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用萬用表測量晶振的好壞
將晶體從PCB上拆下,用萬用表R×10k擋測量引腳兩端,好的晶體應為無窮大。但這樣也只能測量晶體的絕緣電阻,僅此而已。事實上,晶體的絕緣電阻大於500MOhm,這個級別的絕緣萬用表也是測量不了的。真要想測量絕緣電阻,需要用到絕緣電阻測試儀。
搭一個振盪電路,用頻率計和示波器測量。這已經是業余條件下,最好的選擇了。但也只能判斷晶體能夠起振及簡單的判斷起振幅度。更多的石英晶體諧振器的特性和參數仍然測量不到。而且由於振盪槽路上的誤差及激勵電平不能准確的設定,還是沒有辦法判斷晶體的准確諧振頻率值。
使用阻抗計測量。正如網友「pizeoelect」所說,阻抗計相比較而言,價格較低,而且能准確設置激勵電平和測量頻率,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測量精度有限,而且看不到晶體的特性,現在已經很少有人使用。
網路分析儀測量。根據國際電工委會對石英晶體諧振器的定義,如果想要真正測量到晶體的特性參數,最常用的方法,就是使用網路分析儀測量了。目前大多數人常用的儀器主要是Saunders
andAssociates,
Inc.公司的250B網路分析儀。但你的測量測量結論需要專業機構認證,那麼你就還得用到Agilent的E5100之類的網路分析儀了。如果你需要測量溫度特性,你還得需要配一個高低溫箱才行。具體測量方法請參考如下文獻:
一.
Saunders
andAssociates,
Inc.
Load
resonantmeasurements
of
quartz
crystals
[EB/OL].
www.saun-ders-assoc.com/datasheets/paper/paper.pdf,
1998/2003-
09-12.二.
IEC
444
1973.
Basic
method
forthe
measurementof
resonance
frequency
and
equivalent
series
resis-tance
of
quartz
crystal
uNIts
by
zero
phase
technique
in
aπ-network
[S].三.
GJB
2138/3-2007
JA557型石英晶體諧振器詳細規范
至於你說的「用萬用表串接一個高頻電容來檢測」根本就不可能。你想想,晶體頻率少則幾M,高則幾十M什麼樣的萬用表能夠測量這么高頻率?另外,電路振盪是有條件的,不是一個電容就能解決的。希望你能明白。
㈡ 怎麼判斷晶振晶振的好壞測量
判斷晶振常見的有三種方法:1,晶振外觀觀察:從外殼到基座及引線,有條件的可以使用放大鏡觀看,從不同角度進行不同方位的檢查,光亮程度是否有模糊的地方,外殼是否干凈等,新的晶振外表基本沒有明顯的手印和附帶的其他碎屑,外殼和基座之間的壓封貼合部分整齊不突出並無瑕疵。而魚龍混雜電子市場等很多晶振做工很粗糙,肉眼就可觀測到外觀有縫隙,壓封貼合有不同程度的突起和變形,有無光澤、甚至有輕微發黃和氧化的現象即為劣質產品。還有一種是外觀二等品,其性能都是好的,只是在外觀檢測不過關,所以就只能算是外觀二等品。
2,印字標識觀察:正品原廠生產的晶振,外殼的正面在晶振檢測通過後,才會進入下一道工序,激光印字,印字是採用激光列印的方式進行印字,都是經過激光機器調試後列印,從激光的力度和角度,都是有嚴格的規格要求,印字大小整體比例合適,清晰整齊,看起來很舒適,突出晶振廠家標識;如松季電子工廠的「YXC 12.00SJ」中的「SJ」,就是為了在發生晶振品質問題後便於客戶或者廠家追溯回來,進行產品原因分析,是那些方面引起的,這也是區別。然後再來看一些高仿的晶振是如何辨別,濫竽充數的晶振都喜歡採用中性的字樣,剛才也說過了不同廠家的激光列印,所調試的激光力度和角度都是不一樣,所以高仿的產品都是按照自己隨便列印的,印字方面可以當作衡量正品的重要因素。還有就是做工方面,因為外殼採用的比較薄、較差的金屬材質,激光打字時就很容易打穿晶振的外殼,導致晶振漏氣而產生電性能不穩定。
3,包裝風格:晶振原廠出庫的晶振,都是統一要求包裝,包裝風格外觀干凈大方,外盒有明顯帶有公司商標或者公司名稱的產品標簽,封裝標簽中含有產品型號、規格大小、精度要求、電阻多少、數量多少、QC檢測確認、生產日期等主要晶振參數信息,便於用於客戶方面核查入倉和生產、核對,也是產品生產全程可追溯的重要一環。
㈢ 怎麼樣來用萬用表測量晶振的好壞
方法1:用萬用表電阻檔測量晶振只能判斷是否短路,晶振正常是不通的,如果通說明已短路,但不通也不能代表就是壞的。
方法2:用萬用表電壓檔在路測量晶振兩腳的電壓,具體電壓是多少,和實際電路有關;
方法3:代換法,找一個同型號的換上去試一試,這是最好、最可靠的辦法。
㈣ 如何判斷晶振好壞
判斷晶振好壞常用以下幾種方法:
1. 用萬用表 ( R×10K檔)測晶振兩端的電阻值:若為無窮大,說明晶振無短路或漏電,在將試電筆插入市電插孔內,用手指捏住晶振的任一引腳,將另一引腳碰觸試電筆頂端的金屬部分,若試電筆燈泡發紅,說明晶振是好的;若不亮,說明晶振損壞(請注意安全);
2. 用數字電容表(或數字萬用表的電容檔)測量其電容,一般損壞的晶振容量明顯減小(不同的晶振其正常容量具有一定范圍,可測量好的得到,一般在幾十到幾百PF;
3. 貼近耳朵輕搖,有聲音就一定是壞的(內部的晶片已經碎了,還能用的話頻率也變了);
4. 測試輸出腳電壓。一般正常情況下,大約是電源電壓的一半。因為輸出的是正弦波(峰峰值接近源電壓),用萬用表測量時,就差不多是一半啦;
5. 用替換法或示波器測量。
㈤ 測量晶振的方法有哪些
1.如果對體積有要求,可以選擇小尺寸的貼片晶振,不過小尺寸的貼片晶振尺寸越小在頻率的選擇上就會有所限制,比如說選擇一個3.2*2.5尺寸的一個晶振,他的頻率范圍是12M-54M,更低的頻率會做不到,這一點用戶必須注意。
2.如果對體積沒有要求,需要廉價一點的晶振,可以選擇引線形式的,比如HC-49S型號的,這種晶振的頻率范圍是3M-80M都可以選擇,如果需要更大的頻率范圍的,那就只有選擇HC-49U型號的了,這種型號的晶振的頻率范圍是:1-200M都可以做到。
㈥ 怎麼測晶振的好壞
如何判斷晶振是否起振:1.示波器檢測。這個會用示波器的就應該都知道了…….就不詳說了。(之前也有碰到說示波器檢測不真,但單體晶振測試就起振的。這樣的情況是可能晶振電阻比較大,或者是晶振負載與兩端的電容值不匹配。)2.萬用表檢測。可以使用萬用表檢測晶振兩端的電壓是否是晶元工作電壓的一半。如果是一半那就表示起振了。另外用鑷子碰晶振的另一隻腳,電壓有明顯變化也表示晶振是起振的。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㈦ 晶振的好壞怎麼測量判斷
判斷晶振好壞常用以下幾種方法:
1. 用萬用表 ( R×10K檔)測晶振兩端的電阻值:若為無窮大,說明晶振無短路或漏電,在將試電筆插入市電插孔內,用手指捏住晶振的任一引腳,將另一引腳碰觸試電筆頂端的金屬部分,若試電筆燈泡發紅,說明晶振是好的;若不亮,說明晶振損壞(請注意安全);
2. 用數字電容表(或數字萬用表的電容檔)測量其電容,一般損壞的晶振容量明顯減小(不同的晶振其正常容量具有一定范圍,可測量好的得到,一般在幾十到幾百PF;
3. 貼近耳朵輕搖,有聲音就一定是壞的(內部的晶片已經碎了,還能用的話頻率也變了);
4. 測試輸出腳電壓。一般正常情況下,大約是電源電壓的一半。因為輸出的是正弦波(峰峰值接近源電壓),用萬用表測量時,就差不多是一半啦;
5. 用替換法或示波器測量。
㈧ 怎麼測量晶振的值
可以用示波器測量晶振的頻率和幅值
晶振測量的方法如下:
晶振對電容負載較敏感,當使用×1擋時,探頭電容相對較大,相當於一個很重的負載並聯在晶振電路中,很容易使其停止振盪,因此我們使用10X檔的探頭更佳。
我們將示波器通道設置為交流耦合,10X檔位。確保晶振主板上電運行後,拔掉探頭的套子,露出探針。將探頭夾子接到主板地線即供電負極端,探針針尖接觸到晶振的其中一個引腳。
另外,晶振的輸出邊沿一般比較陡,上升時間較短,因為晶振的輸出中包含了較多的高頻分量,因此應該將其當作高頻信號來看待。探頭×1擋的帶寬有限制,而探頭×10擋是全帶寬開啟的,因此必須選用×10擋進行測量。
㈨ 怎麼測量一個晶振的好壞
1、萬用表(R×10k擋)測晶振兩端的電阻值,若為無窮大,說明晶振無短路或漏電。
2、試電筆插入市電插孔內,用手指捏住晶振的任一引腳,將另一引腳碰觸試電筆頂端的金屬部分,若試電筆氖泡發紅,說明晶振是好的。反之,則說明晶振損壞。
3、數字萬用表的電容檔測量其電容,一般損壞的晶振容量明顯減小。
小竅門:就是弄一節1.5V的電池接在晶振的兩端把晶振放到耳邊仔細的聽,當聽到噠噠的聲音那就說明它起振了,就是好的。
(9)如何判斷晶振的測量方法擴展閱讀
晶振在應用具體起到的作用,微控制器的時鍾源可以分為兩類:基於機械諧振器件的時鍾源,如晶振、陶瓷諧振槽路;RC(電阻、電容)振盪器。一種是皮爾斯振盪器配置,適用於晶振和陶瓷諧振槽路。另一種為簡單的分立RC振盪器。
基於晶振與陶瓷諧振槽路的振盪器通常能提供非常高的初始精度和較低的溫度系數。RC振盪器能夠快速啟動,成本也比較低,但通常在整個溫度和工作電源電壓范圍內精度較差,會在標稱輸出頻率的5%至50%范圍內變化。但其性能受環境條件和電路元件選擇的影響。需認真對待振盪器電路的元件選擇和線路板布局。
在使用時,陶瓷諧振槽路和相應的負載電容必須根據特定的邏輯系列進行優化。具有高Q值的晶振對放大器的選擇並不敏感,但在過驅動時很容易產生頻率漂移(甚至可能損壞)。影響振盪器工作的環境因素有:電磁干擾(EMI)、機械震動與沖擊、濕度和溫度。這些因素會增大輸出頻率的變化,增加不穩定性,並且在有些情況下,還會造成振盪器停振。上述大部分問題都可以通過使用振盪器模塊避免。
這些模塊自帶振盪器、提供低阻方波輸出,並且能夠在一定條件下保證運行。最常用的兩種類型是晶振模塊和集成RC振盪器(硅振盪器)。晶振模塊提供與分立晶振相同的精度。硅振盪器的精度要比分立RC振盪器高,多數情況下能夠提供與陶瓷諧振槽路相當的精度。
㈩ 如何用萬用表檢驗晶振起振
用萬用表測量晶振,首先用萬用表測量晶振兩個引腳電壓是否是晶元工作電壓的一半,比如工作電壓是5v則測出的是否是2.5v左右。另外如果用鑷子碰晶體另外一個腳,這個電壓有明顯變化,證明是起振了的.
小竅門:就是弄一節1.5v的電池接在晶振的兩端把晶振放到耳邊仔細的聽,當聽到噠噠的聲音那就說明它起振了,就是好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