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敘事手法有哪些
1、順敘:按照事件發生、發展的時間先後順序來進行敘述的方法。
2、倒敘:把事件的結局或某一突出的片段提到前面來寫,然後再從事件的開頭進行敘述的方法。
3、插敘: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根據表達的需要,暫時中斷主線而插入的另一些與中心事件有關的內容的敘述。
4、平敘:就是平行敘述,即敘述同一時間內不同地點所發生的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
5、補敘:在敘述過程中對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況作必要的補充,交代。
6、直接敘述:直接敘述是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的面對面的對話。說話人應當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稱跟聽話人表述自己的意思。
7、間接敘述:間接敘述是說話人轉述別人的話給聽話人聽。說話人應當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將轉述的內容以第三人稱的口氣說給聽話人聽。
B. 記敘文的寫作方法與技巧
一、巧設懸念
把文章後面將要表現的內容,先在前面作一個提示,但不馬上解答,以引起讀者的好奇興趣,產生急於看下去的迫切心情,這樣文章的開頭,我們稱為巧設懸念。它的好處是能避免結構上的單調,使文章的情節波瀾起伏,引人入勝。
二、一線串珠
記敘文的線索是貫穿全文、將材料串連起來的一條主線,它把文章的各個部分聯結成一個統一、和諧的有機體。如果說豐富而生動的材料是一顆顆珍珠,那麼線索就是將這些珍珠串連起來的一條線。
記敘文的線索主要有實物、人物、事件、時間、地點以及以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無論採取哪種線索,都必須從表現文章的中心思想和體現各種材料之間的內在聯系出發,靈活巧妙地確定。
三、以小見大
以小見大,就是以小題材表現大主題的方法。生活中有些材料看起來似乎很平常,但卻包含了深刻的意義。「一滴水也可以反映太陽的光輝」。只要善於透過現象發現本質,小材料同樣能反映深刻的主題。如《一件珍貴的襯衫》。
四、穿插流動
在敘述過程中,插入一些與情節相關的內容,使文章的內容更加豐富,這種用在謀篇上的手法,叫穿插流動。穿插流動的手法,是插敘的一種特殊用法。
五、粗筆勾勒
粗筆勾勒法就是用寥寥的幾筆重點勾勒出人物外貌的主要特徵。採用粗筆勾勒法描寫人物肖像,可以對人物的身材、體型、衣著、容貌、神情、姿態、風度的某一方面或幾個方面作簡要的勾勒。
C. 敘事作文寫作技巧初中
在 記敘文 寫作中,敘述好一件簡單的事,這是一項基本功。練好這個基本功,以後進行復雜的敘事,也就有了基礎。德國大作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說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許多事都說得清楚了。」
1、那麼,怎樣記敘好一件簡單的事呢?
1、要交代清楚事情發生的地點、時間;要把事情的經過、因果寫明白。一件事,總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原因、結果等六個方面的內容,因此,只有把這些方面寫清楚了,才能使別人明白你寫了一件什麼事。
然而,交代這六個方面內容不應該呆板,要根據文章的需要靈活掌握。時間、地點也並不是非要直接點明不可的,有時候可以通過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徵及其變化,將它們間接表示出來。 如「雞喔喔叫了起來」,就是指天將亮了;「西邊的太陽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2、要把事情經過寫具體,並做到重點突出。在 記敘文 六個方面的內容中,起因、經過和結果,是構成事情最主要的環節。為了把事情寫得清楚、明白,在記敘中一定要寫好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特別要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給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3、記敘的條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發生、發展和結果的過程,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文章的條理就會清楚明白。
確定記敘的順序以後,還要安排好段落層次。適當地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記敘的條理分明,必須在動筆之前,仔細地想一想,文章應該先寫什麼,再寫什麼,然後寫什麼,把記敘的輪廓整理出來。 寫 記敘文 ,必須考慮哪些先寫,哪些後寫,安排好記敘的順序,否則就會頭緒雜亂,條理不清。
D. 文章有什麼敘述方法
敘述,從不同的角度有多種劃分方法,而最通常的是按敘述的先後順序,分為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平敘、直接敘述、間接敘述。
一、順敘
順敘是按時間的推移,空間的自然序列,作者或人物的思想感情發展的進程,人物活動的次序或事件的始末進行敘述,這是一種最基本最常用的敘述方法。
它循著事物發展的程序,符合人們的接受心理和閱讀習慣,便於把敘述內容表述得條理清楚,自然順暢。運用順敘要區分主次,講究詳略,注意疏密相間,防止平鋪直敘。
二、倒敘
倒敘是先把敘述事件的結局或事件發展過程中某個突出片斷提到前邊來寫,然後再按事件的發生發展順序展開敘述,傳統上稱為"倒插筆"。倒敘強調了事件結果或高潮,容易造成懸念,形成波瀾,引人入勝。
採用這種方法一定要根據表達的需要,不應強行運用,要注意起筆的"倒敘"與後文的"順敘"部分的銜接,使之連接緊密,過渡自然。
三、插敘
插敘是在敘述過程中,根據表達內容的需要,暫時中斷主線,插入相關的事情或必要的解說,插敘結束後,仍回到敘述主線上來。
插敘的內容可以是對往事的回憶聯想,可以是對某些情況的詮釋說明,還可以是對人物,事件,背景的介紹。插敘補充豐富了人物,事件及背景,使文章內容得以充實,敘述曲折,形成斷續變化,使行文錯落有致。
四、補敘
在敘述過程中對前文涉及的某些事物和情況作必要的補充,交待。
補敘的作用在於對前文所設伏筆作出回應,或對前文中有意留下的接榫處予以彌合。補敘,可以使內容完整充實,情節結構完善,使記敘周嚴,不留破綻。
五、平敘
就是平行敘述,即敘述同一時間內不同地點所發生的兩件或兩件以上的事。
這也就是傳統小說中常說的"花開兩朵,各表一枝"。對那些緊系於同一主幹事件中的分支進行敘述時,多採用交叉敘述,這可以把頭緒紛繁的人與事表現得有條不紊,並且突出了緊張氣氛,增強了表達效果。
對那些聯系不甚緊密,而又由同一主線貫穿的幾個人,事,物進行敘述時,則多採用齊頭並進的平行敘述,這可以把平行發展的事件交代得眉目清楚,顯得從容不迫,而讀者則可以同時看到平行的各個事件,從而獲得立體的感受。
六、直接敘述
直接敘述是說話人與聽話人之間的面對面的對話。說話人應當站在自己的角度,用第一人稱跟聽話人表述自己的意思。這時候,聽話人相對於說話人而言,是第二人稱。
說話人所說出的每一個字、詞、句,都是說話內容,應當用引號引起來,表示直接引用說話人的說話內容。比如:媽媽笑著說:「我今天很高興。」
七、間接敘述
間接敘述是說話人轉述別人的話給聽話人聽。說話人應當站在第三者的角度,將轉述的內容以第三人稱的口氣說給聽話人聽。因為是轉述別人的話,不是說話人本人的說話內容,所以不能用引號引起來。比如:媽媽笑著說,她今天很高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