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和孩子談論的技巧和方法

和孩子談論的技巧和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8 09:12:49

A. 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1、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

現代父母由於工作忙碌,在和孩子說話時,常常會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而孩子感覺與父母難以溝通,代溝必然越來越深。

所以家長與孩子說話時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願。在學會傾聽孩子的同時,家長要學會向孩子傾訴。溝通是互動的,是雙方面的。如果家長只一味傾聽孩子的想法,那你的孩子就可能會變成一個只喜歡吐苦水、尋求別人幫助卻不會傾聽別人的想法幫助別人的人了。

2、注意體會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當孩子的玩具壞時,或當孩子和小夥伴鬧別扭時,孩子會難過上好半天,如果家長認為:小孩嘛,很快就會忘記的。

或者就只會一味和孩子說:「沒關系的,要堅強點。類似這樣硬邦邦的安慰,孩子會覺得你根本體會不到他的難過,久而久之,他遇到困難時就不會和你說,而是一個人憋在心裡了。如果父母改成說:「我也很難過,我們一起來想想有什麼好辦法可以解決這件事情好嘛?」相信孩子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有不同的表現。

3、把自己變成孩子,和孩子融成一片

在和孩子進行交流時,很多家長喜歡用訓斥和居高臨下的態度去對待幼兒,孩子在家裡沒有玩伴,這會讓孩子心裡對父母產生一種距離感和恐懼感,試問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怎麼會敢和爸爸媽媽進行溝通,或對爸爸媽媽提出問題呢?

4、和孩子密切相處,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喜好

溝通最主要的一個方式就是聊天,爸爸媽媽們要騰出時間和孩子相處,密切觀察孩子對哪些事物感興趣,了解他最近是否遇到苦惱的問題,然後就孩子的想法和喜好尋找話題進行交流,這樣會激發孩子和父母交談的興趣,促進親子關系。

5、及時了解孩子的發展程度

父母應該知道多大的孩子理解多少的話,如果父母盡說些孩子無法理解的話,或提出一些孩子達不到的要求。這不僅讓孩子覺得辛苦、壓力大,親子間對話也勢必難以搭得上線,就很容易形成交流不暢而使雙方之間有代溝的產生。

B. 和孩子聊天技巧和方法

首先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是:尊重。這是我們對待每個人最起碼的,對孩子也是如此,讓他從小被尊重也會尊重人。其次,用孩子的思維和語氣說話,會拉近與孩子的距離,產生安全感。還有些小細節如說話盡量與孩子保持一個高度,蹲下來看著他的眼睛說話。避免使用情緒解決問題,而是找到孩子心理的那個點幫助他發現問題背後的真實的原因,疏導他的情緒,讓他自己把問題敘述出來,引導他自己要怎樣去面對他的情緒問題,這需要家長極大的水平和能力。

C. 和孩子溝通技巧

和孩子溝通的8種技巧

1、和孩子平視,蹲下來看

家長不要居高臨下,老是指責孩子你這不對、那不好。現在國內和國外的少兒節目中,很多主持人都是坐在地上,說話時與孩子平視,讓孩子感覺我們是平等的。所以當家長的也得這樣,要養成一個習慣,牢記家長跟孩子在人格方面是平等的。

2、和孩子商量,相互尊重

凡是有事的時候家長都要跟孩子商量: 「你看咱們這樣行不行?今天我們去這兒成不成?」耳濡目染,孩子也會變成尊重別人的人,養成有事商量的習慣。

3、讓孩子學會選擇

選擇是求生的一種能力。當孩子有事的時候,比如說小學升中學,很多媽媽會說:「我為了把你弄進這個重點學校花了大力氣,投入了很多錢,所以你必須去。」這樣一來,孩子就會特別痛苦。此外,學校組織的一些社會活動,包括課外輔導班等,都應該讓孩子決定要不要去,讓孩子學會選擇也是家長對他的信任。

4、給孩子寫信,巧妙地表達

進入青春期以後,有的孩子會羞於表達,這時就可以通過寫信這種方式巧妙地表達感情。

5、給孩子留點面子

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不要當眾揭短,這也是維護孩子心理健康的一個方面。

6、放孩子出去認識社會

現在的社會實踐活動這么多,我們要讓孩子多接觸社會,廣泛地鍛煉自己,這對孩子的成長很有好處。

7、向孩子道歉,說聲對不起

化解家庭矛盾的時候,說一聲對不起,不但不會降低家長的威信,反而會提升孩子對你的信任。所以,當我們做錯事兒的時候,要勇敢地跟孩子說一聲「對不起」。

8、向孩子學習,能者為師

現在的孩子確實有很多優點,比如獲取信息的手段就比家長強。所以家長不妨在孩子擅長的領域里拜孩子為師,經常問點問題。實際上這也為家長提供了請教孩子的時機,家長的這種做法會提升孩子的自信。

D. 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與孩子溝通的技巧和方法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

1、平等的對待孩子。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蹲下來,和孩子保持平視,可以避免居高臨下,給孩子不好的感覺,大人同樣需要尊重孩子。

2、得到孩子的認同。用商量的態度跟孩子說明事實,而不是武斷的允許或者不允許,這樣的效果不佳。

3、避免對孩子的否定。可以多給孩子一些選擇,而不是告訴他不要怎麼樣,你可以告訴他應該要怎麼樣。一般人都不喜歡被否定,對孩子要多些肯定。

4、避免嘮叨。有時候家人,反復說的可能只是表達同一個意思,對孩子來說,就會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聽進去的效果也有限,應該言簡意賅的表達出中心思想。

5、不要拔苗助長。孩子畢竟不如大人心智成熟,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適可而止,說些孩子可以聽懂的,否則孩子似懂非懂,反而適得其反。

6、避免突然發脾氣。如果孩子哪裡做的不恰當,應該平緩的跟他說明,而不是劈頭蓋臉的責罵。

7、降低音量。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切忌大吼大叫,讓孩子感受不到你對他的關愛,只能體會出你在發脾氣。

E. 怎麼與孩子溝通的技巧

和孩子溝通的技巧:

1、平等的對待孩子。在和孩子溝通的時候,蹲下來,和孩子保持平視,可以避免居高臨下,給孩子不好的感覺,大人同樣需要尊重孩子。

2、得到孩子的認同。用商量的態度跟孩子說明事實,而不是武斷的允許或者不允許,這樣的效果不佳。

3、避免對孩子的否定。可以多給孩子一些選擇,而不是告訴他不要怎麼樣,你可以告訴他應該要怎麼樣。一般人都不喜歡被否定,對孩子要多些肯定。

4、避免嘮叨。有時候家人,反復說的可能只是表達同一個意思,對孩子來說,就會表現出不耐煩的情緒,聽進去的效果也有限,應該言簡意賅的表達出中心思想。

5、不要拔苗助長。孩子畢竟不如大人心智成熟,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適可而止,說些孩子可以聽懂的,否則孩子似懂非懂,反而適得其反。

6、避免突然發脾氣。如果孩子哪裡做的不恰當,應該平緩的跟他說明,而不是劈頭蓋臉的責罵。

7、降低音量。跟孩子交流的時候,切忌大吼大叫,讓孩子感受不到你對他的關愛,只能體會出你在發脾氣。

(5)和孩子談論的技巧和方法擴展閱讀:

更好的教育孩子的技巧:

當孩子正在因為什麼人或者什麼事鬧情緒的時候,家長最好從後面把孩子抱走,不要正面的和孩子發生沖突,等孩子情緒穩定後再慢慢開導孩子。

不要整個家庭的大人每天都圍著孩子,要讓孩子學會一些獨立性。但是每周也要抽出時間和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培養。和孩子一起做游戲、陪孩子去游樂園等。

孩子是整個家庭中的中心,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長到之後成為有出息,家長的付出很多,孩子應該體會到父母的苦心。而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還有脾氣,所以家長要了解自己的孩子,這樣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才會更加的簡單,適當的情況下與孩子談談心也很關鍵。

F. 初為人父母,在生活中該如何正確和孩子溝通呢需要掌握哪些技巧

在生活中和孩子進行溝通一定要掌握技巧。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就是溝通的重要性。同樣一句為他人好的話,用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就會有不同的效果。

3、家長需要改變溝通的心態

和孩子溝通的目的在於什麼,這個一定要考慮清楚。是為了讓孩子做一個聽話的孩子?還是為了教育引導孩子能夠超越自我,不斷的前進?很多時候容易進入這樣的誤區,認為聽話的孩子就是一個好孩子,所以會用發怒的方式去壓制孩子,通過父母的權威讓孩子聽自己的話。

G. 跟孩子溝通技巧

在親子溝通中,正確的做法是什麼呢?

1.平等交流,互相尊重

家長首先要把孩子當作是一個平等交流的個體。凡事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見、接納孩子的感受,放棄「高高在上」的說教式、命令式、威脅式、忠告式等語氣和姿態去和孩子進行溝通。

2.懂得傾聽,鼓勵表達

親子之間的溝通中,家長更應該學會聆聽,擅長傾聽,鼓勵孩子多說。在孩子表達的過程中,不要輕易打斷,更不要輕易給出對與錯的判斷,只需要在適當的時候給予回應,讓孩子知道你在認真地聽,積極地想。

3.理解共情,換位思考

面對一個問題,家長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和立場,設身處地、耐心地去分析孩子的心理情緒狀態、為孩子著想。懂得換位思考,才能在溝通中更好地理解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4.積極鼓勵,經常表揚

不管在學習上還是在日常生活中,小孩子都喜歡被誇獎和被鼓勵。家長應在日常生活中盡量多去肯定和誇獎孩子的做法或想法,在我們不斷地誇獎和鼓勵下,孩子的成就感不斷得到滿足,也會變得越來越自信,越來越願意溝通和表達。

5.愛的語言,多多益善

與孩子的溝通中,話語的交流不是唯一的方式,有時一張小紙條或一封信可能更能打動孩子的心。而對於低年齡段的孩子來說,適時地一個擁抱、或者充滿愛意地拍拍小腦袋等也許是溝通更好的方式。最後,還要提醒家長們別忘了,游戲,是孩子的第一語言,也是親子溝通的橋梁。我們想要更好地與孩子溝通,走進孩子的世界,其實最好用的方法是培養自己的游戲力,站在孩子的角度和TA對話。

H. 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

1、用心傾聽孩子的訴求

在與孩子溝通的過程中,對於孩子訴說的內容,一定要用心的傾聽,並且最好能夠給出適當且滿意的回應,這樣才是有效溝通的前提。

2、注意孩子的反應與態度

家長在和孩子溝通時,常常會急著表達自己的意見和指示,期望孩子乖乖照自己的話做,最好不要有意見。所以,往往沒有仔細地把孩子的話聽完,而孩子感覺與父母難以溝通,代溝必然越來越深。所以家長與孩子說話時的耐心很重要,不但要聽完孩子的講述,還要理解孩子所表達的意願。

3、注意體會孩子的感受

如果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者與好朋友或心愛的寵物分離時,孩子細膩的小心靈會難過,這時候就很需要家長的關心,父母可以溫柔的話與孩子進行溝通交流,讓孩子覺得父母在意孩子的感受。

(8)和孩子談論的技巧和方法擴展閱讀:

家長和孩子溝通的重要性:

家長是孩子的榜樣,育兒先育德。現在是信息時代,孩子們在某些方面的知識、能力可能已經勝過家長。因此,一些孩子小小年紀就有了瞧不起父母的心態。

如果家長不能依據孩子的心理狀態及時調整溝通方式,增進和孩子間的相互理解,會導致雙方內心的不滿得不到及時化解,這種代際差異就容易演變為代際矛盾。

父母希望孩子的表現令自己驕傲,其實孩子也希望擁有能夠令自己感到驕傲的父母。父母要想贏得孩子的尊重,就要分析一下自己的優勢,如果覺得自己的能力還不夠強的話,家長就應該面對現實,與孩子共同成長,努力提升自己。

其實每個孩子都可以成為孝順又有家庭責任心的好孩子,只要家長讓他們付諸實踐,就可以將孩子對孝道與責任的認知,真正內化為孩子的道德自覺。

I. 如何與年幼的孩子愉快聊天

聊天的內容

聊天怎麼才能聊起來呢?起碼雙方都要參與其中吧!只有你一言我一語才能聊下去。如果一方都是沒玩沒了的問問問,卻很少表達自己的情感,很少說自己的事,另一方就會覺得沒意思,所以,在你詢問孩子的情況之前,你要先想想具體要說什麼內容才可以讓孩子願意講。最好的方法就是問孩子哪些能提起他討論興趣的,比較具體的事情,聊天的內容,要以孩子為中心,比如:「今天都上了什麼課?」 「今天班會活動你們都做了些什麼?' 「你們班上有沒有小朋友跟你一樣喜歡畫畫啊!」 談談學校中,同學間發生的事,並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看法。

聊天的態度

當孩子開始了一個話題,你不要想馬上糾正或立即否定孩子的想法,這樣做只會讓孩子認為父母不理解他,沒法溝通,比如孩子說,我喜歡吃青菜,父母就說,小孩子不能挑食,你這回答,基本就把溝通的一道門關上了,如果換個說法:「哦,你不喜歡吃青菜,為什麼呢?是不喜歡這個味道嗎?」 「哦,你不喜歡吃青菜,可是媽媽已經做好了,你說怎麼辦呢?」 這樣的效果會不會更好呢?

聊天的姿勢

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家長的舉止很重要,父母可以彎下腰來,蹲下來,坐下來,抱著孩子,面對面看著孩子的眼睛,拉著孩子的小手,摟著孩子的肩,摸摸孩子的頭,這些動作都可以拉近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讓孩子覺得這就是朋友之間的對話。千萬不要東張西望,玩手機。

閱讀全文

與和孩子談論的技巧和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塑料薄膜吸水率檢測方法 瀏覽:662
植物中葯的鑒別方法 瀏覽:143
如何練習口才方法 瀏覽:409
裸色隔離霜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771
玻璃水種真假的鑒別方法 瀏覽:599
識字教學方法幼小銜接 瀏覽:826
論文類似於swot的分析方法 瀏覽:964
小腦病變怎樣治療方法 瀏覽:296
自我檢測五官的方法 瀏覽:758
宮燈圖片製作方法 瀏覽:688
油菜花的種植方法和功效 瀏覽:682
用什麼方法可以讓魚到水面吃食 瀏覽:702
戴口罩正確方法 瀏覽:488
iqoo手機網路卡頓嚴重解決方法 瀏覽:204
安裝障礙物的方法 瀏覽:332
硬碟在電腦里的使用方法 瀏覽:957
手機臂帶使用方法 瀏覽:835
櫥櫃門板測量方法 瀏覽:159
通氣還有哪些方法 瀏覽:732
長了口腔潰瘍最快解決方法 瀏覽:7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