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關於學習方法的名言警句。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讀書不思考,等於吃飯而不消化。——波爾克
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海森堡
假設始終先於知識。——洪堡
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陶行知
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勞
多見者博,多聞者智,拒諫者塞,專己者孤。——《鹽鐵論》
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弗萊格 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培根
積累知識,勝過積蓄金銀。 —— 歐洲諺語
懷疑是知識之鑰。——諺語
治學有三大原則:廣見聞,多閱讀,勤實驗。--戴布勞格利
思則睿,睿則聖。——周敦頤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發現千千萬,起點是一問。——陶行知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經驗是最好的教師。 ——諺語
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愛因斯坦
強學博覽,足以通古今。——歐陽修
知識需要反復探索,土地需要辛勤耕耘。——尼泊爾諺語
學習要有三心,一信心,二決心,三恆心。——陳景潤
B. 學習方法名言警句
1、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
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3、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司馬遷
4、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5、學習不能好高騖遠,須一步一個腳印;進步不能一步登天,須一步一級台階。
6、求學無笨者,努力就成功;讀書沒捷徑,盡力能高分。
7、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8、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改寫人生,教育改善人格,反思啟迪智慧。
9、學習靠積累,記憶靠理解,經驗靠反思,熟練靠練習。
10、人生中三種東西最寶貴——信心、健康和知識;學習中三種品質最可貴--好學、好問和好思。
11、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12、學習中要盪起「樂學」和「巧思」的雙槳,倡導「書山有路巧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這樣才能學得生動活潑、融會貫通。(名言網)
13、巧思妙想出靈感,實踐探索出成果。
14、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15、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關於學習方法的名言警句
16、不塞不流,不止不行。——韓愈
17、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管子》
18、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僮巢慌?老大徒傷悲。——漢樂府《長歌行》
1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
20、「學習中沒問題」就是「方法有問題」,諸如盲從,欠思考、不能舉一反三、不會推陳出新等。所以,作為一名頭腦清醒的學生,應善於在沒問題中查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不斷產生好的問題,才能及時解決好新的問題。
21、聰明的秘訣在於勤奮好學,博學的秘訣在於博覽群書,巧學的秘訣在於舉一反三,成功的秘訣在於推陳出新。
22、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23、不讀書則愚,不思考則淺;不多練則生,不巧用則鈍。
24、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
25、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26、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後漢書》
2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28、勤奮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思考是理解知識的利器,讀書是掌握知識的捷徑,練習是鞏固知識的方法,討論是理解知識的妙招,探求是創新知識的途徑。
29、勤奮出聰明,博學出智慧,多練出技巧,巧思出碩果。
30、沒有永遠
C. 有關學習方法的名言
1、死記硬背得不到真知識,投機取巧學不到真本領;紙上談兵學不到真本事,閉門造車結不出好碩果。
2、學習靠積累,記憶靠理解,經驗靠反思,熟練靠練習。
3、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5、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6、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7、勤奮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思考是理解知識的利器,讀書是掌握知識的捷徑,練習是鞏固知識的方法,討論是理解知識的妙招,探求是創新知識的途徑。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9、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10、讀書長知,思考長智,虛心長識,應用長技。
11、藏書再多,倘不閱讀,就是一堆廢紙;讀書再多,倘不應用,就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蕾。
1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13、學問靠點滴積累,聰明靠思考練就;博學靠學習成就,創造靠實踐成功。
14、如果說學習有捷徑可走,那麼它就是勤奮;如果說知識就是力量,那麼它就是實踐。
15、沒有永遠的博學,只有永遠的學習;沒有永遠的聰明,只有永遠的思考;沒有永遠的智者,只有永遠的學者。
D. 表達學習方法的名言警句
1、死記硬背得不到真知識,投機取巧學不到真本領;紙上談兵學不到真本事,閉門造車結不出好碩果。
2、學習靠積累,記憶靠理解,經驗靠反思,熟練靠練習。
3、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4、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
5、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杜甫
6、從善如登,從惡如崩。——《國語》
7、勤奮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思考是理解知識的利器。
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屈原
9、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園。——孟子
10、讀書長知,思考長智,虛心長識,應用長技。
11、藏書再多,倘不閱讀,就是一堆廢紙;讀書再多,倘不應用,就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蕾。
12、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沾襟。——杜甫
13、學問靠點滴積累,聰明靠思考練就;博學靠學習成就,創造靠實踐成功。
14、如果說學習有捷徑可走,那麼它就是勤奮;如果說知識就是力量,那麼它就是實踐。
15、沒有永遠的博學,只有永遠的學習;沒有永遠的聰明,只有永遠的思考;沒有永遠的智者,只有永遠的學者。
16、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
17、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18、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19、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孟郊
20、學習中的大忌是囫圇吞棗;讀書中的是走馬觀花。
21、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22、人生中三種東西最寶貴——信心、健康和知識;學習中三種品質最可貴--好學、好問和好思。
23、學習中要盪起「樂學」和「巧思」的雙槳,倡導「書山有路巧為徑,學海無涯樂作舟」的學習態度和方法,這樣才能學得生動活潑、融會貫通。
24、學習前要帶上幾個問題,學習中要思考幾個問題,學習後要能提出幾個問題,這樣才能學有所得。
25、「學習中沒問題」就是「方法有問題」,諸如盲從,欠思考、不能舉一反三、不會推陳出新等。所以,作為一名頭腦清醒的學生,應善於在沒問題中查找出自己存在的問題,這樣才能不斷產生好的問題,才能及時解決好新的問題。
26、差以毫釐,謬以千里。——《漢書》
27、察己則可以知人,察今則可以知古。——《呂氏春秋》
28、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
29、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30、學習既要有鐵棒磨成針的精神,又要有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讀書既要有勇於攀登的志氣,又要有樂於思考的精神。
E. 學習方法的名言有
1. 讀書不趁早,後來徒悔懊。——《清詩鐸·趁早歌》
2. 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還是有的。——魯迅
3. 女孩要堅強,堅強為自己。女孩要努力,努力為未來。
4. 有時可能別人不在乎你,但你不能不在乎自己。
5. 埋頭苦幹是第一,發白才知智叟呆。勤能補拙是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華羅庚
6. 那些即使遇到了相會,還不敢自信必能成功的人,只能得到失敗。——塞涅卡
7.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孔子
8. 漫漫人生路,帶奮斗一起飛翔,因為它是我一生的呵護;芸芸眾生中,帶奮斗一起飛翔,因為它比金錢更貴重;悠悠求學路,帶奮斗一起飛翔,因為它比榮譽實在。在我成長的歷程中,我很慶幸自己選擇了奮斗。不論經歷多少風風雨雨,我都會堅持奮斗下去。
F. 形容學習方法的名言
答:形容學習方法的名言
1、知識改變命運,學習改寫人生,教育改善人格,反思啟迪智慧。
2、不讀書則愚,不思考則淺;不多練則生,不巧用則鈍。
3、藏書再多,倘不閱讀,就是一堆廢紙;讀書再多,倘不應用,就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蕾。
4、聰明的秘訣在於勤奮好學,博學的秘訣在於博覽群書,巧學的秘訣在於舉一反三,成功的秘訣在於推陳出新。
5、讀書長知,思考長智,虛心長識,應用長技。
6、讀書如蜜蜂採花,思考如蜜蜂釀蜜,只有既采又釀,才能得到香甜的「知識蜂蜜」。
7、沒有永遠的博學,只有永遠的學習;沒有永遠的聰明,只有永遠的思考;沒有永遠的智者,只有永遠的學者。
8、巧思妙想出靈感,實踐探索出成果。
9、勤奮出聰明,博學出智慧,多練出技巧,巧思出碩果。
10、勤奮是開啟知識大門的鑰匙,思考是理解知識的利器,讀書是掌握知識的捷徑,練習是鞏固知識的方法,討論是理解知識的妙招,探求是創新知識的途徑。
11、勤奮是探求知識的舟楫,思維是探索知識的方法,請教是學習知識的妙招,練習是鞏固知識的途徑。
12、求學無笨者,努力就成功;讀書沒捷徑,盡力能高分。
13、人生中三種東西最寶貴信心、健康和知識;學習中三種品質最可貴好學、好問和好思。
14、如果說學習有捷徑可走,那麼它就是勤奮;如果說知識就是力量,那麼它就是實踐。
15、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G. 學習方法的名言。
1、業精於勤,荒於嬉。
2、應當隨時學習,學習一切;應該集中全力,以求知道得更多,知道一切。
3、學問是苦根上長出來的甜果。
4、要知天下事,須讀古人書。
5、不知則問,不能則學。
6、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7、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8、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
9、讀書百遍,其義自見。
10、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11、喜歡讀書,就等於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換成巨大享受的時刻。
12、地不耕種,再肥沃也長不出果實;人不學習,再聰明也目不識丁。
13、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我們應當永遠記住這個真理。
14、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勤奮。
15、我喜歡讀書,喜歡認識人,了解人。多讀書,多認識人,多了解人,會擴大你的眼界,會使你變得善良些、純潔些,或者對別人有用些。
16、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廣闊的海洋。
17、歷史使人明智,詩歌使人聰慧,數學使人精確,哲學使人深刻,倫理使人莊重,邏輯使人善辯。
18、時間應分配得精密,使每年、每月、每天和每小時都有它的特殊任務。
19、沒有比時間更容易虛擲,更值得珍惜的事,倘若沒有時間,我們在世上將一事無成。
20、我身上一切優秀的品質都要歸功於書籍。
21、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說空話。
22、我們決不能一見成績就自滿自足起來。我們應該抑制自滿,時時批評自己的缺點,好象我們為了清潔,為了去掉灰塵,天天要洗臉,天天要掃地一樣。
23、金錢寶貴,生命更寶貴,時間最寶貴。
24、時間,就像海綿里的水,只要願擠,總是有的。
25、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H. 關於學習方法的名言警句
1、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恆心為良友,以經驗為參謀,以小心為兄弟,以希望為哨兵。
2、書富如入海,百貨皆有。人之精力,不能兼收盡取,但得春所欲求者爾。故願學者每次作一意求之。 --(蘇軾)《東坡文集事略》
3、看文字須大段精彩看,聳起精神,豎起筋骨,不要困,如有刀劍在後一般。就一段中須要透,擊其首則尾應,擊其尾則首應,方始是。不可按冊子便在,掩了冊子便忘。
--(朱熹)《朱子語類大全》
4、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則眼看不仔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誦讀,決不能記,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朱熹)《訓學齋規》
5、對於學了許多而對他們無用的詞彙的人們,或學許許多多詞彙而不能運用的人們,好象具有一大箱的工具而不能使用的木工一樣,比不上一個工具少而能使用自如的木工。
--(韋斯特)《語言教育》
6、治學有三大原則:廣見聞,多閱讀,勤實驗。 --(戴布勞格利)
7、學貴精不貴博。……知得十件而都不到地,不如知得一件卻到地也。
--(戴震)《戴東原先生年譜》
8、無所不能的人實在一無所能,無所不專的專家實在是一無所專。 --《韜奮文集》
9、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 --(周恩來)《周恩來選集》
10、人是活的,書是死的。活人讀死書,可以把書讀活。死書讀活人,可以把人讀死。 --(郭沫若)《游太湖蠡園為遊人題詞》
11、我閱讀關於我所不懂的題目之書籍時,所用的方法,是先求得該題目的膚表的見解,先瀏覽許多頁和好多章,然後才從頭重新讀起,以求獲得精密的智識。我對該書的終末,就懂得它的起音。這是我所能介紹給你唯一正解的方法。 --(狄慈根)《辯證法的邏輯》
12、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 --(托爾斯泰)
13、在所閱讀的書本中找出可以把自己引到深處的東西,把其它一切統統拋掉,就是拋掉使頭腦負擔過重和會把自己誘離要點的一切。 --(愛因斯坦)
14、學和行本來是有機聯著的,學了必須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當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學到了手。否則讀書雖多,只是成為一座死書庫。
--(謝覺哉)《青年人要努力學習》
15、我們自動的讀書,即嗜好的讀書,請教別人是大抵無用,只好先行泛覽,然後決擇而入於自己所愛的較專的一門或幾門;但專讀書也有弊病,所以必須和現實社會接觸,使所讀的書活起來。 --(魯迅)《讀書雜談》
望採納,謝謝!
I. 關於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名人名言
答:關於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的名人名言
1、立志宜思真品格,讀書須盡苦功夫。
2、言必信,行必果。
3、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
5、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6、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7、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9、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10、良葯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1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12、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13、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14、輔車相依,唇亡齒寒。
15、讀一書,增一智。不吃飯則飢,不讀書則愚。
16、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17、武夫力而拘諸原,婦人暫而免諸國。
18、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19、發奮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20、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21、亡羊補牢,猶未遲也。
22、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23、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24、失之毫釐,謬以千里。是可忍,孰不可忍。
25、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26、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27、項庄舞劍,意在沛公。
28、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29、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30、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J. 能體現學習方法的名言
有關學習方法的名言60則
1、講到學習方法,我想用六個字來概括:「嚴格、嚴肅、嚴密。」這種科學的學習方法,除了向別人學習之外,更重要的是靠自己有意識的刻苦鍛煉。──蘇步青
2、學到很多東西的訣竅,就是一下子不要學很多。──洛克
3、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孔子
4、加緊學習,抓住中心,寧精勿雜,寧專勿多。——周恩來
5、求學的三個條件是:多觀察、多吃苦、多研究。——加菲勞
6、讀書不思考,等於吃飯而不消化。——波爾克
7、凡事都要腳踏實地去作,不馳於空想,不驁於虛聲,而惟以求真的態度作踏實的工夫。以此態度求學,則真理可明;以此態度作事,則功業可就。──李大釗
8、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
9、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子
10、與其誇大胡說,不如宣布那個聰明的、智巧的、謙遜的警句:「我不知道」。——伽利略
11、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孔子
12、閱讀使人充實,會談使人敏捷,寫作與筆記使人精確。——培根
1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
14、智者問得巧,愚者問得笨。——陶行知
15、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16、懶於思索,不願意鑽研和深入理解,自滿或滿足於微不足道的知識,都是智力貧乏的原因。這種貧乏用一個詞來稱呼,就是「愚蠢」。──高爾基
17、強學博覽,足以通古今。——歐陽修
18、只看一個人的著作,結果是不大發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優點。必須如蜜蜂一樣,采過許多花,這才能釀出蜜來。倘若叮在一處,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魯迅
19、聰明出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華羅庚
20、重要的不是知識的數量,而是知識的質量,有些人知道很多很多,但卻不知道最有用的東西。——托爾斯泰
21、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孔子
22、多則價謙,萬物皆然,唯獨知識例外。知識越豐富,則價值就越昂貴。──馬戈
23、要讀好書,必須先打好基礎,讀好了基礎,才能在這基礎上作個別問題的研究,基礎要求廣,鑽研則要求深,廣和深也是統一的,只有廣了才能深,也只有深了才要求廣。──吳晗
2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孔子
25、成功=艱苦的勞動+正確的方法+少談空話。——愛因斯坦
26、知識和能力是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要注意有扎實的基礎,要注意復習和鞏固,不能急於求成。──谷超豪
27、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
28、游手好閑的學習並不比學習游手好閑好。——約·貝勒斯
29、懷疑是知識之鑰。——諺語
30、聰明的人有長的耳朵和短的舌頭。——弗萊格
31、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32、圖書館使我得以有恆地研習而增進我的知識,每天我停留在裡面一兩個鍾頭,用這個辦法相當的補足了我失掉的.高深教育。——富蘭克林
33、科學上的許多重大突破,都是一點點細微的成績積累起來的。——童第周
34、學源於思,思源於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諺語
35、當你還不能對自己說今天學到了什麼東西時,你就不要去睡覺。——利希頓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