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老人骨折錯位如何治療方法

老人骨折錯位如何治療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8 04:54:10

1. 90歲老人摔倒骨折骨頭錯位是保守治療還是開刀比較好

最好還是保守治療吧,因為都90歲高齡了,再開刀去固定,固定好了,但是骨頭癒合的非常慢,傷口也是同樣癒合的慢,還可能發生感染造成更大的傷害,並且還非常受罪。不建議開刀手術。

2. 老年人骨折後如何處理

這是為什麼呢?這多半是因為,這些老年人患有骨質疏鬆症。 老年人發生骨折後該如何處理: 1.老年人一旦發生骨折,病人和家屬首先不要驚慌。如果患者沒有大出血、沒有心腦血管疾病,一般不會危及生命,但須做緊急處理。 2.不要隨意牽拉骨折部位,以防止損傷血管和神經。 3.應迅速使用夾板固定患者的骨折部位。家屬可把兩塊木板墊上棉布或軟毛巾用綳帶或軟繩對患處加以固定。如果不加以固定,可能會引起骨折斷端的錯位,使那裡的神經和血管受到損傷,甚至會造成肢體的麻痹。但是,由於骨折部位常有內出血和不斷腫脹的情況,所以對患處的固定不應過緊,否則會壓迫血管引起肢體缺血,造成淤血阻滯。 通過我們專家的介紹,相信您對已經有所了解了吧,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的信息,請您隨時關注中華網健康頻道的動態。

3. 60歲鎖骨錯位骨折如何治療

鎖骨骨折之後處理的方式大都可以分

1.8字肩帶固定,一天固定至少20小時,大約固定6-12周。
固定期間手臂可以活動,但是不能高舉過頭,
屬於保守療法

2.外科手術打內固定,固定可以不拔除
固定後手臂可以做較大幅度活動,
但是不能完全舉高,
屬於侵入性療法,有手術風檢

建議:
其實大多數鎖骨骨折的患者都是用八字肩帶固定,
你可以先嘗試這種方法,
除非骨折面相當不完整,
伴隨劇烈疼痛,
在考慮手術治療。

4. 老年人膝蓋骨折怎麼

骨折後,患都會有疼痛、腫脹、酸脹、無力等不適現象,傷在膝關節,關節裡面的韌帶、軟骨、半月板或多或少都會受到損傷,韌帶損傷一般都會造成關節彎曲受限、活動不靈活等,損傷後再生能力弱,一般自身很難徹底修復。
老年人骨折,如果不是嚴重粉碎錯位,不必開刀手術復位內固定,只需簡單手法復位,再用夾板體固定即可,之後再用中葯進行快速接骨,一般用葯5天左右疼痛可以減輕80%以上,腫也可以逐漸得到消退,10天左右可以拆下夾板,12-15天可以一直慢步,60歲以下成年人骨折,一般用葯30-40天可以恢復正常生活,40天時拍片可以看到骨痂生長良好,開刀手術過的則需要延長一些時間,大約40-50天左右也可以基本康復了,如果治療50天還不能恢復正常活動,則考慮治療的醫生水平有問題。

固定後如果不用葯快速接骨,單靠靜養自身慢慢恢復是可以康復,但需要漫長時間等待做為代價, 快則3至6個月可以基本痊癒,慢則半年一年才癒合痊癒的也有,不過也有些一年以上沒有徹底癒合。具體多久能痊癒,這都是因人而異。 不管採用什麼方法正位固定,固定不等於治療,不能讓斷骨快速生長骨痂,固定後重在用葯幫助斷骨快速生長骨痂,這樣才能很快康復。老年人骨折,復位後多久才能好,這就看你們選擇的治療方法了。
骨折未治癒前間忌吃鯉魚、公雞、酸筍、姜、高鈣高蛋白食物等,這是經驗所得,西葯慎用,尤其是含激素的葯物忌用,不宜過早活動,以免加重損傷。
居士祝早日康復

5. 老年人股骨頭骨折的治療方式

根據您的症狀描述來看,股骨頭骨折的最佳治療方式為手術予以置換。建議:建議可到正規的中醫骨傷專科醫院就診,通過大夫的讀片及查體來評估是否可行中醫手法進行骨折復位。並配合以針刺艾灸治療緩解局部炎症。

6. 90歲的老人股骨頭錯位、骨折怎麼辦

從描述來看,提問者所在區域的就醫條件一般。摔一跤不至於髖關節脫位(即你所說的股骨頭出來),從描述的病史來看,判斷是股骨頸骨折。至於是否手術,要綜合考慮,保守治療也是風險很大。首先,股骨頸骨折很容易出現股骨頭缺血性壞死(90歲的老人更加),因為供到股骨頭的血管小而且少,股骨頸骨折後血管就斷了。其次,躺床上很容易出現骨折並發症,像墜積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瘡等,這其中一項並發症就可能危及生命。第三,如果老人身體條件不好,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其他合並手術禁忌的內科疾病,手術也是不可取的。那麼綜合上述的文字,具體來回答你問題。第一個問題:首先股骨頸骨折要制動(患肢牽引或用夾板、石膏固定),制動後骨折端無摩擦故能減輕疼痛。其次就是要決定治療方案,如果是考慮手術就趕緊去住院,如果考慮保守那就要注意防止前面講的骨折並發症。第二個問題:是否手術要結合患者的身體條件考慮,如果身體條件好可以行半髖置換術,術後患肢疼痛迅速緩解,能盡快下地。從我們臨床經驗來說,103歲的病人我們都成功進行了手術,術後恢復正常日常生活。第三個問題,早期不建議按摩,容易導致患處出血,而且骨折端摩擦會引起疼痛。第四個問題:如果綜合患者身體情況不能手術,只能保守治療(牽引,手法復位後打夾板),但一定要注意防止骨折並發症,骨折一般要三個月才能長好,一旦出現骨折並發症很難挨過三個月。

7. 84歲老人,屁股摔骨折,該怎麼辦

百分之九十老人摔骨折後,多數都會造成股骨頭、股骨頸骨折,而這個部位一般都會移位錯位,加上年紀又大,手術的風險是比較大的,所以很多醫院的醫生都建議患者回家慢慢休養。本身斷骨錯位,加上年紀大,靠休養是不可能養好的,只會讓患者承受過多的痛苦。
要想老人減輕痛苦,又能下地活動的話,目前唯有民間傳統中醫中葯對症治療才是唯一希望,這樣的部位,建議選用中草葯外敷治療就可以,用葯一周後疼痛可慢慢減輕(在家休養是辦不到的,吃止痛葯也不好),錯位不大的話,治療不出二個月可基本康復,能下地活動,但 由於斷骨沒有手術固定對位,所以,在行走活動的時候就會出現走路不平衡,一邊高一邊低,雖然這樣,但至少要比在床長期靜養強。而且中草葯外敷治療,對身體沒有副作用,只有利沒有害。
祝老人早日康復!

8. 老年人大胯骨折如何治療

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人的數量越來越多,並且年齡也越來越大。因為腿腳活動越來越不靈活,很多老人很容易發生摔倒的情況。其中有一部分就會出現大胯的骨折。這幾年在我們的病房中,這種病人逐年增加。當出現這種情況的時候,應該怎樣治療呢?是卧床靜養還是手術治療?其實這也困擾著廣大患者的家屬。下面就給大家說一下。

所以我的個人建議是,如果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積極的手術治療。老人少受痛苦,家屬護理也輕松。並且現在的手術技術非常成熟,手術時間很,也就一個小時。希望這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9. 老年人骨折後接錯位怎麼辦

可以找醫院正骨啊~~~

正骨後固定 然後慢慢養著就可以了,,

我以前溜冰也是你說的這個位置骨折的,,現在一點問題都沒有。

如果我說的正確別忘加分哦~~~

10. 老人股骨頸骨折,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100分

由股骨頭下至股骨頸基底部之間的骨折稱股骨頸骨折,是老年常見的骨折之一。尤以老年女性較多。由於老年人股骨頸骨質疏鬆脆弱,且承受應力較大,所以只需很小的旋轉外力,就能引起骨折。老年人的股骨頸骨折幾乎全由間接暴力引起,主要為外旋暴力,如平地跌倒、下肢突然扭轉等皆可引起骨折。少數青壯年的股骨頸骨折,則由強大的直接暴力致傷,如車輛撞擊或高處墜落造成骨折,甚至同時有多發性損傷。

一、解剖特點

股骨頸長約5厘米,中段細,基底部粗。股骨頸與股骨幹構成的角度叫頸干角或稱內傾角,約為125°~130°。頸干角大於正常為髖外翻,小於正常為髖內翻。股骨頸的長軸與股骨的冠狀面形成的角度稱為前傾角,正常為12°~15°,股骨頭的血液供給有三個來源:①園韌帶支:園韌帶內小動脈,來自閉孔動脈,供應頭內下小部分血運,又稱內上骺動脈,在老年人此動脈逐漸退變而閉鎖。②骨幹滋養動脈升支,對股骨頸血液供給很少,僅及股骨頸基部。③關節囊支:來自旋股內、外側動脈的分支,是主要血液供給來源。旋股內側動脈來自股深動脈,在股骨頸基部關節囊滑膜反折處,分成三組血管進入股骨頭,即骺外側動脈、干骺端上側動脈及干骺端下側動脈分別由上下方距離股骨頭邊緣下0.5厘米處進入股骨頭,在股骨頭內互相交通,骺外側動脈供應股骨頭4/5~2/3區域血運(圖3-52)。旋股外側動脈也來自股深動脈,它的血供量少於旋股內側動脈。旋股內、外側動脈的分支在股骨頸基底組成一個動脈環。旋股內側動脈損傷是導致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主要因素(圖3-53)。所以股骨頸骨折,必須盡早解剖復位,良好的固定,才有可能從股骨頸基部重建骨內血液循環,使股骨頭頸連接,恢復股骨頭內血液供給,減少創傷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發生。

圖3-52 股骨頭的血液供應 圖3-53 股骨頭的血液供應

1 小凹動脈 2 骺外側動脈
3 干骺端上側動脈 4 干骺端下側動脈
5、6 滋養動脈升支

二、骨折類型及移位

股骨頸骨折大多數是外旋暴力所引起的螺旋形骨折或斜形骨折。隨著受傷姿式,外力方向及程度不同,在X線投影上出現不同部位、角度和移位。股骨頸骨折可區分為四種類型,與治療和預後有較密切的關系。

(一)按骨折兩端的關系分為:外展型,股骨頭外展,骨折上部嵌插,頭與頸呈外展關系,側位片股骨頭無移位和旋轉,又稱嵌入型,最為穩定;中間型、X線正位片同外展型,而側位片可見股骨頭後傾,骨折線前方有裂隙,實為過渡到內收型的中間階段;內收型,兩骨折端完全錯位,又稱錯位型。

(二)按骨折部位分為:①頭下型,全部骨折面均位於頭頸交界處,骨折近端不帶頸部,此型較少見。②頭頸型,骨折面的外上部分通過頭下,而內下方帶有部分頸內側皮質,呈鳥嘴狀,此型最多見。③經頸型,骨折面完全通過頸部,此型甚為少見,有人認為在老年病人中幾乎不存在這種類型。④基底型,骨折面接近轉子間線。頭下型、頭頸型、經頸型均系囊內骨折;基氏型系囊外骨折,因其血運好,癒合佳,與囊內骨折性質不同,故應列入股骨粗隆部骨折。

(三)Pauwels分類法:依骨折線與股骨幹垂直線所成的角度分為:Ⅰ型,<30°;Ⅱ型,30°~50°,>50°。骨折線之傾斜度愈大,愈不穩定。小於30°,骨折面互相嵌壓,位置穩定,易癒合;大於50°者,承受剪式應力較大,位置不穩,預後不佳。但此角度的測量應將骨折遠端置於內旋位,消除前傾角之後,才能准確測量,故在復位前應用價值不大。

(四)Garden分類法:依錯位程度分為:Ⅰ型,無錯位;Ⅱ型,輕度錯位;Ⅲ型,頭外展,遠端上移並輕度外旋;Ⅳ型,遠端明顯上移並外旋。

三、臨床表現及診斷

(一)老年人跌倒後訴髖部疼痛,不敢站立和走路,應首先想到股骨頸骨折的可能。

(二)體征方面有以下幾種表現:

1.畸形:患肢多有輕度屈髖屈膝及外旋畸形(圖3-54)。

圖3-54 股骨頸骨折傷肢的典型外旋畸形

2.疼痛:髖部除有自發疼痛外,活動患肢時疼痛較明顯。在患肢足跟部或大粗隆叩打時,髖部也感疼痛。在腹股溝韌帶中點的下方常有壓痛。

3.腫脹:股骨頸骨折多系囊內骨折,骨折後出血不多,又有關節囊和豐厚肌群的包圍,因此,外觀上局部不易看到腫脹。

4.功能障礙:移位骨折病人在傷後就不能坐起或站立。但也有一些無移位的線狀骨折或嵌插骨折病人,在傷後仍能走路或騎自行車。對這些病人要特別注意,不要因遺漏診斷而使無移全的穩定骨折變為移位的不穩定骨折。這樣的例子在臨床上還是不少的。

5.患肢短縮:在移位骨折,遠段受肌群牽引而向上移位,因而患肢變短。

四、其他檢查方法

患側大粗隆升高,表現在:1.大粗隆在髂一坐骨結節聯線之上;2.大粗隆與髂前上棘間的水平距離縮短,短於腱側。X線照片能明確診斷。特別是髖坐關節正、側位片,可確定骨折類型、部位、移位情況以及治療方法的選擇。

五、治療

在選擇治療方法以前,首先要了解傷者的全身情況,特別是老年人要注意全面檢查,血壓、心、肺、肝、腎等主要臟器功能,結合骨折全面考慮。

股骨頸骨折的幾種治療方法:1.外固定:適用於外展型和中間型骨折,一般多採用患肢牽引或抗足外旋鞋8~12周,防止患肢外旋和內收,約需3~4個月癒合,極少發生不癒合或股骨頭壞死。但骨折在早期有錯位的可能,故有人主張以採用內固定為妥。至於石膏外固定已很少應用,僅限於較小的兒童。內固定適應證最廣。對絕大部分內收型骨折均適用。一般約需4~6個月癒合,骨折癒合後仍應繼續觀察直至術後五年,便於早期發現股骨頭缺血壞死。

2.內固定:目前有條件的醫院在電視X光機的配合下,採用閉合復位內固定,如無X光機設備,亦可採用開放復位內固定。在內固定術之前先行手法復位(圖3-55),證實骨折斷端解剖復位後再行內固定術。內固定的形式很多,歸納約有以下幾種類型:①Smith-Petersen三刃釘內固定(圖3-56):自1929年Smith-Petersen首次創用三刃釘以來,使股骨頸骨折的療效顯著提高,至今仍為常用的內固定方法之一。②滑動式內固定(圖3-56):現有各種不同式樣的壓縮釘或針。壓縮釘或針可在套筒內滑動,當骨折線兩側有吸收時,釘向套筒內滑動縮短以保持骨折端密切接觸,早期承重更利於骨折端的嵌插。③加壓式內固定(圖3-56):此種內固定物帶有壓縮裝置,能使骨折端互相嵌緊以利癒合。常用的有Charnley帶有彈簧的壓縮螺絲釘和Siffert使用的螺絲栓(Corkscrew Bolt)等。④多針(或釘)內固定(圖3-56):根據股骨上端骨結構和生物力學原則分別插入2~4根螺絲釘或鋼釘,不但固定牢靠,而且可減少對股骨頭的損傷。如Moore或Hagia針等。總之,目前的內固定形式多種多樣。

1 屈髖及至90°,沿股骨幹縱軸向上牽引;2 內旋、外展患肢

3 保持內旋外展,將下肢伸直; 4 骨折復位後,下肢不外旋

圖3-55 股骨頸骨折復位手法

三刃釘內固定 滑動式內固定 加壓式內固定 多針內固定

圖3-56 股骨頸骨折內固定方式

3.內固定同時植骨:對於癒合較困難或陳舊性骨折,為了促進其癒合,於內固定同時植骨,植骨方法有兩種:①游離植骨:如取腓骨或脛骨條由大轉子下插入股骨頭,或用松質骨填充骨缺損等。②帶蒂植骨:較常用的是縫匠肌蒂骨瓣植骨術。隨著顯微外科技術的進展,已開展帶血管蒂植骨術。如旋髂深動脈骨瓣的骨移植術。

4.截骨術:對於癒合較為困難或一些陳舊骨折可有選擇施行截骨術,如轉子間截骨術或轉子下截骨術。截骨術具有手術操作易,患肢縮短少,有利於骨折癒合和功能恢復等優點。

5.人工關節置換術:適應於老年人的頭下型股骨頸骨折。陳舊性股骨頸骨折,骨折不癒合,或股骨頭缺血性壞死,如病變局限在頭或頸部,可行股骨頭置換術,如病變已損壞髖臼,需行全髖置換術。目前較少常用的人工髖關節類型有鈷合金珍珠面人工股骨頭,注氮鈦合金微孔面人工股骨頭,雙動中心鎖環型人工股骨頭等,髖臼損害的用高分子聚乙烯人工臼置換,臨床應用均取得較好的效果。

六、頸後

(一)股骨頸骨折的癒合問題

股骨頸骨折癒合較慢,平均需5~6個月,而且骨折不癒合率較高,平均為15%左右。影響骨折癒合的因素和年齡、骨折部位、骨折類型、骨折和移位程度、復位質量以及內固定堅強度有關。

股骨頸骨折不癒合在臨床上表現為患部疼痛,患肢無力和不敢負重。在X線上則有下列表現:(1)骨折線清晰可見;(2)骨折線兩邊骨質內有囊性改變;(3)有的病人,骨折線雖看不見,但在連續照片過程中,股骨頸繼續吸收變短,以致三翼釘向內突入髖臼或尾部向外退出;(4)股骨頭逐漸變位,股骨頸內傾角逐漸增加。

已發現有不癒合現象的病人,經過適當保護和處理,如限制患肢負重,減少患肢活動等,骨折仍有癒合可能。

(二)股骨頭缺血性壞死的問題

股骨頭缺血性壞死,仍然是一個嚴重而尚未解決的問題。無論骨折是否癒合,均可發生壞死。根據文獻統計,壞死率一般在20~35%。壞死的范圍可能累及股骨頭的大部或一小部分。初期多發生在股骨頭的外上方,其他壞死區的骨質則保持相對緻密,或因受壓而變扁塌陷,甚至碎裂。股骨頭壞死出現的時間最早在傷後2~3個月,最遲可達5年,一般認為術後繼續觀察的時間不得少於兩年。

股骨頭是否會發生缺血性壞死,主要決定於股骨頭血管的破壞程度,和側枝循環的代償能力(經過圓韌帶內骺動脈的代償作用)。股骨幹滋養血管中斷,但因來自關節囊的血運存在,也不致發生壞死。頭下及頭頸骨折移位較多者,以上兩條血管都已遭到破壞,因此壞死率較高。

(三)股骨頸骨折功能恢復情況

股骨頸骨折功能恢復情況不如其他骨折。一般說來,雖經妥善的治療,只有約一半(50%)的病人,能夠獲得滿意的功能恢復一走路方便,不痛、蹲坐自如。約有15%的病骨折不癒合。約20~35%的病人股骨頭發生壞死。還有一部分病人傷後出現髖關節創傷性關節炎的改變。

閱讀全文

與老人骨折錯位如何治療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lol手游跳fps嚴重解決方法 瀏覽:374
塑料薄膜吸水率檢測方法 瀏覽:662
植物中葯的鑒別方法 瀏覽:143
如何練習口才方法 瀏覽:409
裸色隔離霜的正確使用方法 瀏覽:771
玻璃水種真假的鑒別方法 瀏覽:599
識字教學方法幼小銜接 瀏覽:826
論文類似於swot的分析方法 瀏覽:964
小腦病變怎樣治療方法 瀏覽:296
自我檢測五官的方法 瀏覽:758
宮燈圖片製作方法 瀏覽:688
油菜花的種植方法和功效 瀏覽:682
用什麼方法可以讓魚到水面吃食 瀏覽:702
戴口罩正確方法 瀏覽:488
iqoo手機網路卡頓嚴重解決方法 瀏覽:204
安裝障礙物的方法 瀏覽:332
硬碟在電腦里的使用方法 瀏覽:957
手機臂帶使用方法 瀏覽:835
櫥櫃門板測量方法 瀏覽:159
通氣還有哪些方法 瀏覽: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