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耳心疼快速止痛的方法中醫

耳心疼快速止痛的方法中醫

發布時間:2022-06-13 20:04:57

怎麼緩解耳朵疼

你好,有耳朵疼痛的現象,中醫講一般與火熱上炎有關系,建議患者首先注意避免接觸辛辣刺激的食物,以免上火加重症狀,及時去醫院就診,並經醫生診斷後積極使用具有清熱解毒功效的葯物治療,生活中注意好盡量多飲水,多食用蔬菜水果,此外注意避免熬夜。

㈡ 耳朵疼怎麼辦耳朵疼是什麼

1、耳朵疼的原因:
耳朵疼也是一種常見病,引起耳痛的原因較多,就耳朵本身的病變而言,一般有以下幾種。
●外耳道炎當耳內不適時,有人喜歡用指甲、發夾等在耳內掏挖,這容易將耳道皮膚戳破,引起感染發炎。此時不但有耳痛而且還可伴有出血。
●外耳道癤腫當外耳道炎得不到及時治療時,或年老體弱、患有糖尿病時,或耳道皮膚長時間受到水的浸漬,皮膚表面抵抗力減弱時,往往容易發生耳道癤腫,癤腫會逐漸腫脹、化膿,將耳道堵塞,引起疼痛。
●急性中耳炎在中耳腔內發生細菌性感染時膿液不斷增多,並直接壓迫對疼痛敏感的鼓膜,會引起耳內陣陣疼痛,可呈搏動性疼痛。
●耳皰疹這同病毒感染有關,在耳廓上比較多見,所引起的耳痛似針刺或燒灼,少數人還可伴隨有面神經癱瘓,聽力減退、惡心、嘔吐等症狀。
●耳耵聹就是俗稱的「耳垢」,由耳道皮膚下的耵聹腺所分泌產生。耵聹積聚時可堵塞耳道,聽力會受到影響。一旦耳道內進水,耵聹會發生膨脹,緊緊壓迫耳道產生耳痛。
●耳腫瘤當耳道或中耳腔內長有惡性癌腫,隨著病情的發展,會出現耳道流血和聽力下降等病症,還會有程度不同的耳痛。
●耳神經痛耳朵四周神經較多,在受到過強過久的噪音或不明原因的刺激時常常會出現陣陣耳痛,通常時隱時現,往往能忍受,在檢查時卻發現不了什麼病變。
2、耳朵疼,一定及時到正規專業醫院檢查治療。耳朵疼大多是中耳炎導致的。
治療中耳炎等耳科疾病,在哈爾濱的話,你可以找 長庚 醫院。

㈢ 耳朵痛而且還是裡面痛怎麼辦

1、積極治療

上呼吸道病灶性疾病,如慢性鼻竇炎、慢性扁桃體炎。

2、葯物治療

單純型以局部用葯為主:可用抗生素水溶液或抗生素與類固醇激素類葯物混合液,如0.25%氯黴素液、氯黴素可的松液、氧氟沙星滴耳液、聰聰滴耳油能治療中耳炎及外耳道炎等預防復發達到根治。

3、內窺鏡治療技術

微創內窺鏡治療技術是廣泛流傳於歐美國家的重點推廣技術,較之傳統耳顯微鏡,耳內窺鏡具有視野廣、操作靈活的特點,能多角度、更容易的獲得中耳腔病變較全面的信息。

在耳內窺鏡下手術,更加方便、快捷、安全、微創。耳內窺鏡技術主要應用於單純鼓膜修補,耳內窺鏡技術的應用提高了手術的成功率。

耳朵裡面疼的原因

上面我們一起看完了耳朵裡面疼應該怎麼辦的一些方法了。但是大家卻還不知道耳朵裡面疼是什麼原因引起的,不是嗎?因此下面小編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

1、耳神經痛

耳朵四周神經較多,在受到過強過久的雜訊或不明原因的刺激時會出現陣陣耳痛。

2.防雜訊

過大的聲音,刺耳的聲音都是雜訊,它們能損害人的聽力。要注意遠離雜訊。當突然出現雜訊時,可用教育幼兒立即把耳堵住,並張大嘴巴。平時家長應教育兒童不要用耳機聽音樂。

3.防進水

游泳或洗澡、洗臉時,應特別注意,防止水進入耳內。如感覺耳里進水,應立即側耳單腳跳,讓水流出來,或用棉球棍輕輕放進去,把水吸出來。

4.防揪打

耳朵是不能揪也不能打的。揪耳朵,打嘴巴有可能會傷及骨膜,或令耳鼓移位,導致聽力損傷,兒童的咽鼓管比較直和短,更加容易引起損傷。

5.不挖耳

有些小朋友愛用耳勺或發卡、別針等物掏耳,這是不好的習慣,應予以教育。更不能往耳里塞放豆子、小球等其他物品。

6.不戴耳環

有些小女孩喜歡扎耳朵眼,佩戴耳環、耳墜等裝飾物,這對耳朵也是有害的。耳朵皮肉很稚嫩,上邊掛個金屬物,玩時容易損傷耳朵。

7.預防疾病

一些疾病可能影響耳朵的健康。感冒就是引起中耳炎的主要原因,故預防感冒也就是預防了中耳炎的發生。其次麻疹、腮腺炎、風疹等急性傳染病也可以引起中耳炎,應按時接種疫苗,預防這些疾病,從而保護耳朵的健康。

結語: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介紹的有關於耳朵裡面疼的一些原因以及耳朵裡面疼應該怎麼辦的一些方法。相信大家看完之後對此也是有所了解了,也知道了如何保護我們的耳朵了。因此,如果你不想讓自己耳朵也出現疼痛症狀的話,則一定要學會預防哦。

㈣ 耳朵發炎,疼痛,有什麼好的治療方法嗎(急)

外耳道炎常見症狀治療

常見症狀
1.急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灼熱、疼痛、耳聞感,重者伴全身發熱、不適感,耳周淋巴結腫大。檢查可見外耳道彌漫性充血、腫脹,重者外耳道狹窄,皮膚潰爛。
2.慢性外耳道炎外耳道不適和癢感,並有少量分泌物。病程長者可因外耳道皮膚增厚而聽力減退。某些慢性外耳道炎伴有奇癢的應注意與黴菌性外耳道炎相區別。
常用中成葯
本病屬中醫的耳瘡范疇,多因風熱侵襲或熱毒望盛所致,治宜疏風清熱,解毒消腫。
1.內服葯 銀翹丸、牛黃解毒丸口服每次1九日2次。
2.外用葯
①黃連膏、紫金錠外耳道塗敷。
②中葯菖蒲、附子等量共研末和香油滴耳。
③如伴有耳周圍腫脹。可以水調散外敷(即黃柏研末後加等量石膏和涼開水調成糊狀塗布耳周腫脹處或以濕熱毛巾敷局部)。
常用西葯
1.急性外耳道炎;紅黴素或螺旋黴素1日3次口服,宜適當服用止痛葯物如去痛片等。
2.外耳道局部可塗布醋酸去炎松霜、可的松軟膏等。
3.超短波、紅外線理療。
中耳炎

病因症狀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

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

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

並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存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變為慢性中耳炎,隨體質、

氣候變化、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時多時少,遷延多年。中醫將本病稱為「耳膿」、

「耳疳」,認為是因肝膽濕熱(火)邪氣盛行引起。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臨床上以嬰幼兒多見,主要是因為小兒從耳通到咽喉的通路--

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兒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後易引起

耳咽管炎症,細菌進入中耳而發病。另外小兒飲食時,發生嗆咳、嘔吐時,食物應

易從耳咽管進入中耳,產生炎症。

耳疼、頭痛、頭暈、發熱、輕者低熱,重者發熱、體溫可高達40℃,可伴有嘔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狀。不會說話的嬰兒哭鬧不安,常抓耳朵。1-2天後耳內

鼓膜穿孔,膿液流出後,耳痛等症狀減輕,如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很容易轉成慢

性中耳炎。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俗稱「臭耳底子」,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未能及時治癒,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膿、耳鳴、耳痛、頭痛、頭暈等。可分為

三種類型。①單純型:炎症未破壞骨質,耳內流膿為粘膿性或粘淮性,無臭味。②

壞死形:炎症已侵潤到骨質,耳內流出物如乾酪樣(豆渣樣),量少,有血絲。③膽

脂瘤型:由於炎症的長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躍,耳內流出物夾雜有上皮脫屑,及黃

白色有惡臭的油片狀物。後兩種類型如不及時治癒,會造成不良後果。

自療注意事項

(1)積極治療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進入中耳,引發炎症。

(2)不能強力擤鼻和隨便沖洗鼻腔,不能同時壓閉兩只鼻孔,應交叉單側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應十分小心,宜先濕潤後才挖,避免損壞鼓膜。

(4)游泳上岸後,側頭單腳跳動,讓耳內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簽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暢。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強體育鍛煉,增加休質,減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熱性補葯,如人參、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補膏之類。

(10)多食有清熱消炎作用的新鮮蔬菜,如芹菜、絲瓜、茄子、薺菜、蓬蒿、黃

瓜、苦瓜等。

(11)小蟲進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蟲後捉取。

自治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頭孢拉定膠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龍膽瀉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黃連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蓮內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驗方自療法

(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劑,連服3-4日。

(2)蒲公英、車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劑,分3次煎服, 連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參15克、澤瀉15克、白花蛇舌草30

克,分2次煎服。

(4)大蒜1瓣,蒸餾水10毫升,將大蒜洗凈搗爛,取汁與蒸餾水混勻,滴耳,

每日數次,1次數滴。本方適用於中耳炎,尤為化膿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3.飲食自療法

(1)糖冬瓜30克、鮮九龍吐珠葉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劑,連

服5天。本方對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銀花12克、柴胡9克、鱉甲15克、紅糖適量,將金銀花、

柴胡、鱉甲煎湯取汁,與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劑,連服5劑。

4.外治自療法

(1)取蛋黃1枚,放鍋(不要用鐵鍋)內加熱翻炒,片刻油出濾出即可,炒時防

焦。待冷卻後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

(2)蚯蚓5條,剖開後洗凈,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鍾後用潔凈紗布濾出清

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3)新鮮豬膽汁(或雞膽汁)50克,冰片5克,滴耳。

(4)爛耳散少許,吹入耳內,每日3次。

(5)生大蒜2隻,絲瓜1隻,共搗爛,布包擠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

次。

(6)胡桃肉搗油加冰片少許,滴入耳內。

避免誤診

急性期後持續有分泌物出或存在其它症狀,可能並發其它疾病,不宜延誤,應到醫

院作進一步檢查,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不可在公共汽車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損傷。

㈤ 左耳朵痛怎麼治療

中耳炎

病因症狀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

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

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

並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存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變為慢性中耳炎,隨體質、

氣候變化、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時多時少,遷延多年。中醫將本病稱為「耳膿」、

「耳疳」,認為是因肝膽濕熱(火)邪氣盛行引起。

急性化膿性中耳炎,臨床上以嬰幼兒多見,主要是因為小兒從耳通到咽喉的通路--

耳咽管比成人的要短、要粗、要平直、小兒易患感冒等呼吸道疾病,得病後易引起

耳咽管炎症,細菌進入中耳而發病。另外小兒飲食時,發生嗆咳、嘔吐時,食物應

易從耳咽管進入中耳,產生炎症。

耳疼、頭痛、頭暈、發熱、輕者低熱,重者發熱、體溫可高達40℃,可伴有嘔吐

、腹泄、不食等全身症狀。不會說話的嬰兒哭鬧不安,常抓耳朵。1-2天後耳內

鼓膜穿孔,膿液流出後,耳痛等症狀減輕,如治療不及時或不徹底,很容易轉成慢

性中耳炎。

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俗稱「臭耳底子」,急性化膿性中耳炎未能及時治癒,拖延六周

以上者即為慢性化膿性中耳炎。主要有流膿、耳鳴、耳痛、頭痛、頭暈等。可分為

三種類型。①單純型:炎症未破壞骨質,耳內流膿為粘膿性或粘淮性,無臭味。②

壞死形:炎症已侵潤到骨質,耳內流出物如乾酪樣(豆渣樣),量少,有血絲。③膽

脂瘤型:由於炎症的長期刺激,上皮增生活躍,耳內流出物夾雜有上皮脫屑,及黃

白色有惡臭的油片狀物。後兩種類型如不及時治癒,會造成不良後果。

自療注意事項

(1)積極治療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進入中耳,引發炎症。

(2)不能強力擤鼻和隨便沖洗鼻腔,不能同時壓閉兩只鼻孔,應交叉單側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應十分小心,宜先濕潤後才挖,避免損壞鼓膜。

(4)游泳上岸後,側頭單腳跳動,讓耳內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簽吸干水份。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暢。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強體育鍛煉,增加休質,減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熱性補葯,如人參、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補膏之類。

(10)多食有清熱消炎作用的新鮮蔬菜,如芹菜、絲瓜、茄子、薺菜、蓬蒿、黃

瓜、苦瓜等。

(11)小蟲進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蟲後捉取。

自治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頭孢拉定膠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龍膽瀉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黃連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蓮內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驗方自療法

(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劑,連服3-4日。

(2)蒲公英、車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劑,分3次煎服, 連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參15克、澤瀉15克、白花蛇舌草30

克,分2次煎服。

(4)大蒜1瓣,蒸餾水10毫升,將大蒜洗凈搗爛,取汁與蒸餾水混勻,滴耳,

每日數次,1次數滴。本方適用於中耳炎,尤為化膿性中耳炎效果更佳。

3.飲食自療法

(1)糖冬瓜30克、鮮九龍吐珠葉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劑,連

服5天。本方對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銀花12克、柴胡9克、鱉甲15克、紅糖適量,將金銀花、

柴胡、鱉甲煎湯取汁,與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劑,連服5劑。

4.外治自療法

(1)取蛋黃1枚,放鍋(不要用鐵鍋)內加熱翻炒,片刻油出濾出即可,炒時防

焦。待冷卻後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

(2)蚯蚓5條,剖開後洗凈,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鍾後用潔凈紗布濾出清

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3)新鮮豬膽汁(或雞膽汁)50克,冰片5克,滴耳。

(4)爛耳散少許,吹入耳內,每日3次。

(5)生大蒜2隻,絲瓜1隻,共搗爛,布包擠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

次。

(6)胡桃肉搗油加冰片少許,滴入耳內。

避免誤診

急性期後持續有分泌物出或存在其它症狀,可能並發其它疾病,不宜延誤,應到醫

院作進一步檢查,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不可在公共汽車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損傷。

㈥ 中耳炎怎麼辦,很痛怎麼辦(急~~)

中耳炎的治療:用「3%雙氧水」將外耳道的膿液洗干凈後,滴用「硫酸新黴素滴耳液」,每天1--2次。用"1%呋麻液滴鼻液"或"鹽酸奈甲唑啉滴鼻液"滴鼻;成人量一次口服"百炎凈"和"碳酸氫鈉"片2片,非那根片12.5毫克,一天2次,"阿莫西林"片0.5克,一天3次,飯後服5天.服葯期間多飲水, 中耳炎注意如下幾點: 1.洗澡洗頭時注意不讓水進入耳內。 2,少食辛,辣,炸,炒之屬熱性之品.如辣椒,生薑,炸油條,燒餅,餅干,快餐面等.同時海鮮及冰凍魚,魷魚,蝦米等鹹海產品容易刺激透發炎症,這類食品最好不食. 3.飲食多樣化.多食含維生素較多的蔬菜,水果.如平果,新青菜,菠菜,胡蘿卜等. 4,.起居勞作有度,注意休息,上網不要通宵達旦. 5,積極鍛煉身體,最簡單有效鍛煉方法是堅持晨跑,以增強身體的抗病能力. 6,預防感冒,感冒往往引起中耳復發,為此若患外感應及時及早治療.

㈦ 耳朵痛..有什麼治療方法

中耳炎,俗稱「爛耳朵」,是鼓室粘膜的炎症。病菌進入鼓室,當抵抗力減弱或細菌毒素增強時就產生炎症。其表現為耳內疼痛(夜間加重)、發熱、惡寒、口苦、小便紅或黃、大便秘結,聽力減退等。如鼓膜穿孔,耳內會流出膿液,疼痛會減輕,並常與慢性乳突炎同時存在。急性期治療不徹底,會轉為慢性中耳炎,隨體質,氣候變化,耳內會經常性流膿液,時多時少,遷延多年。中醫將本病稱為「耳膿」、「耳疳」,認為是因肝膽濕熱(火)邪氣盛行引起。
一、自療要點
1.積極治療鼻咽部疾病,以免病菌進入中耳,引發炎症。
2.不能強力擤鼻和隨便沖洗鼻腔,不能同時壓閉兩只鼻孔,應交叉單側擤鼻涕。
3.挖取底部耳垢,應十分小心,宜先濕潤後才挖,避免損壞鼓膜。
4.游泳上岸後,側頭單腳跳動,讓耳內的水流出,最好用棉簽吸干水分。
5.急性期注意休息,保持鼻腔通暢。
6.患慢性中耳炎者不宜游泳。
7.加強體育鍛煉,增加體質,減少感冒。
8.忌食辛辣、刺激食品,如姜、胡椒、酒、羊肉、辣椒等。
9.不要服熱性補葯,如人參、肉桂、附子、鹿茸、牛鞭、大補膏之類。
10.多食有清熱消炎作用的新鮮蔬菜,如芹菜、絲瓜、茄子、薺菜、蓬蒿、黃瓜、苦瓜等。
11.小蟲進入耳道,勿急躁、硬捉,可滴入食油泡死小蟲後捉取。
二、自療方法
(一)內治法
1.成葯
(1)頭孢拉定膠囊,每次1-2粒,每日4次。
(2)龍膽瀉肝丸,每次9克,每日3次。
(3)黃連上清片,每次4片,每日3次。
(4)穿心蓮內脂片,每次4片,每日3次。
2.單驗方
(1)忍冬藤30克、生甘草10克、煎服每日1劑,連服3-4日。
(2)蒲公英、車前草、紫地丁各30克,每日1劑,分3次煎服,連服3-4日。
(3)野菊花12克、天葵子10克、丹參15克、澤瀉15克、白花蛇舌草30克,分2次煎服。
3.食療方
(1)糖冬瓜30克、鮮九龍吐珠葉13片,用1大碗水煎成半碗,每日1劑,連服5天。〔注〕本方對慢性中耳炎更佳。
(2)薏米18克、金銀花12克、柴胡9克、鱉甲15克、紅糖適量,將金銀花、柴胡、鱉甲煎湯取汁,與另二味煮粥服食,每日1劑,連服5劑。
(二)外治法
1.取蛋黃一枚,放鍋(不要用鐵鍋)內加熱翻炒,片刻油出濾出即可,炒時防焦。待冷卻後取其油滴耳,每次3滴,每日2次。
2.蚯蚓5條,剖開後洗凈,放白糖10克左右,30分鍾後用潔凈紗布濾出清液滴耳,每次4滴,每日3次。
3.新鮮豬膽汁(或雞膽汁)50克,冰片5克,滴耳。
4.爛耳散少許,吹入耳內,每日3次。
5.生大蒜2隻,絲瓜1隻,共搗爛,布包擠汁,滴耳,每次3-4滴,每日3次。
6.胡桃肉搗油加冰片少許,滴入耳內。
三、自療誤區
1.急性期後持續有分泌物流出或存在其它症狀,可能並發其它疾病,不宜延誤,應到醫院作進一步檢查,以免造成不良後果。
2.不可在公共汽車上及人流中挖耳朵分泌物,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意外損傷。

㈧ 上火耳朵就痛該怎麼辦

上火引起耳部疼痛,一般是中耳炎或者是外耳道炎引起的。 這種情況可以給予消炎葯物控制炎症,如果外耳道有分泌物,可以使用雙氧水清洗。

如果同時伴有鼻塞,則可以用鼻腔噴劑等葯物治療,以緩解病情。

建議最好去醫院請專業醫生檢查,對症治療。

閱讀全文

與耳心疼快速止痛的方法中醫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dds精華使用方法 瀏覽:484
自動血糖儀的使用方法圖片 瀏覽:24
如何不用手指指人的三個方法 瀏覽:50
沉積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瀏覽:983
基金凈資產的計算方法在哪裡約定 瀏覽:397
怎麼快速學習數學的方法 瀏覽:258
鑒定母牛發情常用哪些方法 瀏覽:11
學生黨下橫叉的快速方法 瀏覽:506
綠蘿生蟲子怎麼辦最快的方法 瀏覽:514
女性最佳取環方法 瀏覽:363
手機信號最強的方法 瀏覽:802
圖片粘貼排版方法視頻 瀏覽:373
抗疫和防疫的方法和技巧手抄報 瀏覽:75
小學生如何能快速答卷的方法 瀏覽:76
當體溫升高時常用哪些方法降溫 瀏覽:38
車窗拋物方法視頻教程 瀏覽:604
鹽水去頭屑的最佳方法 瀏覽:227
冬季開花花卉怎麼養正確方法圖文 瀏覽:957
如何製作腐植酸的方法 瀏覽:47
體育信息的研究方法 瀏覽: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