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山莨菪麝香膏微生物方法驗證怎麼做檢驗銅綠假單孢菌和金黃色葡萄球
葡萄球菌屬的微生物學檢驗方法與原理
1.標本採集:根據葡萄球菌感染所致的疾病不同,可採集膿汁、滲出液、傷口分泌物、血液、尿液、糞便、痰液以及脊髓液等。
2.檢驗方法及鑒定(1)直接鏡檢:無菌取膿汁、痰、滲出物和腦脊液(離心後取沉渣)塗片,經革蘭染色後鏡檢,如為革蘭陽性球菌呈葡萄狀排列可初步報告為:"找到革蘭陽性葡萄狀排列球菌,疑為葡萄球菌".(2)分離培養:血液標本(靜脈血約5ml)注入50ml葡萄糖肉湯或含硫酸鎂肉湯增菌培養,迅速搖勻,以防凝固,置35℃,一般於24h後開始觀察有無細菌生長,若均勻混濁,溶血及膠腖狀生長,則接種於血瓊脂,進一步鑒定,若無細菌生長,於48~72h後自行觀察(一般以7天為限),並接種血瓊脂,以確定有無細菌生長。血液標本也可注入商品血培養瓶培養。
膿汁、尿道分泌物、腦脊液離心沉澱物,通常可直接接種血瓊脂。35℃18~24h培養,可見直徑2~3mm,產生不同色素的菌落。金黃色葡萄球菌在菌落周圍有透明的溶血環。
尿液標本,必要時作細菌菌落計數。
糞便、嘔吐物應接種高鹽卵黃或高鹽甘露醇瓊脂平板,經35℃18~24h培養,可形成細小菌落,48h後形成典型菌落。
(3)鑒定試驗1)觸酶試驗:細菌產生的過氧化氫酶催化雙氧水生成水和氧氣,產生氣泡。方法:取營養瓊脂上的菌落置於潔凈試管內或潔凈玻片上,滴加3%H202溶液數滴,觀察結果,如立即(1min內)有大量氣泡產生為陽性,不產生或氣泡量少為陰性。葡萄球菌屬為觸酶陽性。
2)血漿凝固酶試驗:血漿凝固酶是金黃色葡萄球菌所產生的一種與其致病力有關的侵襲性酶,分游離型和結合型兩種。其作用是使血漿中的纖維蛋白在菌體表面沉積和凝固以阻礙吞噬細胞的吞噬。可分別用試管法和玻片法檢測。玻片法用於粗篩,若玻片法為可疑或陰性結果,還需用試管法確證。使用的血漿為EDTA抗凝兔血漿。有商品化乳膠凝集試驗。
3)甘露醇發酵試驗。
4)新生黴素敏感試驗:凝固酶陰性的葡萄球菌的鑒別,採用新生黴素敏感試驗。一般新生黴素耐葯者多為腐生葡萄球菌,敏感者為表皮葡萄球菌。
5)同時進行體外葯物敏感試驗:對苯唑西林的敏感性測試是必須的,由此可將葡萄球菌分為苯唑西林敏感的葡萄球菌(MSS)和苯唑西林耐葯的葡萄球菌(MRS)。同時還有必要測試β-內醯胺酶以及對萬古黴素的敏感性。
金黃色葡萄球菌:觸酶試驗陽性、血漿凝固酶試驗陽性、甘露醇發酵試驗陽性、對新生黴素敏感。
表皮葡萄球菌:觸酶試驗陽性、血漿凝固酶試驗陰性、對新生黴素敏感。
腐生葡萄球菌:觸酶試驗陽性、血漿凝固酶試驗陰性、對新生黴素耐葯。
報告:檢出"XXX葡萄球菌"(4)耐葯性檢測:檢測耐甲氧西林的金葡菌(MRSA),耐甲氧西林的表葡菌(MRSE),耐萬古黴素的金黃色葡萄球菌(VRSA),耐萬古黴素的表皮葡萄球菌(VRSE)。NCCLS/CLSI推薦用頭孢西丁紙片法檢測mecA基因介導對苯唑西林耐葯的葡萄球菌。
(5)臨床意義:葡萄球菌感染的特點是感染部位組織的化膿、壞死和膿腫形成。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和腐生葡萄球菌是引起臨床感染最常見的葡萄球菌。
1)金黃葡萄球菌常引起癤、癰、外科傷口、創傷的局部化膿性感染,播散人血後可引起深部組織的化膿性感染。此外,其產生的腸毒素可引起食物中毒,表現為急性胃腸炎。主要致病物質有血漿凝固酶、葡萄球菌溶血素、殺白細胞素、腸毒素、表皮溶解毒素和毒性休克綜合征毒素等。
2)表皮葡萄球菌是存在於皮膚的正常棲居菌,由於各種導管植入和人造組織的使用,該菌已成為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它是導致血培養污染的常見細菌之一。
3)腐生葡萄球菌是導致尿路感染的常見病原菌之一。
(6)治療原則:由於耐葯菌株日益增多,治療葡萄球菌感染時,應根據體外葯敏試驗選擇抗菌素。如果是危、急、重症感染,應首先經驗選葯,如萬古黴素等,待體外敏感試驗結果回報後,再調整用葯,針對治療。
㈡ 純化水中的微生物檢測怎麼做 要詳細
採用濾膜法進行微生物檢測是一種國際公認的微生物標准檢驗方法,其得到AOAC、美國、歐洲和日本等國家的葯典、FDA和EPA等組織的承認,廣泛應用於環境監測、食品及飲料工業、化妝品、制葯工業品質控制和電子工業等領域.賽多利斯公司的濾膜法微生物檢測產品成功地應用於濾膜法已有20多年的歷史,實用而且方便實用,它簡化了微生物檢測程序.
濾膜法微生物檢測:
將適當孔徑的濾膜放入濾器,過濾樣品,由於濾膜的作用而將微生物保留在膜的表面上.樣品中微生物生長抑制劑可在過濾後用無菌水沖洗濾器而除去.然後,將濾膜放在培養基上培養,營養物和代謝物通過濾膜的微孔進行交換,在濾膜表面上培養出的菌落可以計數,並和樣品量相關.
濾膜法的優點:
- 與直接法比較,可以檢測大量的樣品
- 濃縮效應使微生物檢測的准確度提高
- 帶有菌落的濾膜,可作為檢測的永久記錄存檔
- 可見的菌落和樣品量直接對應,得出定量結果
操作具體一點就是:薄膜過濾法檢測,一個樣過濾一份,就是200ml的純化水通過濾膜,將該濾膜浸泡在滅菌好的l生理鹽水中,再接種到平皿中,製成10級、100級、1000級稀釋倍數的細菌、黴菌和酵母菌稀釋培養皿,即可
㈢ 微生物定量方法怎麼做方法驗證
目前注冊申請提供微物限度檢查驗證內容於簡略設計夠嚴謹程夠規范或者未進行驗證等雖進行驗證驗證重點突能反映試驗完整性行性 實際微物限度檢查主要考察待測物受微物污染程度檢查內容包括細菌數、黴菌數、酵母菌數及控制菌檢查驗證應針細菌、黴菌、酵母菌計數控制菌檢查進行驗證 面別介紹細菌、黴菌、酵母菌計數驗證控制菌檢查驗證內容
㈣ 檢測微生物有哪幾種方法
1.觀察法:用顯微鏡尋找,醫院常用。
2.分析儀法:已經有專用的分析儀。
3.失氧法:將檢測物質密閉,檢測其中氣體成分的變化(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
㈤ 微生物的方法確認怎麼做
這在不同樣本中的確定方法是不同的,在實際工作中各種情況還是很復雜的,也需要比較多的經驗來進行判斷,並不是一句兩句就能說清楚的。
簡單說一下:
首先假設在樣本中檢測到明確為致病微生物的細菌,那麼就可以說明這些細菌,很可能是導致疾病的微生物,比如沙門氏菌志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
在無菌體液中,比如血液,骨髓,腦脊液等檢測出來細菌那麼也可以明確這些細菌是導致疾病的微生物。
在含有正常菌群的體表或者體腔管道內,賤廚拉菲正常菌群,並且數量比較多的細菌,那麼這種細菌可能也是致病微生物。
㈥ 2015年版陳香露白露片微生物方法學驗證用什麼方法
陳香露白露片葯物是一復方中成葯制劑,由川木香、大黃、石菖蒲、陳皮、甘草、次硝酸鉍、氧化鎂、碳酸氫鈉組成,用於胃潰瘍、糜爛性胃炎、胃酸過多等疾病。
建立陳香露白露片葯物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方法:根據該樣品的微生物限度標准,按《中國葯典》2005年版一部附錄微生物限度檢查法的驗證試驗指導原則,用委託廠家3個批號的陳香露白露片葯物進行驗證試驗,以考察確定陳香露白露片葯物微生物限度的檢查方法。首先用常規法進行預試驗,初步考察該樣品對試驗菌檢測的影響,然後根據預試驗結果,用離心沉澱集菌法進行再試驗。結果:常規法試驗時,大腸埃希菌、白色念珠菌的回收率均大於70%,而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的回收率小於70%,控制菌檢查檢出試驗菌。採用離心沉澱集菌法試驗時,可以有效消除抑菌作用,使金黃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桿菌的回收率大於70%。結論:採用離心沉澱集菌法可以有效消除抑菌作用,簡便、准確。
㈦ 微生物檢測或鑒定技術或方法有哪些
微生物檢測或鑒定技術或方法有哪些
通過顯微鏡直接觀察。一般來說,在一定的培養條件下(相同的培養基、溫度以及培養時間),同種微生物表現出穩定的菌落特徵。這些特徵包括菌落的形狀、大小、隆起程度和顏色等方面。(見高中生物選系1《生物技術實踐》圖2-8)因此可以通過顯微鏡觀察菌落特徵對微生物種類進行判斷。
使用選擇培養基培養微生物或人為提供有利於目的菌株生長的條件。選擇培養基,顧名思義其作用是允許特定種類的微生物生長,同時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長。例如,使用以尿素作為唯一氮源的培養基能夠培養出可合成脲酶的微生物;在培養基中PH調至酸性有利於黴菌的生長繁殖(抑制細菌的生命活動)等。選擇培養一般是通過觀察微生物的同化作用類型或某一特徵進行間接判斷,得到的微生物往往並不只有一種,但是能夠大致確定這些微生物存在的共有特徵從而對其分類。
使用鑒別培養基。即根據微生物的代謝特點,在培養基中加入某種指示劑或化學葯品。例如,水質檢驗中大腸桿菌的檢驗(大腸桿菌的存在數量用以衡量水被糞便污染的程度)就用到了伊紅—美藍試劑,該試劑與水或乳製品中的大腸桿菌反應出現深紫色且帶有金屬光澤,屬於大腸桿菌的特徵反應。與選擇培養相比,鑒別培養基的鑒別所得結果的范圍比較小,一般可直接測定某微生物的種類。
㈧ 微生物計數方法驗證需要怎麼准備
微生物限度檢查方法學驗證
1、供試品:XXXXX膠囊(批號:XXXXXX)
2、菌種:
菌落計數用菌種:
(1)
枯草芽孢桿菌[CMCC(B)63501]
(2)
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3)
大腸埃希菌[CMCC(B)4]
(4)
白色念珠菌[CMCC
(F)
98001]
控制菌檢查用菌種:
(1)
大腸埃希菌[CMCC(B)4]
(2)
金黃色葡萄球菌[CMCC(B)26003]
3、培養基:營養肉湯培養基、改良馬丁培養基、營養瓊脂培養基、玫瑰紅鈉瓊脂培養基、膽鹽乳糖培養基、4-甲基傘形酮葡糖苷培養基(MUG)。
4、預試驗
按照中國葯典2005年版微生物限度檢查法中常規法及培養基稀釋法檢驗,金黃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桿菌的回收率均小於70%,本品有抑菌作用。
5、細菌、黴菌及酵母菌計數
按照中國葯典2005年版微生物限度檢查法進行細菌、黴菌及酵母菌計數的方法學驗證試驗及菌落計數。
5.1菌液制備:
(1)
接種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埃希菌、枯草芽孢桿菌的新鮮培養物至10ml營養肉湯中,35~37℃培養18~24小時,取此培養液1ml加0.9%無菌氯化鈉溶液9ml,採用10倍遞增稀釋法,稀釋至10-5~10-7,使菌數約為50~100cfu/ml。
(2)
接種白色念珠菌的新鮮培養物至10ml改良馬丁培養基中,23~28℃培養24~48小時,取此培養液1ml加0.9%無菌氯化鈉溶液9ml,採用10倍遞增稀釋法,稀釋至10-5~10-7,使菌數約為50~100cfu/ml。
5.2
供試液的制備
取供試品10g,pH7.0無菌氯化鈉-蛋白腖緩沖液至100ml,振搖,使呈1:10的供試品儲備液。取1:10的供試品儲備液
10ml
㈨ 微生物學的檢查方法是有哪些
微生物學檢查法
標本
因鼠疫傳染性極強,採集標本時必須嚴格無菌操作。根據病型採取淋巴結穿刺液、腫脹部位組織液、膿汁,血液和痰等。人和動物屍體可取肝、脾、肺、病變淋巴結以及心血等。陳舊屍體取骨髓。將採集標本送至有嚴密防護措施的專門實驗室進行檢查,禁止在一般實驗室進行操作。
直接塗片鏡檢
除血液標本外,一般均需塗片或印片,乾燥後用甲醇固定,革蘭染色或呂氏美蘭染色,鏡檢。在不同材料中,菌體大小、形態有很大差異,除典型形態外,往往可見菌體呈多形態性,需加以注意。
分離培養與鑒定
血液標本需先置肉湯中進行增菌培養。分離培養一般選用血瓊脂平板,28攝氏度24小時後,可見較小的露滴狀菌落,繼續培養則菌落增大至1~2毫米,中央厚而緻密,周邊逐漸變薄。取可疑菌落進行塗片染色鏡檢,噬菌體裂解試驗,血清凝集試驗,特異熒光抗體染色等作出鑒訂。
血清學試驗
可用於檢查鼠疫耶爾森菌抗原或特異性抗體。敏感而特異的試驗方法有ELISA、固相放射免疫分析,SPA協同凝集試驗等。
檢測核酸
用DNA探針雜交方法或PCR技術檢測鼠疫耶爾森菌核酸,有助於鼠疫的診斷。PCR敏感性極高,蚤體內有10個鼠疫耶爾森菌感染即可用PCR技術檢出。
診斷檢查
診斷:取決於病人有接觸史及肺部受累表現,病因診斷取決於痰、血或淋巴結吸出物革蘭染色、培養,有條件的單位可作直接熒光素標記抗體染色,可提供快速的病因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