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導游如何掌握觀景賞美的方法

導游如何掌握觀景賞美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30 00:25:26

⑴ 導遊人員激發遊客興趣採用的方法是什麼

傳遞正確的審美信息 遊客來到旅遊目的地,由於對其旅遊景觀,特別是人文景觀的社會、藝術背景不了解,審美情趣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往往不知其美在何處、從何著手欣賞。作為遊客觀景賞美的向導,導遊人員應把正確的審美信息傳遞給遊客,幫其感覺、理解、領悟景觀的奧妙和內在的美。 當然,向遊客傳遞正確的審美信息,導遊人員首先應注意所傳遞的信息是准確無誤的。 (二)分析遊客的審美感受 遊客在欣賞不同的景觀時會獲得不同的審美感受,但有時遊客在觀照同一審美對象時,其審美感受也不盡相同,甚至表現出不同的美感層次。 我國著名美學家李澤厚先生就將人的審美感受分為「悅耳悅目」、「悅心悅意」和「悅志悅神」三個層次。 1、悅耳悅目 是指審美主體以耳、目為主的全部 審美感官所體驗的愉快感受。 這種美感通常以直覺為特徵,彷彿 主體在與審美對象的直接交融中,不加 任何思索便可於瞬間感受到審美對象的 美,同時喚起感官的滿足和愉悅。如漫 步森林公園…… 2、悅心悅意 是指審美主體透過眼前或耳邊具有審美價值的感性形象,在無目的中直觀地領悟到對方某些較為深刻的意蘊,獲得審美享受和情感升華。 這種美感是一種意會,有時很難用語言加以充分而准確地表述。如欣賞齊白石的畫或聽壯族姑娘對歌。 3、悅志悅神 是指審美主體在觀照審美對象時, 經由感知、想像、情感、理解等心理 功能交互作用,而喚起的那種精神意 志上的昂奮和倫理道德上的超越感。 它是審美感受的最高層次,體現 了審美主體大徹大悟,從小我進入大 我的超越感。如游覽黃河、長江或登 臨泰山。 (三)激發遊客的想像思維 觀景賞美離不開想像。一些旅遊景觀,尤其是人文景觀的導游講解,需要導遊人員製造意境、進行美的再創造,才能激起遊客的游興。 聯想的類型 (1)接近聯想 (2)類比聯想 (3)對比聯想 (4)知覺聯想 (5)創造性聯想 (四)幫助遊客保持最佳的審美狀態 1、調整遊客的情緒 補償法 分析法 轉移注意法 1)補償法 是指導遊人員從物質或精神上給遊客以補償,從而消除或弱化遊客不滿情緒的一種方法。 2)分析法 是指導遊人員將造成遊客消極情緒的原委向遊客講清楚,並一分為二地分析事物的兩面性及其與遊客得失關系的一種方法。 3)轉移注意法 是指在遊客產生煩悶或不快情緒時,導遊人員有意識地調節遊客的注意力。

⑵ 導游應該具備哪些方面的知識

導游應具備以下知識:

1、導游業務。主要是掌握導游在旅遊業中的地位、作用、要求、導游規程、導游技巧、應急處理辦法等知識。

2、旅遊政策法規。主要掌握我國旅遊業的基本政策、法規、條例等。

3、中外旅遊史。主要掌握中外旅遊發展的歷史、特點等。

4、旅遊地理學。主要掌握國內外具有旅遊資源價值的地理地貌、自然風光、歷史文化和宗教、建築考古以及一些人文知識。

5、旅遊經濟學。主要掌握旅遊經濟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6、旅遊市場學。主要掌握旅遊市場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7、旅遊營銷學。主要掌握旅遊營銷學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8、旅遊文化學。主要掌握旅遊文化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旅遊消費行為文化、旅遊審美文化、旅遊企業文化、旅遊接待地經營文化,旅遊資源及其開發的文化分析等。

9、旅遊心理學。主要掌握一般心理學知識,結合實際學會觀察旅遊者心理變化,隨時掌握不同的心理反應,充分運用心理學知識為導游工作服務。

11、中國文學史。主要掌握不同時期的著名文學家及其作品。名人的詩詞,游記往往與風景名勝有關,對導游員提高文學素養大有裨益。

12、中國歷史。除掌握中外通史的基礎知識外,還要多了解中國古代光輝燦爛的文化、重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遺址、重點文物、文化古跡。

13、中國藝術史知識。主要掌握戲曲、音樂、舞蹈、書法、繪畫、工藝美術等各門藝術的歷史發展知識。

14、美學基礎知識。主要掌握如何引導旅遊者去審美、去欣賞自然美、藝術美、社會生活美。

15、宗教知識。我國是個多民族的國家,宗教信仰各不相同,對各地的風景名勝、文化藝術有影響。


(2)導游如何掌握觀景賞美的方法擴展閱讀:

導游員具備的基本素質:

1、 熱情友好、愛崗敬業

導游員應該性格開朗、待人熱情、活波睿智、富於幽默感。導游員在接待過程中應該熱情地關心每一位旅遊者,經常噓寒問暖,提供富有人情味的服務,使旅遊者產生一中賓至如歸的感覺。

2、 態度樂觀、不懼困難

導游員在旅遊接待過程時,經常會遇到各種意料不到的困難。例如飛機航班延誤、旅遊途中遇到車禍、旅遊團內有人生病、旅遊團內個別旅遊者對旅行社的某些安排表示強烈不滿等。

3、 意志堅定、處事果斷

堅定的意志和處事果斷的工作作風,是導游員成功地帶領旅遊者完成旅遊活動的重要因素。無論擔任領隊、全程陪同還是地方陪同,導游員都必須在旅遊者面前表現出充分的自信心和抗干擾能力。

4、待人誠懇、講求信譽

導游員必須具有待人誠懇的品質,無論對旅遊者還是對旅行社,都必須講求信譽,做到言必行、行必果,一切事情必須光明正大,不得背著旅行社同旅遊者、旅遊中間商或其他旅行社做私下交易。

5、文明禮貌、舉止端莊

整潔的衣著、端莊的儀表和瀟灑大方的言談舉止,會給導游員增添幾分氣度,而衣著不整、形象邋遢、口出穢言的導游員則使人感到不可信任。因此,導游員的衣著必須整潔、得體;儀表端莊。

6、顧全大局、團結協作

導游員在接待過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同許多部門、單位、企業和個人進行合作,在合作的過程中,有時會因各種原因同這些部門、單位、企業和個人發生誤會或甚至沖突。

⑶ 如何開展導游技能的培養

下面請看有經驗的導游為您介紹的8條經驗。導游服務能力培養方法:1. 導游服務能力,是保證導遊人員完成導游活動的潛能系統,是指導遊人員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和經驗為遊客服務的方式和能力。2. 遊客購買產品的使用價值,即獲取到旅遊目的地的一次滿意的旅遊經歷和體驗,它包括遊客在旅遊目的地停留期間的生存需要、發展需要和享受需要。3. 導遊人員的帶團能力就是導遊人員根據旅遊團的整體需要和不同遊客的個別需要,熟練運用能提高旅遊產品使用價值的方式、方法和技巧的能力。4. 良好的自身形象是帶好團的前提。做好個性化服務要求導遊人員想遊客之所想,急遊客之所急,干遊客之所需。同遊客進行的溝通包括意見溝通和情感溝通。與領隊搞好關系要做好:尊重領隊;關心領隊、支持領隊的工作,堅持原則、避免正面沖突。5. 了解遊客的方式方法:從國籍、職業、年齡、性別和所屬階層等方面;從出遊動機(遊客的動機:文化動機;社會動機;休閑動機;經濟動機。動機是需要的表現形式。);通過分析旅遊活動各階段遊客的心理變化;通過言行舉止。提供心理服務的途徑:尊重遊客;保持微笑服務;學會使用柔性語言;與遊客建立「夥伴關系」;多提供個性化服務。調節遊客的審美行為:傳遞正確的審美信息;啟發遊客的想像思維;幫助遊客保持最佳審美狀態;靈活掌握觀景賞美的方法。6. 導游語言是思想性、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的結合體。導遊人員運用語言時要遵循「正確、清楚、生動、靈活」四原則和八要素。語言運用的四原則:一。正確(內容有根有據,正確無誤;語音、語調、語法、用詞造句正確;敬語和謙辭有助表達友誼和感情,但應注意對方習慣和風俗)。二。清楚(歷史背景和藝術價值,成因及特性交代清楚;簡潔明了,措辭得當,層次分明;使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三。生動(形象化的語言;生動流暢的語言;注意趣味性,使情景和語言交融;恰當比喻;幽默感;表情、動作的有機配合)四。靈活。八要素:言之有物;言之有據;言之有理;言之有情;言之有神;言之有趣;言之有喻。言之有理體現了導游語言的思想性;言之有物,言之有據,是導游語言的科學性和知識性;言之有神、言之有趣、言之有喻是導游語言的藝術性和趣味性;言之有禮、言之有情,則是導遊人員的道德修養在導游講解中的具體體現。7. 導游講解應遵循的基本原則:以客觀現實為依託的原則;針對性原則;靈活性原則。8. 常用導游講解的方法:分段講解法;突出重點法;觸景生情法;虛實結合法;問答法;懸念法;類比法;畫龍點睛法。

⑷ 導游景點講解常用方法與技巧

(一)系統導游法


所謂系統導游就是相對機械地按照景點介紹材料照本宣科的導游。它是一種初級的基本的導遊方法,這種導遊方法適合於一些內容較單一,規模較小的景點。如西安的鍾樓、鼓樓、城牆、大雁塔、小雁塔等。這種導遊方法也是每位初從事導游工作的新手所常用的導遊方法。它的長處是,容易掌握,便於運用,使旅遊者能對景點的概況有比較全面的了解。但它的不足之處是:形式比較單一,講起來比較枯燥,很難使旅遊者產生激情或引起共鳴。


為彌補這種導遊方法的不足,導游員在講解時,應有意識地掌握講話節奏的快慢,聲音高低強弱的變化,表情手勢的適度運用,以期達到對旅遊者產生一種吸引力。在具體的導游過程中,也時有本末倒置,弄巧成拙的小插曲發生。如:一位常來中國的英國領隊在評價一位導游員時講:你們有一位導游在向我的客人介紹鍾樓時,滔滔不絕地講了一大堆有關鍾樓的神話傳說,但有位客人問他鍾樓建於何年,他的回答卻是:距今一千多年。竟然鬧出了相差幾百年的大笑話。由此可見,系統導游法是任何一種導游技巧在景點講解中運用的基礎和先導,每個導游員都應過好這一關。


(二)分解導游法


所謂分解導游法,就是導游員根據參觀景點的布局,按參觀線路的順序進行分段導游的講解。它是景點導游中常見的一種導遊方法,適用於一些較大的旅遊景點,較長的旅遊項目,如游江,參觀博物館等。近年來,隨著我國對外開放城市的增多,老的旅遊景點的充實和新的旅遊景點的增添,旅遊市場由賣方向買方的轉變,飯店設施的完善以及交通條件的改善,同20世紀80年代末相比,大多數來我國的旅遊者在有限的旅行日程中增加了更多的城市,縮短了每個城市的逗留天數。但參觀的景點並未有明顯的減少,而僅僅只是縮短了每個景點的游覽時間,在客觀上為導游員增加了景點導游的難度。這就要求導游員根據游覽的景點布局按參觀線路的順序進行分解導游。當然,在帶領旅遊者進行逐項參觀分解導游前,導游員應對整體景點的背景及參觀的線路、停留的時間進行概括的講解,既照顧到個別需要單獨活動的旅遊者,又能使全團的客人對景點的輪廓和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適時地運用這種導游法,有時可以減少時間的浪費,避開擁擠的人群,吸引旅遊者的注意力。



(三)特點導游法


所謂特點導游法,就是導游員對每個旅遊景點做出畫龍點睛的總結,揭示其新、奇、特的內涵,加深旅遊者的印象,激發旅遊者的游興。如,在介紹西安的小雁塔時,導游員可突出講解這座古塔在明代成化年間(1487年),陝西關中地震時,垂直縱裂“自頂至足,中裂尺許”,但到正德年間(1521年)再次地震後,這座古塔又“一夕如故”這一神秘的奇跡。通過這樣的導游講解,這座古塔之奇就會使旅遊者思緒萬千,浮想聯翩,回味無窮。


譬如,在講解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時,導游員可突出強調兵馬俑的形體之美,規模之大,生動逼真,神態各異,數量之多,時間之久遠的特點,使旅遊者面對二千年前這支地下大軍,油然而生新鮮獨特的奇異感受,彷彿看到他們披堅執銳,軍容嚴整,氣勢磅礴,勢不可擋,橫掃六合之壯觀場面。一種神秘的魔力恍惚間會把旅遊者引入戰馬嘶鳴,鏖戰在即的歷史畫面。


(四)類比導游法


所謂類比導游法,就是導游員將兩種景點進行類比,用旅遊者熟悉的地方,了解的事物或聞名世界的旅遊景點,來解釋所要講解的景點。由於地理的、歷史的、民族的、文化的、社會制度的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導游員要想把每個旅遊景點,向來自不同的國家,不同的年齡層次,不同的社會背景的旅遊者講解得很清楚,使他們一聽就懂,一看就明,確非易事。因此,導游員要靈活地運用類比導遊方法,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譬如,在講解唐代長安城的宏大規模時,導游員可以把唐長安城同東羅馬帝國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相類比,它是君士坦丁堡的7倍;同阿拉伯帝國的首都巴格達相類比,它是巴格達的6倍。以此類比,不僅使旅遊者便於了解所參觀的旅遊景點,而且可以使旅遊者沉浸在中國古老文化的濃厚氣息之中。


更多關於導游求職的技巧,干貨,新聞資訊等內容,小編會持續更新。

⑸ 怎樣做一個優秀的導游【賞高分】急急!

導游年終個人工作總結僅供參考

都說時光如梭,真是一點沒錯。轉眼間,我從事導游工作已一年有餘。雖然在這期間有酸有甜,雖然在這期間也曾試圖放棄,但最終卻有千萬般理由讓自己選擇繼續。為了繼續而毅然選擇加入大連瑞德國際旅行社,希望自己能夠揮起理想的翅膀在空中翱翔。

我今年共帶了四、五是個團,在不斷的實踐當中我感觸良多,也總結了一些經驗,同時也發現了不少問題。

我所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知識面不夠廣,這應該也是大部分導游經常遇到的問題。導游的知識好比是文化大超市,要上知天文地理,下知雞毛蒜皮。人們常說:要給人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杯水;要給人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導游就是這樣,要想讓遊客滿意,自己一定要有一桶水,甚至是一眼井才行。為此,我必須不斷努力,博覽群書,學習、學習、再學習,只有這樣,我才能使自己的桶里有盡量多的水來滿足不同層次有課的需求。

在帶團當中我也總結了一些經驗:

1:熟悉線路:團前准備一定要充分,線路熟記於心,多請教老導游,但也並不能輕信別人的話,要做到親自踩點,親自體驗,只有有把握、有依據,才能萬無一失。

2:服務工作要熱心,細心:特別是旺季,一定要提醒旅遊注意事項,方可做到防患於未然,有時一句話就能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旅遊安全問題,游覽注意要守時等等,主要防止問題出現的時候遊客產生情緒上的不滿。導游若在事先有個鋪墊,效果就會好很多。

3:注意協調工作,安排好遊客的同時,也要妥善處理好客人,司機,地陪旅行社和景區的關系。

4:導游要有處變不驚的能力:出現問題時不能自己先亂了陣腳。導游雖不是萬能的,但你的頭銜就註定了你必須在客人面前臨危不亂,及時果斷的處理問題,如發生意外情況也要學會隨機應變來妥善處理。

具體的範文模板

鏈接:

https://pan..com/s/19sbO6yU5rINdAM3zLSTnDQ

?pwd=4qsy 提取碼: 4qsy

⑹ 景點導游講解技巧有哪些

導遊方法和技巧是導游講解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了使自己成為旅遊者的注意中心,將他們吸引在自己周圍,導游員必須講究導游講解的方式、方法,要善於設計故事情節,結合游覽活動的內容,解疑釋惑,製造懸念,引人入勝;要有的放矢、啟發聯想、觸景生情;要有選擇地介紹,採用有效方法努力將旅遊者導入最佳的旅遊審美意境。
一、分段講解法
規模較大的旅遊景點包含的知識豐富,涉及的內容廣泛,講解時難以面面俱到,因而不宜平鋪直敘地進行全面介紹,而應採用分段講解的方法。所謂「分段講解法」,就是將一處大景點分為前後銜接的若幹部分來進行講解。首先在前往景點的途中或在景點入口處的示意圖前用概述法介紹總體情況景點(包括歷史沿革、佔地面積、欣賞價值等),並介紹主要景觀的名稱,使旅遊者對即將游覽的景點形成初步印象,達到「見樹先見林」的效果,使之有「一睹為快」的慾望。通過「游前講解」將旅遊者導入對游覽對象的憧憬之中,到現場游覽時導游員再依次講解。分段講解法需要注意講解內容的相對獨立性,在講解這一景區的景物時注意不要過多涉及下一區的景物,但在快結束這一區的游覽時導游可以適當地提示下一景點或下一個景區,這樣可以逗起旅遊者的游興,使導游講解環環相扣,引人入勝。
例如講解武當山時導游員可以將武當山時,導游員可以按照景點的分布將整個武當山的講解內容分為總體介紹、金頂景區、南岩景區、紫霄宮景區、復真觀景區等幾個部分,依次講解。
二、突出重點法
所謂「突出重點法」,就是在導游講解時避免面面俱到,而是突出某一方面信息的講解方法。關於景點的信息很多,要講解的內容也很多,導游員必須根據不同的時空條件和對象區別對待,有的放矢地做到輕重搭配、重點突出、詳略得當、疏密有致。導游講解時一般要突出下述四個方面的內容:
1.突出大型景區景點中具有代表性的景觀
游覽規模大的景點,導游員必須做好周密的計劃,確定重點景觀。這些景觀既要有自己的特徵,又能概括全貌。到現場游覽時,導游員主要講解這些具有代表性的景觀,以點代面,幫助旅遊者建立起對整個景點的印象。
2.突出景區景點的特徵及其與眾不同之處
旅遊者來自異國他鄉,缺少深入了解旅遊目的地景區景點的文化背景,因此對所游之處往往難以准確地加以理解和區分。導游員需要發揮自己的職業作用對游覽的景點進行細致講解,以深化旅遊者對游覽對象的理解認識,這就需要強調不同景點的特徵及其與眾不同之處。
以講解宗教建築為例。我國的宗教建築主要有佛教寺院、道教宮觀、伊斯蘭教清真寺等,各具特色。即使同為佛教寺院,甚至是同一佛教宗派的寺院,因其歷史、所處環境、規模、結構、建築藝術、供奉的佛像等各不相同,導游員的講解也可以突出講明各自的特徵及其與眾不同之處。這一技巧在同一地區或同一次旅遊活動中參觀多處類似景觀時尤為重要,導游員必須突出各個景點的差異,以求吸引旅遊者的注意力,避免旅遊者產生雷同的感覺。
3.突出旅遊者感興趣的內容
旅遊者的興趣愛好各不相同,但從事同一職業的人、文化層次相同的人往往有共同的愛好。導游員在研究旅遊團的資料時要注意旅遊者的職業和受教育程度,以便在游覽時重點講解旅遊團內大多數成員感興趣的內容。投其所好的講解方法往往能產生良好的導游效果。
4.突出「……之最」
某些旅遊景點在某一方面十分突出,往往是世界(中國、某省、某市、某地)最大(最長、最古老、最高,甚至可以說是最小)的……。這樣的信息在講解中要做重點介紹,以突出其旅遊價值,賦予旅遊者更多的收獲和滿足感。不過,導游員在做「……之最」的講解時必須實事求是,要有根據,絕不能杜撰,更不要張冠李戴。
三、觸景生情法
「觸景生情法」就是見物生情、借題發揮的導游講解方法。在導游講解時,導游員不能就事論事地介紹景物,而是要借題發揮,利用所見景物創造意境,情景交融,引人入勝,使旅遊者產生聯想,從而領略其中之妙趣。
觸景生情貴在發揮,要自然、正確、切題地發揮。導游員要通過生動形象的講解、有趣而感人的語言,賦予固定的景物以生命,注入情感,引導旅遊者進入審美對象的特定意境,從而使他們獲得更多的知識和美的享受。請看實例:
(旅遊者登上長城,舉目遠眺,對長城的雄偉壯觀嘆為觀止時導游員抒發情感)古代人民修建長城時勞動工具十分簡陋,沒有現代化的機械設備,全憑肩挑手扛。正是憑借勞動人民的勇敢、勤勞、智慧,萬里長城才得以建成,並延續使用了2000多年,保障了中原農耕文明的發展,促進了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有這樣的勞動人民,中華民族一定能在建設自己國家的事業中創造出新的奇跡來。
四、虛實結合法
虛實結合法中的「實」是指景觀的實體、實物、史實、藝術價值等,而「虛」則指與景觀有關的民間傳說、神話故事、趣聞軼事等。所謂「虛實結合法」就是導游員將典故、傳說、軼聞趣事有機結合,設計講解情節的導游手法,即導游講解故事化。虛實結合法可以產生藝術感染力,避免平淡的、枯燥乏味的、就事論事的講解方法。但二者結合必須是有機結合,以「實」為主,以「虛」為輔,「虛」為「實」服務,以「虛」烘托情節,以「虛」加深「實」的存在,努力將無情的景物變成有情的導游講解。運用虛實結合法需要注意「虛」的內容要精、要活,不能隨心所欲,更不能胡編亂造。所謂精,就是所選傳說是精華,具有代表性,與講解的景觀密切相關;所謂活,就是講解時要活,見景而用,即興而發。請看實例:
(講解巫峽中的神女峰)神女峰位於巫山縣城東約15公里處的長江北岸,是巫山十二峰中最著名的一峰,每天第一個迎來燦爛的朝霞,又最後一個送走絢麗的晚霞, 又叫望霞峰、美人峰(實)。相傳神女峰是西王母幼女瑤姬的化身,曾幫夏禹治水。水患消除後,瑤姬毅然決定留在巫山,為行船保平安,因而博得後人尊敬和奉祀。《巫山縣志》中記載:「赤帝女瑤姬,未行而卒,葬於巫山之陽為神女。」神女峰對岸飛鳳峰下現存授書台,相傳是瑤姬授書夏禹處(虛)。三峽地區山高峰秀,壁陡峽窄,三峽水庫蓄水以後,峽谷風光猶存,又添平湖景色。神女峰海拔高922米,水位升至135米後,人們仍需仰視才能一睹「神女」的風采(實)。
五、問答法
問答法就是在講解中導游員向旅遊者提出問題或啟發他們提出問題的導遊方法。使用問答法的目的是為了活躍游覽氣氛,激發旅遊者的想像思維,促使客旅遊者和導游員之間產生積極的思想交流,使旅遊者獲得參與感、自我成就感;也可避免導游員唱獨角戲,灌輸式講解所帶來的乏味無趣,加深旅遊者對所游覽景點的印象。
問答法的具體形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自問自答法
導游員自己提出問題,並作適當停留,讓旅遊者猜想,但並不期待他們回答,只是為了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促使他們思考,激起興趣,然後作簡潔明了的回答或作生動形象的介紹,還可借題發揮,給旅遊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請看實例:
女士們、先生們,我們現在已經來到了長城腳下,稍後我們便去爬長城。現在請允許我向大家提三個問題:第一,中國的長城是何時開始修建的?第二,中國的長城到底有多長?第三,為什麼中國的長城在世界上這么有名氣?(略作停頓)看來大家對這三個問題都有所了解,但還不全面,現在就由我來給大家做詳細的介紹吧。
2.我問客答法
導游員提出問題,要求旅遊者開動腦筋,積極作答,導游員在旅遊者的答案中引申講解。其關鍵在於善於提問,要從實際出發,適當運用。希望旅遊者回答的問題要提得恰當,不致於遊客一無所知、一頭霧水,同時也要估計到可能出現的不同答案,能事先准備對不同答案的做出評價。導游員要誘導旅遊者回答,調動其積極性,但不要強迫他們回答,以免使旅遊者感到尷尬或產生心裡壓力。旅遊者的回答不論對錯,導游員都不應打斷,更不能笑話,而要給予鼓勵和引導。最後由導游員引申講解,並帶出更多、更廣的話題。請看實例:
(講解園林中的木雕圖案)導游員提問:「大家現在看到的蝙蝠、桃子和靈芝圖案有什麼寓意呢?」(稍作停頓,等待旅遊者的回答,但時間不宜過長)導游接著評價旅遊者的答案並引申講解:「大家說得很對。蝙蝠因為諧音,在我們的傳統文化中象徵著福,桃子和靈芝也是吉祥的象徵,分別代表著壽和如意。三者合而為一就是福壽如意!在這里,我也祝大家福壽如意!」
3.客問我答法
導游員要善於調動旅遊者的積極性和他們的想像思維,歡迎他們提問題。旅遊者提出問題,證明他們對某一景物產生了興趣,進入了審美意境。對他們提出的問題,即使是幼稚可笑的,導游員也絕不能置若罔聞,千萬不要笑話他們,更不能顯示出不耐煩,而是要善於有選擇地將回答和講解有機地結合起來。不過,對旅遊者的提問,導游員不要他們問什麼就回答什麼,一般只回答一些與景點有關的問題,注意不要讓旅遊者的提問沖擊了講解主題,打亂講解計劃。導游員要學會認真傾聽旅遊者的提問,善於思考,掌握旅遊者提問的一般規律,總結出一套相應的「客問我答」的導游技巧,以求滿足旅遊者的好奇心理。
六、製造懸念法
導游員在講解時提出令人感興趣的話題,但故意引而不發,激起旅遊者的好奇心,進而主動探索思考答案,進入對旅遊景點的主動審視之中,最後由導游員根據旅遊者的答案做補充說明和引申講解。這種講解方法叫做「製造懸念法」,俗稱「吊胃口、賣關子」,是一種常用的導游手法。這種先藏後露、欲揚先仰、引而不發的講解方法,一旦「發(講)」出來,會給旅遊者留下特別深刻的印象,而且導游員可始終處於主導地位,成為旅遊者注意焦點,有利於減少旅遊者走失等意外事故的出現。
製造懸念是導游講解的重要手法,在活躍氣氛、製造意境、提高旅遊者游興、提高導游講解效

⑺ 導遊人員在進行人文景觀講解時,應注意把握哪些內容

導游員在進行景觀講解時,尤其是歷史古跡類講解,要注意把握「六要素」。
(1)歷史背景,即景點建於何時,當時的歷史條件是什麼,社會狀況如何。我國大量
的旅遊資源有其發展的特殊歷史背景,而這些背景有助於人們了解景區景點。
(2)景點用途,即為何而建,是為紀念名人,還是為欣賞風光?是當時的宮殿,還是
大人物的府宅?是為保護文物,還是為教育後人?如何等等。在實際導游服務項目中,導游員可用歷史史實點出景點、景物之真,引導遊客近中華古老文化之博、深,尋歷史之謎,發思古之幽情。
(3)景點特色,即景點的獨到之處,建築結構、布局有何特點,風光山水有何奇趣。如北京頤和園中的「園中園」——諧趣園內便有水趣、橋趣等「八趣」。了解這些,便於探索其中美的內涵。
(4)景點地位,即景點在世界上是否屬於「人類共同文化遺產」,在國際、國內、省內、市內處於何地位,是哪一類的文物保護單位單位和景區等級等。
(5)景點價值,即歷史價值、文物價值、旅遊價值、欣賞價值,如果再了解一下景點接待人數情況,就更好了。
(6)名人評論,即要了解歷史名人、世界名人、國家領導人、著名文人、社會名流參觀後有何評論,從這些評論中,我們能受到什麼啟迪,以此來加深對景點的了解。

⑻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導游

導遊人員的基本職責包括:

(1)接受旅行社分配的導游任務,按照接待計劃安排和組織遊客參觀、游覽;

(2)負責向遊客導游、講解,介紹中國文化和旅遊資源;

(3)配合和督促有關部門安排遊客的交通、住宿、餐飲,保護遊客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4)反映遊客的意見和要求,協助安排會見、座談等活動;

(5)耐心解答遊客的問詢,協助處理旅途中遇到的問題。

現代導游既是一種服務,又是一門專業和藝術。一名合格的導遊人員首先應該具有服務的意識、服務的技能,同時也應具有導演的水平和演員的本領。根據以上基本原則,導遊人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名優秀的導游員。

一、熱愛本職工作,樹立高尚的道德品質

導遊人員應該樹立遠大的理想,立足本職工作,熱愛本職工作,刻苦專研業務,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熱忱地為遊客提供優質的導游服務。

毋庸置疑的是,一名優秀的導游員一定要具備較高的職業操守,我們了解所謂職業操守是指在導游日常的工作中體現的其自身的品格,也稱為職業道德。我們導游的職業道德,是隨著旅遊業的發展變化而不斷形成和發展的。如「顧客至上,服務第一」,「誠信至上、信譽保障」,「微笑服務」等等。這些准則和規范就是對每個導游在職業道德上的基本要求。同時也能體現導游員對自己職業方面的從業態度和信念追求。從一名導游員的職業道德上我們可以看出,導游員的自身修養和對整個社會的責任感。

高尚的情操是導遊人員的必備修養之一。導遊人員應該培養自我控制的能力,自覺抵制形形色色的精神污染,始終保持高尚的情操。

二、廣泛涉獵,擴大閱歷,使知識結構更完整、全面

實踐證明,豐富的知識是搞好導游服務工作的前提。導遊人員的知識面越廣、信息量越多,就越有可能把導游工作做得有聲有色、不同凡響,就會在更大程度上滿足遊客的要求,從而使遊客滿意。淵博的知識是成為一名優秀導遊人員的必要條件之一。

因此,作為一名導遊人員,應該養成每日閱讀的良好習慣,增加自己知識儲備。同時,關心國內外的信息和時事動態,掌握相關的社會學知識,熟悉國家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等一系列知識信息。

三、增強獨立解決問題與處理事故、協調各方面要求與關系等能力

旅遊活動中意外事故在所難免,能否妥善地處理事故是對導遊人員的一種嚴峻考驗。導遊人員除了要注意在平時帶團中積累經驗之外,還應該注意培養自己臨危不懼、頭腦清醒、遇事不亂、處理果斷、辦事利索、積極主動、隨機應變的能力。導游要學會組織遊客和壓服遊客。在旅遊中,導游應該力爭與遊客樹立同伴關系,由於只要在遊客的協作下,旅遊活動才幹得以順利地停止並到達良好的效果。你要學會擅長引導、壓服遊客,比方碰到因客觀緣由變卦旅遊日程時,你就要腳踏實地、符合邏輯、明白無誤地壓服遊客,通知他們變卦的緣由,只要被壓服的客人才是被博得的客人。採用的壓服辦法有:a、壓服前你應該做出決議。b、壓服的方式應該使旅遊感興味。c、壓服的論據應該令遊客信服。d、而你的倡議應該放在最後

導遊人員的工作對象甚為廣泛,在帶團過程中,各利益相關者甚多,導遊人員應該培養自己的組織協調能力,處理好與遊客、全陪、領隊、旅行社及相關部門的關系。

四、鍛煉身體,保持良好身體狀況的同時,調整心理狀態,做好身心健康

導游工作是一項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高度結合的工作,工作紛繁,量大面廣,流動性強,體力消耗大,而且工作對象復雜,誘惑性大,因此,導遊人員必須是一個身心健康的人。

平時導游員要注意鍛煉身體,保持健康的體魄。同時,樹立克服困難的堅強決心,塑造擁有良好的心理狀態和強大的內心。

五、注意儀容儀表,保持其與行業特點、企業形象相一致

導遊人員要樹立良好的形象,在旅遊者心目中確定可信賴、可以幫助他們和有能力帶領他們安全、順利地在旅遊目的地進行旅遊活動的形象。因此,整潔大方的儀容儀表甚是重要。

一方面,作為導遊人員,平時應該養成良好舉止行為的禮儀,待人接物有禮有節。另一方面,在帶團過程中,容貌修飾上要得體,不能引起遊客的反感;儀表上要整潔端莊,與周圍環境協調;儀態要站有站姿,坐有坐相,端莊穩重,落落大方,不給遊客傲慢或輕浮、無法信任之感。

六、擁有高質量的服務技能,除了提供標准化的服務外,能夠滿足旅遊者個性化的旅遊需求

一名優秀的導遊人員應具有指揮家的水平,也要有演員的本領。作為一名高明的指揮,導遊人員要有能力隨時調動遊客的積極性,使他們順著其思路去分析、判斷、欣賞、認識,從而獲得旅遊的樂趣和美好的享受;而作為一名演員,導遊人員要熟練地運用豐富的知識、幽默的語言、抑揚頓挫的語調、引人入勝的講解以及有節奏的導游活動來征服遊客,使他們沉浸在欣賞美的愉悅之中。導游要學業會運用有聲的言語和無聲的言語。俗話說,一句話能把人說笑,也能把人說跳、風光美不美,全憑導游一張嘴。在解說景點時,言辭不應該過於單調,有聲有色的說詞,當然會大受歡送。在與遊客溝通時,導游一時的不當心,以至是無意中的一句話,就有可能傷害遊客的自尊心。因而,導游和遊客說話,晝要用柔性的言語,措辭坦率、語調溫和、語氣親切,還有,絕不能忘了笑容,這樣,常常能到達以柔克剛的效果。

最後要說的是:導遊人員要在掌握豐富知識的基礎上,努力學習導遊方法、技巧,並不斷總結、提煉,形成適合自己特長的導遊方法、技巧及自己獨有的導游風格。

⑼ 導游員怎樣調節遊客的審美行為

導游員正確調節遊客審美行為,包括如下內容:

① 向遊客傳遞正確的審美信息;

② 不斷激發遊客豐富的想像思維;

③ 幫助遊客保持良好情緒,維持最佳審美狀態;

④ 靈活掌握與運用觀景賞美的技巧方法(動靜、距離角度、時機、節奏)。

閱讀全文

與導游如何掌握觀景賞美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考試怎麼調後視鏡正確方法 瀏覽:552
幼兒肺結核治療方法 瀏覽:952
有沒有好方法或者建議來解決濕疹 瀏覽:258
科技統計方法有哪些 瀏覽:623
中考最好教學方法 瀏覽:431
奧美拉唑的使用方法 瀏覽:727
儀器分析方法在農葯殘留中的應用 瀏覽:636
錯題本的製作方法和步驟 瀏覽:695
越南瘦身減肥方法圖片 瀏覽:242
qq瀏覽器桌面小窗口怎麼設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93
花盆收拾方法視頻 瀏覽:515
如何克服陳列困難的方法 瀏覽:295
天然氣著火後用什麼方法滅火 瀏覽:387
贊唄簡單製作方法 瀏覽:194
吉利汽車近光燈安裝方法 瀏覽:369
湖南建築工程鋼筋除銹方法有哪些 瀏覽:762
選文描寫方法有哪些 瀏覽:654
天麻的食用方法視頻 瀏覽:923
fs308剃須刀電池連接方法 瀏覽:741
青少年如何補腎最有效的方法 瀏覽: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