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
1、取用和放置使用時首先從鏡箱中取出顯微鏡,必須一手握持鏡臂,一手托住鏡座,保持鏡身直立,切不可用一隻手傾斜提攜,防止摔落目鏡。要輕取輕放,放時使鏡臂朝向自己,距桌邊沿5-10厘米處。要求桌子平衡,桌面清潔,避免直射陽光。
2、開啟光源打開電源開關。
3、放置玻片標本將待鏡檢的玻片標本放置在載物台上,使其中材料正對通光孔中央。再用彈簧壓片夾在玻片的兩端,防止玻片標本移動。若為玻片移動器,則將玻片標本卡入玻片移動器,然後調節玻片移動器,將材料移至正對通光孔中央的位置。
4、低倍物鏡觀察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應先用低倍物鏡找到物像。因為低倍物鏡觀察范圍大,較易找到物像,且易能找到需作精細觀察的部位。
使用顯微鏡注意事項:
1、持鏡時必須是右手握臂、左手托座的姿勢,不可單手提取,以免零件脫落或碰撞到其它地方。
2、輕拿輕放,不可把顯微鏡放置在實驗台的邊緣,應放在距邊緣10cm處,以免碰翻落地。
3、保持顯微鏡的清潔,光學和照明部分只能用擦鏡紙擦拭,切忌口吹手抹或用布擦,機械部分用布擦拭。
4、水滴、酒精或其它葯品切勿接觸鏡頭和鏡台,如果沾污應立即用擦鏡紙擦凈。
5、放置玻片標本時要對准通光孔中央,且不能反放玻片,防止壓壞玻片或碰壞物鏡。
② 怎樣使用顯微鏡
顯微鏡操作為八步。
1、 調節亮度:由暗調亮,可以用大光圈,凹面鏡,調節反光鏡的角度。
2、 將臨時裝片在載物台上適當位置固定好。
3、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使用粗准焦螺旋將鏡筒自上而下的調節,眼睛在側面觀察,避免物鏡鏡頭接觸到玻片而損壞鏡頭和壓破玻片。
4、左眼通過目鏡觀察視野的變化,同時調節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慢上移,直至視野清晰為止。
5、如果在視野中沒有被觀察對象,可以移動裝片,原則為欲上反下,欲左反右。
6、如果不夠清晰,可以用細准焦螺旋進一步調節。
7、如果需要在高倍物鏡下觀察,可以轉動轉換器調換物鏡。如果視野較暗,可通過1的方法調節;如果不夠清晰,可通過6的方法調節,但是不可以用4的方法。
8、 使用完畢後,請調節轉換器,使空鏡頭孔對著通光孔,使反光鏡豎起來,將鏡筒調至最低後裝箱。
(2)顯微鏡如何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顯微鏡常見的操作故障及
1、鏡筒的自行下滑
用雙手分別握住兩個粗調手輪,相對用力旋緊。看能否解決問題,若還不能解決問題,則要用專用的雙柱板手把一個粗調手輪旋下,加一片摩擦片,手輪擰緊後,如果轉動很費勁,則加的摩擦片太厚了,可調換一片薄的。
2、遮光器定位失靈
這可能是遮光器固定螺絲太松,定位彈珠逃出定位孔造成。只要把彈珠放回定位孔內,旋緊固定螺絲就行了。如果旋緊後,遮光器轉動困難,則需在遮光板與載物台間加一個墊圈。墊圈的厚薄以螺絲旋緊後,遮光器轉動輕松,定位彈珠不外逃,遮光器定位正確為佳。
3、物鏡轉換器轉動困難或定位失靈
轉換器轉動困難可能是固定螺絲太緊。使轉動困難,並會損壞零件。太松,裡面的軸承彈珠就會脫離軌道,擠在一起,同樣使轉動困難;另外彈珠很可能跑到外面來,彈珠的直徑僅有一毫米,很容易遺失。固定螺絲的松緊程度以轉換器在轉動時輕松自如,垂直方向沒有松動的間隙為准。
③ 如何使用顯微鏡
輕拿出顯微鏡,先調節反光鏡,再用壓片夾夾住玻片標本。調節粗准焦螺旋,在調節細准焦螺旋,直至看到細胞為止。
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第一步:拿出顯微鏡,拿顯微鏡要一隻手握住鏡壁,另一隻手拖住鏡座。
注意事項:
1、抬升粗准焦螺旋時候要注意不要壓的過低,避免造成目鏡撞擊到玻片導致顯微鏡受損。
2、看細胞要耐心,細准焦螺旋要慢慢調,不能心急。
④ 使用顯微鏡的正確詳細的操作方法
1、將低倍鏡轉至鏡筒下方與鏡筒成一直線。
2、撥動反光鏡,調節至視野最亮無陰影。反光鏡有平、凹兩面,光源強時用平面,較暗時用凹面,需要強光時,將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時,將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適當縮小。
3、將待觀察的標本置載物台上,轉動粗調節器使鏡筒下降至接物鏡接近標本。於轉動粗調節器的同時,須俯身在鏡旁仔細觀察接物鏡與標本之間的距離。
4、左眼於接目鏡觀察,同時左手轉動粗調節,使鏡筒徐徐上升以調節焦距,使視野內的物象看到上時即停,至標本清晰為止。
(4)顯微鏡如何使用方法擴展閱讀
一、使用注意事項
(1)使用顯微鏡之前,應熟悉顯微鏡的各部名稱及使用方法,特別應掌握識別三種接物鏡之特徵。
(2)寄生蟲學實習中所觀察的標本,大多數為無色和顏色較淺,因此必須注意光線的調節。
(3)新鮮標本觀察時,須加蓋玻片,以免標本因蒸發而乾燥變形或污染侵蝕接物鏡,同時可使標本表面勻平,光線得以集中,有利於觀察。
二、保養方法
1、顯微鏡在從木箱中取出或裝箱時,右手緊握鏡臂,左手穩托鏡座,輕輕取出。不要只用一隻手提取,以防顯微鏡墜落,然後輕輕放在實習台上或裝 入木箱內。
2、顯微鏡放到實習台上時,先放鏡座的一端,再將鏡座全部放穩,切不可使鏡座全面同時與檯面接觸,這樣震動過大,透鏡和微調節器的裝置易損壞。
3、顯微鏡須經常保持清潔,勿使油污和灰塵附著。如透鏡部分不潔時,用擦鏡紙輕擦,如有油污,先將擦鏡紙蘸少許二甲苯拭去。
4、顯微鏡不能在陽光下暴曬和使用。
5、接目鏡和接物鏡不要隨便抽出和卸下必須抽取接目鏡時,須將鏡筒上口凈用布遮蓋,避免灰塵落入鏡筒內。更換接物鏡時,卸下後應倒置在清潔的檯面下,並隨即裝入木箱的置放接物鏡的管內。
6、顯微鏡用完後,取下標本片,經聚光器降下,再將物鏡轉成「八」字形,轉動粗調節器使鏡筒下降,以免接物鏡與聚光器相碰。
7、顯微鏡應放在乾燥的地方,以防生霉。
⑤ 如何使用顯微鏡
使用顯微鏡的方法:
1、取用和放置使用時首先從鏡箱中取出顯微鏡,必須一手握持鏡臂,一手托住鏡座,保持鏡身直立,切不可用一隻手傾斜提攜,防止摔落目鏡。要輕取輕放,放時使鏡臂朝向自己,距桌邊沿5-10厘米處。要求桌子平衡,桌面清潔,避免直射陽光。
2、開啟光源打開電源開關。
3、放置玻片標本將待鏡檢的玻片標本放置在載物台上,使其中材料正對通光孔中央。再用彈簧壓片夾在玻片的兩端,防止玻片標本移動。若為玻片移動器,則將玻片標本卡入玻片移動器,然後調節玻片移動器,將材料移至正對通光孔中央的位置。
4、低倍物鏡觀察用顯微鏡觀察標本時,應先用低倍物鏡找到物像。因為低倍物鏡觀察范圍大,較易找到物像,且易能找到需作精細觀察的部位。
顯微鏡的保養:
(1)油鏡使用完畢,先用擦鏡紙擦去鏡頭上的油,再取一張擦鏡紙,滴上少量的二甲苯擦拭,然後再取另一張新擦鏡紙將鏡頭上殘留的二甲苯擦凈。否則粘固透鏡的膠質會被二甲苯溶解,日久鏡片易移位脫落。
(2)下降聚光器,打開虹彩光圈,使反光鏡垂直於鏡座,以免積聚灰塵。
(3)用綢布將鏡身擦拭乾凈(切不可用手擦拭),除去灰塵、油污、水汽,以免生銹長霉。
(4)使顯微鏡的各部件恢復回原位,下降鏡筒,使物鏡呈「八」字形置於載物台上,然後將顯微鏡送回鏡箱中。
(5)顯微鏡應存放在乾燥陰涼的地方,不要放在強烈的日光下暴曬,霉雨季節應在顯微鏡箱內放置乾燥劑(硅膠),如長時間不用,則光學部分應卸下放在乾燥器中,以免受潮生霉。
(6)顯微鏡應嚴禁與揮發性葯品或腐蝕性葯品放在一起,如碘片、鹽酸、硫酸等葯品。
⑥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是,
1、將低倍鏡轉至鏡筒下方與鏡筒成一直線。
2、撥動反光鏡,調節至視野最亮無陰影。反光鏡有平、凹兩面,光源強時用平面,較暗時用凹面,需要強光時,將聚光器提高,光圈放大;需要弱光時,將聚光器降低,或光圈適當縮小。
3、將待觀察的標本置載物台上,轉動粗調節器使鏡筒下降至接物鏡接近標本。於轉動粗調節器的同時,須俯身在鏡旁仔細觀察接物鏡與標本之間的距離。
4、左眼於接目鏡觀察,同時左手轉動粗調節,使鏡筒徐徐上升以調節焦距,使視野內的物象看到上時即停,至標本清晰為止。
1、在載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用鑷子將材料放入其中,加蓋蓋玻片後用吸水紙將周圍的水吸凈擦乾凈後放到載物台上觀察。
2、如果有氣泡,可以用滴管在蓋玻片一側滴加清水,用吸水紙在另一側吸引排出氣泡。
3、載物台一定要保持水平,避免清水流出污染載物台。
⑦ 使用顯微鏡的步驟和過程
有八年級生物金榜的answer嗎
⑧ 顯微鏡的使用方法的詳細介紹
一、取鏡和安放
1.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
2.把顯微鏡放在實驗台上,略偏左(顯微鏡放在距實驗台邊緣7厘米左右
處)。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二、對光
3.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物鏡的前端與載物台要保持2厘
米的距離)。
4.把一個較大的光圈對准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睜開,便於以後
同時畫圖)。轉動反光鏡,使光線通過通光孔反射到鏡筒內。通過目鏡,可以
看到白亮的視野。
三、觀察
5.把所要觀察的玻片標本(也可以用印有「6」字的薄紙片製成)放在
載物台上,用壓片夾壓住,標本要正對通光孔的中心。
6.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玻片標本為止(眼
睛看著物鏡,以免物鏡碰到玻片標本)。
7.左眼向目鏡內看,同時反方向轉動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
到看清物像為止。再略微轉動細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注意事項:實驗完畢,把顯微鏡的外表擦拭乾凈。轉動轉換器,把兩個物鏡偏到兩旁,並將鏡
筒緩緩下降到最低處。最後把顯微鏡放進鏡箱里,送回原處。
⑨ 顯微鏡使用的基本步驟是
顯微鏡使用的基本步驟包括三方面。
一,取鏡和安放。
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放在實驗台上距桌子邊緣七厘米,安裝好目鏡和物鏡。
二,對光。
讓一個低倍物鏡對准通光孔。選擇一個較大光圈對准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轉動反光鏡,直到看到一個白亮視野。
三,觀察。
將玻片標本放在載物台上,要觀察的部分正對通光孔中心。注視物鏡,旋轉粗准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至物鏡接近蓋玻片。
左眼注視目鏡,旋轉粗准焦螺旋,使鏡筒上升,看到物象一閃,馬上停止,再調整細准焦螺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