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用戶認為挖掘機是怎樣挖掘都可以的,雖然挖掘機的工作性能很廣泛,但是有時候做一些「無用功」只是徒增油耗而已,明明可以省下來的油為什麼一定要耗費呢?
裝車技巧
據數據綜合比較,反鏟挖掘機在高台上工作比在平地上工作,同樣的油耗工效至少提高20%,所以挖掘機並不是像有些用戶認為的想怎麼挖就怎麼挖,應該因地適宜,這樣才可以達到省油的目的。
那麼怎樣高度的平台式最適合呢?平台高度的數據是由斗桿的長度決定的。兩個銷子之間的距離是理想高度。
要想省油,除了工作高度距離的控制,再有就是挖掘的循環時間,每斗挖掘控制在24秒-28秒之間,控制4-6斗裝滿一車,時間再2分鍾以內。並且鏟斗裝滿系數控制在80-110%,每一鬥鬥盡量挖滿。挖掘過程中盡量減少回轉次數,回轉角度縮減到60度以內,雖然挖掘機回轉幅度是可以自己控制的,但是無用的回轉幅度只是會消耗燃油,對工效提高並沒有作用。
挖掘機定位
很多機手藝高人膽大,常可以見到操作手直接用挖斗從左挖到右或者從右挖到左,其實正確的挖掘方式應該是從右往左挖,因為挖掘機駕駛室位於左邊,從右往左挖,大臂在右邊,視線會更好,有利於挖掘工作的展開。
卡車和挖掘機的布置
在挖掘機挖掘裝載的時候,卡車和挖掘機位置的擺放也是一門學問,理想的裝載方式有兩種。
第一種是越過側板式。在挖掘機挖掘的時候,兩輛卡車倒過來交替裝載,挖掘機越過卡車側板裝載。這種方式有充分的挖掘范圍,並且擺動回轉的角度小。
第二種方式為「路過式」。一輛卡車裝載完之後令一輛卡車立刻開過來頂上。這種方式換車時間短,適用於卡車數量比較少的情況下,可以馬上裝車,擺動幅度稍微有點大。
參考資料:鐵甲工程機械網
② 裝載機平地操作要領。
一、檢查車輛 按規定項目、標准檢查挖掘機各部技術狀況處於完好狀態。 二、起步 1.起步前,應將鏟斗放在車架上,:收回長桿,插好平台與車架的固定插銷,支腿處於可靠的收回狀態;插好連接平台與車架電路的插頭,接通電源,確認各儀表指示正常。 2.起步時應先觀察四周,先鳴笛,後起步,以防傷人。 3.挖掘機移動時;應注意前後環境狀況,以防碰到電線或其它設施。三、行駛1.下坡行駛時,嚴禁發動機熄火滑行和空檔滑行。 2.不得在斜坡路面上橫向行駛。 3.嚴禁在鏟斗內載人、載物行駛。 4.通過泥濘、冰雪、松軟路面以及坡度較大的道路時,應使前、後橋同時驅動。 5.惡劣天氣能見度在5m以內或道路最大縱坡在6%以上,能見度在10m以內時,應停止行駛。 四、進入作業現場 1.停機處的地面應平整、堅實可靠。 2.鏟斗回轉半徑范圍內不應有其它設施妨礙鏟斗作業。 3.嚴禁鏟斗回轉半徑范圍內有人員停留。 4.應盡量避免在高壓輸電線路下面作業。無法避免在高壓輸電線路下面作業時,鏟斗與電線間的安全距離應符合有關規定。 5.若需挖掘機邊移動邊挖掘時,應選擇無礙安全的挖掘路線,否則須採取安全措施後方可進行作業。 五、挖掘作業 1.作業時應將支腿支穩墊牢,後輪胎略為離地;將前後輪制動,並將平台周圍無關物品清除干凈。 2.在開挖前應該檢查公用地下設施(管道,電纜等)的位置。不允許挖掘機在還需要保留的地下設施附近作業。 3.挖出的溝土不應拋到溝邊,應隨挖隨將土運走。 4.如有兩台挖掘機同時作業時,互相應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防止臂架相互碰撞。 5. 在斜坡上作業時,要用鉸盤鋼絲繩將挖掘機拖住。6. 鏟斗落地和升起操作不得過猛;平台的起動、回轉、停止等操作應緩慢平穩;卸料時,鏟斗不得經越或停留在運輸車輛駕駛室的上方,鏟斗不得與車輛的任何部位接觸。7. 挖掘機在挖比較深的基槽、地溝時,機身窩邊口應不少於3m,並用堅木墊實機身,方可進行作業。 土石方機械
5.1 基本要求
5.1.1 土石方機械的內燃機、電動機和液壓裝置的使用,應符合本規程第3.2節、第3.4節和附錄C的規定。
5.1.2 機械進入現場前,應查明行駛路線上的橋梁、涵洞的上部凈空和下部承載能力,保證機械安全通過。
5.1.3 作業前,應查明施工場地明、暗設置物(電線、地下電纜、管道、坑道等)的地點及走向,並採用明顯記號表示。嚴禁在離電纜1m距離以內作業。
5.1.4 作業中,應隨時監視機械各部位的運轉及儀表指示值,如發現異常,應立即停機檢修。
5.1.5 機械運行中,嚴禁接觸轉動部位和進行檢修。在修理(焊、鉚等)工作裝置時,應使其降到最低位置,並應在懸空部位墊上墊木。
5.1.6 在電桿附近取土時,對不能取消的拉線、地壟和桿身,應留出土台。上台半徑:電桿應為1.0~1.5m,拉線應為1.5~2.0m。並應根據土質情況確定坡度。
5.1.7 機械不得靠近架空輸電線路作業,並應按照本規程第4.1.17條的規定留出安全距離。
5.1.8 機械通過橋梁時,應採用低速檔慢行,在橋面上不得轉向或制動。承載力不夠的橋梁,事先應採取加固措施。
5.1.9 在施工中遇下列情況之一時應立即停工,待符合作業安全條件時,方可繼續施工:
(1) 填挖區土體不穩定,有發生坍塌危險時;
(2) 氣候突變,發生暴雨、水位暴漲或山洪暴發時;
(3) 在爆破警戒區內發出爆破信號時;
(4) 地面涌水冒泥,出現陷車或因雨發生坡道打滑時;
(5) 工作面凈空不足以保證安全作業時;
(6) 施工標志、防護設施損毀失效時。
5.1.10 配合機械作業的清底、平地、修坡等人員,應在機械回轉半徑以外工作。當必須在回轉半徑以內工作時,應停止機械回轉並制動好後,方可作業。
5.1.11 雨季施工,機械作業完畢後,應停放在較高的堅實地面上。
5.1.12 挖掘基坑時,當坑底無地下水,坑深在5m以內,且邊坡坡度符合表5.1.12規定時,可不加支撐。
邊坡坡度比例 表5.1.12
5.1.13 當挖土深度超過5m或發現有地下水以及土質發生特殊變化等情況時,應根據土的實際性能計算其穩定性,再確定邊坡坡度。
5.1.14 當對石方或凍土進行爆破作業時,所有人員、機具應撤至安全地帶或採取安全保護措施。
5.2 單斗挖掘機
5.2.1 單斗挖掘機的作業和行走場地應平整堅實,對松軟地面應墊以枕木或墊板,沼澤地區應先作路基處理,或更換濕地專用履帶板。
5.2.2 輪胎式挖掘機使用前應支好支腿並保持水平位置,支腿應置於作業面的方向,轉向驅動橋應置於作業面的後方。採用液壓懸掛裝置的挖掘機,應鎖住兩個懸掛液壓缸。履帶式挖掘機的驅動輪應置於作業面的後方。
5.2.3 平整作業場地時,不得用鏟斗進行橫掃或用鏟斗對地面進行夯實。
5.2.4 挖掘岩石時,應先進行爆破。挖掘凍土時,應採用破冰錘或爆破法使用凍土層破碎。
5.2.5 挖掘機正鏟作業時,除鬆散土壤外,其最大開挖高度和深度,不應超過機械本身性能規定。在拉鏟或反鏟作業時,履帶距工作面邊緣距離應大於1.0m,輪胎距工作面邊緣距離應大於1.5m。
5.2.6 作業前重點檢查項目應符合下列要求:
(1) 照明、信號及報警裝置等齊全有效;
(2) 燃油、潤滑油、液壓油符合規定;
(3) 各鉸接部分連接可靠;
(4) 液壓系統無泄漏現象;
(5) 輪胎氣壓符合規定。
5.2.7 啟動前,應將主離合器分離,各操縱桿放在空檔位置,並應按照本規程第3.2節的規定啟動內燃機。
5.2.8 啟動後,接合動力輸出,應先使液壓系統從低速到高速空載循環10~20min,無吸空等不正常噪音,工作有效,並檢查各儀表指示值,待運轉正常再接合主離合器,進行空載運轉,順序操縱各工作機構並測試各制動器,確認正常後,方可作業。
5.2.9 作業時,挖掘機應保持水平位置,將行走機構制動住,並將履帶或輪胎揳緊。
5.2.10 遇較大的堅硬石塊或障礙物時,應待清除後方可開挖,不得用鏟斗破碎石塊,凍土,或用單邊斗齒硬啃。
5.2.11 挖掘懸崖時,應採用防護措施。作業面不得留有傘沿及松動的大塊石,當發現有塌方危險時,應立即處理或將挖掘機撤至安全地帶。
5.2.12 作業時,應待機身停穩後再挖土,當鏟斗未離開工作面時,不得作回轉、行走等動作。回轉制動時,應使用回轉制動器,不得用轉向離合器反轉制動。
5.2.13 作業時,各操縱過程應平穩,不宜緊急制動。鏟斗升降不得過猛,下降時,不得撞碰車架或履帶。
5.2.14 斗臂在抬高及回轉時,不得碰到洞壁、溝槽側面或其他物體。
5.2.15 向運土車輛裝車時,宜降低挖鏟斗,減小卸落高度,不得偏裝或砸壞車廂。在汽車未停穩或鏟斗需越過駕駛室而司機未離開前不得裝車。
5.2.16 作業中,當液壓缸伸縮將達到極限位時,應動作平穩,不得沖撞極限塊。
5.2.17 作業中,當需制動時,應將變速閥置於低速檔位置。
5.2.18 作業中,當發現挖掘力突然變化,應停機檢查,嚴禁在未查明原因前擅自調整分配閥壓力。
5.2.19 作業中不得打開壓力表開關,且不得將工況選擇閥的操縱手柄放在高速檔位置。
5.2.20 反鏟作業時,斗臂應停穩後再挖土。挖土時,斗柄伸出不宜過長,提斗不得過猛。
5.2.21 作業中,履帶式挖掘機作短距離行走時,主動輪應在後面,斗臂應在正前方與履帶平行,制動住回轉機構,鏟斗應離地面1m。上、下坡道不得超過機械本身允許最大坡度,下坡應慢速行駛。不得在坡道上變速和空檔滑行。
5.2.22 輪胎式挖掘機行駛前,應收回支腿並固定好,監控儀表和報警信號燈應處於正常顯示狀態。氣壓表壓力應符合規定,工作裝置應處於行駛方向的正前方,鏟斗應離地面1m。長距離行駛時,應採用固定銷將回轉平台鎖定,並將回轉制動板踩下後鎖定。
5.2.23 當在坡道上行走且內燃機熄火時,應立即制動並揳住履帶或輪胎,待重新發動後,方可繼續行走。
5.2.24 作業後,挖掘機不得停放在高邊坡附近和填方區,應停放在堅實、平坦、安全的地帶,將鏟斗收回平放在地面上,所有操縱桿置於中位,關閉操縱室和機棚。
5.2.25 履帶式挖掘機轉移工地應採用平板拖車裝運。短距離自行轉移時,應低速緩行,每行走500~1000m應對行走機構進行檢查和潤滑。
5.2.26 保養或檢修挖掘機時,除檢查內燃機運行狀態外,必須將內燃機熄火,並將液壓系統卸荷,鏟斗落地。
5.2.27 利用鏟斗將底盤頂起進行檢修時,應使用墊木將抬起的輪胎墊穩,並用木楔將落地輪胎揳牢,然後將液壓系統卸荷,否則嚴禁進入底盤下工作。
5.3 挖掘裝載機
5.3.1 挖掘裝載機的挖掘及裝載作業應符合本規程第5.2節及第5.10節的規定。
5.3.2 不宜挖掘附錄D所規定的三類及以上土壤。
5.3.3 挖掘作業前應先將裝載斗翻轉,使鬥口朝地,並使前輪稍離開地面,踏下並鎖住制動踏板,然後伸出支腿,使後輪離地並保持水平位置。
5.3.4 作業時,操縱手柄應平穩,不得急劇移動;支臂下降時不得中途制動。挖掘時不得使用高速檔。
5.3.5 回轉應平穩,不得撞擊並用於砸實溝槽的側面。
5.3.6 動臂後端的緩沖塊應保持完好;如有損壞時,應修復後方可使用。
5.3.7 移位時,應將挖掘裝置處於中間運輸狀態,收起支腿,提起提升臂後方可進行。
5.3.8 裝載作業前,應將挖掘裝置的回轉機構置於中間位置,並用拉板固定。
5.3.9 在裝載過程中,應使用低速檔。
5.3.10 鏟斗提升臂在舉升時,不應使用閥的浮動位置。
5.3.11 在前四閥工作時,後四閥不得同時進行工作。
5.3.12 在行駛或作業中,除駕駛室外,挖掘裝載機任何地方均嚴禁乘坐或站立人員。
5.3.13 行駛中,不應高速和急轉彎。下坡時不得空檔滑行。
5.3.14 行駛時,支腿應完全收回,挖掘裝置應固定牢靠,裝載裝置宜放低,鏟斗和斗柄液壓活塞桿應保持完全伸張位置。
5.3.15 當停放時間超過1h時,應支起支腿,使後輪離地;停放時間超過1d時,應使後輪離地,並應在後懸架下面用墊塊支撐。
③ 挖掘機的基本操作
找平,第一:一定把車放好放平不要讓它上下慌!第二:頭幾產一定要下好!第三:一定要一鏟挨一產挖不要這一產那一鏟的!還有就是修路一高一低的情況下要把高的放到低的里使挖掘機來回壓幾下就好了!裝車,第一一定把要裝的車放好地方放不好不但看不到前面然後還很不好裝然後還很慢,一般的裝車都要速度如果你找不到竅門裝的慢人家過幾天就會有反映了,第二一定要從前往後裝要不先裝後面也是看不到,我說的這是在平地裝車,要是在礦上和裝石頭一般的都有平台,那樣就把車的位置放好就可以了,怎麼裝你都能看到,第三就是修坡一定要把車和坡的比度放好,第二一定把頭一下放好要不以後往後放的時候會越來越糟糕導致不成行,還有就是拆遷一定把前面挖空,不挖空會砸到自己車的,要是拆樓的話往上開工地會拉東西一點往上掂然後你上去一定要用車往裡推要不也會砸車的,我說的這些是我們最常見的,你要是把這些干好我想你就學成了,我說的這些僅供參考,主要還是你自己。
④ 挖掘機操作基本技巧
應先觀察工作面地質及四周環境情況,挖掘機旋轉半徑內不得有障礙物等。
挖掘機進入施工現場後,駕駛員應先觀察工作面地質及四周環境情況,挖掘機旋轉半徑內不得有障礙物,以免對車輛造成劃傷或損壞。機械發動後,禁止任何人員站在鏟斗內,鏟臂上及履帶上,確保安全生產。
挖掘機在工作中,禁止任何人員在回轉半徑范圍內或鏟斗下面工作停留或行走,非駕駛人員不得進入駕駛室亂摸亂動,不得帶培訓駕駛員,以免造成電器設備的損壞。挖掘機在挪位時,駕駛員應先觀察並鳴笛,後挪位,避免機械邊有人造成安全事故,挪位後的位置要確保挖掘機旋轉半徑的空間無任何障礙,嚴禁違章操作。
(4)挖機平地裝車如何判斷距離方法擴展閱讀:
挖掘機的相關情況:
1、上坡行駛時出現"跳擋",可將擋位置於低-速位置或Ⅰ擋位置,待機器行駛到坡頂時再停機,排除故障;若減擋不成功或又一次出現跳擋時,應按坡道停機的動作要領及要求停機,排除故障。
2、在下坡道上行駛時出現跳擋,應按加擋的動作要領將擋位置於高-速的位置或採取搶擋措施,待機器行駛到坡底後再停機檢查,排除故障。
3、因挖掘機動臂體積較大,難以採用可靠有效的加熱保溫措施,焊後未能徹底除去焊縫周邊母材淬硬區,導致焊縫強度下降:挖掘機作業過程中振動沖擊較大,焊縫處受力不均使焊縫開裂。
⑤ 挖掘機裝車技巧
這個只能憑感覺,不用刻意的把土倒在最前邊,你可以往前用斗背拱,然後還把土方在這個位置,感覺發動機負荷變大了,說明拱著費勁了,在往後裝,如果條件允許的話,盡量不要讓汽車停在你最後方,哪怕當你轉過來側一點頭能看見汽車大廂帽檐就有點容易多了,裝車活,位置很重要,要想裝的塊還是讓汽車停側面,第一,你轉的角度小,第二方便看,
⑥ 挖掘機裝車技巧有那些簡單說一下就可以!
挖掘機裝車的周期=挖掘物料時間+滿載回轉時間+卸料時間+空載回轉時間。
具體操作為:挖掘物料,提起大臂邊操作旋轉,待鏟斗的高度在自卸車車廂中部,且物料距離車廂還有一定距離時,此刻可伸出小臂,鏟斗到車廂的的邊沿位置就可以打開鏟斗卸料。
高台裝車時,挖掘出兩條自卸車車道,比如1車道正在裝車,2車道的自卸車倒車在1號車道自卸車駕駛室位置停住,等到1車道自卸車即將裝滿 ,按喇叭提示2號車道的自卸車開始倒車,1號車道車正好起步出發,這時候就可以挖掘1號車道周邊的物料,形成一個循環。
⑦ 挖掘機怎樣裝車
按照工作場景,挖掘機裝車作業可以分為平地裝車、高台裝車和低位裝車三類。三種場景不同,技術難度也有區別,其中高台裝車較簡單,而低位裝車則比較難。
1、平地裝車作業技巧(難度指數 ☆ ☆ ☆ )
低位裝車就是自卸車在平地上,而挖掘機在低窪的坑內。由於挖掘機的位置較低,斗粉們看不到車廂內的情況,只能憑借經驗和感覺去預估,所以這種裝車方式難度最高。低位裝車時注意安全。低位裝車一般發生在挖地基、清淤等工況中,挖掘機工作平面與地面的落差越大,裝車的難度越大。
裝車時應該盡量將大小臂抬高,讓物料盡量均勻滑落。等車輛裡面的物料堆積後,用鏟斗前後推一下,基本就可以裝平車廂了。
⑧ 挖掘機平地
挖掘機的使用技巧
1、操作技術
首先要確認周圍狀況。回轉作業時,對周圍障礙物、地形要做到心中有數,安全操作;作業時,要確認履帶的前後方向,避免造成傾翻或撞擊;盡量不要把終傳動面對挖掘方向,否則容易損傷行走馬達或軟管;作業時,要保證左右履帶與地面完全接觸 ,提高整機的動態穩定性。
2、有效挖掘方法
當鏟斗缸和連桿、斗桿缸和斗桿之間互成90度時,挖掘力最大;鏟鬥鬥齒和地面保持30度角時,挖掘力最佳即切土阻力最小;用斗桿挖掘時,應保證斗桿角度范圍在從前面45度角到後面30度之間。同時使用動臂和鏟斗,能提高挖掘效率。
3、挖掘岩石
使用鏟斗挖掘岩石會對機器造成較大破壞,應盡避免;必須挖掘時,應根據岩石的裂紋方向來調整機體的位置,使鏟斗能夠順利鏟入,進行挖掘;把斗齒插入岩石裂縫中,用斗桿和鏟斗的挖掘力進行挖掘(應留心斗齒的滑脫);未被碎裂的岩石,應先破碎再使用鏟斗挖掘。
4、坡面平整作業
進行平面修整時應將機器平放地面,防止機體搖動,要把握動臂與斗桿的動作協調性,控制兩者的速度對於平面修整至關重要。
5、裝載作業
機體應處於水平穩定位置,否則回轉卸載難以准確控制,從而延長作業循環時間;機體與卡車要保持適當距離,防止在做180度回轉時機體尾部與卡車相碰;盡量進行左回轉裝上,這樣做視野開闊、作業效率高,同時要正確掌握旋轉角度,以減少用於回轉的時間;卡車位置林比挖掘機低,以縮短動臂提升時間,且視線良好;先裝砂土、碎石,再放置大石塊,這樣可以減少對車箱的撞擊。
6、松軟地帶或水中作業
在軟土地帶作業時,應了解土壤松實程度,並注意限制鏟斗的挖掘范圍,防止滑坡、塌方等事故發生以及車體沉陷較深。
在水中作業時,應注意車體容許的水深范圍(水面應在托鏈輪中心以下);如果水平面較高,回轉支承內部將因水的進入導致潤滑不良,發動機風扇葉片受水擊打導致折損,電器線路元件由於水的侵入發生短路或斷路。
7、吊裝作業
作用液壓挖掘機進行吊裝操作進,應確認吊裝現場周圍狀況,使用高強度的吊勾和鋼絲繩,吊裝時要盡量使用專用的吊裝裝置;作業方式應選擇微操作模式,動作要緩慢平衡;吊繩長短適當,過長會使吊物擺動較大而難以精確控制;要正確調整鏟斗位置,以防止鋼線繩滑脫;施工人員盡量不要靠近吊裝物,以防止因操作不當發生危險。
8、平穩的操作方法
作業時,機器的穩定性不僅能提高工作效率,延長機器壽命,而且能確保操作安全(把機器放在較平坦的地面上);驅動鏈輪在後側比在前側的穩定性好,且能夠防止終傳動遭受外力撞擊;履帶在地面上的軸距總是大於輪距,所以朝前工作穩定性好,要盡量避免側向操作;要保持挖掘點靠近機器,以提高穩定性和挖掘機;假如挖掘點遠離機器,造成因重心前移,作業就不穩定;側向挖掘比正向挖掘穩定性差,如果挖掘點遠離機體中心,機器會更加不穩定,因此挖掘點與機體中心應保持合適的距離,以使操作平衡、高效。
9、值得注意的操作
液壓缸內部裝有緩沖裝置,能夠在靠近行程末端逐漸釋放背壓;如果在到達行程末端後受到沖擊載荷,活塞將直接碰到缸頭或缸底,容易造成事故,因此到行程末端時應盡量留有餘隙。
利用回轉動作進行推土作業將引起鏟斗和工作裝置的不正常受力,造成扭曲或焊縫開裂,甚至銷軸折斷,應盡量避免此種操作。
利用機體重量進行挖掘會造成回轉支承不正常受力狀態,同時會對底盤產生較強的振動和沖擊,因此應用利液壓缸或液壓管路產生較大的破壞。
在裝卸岩石等較重物料時,應靠近卡車車廂底部卸料,或先裝載泥土,然後裝載岩石,禁止高空卸載,以減小對卡車的撞擊破壞。
履帶陷入泥中較深時,在鏟斗下墊一塊木板,利用鏟斗的底端支起履帶,然後在履帶下墊上木板,將機器駛出。
10、正確的行走操作
挖掘機行走時,應盡量收起工作裝置並靠近機體中心,以保持穩定性;把終傳動放在後面以保護終傳動。
要盡可能地避免駛過樹樁和岩石等障礙物,防止履帶扭曲;若必須駛過障礙物時,應確保履帶中心在障礙物上。
過土墩時,就始終用工作裝置支撐住底盤,以防止車體劇烈晃動甚至翻傾。
應避免長時間停在陡坡上怠速運轉發動機,否則會因油位角度的改變而導致潤滑不良。
機器長距離行走,會使支重輪及終傳動內部因長時間回轉產生高溫,機油粘度下降和潤滑不良,因此應經常停機冷卻降溫,延長下部機體的壽命。
禁止靠行走的驅動力進行挖土作業,否則過大的負荷將會導致終傳動、履帶等下車部件的早期磨損或破壞。
上坡行走時,應當驅動輪在後,以增加觸地履帶的附著力。
下坡行走時,應當驅動輪在前,使上部履帶綳緊,以防止停車時車體在重力作用下向前滑移而引起危險。
在斜坡上行走時,工作裝置應置於前方以確保安全,停車後,把鏟斗輕輕地插入地面,並在履帶下放上擋塊。
在陡坡行走轉彎時,應將速度放慢,左轉時向後轉動左履帶,右轉時向後轉動右履帶,這親可以降低在斜坡上轉彎時的危險。
11、正確的破碎作業
首先要把錘頭垂直放在待破碎的物體上。開始破碎作業時,抬起前部車體大約5cm ,破碎時,破碎頭要一直壓在破碎物上,不破碎物已被破碎後應立即停止破碎操作。
破碎時,由於振動會使錘頭逐漸改變方向,所以應隨時調整鏟斗缸,使錘頭方向垂直於破碎物體表面。
當錘頭打不進破碎物時,應改變破碎位置;在一下地方持續破碎不要超過一分鍾,否則不僅錘頭會損壞,而且油溫會異常升高;對於堅硬的物體,應從邊緣開始逐漸破碎。
嚴禁邊回轉邊破碎、錘頭插入後扭轉、水平或向上使用液壓錘和將液壓錘當鑿子用。
⑨ 挖掘機一些技巧
平整地面是挖掘機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項作業!也是最能看出操作水平的作業之一!
反鏟挖掘機平整地面主要以 收 土,這個動作為主。這是一個需要大小臂及鏟斗共同完成的復合動作。如圖1
其特點就是以小臂垂直為界,收小臂時從1到2需要升大臂,從2到3需要降大臂。目的是為了鏟斗能平順的往回收。大臂升降的幅度由小臂往
回的位置決定!這個動作需要長時間的練習。
日常的整平作業中,其實很少用到2到3這一段。只從1到2甚至更短,就停止升大臂就可以,鏟斗中的土就可以順勢拋出。這些只是操作的方
法。
整平的關鍵在於「看」。沒經驗的駕駛員,經常是看不到自己已經挖高或挖低了。他們坐在駕駛室里,自己覺得已經很平整了,其實卻很糟
糕!
所以我建議,如果沒什麼把握,就多走下挖掘機來看看!多換幾個角度就能看得很清楚。
還有就是找幾個參照點,按照整平的要求,由點擴展到面。
多練習,經驗累積多了,自然會得心應手!推薦你去夏日沐塵整平協會學習一下!網路授課一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