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學習書法正確方法
正確學習書法的方法包括以下幾步:
一、首先要有強烈的願望想把字寫好。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任何事物只要有興趣就成功了一半,練習寫字也不例外,首先要樹立一種觀念,不是別人要把字寫好,而是我要把字寫好。如果一時沒有興趣,就要慢慢培養,你想寫字有那麼多的好處,你就會有願望想把字練好。
二、了解學習硬筆書法的基本常識。
練習寫字前,我們要了解一些基本常識:
1、備用工具:普通白紙、鋼筆、圓珠筆、藍黑或碳素墨水等;
2、握筆方法:三指執筆法,拇指和食指兩指緊握筆桿,中指靠在筆桿的下面,主要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握緊筆桿,無名指和小指輕輕靠在中指的下面即可,三指握筆桿的地方距筆尖大約1寸的距離,筆桿距紙面大約45度的角度;
3、寫字姿勢:坐姿,要頭正、身直、臂開、足安。
三、「讀、摹、臨、背、意、用」六字是學習書法的不二法門。
「讀」即讀帖,讀什麼?讀字的用筆方法、結字的方法、神采和通篇的章法等,讀帖要抓住帖的特徵及字的形象特點。在腦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讀帖要經常讀,沒事閑暇時要經常拿出來翻看。
「摹」即摹帖,就是用透明的白紙蒙在字帖上照著描寫,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描紅。
「臨」即臨帖,就是帖放在一邊,一邊看一邊照著帖的寫法進行練習,最好不要看一畫寫一畫,要看一個字寫一整個的字。古人雲:「臨書易得古人筆意,摹書易得古人位置,臨書易進,摹書易忘。」
臨帖是學習書法最主要最常用的方法。臨帖還要進行比較,就是把自己寫的字同帖上的字進行比較,比較字的形態,短長肥瘦,字的用筆、結字及神采等,看差在哪裡,好在下次臨寫時進行改進。
「背」就是背臨,我們經過一段時間的臨寫後,學寫的字在腦海中會有一些記憶,我們就要試著不再看字帖,能夠背著寫出字帖上一樣漂亮的字來。開始如果有一定難度,說明臨帖記憶的功夫不到家,就要繼續花功夫進行認真臨寫直到能夠背臨出來。只有能夠背臨才離成功不遠了。
「意」即意臨,再創造的過程。在能夠背臨的時候,融入自己的思想、理解、情趣、個性修養入書,進行再創造,最終走自己的路,形成自己的書法風格特點,不然臨得再象也是別人的東西,古人稱之為「書奴」。
「用」即我們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後,要在日常的生活、學習、工作中進行應用。如今天經過練習會寫好了一個字,明天就要在作業、寫信、寫文章中按練習的寫法進行書寫應用。徹底改掉以前的不良寫法習慣,重新按練習的新一套寫法進行書寫。
如果我們只是練習寫字的時候按字帖上能夠把字寫好,而平時又按原先自己的習慣寫法進行書寫,這樣就永遠不會有進步。
四、關於學習硬筆書法的幾點注意事項。
(一)、忌見異思遷,宜目標專一。
見異思遷、朝秦暮楚是做任何事物的大忌,學習硬筆書法也不例外,很多初學者學習書法,今天喜歡「二王」,明天又臨顏真卿,過幾天又學習米芾、蘇東坡……見異思遷,目標不專一這是學書之大忌,也是很多習書者為什麼經常臨帖,遲遲不能進步,到頭來什麼也沒有學到的根本原因。
因此我們必須選准一本自己喜歡的一家一帖後,老老實實臨寫,等學到八九分,再臨臨其它帖也是無妨的。
(二)、忌「一曝十寒」,貴堅持。
書法大師魏開學告訴有些初學書法的朋友.練字象犯冷熱病,興趣誄時就練一陣子,有時十天半月就不動筆,如此「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練字肯定是練不好的。貴在每天堅持練上一兩個小時不間斷,如果有時出差在外,也可以帶上帖進行讀。
(三)、正確認識「高原現象」。
所謂高原現象就是開始練字感得有進步,練了一段時間後,覺得沒有進步了,反而覺得比以前退步的現象。有些人遇到這種現象悲觀失望,先是自怨自艾,有時乾脆換一本帖,或者停止不練。
要知道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是自己欣賞水平提高了,常言說「眼高手低」,這不是退步而是進步,是手底下的進度沒有眼睛的進度快,遇到這種情況,只有繼續加緊臨帖練習,使手上的功夫達到眼上欣賞的水平。
(1)如何提高書法學習方法擴展閱讀:
軟筆書法的基本練習:
一、身法。
從來我們習字的唯一途徑,就是面對範本、學習寫好漢字。
習字時要端正姿勢。端坐桌前,與桌保持一些距離,紙放正,右手運筆成字時,筆的位置,對准鼻的前方而稍偏右,頭正而稍偏左,可看得清楚些,又可使字不歪斜。兩腳踏實,八字開,到了寫較大的字幅,要端立,右腳可稍前踏出,因右臂右肩有時須前伸,上下取得一致。
左臂或按桌上,或向後伸開些,也可取得姿勢平衡。腳樁站得穩不穩,也可影響字的穩不穩。故前人把「正腳手」作為習字的第一步驟(手的安排,下面再說)。
全身須松開下沉,肩不要聳,背不要弓。站著寫大字,腳站穩,用腰推動肩,肩帶動腕,這叫「力發乎腰,其根在腳」。又把腰肩之力或竟是全身之力達到筆尖,再跟著筆送到筆畫盡端,這樣,寫出的字就可厚重到家。又不論坐著立著寫,要眼到、心到、手到,注意力集中。
寫時能心、手、眼一致,自然而認真地對待它。這端正姿勢,也是端正學習和工作態度,於效果和進步都有好處。
二、工具使用法。
習字用筆,初學先備大楷、中楷羊毫,到寫小字時添小楷羊毫或兼毫。狼毫價貴,初學不一定即備。羊毫性柔,狼毫性剛,兼毫剛柔相參。練到後來,看情況需要而陸續添些。用筆大小,應視字的大小而定,寧可筆稍大些,寫起來寬裕些,筆小了易感薄促。
新筆開用,或用涼水溫水浸開,或用手指搓開,不宜用沸水泡開(筆頭根膠易軟化而脫落),不宜用牙咬(易傷毫)。
羊毫、狼毫的筆頭可開一半,或開四分之三,或全開,都可以,如只開四分之一(大材小用)不好;兼毫只宜開一半,全開則鋪了。開多少有時看寫用情況而定。
蘸墨時筆橫執,上端向右外,筆頭輕接硯墨,邊蘸邊滾轉,以使筆頭吸墨而保持圓尖。用後洗清餘墨,甩干勒挺,放好或掛起(筆頭向下)。倘不洗清,被墨膠結,下次動用時就多了再浸開之麻煩,且易損毫。要筆經用,須注意保養。
習字用紙,初學不必精好,以元書紙、玉扣紙、毛邊紙、八多紙……等普通本紙最為相宜。
⑵ 怎樣提高毛筆書法的技巧
關於如何提高毛筆書法技巧?
從古至今,從經典大家到書壇髙手以及專研書法理論的專家學者對此著書立說,可謂宏篇巨制,燦若星河,一部中國書法史,實際上就是一部總結研討歷朝歷代書法技藝發展創新的歷史。
本人曾用過故人此法,獲益匪淺。經數十年自學體驗,證明以手指代筆,輔之以心手結合,在視線可及的空間臨摹,是提高書寫質和量的好辦法。我建議書友們不妨一試!
⑶ 如何學習書法,學習書法的幾個技巧
鏈接:
我國文字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實用價值外,更兼有藝術價值,因此書法作品常與繪畫並舉,是我國文化的資產,這里有零基礎也能學好的書法課,15天輕松寫出漂亮人生!
⑷ 如何才能提高書法的運筆技巧
書法其實是一種能夠陶冶情操,而且可以鍛煉人的忍耐力的藝術。而很多人在練習書法的時候,就會發現自己的運筆技巧總是難以提高,其實最主要的就是多練,多看,多臨摹,而且要多向其他人請教。而書法其實也是需要多向老師和同學請教方法的。畢竟書法本身就是一種系統的方法。如果平時只是自己在鑽研的話,難免會有平靜的時候,這時候如果去詢問老師和同學是如何達到現在這種狀態的,就可以得到很多好的方法幫助你擺脫這個瓶頸期。而且也可以向老師尋求更好辦法來掌握運筆技巧。畢竟老師是練書法的過來人,他肯定有更加多好方法。
最後,祝願每一個練習書法的人都可以越來越進步,爭取早日寫出非常好的字。
⑸ 如何提高書法水平
學習書法,方法至關重要。隨便弄一支筆,買一本帖,不加思考的去寫,是很難學好書法的。洪厚甜老師在授課中講到:「自學等於自殺。」對於學習書法者而言,這句話絕不是危言聳聽。
學習書法,能夠學有所獲,學有所成。不外乎兩種狀況。一是天資過人,什麼帖一學就會,還能融會貫通,化為己用,變通創新,但這樣的天才極為稀少;二是拜師學藝,這也是一個關鍵問題,隨便拜了個「偽」師,財力、精力浪費即使忽略不計,時間浪費卻是可惜,甚至被引入歧途。那就悔之晚矣!
我個人認為:「條條大道通羅馬」,但道道需要領路人,否則望山跑死馬,南轅北轍後悔遲。拜師,不一定都要拜「名」師,因為有的所謂「名」師,只是徒有虛名。學習書法要拜「明」師。「明」就是清楚、懂得的意思。歷經苦修實踐和諸多大賽洗禮,能在書法理論上有所建樹的大家,可以謂「明」師矣!
當然,訪得「明」師,擇好帖,還必須堅持臨習,堅持學習思考,唯有如此,才是取得成績的不二法門。
⑹ 如何自學書法
鏈接:
我國文字,歷史悠久,應用廣泛,全世界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在使用它,除了實用價值外,更兼有藝術價值,因此書法作品常與繪畫並舉,是我國文化的資產,這里有零基礎也能學好的書法課,15天輕松寫出漂亮人生!
⑺ 學習書法的方法
一、以先賢書論為寫字依據
歷來書論皆是歷代書家總結的經驗教訓,經過幾百上千年的書家實踐,流傳於世的書論皆是經典不二之法則,以免重蹈舊轍。
二、先寫字,再書法
書法的本體還是寫字,剛開始入門建議從實用方向努力學習,包括漢字的基本字法、筆順,以及書寫內容的典雅通順,藝術欣賞方面為輔切忌本末倒置。
三、臨帖始終貫穿
歷來書家成功者無不是臨帖大家,古人之法帖均是書法之准則,筆法、結體都應有來歷,方能入雅,長久不懈的臨帖兼創作,是最有效最直接跡近古人的一條捷徑。當然,這里的「帖」值得是值得效法的法書,古人碑帖眾多,需有慧眼,擇優而學。
四、宜從楷書入門
古人的法帖,真(楷)、草、隸、篆種類多樣,從何入手最為合適呢?歷來書家(書論家)各持言辭,認識不一。我以為,相對而言,楷書是基礎,從楷書入手更為妥帖:
1、初學書法,應先重規矩和法度,方能步入正確軌道。
楷書八法(橫、豎、撇、捺、點、鉤、挑、折)齊備,最為嚴格,以此繩之,可算嚴師嚴教,定能精進。楷書筆勢穩健,如慢動作,一招一式,皆完整到位,規范有致。其點畫和結構,非常精細,最能訓練基本功夫,最能培養不浮不躁的心境。是得法、入門的正道。近人潘天壽說得好:「開始學書法,必須求法則,要正規,要從正楷開始。」
2、初學書法,應遵次序,先靜後動,方能提高效益。
楷如立,氣象穩靜。行如行,草如跑,氣象飛動。學過楷書,再學行書和草書,正是先靜後動,符合操作程序,更加方便轉換。所以宋朝蘇東坡很有哲理地說:「書法備於正書,溢而為行草。未能正書,而能行草,猶未嘗庄語,而輒放言,無足道也。」唐人張敬玄甚至義正詞嚴地說:「初學書,先學真書,此不失節也。若不先學真書,便學縱體,為宗主後,卻學真體,難成矣!」
3、初學書法,應從方便之處入手,方能早見成果。
在漢字書體形成和演變的時序上,楷書是最後定型的字體,是今天我們使用最廣和最普及的字體。我們對它的面目更感到熟悉可近,從此入手,比起從篆、隸、草(行)入手,減少了識辨方面的困難。而且學了馬上益於日常實用,又多了一項成果,何樂而不為呢?
⑻ 新手小白學習書法該從何入手怎麼才能練成書法家呢
對於沒有學習過書法的人群來說,如果想要成為書法家,在練習的過程中,筆畫是非常重要的,在剛開始的時候,一定要練習橫,豎,撇,捺,折等基本的筆畫。在練字的過程中也要注意字體的結構,這樣才能夠寫出自己的風格。書法也是一項技能,需要經過長期的訓練才能夠寫出完整規范的字體,一定要堅持下去才能夠熟能生巧。在握筆的過程中也要掌握自己的手法和力度,這樣寫出來的字才能夠勻稱。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可以選擇模仿古人的作品,可以先購買一些字帖來練習,找出適合自己的風格,這樣也能夠提升整體的性質。
可以選擇放大本字帖來進行練習,這樣也能夠更好的解析字體的書寫步驟,在選擇了字帖之後也不要經常去進行更換,因為不同的字體在寫法和結構上有著很大的差異,頻繁更換就會很容易在認知上出現混亂的情況。提前購買好書寫的工具以及材料,也要准備好學習的環境。
⑼ 有那些學習書法的好辦法
學習書法的方法有很多,但你需要找到正確並且適合自己的方法
四、最後一個方法(你必須掌握)
這個方法就是堅持,學習任何一門技能都需要長時間的刻意練習,才能達到熟能生巧。所以不管你是自學還是跟著老師學習,你都需要堅持下去。
歡迎關注「聰聰墨香屋」,和聰聰一起通過寫字,成為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