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大面積的種植花生,用上哪些技巧才能提高出苗率
對人們來說,花生不僅是一種重要的油料作物,也是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物。但花生不是高產作物,畝產基本七八百斤,所以花生很好吃,但不容易長。種植花生時,要注意土壤水分,即播種花生前的土壤濕度。一般抓完土稍微撒一下比較好。當然也要看地溫和氣溫。人們通常在穀雨之後開始種植。
花生播種前要適當地打扮一下。殺蟲劑或殺菌劑一般用來減少蟋蟀、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的叮咬,影響花生的發芽;花生與種子混合時,也可以使用一些微量肥料,目的是提高花生芽期的肥力供應;一些有經驗的農民在給花生施肥時加入適當的硫酸亞鐵溶液,目的是給花生種子補充鐵,防止土壤缺鐵引起幼苗衰弱。綜上所述:要提高花生的發芽率,首先要注意花生播種的深度。如果花生在粘液土中播種較淺,有利於花生發芽,但在沙土播種花生應稍深,便於花生種子發芽時獲得充足的水分;拌種有利於防止花生種子被地下害蟲叮咬,有效消除地下害蟲,間接提高花生發芽率;起壟種植的土壤比較疏鬆,用農用肥料改善土壤結構也能提高花生的發芽率。
㈡ 怎樣種植花生
所需材料:花生種子、花盆、紙、土壤、噴霧器。
具體步驟:
1、花生的生長期很長,往往需要100-130天的無霜期才能成熟。如果生活在寒冷的北方地區,最好是在最後一次下霜的約一個月前將花生種到室內。如果生活在溫暖的南方地區,要麼在最後一次下霜後,直接將花生種到室外,要麼就在最後一次下霜的前幾個周將植物種到室內。
㈢ 花生怎麼種植
適合花生生長的土壤大多數情況下都是比較松的,這樣土壤裡面含有的有機成分就會被降低,疾病發生或者害蟲感染的概率就會增加。
土地選完了之後,就要開始耕地,一般來說,都要進行三次到四次左右,讓土壤能夠充分的變松。之後再在上面施加一層底肥,平均每畝地的肥料含量至少應該是在兩百到三百公斤左右,可以用農家的肥料,也可以選擇用復合的肥料。
播種主要用的方法還是穴播,每一株之間的距離應該保持在二十厘米,而每一行之間的距離應該是四十厘米,每一個洞中只要三到四粒就行了,最後再在上面鋪一層土,如果想要它生長的更快的話,我們可以在上面撒一些肥料。除了這些,溫度也應該控制好,太低的話,最後發芽的數量肯定也會收到影響。我們就可以選擇用一層薄膜來幫它保持溫度,發芽的速度也會增長。
在種子剛剛長出幼苗的時候,我們就應該及時的查看,每一天看的次數應該是在一次或者兩次。中間有空缺的地方我們要及時的補上,如果有些地方長得太密,我們就需要移出一部分,栽在其他的地方。
花生是一個特別喜歡肥料的作物,要想產量能夠得到提高,就必須要施肥,鈣磷豐富的肥料,後期也要給它們補充鉬和硼,讓它們各個方面需要的營養都能夠得到保證。每畝地我們需要十到十五公斤的石膏,在花針剛剛進入土地的時候添加。剛開花時就給它們四十五到六十五公斤的硼砂液。生長期就給它們五十公斤的鉬酸銨,次數為一次或者兩次。
㈣ 花生怎麼種
生產實踐證明,花生只有全苗壯苗、花多花齊、果多果飽才能達到高產、高受益。而要達到上述目標,應採取以下綜合措施:
一、花生全苗壯苗的措施
1、選種。選雙粒、三粒莢種帶殼曬種2-3天。剝殼後應進行粒選,去除小粒、霉粒、破粒、病蟲粒、皺縮粒,選大粒、光潔粒、飽粒做種。
2、選地整地。花生宜實行輪種,並應選種在輕質土壤中,以偏沙性、土層較深厚的田塊最好。 土壤要深耕,重施基肥,使土、肥相混相融,保持耕層酥鬆,養分全面。要求地干、土細,無明垡暗坷垃。
3、適期播種。以5厘米深地溫3天穩定在15℃以上播種最適宜。土壤水分要適當,在適播期內搶墒播種,保證播後吸水出苗。
4、中耕鬆土。花生出苗後及時中耕鬆土,以消滅雜草,破除板結,增強土壤通氣性,提高地溫,促進發根,為花生快生健長創造條件。
二、花生花多花齊的措施:花生開花期延續長達60--90天以上,而以中、前期花結實率最高,後期花多難以成果。因此,在栽培上,應從各方面採取措施,促進中、前花,減少後期花,使花期適當集中,以達到"花多花齊"。
1、施好壯苗肥。壯苗有利於花芽早分化、促分枝。未以氮肥作基肥、種肥的,花生出苗後應早施追肥。據資料,花生在出苗後10 天,應每畝追施硫酸銨7.5公斤。
2、花期施磷、鉀和鈣肥。花生盛花期和果針入土時,每畝用過磷酸鈣10-15公斤、氯化鉀4-5公斤、石膏20公斤均勻施於行間,鬆土埋肥。並葉面噴1次0.3%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
3、噴生長調節劑。長勢中等以上的花生,在盛花期噴施500×10--6比久溶液或矮壯素0.3%-0.5%濃度液,均有顯著的增產作用。
三、花生果多果飽的措施:1、在花生苗期噴施0.2%-0.3%硼砂水溶液,可提高飽果率10%-21%;噴三氯苯甲酸0.1%濃度液,可增加有效花28.7%。花生封行前培土,單株飽果數增加2.2-7.4個。2、在花生生長後期葉面噴施0.3%濃度的磷酸二氫鉀水溶液2-3次,每次間隔5天左右。3、對銹病、葉斑病等花生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是:在發病初期以1:1:200的波爾多液噴治,或用97%敵銹鈉400倍液防治。用甲基托布津乳劑1200倍液噴灑可防治葉斑病。
㈤ 若想讓花生高產,有哪些種植技巧是必學的
花生是一種很常見的食物,也是一種很多人都愛吃的食物,具有很高種植價值。近年來,隨著人們越來越關注健康養生,被稱為「長生果」的花生備受青睞,市場需求量不斷增加,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要怎麼去種植。
如圖所示
上面這一些就是種植高產花生的要點,有要種植的這一些要清楚。
㈥ 花生種植有哪些小技巧如何避免花生出現空殼
一般花生在25 ~ 37的環境下,從播種到出現需要10~15天,因此播種後要求5厘米播種層的平均地溫穩定在12以上。當地15天內溫度適宜,沒有低溫和下雨的天氣,可以播種。播種深度應約5厘米左右,土壤溫度低時,田間濕度可適當淺播種,沙子稍乾燥時可適當深播種。掌握好花生種植密度,對花生產量增加非常有利,各花生種植區的播種密度根據自然條件、品種類型、栽培技術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通常每畝播種30斤左右。建議種植早熟型中科型品種,1畝(667平方米)播種1萬穴,每穴兩粒。中晚熟的情況下,對大果型來說,1畝地最好播種8千到9千穴。採用壟溝種植方法,在一個壟溝上種兩行的模式。
種植花生時,重用氮、鉀肥、磷、鈣肥,使植物茁壯成長。特別是中後期追肥時氮、鉀元素過多的情況下,抑制磷和鈣肥的發揮,莢沒有營養物質就不能膨脹,不能製造空殼或籽。花生膨脹時缺水時,根停止吸收營養,葉子失去水分時也不能傳輸光合營養,使豆莢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停止生長。
㈦ 花生的種植方法
1、選擇飽滿強壯的種子,春夏季節可播種,播種在4~5厘米深的土中,土中溫度不宜高或低,在15°C~20°C之間。
㈧ 花生如何種
播種:
(1)春季5cm土層地溫穩定在12℃時,珍珠豆型花生即可播種。約在4月底至5月上旬,地膜覆蓋栽培可稍提前7~10天。
(2)播種密度與方式。壟作:壟距50cm,穴距13~17cm,即12萬~15萬穴/公頃,每穴播兩粒。地膜覆蓋畦作:一畦兩行,小行距40cm,穴距13~17cm,每穴兩粒,即12萬~15萬穴/公頃。
1.當幼苗破膜拱土,開始露出真葉時,扒去膜上的土,使子葉露於地表。發現缺穴,立即用催出芽的種子補種。
2.開花前在畦溝內進行1次中耕除草。在開花下針到莢果充實期間,根據花生長勢,可在葉面噴施500倍先科追肥精替代根部追肥或者噴施0.2%~0.3%磷酸二氫鉀500倍溶液2~3次,促進果實發育,提高花生的產量。
3.在此期間,如遇乾旱,要及時灌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