒效應補償); 二、超前補償。

F. 高頻電路自激怎麼樣解決

1、對於地線內阻引起自激的排除方法是,減小地線的內阻,就是把地線加粗,地線銅箔面積留大一些。
2、對於數字電路及高頻電路中地線的電感作用,減小的方法是用扁平導體作地線,用多根導線並聯,但導線之間的距離不能過近。另外,還要注意適當的接地方式及接地點的選擇。本例中的接地點就選擇不合適。一般要避免強電電路和弱電電路共用地線,數字電路和模擬電路共用地線。
3、對於可能產生自激振盪的負反饋放大電路,採用相位補償的方法可以消除其自激。通常是在放大電路中加入RC相位補償網路,以改善放大電路的頻率特性。
4、對於其極間反饋引起自激的消除方法是,在其基極和集電極之間加入中和電容,使結電容和中和電容引入的反饋信號幅值相等而抵消。從而消除了極間反饋。

G. 運放的自激和頻率補償是什麼意思

運放的自激的定義
如果把一個放大器裝好之後,接通它們需要的直流電源,並使放大器的輸入信號為零,這時,如果可以在示波器上觀察到輸出端有周期性的波形,那麼這個放大器產生的現象即為自激.這時在無輸入信號便於工作有輸出的情況下理論上可以認為放大器的放大倍數為無窮大.
自激在有的時候是好事,如在需要自激產生的自激振盪電路中,當有時也是壞事,需要根本具體的情況來定.
自激產生的條件
無論是在需要自激的情況下產生的自激還是在不需要的時候產生的.其自激的產生是有一定的條件的,只有弄清楚產生自激的原理,才能去產生或去避免.
當滿足 的條件時,就會產生自激.
運放的自激的消除
1.在放大路中採用外部相伴補償電路消除自激. 2.運算放大器應採用高質量的比例式插座,所有無源器件均接在插座附近,元器件引線應盡量短,且必須就近接地. 3.正負直流電源應採用高質量的比例式插座,所有無源器件均接在插座附近,元器件引線應盡量短,且必須就近接地. 4.印製板的地線布置要注意,總的說來地線越靠近插座越便於元件引線就近接地.地線要粗一些,但不宜大面積布地線,平行,垂直走向地線的拐角處用弧形.
頻率補償的定義
使反饋系統穩定的主要方法是頻率補償.頻率補償是採用一定的手段改變集成運放的頻率響應,使,從而在破壞作.
頻率補償的常用方法
常用的辦法是頻率補償法.頻率補償的根本思想就是在基本電路或反饋網路中添加一些元件來改變反饋放大電路的開環頻率特性(主要是把高頻時最小極點頻率與其相近的極點頻率的間距拉大),破壞自激振盪條件,經保證閉環穩定工作,並滿足要求的穩定裕度,實際工作中常採用的方法是在基本放大器中接入由電容或RC元件組成的補償電路,來消去自激振盪.

H. 怎樣判斷放大器是否存在自激振盪,如何進行消除

判斷:如果在放大器的輸入端不加輸入信號,輸出端仍有一定的幅值和頻率的輸出信號,這種現象就是自激振盪。

補償方法

可以採用頻率補償(又稱相位補償)的方法,消除自激振盪。

常用補償方法有電容滯後補償:在放大電路中選擇時間常數最大的迴路內對地並聯一個小電容,這樣當相移處於180度時,其高頻放大倍數幅值下降到0以下,由於這種補償是該頻率所對應的相位滯後,故稱滯後補償。其他還有RC滯後補償和密勒效應補償。

(8)自激振盪如何選取補償方法擴展閱讀

電力系統中由於參數配合而產生的某種狀態量自發的異常升高。即自激振盪。實際電力系統的電磁特性可以用由電阻R、 電感L、電容C組成的串聯和並聯兩種基本電路的組合來模擬,因此可能在一個或一個以上的頻率上建立起造成電壓諧振或電流諧振的條件。

例如,較小容量的發電機連接長距離輸電線路,若空載狀態下線路充電容量(容性)超過某一數值時,即可產生自激現象。當電源或負荷中存在某次諧波時,就可以造成某次諧波的電壓和電流的增大。

如輸電線路中採用串聯電容補償可能導致電站發電機的自勵磁,也可能導致用戶非同步電機群的自勵磁。發電機自勵磁分為同步自勵磁(發電機轉速保持同步速度)和非同步自勵磁(發電機轉速偏離同步速度)。

非同步電機的自勵磁常發生在非同步電機的轉速接近正常值而定子電路阻抗發生變化時;或者發生在非同步電機起動過程中。不論那種形式的自激,都將在電力系統中造成危險的過電流和過電壓,必須預先進行分析,採取預防性措施。分析方法通常採用特徵值法,但對於簡單結構的系統也可採用實用判據法。

鐵磁諧振是自激的一種形式。含有鐵心的電感元件,當電流增大時,鐵心飽和、電感下降,而使電路中電感和電容的匹配構成諧振條件,從而激發產生鐵磁諧振。

次同步諧振是電力系統中一種特殊形式的自激。它是在高壓輸電線路上具有高補償度的串聯電容的情況下,汽輪發電機定子電路參數諧振頻率與機組軸系的機械參數諧振頻率發生共振而引起的。共振頻率一般低於同步頻率,所以稱為次同步諧振。

它可能造成機組大軸受到扭轉力矩的作用而損壞。1970和1971年美國莫哈夫電廠兩台79萬千瓦的雙軸單元機組就由於這種原因而遭到損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激振盪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自激

I. 哪位大俠知道自激震盪的消除方法啊

自激振盪分很多種,請問您是什麼情況請說清楚 。做分立元件的還是晶元自激了還是什麼情況自激了

J. 克服自激振盪的原理如電容滯後補償、RC滯後補償、密勒效應補償

想要克服自激震盪就要從它形成的條件里找答案。
產生自激振盪必須同時滿足兩個條件:
1、幅度平衡條件|AF|=1 (信號要有一定的強度,要足夠大,大於等於1)
2、相位平衡條件φA+φF=(2n+1)π(n=0,1,2,3···) (這句話就是要形成正反饋)

電容滯後補償 (打破條件2)
RC滯後補償(打破條件2)
密勒效應補償 (打破條件2)米勒效應介紹:http://ke..com/view/304163.htm

閱讀全文

與自激振盪如何選取補償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排除轉向系統中的空氣方法步驟 瀏覽:684
樂視手機位置信息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198
藏紅花的食用方法及用量 瀏覽:73
深圳房產的計算方法 瀏覽:478
怎麼驗算有餘數除法的方法 瀏覽:986
能量杯使用方法 瀏覽:210
cvd常用制膜方法 瀏覽:411
如何讀書寫作的方法和技巧 瀏覽:648
治療濕尤方法 瀏覽:290
英語快速說話方法 瀏覽:610
機構退休金計算方法 瀏覽:365
小楷正確拿筆方法 瀏覽:475
專賣店茅台盒子酒鑒別真偽的方法 瀏覽:460
賓得k50使用方法 瀏覽:228
讓磁鐵自由旋轉的方法有哪些視頻 瀏覽:404
雷克薩斯山地車安裝方法 瀏覽:264
飲用水高氟水最佳解決方法 瀏覽:500
常用的安全風險分析評估方法有作業條件危險 瀏覽:346
手機游戲投屏到電視盒子方法 瀏覽:672
油鋸使用方法圖解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