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分鍾立卧撐。撐由直立姿勢開始,下蹲兩手撐地,伸直腿成俯撐,然後收腿成蹲撐,再還原成直立。每次做1分鍾,4~6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50~55%。要求動作規范,必須站起來才算完成一次練習。也可以穿上沙背心做該練習。或做立卧撐接蹲跳起,則強度稍大,做30次為一組,組間歇為10分鍾。
2.重復爬坡跑。在15度的斜坡道或15~20度的山坡上進行上坡跑,重復5次或更多些,跑距250米或更多些,間歇3~5分鍾。強度為60~70%。也可根據訓練目的決定強度,可以心率控制運動強度,也可穿沙背心進行。
3.連續半蹲跑。成半蹲姿勢(大小腿成100度角左右),向前跑進50~70米,重復5~7次,每組間歇3~5分鍾,強度為60~65%,不規定速度,走回來時盡量放鬆,在進行下次練習前,可做15秒貼牆手倒立。
4.連續跑台階。在高20厘米的樓梯或高50厘米的看台上,連續跑30~50步,如跑20厘米高的樓梯,每步跳2級。重復6次,每次間歇5分鍾,強度55~65%。要求動作不能間斷,但不能規定時間,向下走盡量放鬆,心率恢復到100次/分鍾時可開始下一次練習,也可穿沙背心做該練習。
5.沙灘跑。在沙灘上做快慢交替自由跑,每組500~1000米,也可穿沙背心跑,速度變化和要求可因人制宜,做4~6組。組間歇10分鍾,強度為50~55%。
6.逆風跑或負重耐力跑。遇颶風天氣(風力不超過五級)可在場地或公路上做持續長距離逆風跑,也可做1000米以上的重復跑,重復次數4~6次,間歇5分鍾。強度55~60%。可穿沙背心進行負重耐力跑,要求與間歇同。
7.原地間歇高抬腿跑。原地或前支撐做高抬腿跑練習。每組100~150次,6~8組,每組間歇2~4分鍾,強度為55~60%,要求動作規范,不要求時間,但動作要不間斷地完成,也可負重做練習,但每組練習次數及組數可適當減少。
8.原地間歇車輪跑。原地做車輪跑,每組50~70次,6~8組,組間歇2~4分鍾,強度為50~60%,也可扶牆藉助支撐物完成。
9.後蹬跑。後蹬跑每次100~150米或負重後蹬跑60~80米,6~8組,組間歇3~5分鍾,強度為50~60%。
10.連續換腿跳平台。平台高度30~45厘米,單腳放在平台上,另一腳在地上支撐,兩腳交替跳上平台各30~50次,要求兩臂協調配合,上體正直,重復3~5組,組間歇3分鍾,強度55~65%。
11.長距離多級跳。在跑道上做多級跳,每組跳80~100米,約30~40次,3~5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60~70%,如果規定完成時間,強度會大大提高,注意組間的恢復情況。
12.半蹲連續跳。在草地上做連續向前雙腳跳,落地成半蹲(膝關節90~100度角),落地後迅速進行第二次。每組20~30次,(也可50~60米),重復3~5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55~60%。
13.連續深蹲跳。原地分馱瘓立,連續做原地深蹲跳起或在草地上向前深蹲跳。要求落地即起。每組20~30次或30~40米,重復3~5組,組間歇5~7分鍾,強度55~65%。
14.沙地負重走。沙灘上,肩負杠鈴桿,或背人做負重走。每組200米,5~7組,組間歇3分鍾,強度為55~60%,注意心率指標保持在130~160次/分鍾之間。
15.沙地競走。沙灘或沙地上做競走,每組500~1000米,做4~5組,組間歇3分鍾,強度55~60%,要求動作規范,盡可能提高速度。
16.沙地後蹬跑或跨步跳。沙灘或沙地上做後蹬跑或跨步跳,每組後蹬跑80~100米(跨步跳50~60米),重復3~5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55~70%。
17.水中高抬腿跑。在40~50厘米深的淺水池中,做原地高抬腿跑,每組100次,4~6組,組間歇十分鍾,強度為55~60%,也可穿插進行行間高抬腿跑,間歇則就稍長些。
18.水中支撐高抬腿。在40~50厘米深的淺水池中,兩手扶池壁前傾支撐做高抬腿練習,每組50次,4~6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55~65%,也可在水中行進間後蹬跑穿插進行,間歇則應延長到8~10分鍾。
19.負重連續轉跳。肩負杠鈴桿等輕器械做連續原地輕跳或提踵練習,每組30~50次,重復6~8組,組間歇3~5分鍾,強度為40~50%。
20.連續跳推舉。原地蹲立,雙手握杠鈴桿,提鈴至胸後,連續做跳推舉杠鈴桿。每組20~30次,4~6組,間歇3分鍾,強度為40~60%。
21.連續跳實心球。面對實心球站立,雙腳正而跳過球後,迅速背對球跳回。往返連續跳,每組60次,4~5組,組間歇3分鍾,強度為50~55%。
22.雙搖跳繩。原地做正搖跳繩,跳一次搖兩圈繩,連續進行。每組跳30~40次,做4~6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55~60%。該練習必須熟練掌握二搖一跳的技巧;心率必須在恢復到120次/分鍾以下時,方可進行下一組練習。
23.連續跳深。站在60~80厘米高的台階或跳箱上雙腳向下跳,落地後迅速接著向上跳上30~50厘米高的台階或跳箱上。連續跳20~30次為一組,3~5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60~65%。
24.連續縱跳摸高。在摸高器或籃球架下站立,連續縱跳雙手摸高。每組30次,4~6組,組間歇2分鍾。強度40~60%。
25.連續跳起投籃。在籃下持球站立,聽口令後跳起投籃,接球後再投。每組20~30次,做4~6組,間歇2分鍾。強度為40~55%。可以規定時間及必須投進籃的次數。
26.連續跳起傳接籃板球。在籃下站立,雙手持球跳起將球擲向籃板,待球彈回接球後再跳起擲球。連續30次為一組,4~6組,組間歇3分鍾。強度為40~60%。不要求跳起高度,但動作必須連貫、協調不間斷。
27.連續反復傳接實心球。用實心球做籃球傳接球練習。每組50次,3~5組,組間歇5分鍾。強度為50~60%。可選用1~2公斤實心球。
28.連續跳起扣吊球。將10~15個吊球並排懸於空中,每個間隔1米,高度為練習者跳起能扣球為宜。聽口令後連續跳起扣球,每組扣一輪,5~8組,組間歇3分鍾。強度為55~60%。可以規定完成一組的時間。
29.連續跳起網上擊掌。排球場上兩人隔網相對站立,同時跳起兩人在網上雙手擊掌。每組20~30次,4~5組。組間歇2分鍾。可原地或移動中完成。
30.連續跳欄架。縱向排列20個高30~40厘米的欄架。做雙腳起跳連續過欄架練習。往返一次為一組,8~10組,間歇3分鍾。強度為55~60%。
B. 如何科學鍛煉肌肉
增大肌肉塊的14大技巧:大重量、低次數、多組數、長位移、慢速度、高密度、念動一致、頂峰收縮、持續緊張、組間放鬆、多練大肌群、訓練後進食蛋白質、休息48小時、寧輕勿假。
1. 大重量、低次數:健美理論中用RM表示某個負荷量能連續做的最高重復次數。比如,練習者對一個重量只能連續舉起5次,則該重量就是5RM。研究表明:1-5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增粗,發展力量和速度;6-10RM的負荷訓練能使肌肉粗大,力量速度提高,但耐力增長不明顯;10-15RM的負荷訓練肌纖維增粗不明顯,但力量、速度、耐力均有長進;30RM的負荷訓練肌肉內毛細血管增多,耐久力提高,但力量、速度提高不明顯。可見,5-10RM的負荷重量適用於增大肌肉體積的健美訓練。
2. 多組數:什麼時候想起來要鍛煉了,就做上2~3組,這其實是浪費時間,根本不能長肌肉。必須專門抽出60~90分鍾的時間集中鍛煉某個部位,每個動作都做8~10組,才能充分刺激肌肉,同時肌肉需要的恢復時間越長。一直做到肌肉飽和為止,"飽和度"要自我感受,其適度的標準是:酸、脹、發麻、堅實、飽滿、擴張,以及肌肉外形上的明顯粗壯等。
3. 長位移:不管是劃船、卧推、推舉、彎舉,都要首先把啞鈴放得盡量低,以充分拉伸肌肉,再舉得盡量高。這一條與"持續緊張"有時會矛盾,解決方法是快速地通過"鎖定"狀態。不過,我並不否認大重量的半程運動的作用。
4. 慢速度:慢慢地舉起,在慢慢地放下,對肌肉的刺激更深。特別是,在放下啞鈴時,要控制好速度,做退讓性練習,能夠充分刺激肌肉。很多人忽視了退讓性練習,把啞鈴舉起來就算完成了任務,很快地放下,浪費了增大肌肉的大好時機。
5. 高密度:"密度"指的是兩組之間的休息時間,只休息1分鍾或更少時間稱為高密度。要使肌肉塊迅速增大,就要少休息,頻繁地刺激肌肉。"多組數"也是建立在"高密度"的基礎上的。鍛煉時,要象打仗一樣,全神貫注地投入訓練,不去想別的事。
6. 念動一致:肌肉的工作是受神經支配的,注意力密度集中就能動員更多的肌纖維參加工作。練某一動作時,就應有意識地使意念和動作一致起來,即練什麼就想什麼肌肉工作。例如:練立式彎舉,就要低頭用雙眼注視自已的雙臂,看肱二頭肌在慢慢地收縮。
7. 頂峰收縮:這是使肌肉線條練得十分明顯的一項主要法則。它要求當某個動作做到肌肉收縮最緊張的位置時,保持一下這種收縮最緊張的狀態,做靜力性練習,然後慢慢回復到動作的開始位置。我的方法是感覺肌肉最緊張時,數1~6,再放下來。
8. 持續緊張:應在整個一組中保持肌肉持續緊張,不論在動作的開頭還是結尾,都不要讓它鬆弛(不處於"鎖定"狀態),總是達到徹底力竭。
9. 組間放鬆:每做完一組動作都要伸展放鬆。這樣能增加肌肉的血流量,還有助於排除沉積在肌肉里的廢物,加快肌肉的恢復,迅速補充營養。
10. 多練大肌群:多練胸、背、腰臀、腿部的大肌群,不僅能使身體強壯,還能夠促進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有的人為了把胳膊練粗,只練胳膊而不練其他部位,反而會使二頭肌的生長十分緩慢。建議你安排一些使用大重量的大型復合動作練習,如大重量的深蹲練習,它們能促進所有其他部位肌肉的生長。這一點極其重要,可悲的是至少有90%的人都沒有足夠重視,以致不能達到期望的效果。因此,在訓練計劃里要多安排硬拉、深蹲、卧推、推舉、引體向上這5個經典復合動作。
11. 訓練後進食蛋白質:在訓練後的30~90分鍾里,蛋白質的需求達高峰期,此時補充蛋白質效果最佳。但不要訓練完馬上吃東西,至少要隔20分鍾。
12. 休息48小時:局部肌肉訓練一次後需要休息48~72小時才能進行第二次訓練。如果進行高強度力量訓練,則局部肌肉兩次訓練的間隔72小時也不夠,尤其是大肌肉塊。不過腹肌例外,腹肌不同於其他肌群,必須經常對其進行刺激,每星期至少要練4次,每次約15分鍾;選三個對你最有效的練習,只做3組,每組20—25次,均做到力竭;每組間隔時間要短,不能超過1分鍾。
13. 寧輕勿假:這是一個不是秘訣的秘訣。許多初學健美的人特別重視練習重量和動作次數,不太注意動作是否變形。健美訓練的效果不僅僅取決於負重的重量和動作次數,而且還要看所練肌肉是否直接受力和受刺激的程度。如果動作變形或不到位,要練的肌肉沒有或只是部分受力,訓練效果就不大,甚至出偏差。事實上,在所有的法則中,動作的正確性永遠是第一重要的。寧可用正確的動作舉起比較輕的重量,也不要用不標準的動作舉起更重的重量。不要與人攀比,也不要把健身房的嘲笑掛在心上。
鍛煉方法
以下鍛煉方法僅供參考,具體方法依個人情況而定。
肱二頭肌
上臂前面凸起的就是肱二頭肌。基本動作:1、兩臂彎舉,此動作可站也可坐,正反握啞鈴,杠鈴多種方法。兩上臂必須緊帖兩腋,利用肱二頭肌收縮的力量使兩手向胸前盡力彎起。2、反手窄握引體向上,也是利用肱二頭肌收縮的力量達到鍛煉的目的。(練六組,每組12-15次)。
肱三頭肌
上臂後面凸起的就是肱三頭肌。練好肱三頭肌能使你的手臂肌肉線條清晰。基本動作:1、有正反握兩個動作,臉朝上平躺在寬凳上,雙手與肩同寬,緊握杠鈴上舉,然後以肘關節為支點,慢慢的向後彎曲到頭頂,然後用肱三頭肌的收縮力把杠鈴恢復到原位。(練六組,每組12-15次)。
三角肌
肩膀上的肌肉就是三角肌,分成前束,中束,後束。基本動作:1、前束,手握啞鈴或杠鈴在身前,握距與肩同寬,用力抬起手臂前平舉,使手臂與身體成90度(練六組,每組12-15次)。2、中束,手握啞鈴在身旁,把手臂側平舉從兩側抬起至頭頂。(練六組,每組12-15次)。3、後束,兩手握杠鈴比肩同寬,把杠鈴放在頸後,向上伸臂推起杠鈴,然後緩緩屈臂,將杠鈴置於頸後肩部原位。(練六組,每組12-15次)。
腹肌
腰腹肌是比較難練的肌肉,要下苦功。基本動作:1、斜板仰卧起坐,此動作不再多說。2、仰卧舉腿,平躺在長凳上,兩手抓住凳頭,用腰腹力量的收縮把雙腳抬起後把身體彎曲。3、兩頭起,平躺在長凳上,上臂與雙腿都伸直,直臂擺動,以臀部為支點,上體與腿同時折起,用雙手去觸上舉的腳尖。4、頸後負重鞠躬,把杠鈴放在頸後,慢慢把身體前俯與腿部成90度,然後用腰部力量恢復原位。(練六組,每組12-15次)。
大腿肌
基本動作:1、頸後負重深蹲,把杠鈴橫擔在肩上,兩腳開立與肩同寬,深蹲並呼吸,再以股四頭肌的力量站起。(練六組,每組12-15次)。2、頸前負重深蹲,提取杠鈴置於胸前鎖骨部位,徐徐屈膝下蹲到大小腿折疊靠緊為止。(練六組,每組12-15次)。為加大負荷,可在腳後跟墊上一塊5--6厘米的磚或木頭。
小腿肌
小腿肌的健美標準是練成如菱形"鑽石"。基本動作:1、提踵,兩腳尖站在高出地面5--10厘米的木板或磚上,先將腳跟慢慢下沉到地面,然後用力提腳跟踮起腳尖,提高身體重心位置,收緊臀部和大腿肌肉。(練六組,每組12-15次)
胸大肌
胸大肌是人體比較大的幾塊肌肉之一,相對來說較好練。基本動作:1、仰卧飛鳥臉朝上平躺在寬凳上,兩手各執一隻啞鈴,雙手上舉,然後慢慢向身體兩側展開,就好像鳥兒在拍打翅膀飛行一般。(練六組,每組12-15次)2、卧推平躺在寬凳上,雙手緊握杠鈴上舉後,慢慢地放至乳頭上方,然後用力上推,此動作應由兩人合作,另一人做保護。(練六組,每組12-15次)。3、俯卧撐為提高難度,可把腳部提高成45度角傾斜,在背部或頸部放置重物超負荷訓練,使胸大肌完全拉伸。(練六組,每組12-15次)
背闊肌
有了發達的背闊肌後,人的驅干呈現出"V"字形,象一把打開的扇子。基本動作:1、引體向上,寬握頸後引體向上,身體不要搖晃,然後屈臂上拉,此動作最有效。(練六組,每組12-15次)2、俯立劃船,人腰彎成90度,雙手下垂握住杠鈴,然後把杠鈴上拉至腰部,屏住一會兒,使背部用力。(練六組,每組12-15次)。3、在專門的組合器械上練。
我所知道的就這些了。。。
C. 鍛煉手臂肌肉,有哪些方便快捷的方法
如何鍛煉手臂的肌肉?在訓練中,最好是把大重量和輕重量有效結合起來,因為大重量的動作對於手臂的泵感(肌肉充血膨脹)不是很全面。輕重量的訓練可以更加註重肌肉收縮,完成更多的次數,以獲得更好的泵感。基本上有一個組間歇的標准,即呼吸恢復正常後,就可以開始新一組訓練了。由於手臂主要是關節訓練為主,所以組間的間隔不需要特別延長。
俯卧撐。這個大家已經非常熟悉了,用它來鍛煉手臂的肌肉也是很不錯的。這個不需要任何道具,在家的時候有空就可以做。不過要注意,地板太硬的話很容易傷到手面,所以盡量不要在粗糙的水泥地面做,還是在草地、木板地做比較好。
D. 女生通過體育運動鍛煉肌肉的方法和技巧是什麼
許多女孩遠離鍛煉肌肉,認為鍛煉肌肉會使她們成為一個可怕的和激烈的肌肉女孩。這種想法是錯誤的。鍛煉肌肉的女孩不會成為金剛芭比,而只是提高她們的身體素質。女孩鍛煉肌肉和男孩不同,那麼你認為女孩鍛煉肌肉的方法和技巧是什麼?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健身知識!
4、不可以不吃東西。
一般來說,如果你為了減肥而節食,你可能什麼都感覺不到,只是覺得餓,然後你就不會覺得餓了,雖然這也是不健康的。然而,如果你在健身過程中不吃任何東西,整個人都無法忍受,因為在健身過程中的鍛煉強度將遠遠高於你不正常鍛煉時的強度,而且人體的卡路里消耗量也將大大增加。如果你不補充能量,人們會因為低血糖而頭暈。
E. 哪幾個公認的增肌技巧,刺激肌肉生長,讓你增肌不增脂
增肌技巧一,熱量要慢慢的增加,不要急於求成。其實增肌的關鍵就是要讓攝入的熱量大於自己本身的消耗。但在這個過程中,還要防止多餘的熱量變成脂肪,所以要慢慢的攝入熱量,讓身體慢慢適應,並且引導熱量流向肌肉。根據專家的測量,最好每次增加300大卡的攝入,並且每次增肌後都要進行檢查。
增肌技巧四,一定要堅持進行訓練,做一些有針對性的運動。運動不管是對減肥還是增肌都是最主要的方式,但你要想針對特定的部位練成肌肉,這時候也需要特定的訓練。如果有條件可以找一個健身教練,他們經驗比較豐富,訓練起來會更加輕松,而且還能節約時間成本。
F. 怎樣鍛煉自己的腿部肌肉才能更加有效果呢
腿部是我們身體中非常重要的大肌肉群,是每一個健身鍛煉者在訓練時都要注重的部位,如果一個鍛煉者從不鍛煉自己的腿部,那他的健身效果是不夠好的,身體肌肉的增長很容易達到上限。
健身者如果可以把自己的腿部肌肉鍛煉得強壯了,那麼他的身材整體看起來是非常完美和協調的,不會出現上壯下細的尷尬情況。
第五點技:一周訓練1~2次。
腿部的訓練一周訓練1~2次即可,兩次就是非常高效的了,不要讓自己超過3次。訓練次數過多,你的休息時間過短,那麼對於肌肉的增長也是無益的。
還有每次訓練的間隔時間控制在48~72小時,要讓腿部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復,這樣肌肉的增長效果才更好。
G. 練肌肉,找不到感覺訓練肌肉有什麼發力技巧
為什麼有些人在做了很多的訓練之後仍然沒有感覺呢?其實這可能是因為沒有找到適合的動作,同時我們需要提高訓練的頻率,在背部訓練中加入新的動作,能夠給肌肉纖維帶來不一樣的刺激。這樣才會讓訓練一直保持進步,能夠讓訓練效果更明顯。
第三:減少訓練的容量
在健身房裡有很多人經常會犯的錯誤,就是對所有的肌肉的訓練量是一樣的,其實這是一個很不理想化的選擇,因為有的肌肉承受力不是那麼強的。
每一處肌肉都在訓練的話,肌肉需要有一定的恢復時間來修復自身,所以我們要適當調整肌肉的訓練。比如在進行胸部訓練和背部訓練時,便可以選擇更多的訓練量,但是在練習手臂時可以選擇減少訓練的容量,這樣才可以到達共贏狀態。
H. 掌握哪些鍛煉技巧才能練出碩大的肌肉
經常聽到很多健身者在抱怨,自己無論怎麼鍛煉,鍛煉的成效就是不好。盡管每天都很勤快的去鍛煉了,可是肌肉就是沒生長。
這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很簡單,歸根到底還是鍛煉的方式不對,很多健身者特別是一些鍛煉理論不足的健身者,他們經常在鍛煉中會犯很多錯誤,但是自己也沒及時更正,所以導致後期的鍛煉效果受到很大的影響。那麼我們該怎麼做才可以更有效的提升鍛煉效率呢?首先理論的提升是必要的,其次就是堅持完成自己每一次的鍛煉。接下來我會給大家講4點必備的鍛煉技巧,這些是很多健身者都不知道的,如果你學習了,對你的鍛煉提升會很大。
鍛煉時我們要始終保持專注,讓你的意念集中在鍛煉部位,這樣你才可以確保鍛煉的過程始終是正確的,才可以收獲到最佳的鍛煉效果。
第四點、鍛煉的強度要逐漸的提升
我們在鍛煉中鍛煉強度要逐漸的提升,不能始終停留在初期的輕重量的鍛煉模式里,這樣你的肌肉是很難得到進一步的刺激生長。定期的突破重量,對於你的肌肉塑造會有很大的提升。
I. 簡述肌肉力量練習方法和內容
必須加大阻力才能不斷使肌肉的力量提高。其提高的途徑是:①經常參加各種激烈的運動競賽或重體力活動,達到增強肌肉收縮力,改善肌肉質量,提高肌肉功能之目的;②不斷進行以提高肌肉抗外部阻力的負重練習,這樣就可以逐步使肌肉受到鍛煉而增長力量;③採取抵住固定物體或維持某種狀態,使肌肉處於相對靜止、緊張,用力,連續數秒鍾後再放鬆肌肉,這種靜力性的練習可增強肌肉的張力,迅速提高靜力性力量。 力量素質訓練的方法多種多樣,可以因地制宜靈活採用,尤其是對身體各部位力量的鍛煉,可以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如提高上肢及腰腹力量可做俯卧撐,定時對牆手倒立,仰卧起坐,打沙袋等。要增加下肢力量可用武術中的馬步蹲及各種跳躍法(如單足連續跳,弓箭步跳,蛙跳,深蹲跳和台階等)的練習。除徒手練習外,也可以藉助各種器械進行練習,如用啞鈴,壺鈴和杠鈴等進行負重練習。 另外,提高爆發力可採用三種方法:一是練習某技術動作時,在不減速度的情況下增加力量;二是在不減少力量的情況下增加運動速度;三是同時增加力量和速度。 在力量素質的訓練中,短時期內所練出的力量,停止訓練後減退也很快。相反,逐漸獲得的力量保持的時間就長。 3、速度素質。速度素質指在最短的時間里完成某一動作或對外界發生的情況迅速作出相應反映。在防衛實施的過程中,不僅動作的手法、腿法、身法要迅捷多變,反應速度要快,而且在完成動作時要干凈利落。速度素質在防衛術中具體表現為三個方面:一是反應速度,即對各種突然發生的侵擾刺激能迅速作出反應;二是位移速度,即能快速通過某段距離的能力;三是動作速度,主要指能快速地完成防衛術必須的技巧動作能力。 不斷加快動作頻率,以最快的速度來反復練習某一動作,是提高速度素質的有效方法。如快速計時沖拳,在對抗條件下,反復練習某一技術動作,加強突發性位置的練習(例如看手勢,動作或聽聲響去完成某個動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