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探索自我
有的人經常說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我對這種說法不是很認可的。因為自己有多大能量和潛質也是把握不準的,只有把自己放到實踐中去,通過時間才能知道自己這地方是強項,什麼地方還不佔優勢? 需要從哪方面去努力?說白了就是知道自己半斤八兩,擺正自己的位置,充分發揮自己的作用,否則閉門造句,關門自守,總認為自己強大,真要走向社會去闖一片天地的時候,就會畏首畏尾,甚至到處碰壁。所以要想探索自我,首先要踐行自我。
2. 自我探索包括哪幾個方面
1、性格探索
一個人對現實的穩定的態度,以及與這種態度相應的,習慣化了的行為方式中表現出來的人格特徵。
2、興趣探索
人認識某種事物或從事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以認識和探索外界事物的需要為基礎的,是推動人認識事物、探索真理的重要動機。
3、技能探索
個體運用已有的知識經驗,通過練習而形成的一定的動作方式或智力活動方式。
4、價值觀探索
基於人的一定的思維感官之上而作出的認知、理解、判斷或抉擇,也就是人認定事物、辯定是非的一種思維或取向,從而體現出人、事、物一定的價值或作用。
自我探索的方法:
1、櫥窗分析法
根據「自己知道一不知道」和「別人知道一不知道」兩個維度,我們可將職業自我分成四個櫥窗,即公開我、隱私我、背脊我和潛在我。
2、經驗法
經驗法是指在人際交往中或依據過去活動成果由他人或本人對自己主觀的分析和評價。
3. 自我探索的主要內容和方法有哪些
自我探索的主要內容
自我探索,就是藉助先進的職業發展理論,使用比較成熟的職業測評和非正式評估工具,對自己的職業興趣、性格特點、職業價值觀以及職業技能等進行全方位的、深層次的量化評價和分析。
更科學地、全面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最看重的是什麼,自己最喜歡的是什麼,自己最擅長的職業技能又是什麼。進而清晰地確定自己喜歡且又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和方向。
自我探索的五種方法:
1、歸納法(適合理性的人)
常用的活動是「成就感9宮格」,活動過程很簡單,就是找一張白紙,分成3*3的9個部分,在裡面畫出自己最有成就感的9件事,其實,這就是「成就事件梳理」的一種方法。
為什麼很多活動都非常強調成就事件呢?因為只有成就事件才能讓人格發揮到極致,價值觀被特別好的得到滿足,信念被證明是正確的,技能被恰好的用到,狀態也極其的好,而且,還換回了世界的資源。想一想就覺得興奮,這對於一個人來說,是一種多麼「通暢」又「爽快」的方式啊!
如果,你說你從一個故事中找不到自己的價值觀,那麼9個故事呢?他們就像通向秘境的密碼鎖,每個故事提供一點點線索,9個線索加起來,也是一次價值觀探索的成功體驗。你會問自己:嗨!為什麼是你把這件事做成的?
別人做這個的時候,可能會很焦慮,你為什麼狀態這么好啊?為什麼做這件事情會讓你這么有成就感,而不是其他的事情呢?你為什麼用這樣的方式處理問題,而不是那樣的方式呢?一個個問題的回答,指引著你,一步步找到自己的價值觀,這就是「歸納法」。
2、試錯法(適合生命力強悍的人)
每個階段都會不斷自我嘗試,自我反思,每個階段都會寫自我總結,總結這個階段我哪些做得好,哪些做的不好,是不是有一個更好的自我出現。比如,我已經在小城市裡過上了事業單位生活,可是我感覺不到幸福,於是我不斷反思,最終才能感受到我可能還是不適合規律生活,我是追求自由的人。
但「試錯法」適合生命力特別頑強的人,大部分人會在各種錯誤中磨平性子,或者以錯為對走下去。敢於承認自己錯了,並且勇敢糾錯的人,畢竟是少數。
3、夢想法(適合總有怦然心動夢想的人)
一定有那麼一件事,讓你狂熱的追求,不是感興趣,而是狂熱,那麼,這件事背後一定是你的價值觀在現實生活中的投影。你的價值觀就像個手電筒,不斷按照它喜歡的方式往前照射,而現實生活中,有具象東西出來的時候,手電筒就會在這件事情上產生一個光斑,這就是你的夢想。
所以,當你仔細盯著夢想的時候,你就知道你內心哪個部分被點亮,那時候你就能找到自己真實的自我。當然,從小到大各階段不同,投射鏡像不一樣,但內心方向一般是一致的。
4、對比法(適合持續冷靜看待自己的人)
你可以每隔一段時間,反思一下,去年我做過的事,那些事是讓我最開心的?後面藏著的就是你的價值觀;有哪些事是我做的最好的?後面藏著的就是你的優勢和天賦。
不斷把事和事作對比,人和人作對比,在業內排在前三的,是我的什麼能力,我覺得,我的寫作、講課、講故事的能力,都能排在前三,所以,我在寫作團堅持寫作,我好好研發課程,爭取做精品課的申報,但是我不會考博,這就是對比出來的。
5、感知法(適合特別安靜的人)
它不是漸進式的,不是理性的,不是雞血式的,是突然的感悟,適合很安靜的人。
(3)如何探索自我的方法擴展閱讀:
自我探索的注意事項:
1、要開眼界。
向內探索很難,所以要不斷大開眼界,要不斷向外看,聽到看到越來越多的人,才能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比如,我希望成為古典那樣的人,是因為我恰巧遇到了他,而不是別人,或許還有很多生涯領域的大牛,與其自己瞎琢磨,不如更多的去遇到更多想成為的人,你的內在價值觀會投射在某個人的身上,你會更確切的知道你是否想成為他那樣的人。
2、要多體驗。
自我探索是永遠不可能通過量表來完成的。必須通過體驗來踐行,能力需要體驗來提升,信念需要體驗來踐行,價值觀更需要體驗來確信,人格只是告訴你個程度,但沒有任何的測量量表告訴你
3、要內外往復。
有一段時間,你可能明確了你想做的事情,你會盤點自己的能力、信念、價值觀……缺哪裡,然後你再去行動和補充,這就是人生間歇性的迷茫的原因。
4、要持續的做。
原有的信念、技能、知識已經不能支持你原來的人生的追求了,所以需要你不斷升級,自我探索本身就是不斷跟外面世界碰撞和進化的過程。但是初心不變,你卻有了嫻熟的技巧。這就是讓夢想落地的過程。
4. 大學生如何探索自我
1.探索自己的內心
我們從出生就對外面的世界充滿了好奇,我們想探索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發現這世上所有的美好。
但是也因此忽略了我們自己的內心世界,其實我們周圍的世界多是有我們的內心造就的。
雖然聽起來很玄乎,但是認真回憶一下,當你心情好的時候,世界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當你心情差的時候,一切都是糟糕的。
做人最重要的是認清自己,掌控自己。控制好了自己,我們才能控制自己所處的環境。
年輕的時候,我們就需要經常審視自己的內心。
照鏡子,可以整理衣冠。 審視自己,可以看清自己的本質。
通過對自己內心世界的探索和審視,我們需要做這么一件事。即搞清楚自己究竟喜歡什麼,想要什麼?
因為我們的經歷不足,所以這是一個很難回答清楚的問題,也是很難確定的問題。
但是我們必須要保持這么做,直到確定了那件讓我們感興趣,做起來充滿動力的事情。 這個過程可能會很漫長,但是它是值得的。它可以讓你的餘生都做自己喜歡的事,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
它讓你擁有選擇的權利,而不是作為被選擇的那個人。
就像電影《死亡詩社》里所說:
你們必須努力尋找自己的聲音,因為你越遲開始尋找,找到的可能性就越小。
我用了將近兩年的時間才發現並確定自己喜歡寫作讀書這件事。讀書讓我覺得活的充實,寫作讓我體驗到從未體驗到過的幸福感。
2.面對自己的內心
我曾經寫作一篇題目為《究竟有多少人選擇活在別人的世界裡》。
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就是幾個大一學生在跟我聊天的時候反映同一個問題,就是他們明明想去圖書館看書學習,卻因為宿舍沒人去,所以他們也不敢去。
因為他們怕宿舍里的人說自己裝,因此就放棄了自己想做的事情。 這種現象絕對不在少數,即使在我上大學的時候也會有這樣的心理。
所以我現在想告訴那些有這種心理的人,知道自己想做什麼已經是很幸運的事了。如果有人在背後評論你,說明他們對你嫉妒了。他們自己做不到那麼上進,又想把你拉到和他們一樣的水平上。 請記住,你和他們終究不是一路人。
凡是阻礙你的,終將都會被你拋在後面,連影子都消失不見。
3.釋放自己的內心
年輕是最有沖勁的時候,在這個沒有任何負擔的年紀,千萬不要猶豫要不要做一件事情。 當然,我指的事情是你喜歡的,對自己有益卻又不會損害到別人的。
就像我開始做自媒體的時候,猶豫了很久,擔心這,擔心那。 自己能不能堅持寫下去?這條路會不會很難?到底值不值得?
到後來做決定的時候覺得前面那些擔憂毫無意義。 就算失敗了有什麼關系呢,也是生命中的一種經歷。
有些事情,你年輕的時候不去做,就永遠不會做了。 因此,如果內心想做什麼,那就去做,為自己的夢想拼一次,不要為人生留下遺憾。
5. 如何進行自我探索,自我探索的途徑有哪些
1、自我探索的方法和步驟。專業的自我探索一般分四步來完成:
第一步:正式測評。通過量化的正式測評,找出以前自己不曾知道的職業興趣、性格特點以及職業價值觀等方面的信息。
第二步:非正式評估。用非正式測評的結論,進一步驗證正式測評結果的准確性,並分析正式測評中有異議的內容,對其進行進一步非正式評估和澄清。
第三步:評價和分析測評報告的結果。測評的結果是咨詢師的重要參考,也是咨詢者對自己作出最後的准確評價和清晰定位的主要依據。
第四步:准確的職業定位。結合自己的職業夢想,確定自己喜歡的、適合的職業發展目標和方向。2、自我探索的概念。所謂自我探索,就是藉助先進的職業發展理論,使用比較成熟的職業測評和非正式評估工具,對自己的職業興趣、性格特點、職業價值觀以及職業技能等進行全方位的、深層次的量化評價和分析,更科學地、全面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最看重的是什麼,自己最喜歡的是什麼,自己最擅長的職業技能又是什麼。進而清晰地確定自己喜歡且又適合自己的職業發展目標和方向。3、自我探索常用的測評工具。自我探索測評工具,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系統地進行量化評估的職業測評(或職業評估)量表或測試。職業測評或職業評估工具主要包括兩大類型,一種是正式測評工具,一類是非正式評估工具。
正式測評的主要工具有:霍蘭德興趣測評、梅爾斯-布瑞格斯類型指標測評(MBTI)、北森朗途職業規劃測評、卡特爾16PF測評、職業錨測評、北森能力測評、北森智維通用人才選拔測評等。
非正式評估常用工具有:分類卡、工作清單、人物訪談、生涯彩虹圖、生涯自傳、生涯生命線等。
6. 用來自我探索的方法是什麼
l、公開我:即自己知道、別人也知道的部分,屬於個人展現在外、無所隱藏的部分。
2、隱私我:即自己知道、別人不知別道的部分,屬於個人內在的私有秘密部分。
3、潛在我:即自己不知道、別人也道不知道的部分,是有待開發的部分。
4、背脊我:即自己不知道而別人知道的部分,猶如一個人的背部,自己看不到,別人卻看得很清楚。
理想中的生活是我們每個人的終極追求,因為我們活在人世間,其實工作在很大層面上是一個手段,是一個為謀取理想生活的一個手段,當然工作還可以滿足我們的其他層面的需求,但更多的人工作的目的就是為了能過理想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