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業上用於快速冷卻的有那些方法,能否詳細說說。
熱處理的有鹽水冷卻。重油冷卻。空調的氟製冷劑冷卻。生產啤酒的胺製冷,二氧化碳冷卻等。
Ⅱ 工業上降水溫有哪些方法
拿適量的乾冰投進水中,水溫快速降低。但是二氧化碳溶於水,所以水會酸化。你可以拿液態氮。水會結冰。
Ⅲ 請問現時的冷卻方法總的來說有幾種原理、優點等又分別是什麼
----------《製冷方法》---------------
本篇提示:
要求掌握:"製冷"的定義;蒸氣壓縮式製冷、蒸氣吸收式製冷、蒸氣噴射式、吸附式製冷、熱電製冷、氣體膨脹製冷、絕熱放氣製冷和氣體渦流製冷等製冷方法的熱力學原理,系統組成,製冷循環及製冷機特性的理論分析和計算。
* * * *
製冷技術是為適應人們對低溫條件的需要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 製冷作為一門科學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時間和一定空間內將某物體或流體冷卻,使其溫度降到環境溫度以下,並保持這個低溫。 這里所說的"冷"是相對於環境而言的。灼熱的鐵放在空氣中,通過輻射和對流向環境傳熱,逐漸冷卻到環境溫度。它是自發的傳熱降溫,屬於自然冷卻,不是製冷。製冷就是從物體或流體中取出熱量,並將熱量排放到環境介質中去,以產生低於環境溫度的過程。 機械製冷中所需機器和設備的總合稱為製冷機。製冷機中使用的工作介質稱為製冷劑。製冷劑在製冷機中循環流動,同時與外界發生能量交換,即不斷地從被冷卻對象中吸取熱量,向環境排放熱量。製冷劑一系列狀態變化過程的綜合為製冷循環。為了實現製冷循環,必須消耗能量。所消耗能量的形式可以是機械能、電能、熱能、太陽能或其它可能的形式. 製冷技術的研究內容可以概括為以下三方面:
①研究獲得低溫的方法和有關的機理以及與此相應的製冷循環,並對製冷循環進行熱力學的分析和計算。
②研究製冷劑的性質,從而為製冷機提供性能滿意的工作介質。機械製冷要通過製冷劑熱力狀態的變化才能實現。所以,製冷劑的熱物理性質是進行循環分析和計算的基礎數據。此外,為了使製冷劑能實際應用,還必須掌握它們的一般物理化學性質。
③研究實現製冷循環所必須的各種機械和技術設備,包括它們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結構設計,以及製冷裝置的流程組織、系統配套設計。此外,還有熱絕緣問題,製冷裝置的自動化問題,等等。
1.1 物質相變製冷
本章提示:
重點掌握:蒸氣壓縮式製冷和蒸氣吸收式製冷的熱力學原理,系統組成,製冷循環及製冷機特性的理論分析和計算。
一般掌握:蒸氣噴射式、吸附式製冷的製冷方法。
* * * *
物質有三種集態氣態、液態、固態。物質集態的改變稱之為相變。相變過程中,由於物質分子的重新排列和分子熱運動速度的改變,會吸收或放出熱量。這種熱量稱作潛熱。物質發生從質密態到質稀態的相變是將吸收潛熱;反之,當它發生有質稀態向質密態的相變時,則放出潛熱。
物質相變製冷是利用液體在低溫下的蒸發過程及固體在低溫下的熔化或升華過程向被冷卻物體吸收熱量---即製冷量。因此,相變製冷分為液體氣化製冷與固體熔化與升華製冷,由於液體自身具有流動性,液體氣化製冷是廣泛應用的。液體汽化成蒸氣的過程吸收熱量,從而達到製冷的目的,為了使其連續不斷地工作,成為一個循環,便必須使製冷劑在低壓下蒸發汽化、蒸氣升壓、高壓氣體液化和高壓液體降壓。
蒸氣壓縮式製冷、吸收式製冷、蒸氣噴射式和吸附式製冷都具備上述四個基本過程,屬於液體汽化製冷。
1.1.1製冷的基本熱力學原理
從熱力學角度說,製冷系統是利用逆向循環的能量轉換系統。按補償能量的形式(或驅動方式),前面所提及的製冷方法歸為兩大類:以機械能或電能為補償的和以熱能為補償的。前者如蒸氣壓縮式、熱電式製冷機等;後者如吸收、蒸氣噴射、吸附式製冷機等。兩類製冷機的能量轉換關系如圖1所示。
圖1 製冷機的能量轉換關系
(a) 以電能或機械能驅動的製冷機 (b) 以熱能驅動的製冷機
熱力學關心的是能量轉換的經濟性,即花費一定的補償能,可以收到多少製冷效果(製冷量)。為此,對於機械或電驅動方式的製冷機引入製冷系數來衡量;對於熱能驅動方式的製冷機,引入熱力系數
來衡量。 (1) (2)
式中 ----- 製冷機的製冷量;
―― ------ 冷機的輸入功;
―― ----- 驅動熱源向製冷機輸入的熱量。
國外習慣上將製冷系數和熱力系數統稱為製冷機的性能系數COP(Coefficience of Performance)。我們要研究一定條件下COP的最高值。
對於電能或機械能驅動的製冷機,參見圖1(a)。製冷機消耗功w實現從低溫熱源(被冷卻對象,溫度 )吸熱,向高溫熱源(通常為環境,溫度
)排熱。假定兩熱源均為恆溫熱源,向高溫熱源的排熱量為 ,由低溫熱源的吸熱量(即製冷量)為 ,製冷機為可逆循環。
由熱力學第一定律有
(3)
由熱力學第二定律,在兩個恆溫熱源間工作的可逆機,一個循環的熵增等於零,即
(4)
將式(3)代入式(4)得
即 (5)
由定義式(1),則可逆製冷的製冷系數為
(6)
式(6)說明:①兩恆溫熱源間工作的可逆製冷機,其製冷系數只與熱源溫度有關,而與製冷機使用的製冷劑性質無關。② 的值與兩熱源溫度的接低程度有關, 與
越接近( / 越小),則 越大;反之 越小。實際製冷機製冷系數 隨熱源溫度的變化趨勢與可逆機是一致的。
對於以熱能驅動的製冷機,參見圖 。製冷機從驅動熱源(溫度為 )吸收熱量
作為補償,完成從低溫熱原吸熱,向高溫熱源排熱的能量轉換。我們假定驅動熱源也是恆溫熱源,其它假定同前。那麼類似地推導熱能驅動的可逆製冷機的性能系數
由熱力學第一定律有:
(7)
由熱力學第二定律,循環中
即
(8)
利用式(7), (8)和定義式(2)得出,熱能驅動的可逆製冷機的熱力系數 (9)
上式右邊的第一個因子就是上面導出的在 , 溫度之間工作的可逆機械製冷機的製冷系數 ;而第二個因子 則是在 ,
溫度之間工作的可逆熱發動機的熱效率。故它相當於用一個可逆熱機,將驅動熱源的熱量 轉換成機械功 , = 再由 去驅動一個可逆機械製冷機。見圖2。這說明 與
在數量上不具備可比性,因為補償能 與 的品位不同。
圖2 熱能驅動的製冷機等價關系圖
式(9)同樣說明,熱能驅動的可逆製冷機的性能系數(或熱力系數)也只與熱源的溫度 , 和 有關,而與工質的性質無關。 越高(驅動熱源的品位越高)、 與
越接近,則 越大;反之, 越小。
式(6)和式(9)給出一定熱源條件下製冷機性能系數的最高值 ,
。故它們是價實際製冷機性能系數的基準值。實際製冷機循環中的不可逆損失總是存在的,其性能系數COP恆小於相同熱源條件下可逆機的性能系數COPc。用製冷循環效率
評價實際製冷循環的熱力學完善程度(與可逆循環的接近程度), 又叫製冷循環的熱力完善。定義
(10)或 (機械能或電能驅動的製冷機) (11a) (熱能驅動的製冷機)
(11b)恆有 (12)
越大,說明循環越好,熱力學的不可逆損失越小;反之, 越小,則說明循環中熱力學不可逆損失越大。
性能系數COP和熱力完善度
都是反映製冷循環經濟性的指標。但二者的含義不同,COP反映製冷循環中收益能與補償能在數量上的比值。不涉及二者的能量品位。COP的數值可能大於1、小於1或等於1。COP的大小,對於實際製冷機來說,與工作溫度、製冷劑性質和製冷機各組成部件的效率有關;對於理想(可逆)製冷機來說,只與熱源溫度有關。所以用COP值的大小來比較兩台實際製冷機的循環經濟性時,必須是同類製冷機,並以相同熱源條件為前提才具有可比性。而
則反映製冷機循環臻於熱力學完善(可逆循環)的程度。用
作評價指標,使任意兩台製冷機在循環的熱力學經濟性方面具有可比性,無論它們是否同類機,也無論它們的熱源條件相同或是不同。
1.1.2 物質相變製冷概述
冰相變冷卻
冰相變冷卻是最早使用的降溫方法,現在仍在廣泛應用於日常生活、農業、科學研究等各種領域。冰融化和冰升華均可用於冷卻。實際主要是利用冰融化的潛熱。
常壓下冰在0攝氏度融化,冰的汽化潛熱為335kj/kg。能夠滿足0攝氏度以上的製冷要求。
冰冷卻時,常藉助空氣或水作中間介質以吸收貝冷卻對象的潛熱。此時,換熱過程發生在水或空氣與冰表面之間。被冷卻物體所能達到的溫度一般比冰的溶解溫度高5-10攝氏度。厚度10厘米左右的冰塊,其比表面積在25-30平方米/立方米之間。為了增大比表面積,可以將冰粉碎成碎冰。水到冰的表面傳熱系數為116W/(平方米*K)。空氣到冰表面的表面傳熱系數與二者之間的溫度差以及空氣的運動情況有關。
冰鹽相變冷卻
冰鹽是指冰和鹽類的混合物。用冰鹽製作製冷劑可以獲得更低的溫度。
冰鹽冷卻是利用冰鹽融化過程的吸熱。冰鹽融化過程的吸熱包括冰融化吸熱和鹽溶解吸熱這兩種作用。起初,冰吸熱在0攝氏度下融化,融化水在冰表面形成一層水膜;接著,鹽溶解於水,變成鹽水膜,由於溶解要吸收溶解熱,造成鹽水膜的溫度降低;繼而,在較低的溫度下冰進一步溶化,並通過其表層的鹽水膜與被冷卻對象發生熱交換。這樣的過程一直進行到冰的全部融化,與鹽形成均勻的鹽水溶液。冰鹽冷卻能到達的低溫程度與鹽的種類和混合物中鹽與水的比例有關。
工業上應用最廣的冰鹽是冰塊與工業食鹽NaCl的混合物。
乾冰相變冷卻
固態CO2俗稱乾冰。
CO2的三相點參數為:溫度-56攝氏度,壓力0.52MPa。乾冰在三相點以上吸熱時融化為液態二氧化碳;在三相點和三相點一下吸熱時,則直接升華為二氧化碳蒸氣。
乾冰是良好的製冷劑,它化學性質穩定,對人體無害。早在19世紀,乾冰冷卻就用於食品工業、冷藏運輸、醫療、人工降雨、機械零件冷處理和冷配合等方面。
其他固體升華冷卻
近代科學研究中心為了冷卻紅外探測器、射線探測器、機載紅外設備等的需要。採用了固態製冷劑升華的製冷系統。其製冷溫度取決於固體的種類、系統中的壓力和被冷卻對象的熱負荷。通過改變升華氣體的流量來調節系統中的被壓和溫度,就可以保持一個特定的溫度。這種製冷系統的工作壽命由固體製冷劑的用量和被冷卻對象的熱負荷決定,有達1年之久的。固體升華製冷的主要優點是升華潛熱大,製冷溫度低,固體製冷劑的貯存密度大。
液體蒸發製冷
液體氣化形成蒸汽,利用該過程的吸熱效應製冷的方法稱液體蒸發製冷。
當液體處在密閉的容器內時,若容器內除了液體和液體本身的蒸汽外不含任何其它氣體,那麼液體和蒸氣在某一壓力下將達到平衡。這種狀態稱飽和狀態。如果將一部分飽和蒸汽從容器中抽出,液體就必然要再氣化出一部分蒸汽來維持平衡。我們以該液體為製冷劑,製冷劑液體氣化時要吸收氣化潛熱,該熱量來自被冷卻對象,只要液體的蒸發溫度比環境溫度低,便可使被冷卻對象變冷或者使它維持在環境溫度下的某一低溫。
為了使上述過程得以連續進行,必須不斷地從容器中抽走製冷劑蒸汽,再不斷地將其液體補充進去。通過一定的方法將蒸汽抽出,再令其凝結為液體後返回到容器中,就能滿足這一要求。為使製冷劑蒸氣的冷凝過程可以在常溫下實現,需要將製冷劑蒸氣的壓力提高到常溫下的飽和壓力,這樣,製冷劑將在低溫低壓下蒸發,產生製冷效應;又在常溫和高壓下凝結向環境溫度的介質排放熱量。凝結後的製冷劑液體由於壓力較高,返回容器之前需要先降低壓力。由此可見,液體蒸發製冷循環必須具備以下四個基本過程:製冷劑液體在低壓下氣化產生低壓蒸汽,將低壓蒸汽抽出並提高壓力變成高壓氣。將高壓氣冷凝為高壓液體,高壓液體再降低壓力回到初始的低壓狀態。其中將低壓蒸汽提高壓力需要能量補償。
1.1.3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
要求掌握:專業術語(如製冷量、單位質量製冷量、單位體積製冷量等);單級蒸氣壓縮式製冷循環的特點及工作過程,壓焓圖,理論製冷循環的定義和熱力計算,影響實際製冷循環的因素,蒸發溫度和冷凝溫度的變化對單級蒸氣壓縮式製冷機性能的影響,製冷劑和載冷劑的定義、性質和使用的溫度范圍;雙級壓縮製冷循環中最常見的兩種循環方式的流程和熱力計算,中間壓力的確定;復疊式製冷循環的流程和熱力計算。
* * *
蒸汽壓縮式製冷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蒸發器組成,用管道將它們連接成一個密封系統。製冷劑液體在蒸發器內以低溫與被冷卻對象發生熱交換,吸收被冷卻對象的熱量並氣化,產生的低壓蒸汽被壓縮機吸入,經壓縮後以高壓排出。壓縮機排出的高壓氣態製冷劑進冷凝器,被常溫的冷卻水或空氣冷卻,凝結成高壓液體。高壓液體流經膨脹閥時節流,變成低壓低溫的氣液兩相混合物,進入蒸發器,其中的液態製冷劑在蒸發器中蒸發製冷,產生的低壓蒸汽再次被壓縮機吸入。如此周而復始,不斷循環。
蒸氣壓縮式製冷機是得到最廣泛應用的製冷機,因此它是本書的重點內容之一。
可逆製冷循環
逆卡諾製冷循環
定義:設有恆溫熱源和恆溫熱匯,其溫度分別為TL 和TH ,在這兩個溫度 之間的可逆製冷循環是卡諾製冷循環。卡諾製冷循環的原理圖如下所示:
圖1 逆卡諾循環
勞倫茨循環
勞侖茲循環熱源的熱容量是有限的,在與製冷工質進行熱量交換過程中,熱源的溫度也將發生變化,即被冷卻物體(冷源)的溫度將逐漸下降,環境介質(熱源)
的溫度將逐漸上升。為了達到變溫條件下耗功最小的目的,應使製冷工質在吸、
排熱過程中其溫度也發生變化,而且變化趨勢與冷、熱源的變化趨勢完全一樣,使製冷工質與冷、熱源之間進行熱交換過程中的傳熱溫差始終為無限小,沒有不可逆換熱損失,
另外兩個過程仍分別為可逆絕熱壓縮與可逆絕熱膨脹過程,如圖2所示。這樣,
1-2-3-4-1即為一個變溫條件下的可逆逆向循環--勞侖茲循環。顯然,實現這一循環所消耗 的功為最小,製冷系數達到在給定條件下的最大值。
圖2 勞侖茲循環
為了表達變溫條件下可逆循環的製冷系數,可採用平均當量溫度這一概念。若用T0m表示工質的 平均吸熱溫度,用Tm表示工質的平均放熱溫度,則
(1)
(2)
與的大小分別可用面積41562和23652表示,平均吸熱溫度 T0m與平均放熱溫度
Tm就是以熵差為底、面積分別等於41564和23652的矩形的高度。變溫情況下可逆循環的製冷系數可表示為
(3)
即相當於工作在T0m,Tm 之間的逆卡諾循環的製冷系數。
勞倫茨循環如右圖所示,循環由兩個變溫過程和兩個等熵過程組成。
單級蒸氣壓縮混合工質製冷循環
製冷機在實際工作過程中,冷卻介質和被冷卻物體的溫度將發生變化,冷凝器和蒸發器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因溫差傳熱而引起的不可逆損失。為了減少這種不可逆損失,製冷工質和傳熱介質之間應
保持盡可能小的傳熱溫差。
非共沸混合製冷劑在等壓下冷凝或蒸發時溫度均發生變化,冷凝時溫度由Tk 逐漸降低至Tk', 蒸發時溫度由T0逐漸升高至T0'
,我們利用這一特性,採用非共沸混合工質就可以達到減少傳熱溫差的目的,如圖3所示。極限情況下循環即變為勞侖茲循環。
圖3 變溫熱源時逆卡諾循環
非共沸混合製冷劑單級蒸氣壓縮製冷循環的T-S圖及p-h 圖如圖4所示。它與純製冷劑循環的區別僅在於製冷劑在冷凝和蒸發晨溫度在不為斷地變化。
(a)T-S圖 (b)p-h圖圖4 非共沸混合製冷劑單級蒸汽壓縮製冷循環的T-S圖及p-h圖
採用非共沸混合工質不僅可以達到節能,而且可以擴大溫度使用范圍。
物質相變製冷--1.1.3.2 單級蒸氣壓縮製冷
1.1.3.2 單級蒸氣壓縮製冷
單級蒸氣壓縮式製冷系統由壓縮機,冷凝器,膨脹閥和蒸發器組成。其工作過程如下:製冷劑在壓力溫度下沸騰,低於被冷卻物體或流體的溫度。壓縮機不斷地抽吸蒸發器中產生的蒸氣,並將它壓縮到冷凝壓力,然後送往冷凝器,在壓力下等壓冷卻和冷凝成液體,製冷劑冷卻和冷凝時放出的熱量傳給冷卻介質(通常是水或空氣),與冷凝壓力相對應的冷凝溫度一定要高於冷卻介質的溫度,冷凝後的液體通過膨脹閥或其他節流元件進入蒸發器。
Ⅳ 大型廠房降溫用什麼好
方案一、安裝環保空調:不能密閉的鋼結構廠房內,通風門窗和安裝負壓風機只能加強廠房內高溫悶熱空氣的流動和排出,如果想讓鋼結構廠房內空氣溫度降得更低,降溫效果更顯著的話,可以安裝悅能環保空調進行正壓送冷風進入廠房內,迫使廠房內空氣和冷風進行中和降溫,提高廠房內空氣溢出室外的速度,進行強制空氣流動通風。
悅能風機濕簾系統
Ⅳ 的時候太熱了,廠房降溫方法,車間降溫方法都有哪些
現在廠房通風降溫常用的設備有以下幾種,具體要看你的廠房適合哪種設備了
1.負壓風機,抽排高溫悶熱空氣降溫。在廠房車間的牆壁窗戶上安裝負壓風機,強制把車間內大量聚集的高溫悶熱空氣排到車間外,讓車間內形成負壓態勢,迫使車間外的空氣湧入車間內對流換氣,降低車間內高溫悶熱空氣的含量,提高車間內空氣流通的速度,此方法適合本來空氣流通不暢,整體車間都有高溫悶熱情況需要解決的車間。
2.降溫水簾系統,對車間外空氣二次製冷進入車間降溫。車間安裝負壓風機的對面或者側面牆壁的窗戶上安裝降溫水簾系統,把進入車間內的補充空氣經過降溫水簾二次降溫,變成溫度更低的空氣被負壓風機強行引入到車間內降溫,此方法與負壓風機配合使用降溫效果最好,需要注意的是水簾降溫系統空氣的量和速度要足夠補充車間內高溫悶熱空氣排出的量和速度,而且要做好車間的密封,盡量保證進入車間的空氣經過降溫水簾系統。
3.環保空調,對車間外空氣降溫後送入車間內降溫。車間外牆上安裝環保空調,它是通過風機往車間內送風,室外的新鮮空氣流經浸水的濕簾後空氣與水份充分接觸同時吸收空氣重點中的顯熱,從而達到降溫、換氣、除塵、增加車間內空氣含氧量的目的,這個方案特別適用於高溫及人群密集場所。
4.工業大風扇風量大,覆蓋面積廣,單機可通風覆蓋車間面積800-1600㎡,氣流由上而下成錐形往地面推動,到地面沿水平方向流動,遇到側面阻隔或臨近風扇的水平氣流後向上推動到屋面,對車間環境實現有效的全方位整體通風及人員有效降溫。
Ⅵ QP鋼熱處理工藝中,怎麼實現從奧氏體化溫度極速冷卻到Ms~Mf溫度之間,並進行保溫,利用什麼儀器嗎
四把火: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
熱處理工藝一般包括加熱、保溫、冷卻三個過程,有時只有加熱和冷卻兩個過程。這些過程互相銜接,不可間斷。
加熱是熱處理的重要步驟之一。金屬熱處理的加熱方法很多,最早是採用木炭和煤作為熱源,進而應用液體和氣體燃料。電的應用使加熱易於控制,且無環境污染。利用這些熱源可以直接加熱,也可以通過熔融的鹽或金屬,以至浮動粒子進行間接加熱。
金屬加熱時,工件暴露在空氣中,常常發生氧化、脫碳(即鋼鐵零件表面碳含量降低),這對於熱處理後零件的表面性能有很不利的影響。因而金屬通常應在可控氣氛或保護氣氛中、熔融鹽中和真空中加熱,也可用塗料或包裝方法進行保護加熱。
加熱溫度是熱處理工藝的重要工藝參數之一,選擇和控制加熱溫度,是保證熱處理質量的主要問題。加熱溫度隨被處理的金屬材料和熱處理的目的不同而異,但一般都是加熱到相變溫度以上,以獲得需要的組織。另外轉變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當金屬工件表面達到要求的加熱溫度時,還須在此溫度保持一定時間,使內外溫度一致,使顯微組織轉變完全,這段時間稱為保溫時間。採用高能密度加熱和表面熱處理時,加熱速度極快,一般就沒有保溫時間或保溫時間很短,而化學熱處理的保溫時間往往較長。
冷卻也是熱處理工藝過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驟,冷卻方法因工藝不同而不同,主要是控製冷卻速度。一般退火的冷卻速度最慢,正火的冷卻速度較快,淬火的冷卻速度更快。但還因鋼種不同而有不同的要求,例如空硬鋼就可以用正火一樣的冷卻速度進行淬硬。
金屬熱處理工藝大體可分為整體熱處理、表面熱處理、局部熱處理和化學熱處理等。根據加熱介質、加熱溫度和冷卻方法的不同,每一大類又可區分為若干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同一種金屬採用不同的熱處理工藝,可獲得不同的組織,從而具有不同的性能。鋼鐵是工業上應用最廣的金屬,而且鋼鐵顯微組織也最為復雜,因此鋼鐵熱處理工藝種類繁多。
整體熱處理是對工件整體加熱,然後以適當的速度冷卻,以改變其整體力學性能的金屬熱處理工藝。鋼鐵整體熱處理大致有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四種基本工藝。
1、退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當溫度,根據材料和工件尺寸採用不同的保溫時間,然後進行緩慢冷卻,目的是使金屬內部組織達到或接近平衡狀態,獲得良好的工藝性能和使用性能,或者為進一步淬火作組織准備。
2、正火是將工件加熱到適宜的溫度後在空氣中冷卻,正火的效果同退火相似,只是得到的組織更細,常用於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也有時用於對一些要求不高的零件作為最終熱處理。
3、淬火是將工件加熱保溫後,在水、油或其它無機鹽、有機水溶液等淬冷介質中快速冷卻。淬火後鋼件變硬,但同時變脆。
4、為了降低鋼件的脆性,將淬火後的鋼件在高於室溫而低於710℃的某一適當溫度進行長時間的保溫,再進行冷卻,這種工藝稱為回火。
退火、正火、淬火、回火是整體熱處理中的「四把火」,其中的淬火與回火關系密切,常常配合使用,缺一不可。
「四把火」隨著加熱溫度和冷卻方式的不同,又演變出不同的熱處理工藝。為了獲得一定的強度和韌性,把淬火和高溫回火結合起來的工藝,稱為調質。某些合金淬火形成過飽和固溶體後,將其置於室溫或稍高的適當溫度下保持較長時間,以提高合金的硬度、強度或電性磁性等。這樣的熱處理工藝稱為時效處理。把壓力加工形變與熱處理有效而緊密地結合起來進行,使工件獲得很好的強度、韌性配合的方法稱為形變熱處理;在負壓氣氛或真空中進行的熱處理稱為真空熱處理,它不僅能使工件不氧化,不脫碳,保持處理後工件表面光潔,提高工件的性能,還可以通入滲劑進行化學熱處理。
Ⅶ 如何廠房降溫,哪種方法效果比較好呢
如何廠房降溫,哪種方法效果比較好?廠房降溫的方法有很多,如中央空調降溫、水簾風機降溫、工業大風扇降溫、蒸發式冷風機降溫等等是比較常用的廠房降溫方法。
不同設備的降溫效果也是不同的哦,效果最好的就是中央空調降溫,但是中央空調的成本比較昂貴,對廠房環境要求也較高。水簾風機、工業大風扇、蒸發式冷風機降溫效果也都非常不錯,成本也比較低,環境適應性更強,是現在工廠企業最常用的降溫設備。
另外,要想保證最終的降溫效果,還需要勘察現場才能設計一個最合理、最科學、效果最好的方案
Ⅷ 廠房降溫方法,車間降溫方法都有哪些
使用環保空調降溫。悅能環保空調主要就是採用水蒸發吸熱的方式降溫的,所以環保空調又叫水蒸發式冷風機,在悅能冷風機運行的時候,水會從進水閥進入環保空調,然後水泵將水抽到布水器,再用布水器將水均勻地分布在濕簾上,將濕簾打濕,然後電機帶動風葉轉動將空氣吸入環保空調內,當空氣經過濕簾的時候,濕簾上面的水會蒸發吸熱,吸收空氣中的熱量,形成冷空氣,再通過管道將冷空氣送入車間降溫,達到降溫通風的效果,因為環保空調它不像傳統的空調是利用壓縮機製冷的,所以環保空調能夠非常的省電。
1、整體降溫環保空調整體降溫可以快速將廠房車間溫度降低4℃-10℃、1分鍾將室內空氣置換1次以上以正壓方式源源不斷的向室外輸送鮮冷風、將室內悶熱渾濁的空氣擠壓出去、降溫同時還通風除塵、除味。標准配置每100平方米配備1台、1.1kw功率環保空調、每一小時1℃
2、崗位降溫經濟、實用的一種方式、針對工作人員工作區域進行降溫、採用直吹風或管道式、即解決了人員降溫又將成本控制最低。
悅能環保空調降溫
Ⅸ 快速凝固技術都有哪些方法(越多越好)
(1)氣槍法 這種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將熔解的合金液滴,在高壓( >50 atm)惰性氣體流(如Ar 或He)的突發沖擊作用下,射向用高導熱率材料(經常為純銅)製成的急冷襯底上,由於極薄的液態合金與襯底緊密相貼,因而獲得極高的冷卻速度( >109℃/S) 。這樣得到的是一塊多孔的合金薄膜,其最薄的厚度小於0.5~1.0 μm (冷速達109℃/S)。
(2)旋鑄法(chill block melt-spinning)。旋鑄法是將熔融的合金液自鉗鍋底孔射向一高速旋轉的、以高導熱系數材料製成的輥子表面。由於輥面運動的線速度很高( >30~50 m/s),故液態合金在輥面上凝固為一條很薄的條帶(厚度不到15-20μm左右)。合金條帶在凝固時是與輥面緊密相貼的,因而可達到(106~107 ℃/S)的冷卻速度。顯然,輥面運動的線速度越高,合金液的流量越大,則所獲得的合金條帶就越薄,冷卻速度也就越高。用這種方法可獲得連續、緻密的合金條帶。不但可以方便地用於各種物理、化學性能的測試,而且可以作為生產快速凝固合金的工藝方法來使用,目前己成為製取非晶合金條帶較為普遍採用的一種方法。
(3)工作表面熔化與自淬火法(surface melting and self-quenching)。用激光束或電子束掃描工件表面,使表面極薄層的金屬迅速熔化,熱量由下層基底金屬迅速吸收,使表面層(<10 μm)在很高的冷卻速度(>108℃/S)下重新凝固。這種方法可在大尺寸工件表面獲得快速凝固層,是一種具有工業應用前景的技術。
(4)霧化法(atomization) 。普通霧化法其冷卻速度不超過102~103 ℃/S。為加快冷卻速度,採取冷卻介質的強制對流,使合金液在N2、Ar、He等氣體的噴吹下,霧化凝固為細粒,或使霧化後的合金在高速水流中凝固。另一種霧化法是將熔融的合金射向一高速旋轉(表面線速度可達100m/s)的銅制急冷盤上,在離心力作用下,合金霧化凝固成細粒向周圍散開,通過裝在盤四周的氣體噴嘴噴吹惰性氣體的加速冷卻。用霧化法製得的合金顆粒尺寸一般為10-100μm。在理想的條件下,可達到106 ℃/S的冷卻速度。這些合金粉末通過動態緊實,等熱靜壓或熱擠等工藝,製成塊料及成型零件。
Ⅹ 工廠廠房降溫的方法有哪些
為何廠房通風降溫要安裝環保空調來降溫呢?在這里就要提到一個概念:開放式降溫對於工業場所的降溫而言是一個全新的概念,它能夠把車間的溫度快速的降到令人舒適的環境溫度,它的原理是利用了水蒸發時吸收空氣中熱量的原理而達到降溫的目的。
廠房通風降溫一定要用悅能環保空調,其利用水蒸發吸熱原理降溫,耗電量僅是傳統空調的1/8。在持續不斷地輸送大量清涼和被過濾過的空氣的同時排出悶熱及污濁的空氣,這樣盡管外界高溫及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熱量,車間內依然可以保持一個清涼舒適的工作環境。
廠房通風降溫安裝環保空調有哪些優勢?
1、空氣品質好:環保空調集通風、換氣、除塵、降溫於一體,增加空氣含氧量,提高工作效率。全新風正壓運行,過濾空氣中80%微米以下的灰塵,去除有害氣體,有效防止「空調病」。2、投資少,效能大:在同等面積安裝中央空調與環保空調相比,環保空調是中央空調總投資的1/5。
3、使用范圍廣:廣泛適用於人員密集場所,有發熱設備或高溫熱源的生產場所,有污染性氣體、濃烈異味或粉塵較大場所和空氣質量要求較高場所。
4、耗電少,每小時用電僅一度:在同等面積安裝中央空調與環保空調相比,耗電量約只需傳統空調的1/8。
5、安裝維護便捷:環保空調可沿外牆立面安裝,安裝美觀,不佔用室內空間,無需專業人員維護,節省維護費用。
6、降溫效果特強:在南方地區,一般降溫能達到4~10℃效果,在炎熱乾燥地區降溫可達4~15℃,並降溫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