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部分熱點城市房價上漲壓力仍然較大,如何有效減輕房價壓力
要想減少房價壓力,那麼就需要首先提高人們的工資待遇,如果工資待遇不能整體提高的話,那麼就降一下房價。
『貳』 怎麼樣有效降低房價
那就是提供更多的住房資源或者是公租房資源,這樣的話就可以有效的降低房價。
『叄』 關於房價的調控措施有哪些效果怎麼樣呢
房價的調控措施有限制土地,降低貸款額度,增加房企的稅收,加長證件辦理的日期時間,加大對房企圈地不建的處罰力度。效果還是非常理想,房價的增速已經降低了很多
『肆』 誰知道[轉載]政府採取哪些措施——才能抑制房價
最近幾年,政府針對房價頻頻出台調控措施,但房價卻越調越高。如果不解決住房供需矛盾;不對房地產開發商及炒房暴利進行有效調控;不打破房地產開發行業相對壟斷格局;不改變經濟發展不平衡現狀。單純利用金融、稅收、增加保障性住房、責令78家國企退出房地產市場等調控措施,無法達到穩定房價的目的。即使暫時達到調控目的,也容易走極端。房價過高或過低對經濟發展、社會穩定都是十分不利的。如果房地產泡沫破裂,會給中國經濟帶來災難性的影響。
導致房價過高的因素很多:住房剛性需求、住房供不應求是最主要原因,不從根本上解決供需矛盾,採用其它措施調控房價是治標不治本,很難達到預期目的。
調控房價是國家面臨的嚴峻問題,單靠少數幾個部門很難解決。需黨中央、國務院統一部署,綜合分析中國當前經濟和城市發展現狀、充分考慮中國城市化進程所帶來的、對住房的巨大需求。筆者建議國家採取如下措施:1
.增加土地供應
中國人口多可利用耕地少。經濟要發展,百姓也要吃飯。而城市發展需要佔用大量耕地,這確實是個矛盾。但是,中國城市化程度最終會達到西方發達國家水平。那時,耕地不會減少,反而會增多。因為農村人口轉到城市後,其大部分剩餘宅基地將轉化為耕地。耕地減少只是暫時的,只要加大對農業的資金投入,完善農業基礎設施,確保糧食增產、穩產,中國人吃飯問題暫時不會受到影響。要解決當前住房供不應求的局面,國家必須增加土地供應,這樣才能穩定房價。2.
改革土地出讓制度
地方政府通過競拍形式出讓土地,地價越炒越高。一方面土地賣高價,另一方面又要降房價,這本身就是個矛盾,使國家處於兩難境地。要解決這一問題必須轉變土地出讓制度。把土地出讓與稅收相結合。即政府確定基礎土地出讓價格,這個價格等於或稍大於土地征地、拆遷成本即可。政府則以稅收形式取得財政收入。一方面根據房地產開發商贏利多少,制定相應征稅種類及征稅百分比,對房地產暴利要高額征稅;另一方面對購房者按房屋面積,以每平方米為單位,每年徵收一定數額的土地使用稅,征稅年限與房屋使用年限相同。政府根據房地產開發企業的資質不同、通過抽簽形式來確定誰能取得相應地域的土地開發權。這種政府一次性土地出讓收費改為長期分次繳稅的優點是:降低房價、緩解百姓購房壓力、抑制炒房、降低房地產投資風險、地方政府可長期收稅,財政收入穩定。
3.禁止囤地、炒地、對炒房所獲暴利高額征稅
房地產開發企業在取得土地開發權後,應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房地產開發,逾期開發者將受到處罰;不開發者政府將收回土地,所交土地出讓金政府沒收不予退還。政府控制土地並視住房市場供需情況,通過增加或減少供地數量來調控房價,這是一項非常有效的調控措施。取消二手房營業稅,但對炒房所獲暴利要高額征稅(根據盈利額分檔征稅)。
4.降低房地產業准入門檻
提高服務意識,公平對待每個房地產開發企業;鼓勵國企、民企和私企進入房地產市場,建立自由競爭機制,打破目前房地產相對壟斷格局,從根本上抑制房地產暴利。筆者不贊成國資委責令78家國企退出房地產市場,那樣,會給房地產壟斷創造條件。房地產暴利是壟斷造成的,不是自由競爭造成的。
5.調整征地、拆遷政策,降低土地開發成本
中國征地、拆遷補償標准,是以地面上的附屬物或建築物的實際面積為計算單位。如耕地上建有塑料大棚則補償標准高;宅基地上的建築物面積越大則補償標准越高。農民、市民為了多得到補償,在征地、拆遷前突擊建塑料大棚或建房。國家征地、拆遷在時間上又滯後,不久國家實施征地、拆遷後,突擊所建的大棚、房屋又被拆除,造成極大浪費。政府多花錢,而被征地、拆遷者多得到的補償去除突擊搶建投資成本,而實際所得補償並不太多。這種非人性化的規定於國於民都沒好處,反而給投機者發動遷財創造了機會。為降低成本,可考慮提高普通耕地補償標准,其所建塑料大棚則按成本補償;或提高平房補償標准,二、三層樓房逐層降低補償標准,最大限度減少浪費,既能減少征地、拆遷造成的矛盾,百姓能多得錢,國家也未必多花錢。6.
改變城市發展模式,增加路網及基礎設施的投入
住房需求使城市面積不斷擴大,而城市由里向外的發展模式的缺點是:公路建設始終落後於城市建設,有高速公路,卻沒有高速車輛。交通擁堵使城市發展空間相對縮小;城市外圍居民通勤困難,許多市民寧願花高價在城市中心區域買房,也不願花低價在城市外圍買房。而
城市中心區域房源有限,供不應求,造成房價上漲;另外拆舊房或拆舊樓建新房也是極大的浪費,不利緩解當前住房緊張局面。改變城市發展模式,即改由里向外為由外向里的發展模式。在城市的不同方向修建高速公路或修建輕軌,同時完善基礎設施(上水、下水、電力、燃氣、光纜通訊等)雖然投資巨大,但是通過外圍土地增值(或增稅)可基本收回投資。這種模式可使城市發展空間擴大幾倍或十幾倍,最大限度滿足住房需求。中國除一線城市外,二、三線城市還在迅速發展,要使城市有一個較大的發展空間,避免城市交通擁堵,必須改變城市由里向外的發展模式。
7.建設衛星城
一個城市不能無限地向外擴張,即使土地允許。而城市用水、排污、垃圾處理、環境污染等也會成為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中國人口多,農村人口逐漸向城市轉移,對住房的需求可以說是無限的。有限的城市空間永遠都無法滿足無限的需求,單純靠大城市難以解決住房需求。所以,以大城市為依託,在其周邊建設衛星城,以高速公路、輕軌或鐵路與其相連,建設高速交通網,也是解決住房剛性需求的重要措施。8.
降低住房腐敗成本
政府提供的建房用地,應提前做好規劃及各項審批。房地產開發企業取得土地開發後,只管開發,不需八方拜佛。盡量減少企業額外負擔,不給腐敗分子吃、拿、卡要的機會,使企業在一個寬松的環境下經營,建房成本低了房價自然會低。9.
逐漸改變經濟發展不平衡現狀
經濟發展不平衡使二、三線城市工資待遇低,就業困難。大批農村勞動力、大學畢業生願在一線城市就業、發展。使一線城市人口巨增,從而增加了住房需求,住房需求的增加必然導致房價上漲。要緩解一線城市房價上漲壓力,必須發展二、三線城市經濟,使農村人口均衡的向各個城市轉移。10.
取消經濟適用房及保障性住房,多建廉租房或廉租公寓
經濟適用房、保障性住房的建設規模及數量,不能抑制高房價、不能解決高房價帶來的諸多社會問題。由於論資排輩,真正需要享受優惠政策的人很難如願。經濟適用房大多賣給了政府官員,他們不一定缺房,卻享受到了社會主義優越性;分配給普通百姓的經濟適用房,又難免暗箱操作,造成分房不公。弊大於利,保障性住房也未必保障普通百姓,所以,建議取消之。
『伍』 降房價,政府可以採取哪些措施
降低商品住房價格是有可能實現的,尤其是在三、四線城市。政府為了降低市場風險,可以採取必要的激勵政策,或者是團購保障性住房的做法,鼓勵開發商主動降價。當然,房地產市場上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人們買房子大多是在房價上漲的過程中實現的,如果房價處於下降通道,人們擔心後悔很少會出手購買。因此,政府和社會各界,還要盡量維持一個相對穩定的市場環境,以利於人們做出理性的購買決策。
降房價,最簡單的,是把地價壓下去。但是,這涉及各級政府的土地財政收入。今年土地出讓金已經下降了30%多,壓力已經很大。如果再降價賣地,那真是雪上加霜,所以這不太現實。
不過,相關稅費、各環節的圖章,現在還是很多的。不光是製造企業,相關服務領域也應該簡政放權,降低這些交易成本。
建一個房子,除了消防、安全這些好理解的圖章要蓋,就連文化、體育這些部門的圖章也要蓋,有時候沒有100多個圖章,你這房就甭想賣出去。這個意思就是,要麼你得給這些部門送房子,要麼人家買房子的時候你得照顧,這裡面交易成本的負擔是非常大的。所以說,稅費、交易成本這些,是最有壓縮空間的。
『陸』 如何能降低房價
其實我倒有幾點方法可以使房價降下來,就不知國家願不願意: 1、房屋面積不能按建築面積來算,而應該按套內實用面積來銷售,這樣的話:開發商就不能用虛構的面積、所謂的公攤來騙我們的錢,而老百姓也能明明白白的消費,得到真正的實惠。(比如房價3000元/平方,原來按建築面積130來出售,要39W,按實用面積100平方銷售,只要30萬元,房價不就降了9W?)而這種銷售政策,是國家定的,國家願意改嗎? 2、挈稅:現在普通房屋的挈稅是房價的2%,房價包括:購房的面積,但是也包括公攤面積、沒有產權的自行車庫、開發商黑心賣給我們的防盜門、太陽能熱水器、還有維修基金,人防設施費、政符代收的扶貧基金、教育基金、下崗職工救濟金等苛捐雜稅,它們都要再交一次2%挈稅,你們說,這合理嗎?房價能不貴嗎?國家如果減免掉這個費用,購房費用又可少花1W。可是國家願意嗎? 3、減少開發商建房的審批手續和審批費用:我一個開發商朋友跟我說,開發一個小區,至少要蓋300多個章,要交占房價很大比例的審批費用(還不佔背地裡的腐敗),少一個也不行,比如土地局,房管局,建委,規劃局,物價局,人防辦等等,一個也不能得罪,在審批過程中,往往出現很多好的樓層的房子被這些政府部門的要員很便宜的買去並很快的出現在二手市場中,變象的推動的房價的上漲,如果國家取消這些部門的審批權和審批費用,房價不就又下降了許多?可是國家願意嗎? 4、目前住房貸款利息是不斷的上調,老百姓在這種政策下,原本只要付出30萬房價的住房,結果到最後,往往要花到33萬或35萬更多,無故的增加了人民生活的負擔。如果國家對於家庭購買第一套住房,滿足基本生活所需的這種住房貸款提供比較低的利率,而對於富裕家庭購買第二套或更多住房和炒房人的利率實行高利率的措施,可以有效的控制炒房,而對於真正買房的老百姓來說,卻沒有增加負擔,這樣不是很好的辦法?為什麼國家想不到?而是不願想?卻是拚命的漲利率,恨不得把老百姓的錢,全榨出來? 算了,不說了,越說越氣。所以說,別看國家整天說要降低房價,實際上都是糊弄老百姓的,明年的今天,也許房價又漲到了一個新的台階。
『柒』 如何把房價給降下來
黃奇帆不必多介紹,學術型官員,一個把重慶房價按在地上摩擦很多年的男人。還在重慶嘗試過「地票」改革,這個政策未來很可能會深度影響農村土地市場。
黃奇帆每次講話都很有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他說「金融的本質就三句話」:
第一,為有錢人理財,為缺錢人融資;
第二,金融實際上就三個詞:信用、杠桿、風險;
第三、金融不是單純的卡拉OK、自拉自唱的行業,它是為實體經濟服務的,金融如果不為實體經濟服務,就沒有靈魂,就是毫無意義的泡沫。在這個意義上,金融業就是服務業。
說回正題,黃奇帆最近又有一次分享,發言稿很長,將近兩萬字。今天正文發是我整理的摘抄干貨版,還有一半是劃重點的全文,我放到了「閱讀原文」里。
1. 樓市的4個發動機,未來都會慢慢熄火
在過去的20年,中國房地產每年的新房銷售交易量差不多從1億平方米增長到17億平方米,翻了四番多。
持這種增長的動力主要有4個:
一是城市化,背後的動力是人口遷徙和聚集,前半程是城鎮化,後半程十大城市化。城市人口增長,城市規模擴大,形成了對房地產的旺盛需求;
但是城市化已經進入後半程,天花板近在眼前,人口增速放緩,人口紅利逐步淡出,人才靠搶。
二是舊城拆遷改造,也能產生較大的新房建設銷售交易量。但是舊城改造大拆大建未來會逐漸淡出,棚改已經熄火,舊改更多是修修補補。
三是住房質量升級,之前的建築水平一般,老房壽命比較短;現在新房的質量比之前好很多,每年的折舊速度也會相應地變慢。
四是人均住房面積增加,老百姓對更新更大的房子也有旺盛需求。但是現在「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到36平方米,已經基本足夠;
這種趨勢也會體現在「新房交易量」上:1998年到2008年,每年增長25%,3年就能翻一番。2008年到2012年,每年增長15%左右,五、六年翻一番。
2012年到2018年,大體上維持在6%-7%的區間,去年增長率只有1.8%。
2. 樓市未來在三種地區仍有增長行情,中心城市還會增長。所謂「中心城市」,指的是省會和區域中心,比如山東有濟南和青島,福建有福州和廈門——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雙子星」省份;
有些已經過了1000萬人口的大城市,比如鄭州、濟南、杭州、南京、合肥、武漢、成都、西安,這些城市不會封頂,還要向1500萬、2000萬發展。
有些省會城市現在是500、600萬人口,以後可能往1000萬人口的方向走。
省會城市一般都會遵循「一二三十」的發展規律:
用不到全省10%的土地,吸納至少20%的人口,創造本省30%的GDP,享受全省40%的學校、醫院、文化、金融、商業等公共資源。
大都市圈還會增長。
已經是2000萬以上的超級大城市,這個超級大城市自身的核心圈已經密密麻麻地碰了天花板了,它的發展將集中表現在大都市圈。
大都市圈不是一個行政范圍,而是它的經濟輻射范圍,大都市圈的輻射范圍一般會有1.5—2萬平方公里。大體上50公里—70公里的半徑繞一個圈。
城市群還會增長。
以超級大城市為中心的城市群,一般是四五百公里的半徑范圍內的城市構成城市群。
『捌』 如何控制房價
所有人都知道中國的房價過高,很多人為了買房甚至都要砸鍋賣鐵了,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大部分人都能對房價進行有效的控制,當然對於如何有效控制房價大家也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見。有說要控制土地價格的,也有說要對房價進行限制的,還有說要禁止交易的,反正什麼方法都有。房產大佬潘石屹卻給出不一樣的說法,潘石屹在某個節目上回答主持人的提問時表示:千萬別限制房價,房價就是個蓄水池,管住錢就能管住房價。這個觀點一出來就引起了大家的熱烈討論,甚至引來不少人的破口大罵,但實際上仔細想想潘石屹的這句話還是有些道理的。
關於房價上漲的原因,樓市專家們早就討論的差不多了,無非就是那麼些因素,而貨幣資金也就是錢在其中的確起到了一個一定的推動作用。大家都知道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里,中國的貨幣總量越來越大,市場上的錢越來越多,這就導致了物價越來越高,白菜大米的價格都因為貨幣貶值出現了上漲,那麼房價能不出現上漲嗎?實際上有數據顯示,在十年前國內M2總量大概是47.5萬億,而到了現在變成了180萬億,十年時間里貨幣增長了4倍,而相對應的房價差不多也上漲了4倍左右。這個角度來看,貨幣跟房價之間的確存在一定關系,雖然說不可能所有增發的貨幣都進入到樓市,但房地產行業的確是最能吸引貨幣的行業,畢竟房地產行業盤子夠大,能夠容納足夠多的貨幣!所以從這個角度分析,潘石屹說管住錢就能管住房價並沒有錯。
實際上這一輪樓市調控之所以能把房價穩定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於銀行把錢給管住了。從2016年底開始,國內的行業銀行就在不斷收緊信貸資金。在購房者方面,上調了房貸利率以降低貸款需求,而在開發商方面,先是收緊了開發商是融資渠道,後期甚至還出現暫停面對開發商的抵押貸款業務。不管是購房者還是開發商,想要從銀行拿到錢進入樓市的難度都變大了,原來購房者可以借錢買房,現在借錢變難了,購房者想買房子只能選擇便宜的買,開發商也沒多餘資金硬撐著不降價,所以最後房價自然就慢慢降下來了。雖然央行還在降准降息,但因為政策限制的原因,這些錢並沒有進入到房地產市場中,所以現在市場上的房價依舊保持著下跌趨勢。
一旦把錢管住了,那麼在現在市場上所有其他因素都要求房價下跌的背景下,未來市場上的房價就再也不可能像以前一樣出現大幅度上漲了。畢竟從人均住房面積來看,目前中國的人均住房面積已經達到了40.9平米,沒必要也不應該為了買房而砸鍋賣鐵了。而當房價不再繼續上漲之後,投資者慢慢把目光轉移到其他實體行業上,進入樓市的資金只會越來越少,整個經濟都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中。
『玖』 如何降低中國過高的房價
想要降低中國的房價,有兩個辦法,一是增加供給量,滿足剛需家庭的需要,二是打擊金融杠桿,抑制炒房。現在我們國家也是這么做的,房價平穩有序的下降。
『拾』 韓國房價越調控越高漲,通過什麼措施才能控制房價
近日,一則“韓國房價越調控越高漲”的消息,引發了廣大網友們的熱議,在網上鬧的沸沸揚揚。我們知道隨著社會的發展,個別城市會成為一個國家裡面高度發達的城市,而那些城市呢,經濟發達, 人們賺的錢也多,所以人們紛紛都會選擇去到那樣的地方去工作,希望能夠賺到自己的一套房子,生根發芽。在我國,例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樣的城市便是如此。而在韓國呢,例如首爾這樣的地方也是如此,因為去到這些地方的人太多了,而房子卻不夠多,所以呢,根據這個供需關系來講,這個房子的價格肯定是要漲的,因為房子就這么多,而人卻超級多,需求遠遠大於供給。那麼韓國的政府就去採取一些調控房價的政策,但是越調控他反而還越漲,那麼怎樣才能夠降低房價,控制房價呢?我們來聊聊。
一.增加房子
從根本上將呢,是供不應求的情況導致的,那麼第一點呢,可以建造更多的房子,房子足夠的多了,自然價格就上不去了,可以建造更多的高樓,能夠節約面積,增加住房戶數。
以上就是我對於這個問題所發表的看法,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有什麼不同的看法都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大家一起討論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