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用麥粒釣魚最佳方法調漂
調目設為0,將浮漂往上拉1到3目左右釣1釣3目。
採用麥粒餌釣魚,調漂並不復雜,因為麥粒餌的重量比較輕,因此我們在調漂時採用空鉤半水調平水不需要麥粒來壓浮漂的漂目,也就是調目設為0,將浮漂往上拉1到3目左右釣1釣3目。
這樣的調漂主要釣鈍抓魚真實的吃口,這一點非常重要,一粒麥粒餌的重量掛在3號浮漂的釣組上,可能只有半目左右的微弱反應很難發現浮漂動作信號,如果調高釣低,浮漂過於靈敏,加之小雜魚鬧漂,空竿就多。釣鈍就不一樣了,既能過濾假口又能穩抓實口。
夏季釣魚使用麥粒餌釣魚的優勢:
第一是夏季的小雜魚特別活躍,鬧鉤嚴重,採用麥粒餌釣魚可以避開小雜魚;
第二是越大的魚越喜歡吃穀物類的餌料,採用麥粒餌普遍釣獲的魚體積更大;
第三是夏季採用麥粒餌能釣到除了春季之外能釣到的大板鯽;
第四是麥粒餌經濟、環保、製作簡單,釣效不亞於其它常用天然餌。
② 麥鉤釣紅魚的正確方法
麥鉤釣法的具體用法和釣法.
和手竿的綁鉤法一樣,就是雙鉤,腦線35,鉤距上鉤和下鉤之間兩指.連接環一個用8字拴法拴好,墜是20克小通心墜,用在海竿主線上,外加一個太空豆..釣法是:用玉米,和麥子,用水泡.隨用隨泡,出釣前4個小時泡上就可以了.到釣位後,先把鉤線竿都支好,然後一個一個放竿,離岸3米,基本上不能超過5米,因為那樣打不準窩子,窩子就是麥子.麥子不要在水裡泡,因為那樣天太熱,很容易變味.都用干麥子打窩.
一、釣組不用漂,以雙底鉤,活動鉛墜;台灣釣法一樣的長腦線;鉤以5-8號伊勢尼最佳;然後掛上麥子露出鉤尖。
二、釣點不宜過遠,3-5米即可,用干麥子每2--3小時撒100---150克。
三、一定要靜,要相信大魚有靈性,岸邊稍有聲響大魚即繞道而行不靠邊了.
四、輪子的卸力一定要松,因為離的遠等報警器報警以後要有充足的時間去提竿.
五、竿子之間距離要遠,防止中魚後相互纏繞.
③ 請教:水庫釣白條或麥穗技巧
用桿:釣
白條
一天至少要打1000桿以上,所以,桿子一定要選用輕、細。用3。6米合宜。否則,回家等著手痛,或破皮之苦吧。
線組:主線與子線要細
方佳
。一般採用主線;1#或0。8#,子線採用0。6#或0。4#為宜。另需說明:子線不宜用得太細,由於掛魚次數多,頻率高,所以太細的子線容易打圈圈。鉤距採用三隻鉤距,子線與主線8字環的距離為12厘米左右宜,太近了不好分鉤,魚吃困難,太長了,漂相慢,漂採用半水調8--10目。
漂:要用翻身快的竹腳漂或
半鋼
腳漂(全鋼腳漂相有些鈍,所以不用),漂尾在10-12目為宜,即中長尾漂。漂號要用大號一些的,這樣持鉛重,到位快。即便在動作很快的白條面前早些找到漂相。用細長身,浮力大。
鉤:採用袖鉤,有色無色、有刺無刺均可,盡量採用無刺的,不傷人和物,還下魚快。採用袖1#或2#。由於一天中會換多次鉤,所以,最好備好5--10付鉤作準備。
餌:釣白條的餌不挑剔,
什麼都可以
,但要使用容散性好的配餌。比如說
魚飼料
粉,成功一、二號粉等,不要用不
易容
化的餌。
拉絲粉
的使用需採用短絲(
老鬼
5#),不要用純小麥蛋白之類拉絲,這種拉絲拉得
大團
,白條不易入口。拉絲比例看主餌有多少絲來定,拉出來的團與碗豆大小合適,到漂立穩後,至少有一半到2/3的餌掛於鉤上。餌一定要重腥味。本人採用1/3包冬一登+1/3半包魚飼料粉+半包
蝦粉
+一包老鬼5#。
釣法:
1、採用「
釣翻身
法」(
程寧
教學片中有)
拉餌
釣法,要堅持一定的頻率(不是要求太快),以保持誘釣結合,魚不斷。
2、採用釣一標深。即漂反轉過來,漂尖不超過大墜即可。
3、觀標;漂有小鈍、大鈍、
黑標
、斜拉著走、上送(除自身反彈外)、不斷點漂、下沉過程中的停頓、平漂、與正常下沉不符的漂相等,均是有魚的狀態,提桿可中。
4、
白條魚
也是一群一群的,這一波釣得差不多,會有小會停口,這時,偷嘴魚(雜魚)也會狂起來,此時,採用離窩釣法,即在上游或下遊方向分別釣上幾桿(都有魚,稍大一點還多),一般一小會後,主窩又會來白條,最後
再回來
釣主窩,直到一下
波魚
的到來,再如法炮製。
5、由於白條很多,吃餌動作快,3。6米
手桿
基本一天拿在手上釣,風線盡量放直,以便好第一時間
中魚
。架桿及少使用(只是綁鉤、休息等時用),
6、採用
釣台
或
釣箱
,廣口的
魚網
(護),方便掛魚,下魚,是提高頻率的措施之一。
有興趣的釣友可以試一試。
④ 釣麥魚用什麼魚鉤
⑤ 谷麥釣魚冬天選位技巧
谷麥釣法主要是針對野生水域個體較大的雜食性魚類,如鯉魚、草魚、鯿魚等,大鯽魚也是谷麥釣法的對象魚。是傳統釣手車竿野釣中釣獲大型魚類有效的釣法之一,谷麥釣法具備輕便攜帶簡便得特點,適應水域廣而被很多釣魚人認可,運用得法一年四季都可垂釣。 釣竿選擇上,長短各有優勢,長竿釣深水、遠點,短竿釣近岸溝、坎、水草邊。適應范圍最廣,操作方便輕巧,宜選擇5到6米的定位竿2支,調性一硬一軟,根據魚情選用釣竿,一般外出垂釣能適應80%的釣場水域,特定釣場環境另當別論。手撥輪,紡車輪都行,這看個人習慣選擇。
二、谷麥釣法線組
通常情況下冬春季節0.6---1號線,夏秋季節1---2號線,鉤的大小可根據釣場環境來定,只要掛上玉米還麥子能露出鉤尖就行,漂用七星漂,五到七顆都行,星漂的大小可根據自已的視力而定,墜用軟鉛皮直接包在主線上(若用一顆太空豆包上鉛皮也行,但會增加墜的體積,降低墜的密度,風阻變大不易精準拋到點,切水性變差。我以前用過太空豆,發現問題就沒在用了,軟鉛皮是傷不到線的,幾年來還從未因釣到魚線斷在鉛皮處),鉤距鉛墜大約8到12厘米,整個釣組,星漂、鉛墜、鉤,通線。
三、谷麥釣法技巧
谷麥釣法與休閑野釣大同小異,主要在選位,打窩、釣法的細節上。先說說選釣位,春釣灘、夏釣陰、秋釣潭,冬釣陽,牢記這12字絕接下來就容易了,春季釣位選擇在向陽避風處,有水草的空間地帶,灘外有坎溝處,深淺以看不到底至3米處,多做幾個窩,早晚釣深一點、午釣淺。夏釣陰,夏季釣位的選擇,盡可能太陽在你身後落坡的地帶,有樹陰、竹林、山坡,橋梁,高大建築等一切能擋住太陽照射之處,湖庫靜水域宜淺不宜深,看不見底至4米范圍(特殊環境可適當調節垂釣深度,比如能見度2到3米的水域),江、河流動水體,因不缺氧,垂釣深度可放寬到10幾米,但通常垂釣深度在1至5米間。秋季選位與夏季相似,只是到了晚秋時節,釣位水深可放寬到1--6米。冬季釣位選擇在2--8米間。因垂釣的水域、環境、水質、日間溫差變化,單個窩難有好的魚獲,到釣場有條件可打3--5個窩,深淺水窩走釣。
做窩時若當天垂釣,每個3兩左右,打窩1小時後就可以試釣了,因各釣場魚的密度不同,魚進窩的時間也有所不同,時常3--6小時魚才進窩,魚進窩時通常有魚腥出現,但很多時候窩中無魚腥,逗釣中也常有大個體的魚上鉤,有魚腥證明窩中肯定有魚,無魚腥也不能說窩中無魚,
⑥ 釣魚的技巧和方法是什麼
1、拋竿與揚竿
拋竿的要點是每一竿都須拋到位——拋到一個固定的點,這樣才能使釣點產生立體的霧化帶,使魚向你的釣點集中。揚竿刺魚的動作實際上能反映出一個釣者的 心態,大多數初學者看到浮標出現很強烈的動作後,都會用力揚竿,結果不是小魚被飛上了天,就是遇上大魚斷了線。
所以揚竿刺魚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揚竿的幅 度和力道不能過大,遇到小魚可飛,遇到大魚一定要抄。實際上越小的魚通常吃口越大,大魚的吃口反而沉穩。
2、壓水線的注意事項
壓水線時竿尖插進水裡不可過深,否則就會造成浮標移位、遠離釣點,而且會使水中的風線彎曲下凹,這將導致揚竿時機延遲。另外,壓水線的時機是在浮標翻身以後,這時只需要輕壓竿尖,風線就很容易沉入水中。
3、影響釣目的典型分析
有很多人都遇到過這樣的情況:釣著釣著,發現浮標的釣目少了,甚至是沒有釣目了。實際上是釣點底部有很厚的淤泥,一 是由於餌料比重過大,致使鉤餌陷進了淤泥中;二是釣點內聚來了很多魚,將淤泥翻起,造成底部越來越深,所以釣目不見了。
4、餌料的反水和應對
商品餌反水是一種自然現象,除非加入化學添加劑才能抑制,但這樣做不論對人或是對魚都會產生傷害。因此,釣魚者不要想徹底解決餌料的反水問題。如果釣魚的時間超過一個小時,為了保證餌料的狀態,釣魚者要麼另開一團相同的餌料,要麼在開餌時將餌料一分為二,放在餌盆里,再用毛巾蓋好不去動它,這樣可延長反水的時間。
5、搓餌及手法
如果釣魚者是使用右手持竿,那麼右手在握竿的同時要留出拇指、食指和中指來捏住子線,不要捏著八字環或鉛墜,不然子線會飄來盪去,增加上餌難度,正確的拿 捏部位應該是距釣鉤5~6厘米處,另外捏子線部位還方便將擰勁兒的子線松開。
上餌時要先上底鉤,將鉤放在餌的正中間,再將餌搓成如水滴狀或橢圓型橢圓型的餌團。 餌團的大小要與鉤門相匹配,不可是大鉤搓小餌,或者小鉤搓大餌,總之要掌握好鉤型、餌型和魚的適口性的配比。
⑦ 用麥粒釣魚最佳方法是什麼
1、生麥粒泡曲香酒
麥粒用來製作餌料的一大好處在它只具有植物的清香,顆粒偏大,第一沒有小雜魚喜歡的葷腥味,第二嘴小吃不掉,第三重力大下沉速度快,是釣鯽魚躲小魚的一款好餌料。
2、用晶瑩如玉的熟米粒做過釣餌
煮麥粒需要的時間特別長,在製作時為節省時間可以選用高壓鍋,讓麥粒煮熟,但不要到開花的程度,撈出後趁溫熱加入蜂蜜攪拌均勻,再添加不同魚類喜歡的商品餌,讓每一粒都裹上餌粉,不僅起到誘魚的作用,還能達到留魚的效果。
3、麥粒發酵餌料
煮熟麥粒與以上相同,用高壓鍋把麥粒煮熟但不要到開花的地步,然後撈出晾到不燙手,之後可以在其中加入溫水溶解的酒麴或者酵母,加入一些味精,把煮麥粒的水一些加進來,一起放到倒入保鮮袋中等待其發酵,在夏天一般3天時間就可以完成,為防止發酵過度可放到冰箱冷藏,最好一周內用完。
老麥粒直接發酵配方
材料准備:老麥粒五斤、白糖半斤、酵母3g。
製作過程:老麥粒煮指零星開花(高壓鍋大約40分鍾左右),撈出瀝干拌入白糖,不燙手之後放入酵母,然後用塑料袋裝起來密封發酵。發酵過程夏天大概三天左右即可,原則就是有濃郁的甜酒香味就可以拿出來使用。
使用方法:直接打窩即可,也可以混入商品餌料裡面抽窩,也可以混合菜子餅麵粉麩皮之後裝填海竿爆炸鉤。 也可以直接用發酵好的麥粒直接作釣,一次掛兩粒即可。
目標魚:鯽魚、鯉魚、草魚等。
⑧ 釣麥線子魚用什麼餌料
人工喂養的子魚,一般餵食麥麩皮,或稻穀糠。 垂釣的時候用香糠打窩效果較好,就是把稻穀糠或麥子糠用溫火炒香。 鉺用速攻2號,九一八2號,一木各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十拉絲粉。
⑨ 如何釣麥鯪
使用花生粉誘魚,麥鯪魚更喜歡帶點腥味的食物,比如說垂釣土鯪魚的時候可以添加一些蠶蛹粉,效果更好。由於鯪魚對高溫比較的喜愛,所以平常垂釣不能依照雨天垂釣的思維來釣鯪魚。
稱「土鯪魚」、「鯪公」、「雪䰾」等。淡水魚。是生活在熱帶、亞熱帶的魚類。鯪魚吻圓鈍,口向下,體形側扁而長,雖然外形有些像鯉魚,但其體長是體高的2.5-3倍,比鯉魚的體形細長些;鯪魚的額須十分粗短,與鯉魚的觸須有明顯的區別;體色青白,有光澤,腹部銀白,顏色較淡,鰭青灰色,但末端呈赫紅色。
鯪魚資源分布的北限地區在北緯25°左右。北緯25°以南的分布區有海南島、珠江、閩江、瀾滄江及元江,其中以珠江西段為最多。鯪魚和非洲鯽魚一樣,水溫低於7℃就死亡,低於14℃就不食,最喜在25-30℃的水溫中生活,故除福建南部外,只分布在珠江水系、海南島、台灣、瀾滄江和元江一帶。
鯪魚以植物為主要食料,常以下頜的角質邊緣在水底面塊等上面刮取著生藻類,包括硅藻、綠藻以及高等植物的碎屑和水底腐殖質。鯪魚喜食豬糞、牛糞、雞鴨糞、米糠、麩、菜籽餅等。
垂釣鯪魚的誘餌比較簡易方便,廣東、廣西、湖南一帶的農村垂釣者常用豬、羊、雞、鴨糞打窩子,效果極好,撒餌的方法是用糞鏟或糞勺挖取,准確地撒入釣點。在城市,人們常用青糠或菜籽餅打窩子,也有用餿飯菜打窩子的,效果都很好。
釣餌以麵食為主,南方人垂釣多用麵粉、米粉、蠶豆粉或米飯粒、熟山芋丁、熟洋山芋丁等。鯪魚對流水很敏感,江河的回水灣是最佳釣位。流水水域採用輪竿投鉤釣,釣餌用蚯蚓、麵筋、粘飯團等,效果也很好。
⑩ 怎麼用谷麥釣魚
淺談谷麥釣法的用餌技巧及釣法的選擇
釣法大全
在垂釣的時候,筆者經常聽到有釣友說起這谷麥釣法,好奇之下,筆者一方面找了幾位釣友傳授經驗,一方面從網上找了一些資料進行總結。下面將筆者對谷麥釣法的一些看法跟各位釣友們講解探討一番。
一、谷麥釣法之用餌
(1)如果釣場鯉魚的體型比較小的話,重量普遍在兩斤以下,那麼可以使用比較軟一點的麥粒,就是開口的幅度比較大,摸起來較軟,顆粒比較大一點的麥粒。
(2)如果釣場鯉魚的體型比較大的話,重量超過兩斤,那麼可以選擇中硬度的較大顆粒麥粒,也可以掛上2~3顆麥粒,來抵抗小雜魚的侵擾,並且為大魚發現食物提高醒目程度以及能夠有效擴大信號,另外要根據垂釣對象魚大小選擇合適型號的釣鉤。
(3)如果釣場中的小雜魚比較少的話,可以使用稍軟一點麥粒,因為不需要擔心小雜魚截食,而小雜魚的數量比較多的話,就要用小雜魚難以啃咬的稍硬麥粒,也可以掛兩顆應對。
(4)如果釣場的小雜魚異常興奮一度達到瘋狂的狀態的話,就算使用較硬的麥粒也很難落到鯉魚的嘴裡,基本都要被小雜魚搶奪而去,這個時候可以盡量避免在小雜魚比較瘋狂的時候垂釣,垂釣時可選在陰暗處雜魚相對較少的地方,或者更換成穀子垂釣。
(5)做窩的技巧,也要根據釣場鯉魚個體大小和數量來適當做窩,如果小鯉魚的數量比較多,用谷麥子做的窩量就要小一點,釣中三兩條就要補窩,可以在河流中有竹林或者水草、垂倒樹枝處下鉤,使用的釣線質量和強度要好。
(6)如果釣場明水區面積大的話就不需要做窩了,如果在水庫中垂釣時可根據魚星的分布以及水庫的地形環境來選擇做窩釣點,在春夏時節可釣淺灘,在其它季節可釣陡坎處或者其它有利位置。
(7)經常使用谷麥子垂釣的話,受到水流或者雜魚干擾,谷麥子會在水下凹點處匯聚,能夠長期吸引到大魚前來覓食,很容易形成魚窩,垂釣時要多注意觀察。
二、谷麥釣法之技巧
(1)傳統釣法
傳統釣法能夠很好的發揮谷麥子釣法,適應各種水域和復雜的環境,調釣時通常無鉤調平水,魚兒吃到麥粒後會出現輕微下頓然後停止一秒左右,然後再緩慢的上送二目,此時就可以提竿刺魚了,有的時候可能下頓後直接上送,如果想要魚兒吃鉤深一點,可以等到上送三目時再提桿。
(2)雙鉤台釣法
這種釣法比較適合在雜魚較少,水底比較平緩雜物比較少的水域,主釣三斤以下的鯉魚,或者鯽魚數量多時可使用,調釣方面可以帶鉤調4目釣1~2目,雙子線長度為16厘米和17~18厘米。
(3)單鉤雙墜三墜釣法
當雜魚比較少使用麥子不受影響的時候,可以把傳統釣和台釣結合使用,如果靈釣的話,可把大墜調至離鉤20~30厘米的位置,小墜離鉤10厘米左右,調漂時先上大墜調滿漂,再上小墜帶鉤餌調平水釣1~1.5目,魚兒吃鉤後會一般以頓口為主,適當逗釣效果最好。
如果鈍釣的話,大墜調至離鉤30厘米的距離,小墜離鉤10厘米,先上大墜調滿目,再上小墜調平水,釣目為0.5~3目之間,鉤餌入水後大墜懸浮小墜輕觸底,鉤餌在水底平躺,應對小雜魚效果非常好,漂相主要是送漂和頓漂,選擇合適的浮漂有助於分析魚口動作。
三、谷麥釣法之優缺點
(1)優點分析
傳統釣比較容易調,適應能力強,在復雜水域或者小雜魚多的時候依然有不錯的效果,雙鉤台釣則對垂釣環境有一定要求,調釣比較靈活,而單鉤雙墜釣法能夠減少對窩點魚群的干擾,提升魚口。
(2)缺點分析
傳統釣比較穩所以比較慢,以守釣為主,上魚速度會比較慢,雙鉤台釣則在上大魚的時候容易掛底斷線,所以要在障礙物少的水域垂釣,單鉤懸墜釣在野外釣大魚時效果非常好,只是使用玉米粒的話效果則會較差,如果釣點有水流或者水底不平會影響釣組和鉤餌,所以垂釣時要根據垂釣環境選擇合適的谷麥子釣法,並根據地形環境和釣點選擇合適的釣竿才能獲得好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