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金線蓮種植
金線蓮種植方法如下:
1、選好種子:利用種子種植金線蓮,挑選優質、飽滿、且健康的種子很有必要。對於已經干癟或者是破損的種子,都要將其挑選出。
2、進行催芽:選擇好種子之後,要把外殼給小心的取出。接著准備好氯酸鈉溶液,把種子放進去,差不多需要浸泡十分鍾的時間。取出之後需要再用水清洗一下,撈出來之後要放到通風性好的地方進行晾曬。
3、開始種植:種植前要准備好土壤,種植時很簡單,把晾曬之後的種子播在土裡,播撒的時候要均勻一些。種植後的溫度不可較高或是較低,差不多在25℃最佳,之後等它發芽就好了。
分株種植方法
1、分割植株:時間可以選在春秋季節,要選擇長勢好的母株分株。分株前應該少澆水,將植株從盆內取出並把根系都清洗干凈,之後使用干凈的刀具,從它的根莖處將其分割成幾個小株就好了。
2、消毒處理:在完成分割的工作之後,應該在切口的位置消毒。之後有必要的話,再塗上一點生根粉。
3、進行種植:種植使直接把它的假球莖埋在土中就行,之後再鋪一層比較細的石子。接著要把水澆透,放置到一個陰處大概10-15天左右就可以。
『貳』 寶靈聖草金線蓮怎麼種植的
一、種植時間
金線蓮播種後很難萌發,一般不採用這個方法,金線蓮種植一般是採取分株的方法,每隔幾年分株一次,通過分株來種植培育出新植株。分株一般是在春秋兩季進行,氣候適宜的環境下更利於分株成活。
二、脫盆分株
將金線蓮分株之前,要先將它脫盆。選擇生長健壯,假球莖密集的金線蓮植株,在脫盆之前先要暫停澆水,保持土質偏干,這樣能利於植株脫盆。將金線蓮植株小心的取出來,將植株分割,保證每個分株上都有假球莖。
三、准備盆土
種植要選好合適的盆土,花盆不能太小或太大,大小需要適中,要能符合生長需求,花盆材質透氣,並且能有排水的孔洞。土壤要用富含腐殖質的沙壤土,還要准備好碎瓦片、粗石子、粗粒土、細沙等。
四、進行種植
在花盆底部鋪上碎瓦片,之後再鋪入一層粗石子,之後加入粗粒土和細沙,填充上沙質壤土。將金線蓮種植進去,不用種植太深。
五、後期養護
種植後澆透水,先養在陰涼處,定期澆水保持濕潤,之後緩苗後正常養護。養分補充可以使用碧卡水溶肥
『叄』 御貴草金線蓮種植的技術和方法有哪些
一、御貴金線蓮種植方法:
1、選擇種植地:選擇海拔高度在500米-600米的針闊葉林交混地帶上建造大棚。
2、建造大棚:大棚的長度按照個人需求來定,高度要在2.4米-2.9米,寬度要在6米-8米,棚頂上面蓋一層塑料膜,膜上鋪一層遮陽網。大棚裡面要設置照明設備和澆水設備,還要建造幾個苗床,用來放一些種植穴盤,還有苗床要比地面稍微高一些。棚子的周圍要設置防蟲網,以防止蟲子危害金線蓮。
3、種植准備:種植之前,先將裝有苗的玻璃瓶,放到大棚里能遮擋陽光的地方,馴化8天,等到苗適應新環境後種植。
4、開始種植:將馴化好的苗從玻璃瓶子了夾出來,放到操作台上剔除根系周圍的小芽從,然後種植到穴盤上面。種植後先用多菌靈1000倍液澆一次,再澆1次定根水。
二、御貴金線蓮田間管理:
1、施肥:在新的根系生長出來之後,使用伯示麥生根劑。
2、澆水:澆完定根水以後,每隔2天澆1次水。澆水的時候,要先查看一下培養基的濕度再澆水,以免培養基里水分太多而造成根莖腐爛。
3、採收:從種植後開始算,過6個月後就可以採收。採收的時候,只收割莖基部1節以上的部位,留根再生。
『肆』 金線蓮的種植技術與管理
金線蓮的種植技術與管理:
一、土壤
選擇合適的土壤是最為重要的,金線蓮比較怕澇,所以土壤一定要透氣,可以在花盆底部適當加入一些砂石,這樣能夠增加土壤的透氣性。
二、光照
金線蓮不能接受陽光暴曬,否則很容易死亡。即使像春天、冬天這樣陽光較弱的季節,也要進行適當遮陽。同時冬季要注意做好保暖,如果室內溫度低於20度,金線蓮容易凍傷。夏季秋季遮光工作就更要做好,起碼要擋住2/3以上的光。另外要做好降溫的工作,溫度不能超過35度。
三、水肥
金線蓮喜歡濕潤的環境,但是土壤不能積水,所以每次澆水的量不要太多,比如冬天一個星期澆一次水,春秋天大概兩三天澆一次水,夏天則每天都需要澆水。
可以選擇在早晨或傍晚的時候澆,碰到氣溫高的時候還可以適當噴一些水。肥料方面需使用稀釋過的復合肥,春季時可以半個月施肥一次,冬季生長緩慢,可以少施或不施肥。
種植注意事項:
金線蓮栽植宜淺不宜深,栽後最好覆蓋干凈乾燥的苔蘚,株行距5~10cm×5~10cm,種植後要立即澆定根水以確保成活率。較高海拔的山區宜在春季4~5月 份種植,可加速生長,當年收獲。平地低丘應選擇在秋季8~9月份種植,這樣可避免夏季高溫和病蟲害發生傳播的高峰期。
提高成活率和產量田間管理好才能讓它們茁壯成長起來,金線蓮喜歡潮濕的環境,土壤濕度低了,容易導致死亡,除了雨天,一般在每天的上午或者傍晚。都要給金線蓮澆一次水,讓土壤濕度保持在65%。
『伍』 金線蓮的種植方法
金線蓮的種植方法很簡單,可將其種子浸泡氯酸鉀溶液後,清洗干凈播撒進土壤中,保持溫度在25℃,使其盡快發芽。也可選擇在換盆時將其分成若干小株,清理傷口後分別種進小花盆中,澆水養護半月即可種植成功。
1、種子種植
在金線蓮如何種植中可以選擇進行種子種植,要先挑選健康飽滿並且顆粒較大的種子,將上面的外殼進行去除。隨後將種子在氯酸鈉溶液裡面浸泡10分鍾,使其能有效催芽。
再把種子從溶液中取出用清水進行清洗,將其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准備好疏鬆的土壤,將處理過的種子均勻的播撒在土中,保持溫度在25℃左右,細心養護使其發芽成苗就好。
2、分株種植
因為金線蓮種子發芽慢並且種植過程復雜,人們更常用的是分株種植。一般在金線蓮換盆的時候,將其脫離後清洗干凈根部,隨後再把根莖適量進行分離使其變成若干小株。
將其切割的傷口進行消毒後塗抹上生根粉,再把小株金線蓮一一栽種進准備好的小花盆中。澆水讓土壤變濕,並將其擺放在通風的陰涼處,半個月左右其根系就會正常生長了。
『陸』 想了解下金線蓮種植技術
介紹金線蓮種植技術,教大家在種植中如何對溫度、濕度、光照把控,金線蓮屬於非常珍稀的中草葯植物,它的生長一般都分布於海拔500-1500公尺的闊葉林床,且生長緩慢,所以在金線蓮種植栽培中溫度、濕度,是成功與否的重要因素。下面介紹金線蓮種植中的七個要點,如下:
1、溫度要求
金線蓮之發育、生長、開花與結果都有一定的溫度。在金線蓮種植栽培環境中,溫度的影響甚巨,溫度過低則生長緩慢,高於30℃或低於15℃則不利於生長,若低於10℃,須加設施保溫,適宜的栽培溫度為20~25℃,栽培場所溫度過高時,可利用遮陰、澆水、加強通風或以蒸發冷卻方式如噴霧或使用水牆等方法以將溫度降下來。
2、濕度要求
空氣濕度高有住於生長並提高植株鮮重,但栽培介質不能過濕,過濕易導致莖腐病,特別在高溫(28-32℃)、高濕下,容易有鐮刀菌感染進而發生猝倒病,這是平地夏天不能栽培成功的主要原因。莖腐病(stemrot)之病源菌為Fusariumoxysporum,基腐病(basalrot)為Pythiumultimum,目前以莖腐病發生最為嚴重,占病害發生之90%。
3、光照要求
金線蓮屬於陰性植物,原生於森林內樹下半遮陰的地方,因此適合金線蓮栽培的光度,約為正常日光量的1/3,最忌夏秋中午左右之直射陽光,此將引起日灼損傷葉片,一般而言,若光度高於5000lux則會使新生葉片白化,低於1000lux將使植株纖細徒長,一般栽培時可利用75%遮光網雙層控制在4000lux左右,如此除了具有遮陰效果外,也利於濕度的保存及通風。海拔1000公尺左右的地區栽培金線蓮,由於溫度適宜,因此夏天的生產量幾乎是平地的兩倍,惟冬天來螳劦釭`意寒害的發生,保溫設施中尤以隧道式陰棚較易保溫,平地栽培場若亦須採用此方式栽培,應將陰棚架高一些,以利於通風。
4、栽培介質
金線蓮屬地生蘭又是葯用植物,所以必須使用清潔及適宜的栽培介質栽培,適宜的介質除了須具備有良好的透氣性外尚須有良好的保水性,目前所使用的介質包括有蛇目屑、碳化稻殼、蛭石、真珠石、腐葉土及水苔等,栽培中依不同的介質混合比例,來調整介質的通氣性及保水性,苗株剛由瓶苗移出時最好以2號蛭石栽植,因蛭石系經高溫處理,吸水及透氣性均佳,且富含鎂及鉀離子,具蓄積養份之能力,可降低無菌狀態移出的苗株遭受病菌為害的機會,並可助於瓶苗適應環境變化的機會,金線蓮須水而不宜積水,澆水量及次數將會隨著植株的發育狀況及生長環境而須調整,介質中的肥料以緩效性的有機肥為主。
5、在組織培養尚未被應用在金線蓮上時,傳統的繁殖方法為分株、扦插、種子播種,其中因為種子收獲不易及播種的發芽率低,所以以往大都以分株及扦插的方式繁殖,然而因易受環境的影響,此方式的存活率約為30~70%(9),金線蓮生長緩慢,以種子播種繁殖而言,必須兩年以後才能利用,現在利用莖段培養可以提早採收,而採收適期的決定仍然和栽培時間的長短有密切的關系,至少必須在出瓶栽培十個月(定植後8個月)採收較適宜。
經專家的多年探索研究,在無菌播種繁殖金線蓮方面取得成功,現已形成年產優質種苗10萬瓶的規模,為人工種植金線蓮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6、種植基礎的選址:根據金線蓮生長特性,適宜選擇在無工業污染環境,有天然潔凈無污染水源,方便噴灌.靠山邊陰面處建立生產產地。
7、金線蓮種植管理:金線蓮生長速度慢,每個月僅長出1-2葉片,還要不斷人工噴灌保持一定濕度,通氣等條件。一般每隔一定時間澆灌一次,適量施肥和抗病農葯保持金線蓮的生長要求,可以選用「采法特套餐水溶肥」。
『柒』 金線蓮種植方法簡要介紹
三農導語:野生金線蓮常生長在人跡罕至的原始生態深山老林中,性喜陰涼、潮濕。它在民間使用范圍較廣,素有「葯王」、「金草」、「神葯」、「烏人參」等美稱,在中國有著悠久的葯用歷史,葯用價值極高。市場上的金線蓮供不應求,其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而金線蓮的生長條件要求嚴格,加之人們的大量採集,野生金線蓮如今已經越來越少,已經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這時金線蓮的人工種植已經迫在眉睫。市場前景如此優異的金線蓮該如何人工種植呢?種植過程中又有哪些注意的地方呢?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看一看金線蓮種植的方法及管理吧。
一,選地建園
金線蓮進行人工栽培時,對於種植地的選擇及其關鍵。種植時應選擇在海拔較高的水源附近的陰涼處,近闊葉林或針闊葉林交混地帶。同時在溫度上要求一月份的平均溫度在10℃以上,7月份的平均溫度在25℃左右,空氣濕度保持在70%左右。土壤要選擇結構性能好、土質疏鬆、酸鹼度適中的黃壤土種植。其次不能建在風口、窪地等易滯留空氣的地區,要保持園區內空氣流通。
二,科學栽植
金線蓮的栽植宜淺不宜深,栽後最好覆蓋干凈乾燥的苔蘚,株行距最好在10厘米以內,種植後要立即澆定根水以確保成活率。較高海拔的山區宜在春季5月份種植,可加速生長,當年收獲。平地低丘應選擇在秋季9月份種植,這樣可避免夏季高溫和病蟲害發生傳播的高峰期,提高成活率和產量。
三,水肥管理
金線蓮的水肥管理十分重要,對其成活率及其產量都有著極大的影響。金線蓮種植的過程中,要注意保持土壤中的水分,乾旱時及時灌溉澆水,澆水時要採用勤澆少澆的原則,保持土地的濕潤即可,避免一次性大量澆水灌溉,以防澆水前後土壤中的含水量差別過大,造成根莖腐爛。在雨季到來時,要做好園區的排水防癆工作,避免雨水大量堆積。栽種後的金線蓮,施肥種類應以有機肥料為主,如用黃豆餅經發酵後的稀釋液、豬糞、牛馬糞等農家肥,若能配合噴施葉面肥更好,通常在每100kg肥液中加少量的硫酸亞鐵,以促進葉色濃綠而富有光澤,保證營養吸收的均衡。
四,病蟲害防治
病蟲害也是影響金線蓮成活率及產量的一大阻礙。常見的蟲害有蝸牛、紅蜘蛛、小地老虎、螻蛄等,常見的病害有猝倒病、軟腐病等。面對病蟲害的威脅,在金線蓮的種植過程中,不僅要定期對園區消毒,還要做好各方面的預防工作,盡量切斷傳播源,降低發病率。其次還要經常觀察種植園區,仔細檢查植株枝葉,發現病蟲害跡象時要及時做出對應措施,根據不同情況使用不同的葯劑,及時治療,降低病蟲害對種植者造成的經濟損失
五,適時採收
金線蓮栽植後5個月,株高10cm以上,5-6片葉子,鮮重1-2g時即可採收。收獲時可連根拔起,也可選擇割莖留根再生。採收後抖去泥土,置於陽光下暴曬或用火烘乾即成干品。
小編提醒:以上就是金線蓮種植的方法及管理技巧,做到這幾點,你也可以嘗試對金線蓮的種植。同時在種植過程中對於園區的細心管理也是必不可少的,定時對園區進行雜草清除、消毒殺菌,是金線蓮健康生長的基礎。種植過程中若遇到問題,要從當地的實際情況入手,根據種植條件選擇最合適的解決措施。
金線蓮種植方法技巧:
1、保持溫度
金線蓮不耐寒,生長溫度必須維持在25~30℃之間,溫暖的環境才會長得更茂盛。冬季要注意防凍,放在溫暖的花房中,春秋季節不要低於20℃以下。夏季溫度超過35℃的時候要進行適量降溫。
2、半陰環境
金線蓮喜歡溫暖環境,並不喜歡陽光直射,放在只有正常光線的1/3大的半陰環境。
3、澆水足
金線蓮需要保持土壤的濕度才能健康生長,不要讓土壤乾涸澆水要頻繁,春天和秋天2~3天澆水1次,夏天每天澆水,冬天4~5天澆水1次,夏天還要噴霧向植株噴水。
4、施肥
金線蓮的生長比較緩慢,需要為其施肥。濃肥會起到拔苗助長的反作用,淡肥比較適合。在春秋季節金線蓮生長較為旺盛的時候,15~20天施加一次稀薄的液體肥就行了。夏季溫度過高和冬天溫度過低的時候一定不要對其施肥,以免引起肥害。
5、換盆
金線蓮種植之初選擇的花盆都不會很大,在種植一年之後需要換個大一點的盆栽。根據植株生長的旺盛程度來看,2~3年換一次盆即可,為了方便它的生長選擇陶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