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練力氣的快速方法

練力氣的快速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24 10:21:46

① 怎樣才能快速長力氣

摘要 力氣變大最快的方法應該是舉啞鈴和做俯卧撐。1、通過啞鈴鍛煉小臂的方法很多。①雙手握著啞鈴,手臂平舉於胸前,然後向前後擺動。②手握啞鈴於胸前,小臂上下擺動。③手握啞鈴,雙臂自然下垂,然後慢慢提起、放下。2、俯卧撐主要鍛煉上肢、腰部及腹部的肌肉,尤其是胸肌,是很簡單易行卻十分有效的力量訓練手段。初學者練習俯卧撐可以進行兩組,每組15到20下;有一定基礎的運動者則可做3組,每組20下;高水平人士可以嘗試4組30到50下的俯卧撐鍛煉。

② 怎樣才能更好的練力氣

俯卧撐,引體向上是最簡單的,還可以用啞鈴或器械 一套「推與拉」分部位練習,能夠有效連續地鍛煉上半身肌肉,全面加強力量,在練習過程中,使用不同手段練習同一部位的肌肉,既提高鍛煉效果,又減少了恢復時間。由於這是一個十分平衡的練習計劃,在練習中你會很快發現自己身體的優勢與缺點所在,從而迅速採取措施加以糾正與補救。 除此之外,這套計劃可以把每周3至4次的上肢練習濃縮為兩次。經過4——6周的鍛煉,你就能初見效果,包括力量的增長與體型的改善。

1、每次只有30分鍾練習時間——把組間休息時間減到30——45秒,然後省略一些相似的動作,但是必須確保每個肌肉群每次得到一項練習。

2、想增長肌肉——保持內容不變,但增加使用重量,減少每組次數。選擇可以完成6——8組次的最大重量。

3、 想減肥——可以把整套動作編排為循環練習以提高心率與熱量消耗。從每套練習中選出5個動作,第一個練習做2組,每組12次,組間休息10——15次,然後以80%的強度練5分鍾有氧運動。隨後以同樣的方式完成其餘4個動作與有氧運動。注意選擇下肢用力的有氧運動,比如健身車,以利於上下肢的平衡發展。

4、可不可以每天練腹肌——由於腹肌會參與各種推與拉的動作,所以每周已經得到幾次鍛煉。你可以選擇一些不同的動作,每次輪流進行。或者把腹肌練習加入到「推與拉」的套路,比如「拉」日練腹肌,「推」日練其他負責穩定軀乾的肌肉,包括腰肌。練習軀干肌肉可以用健身球,穩定板等器械。腹直肌是組成「六塊」腹肌的主要肌肉,你可以進行仰卧團身、舉腿團身,懸垂舉腿等練習。腹肌練習可在整套 動作之前或之後做。

5、可否用俯卧撐、引體向上、雙杠臂屈伸來代替器械練習——如果你很有力,可以用這幾個動作來代替作用相同的練習,比如下拉上舉與下壓。

6、感到厭煩了怎麼辦——你可以改變器械的便用角度,招啞鈴、杠鈴與器械交替使用。甚至在動作允許的情況下把雙手練習改為單手練習,只是別忘了遵循正確的肌肉練習順序。

「推」的練習與動作要領

1、啞鈴卧推(或杠鈴卧推 器械推胸)——仰卧在訓練凳上,雙手正握啞鈴。屈肘,上臂與地面平行。上推過程中啞鈴向中間靠攏,舉到頂點至幾乎相觸,停頓一下後慢慢下降還原。

2、滑輪夾胸(或上斜啞鈴飛鳥)——立於器械中間,雙手握住高位滑輪手柄,肘微屈,把手柄拉一身體中線。動作路線呈弧形,似乎在擁抱大樹。

3、蝴蝶機飛鳥(或平凳啞鈴飛鳥)——兩手相對握住手柄、腕、肘與肩成一直線。身體保持正直,把手柄拉向身前,注意肘部不要下降,手柄輕相觸後慢慢還原。

4、啞鈴肩上推舉(或器械推肩)——坐在訓練凳上,手心向前持啞鈴干耳朵兩側。上推啞鈴,在頂點幾乎相觸後慢慢下降還原。注意在動作過程中身體不要擺動。

5、啞鈴前平舉(或滑輪前平舉)——雙膝微屈站立,背挺直。雙手握啞鈴於大腿前,手心向後。前舉啞鈴至肩的高度或稍高於肩,再慢慢下降還原。注意身體不要擺動。

6、繩柄(或直桿)拉力器下壓——雙手握住繩柄兩肘靠近體側並在動作中保持不動。手用力下壓,直到臂幾乎伸直。慢慢還原後重復。

7、仰卧臂屈伸(或直桿下壓)——仰卧於訓練凳上,手持杠鈴於胸上。屈肘下降橫杠至頭前,再用力伸直雙臂復原。

8、正握啞鈴腕屈伸(或杠鈴腕屈伸)——坐在凳上,前臂支撐在腿上,雙手各握1個啞鈴,手心向下。慢慢伸腕上舉啞鈴再慢慢下降還原。

力量是一切運動的源泉,是指以肌肉收縮克服和對抗內外阻力的能力,它由兩種因素組成:
1.完成動作時肌肉群收縮的合力,例如直拳擊打,除上臂的肱肌、肱二頭肌外,肩帶肌肉亦參與工作,這些肌肉參與直拳運動,形成合力擊打目標;
2.肌肉收縮的協調能力。當主動肌工作時,其它協調肌配合。肌肉力量按部位分為上肢力量、腰腹部力量、下肢力量;按肌肉的收縮形成,肌肉的力量可分為動力性力量與靜力性力量,而動力性力量可再分為重量性力量和速度性力量。一般而言,武警擒敵術通常為動力性力量。按運動項目對力量素質的不同要求,也可把力量素質分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三種。

力量訓練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一是徒手練習,例如拳法中的空擊練習、發展腿部力量的蛙跳、30米跑、中長跑等;二是利用力量訓練器材練習。所說訓練器材,是指專門用來發展力量素質的器材,如綜合練習器,可以使人在坐、卧、站等各種不同姿勢下發展運動員所需要的肌肉群力量。

發展力量訓練的方法:
1.負重抗阻練習。這種練習是依負荷重量和練習的重復次數來發展力量素質,如推舉杠鈴等。
2.對抗性練習,是雙方以短暫的靜力作用發展力量素質,如雙人頂、推、拉,負重下蹲等。
3.克服彈性物體的練習。是依*彈性物體變形而產生的阻力發展力量素質,如用拉力器、拉橡皮筋等。
4.使用力量訓練器練習,可以使身體處在各種不同姿勢下進行練習。
5.克服外部環境阻力的練習,即克服自然環境,發展力量素質,如在沙地、草地、雪地跑或跳等。
6.克服自身體重的練習,如杠端臂屈伸、引體向上、仰卧起坐、推倒立、縱跳等。

在發展力量訓練中應把握幾個問題:
1.要有針對性:一是注意專項特點,二是注意准確的發展部位。例如在發展某肌群力量練習時,一定要將阻力施加於該肌群。
2.系統安排。力量訓練增強得快,停止訓練後消退也快,例如力量訓練20周,每天練習,力量增長50%,以後完全不練,30周後完全消退。
3.局部力量與整體力量要結合,要科學安排和調整運動負荷;力量訓練要與其它非力量訓練或放鬆練習交替進行,以增強肌肉的彈性;力量訓練要合理安排,通常每周不超過3次。另外力量訓練不宜在疲勞時進行,否則就不是發展力量而是發展耐力了. 天生力氣大是因為天生自身的神經原控制的肌肉纖維較多,經過訓練來達到加大力量是刺激神經原,從而使神經原控制更多的肌肉纖維。

1.交替彎舉:主要練肱二頭肌,分離肱二頭肌。
動作:坐姿(或站立),雙手持啞鈴垂於體側,掌心相對,兩肘靠身體兩側。以肘關節為支點,向上彎舉,同時前臂外旋掌心朝上,舉至最高點收緊肱二頭肌,稍停,然後控制還原。輪換做。
2.交替彎舉:主要練肱二頭肌肌峰。
動作:站立,上體自然前屈,一手持啞鈴垂於體前,上臂貼靠同側膝或腿上。另一手屈臂置於同側膝或腿上,穩定身體。持啞鈴的臂向上彎舉至最高點,使肱二頭肌收縮至極限,稍停,然後緩慢還原。
3.側彎舉:主要練肱肌和前臂肌。
動作:坐姿(或站立),雙手各持啞鈴垂於體側,掌心相對,上臂緊貼體側,肘關節為支點,用力向上彎舉至最高點,稍停,然後緩慢還原。提示:兩臂可同時做,也可交替做。

1.頸後臂屈伸:主要練肱三頭肌。
動作:坐姿(或站立),雙手握啞鈴一端於頸後上方,掌心朝前,上臂固定,以肘為支點做屈臂伸。提示:兩臂可同時做,也可交替做。
2.俯身臂屈伸:主要練肱三頭肌上部。
動作:俯身,兩腳前後開立成弓步,一手撐前腿膝蓋穩定身體,另一手持啞鈴,上臂緊貼體側。肱三頭肌用力向後上方伸臂至前臂與地面平行,使肱三頭肌極限收縮,稍停,再緩慢還原。

如何快速提高力氣

方法1:收腹舉腿
練習方法:身體仰卧躺在斜板上,兩臂伸直,雙手握住頭後的支撐物,上體固定不動,雙腿伸直向上做收腹舉腿運動。兩腿盡量貼近胸部再放下,再舉腿,依次進行。
要求:斜板固定的角度可根據自己的體能狀況,如腰腹力量較好,斜板的坡度可大一些,力量小,坡度可小些。收腹舉腿時,兩腿伸直;膝蓋不要彎曲;腿放下時,速度減慢,可拉伸腹部肌肉;一組做10-15次,做完後休息1-2分鍾,再做下一組練習,可做2-3組。每周做2-3次。
作用:提高腰腹肌力,擴展胸部,增強呼吸機能。

方法2:仰卧兩頭起
練習方法:平躺於地板或床上,兩腿並攏自然伸直,兩臂於頭後自然伸直。起坐時,兩腿兩臂同時上舉下壓,向身體中間靠攏,以胯為軸使身體形成對折,然後恢復原狀,再繼續做兩頭起的運動。連續做l0-15次,每次練習做2-3組,每周鍛煉3-5次。可利用早晨起床後或進行其他運動後,以輔助練習進行鍛煉。
要求:兩頭起坐時,四肢要自然伸直,不要彎曲膝蓋,要同時動作,不要有先後;兩頭起時吸氣,腿放下時呼氣,不要有意憋氣;初練時,協調性可能較差,手腳不能同時起或對折角度小(手腳碰不到一起)。這沒關系,隨著時間的推移,可使動作做得完滿。
作用:增加腰腹力量,提高身體的協調性。

方法3:負重踢腿
練習方法:
1、身體直立一腿支撐(體質較弱的可扶支撐物),另一小腿綁上沙袋或別的重物,做前踢腿動作,踢的高度應與上體形成直角,踢5-10次後,再換另一腿繼續進行。
2、准備動作同方法1,但不是向前踢腿,而是向身體側方踢腿,向側方踢的幅度越大越好,踢5—10次後,再換另一側腿踢動,各交換3次。
3、與上述方法略有區別:不是踢腿,而是屈伸。具體做法是,坐在高凳上,腳勾住啞鈴或掛上其他重物重慶結石病醫院或小腿綁沙袋,上體自然略含胸,兩手扶於高凳兩側,不負重的腿自然下垂,負重的腿做屈伸運動,屈伸10次後換另一腿進行,兩腿交換3-4次。
要求:做前踢、側踢腿時,腿要伸直,不要彎曲膝蓋,上體不動;做高凳屈伸時,上體不動,以膝關節為軸做屈伸運動。
作用:主要發展小腿及大腿股四頭肌的力量。

註:想要提高力氣,就要靠平時的鍛煉,還有平時多吃些高蛋白食物,記住欲速則不達。

④ 怎樣快速練力量

一個完全的健身方案應當包含吃(飲食),練(訓練),睡(睡眠)三個方面,而練則由心肺,力量,柔韌三個主要部分組成。有鑒於此,本人給出的訓練計劃是:開始時用5-10分鍾有氧熱身,最後用5-10分鍾拉伸放鬆,中間是40-50分鍾的力量訓練。力量訓練主要有:1)背部:引體向上(頸前下拉);2)胸部:平板卧推(坐姿推胸);3)腿部:杠鈴深蹲(史密斯蹲);4)肩部:杠鈴推舉(啞鈴推舉);5)臂部:杠鈴彎舉(啞鈴彎舉);6)腹部:仰卧起坐(仰卧舉腿)。

訓練備註:訓練一周3次,隔天進行,每次1小時左右,練全身,每個部位一個動作,括弧里的動作備用,一個動作3組,每組8-12次,動作與動作之間間隔2分鍾,組與組之間間隔30-60秒,用力時呼氣,放鬆時吸氣,動作要穩要慢。必須用逐漸增加重量來使肌肉的適應力增大,從而對訓練產生反應。使用自由調節重量的器械進行訓練。這可以使肌肉對器械產生的反抗力起到更好的反應。因為它可以使更多的肌肉都能參與到運動中去。做動作時,無論是舉起還是放下,都要控制好動作,這樣就可以集中用力,避免借力。

飲食方面:少吃多餐,適量多攝入蛋,奶,肉。每日食譜為:適度的蛋白質、較少的脂肪、高含量的碳水化合物。3種主要營養素的比例應為25∶20∶55左右。饅頭、面條、米飯等主食及山芋、燕麥、土豆等的碳水化合物的含量非常高,可作為首選。蛋白質是肌肉增長最重要的營養源,健美訓練者蛋白質的攝人應以非脂或低脂食品為主,如脫脂牛奶、蛋清、魚、去皮家禽、牛排等。

睡眠方面:每天晚上最好睡足8小時,中午若有時間可再午睡30分鍾。對了,訓練時間盡量安排在下午至傍晚時段,因為人體在此時段體力和柔韌性都處最佳狀態。最後祝您早日健身成功!

增大肌肉塊的14大秘訣: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復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煉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鍾的時間集中鍛煉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劃船、卧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盡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鍾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煉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 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復到動作的開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里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復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劃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復合動作。

11.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鍾里,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鍾。

12. 休息48小時:局部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局部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鍾;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鍾。

13. 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秘訣的秘訣。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沒有啞鈴可用重物代替也可用礦泉水瓶裝沙子或水代替

沒有啞鈴可用重物代替也可用礦泉水瓶裝沙子或水代替

⑤ 怎麼能快一點的練力氣

怎麼樣想讓自己的力氣長一些呢?
有以下幾個方法?
第一,我們可以練俯卧撐,
早晚各練幾十個,我們的臂力及,腹部的力量會增加的,
只要持之以恆的練下去,
我們的,手臂力量是會越來越強的。
還有我們可以,練啞鈴,
找個合適的重量啞鈴,
早晚各練一段時間,
我們會明顯感受到力氣增加。

除此之外,
如果想增加腿部的力量,
我們可以練騎自行車,
騎自行車是最好的鍛煉方式之一,
也是可以增加腿部的力量的。

祝你:好運相伴!

⑥ 怎麼鍛煉能夠增加自己的力氣

建議如下方法:
1.引體向上:主要發展上肢力量,背部、手臂均能得到鍛煉。
動作要領:雙手反握單杠握距與肩寬)直臂懸垂。然後肱二頭肌集中收縮用力拉引身體向上,至下巴高於橫杠,再緩慢還原。

2.俯卧撐:主要鍛煉胸部、肱三頭肌和前臂等。
動作要領;俯卧直臂支撐,手指向前,兩手與肩同寬或略寬於肩,兩腿綳直,腳尖支地兩腳並攏,身體挺直,頭稍抬起。屈肘下降身體時兩上臂貼近身體兩側,身體下降至兩臂完全彎曲,胸大肌收縮用力,以胸帶臂使兩臂伸直還原。
3.雙杠臂屈伸:作用與俯卧撐大致相同,但難度要大。
動作要領:屈臂支撐,抬頭前伸,軀干前挺(為了保持身體平穩,膝關節彎曲),肩膀前移。以胸大肌的收縮力撐起兩臂,稍停,然後緩慢還原,如此重復。
4.仰卧舉腿:主要鍛煉腹肌,尤其是下腹部。
動作要領:仰卧長凳或地板上,腿伸直,雙腳並攏,雙手平放體側,直腿上舉至與軀干約呈90度,稍停,然後緩慢還原。為提高鍛煉效果,還原時腳後跟不要觸及地面。
5.雙杠屈臂懸垂舉腿:主要鍛煉下腹部。
動作要領:雙手握住雙杠,前臂緊貼杠面,與上臂約成90度,上臂貼緊體側穩固上體,下肢懸垂。屈膝提腿上舉,再緩慢下降還原。
6.仰卧起坐:主要發展腹肌力量,尤其是上腹部。
動作要領:仰卧長凳或地板上,雙腳並攏,屈膝,雙手抱頭或放在身體兩側。腹肌收縮用力抬起上體,稍停,緩慢還原。
7.蛙跳(立定跳):有原地蛙跳和三級蛙跳(連跳3次)兩種,跳躍方式和青蛙一樣,主要發展下肢力量,尤其是大腿股二頭肌。對提高爆發力、力量、速度、協調性有良好作用。三級蛙跳更能體現下肢力量強弱、身體水平速度的快慢和身體的協調性。
說明:三級蛙跳就是1組連續跳3次。

⑦ 怎麼才能最有效的練力量

增加力量的訓練方法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復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煉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鍾的時間集中鍛煉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劃船、卧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盡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⑧ 怎樣可以快速的提高力量

肌肉力量可以分為最大力量、快速力量和力量耐力。

最大力量是肌肉做最大收縮時所能產生的張力,通常用肌肉收縮時所能克服的最大阻力負荷來表示。

快速力量是肌肉在最短時間收縮時所能產生的最大張力,爆發力是其常見的表現形式。

力量耐力是指肌肉長時間收縮的能力,常用肌肉克服某一固定負荷的最多次數(動力性運動)或最長時間(靜力性運動)來表示。

力量練習的運動強度一般用「RM」(repetitionmaximum)來表示。RM是指可重復一次的最大重量值。例如2RM表示能重復2次的最大重量值。一般用卧推來測試上肢的力量,假如你用盡力量只能推起50千克重的物體一次,那麼50千克就是你的1RM。每個人的肌肉力量不同,他們的1個RM也不相同。不同RM的練習對肌肉的影響也不同,見表3。

例如,一個30歲的男性,想要提高自己的肌肉體積,若已知他上肢的1RM是60千克,查Hotlen表(見表4)可知其10RM是45千克,就可以用45千克的重物來練習,每次練習4~6組,組間休息2分鍾。

⑨ 怎麼快速讓自己力氣變大

介紹幾個方法:(一),散打:力量是怎樣練成的。很多散打愛好者平時難以接觸到力量訓練器械,這里介紹幾種簡單的力量練習法。1。俯卧撐:具體方法不多介紹,可以用拳或掌撐地,但不必用十指撐地。雙拳或雙掌的間距越大越費力。俯卧撐的訓練效果和卧推杠鈴相當。力量大者,可以練習單手俯卧撐,或在背上放置杠鈴片等重物再練習。
2。蛙跳:主要練習大腿和小腿的爆發力,其作用類似於負重深蹲。器械力量訓練1。手腕屈伸:練習者半蹲或全蹲,雙手反握杠鈴桿(圖1),然後小臂用力上翻,將杠鈴桿托起(圖2)。作用:此法主要增強手腕和小臂的力量。在搏擊中,小臂的力量直接影響拳手的出拳力量。李小龍生前也非常重視小臂的鍛練。
要點:前臂盡量貼在大腿上,肘部不要上抬。手腕屈伸時幅度要大,速度不用太快。運動量:用20公斤的杠鈴桿練習,20-30次/組,組間休息1-2分鍾,做5~10組。2。平推:身體直立,雙手正握杠鈴片,將杠鈴片放在胸前,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圖3),然後用力平推出去,雙臂伸直後再回收(圖4)。
用最快的速度反復練習。做完平推練習後,屈臂將雙手放在胸前(圖5),然後做快速直拳空擊練習(圖6),將剛才推杠鈴桿刺激肌肉產生的力量轉化為直拳中的速度和力量。作用:鍛練直拳的攻擊力量和攻擊速度。要點:推出時手臂要伸直,穩住身體重心,不要前後晃動,雙腿可微屈。運動量:用15-25公斤的杠鈴桿練習,20~30次/組,組間休息1~2分鍾。
做空擊練習時,做5-10組,20拳/組,將空擊練習穿插在平推練習中。3。彎舉:身體直立,雙手正握杠鈴桿,兩臂伸直,兩腳與肩同寬(圖7),然後用力屈臂將杠鈴桿提起到與頸部同高(圖8),再恢復成原來的姿勢。做力量轉化練習時,站好預備式(圖9),做雙手勾拳交替空擊練習(圖10),將獲得的一般力量轉化為勾拳的速度力量。
作用:主要鍛練上臂和前臂的肌肉,提高拳法中勾拳的出拳力量。要點:杠鈴起落時,盡量不要彎腰,也不要借反彈之力提起杠鈴,並且要達到與頸部同高。交替擊勾拳練習時,要注意抖腕。運動量:用35-50公斤的重量練習,做10-12/組,組間休息1—2分鍾。做轉換練習時,做5-10組,20拳/組,穿插在彎舉練習中。
4。轉腰:雙腳分開直立,將杠鈴放到頸後,雙手抓穩杠鈴桿(圖11)。腰部用力向左側轉90度,以轉腰之力轉動帶動雙腿成左弓步(圖12)。然後腰部用力向右側轉180度,雙腿成右弓步(圖13)。做力量轉化練習時,按預備式站立,做前手直拳和後手勾拳的連擊練習(圖14,圖15),認真體會轉腰帶動手臂、拳頭的發力過程。
作用:在散打中,無論是出拳還是踢腿,都要用轉腰的力量,因此腰部的力量訓練格外重要。這種訓練方法和散打中出拳過程中的轉腰發力相似,可有效增加腰部力量。要點:轉腰幅度要大,但速度不宜太快,上身要站直。運動量:用20-50公斤的重量練習,做20~25/組。轉換練習時20拳/組,做5-10組,組間休息1—2分鍾,穿插在轉腰練習中。
5。卧推:身體仰卧,雙手分開同肩寬,正握杠鈴放在胸前(圖16),用力將杠鈴推起至雙臂伸直(圖17),再放下杠鈴。再做力量轉化練習,找一同伴持手靶,以最大力量出拳擊打手靶,或重拳擊打沙袋。作用:做為鍛練上肢力量的很好方法,卧推可以極大地提高上肢和胸肌的力量。要點:杠鈴落下時盡量貼在胸口,推起杠鈴速度不宜太快。
在超負荷卧推時,一定要有人在一旁保護。重拳擊靶時,要力從腰發。運動量:用最大卧推重量70~80%的重量做6-8/組,或用最大卧推重量80-95%的重量做2-5/組,或用最大卧推重量95—110%的重量做1-3組。做轉換練習時,20拳/組,做5-10組,組間休息1-2分鍾,穿插在卧推練習中。
6。深蹲起:全身站直,將杠鈴放在頸後,雙手抓穩杠鈴桿,兩腳與肩同寬(圖18),然後屈膝深蹲(圖19),再用力站直身體。再以預備式站好,反復做側踹練習(圖20),可將深蹲起中獲得的力量轉化力側踹等直線腿法的擊打力量。作用:重點鍛練腿部力量。「手是兩扇門,全憑腳打人」,因此腿部的鍛練是不能忽視的。
要點:深蹲起時,腰要挺直,靠大腿的力量站起,不可藉助下蹲後的反彈力。下蹲和起立時,注意防止腰部受傷,身旁盡量有人保護。側踹腿練習時,起腿要高,全身整體發力。運動量:用最大深蹲起重量70-80%的重量做6—8/組,或用最大深蹲起重量的80~95%的重量做2-5/組,或用最大深蹲起重量的95-110%的重量做1-3組。
做側踹腿空擊練習時,20腿/組,做5~10組,組間休息1~2分鍾,穿插於深蹲起練習中。7。半蹲起練習:全身站直,將杠鈴放到頸後,雙手抓穩,兩腳與肩同寬(圖21)。然後雙腿屈膝,大小腿成90-120度夾角(圖22),然後用力站直身體。再按預備式站立,做前後鞭腿的空擊練習。
在練習中,體會鞭腿空擊的流暢感。作用:主要練習大腿的爆發力。要點:半蹲起時,腰要挺直,靠大腿的力量站起,盡量快速練習,並要有人在身旁保護。運動量:用最大半蹲起重量70—80%的重量做6-8/組,或用最大半蹲起重量80-95%的重量做2-5/組,或用最大半蹲起重量95-110%的重量做1-3組。
做鞭腿練習時,20腿/組,做5~10組,組間休息1—2分鍾,穿插於半蹲起練習中(二),熊氏易筋經是前廣東武協主席李佩玄先生所傳的功法。我少年時代的老師是武警部隊的南拳教官。他每天早起,練的就是熊氏易筋經,當時刊載該功法的武林雜志就是他的枕中密笈。熊氏易筋經追求的是筋長力大,要把筋拉長,見效很快的話。
我上高中時練過,1小時20分鍾左右,不錯,很好的東西,練了兩年,全年級也就一兩個人掰手腕能和我較量。

閱讀全文

與練力氣的快速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常用檔案分類方法之一 瀏覽:540
中文時態問題及解決方法 瀏覽:666
用什麼方法能讓驗孕紙變兩條杠 瀏覽:852
多肉剪枝方法圖片 瀏覽:431
尿糖試紙的使用方法 瀏覽:799
信息數據統計分析方法 瀏覽:760
洗衣機如何排水方法視頻 瀏覽:127
樓邦防水塗料使用方法 瀏覽:753
宮寒病最快治療方法 瀏覽:898
奢侈手機鑒別方法 瀏覽:876
紙板收納盒製作方法視頻 瀏覽:230
卵巢癌晚期保守治療方法 瀏覽:131
紅豆薏米茯苓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瀏覽:679
育肥羊發燒用什麼方法治 瀏覽:985
四季香水無籽檸檬的種植方法 瀏覽:906
治療精神衰弱的方法 瀏覽:399
常用蓄電池的充電方法有哪三種 瀏覽:693
趨勢股最簡單有效的操作方法 瀏覽:180
手機塑料焊接方法 瀏覽:244
地球的研究和方法 瀏覽: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