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學習寫好字的正確方法

如何學習寫好字的正確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30 06:58:12

1. 有什麼寫好字的簡單方法

要想寫好字,首先要提高審美意識,也即知道字寫成什麼樣才比較好看,為什麼好看;其次,能用自己手中的筆寫出自己想寫出的好看的形狀,這就是你控制筆的能力,也即運筆基本功。所以有一定的審美意識和一定的基本功,那就一定能寫好字!無論是提高審美意識,還是加強基本功的訓練,都要求平時多看、多寫、多琢磨,做到眼到、手到、心到。練字沒有任何的捷徑可走。
那麼什麼樣的字,才算是比較好看的字呢,一個字的好壞無非是看它的線條與間架結構;對於一幅字而言,除了單個字要寫得好看外,還要看它的布局(即章法)。美的線條當是來龍去脈交待清楚、行筆流暢自如、輕重緩急得當,呈現出美的形態與神態,充滿活力,或輕或重、或緩或急、或剛或柔,歸於自然。而交待不清、呆板遲疑、輕重無常的線條自然就是不好看的了;間架結構,即一個字的筆畫搭配,如筆畫的長短、曲直、擺放的角度,筆畫間的間距、粗細(輕重)、前後照應關系,等等。對於初學者,在字的間架結構上當先求勻稱、端莊為宜,然後才能根據需要與個人的習慣愛好(個性)考慮變化。
布局,也叫「章法」,即字的排列。如字的大小、形狀、排列的位置與擺放的角度、上下左右的照應關系,等等。就毛筆書法而言,還要考慮墨色的濃淡、枯濕的變化,不過實用的硬筆書法可以忽略這些。就一般實用的寫字而言,章法布局當做到二點:首先是在一行或一列中,讓每一個字的重心基本在同一條直線上;其次是將字的大小、形狀稍作區分,一般而言,筆畫多的字寫緊湊些,線條盡量細一點,筆畫少的字寫松一點,形狀小的字線條盡量寫粗些。但一般情況下,依然是筆畫多的字大些,筆畫少的字小些。不過有些筆畫少,但屬筆畫舒展的,也可寫大些,如「中」字的豎畫,「安」字的橫畫,「人」字的撇捺畫等,就可以根據前後字的搭配需要而異。在楷書的章法中,字的大小區分不很明顯;而在行書的章法中,字的大小區分可以十分明顯,有些草書中更加明顯。另外,在行書中適當誇張個別字的主要筆畫,對整篇來說,也會產生生動美好的效果。比如毛澤東的書法,字的大小變化極大,錯落有致,大氣磅礴,別有一番雄偉的氣勢。
知道了怎麼樣就能把字寫得比較好看,那趕緊去練喲!帶著興趣去練,勤練、多臨摹,既可以加強控制筆的能力,也可以學習別人好的寫法。多看字帖,反復地臨摹,熟能生巧,這就是最佳的方法。只要你堅持這樣做,就一定有大收獲,並且趣從中來呢!說不準練字會給你的人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或者從此會改進你的人生!其實不是說不準,而是肯定的,練字的好處很多很多,比如對你的文字水平的提高會大有裨益,比如對你的性格的改善會大有裨益等等,在此,因為篇幅有限,不再贅述,自己在今後的練字過程中去體會。

2. 如何寫好字

鏈接: https://pan..com/s/1id03oVJoRfnMn-ZwBSDaQQ

提取碼:3uen

不正確的坐姿和握筆是近視的第一原因。這里有坐姿和握筆的講解視頻,希望能幫到你

首先可以先臨一個字,當然也可以先臨某些筆畫。首先,先看你有沒有下面四樣東西,其他的字帖呀什麼的都不是重要的部分.以下四點才是最重要的部分:
第一.你有沒有興趣
第二.你有沒有耐心
第三.你悟性高不高
第四.你能不能堅持

3. 怎麼能寫一手好字

我沒有什麼好方法.但我有練字的經歷願意和你一起分享.
曾經,我也寫的一手爛字.小學時,我同桌是個男生,可他的字寫的整齊\秀麗.遇到老師挨個批作業時准時罵我,每次罵我是都要以他為榜樣。那是,我盡量寫好,但每次都挨罵。
後來,我上了中學,我怕老師也想小學那樣會罵我,所以就盡量寫好字。有一次,我看見一位同學寫了一個「是」字,我仔細留意了一下,寫的真的很好,因為我寫不好字,別人寫不好字我特別在意,所以在我在的過程中,我發現正確的筆順和筆畫對寫好字有著重大的意義。從那天起,每次我寫「是」字時,特別在意,並且凡是遇到「是」字一定要寫好。我寫「雨」字怎麼都不好看,就是處理不好裡面的四點。我用同樣的方法解決了這個問題。就那樣,我一天寫好一個字,一年寫好300個字。這樣,日積月累,我的字寫的規范了。在單位還得到了其他人的誇贊,我真的很自豪。
現在我的心得是:
每天學寫一個字
在平時的運用當中注意寫好這個字
留意別人寫字的方法
昨天的字和今天的字作對比

4. 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呀

有獎勵寫回答
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呀
有獎勵寫回答共64個回答
戎良刑羅
TA獲得超過3.7萬個贊
聊聊
關注
成為第38位粉絲
在日常交往中,你若能寫一手漂亮的鋼筆字,那麼,教師、家長和親友定會贊賞不已,同學們也會
對你刮目相看。然而,如何寫好鋼筆字呢?我想從自己的學書經歷談三點體會:
一、選好字貼
現在新華書店鋼筆書法貼子很多,但如果選擇不好,將事倍功半,選擇好了,就能少走彎路,並在
較短的時間內取得比較大的進步。那麼,選擇什麼樣的字貼算好呢?要我說,王正良的貼子就比較好,
用筆精到、字形漂亮。當然,其它好的貼子還很多,同學們可在眾多的字貼中,選擇自己最喜歡的字體
作為範本進行練習。
二、培養興趣
縱覽古今書法大家,大都從小對書法有濃厚興趣,因為有了興趣,就會自覺的去苦練、去研究。
我們有些同學看到別人的字寫得漂亮很羨慕,但就是自己寫不好。我想這里就有一個興趣問題。你若能
經常到有翰墨清香的氛圍中去欣賞書法佳作,聆聽趣聞軼事,那麼,你大腦里那根沉睡的神經在多次接受
外界的刺激後,大都能興奮起來,而一旦有了興趣,你就會廢寢忘食地去練習,研究,也就不怕字寫不好
了。
三、反復默記
練字如果不默記,就好象是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任憑你練了很多遍,一旦拿掉範本或停練一
段時間,你就會忘得一干二凈。而如果你邊練邊默記、反復多次,那麼,你學一點就能掌握一點,學一
個是一個,時間長了,你就能寫出一手漂亮的鋼筆字

5. 如何才能把字練好

把字寫好的方法:
1.不要著急,踏踏實實認真練。必須先從楷書練習。
2.首先要准備一本字帖,(一定要是你喜歡的字體的字帖)。到書店去挑選。
第一步,描。用鉛筆在字帖的字上描寫。同時大體上記住每個字的字形。每天最少大本的描一頁,小本的描兩頁。把一本描完了,用橡皮把鉛筆印擦掉。
第二步,摹。用字帖中的白紙蒙在字上用鋼筆在白紙上摹寫。要把一本摹完。
第三步,臨。把字帖立在面前,在紙上照著字貼上的字寫。要把一本臨完。
第四步,寫。自己可以獨立的寫了,可以形成自己獨立的字體。哪個字寫得不好看,可以參考一下字帖的字的寫法,也可以自己多寫幾個,比較一下那個好看,以後就按這個寫。
3.楷書練完了,按照同樣的方法步驟練行書。行書字帖的字體應該和楷書的一樣。
4.一定要注意:寫字時坐的姿勢、握筆的姿勢要正確。
如果是為考試中不因字體丟分而想寫好字,有如下建議:
因為好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出來的,這時候想要段時間內寫一手好字太難。
你可以把每一個字寫的工整,只要做到橫平豎直,字體就不會顯得太過潦草。
且要保持卷面工整。這樣就可以了,當然,這只是短時間內。在平常,還是多練字比較好。

6. 如何 寫好字

總體上講:

一、態度要端正,有些人不重視寫字,認為字寫得好不好無所謂,只要答案正確,考試就能得滿分,其實不然,把字寫好,終身受益。

二、寫字的姿勢要端正,姿勢不正,寫出的字也不會端正;眼睛離作業本太近,容易造成近視眼;做作業時彎腰駝背,寫出的字歪歪扭扭,大大小小。

三、要勤練,只有通過勤奮的練習。

詳細說來:

怎 樣 寫 好 鋼 筆 字

(楷行書問答二十一則)

□ 吳文環

一、寫字的字體已經成形,能不能改,怎樣改法?

答:能改,而且用不多久。很多同志認為:寫字已經成形,年齡已經漸大了,不能改了……,這種看法不對。要知道,寫好字並不是什麼難事,也不是高不可攀,而是極其好學,只要你方法對頭,改正舊的寫字習慣。具體地說,在你練寫的時候,必須端正寫字的姿勢和執筆方法,這是首要條件。

現在列舉先人練字二例,現結合本身體會,談談這個問題。

大家知道,中國書聖王羲之,他先從衛鑠學書,之後又多見先代名家鍾繇等名著,遂改變初學。正是他,繼往開來,把古樸的書體變成嬌美流暢的今體,對楷、行、草書均有創造性的貢獻,這就是王羲之在中國書法史上的歷史功績。

再說顏真卿,他初學褚遂良,後從張旭得法。他參用了篆書筆意,寫出了端莊雄偉的楷書。是他開創了二王以外的新風格。

我本身先從鍾紹京的楷書摹法,後又從歐陽詢、黃自元的楷書得法,在行書上追學黃若舟的筆法,自感距離尚遠,自己仍須努力。但不論你寫的字成形多少年,都是可以改的。

有的同志提出:寫鋼筆字摹仿毛筆字帖行嗎?實踐證明,可以,其效果一樣。

寫好鋼筆字和毛筆字,不論年齡大小,不論你寫字是否成形,只要勤字當頭,下定決心,認識到對工作對前途有著相關的重要性,經過一番努力,是能寫好的。

起步雖晚猶可追,古往今來,有許多三十而立後學成才的名師。宋朝的梁顥,八十二歲才考上進士,他詠道:「也知少年登科好,爭奪龍頭屬老成。」明朝李贄,棄官就學,立志著書的時候已是五十四歲了,他的名著《焚書》,《藏書》先後在六十四歲和七十三歲時完成的。

成就的取得,不在於年齡大小,關鍵在於志向和恆心。

二、寫字應當從何學起?

答:先要選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慮是否近似你所寫的字形,選好了,先看上幾遍,分析其中字形要點和結構的規律。這叫「意在字先」,然後用透明白紙先描摹,後臨摹,熟記每個字中的關鍵部位。具體步驟分述如下:

寫字的姿勢和執筆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頭部不能歪,更不要低;兩眼距桌面約一尺,前胸距桌沿約三寸。

(2)執筆要正,筆尖應直向前,切忌內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筆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筆尖約一寸。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就寫不好捺,寫不好橫,寫不好鉤,很難順手,甚至每寫一筆,就得挪動一下右手。同時,寫出的線條一無骨氣,二無韻律,字形也就談不到舒展大方。

(3)筆桿的斜度,寫大字拿筆往上些,筆桿斜度要稍大,寫小字往下些,筆桿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應傾斜在食指關節處,超過這個部位,寫出的筆畫,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筆桿斜度不適當,筆速要受到局限的,並且不可能寫出飄然、神韻的字形來,因此不應傾斜「虎口」處。

(4)握筆要輕松,運筆才自如;握筆太緊,寫出的字,不能開闊大方。據在中學講課所見,一個有五十人的班級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大學里也是這樣,正是這個緣故,這些同學寫出的字,鉤不象鉤,捺不象捺,筆畫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說過,寫字好壞,在姿勢和執筆上有絕對關系。如同木工鋸木一樣,如果姿勢和拿鋸不正,即便「線條」畫得再直,你也要鋸歪的。這和寫好字的道理是一樣的。

三、學書法的步驟應當怎樣安排?

答:先從楷書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

一個字好比一台機器,基本筆畫練好,等於把「零件」加工好;練好偏旁部首,就好比開始「組裝」;練整個字形,就等於進入「總裝」。就是說,先學「分解」,後學「連貫」。所以說,楷書是基礎,而基本筆畫則是基礎的基礎。

在練寫基本筆畫時,要分類去練。如練寫「丶」時,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別練好,然後後再寫「連貫」,進行組合。

一般的規律:練楷書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

漢字的「點」畫寫時要加重,如石墜地。什麼樣的部位需要什麼樣的點,要做到「意在筆先」。如「宀」上頭的點按鍾紹京、歐陽詢的寫法,用短小豎勢書寫是比較有力的。

四、為什麼說學字必先練楷書?

答:大家知道,幼兒開始走路時,必先學站立,站穩了才能學邁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後跑起來。

這和練字的三部曲一樣,先練楷;再練行;三練草。歷代書家一致主張,只有練好楷書,基礎牢了,再寫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練好楷書,寫出的字,才能筆不浮滑,體不支離。

五、先學楷書需要多久呢?

答:只要你選好字帖,每天堅持寫兩頁,持之以恆,兩個月就可以收效。至於練寫的方法,仍是先描摹,後臨摹,然後對照找差距。對難寫的字,要分別記下來,專門突破。

當你練有成效的時候,你就自然產生了興趣:越寫越愛寫,越看越高興!這就是你成功的開始。

六、寫行書已經習慣,再練楷書能成嗎?

答:沒問題,而且還快呢。因為你對字形的結構已有一定的印象,在書寫上也有一定的基礎,手指和腕部更有一定的素養,只要方法改變一下,糾正你原來拿筆和運筆姿勢,按著楷書的基本體系,堅持練下去,那麼,在半年的時間就可收效。

七、要想寫好每個字,其重點應當掌握哪些

答:第一要掌握筆力,這里指的是該用力的筆畫就要用力;不該用力的就要輕筆過渡。例如寫國、紅、真、鋼等字,輕重分得清,看起來就會給人以美感。

一般來說,寫「丶、一、丨、丶(捺)」等筆畫著筆應用力,其它稍輕些。但一個字中的個個筆畫不能都用力。比如,寫「人、大、天」等字的撇畫應當輕,捺畫應當重。相反,撇畫寫成重,捺畫寫成輕也可以,總之不能平均用力。

八、有人說,基本筆畫好練,間架結構難寫,是這樣嗎?

答:說起來好象很難,實際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練好了基本筆畫之後,就有基礎功底了。所說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指的是在結構上分清是獨體字,還是合體字。

如果是獨體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獨體字,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橫畫稍長,豎畫稍短,而豎畫必須居中而下(楷書)。

如果是合體字,則要分清是左右結構;還是上下結構;是左中右結構,還是上中下結構,是半包結構,還是全包結構。

弄清這六個區別,再按字的定義和組織規律去掌握。這樣,就可寫出一個完美而秀麗的字形來。

例如:「好」「媽」屬於左右結構;「幸」「素」屬於上下結構;「常」「掌」屬於上中下結構;「匠」「醫」屬於半包結構;區別這些不同的結構定義,就好辦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兩豎,注意居中對齊;常掌二字是個長形體勢,不要寫太長,稍加緊縮;好媽二字是個左右結構,左邊稍小,右邊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當,參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嗎?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當,一寬一窄,線條輕重不分,那就難看了。

九、有人說,要想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

毛筆字才行,是這樣嗎?

答:不是。實踐證明,那樣要多走彎路。為什麼?道理很清楚:因為漢字的結構規律完全一樣,只是字形大小書寫工具及手法不同,兩先學哪一種都行。

繼承和臨摹古人作品,應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丟開個人的風格。

有些人對怎樣寫好字過於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寫好字說成是天生的……。事實上,不論寫毛筆字還是寫鋼筆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不客氣地說,毛筆字我只練了兩年。當我把兩年後寫的字聯拿給一位書法編輯看時,所得到第一句評語是:「你的字起碼有十年的功夫」。這位編輯問我:「你都跟誰學過?」我說:「沒跟誰學過」。事過三個月之後,我寫的字聯在一本雜志上選登了。

此事使我聯想到,多少人和書法資料都一再聲稱:要想寫好字,沒有十年以上和更多的年頭是練不成的……。又說,寫好字是天才等等。這些論斷是不符合實際的。事實上,只要字帖選好,方法對頭,下定恆心,用不上一年的時間就可取得成效,請同學們試試看。

有的人提倡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毛筆字,實際不必要,因為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同時掌握兩種筆法。

十、怎樣安排好字形有大小?

答:中國漢字有大有小,形狀各異,不論用毛筆或鋼筆,寫出的大小不能完全一樣,我們管它叫「參差有序」。

具體要求:筆畫多的寫細稍收縮,筆畫少的寫粗稍擴散。要寫得大小勻稱,不要象棋子不分大小一律排列。例如:「騰」字同「小」字;「口」字同「國」字;「工」字同「騫」字。

十一、寫字講究呼應,這指什麼說的?

答:要想把字寫得生動活潑,就得注意線條的往來和筆勢的呼應。筆畫相間有呼應,句間的開頭和末尾也講究呼應,這樣的寫法是為了避免機械式和堆砌現象。我們經常提到的「筆斷而意連」,使點畫互相間的聲勢具有連貫性,這種聲勢好比幼兒伸手喊媽媽,媽媽伸手接幼兒的那種動作。

《書筏》中說:起筆為呼,收筆為承。反之,如果寫完一筆再考慮下一筆,中斷筆間勢能,那就是《續書譜》所批評的:「圖寫其形,末能涵容,皆支離而不貫,其結果多成珠子,字形當然活不起來」。

所以要使字寫得生動活潑,情趣誘人,呼應二字是不能忽視的。

十二、據說橫豎有原則寫法,是這樣嗎?

答:是的,這是當代書法家鄧散木說的,鄧老講得有道理。寫「橫」要稍斜,左邊低,右邊高,其斜度約在5-7度上下。不要低於5度。不要高於7度。這是因為人的兩眼視覺並不平衡,如果把「橫」畫寫成平直,那麼,由於兩眼的錯覺,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漢字的「豎」畫比較重要,在一字當中起著棟梁作用。虞世南在《筆隨論釋行》(引王羲之語)說:「為豎必弩,貴戰而雄。」故寫豎畫要剛勁有力。如中、牛、千、山等字。

十三、練字用什麼樣紙好?應注意些什麼?

答:用方格本較好,因為它有一定的方格,對你練寫的字形在規范上有一定的約束。在練寫時要按行按序進行,每寫完一頁,就要分析一下,看看差距在哪?每寫完一本,也要留存起來,以鑒別對照,衡量進步的程度。在練寫時,切不能無規律地東寫一個,西寫兩個,這樣的練字會影響你掌握章法和布局。

按著次序練寫,一能練好章法,二能安排好整篇布局,更會幫你養成寫好行序的好習慣。如果任意亂寫一通,那你在正式寫作時,雖然字形本身寫得尚好,但全篇布局肯定不規整,這是個大事。

十四、寫字在快慢上有關系嗎?

答:關系很大。寫字在行筆快慢上有極大關系,字形的優美,線條的神韻,大部在快速行筆中體現出來。呼應的連貫筆勢也是在快速運筆中體現。慢筆寫出的字是沒有神韻的。

大家知道,一些快速行筆的人寫出的字形和篇章,不拘泥,不呆板,具有高昂的氣勢!這就是他們運用了「一氣呵成」的良好效果。

要想快速行筆,達到滿意的效果,除了要對字形本身結構具有素養之外,更重要的是執筆要正,並盡量往上些。

書寫每個字要按照字的基本定義去構思,信指而書,信腕而行,不要做作,不要修飾。「筆勁洞達美而韻,書貴瘦硬方有神」。這就是寫字在快慢上應當體現的一面。

十五、書寫基本筆畫時,應注意哪些?

答:(1)寫「點」重如石,形斷而意連;
(2)寫「橫」要稍斜。一字有兩「橫」上「橫」要仰勢,下「橫」寫俯勢;
(3)「豎」畫粗而壯,寫直不要歪;
(4)「撇」之發筆利,「捺」之發筆揚;
(5)「折」的發筆緩,「鉤」之發筆沖。

初練稍慢,循序漸進。要知道,書體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書的基本筆畫練好,它是寫好一切書體的立足點。

十六、學字非得模仿古人的字體嗎?

答:是的,這是一個繼承傳統的問題。但是時代在前進,事物在發展,各種藝術總是要不斷創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應當取其精華。

明代的陳洪綬說:「謂學者,竟言鍾王,顧古人何師?擷諸家法意,自創一體」。蘇軾在「畫論」中也提到:「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王羲之變隸法為行楷後稱「書聖」;張旭變二王草法為今草稱「草聖」。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體,千字一面,那就說談不上書法藝術的發展。脫其窠臼,創出新貌,沒有個性創新,就等於失去其生命力了。這是兩種書法在發展上的必然趨勢。

十七、怎樣選擇字帖?

答:這要看你對哪種字體感興趣,也要看你的字近似哪種,然後就可定下來。如果選不到理想的鋼筆字帖,也可選毛筆的字帖。如「靈飛經小楷字帖」,歐陽詢的「三十六法」,黃自元的「九十二法」,這些秀麗端莊,遒媚勁健的楷書雖屬毛筆字帖,但它的字形和大小,都可做學習鋼筆字的範本。

十八、衡量一個字、一篇文章應從哪些方面來評價?

答:第一要看字的「筆力」;第二要看字形和間架結構規律的掌握;第三要看全篇手法和布局。

「筆力」分布怎樣,結構相間的疏密程度是否適當,字間、行間、開頭、結尾等,條理是否分明。

要知道,真正的書法功底還要注重在挺拔雄勁的楷書上面。

十九、 怎樣才能掌握好章法和布局?

答:書寫文章時,不能看一個字寫一個字,應當看準一句,接連不停地寫下去。這樣的寫法,能使字序整齊,氣韻豐滿。如果看一個寫一個會產生字間、行間以致整個篇幅的不規則現象,這雖然是個小事,但對衡量作品的整個格調是很主要的。

鋼筆字橫寫居多,要邊寫邊向左方看齊,豎寫時邊寫邊向上部看齊。

字的大小,一般在5×8mm的寬高度,字間的距離應佔一個字的一半,行間距離應佔一個字的寬度。

字形寫得雖好,但章法和布局安排不當,是要降價三分的。因此必須重視對章法布局的安排,要在平常寫作時養成好的習慣。

二十、怎樣體現書法藝術美感?這種美感從何而來?

答:書法藝術是運用聯想來喚起人們內心情感的萌發,其中包括「形、神」兩方面。

書法「形」的美主要運用點線、結構、疏密、輕重、行筆的緩急組成形象的「字形」,以這形式的美、力度的美、結構的美喚起人們的情趣和美感!

書法「神」的美,指的是線條組合後總體的外貌。它不是象幾何學里那樣機械式的配合,而是書家以唯物的、運動著的氣勢和本能,發自熱愛生活的審美理想。「壯則雄健以嵑嶫,麗則綺靡以清遒」。這就是書法「神」美的應有體現。

古人說,情之喜、怒、哀、樂各有分數,它體現在書者的廣闊胸懷中。喜則氣和而字舒;怒則氣憤而字險;哀則氣郁而字斂;樂則氣平而字麗。書者內心蘊含著生命激發的意念,洋溢於字里行間震撼著欣賞者的心靈,從而引起共鳴。

我國書法藝術「形神」兼備,氣勢生動!正是這種美,中國的書法藝術價值已被世界所重視。一九七七年四月美國耶魯大學舉辦的首屆國際書學史討論會上,就有《中國書法對現代畫家的影響》的論文。

具有典型東方美並成為世界上獨樹一幟的中國書法藝術,其影響之大,可窺一斑了。

二十一、今後在寫字上應注意哪些?

答:要注意「識、簡、連、美」四個方面,這是原副省長,遼寧書法家協會名譽會長朱川同志提倡的,這四個字,對今後硬筆書法規范化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識」指的是寫出的字要准確,清晰易辨。既然文字是代表無聲語言的符號,表達一個人的心意和行動,那麼,這個符號寫出來就得叫人認識。如果寫得七扭八歪,誰也不認識,日子久了,連自己也不認識了,這種字還有什麼用處呢?

「簡」指的是按國家規定的簡化字去寫。要知道,漢字由繁向簡發展、不斷輾轉演變已不是現在的事。從秦始皇統一文字並做了規范以後,小篆變隸書,草書變楷書,漢末的草書又變成楷書的草體。字體的不斷簡化是漢字發展的規律。

今天,我們正在建設物資文明和精神文明,人們對漢字書寫效率要求更高。因此簡寫漢字的提法就十分必要了。但提倡寫簡化漢字,不是亂來的。

「連」指的是用連寫的筆勢寫出的字,簡單地說,就是快寫的連筆字。

不論行書或草書,都必須有規范性的約束,不是無規律地亂來。重復地說,寫出的字,必須叫人看得懂,領會其意,不給別人為難才行。

「美」是指一個字寫出後的最高要求。書法美的表現形式是以線條造型美,而不是以象形美。

比如寫個「魚」字,欣賞者如果根據這個「魚」字象不象自然界里的「魚」而判斷它美不美,這就混淆了美的含義。

評價字形美不美,應摒棄漢字古老的原型,而是以其線條造型所體現的「形、神」為依據。

在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漢字象形性的古老寫法已不被人們所重視。如果有人認為象形性強的甲骨文是美的,那麼,沒有象形性的楷書就不美了,這顯然不符合中國書法史的實際情況。

線條本身的美,來源於造型。毛筆字表現在「筋、骨、血、肉、神、氣、韻、味」(朱川語)上,鋼筆亦如此。

這種美不是牽絲拖沓或牽強做作,而是線條整體自然美,它通過「形、神」的具體化所表現出來的。

7. 怎麼把字寫好

要學習好書法,選正確毛筆、選正確的紙張、運用正確的臨帖方法。這三項是很關鍵的。
選正確的毛筆:
毛筆的種類很多,在初次學習時,希望你選用「兼毫」的湖筆。因為兼毫的湖筆,筆芯硬,易於掌握,對你以後的學習很重要。
在選擇筆峰時,我們應該選擇適當的長短,因為筆鋒太長不易於掌握,但筆鋒長可以含很多的墨水,適合寫」草書「一氣呵成」,筆鋒長可以保證墨的夠用,反之,筆鋒短適合寫楷書,易於掌握。
選筆時也要顧及臨摹的碑帖。所謂「用某家所用的筆,又寫他那一種字」。要判斷所使用的是那一種筆,直接看他的字跡是最好的方法:風格健勁的,選用健毫;姿媚豐腴的,選用柔毫;剛柔難分的,則選用兼毫。筆的特性亦影響寫出來的書法,如此才能臻乎書法之妙境。
還有一點是字體大小方面,寫大字用大筆,寫小字用小筆。小筆寫大字易損筆且不能使轉自如,大筆寫小字則有點「殺雞用牛刀了」。

選正確的紙張:
初學書法益用毛邊紙、元書紙,有一定成績後再用宣紙。
毛邊紙是江西出產的竹紙,紙質細膩,薄而松軟,呈淡黃色,沒有抗水性能,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適於寫字,又可用於印製古籍。四川產的毛邊紙,分為兩大類:一類是手工毛邊,質地棉軟,厚實而細膩,顏色為淺黃色,兩面手感一樣,用嫩竹漿手工造制。吸水適中,書寫手感相當好,廣大書法好愛者很是喜愛,為練習實惠品種。
元書紙是竹紙的一種。古稱赤亭紙。採用當年生的嫩毛竹作原料,靠手工操造而成的毛筆書寫用紙。主產於富陽市。有謝公紙或謝公箋之稱。特點是,潔白柔韌,微含竹子清香,落水易溶,著墨不滲,久藏不蛀、不變色。在古代用於書畫、寫公文、制簿冊等等;新中國建立後,主要用作學生大楷簿,裱裝畫軸等。此外,還可作上等包裝紙。
宣紙分為生宣、半熟宣、熟宣。生宣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強,易產生豐富的墨韻變化,以之行潑墨法、積墨法,能收水暈墨、達到水走墨流之藝術效果。寫意山水多用它。熟宣是加工時用明礬等塗過,故紙質較生宣為硬,吸水能力弱,使得使用時墨和色不會洇散開來。因此特性,使得熟宣宜於繪工筆畫而非水墨寫意畫。半熟宣也是從生宣加工而成,吸水能力界乎前兩者之間。

正確的臨帖方法:
書法有篆書、隸書、楷書、行書、草書五體,絕大多數人和我都認為初學者要以楷書為基礎,但也有人認為應從隸書學起。楷書結構的排列正好是中間階段。它是從隸書演變過來的,如果把楷書寫得平正偏扁,加波磔筆法即是隸書。將書寫得簡便流動一些即是行書,行書再寫得簡便草化即是今草。如果從隸書開始,就難以掌握楷書的筆法,因為楷書的筆法要比隸書豐富復雜。可見,練好楷書基本功可以作為練寫各體的基礎。
有了楷書的功底,掌握了楷書的間架結構和筆法,再寫魏碑、隸書和行書、草書。乃至篆書,就可以事半功倍。楷書又可以使魏碑、隸書的結體筆法得以豐富和變化,如諸遂良的楷書;楷書滲人行書、草書筆法可以增加靈動,如趙孟頫的某些楷書碑字。
有些初學者急於練習行書、草書,由於沒有楷書的基本功力,雖然寫得「龍飛鳳舞」,但沒有字型的基本規矩和點劃的基本功力,結果事倍功半,走了彎路
楷書練習最好的方法就是臨貼,其實臨哪本貼都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碑貼,顏、歐、柳、趙都可以,但在購買碑貼的時候盡量購買質量較好的字貼。
在選帖的基礎上,要經過讀帖、描摹、臨帖、背帖、創作五步。
第一步讀帖
帖上漢字的讀音我們都知道,無需再讀。讀什麼?讀字形,讀結構,讀筆畫,分析揣摩字的筆畫特點及筆畫間的相互關系。例如:我們讀漢字的「中」,要讀出「中」的一豎穿過了「口」的正中間,「口」字稍扁,中間的長豎被「口」字的下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其上段又被「口」字的上橫分成長度相等的兩段。這就是讀字形,讀結構。不同字體,筆畫具有不同特點。
第二步描摹。「描」指的是描紅,即初學者在印好的紅字帖上沿筆跡用毛筆描寫。「摹」指摹帖,即用透明紙覆在範字上,沿紙上的字影一筆一畫的寫,又叫寫仿影。
第三步臨帖。指把字帖置於一旁,看著字帖一字一字地寫,這種方法有利於掌握字的筆法筆意,但不易掌握字的結構。
第四步背帖。指在臨帖的基礎上把字帖去掉,根據自己的記憶,回憶字帖上的字形,將其寫在紙上的方法。這是練好字的關鍵一步,只有對所寫的字精審細察,成竹在胸,才能下筆有神,准確無誤。寫字的時候,如能在所寫的白紙上看到要寫漢字的准確字形,做到「成字在紙,成字在胸」,下筆如描紅,寫一手好字就不成問題了。
第五步出帖創作。在掌握了字帖上的字的寫法的基礎上,觸類旁通,悟出字帖上沒有的字的寫法。根據自己表情達意的需要,寫出一段有中心、有內容、自成體系的文字,這就是創作了。
如果能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寫出一手與字帖接近的字,你練字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練字姿勢:
練字應注意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做到「頭正、身直、臂開、足安」。一般字帖上都有寫字的姿勢和執筆的方法。
楷書「筆法」講的是「永」字八法:永字八法其實就是「永」這個字的八個筆畫,代表中國書法中筆畫的大體,分別是「側、勒、努、趯、策、掠、啄、磔」八劃。
(1)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
(2)橫為勒(如勒馬之用韁);
(3)豎為弩(用力也);
(4)鉤為趯 (跳貌,與躍同);
(5)提為策(如策馬之用鞭);
(6)撇為掠(如用篦之掠發);
(7)短撇為啄(如鳥之啄物);
(8)捺為磔(磔音哲,裂牲為磔,筆鋒開張也)。

楷書「結體」三十六法(歐陽詢):
一、排疊: 就是書寫時,根據每個字的點畫多少和長短安排好體形大小與疏密,使其勻稱停當,闊狹適度。
二、避就 :就是使字體結構的疏密、險易、遠近,彼此變化得當,映帶合宜。
三、頂戴 :指的是字體組成,以下承載上者居多,但對上大下小的字,就須頂正而不偏側,視為上重下輕的字,要穩重而不浮漂。
四、穿插: 指的是通過橫豎筆畫貫穿,和斜勢線條交錯方法來協調疏密、長短、大小的字形,達到均衡間架結構的目的。
五、向背: 結字有相向與相背之分,各有體態姿勢,不可紊錯。
六、偏側 :結字端正者故然很多,但也有偏側、欹斜者,可以按照各個字勢結體不同,相應地分布設置。
七、挑挖: 字體形態,有的則須挑拗,使偏側之勢達到整體平衡,某種筆畫就要伸展。
八、相讓: 結字多為左右合體,點畫多者易擁擠,少者易鬆散。書寫時,偏旁部首須要彼此相讓,互不影響,妥帖安排,方能為善。
九、補空 :指作書時補其空處,務使神氣貫通,四面調勻,整體相稱。
十、覆蓋: 即指字的上面蓋住下面,像似宮室屋頂,全然容納覆盡。
十一、貼零: 即是粘貼零星點畫,用於收筆之處,務求擺好位置,與上列筆畫相離過遠就會鬆散,靠的過近顯得窘促。
十二、粘合 :有些字的形象,本來欲要相離開,即將彼此黏合靠攏,以使各就其位。
十三、滿不要虛 :對於包圍結構的字,內部須要充滿,不宜多留空白,然而又忌點畫分散,免與外圍相逼,採取疏密勻稱,大小適宜為佳。
十四、意連 :結體當中,有些字的點畫,形態互不相交,筆勢彼此相反,書寫時須注意起伏照應,力求字勢不予隔絕,形雖斷而 筆意相連。
十六 十五、覆冒: 類同覆蓋的結字法理,為一種注下之勢;凡是上部分大者,必然覆冒其下,但須左右停勻,不能偏側欹斜。
十六 、垂曳: 即垂下牽引的筆勢,右垂而左面略縮,如「都、卿、卯、拜」之類,右曳而左側稍短。
十七、借換: 是指書寫時,將合體字的點畫彼此借用,或者左右調換,有的把上下堆疊,拆為橫式並排。
十八、增減: 是指書寫時,視字體某處點畫的多少,自行增減。
十九、應副: 指有些左右合體字,在結構上刻意達到對應相稱的目的。
二十、撐拄: 凡是單體結構,並以最後一豎支撐的字,書寫時務求立得穩、撐得住,方能顯得勁健有力。
二十一、朝揖: 凡是兩個或者兩個以上部件合體的宇,皆須相互顧盼,彼此聯結,力求避免鬆懈離散。
二十二、救應: 每當書寫作字,第一筆才落紙,便要想到第二三筆如何呼應,倘若前筆已經失勢,後筆就要即刻補救。
二十三、附麗: 字的形體,凡適宜於相互緊密的,不可使其彼此離散。
二十四、圍抱: 系指書寫時回鋒勾抱筆法,須要注意寬狹合度,過寬鬆弛,過狹窘蹙。
二十五、包裹: 系全包圍或半包圍的結字方法。
二十六、大成小:指字的結構大體妥帖,小筆畫即使不當也不影響大局。
二十七、小成大:指字的大機構中,由於某一筆畫安排妥當而能影響大局的。
二十八、小大成形: 就是說小字、大字各有形勢,各具本身特點,因此兩類字的寫法也就各不相同。
二十九、小大大小: 《書法》中說:「大字促令小,小字放令大,自然寬狹得宜。」
三十、各自成形: 凡寫字,欲將二三字合為一字也好,或者分為異體書寫亦好(所謂「妙在可拆」)主要看其能否各自成形,即是上覆下載,左右映帶為由。
三十一、相管領: 管領的基本含義,是上管下,前領後。為了彼此顧盼,達到不失位置,一字的結體規則,故然上邊覆蓋下面,下部承載上部,左右向背之間,亦須相互揖讓(同樣,相管領的意義,還可以引申到全篇的章法布局。
三十二、應接: 字的點畫,要作到互相應接,以使筆勢富有意趣。
三十三、褊: 字的結體不能過於狹隘偏長。
三十四、左小右大,左榮右枯:左右雙體的字,左偏旁往往寫小了,或左體筆畫多則寫的豐茂,而在單體反而寫的枯瘦,這兩種寫法都要糾正。
三十五、左高右低、左短右長: 字體結構的特點是,端正莊重,四面均稱。寫字不可左高右低,那叫作「單肩」之弊。
三十六、卻好: 指書寫時,掌握包裹結體方法,講求規矩,避免失勢,使之恰到好處。

8. 怎麼才能練一手好字有什麼方法

想寫一手好字方法無窮,其中要求整體看起來整齊,間隔均勻合理,大小合適以及字體規范,略帶有一點個性就可以了。

列舉幾種個人比較常用的:

1:模仿,只有模仿的好了,寫出帶有個性的字體也會保持模仿時應有的整齊,規范,就算字不怎麼好看,但整體看起來也不會差,

A,可以用以前用過的課本,報紙...有字體的紙張里的字體,這樣會讓你寫出來的字工整,規范,和正確;

B,書店常買的練字手冊,可以練楷書,讓你的字體變得有整齊;

C,練字板,網上書店都可以買,用刻好的字體,規范你寫字的習慣;

D,剛開始練字要慢,做到心靜,做到比劃達到每一處,練好後再來談談個性吧,那就是隨性而為。

9. 成人怎麼練好一手好字

在打算練字之前,先調整好心態:

1、不要為了虛榮或攀比而練;

2、不要急功近利幻想短期速成大師;

3、要把練字當成修心養性。

調整好心態之後,可參考以下步驟練字:

1、按「正楷」、「行楷」、「行書「、「草書」的次序進階練。正如學數學先學加減再學乘除而後學平方開方一樣,有個循序漸進的進階過程。

2、選擇適合的字貼。臨貼是練好字相對較快捷的捷徑。初練者可選擇柳公權貼。所謂臨摹臨摹,在字帖上寫,我們只達到了臨的部分,若是不脫離了字帖,練習了也是白費。所以在每次臨字一遍之後,要在准備好的本子上照著再寫一遍。

3、每日堅持,有恆心,不要三分鍾熱度。每天如此練習,慢慢的你就會發現:你的字在一點一點改變,在漸漸的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9)如何學習寫好字的正確方法擴展閱讀:

練字的好處也很多:

1、練字可以陶冶情操,磨練人的意志。

2、練字能夠提高人的素質。

3、練習書法可以修身養性。

4、練字可以充分表現漢字藝術。

5、練字可以提高審美鑒賞能力。

10. 如何把字寫好

一、態度要端正,有些人不重視寫字,認為字寫得好不好無所謂,只要答案正確,考試就能得滿分,其實不然,把字寫好,終身受益.
二、寫字的姿勢要端正,姿勢不正,寫出的字也不會端正;眼睛離作業本太近,容易造成近視眼;做作業時彎腰駝背,寫出的字歪歪扭扭,大大小小.
三、要勤練,只有通過勤奮的練習.
先要選好你所理想的字帖,又要考慮是否近似你所寫的字形,選好了,先看上幾遍,分析其中字形要點和結構的規律.這叫「意在字先」,然後用透明白紙先描摹,後臨摹,熟記每個字中的關鍵部位.具體步驟分述如下:
寫字的姿勢和執筆
(1)坐要正,肩要平,背要直,身子和頭部不能歪,更不要低;兩眼距桌面約一尺,前胸距桌沿約三寸.
(2)執筆要正,筆尖應直向前,切忌內斜,(只要掌心放平些,筆尖就自然向前);食指指尖距筆尖約一寸.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就寫不好捺,寫不好橫,寫不好鉤,很難順手,甚至每寫一筆,就得挪動一下右手.同時,寫出的線條一無骨氣,二無韻律,字形也就談不到舒展大方.
(3)筆桿的斜度,寫大字拿筆往上些,筆桿斜度要稍大,寫小字往下些,筆桿斜度稍小.一般的斜度應傾斜在食指關節處,超過這個部位,寫出的筆畫,不是拘泥,就是呆板.筆桿斜度不適當,筆速要受到局限的,並且不可能寫出飄然、神韻的字形來,因此不應傾斜「虎口」處.
(4)握筆要輕松,運筆才自如;握筆太緊,寫出的字,不能開闊大方.據在中學講課所見,一個有五十人的班級里,就有四十五人拿筆不正或筆尖向內斜,大學里也是這樣,正是這個緣故,這些同學寫出的字,鉤不象鉤,捺不象捺,筆畫全是平拖堆砌.
前已說過,寫字好壞,在姿勢和執筆上有絕對關系.如同木工鋸木一樣,如果姿勢和拿鋸不正,即便「線條」畫得再直,你也要鋸歪的.這和寫好字的道理是一樣的.
三、學書法的步驟應當怎樣安排?
答:先從楷書基本筆畫學起,即點、橫、豎、撇、捺、提、鉤、折八種.
一個字好比一台機器,基本筆畫練好,等於把「零件」加工好;練好偏旁部首,就好比開始「組裝」;練整個字形,就等於進入「總裝」.就是說,先學「分解」,後學「連貫」.所以說,楷書是基礎,而基本筆畫則是基礎的基礎.
在練寫基本筆畫時,要分類去練.如練寫「丶」時,要把丶、丿、丶、丨等分別練好,然後後再寫「連貫」,進行組合.
一般的規律:練楷書先練基本筆畫;再練筆畫順序;三練偏旁部首;四練字形結構;五練分行布局.
漢字的「點」畫寫時要加重,如石墜地.什麼樣的部位需要什麼樣的點,要做到「意在筆先」.如「宀」上頭的點按鍾紹京、歐陽詢的寫法,用短小豎勢書寫是比較有力的.
四、學字必先練楷書
大家知道,幼兒開始走路時,必先學站立,站穩了才能學邁步,步子熟了,才能快步走,然後跑起來.
這和練字的三部曲一樣,先練楷;再練行;三練草.歷代書家一致主張,只有練好楷書,基礎牢了,再寫行、草就容易了.只有練好楷書,寫出的字,才能筆不浮滑,體不支離.
要想寫好每個字 :第一要掌握筆力,這里指的是該用力的筆畫就要用力;不該用力的就要輕筆過渡.例如寫國、紅、真、鋼等字,輕重分得清,看起來就會給人以美感.
一般來說,寫「丶、一、丨、丶(捺)」等筆畫著筆應用力,其它稍輕些.但一個字中的個個筆畫不能都用力.比如,寫「人、大、天」等字的撇畫應當輕,捺畫應當重.相反,撇畫寫成重,捺畫寫成輕也可以,總之不能平均用力.
五、基本筆畫好練,間架結構說起來好象很難,實際上只要你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是很容易的.
比如,你首先練好了基本筆畫之後,就有基礎功底了.所說方法找准,路子對頭,指的是在結構上分清是獨體字,還是合體字.
如果是獨體字,就要掌握字的中心和重心.例如「上、下、千、十」等字全是獨體字,這就要掌握它的重心:橫畫稍長,豎畫稍短,而豎畫必須居中而下(楷書).
如果是合體字,則要分清是左右結構;還是上下結構;是左中右結構,還是上中下結構,是半包結構,還是全包結構.
弄清這六個區別,再按字的定義和組織規律去掌握.這樣,就可寫出一個完美而秀麗的字形來.
例如:「好」「媽」屬於左右結構;「幸」「素」屬於上下結構;「常」「掌」屬於上中下結構;「匠」「醫」屬於半包結構;區別這些不同的結構定義,就好辦了.
比如:幸、素二字的上下兩豎,注意居中對齊;常掌二字是個長形體勢,不要寫太長,稍加緊縮;好媽二字是個左右結構,左邊稍小,右邊稍大些,只要掌握好疏密得當,參差有序,不就好看了嗎?相反,不分字形,疏密不當,一寬一窄,線條輕重不分,那就難看了.
六、要想寫好鋼筆字,並需要必先練好毛筆字.:因為漢字的結構規律完全一樣,只是字形大小書寫工具及手法不同,兩先學哪一種都行.
繼承和臨摹古人作品,應力求形似,神似,但不能丟開個人的風格.
有些人對怎樣寫好字過於神秘化,也有的人把寫好字說成是天生的…….事實上,不論寫毛筆字還是寫鋼筆字,都不需要十年或二十年.只要字帖選好,方法對頭,下定恆心,用不上一年的時間就可取得成效.
有的人提倡寫好鋼筆字必先練好毛筆字,實際不必要,因為你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同時掌握兩種筆法.
寫字講究呼應, 要想把字寫得生動活潑,就得注意線條的往來和筆勢的呼應.筆畫相間有呼應,句間的開頭和末尾也講究呼應,這樣的寫法是為了避免機械式和堆砌現象.我們經常提到的「筆斷而意連」,使點畫互相間的聲勢具有連貫性,這種聲勢好比幼兒伸手喊媽媽,媽媽伸手接幼兒的那種動作.
七、橫豎有原則寫法,
這是當代書法家鄧散木說的,鄧老講得有道理.寫「橫」要稍斜,左邊低,右邊高,其斜度約在5-7度上下.不要低於5度.不要高於7度.這是因為人的兩眼視覺並不平衡,如果把「橫」畫寫成平直,那麼,由於兩眼的錯覺,看上去右端的末尾似乎倒下去了,很不自然.
八、 書寫基本筆畫時,應注意
( 1)寫「點」重如石,形斷而意連;
(2)寫「橫」要稍斜.一字有兩「橫」上「橫」要仰勢,下「橫」寫俯勢;
(3)「豎」畫粗而壯,寫直不要歪;
(4)「撇」之發筆利,「捺」之發筆揚;
(5)「折」的發筆緩,「鉤」之發筆沖.
初練稍慢,循序漸進.要知道,書體成就的取得,都必需先把楷書的基本筆畫練好,它是寫好一切書體的立足點.
學字得模仿古人的字體
這是一個繼承傳統的問題.但是時代在前進,事物在發展,各種藝術總是要不斷創新,因此也不能一味照搬古人的,應當取其精華.
明代的陳洪綬說:「謂學者,竟言鍾王,顧古人何師?擷諸家法意,自創一體」.蘇軾在「畫論」中也提到:「出新意於法度之中,寄妙理於豪放之外.」王羲之變隸法為行楷後稱「書聖」;張旭變二王草法為今草稱「草聖」.如果照古人一翻再翻,千人一體,千字一面,那就說談不上書法藝術的發展.脫其窠臼,創出新貌,沒有個性創新,就等於失去其生命力了.這是兩種書法在發展上的必然趨勢.

閱讀全文

與如何學習寫好字的正確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考試怎麼調後視鏡正確方法 瀏覽:552
幼兒肺結核治療方法 瀏覽:952
有沒有好方法或者建議來解決濕疹 瀏覽:258
科技統計方法有哪些 瀏覽:623
中考最好教學方法 瀏覽:431
奧美拉唑的使用方法 瀏覽:727
儀器分析方法在農葯殘留中的應用 瀏覽:636
錯題本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695
越南瘦身減肥方法圖片 瀏覽:242
qq瀏覽器桌面小窗口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93
花盆收拾方法視頻 瀏覽:515
如何克服陳列困難的方法 瀏覽:295
天然氣著火後用什麼方法滅火 瀏覽:387
贊唄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194
吉利汽車近光燈安裝方法 瀏覽:369
湖南建築工程鋼筋除銹方法有哪些 瀏覽:762
選文描寫方法有哪些 瀏覽:654
天麻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923
fs308剃須刀電池連接方法 瀏覽:741
青少年如何補腎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