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高中生如何選擇文理科
1. 要根據個人學科優勢來選擇
語文、外語好,史地政好的學生建議學文,尤其語文、外語內容有很多與史地政是相通的,會互相促進;數學好,物理、化學好的同學,建議學理,也是因為理科之間有更多相通之處,會互相促進。
學文科進入重點大學的條件:在文科高考中,最拉分的就是數學和英語。
數學能拿出手; 英語也不差;
能看得下去書,整理和記憶能力強;
理化生沒有很高的天賦,成績平平。
學理科進入重點大學的條件:
數學好; 物理、化學至少有一科在前列; 英語不差; 不喜歡文科。
2.兼顧興趣和特長。選科關繫到一個人的未來的基點:文理科生所看到的世界不同。文科生眼中往往容得下一滴水看世界的浪漫與瞬間的靈感萌動,浪漫與奇思構築的世界美麗如夢但充滿不確定性;理科生眼中的水首先是水分子,結構性與理智性構築的世界穩定簡潔。但無論你學習文還是理,沒有一定興趣就會在競爭中喪失主動性,這在高三體現的尤為明顯.
3。關注潛能,這帶有隱蔽性、後天性和可能性,學生難以判斷。它主要以學習的效率優勢為標准,也就是對於同一個體,如果付出相當的努力,成績和效果較好的學科,正是其潛力和特長所在;反之,已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已投入了很多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對於這樣的學科,自己很可能就欠缺學習的優勢和潛能。當然因為潛能具有隱蔽性和可能性,而學生的學習經歷有限,所以學生對此很難判斷或很難正確判斷。一個人的潛能主要決定其學習的效率和努力的效果,這在藝術類專業中尤為重要,因為,學習的效度和事業的高度,不全由個人努力的程度決定。
⑵ 適合高中生的學習方法
1.課前預習。這是提高聽課效果的一個重要策略。只要每節課前把本次課將要講授的內容進行預習,初步熟悉課程內容,找到聽課和理解的重點、難點、疑點,記下自己的困惑之處、薄弱環節,帶著問題進課堂,就能更好地搶佔先機,透徹地理解本課的內容。
2.做好筆記,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再靈敏的腦袋也無法抗拒時間的消磨。做筆記是一種很好的輔助方法,它可以幫助我們克服大腦記憶的限制,提示我們回憶課堂教學內容。
3做筆記一定要取捨得當,詳略適中,重點是老師提示的重點和自己不會的難點。成績優秀的同學,筆記做的很認真,整本書都寫滿了自己的重點、難點以及補充的知識點,這給會為沖刺階段的復習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4.而真正要做筆記,也只是在高一、高二的時候,所以在高中前兩年,千萬不要偷懶,做好了筆記,到了高三的時候才能更好地回顧,才會更有思路。
5.多做練習。俗話說: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練。在平時的時候,要在做題中尋規律、找方法、清思路,掌握答題技巧,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在高考的廝殺中,沒有成百上千道題的訓練,高考取得好成績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說到做練習,平時的時候不要做太難的題,把最基本的問題弄懂是首要的。做練習也就相當於課後的復習,多做多練,打好基礎,才能更好地把學習弄精。
6.進入高三後,由於高考的壓力越來越大,這增加了我們的壓力。但是我們不要總是強調學習的壓力,平時是怎麼學習的就還是保持原來的狀態,不要刻意給自己加壓。很多人為延長學習時間挑燈夜戰,雖然我也曾經試過,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對第二天的學習也有影響。
7.個人心態也十分重要。平時的時候,要心態平和,調節好自己的情緒與壓力,對待考試時更要如此。到了最後的階段,保持一顆平常心非常關鍵,這種心態我們可以在平時的考試中練習。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才能在學習的道路上走得更遠,在考試中也才能發揮出正常水平,甚至超水平發揮。當然,學習之外,我們也要進行適度的鍛煉,健康的體魄是學習的前提,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高中學習方法篇二
方法/步驟1:
成績好的學生一樣會遇到很多問題,關鍵是怎樣解決它.
方法/步驟2:
弱科完全可以補上去,並不是一件痛苦的事,苦中有樂.其實:英語,數學都可以 很快突破上去.只要你滿足三個條件:抓好基礎,注意方法和投入大量的時間.你英語能學好,但數學不好.說明你不笨,只是說明你還沒有找到數學的學習方法.英語和數學相比, 哪一個更難?數學,因為它強調的是邏輯思維能力.而英語懶人是學不好的,要大量的聽說 讀寫譯.
方法/步驟3:
最好不要有弱科,有偏科現象要及時補,為什麼?它會用掉你大量的時間,影響其 它科目的學習.
方法/步驟4:
文科生數學好,就佔便宜.理科生英語好,就佔便宜.為什麼?因為文科生一般數學不好,理科生一般英語不好.只要你看準這一點,你就成功.
方法/步驟5:
學習關鍵在於自己.自己佔90%的作用,老師只佔10%的作用.有些人成績跟不上去了,就開始懷疑老師不行了,老師教得不好.而沒有想到是自己的學習方法沒有進步,沒有 調整造成的.
方法/步驟6:
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感興趣的科目,學起來不累,效果又好.有的同學說: 我對英語,數學沒有一點興趣啊!其實:興趣是可以培養的.某個科目成績進步了,自然就 有興趣了,苦中有樂,這是別人體會不到的.
方法/步驟7:
我發現理科關鍵在於培養理解能力,數學學得精,物理,化學很容易抓上去.因為 理科學習的方法是共同的,數學是理科中最有代表性的學科.
高中學習方法篇三
學生進人高中後,學習就登上了一個新台階。新的教材、新的教學要求,在學生面前擺下一道道難關。有的學生在初中時學得蠻不錯,學習成績很好,可是到高中後,卻很不適應,聽不懂,學不會,成績甚至出現不及格,高掛紅燈。為什麼呢?就是因為沒有根據高中學習的特點而學習。
一、高中學習的特點
1、高中教材的特點
(1)知識量增大 學科門類,高中與初中差不多,但高中的知識量比初中的大。如初中物理力學的知識點約60個,而高中力學知識點增為90個。
(2)理論性增強 這是最主要的特點。初中教材有些只要求初步了解,只作定性研究,而高中則要求深人理解,作定量研究,教材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大大加強。如初中代數側重於解方程、運算,而高中代數一開始就是相當抽象的集合、映射。初中政治講的是法律學這類聯系事實的內容,高中則要求學習經濟學,馬克思理論這樣哲學性的東西,比較之下更為抽象。
(3)系統性增強 高中教材由於理論性增強,常以某些基礎理論為綱,根據一定的邏輯,把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聯結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前後知識的關聯是其一個表現。另外,知識結構的形成是另一個表現,因此高中教材知識結構化明顯升級。
(4)綜合性增強 學科間知識相互滲透,相互為用,加深了學習難度。如分析計算物理題,要具備數學的函數,解方程等知識技能。
(5)能力要求提高 在閱讀能力、寫作能力、運算能力、實驗能力需要進一步的提高與培養。
2、對高中生智力發展的要求
智力一般認為包括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和想像力,這就要求高中學生智力方面有相應發展。
(1)在觀察事物時,要更富目的性,會更加全面和深刻,能區別出主要的和次要的,必然和偶然的現象;不僅要有靜態的觀察,還要有動態的觀察;不僅有定性的研究,還要有定量的分析。
(2)要求記憶以邏輯識記為本,力求在理解基礎上抓住教材內在聯系,進行記憶。
(3)運用概念、判斷、推理來進行邏輯思維。同時要獨立思考問題,研究問題。
⑶ 高考「3+1+2」新模式下,高中生該如何選科目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選自己有興趣的科目是最好的結果。但很多學生不是有三科以上的的興趣的,尤其還要從物理、歷史中選一科,幾率就更小了,我剛好在高一也剛剛經歷了學生的選科,給大家分享一下自己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