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教育孩子有耐心,這7個小方法你用了嗎
孩子由於嬌生慣養,一般缺乏足夠的耐心。上了學,孩子由於耐心不足,上課開小差、作業完不成,很難學到必要的知識,因而成績不理想。要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就要讓孩子能認認真真地坐下來聽老師講課、安安靜靜地坐下來讀書做作業。而要做到認真聽講、安心讀書做作業,就要有足夠的耐心。培養孩子的耐心,下面的經驗可以供借鑒。
方法/步驟
1
第一,從提高孩子「靜坐」的能力開始。所謂「靜坐」,就是讓孩子什麼也不做,安安靜靜地在椅子上坐一會兒。「靜坐」的時間要由短逐步變長,先坐幾分鍾,然後十幾分鍾,時間逐步延長,但不能太長。靜坐最大時長要與語文或者數學考試的時長一致。
2
第二,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孩子專門玩一種玩具。但一定不能玩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玩具。這個時間一般是40分鍾以內。如:可以在40分鍾以內讓孩子玩布娃娃,可以在40分鍾以內讓孩子玩玩具車等等。
3
第三,在指定的時間內和孩子玩一種游戲。比如,玩猜謎語游戲、玩詞語接龍游戲、玩「過家家」的游戲。玩游戲必須是兩個人(一個大人和一個小孩),並且只能是一種,時間要求一個小時以內。
4
第四,大人帶小孩規規矩矩坐下來唱一首歌。坐的姿勢要端正、聲音要洪亮,要求小孩不能隨便走動位置,時間在半小時以內,力求與上課時的情形保持一致。孩子在唱歌時,叮囑他不能開小差,要認真唱。
5
第五,在規定的時間內,大人帶小孩做寫字比賽。這個比賽,坐姿要端正、不能隨便走動位置。字跡要寫清楚、工整,不能馬虎。並且約定,誰寫得多誰就贏,誰贏了誰就有獎勵。時間要求在半小時以內。
6
第六,在規定的時間內,要求孩子獨立完成家庭作業。語文要多少時間,數學要多少時間,一定要科學合理地設置好。字跡要求寫清楚、工整,不能馬虎。在做作業的過程中,不能隨便走動。
注意事項
1、以上步驟有一定的梯度性,是逐步進行的,最好按步驟進行。
2、訓練時不宜強度過大,一定不能粗暴進行。
❷ 孩子坐不住,有哪些方法可以讓他靜下心來學習
我不能坐在課堂上,看看西方看到西方,把筆發揮擦除,小行動是超級的,這似乎是每個孩子的常見問題,尤其是低齡孩子,而不是只是一個男孩,很多女孩也是這樣的。這種行為使教師和父母成為。
❸ 如何讓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養成靜坐的習慣
這個和孩子的性格有關系,安靜的孩子坐的住,調皮的孩子就坐不住。這個需要把規矩立好,讓孩子先懂得怎麼遵守規矩,這樣就能讓小朋友養成靜坐的習慣。
生活中經常聽家長們抱怨孩子情緒沖動、缺乏自覺性、沒有責任感,不由得想起一句話「你剪斷我的翅膀,還嫌我飛不起來」。現在的孩子首先缺乏靜處的時間和空間,進而缺乏靜處的能力,長此下去就會影響人格健全發展。幫助孩子養成靜坐的好習慣就是一個解決之道。
練習靜坐益處靜坐是我國一個流傳很廣的靜心傳統。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這種省身就是一種靜坐的功夫。通過進行靜坐的練習,可以幫助人們集中精力,克服外界干擾,保持心靈的平靜。
激發大腦細胞的活力,提高學習的效率。靜不下來造成的情緒障礙現在的孩子從早上睜開眼,基本就不停的受到各種電子產品的誘惑,思維時刻處於向外發散的狀態,很少有靜下來返觀自己內心的時候。造成靈活有餘,而靜心不足。
大腦細胞得不到放鬆,呈現出無序的狀態,表現出許多情緒障礙。靜坐對各種能力更為有效心理學研究發現,我們的大腦通常以默認模式工作,習慣於待在過去,但是擔憂未來。在靜坐中,我們可以練習集中注意力,更有效的處理壓力和控制沖動行為。
變得更為專注和快樂。一個練習靜坐的孩子,更容易從壞情緒中走出來,而且能夠更清晰地表達自己,解決問題時富有創意,而且在成長中能夠有能力應對人生的許多變化。
❹ 怎樣才能讓孩子做到靜下心來學習呢
孩子是從玩耍成長起來的,極少有家庭會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培養孩子的自律性,絕大部份的孩子都是自由自在、沒有太多的約束情況下逐漸長大。當孩子進入到需要正規學習的階段,難免會有不適應的情況,走神、專注時間短、無法控制自已的行為等等,都是孩子們在學習過程中會出現的問題。那如何讓孩子在學習過程中靜下心來,安靜學習呢?以下幾個方法可以試一試:
第三、學習狀態的培養,要及早進行。這個培養並不是說強迫孩子過早學習,而是有意識的慢慢引導,其實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是很喜歡學習的,學習能讓他們收獲成就感。關鍵在於家長要從正向進行引導。否則到了小學就變成負面的制度要求,這時候糾正就困難很多了。
❺ 幼兒靜坐的目標
培養孩子自我管理和養成動靜分明的習性,為了更好的控場。
孩子的專注力是一項特質,無法經由打罵命令產生,但是能通過練習而獲得。事實上,孩子是有安靜的本質的,只要成人懂得安排環境,孩子的心智就能奇妙的統整起來,變得鎮靜、喜悅、忘卻自我,產生自我控制的意志力,潛意識(也就是右腦)的想像力、靈感得到開發。
課堂靜定
方法一:靜坐冥想:規則3-5分鍾,結合語言暗示(正面積極的語言暗示 or誘導語言暗示)靜定呼吸:深呼吸,抬肩
方法二:專註定睛:1分鍾,距離一尺
在家靜定
方法一:每天保持半小時安靜時間
靜坐前的准備
靜坐最好能另覓靜室,假使條件不許可,那麼可就在卧室中。窗門宜開,使空氣流通,但有風處不宜坐,門能關閉更好,以免別人的騷擾。
坐時或另備坐凳或就在床上,但總以平坦為宜,座位上需鋪被褥或墊子,務使軟厚,以便於久坐。
在入坐之前,應寬松衣帶,使筋肉不受拘束,氣機不致阻滯,但在秋冬等寒冷時,兩腿必須蓋好,以免膝蓋受風。
❻ 靜坐訓練專注力的方法
訓練專注力的方法有很多,具體如下:1、適當冷靜,思考問題,嘗試靜坐、閉目等,可以集中專注力,提高辦事效率。2、進行有氧運動,例如跳繩、登山等,做這些有氧運動的時候一定要將事情和經歷專注在做有氧運動上,能夠促進人體提升專注力。3、應該給自己制定一定的日程表,在某一段時間內只能做一件事情,就能夠更好的提升專注力。4、應該盡量做鍛煉專注力的工具,例如制定卡片,在卡片上用特殊顏色進行標記,就可以一目瞭然,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情。
方法一:靜坐
做法:
1.當准備進行某件事情之前(例如做功課、讀書前),先陪孩子一起靜坐。
2.靜坐的時間不必長,原則上,依據孩子的年齡,例如3歲3分鍾、5歲5分鍾即可。
3.不一定非要坐著,張開眼睛或閉上眼睛都可以,但要靜下來、不說話,好好坐幾分鍾。
4.媽媽可同時放一些穩定心情的輕音樂,並教孩子勻稱的吸氣、吐氣。
5.等孩子靜坐結束後,再開始進入要做的事情。
目的:原本蹦蹦跳跳的孩子,媽媽突然要求他去做某件事,孩子難免進不了狀況,而顯得
心不在焉,利用「靜坐」讓孩子沉澱心情,再轉換到下一個場景,孩子的專注力會明顯提
高。
方法二:玩拼圖
做法:
1.依據孩子的年齡及能力,准備拼圖。
2.陪孩子有耐心的慢慢完成拼圖。
3.或可以准備兩份拼圖,家長和孩子一起比賽。(家長可以適度偶爾讓一下孩子)
4.可將完成的作品裱起來,讓孩子有自信心。
目的:拼圖是需要耐心、思考及專注力的游戲,越專心拼的速度越快,還可以訓練寶寶空
間概念及手部動作。除了拼圖游戲外,也可以安排學習圍棋、象棋,也同樣有提高專注力
的效果。
方法三:設定時間法
做法:
1.告訴孩子長針走到4之前(或是利用計時器)我們要做一件事(例如整理鞋櫃、看一本故
事書)。
2.家長將其他不相關物品移走,盡量保持眼前只有要做的事情。
3.提醒孩子中途不可離開,去做不相關的事情。
4.家長在設定的時間內,專心與孩子執行這件事。
目的:利用時間的概念,讓孩子了解在段這個時間內,只能專心做一件事,同時,家長可
留意孩子平時分心的原因,例如太多物品出現、電視畫面干擾等,幫孩子安排一個單純的
環境。如果孩子完成目標,可以給予獎賞,如果孩子沒辦法遵守約定,可剝奪某些喜好。
方法四:傾聽媽咪的指令
做法:
1.告訴孩子媽媽要下指令了,請孩子去找某些物品(類似「老師說」的游戲技巧)。
2.一開始先從一項指令,例如:媽媽請你「去拿抽屜里的剪刀」。
3.慢慢增加至二項、三項,例如「請你去拿一張白紙、二隻筆過來」、「請你先把杯子放
回去,再拿旁邊的衛生紙及蘋果」。
4.可以請孩子先跟著媽媽把指令念一次或兩次,加以記住。
5.孩子也可以一邊找時,一邊念著指令。
目的:孩子要完成指令,必須先專注聽媽媽說過的話,並專心去執行這些事情,否則很容
❼ 小學生靜坐的要求
我家的孩子,從她沒懂事起,我就在我自己靜坐的時候讓她在旁邊。她會說話後,就會問我這是在干嗎,為什麼要這么做。我向她用各種方法解釋之後,自然就有一定的興趣來靜坐了。
一開始從十幾秒鍾開始,可以和孩子一起靜坐,貴在堅持。如果能堅持一段時間每天和孩子一起靜坐一會,就可以逐漸增加每次靜坐的時間。
如果孩子比較大了自己才開始接觸靜坐,想讓孩子也靜坐,那一方面要自己同樣的以身作則,一方面也是找機會讓孩子明白靜坐的各種益處。同時,有機會引導孩子去向別的靜坐的老師學習,自己對老師越尊敬,小孩學習的效果就越好。
切忌強迫孩子靜坐,這樣沒有任何正面效果,反而會讓孩子對靜坐形成排斥心理,斷掉其慧命!只有在自願的情況下靜坐才能真正有效果。
以上是我教自己和別人家的孩子靜坐好幾年的經驗,所教的孩子從最小不到幼兒園,到幼兒園,小學,中學都有。只要引導得當,幾個月到一年的時間,小孩進步就能進入狀態,而且進步比成年人要快很多。
❽ 兒童靜心訓練的方法
孩子心浮氣躁好動,這個訓練提高孩子靜心能力,大幅提升專注力
動歷盒育兒袁老師
01月20日 · 動歷盒創始人 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 優質育兒領域創作者
研究表明,以正念為基礎的冥想活動對成年人的精神和身體健康有幫助。
事實證明,正念冥想的注意力集中和鎮靜方面對於多動兒童有同樣的效果,因為多動孩子有沖動、注意力不集中和易煩躁等狀況,正念冥想對他們來說是非常好的方式。
下面我介紹4種適合兒童的正念冥想方式:
一、靜坐正念冥想
選擇一個合適的時間,比如飯前或睡前的放鬆時間,預先告訴孩子,你們將在地板或床上玩輕松的游戲。讓孩子把雙腳平放在地板或床上,坐直,雙手放在膝蓋上。
用柔和,緩慢的聲音開始說引導語:
將腳平放在地板上,手放在膝蓋上。緩慢舒適地呼吸,當你感覺腳或手指變得搖擺不定時,只需對自己說:「可以感覺到搖擺不定,但現在我必須保持靜止。」 假裝自己是一座雕像,你所能做的就是專注於呼吸。假裝你的手指粘在膝蓋上,感覺每個手指都沉重而緊綳。一切都感到非常寧靜和平和……
第一次可以進行一到兩分鍾,逐步延長時間。
二、呼吸正念冥想練習
首先為孩子挑選一個他喜歡的毛絨玩具。與孩子一起躺在地板上時,將一個毛絨玩具放在孩子的肚子上。指導孩子深呼吸,同時感受肚子上毛絨玩具的起伏。把專注力聚焦到一呼一吸上,孩子慢慢學會自我安撫和鎮定過度活躍的行為。
三、步行正念冥想
在步行冥想中,正念是試圖保持對當下的步行觀注。你和孩子慢慢地走在一起。可以這樣引導孩子:「向前慢慢走,感覺膝蓋彎曲以及腳接觸地面時的感覺,體會這種細微的感覺。」讓孩子感受當下,體會細節。
四、凍結正念冥想練習
放點音樂,讓孩子跳舞或動起來,幾分鍾後,喊「凍結!」指示孩子凍結並保持完全靜止。可以告訴孩子:請注意,你的身體靜止不動的感覺與跳舞時的感覺有很大不同;盡量保持在靜止的位置;注意身體的一部分是否要移動或感到疲勞;與其動身體的一部分,不如慢慢地深呼吸,並告訴自己「疲倦或想要扭動是可以的,但現在你將保持身體靜止不動。」凍結持續一分鍾左右,然後音樂恢復。一開始凍結的時間短一點,再慢慢延長。
這些游戲提供了一種很好的方式,可以在上床睡覺之前,下午或放學後通過放鬆的冥想練習與孩子一起練習,既給孩子帶來專注力和情緒等方面的調整,又為孩子帶來樂趣。
我在十多年的兒童心理咨詢和輔導中經常用到『兒童正念冥想』,通過我的實踐,從小給孩子進行正念冥想訓練,好處不少:安穩心性、聚焦專注力、管理情緒、提高智力等。
為了幫助更多的孩子,我將實踐總結成21節兒童正念冥想訓練課(音頻課),目前在頭條號上是唯一的一個專門針對孩子的冥想課程。家長可以直接通過我的專欄音頻給孩子訓練,操作非常簡單,家長們可以利用孩子睡前時間播放我的音頻,讓孩子跟著我的引導語冥想。寒假更要訓練起來!
兒童必聽的正念冥想更多訓練,家長可以點此鏈接【兒童必聽的21堂正念冥想訓練課】或點入下方專欄名片立即購買!
專欄
查看
我是動歷盒袁老師,動歷盒創始人,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家庭教育及兒童正念教養專家,擁有家庭教育類版權245項和新型實用專利1項,具有十多年兒童心理咨詢、培訓、家庭教育輔導經驗,成功輔導過幾千個家庭。歡迎關注,一起交流!
❾ 對上課坐不住的孩子,家長要怎麼引導才好
對上課坐不住的孩子,家長要怎麼引導才好?
3.訓練孩子的注意力。為了減少孩子的多動症,家長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在安靜的環境中學會做事。讓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比如畫畫、讀書、運動等。一開始時間要控制在10分鍾左右,然後逐漸延長。平時帶孩子去博物館等安靜的地方,讓孩子在安靜的氛圍中學會集中注意力。孩子在家做作業怎麼做,在課堂上也會這么做。如果孩子在家寫作業很專心,不動也不走神,每天寫完作業就玩,說明孩子上課就是這樣。所以在孩子做作業的時候,家長要給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多關注孩子這段時間的作業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