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釣魚技巧與調漂方法
釣魚的時候
魚漂就象釣魚人的眼睛
魚漂的靈敏程度直接關繫到釣魚數量的多少
所以魚漂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
一般魚漂有這樣倆種
:一種是立漂
還有一種是七星漂(蜈蚣漂)
首先說下立漂的調法:我們首先要准備的裝備是一隻漂還有子線和腦線
,魚鉤,連接環,漂座,鉛座,鉛皮,魚竿。准備好這些東西以後
就要試漂了
先把魚漂按裝在漂座上
,鉛皮裹在鉛皮座上
把漂拉到子線的最下面
放在水裡試漂(鉛的重量和漂的浮力=1:1)也就是說調到漂子能立在水面上為准,最好調到6目
這樣漂就調好了
然後就是試水的深度,這個相信樓主也會。
魚漂定位以後
就可以裝餌料釣魚了。
下面說下七星漂的調法:這種魚漂是很簡單的
也是和立漂一樣
鉛的重力和漂的浮力是1:1
一般我們都用這種漂釣鯽魚(
逗釣法)
因為七星漂沒有立漂那麼繁瑣,象立漂我們換個釣點就要重新調一次漂
而七星漂就不用
只要水的深度相差不大
也可以釣的
㈡ 調漂方法是怎樣的
一,重鉛找底。找底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重鉛找底。組裝好線,竿,然後再鉛皮座上裹上上重鉛,鉛的重量一定要大於浮漂的浮力,也就是能把浮漂完全拉入水中。然後拋入水中,向上調整浮漂,直到浮漂和水面相平。
這個找底可以在釣點周圍多找幾次,這樣做可以了解一下釣點的水底情況,比如是否平整,是否有雜物等等。這是找底只是一個准備步驟,後面還要精確找底。
二,調漂,調調目。初步找底完成後,主線上最上面的太空豆作為水深記號不要動,向下移動浮漂,一般移動和子線一樣長的距離就可以了,寧可距離長一些,千萬不能短。然後開始剪鉛皮,注意一次不要剪多,要一點點的減,寧可多剪幾次。直到浮漂露出想要的目數,比如說四目。
三,找底調釣目。在將浮漂往下擼,並雙鉤掛餌再進行找底: 因為之前調漂使得鉛墜和雙鉤的重量相加,正好等於浮漂的剩餘浮力。
浮漂勢必會下降將再次沉入水中,這時繼續往上擼漂超過調的目數四目,此時鉤餌已到底,然後在往回擼漂經過多次調整露出要釣的目數(如二目),這樣調釣雖然麻煩,但調釣出來的浮漂准確。以免受餌料的比重影響而找不到底。
這時雙鉤在水底的狀態是一鉤躺底一鉤輕觸底,這時整個調漂找底工作已完成。如果這時找到的底和初步找到的底相差太多就說明肯定有錯誤,就再從頭開始做。
㈢ 釣魚技巧調漂方法
經過多年的垂釣,本人都用一個自己嘗試出來的調漂方法,即按浮漂下沉速度調出自己想要的餌料在水底的位置。
我最喜歡釣二目,因為二目在水面之上最顯眼易看,它顯示出兩種顏色。長子線二十公分,短子線十六公分為例。
調漂方法:
1.到達釣點,先估計釣點水深,按估的深度把漂在主線上拉到一定位置,直接掛餌找底,我是用二餌蠶豆粒大小的搓餌掛鉤找底,讓漂尾出水面二目,看看拋竿浮漂在水中豎立後下沉速度,下沉到二目如果在三秒鍾這時鉛墜趟底,如果少於三秒證明鉛墜太重,剪去鉛皮至下沉到二目時三秒鍾為宜。釣友根據需要釣的魚種決定餌料在水底位置。
2.浮漂豎立後下沉到二目時為四秒鍾,則雙餌趟底,鉛墜懸空的,此時浮漂下沉速度很慢。
3.浮漂在水中豎立後下沉到二目在五秒鍾,則一餌趟底一餌懸空,若在六秒則下餌輕觸底,此時浮漂下沉速度是極為緩慢的。
4.值得注意的是釣友每次剪鉛皮只能1一2毫米,慢慢達到要求,切勿一次剪太多,以達到最好的精密度。
這樣試漂餌料也不會浪費,全在窩里。這些年我都用這方法很實用且方便快捷。如果是拉餌則下沉速度會變慢,這時只要酌情掌握鉛皮剪的數量,但變化不會太大的。各人按所釣魚種調出適應的漂位。
㈣ 釣浮調漂技巧及調漂五大步驟圖解,這些你都會了嗎
一、什麼情況下適合釣浮 無論是釣底還是釣浮,都不能根據釣者的心情來定。也就是說,不管你採用何種釣法,都是需要以具體的魚情為依據的。一般情況下,當魚兒已經離開了水域底部去到中上層活動,而且處在水域中上層的魚兒較多的時候,才是適合釣浮的大好時候。需要釣者留意的是,這兩個條件缺一不可,少了一個都很可能導致在目標水域施釣不適合釣浮。
二、釣浮的調漂之道 各位釣者都很清楚,我們在釣浮的時候其實就是要在魚漂的一系列運動之後總抓取有用的信號。也就是說,釣浮的時候要想設定釣目是極其不容易的。舉個例子,若是魚漂在靜止著立於水中的時候顯示在水面之外目數為八目,且在停頓了三秒左右的時間後開始往下沉。
若是沒有特殊情況出現的話,在下沉的時候是很有可能有魚訊出現的。這時候魚訊,魚漂下降的目數不等,波動幅度也很大。所以,嚴格來說釣者是完全可以不考慮釣目的。 既然釣目不需要費心去設置,咱們就一起來看看調目的設定原則吧。通常情況下,釣浮之際若是想要設置一個合理的調目,釣者就需要根據釣場的具體環境來設定調目了。這里所說的具體環境,既包括了水域的環境、也包括了魚類的分布、就餌情況。在正常情況下,若是釣淺,釣者就應該當將調目設置的高一些。
若是釣深,釣者就應當把調目設置的低一些。 若是在調漂的時候,魚漂在靜止著立於水中的時候顯示在水面之上的目數為八目,且在停頓了三秒左右的時間後開始往下沉。若是沒有特殊情況出現的話,在下沉的時候一直沒有魚訊出現的話,釣者就需要對自己所用的鉛墜進行必要的調整了。倘若從浮漂開始下降到下降結束這段時間內,一直沒有魚訊出現的蹤跡,釣者就應當放緩剪鉛皮的速度、降低剪鉛皮的重量。
三、漂相解讀與提竿之道 釣魚的時候,不管你採取何種作釣方式與作釣策略,都是需要擁有一定的解讀漂相本領、和提竿常識的。 先看來釣浮的有效漂相。所謂的有效漂相,就是指意味著魚兒已經上鉤了的漂相。 第一種,是魚漂在往下方沉去的過程中出現突然的停頓; 第二種,是魚漂在往下沉去的過程中出現突然的加速。
第三種,是魚漂在往下方沉去的過程中出現突然的上頂;
第四種,是魚漂在站立起來之後該往下方沉去的時候不下沉;
第五種,是魚漂在站立起來之後露在水體表面之外的目數要比正常的目數大。 再來看釣浮的提竿要點。要想正確地提竿,釣者就需要在提竿之前判斷出魚漂目數的上是因為魚餌吃餌引起的還是因為魚餌下落引起的。只要能明確分辨出這兩種情況的區別來,釣者提竿的正確率就會穩步提升。若是魚漂被頂的特別高,或者被頂的橫向移動了起來,就說明是可以提竿的。所以,釣者一定要仔細觀察漂相。
台釣調漂,請看下面台釣調漂圖解哦:
1、台釣調漂第一步:選好浮漂,加重鉛皮,讓鉛皮沉底。直到看到浮漂的1-2目。這一步的主要作用是確定所垂釣地點的水深。可多打幾桿試試,找個比較平均的地點垂釣。
2、台釣調漂第二步:使用定位太空豆定好水深的位置之後,將浮漂調整到比子線長五公分左右的位置。這樣調整主要是為了第三步好找調目。
㈤ 正確調漂方法
釣浮,是在很多情況下都會被釣者採用的一種作釣方式。從嚴格的意義上來說,大家都很熟悉的離底釣、倍受釣者青睞的半水釣、以及最符合釣浮二字的水皮釣,都是可以稱之為釣浮的。
不過,釣浮並不是一個簡單的事情。要想順順利利地將釣浮進行下去,就需要釣者在平日的施釣中多積累一些釣浮的要點。下邊,咱們一起來看看釣浮都有哪些要點。
㈥ 釣魚調漂的技巧有哪些
01 在掛單餌的情況下半水調平水,單餌掛在哪個預估上都可以,調平水後,另外一個魚鉤就算直掛一個紅蟲,浮漂都會沉下去。掛雙餌,釣1、2目,這樣雙餌都是到底的。不帶子線調漂通常是調平水,釣1、2目,這樣鉛墜躺底或者豎立在水底。調低釣高中,調目經常是平水,也就是說比較低。
魚漂是垂釣時魚兒咬鉤的訊息反應的工具。人們通過魚漂的動作,不但可以判斷魚兒吃食的情況,從而決定提竿的時機,還可以通過魚漂的動作判斷出是什麼魚在咬鉤。所以魚漂是釣魚收獲好壞的重要環節。魚漂多用較輕的材料製作而成,現在的魚漂多為化學製品,或是用鳥類的羽毛、木材、竹材製作,性能各有差異,形狀更是多種多樣。根據魚漂的自重和浮力的不同,可分為中空魚漂和實心魚漂。中空魚漂的自重小,浮力大,反應靈敏;實心魚漂的穩定性好,但不太靈敏。根據魚漂形狀的不同,還可以分為卧漂和立漂。卧漂就是常說的七星漂,釣魚時數粒浮子散落在水面上,靈敏度高,揚竿時震動小,但不適宜風浪大時垂釣。立漂就是垂立在水中的魚漂,常見的有棒形、錐形、圓形、陀螺形等等。
釣魚調漂的技巧:
1、帶餌調漂
帶餌調漂有帶雙餌和帶單餌的區別,各有特色,但是冬釣的話還是帶單餌更好用一些,利於釣底,靈敏度也比較好。帶單餌調漂,這個通常用在使用蟲餌或者拉餌中,就是餌很輕,餌輕的話找底很容易不準,但是單餌調漂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方法就是半水掛單餌,通過修剪鉛皮,在掛單餌的情況下半水調平水,單餌掛在哪個預估上都可以。調平水後,另外一個魚鉤就算直掛一個紅蟲,浮漂都會沉下去。然後掛雙餌,釣1、2目,這樣雙餌都是到底的。
2、鉛墜到底
鉛墜到底,通常使用不帶子線調漂,首先是一種比較鈍的調漂方法,原因在於調整到最後鉛墜肯定是到底的,相對於鉛墜懸浮會鈍很多。但是好處也比較多,在此類調漂方法中,魚要像讓浮漂有動作,就必須拉動水底的鉛墜,所以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防止吊小魚,甚至水域走水的。不帶子線調漂通常是調平水,釣1、2目,這樣鉛墜躺底或者豎立在水底。不管是躺底還是豎立在水底,子線都是躺在水底的,這種狀態下子線對魚餌沒有任何拉力,魚進食非常省力,在釣底中對於野生魚類效果非常好。以釣鯽魚為例,此類方法調漂通常釣的鯽魚都會大一些。此類調漂方法還有個優勢,就在台釣淺水的時候,經常會出現提竿時鉛墜打在浮漂上的情況,如果採用鉛墜到底的方法調漂,相當於延長了水線,不會出現鉛墜打在浮漂的情況。使用小浮漂,40厘米的水域依然可以玩台釣,這在每年春天釣淺灘的時候很好用。
3、調低釣高
從理論上來說,上面兩種調漂方法都可以算成是調低釣高的調漂方法。調低釣高的最大好處就在於釣底的時候無論怎麼調,至少有一個魚餌是到底的,甚至是雙餌到底。由於釣目高於調目,不會出現由於餌料霧化出現魚鉤離底的情況。調低釣高主要有帶單餌,帶雙餌,空鉤,不帶子線四種方法。在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靈頓應該是,帶雙餌-帶單餌-空鉤-不帶子線,慢慢變鈍的方法。調低釣高中,調目經常是平水,也就是說比較低,目的就在於釣目不至於太高,看漂方便一些。
㈦ 求最簡單快捷的釣魚調漂技巧
如何調漂?漂尖到鉤的距離不得超過水深。怎麽知道?很簡單:多在鉛皮座上繞一些鉛皮,把漂向鉤的方向移動到最小距離,拋入水中,漂沉到水中不見出來,提出,一點點剪去鉛皮,直到如圖中所示:漂尾露出水面四目。
工具/原料
以前用大雨傘的外包裝塑料袋(不能是折疊傘,太短,這里所說的是那種透明、上下有口的那種),只要把一端的一個口繫上,然後在裡面盛上水就能調漂。調完漂的水倒掉,把傘袋裝起來下次還用。
步驟/方法
一、選漂
在野釣的選漂上,底釣時最好選用細長硬尾的浮漂。(浮釣可根據具體情況選漂)由於這種細長示標,自身可產生的浮力小,這樣對餌重的反應靈敏。容易感知鉤餌在水底狀態。其二可以在水深相差一寸上下時,有一定兼容性,且對釣組狀態影響不會太大。
二、調漂
野釣調漂,推薦大家將單餌調漂做為首選,即:半水掛單餌調平水。釣二目。這種調漂方法的好處時是,不論你拋鉤在不在同一釣點上,都能確保底鉤著底,上餌輕觸底。
反復試底找好釣點
浮漂調好後,不要急於垂釣,最好是掛稍重一點的餌,有意識的在你所選取的釣點上前後左右多拋幾竿。一方面可以做窩誘魚,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通過打竿,摸清釣點水底的基本情況。找到最適合的停鉤的位置。如果大家細心一點,就算水底非常不平,但總能找到一塊相對平坦的地方,哪怕是很小。如亂石從中的一小塊沙地。斜坡上相對平緩一些地帶。這樣地方找到後,就要根據周圍的環境,確定幾個參照物進行定位。如在前方找個參照物,來確定拋竿的方向。再根據拋竿後收線的多少,或揚竿的角度來確定釣點的離岸位置。這樣一來就很容易做到定點了。
精調
一但釣點選定好了,那麼水深也就相對穩定了。這時我們再根據魚情來精細調漂。或是調鈍,或是調靈就方便多了。
釣魚啦
但無論你如何調漂,都要對鉤餌在水中的狀態做到心中有數。
根據的吃口來反正調漂
除了根據調目與釣目來判斷鉤分析外,我們還可以根據魚的吃口反應,來分析鉤餌在水中的狀態,在此大概做個歸納:
1、下頓多,鉤多懸,
2、上送多,鉤多沉。
3、滑漂多,浮力小。
4、抖動多,浮力大。
5、多雙尾,子線彎。
6、常耙魚,鉤在底。
7、多空竿,墜多輕。
8、漂常斜,有魚截。
注意事項
漂好壞,現在都是說靈敏度,做工,漆的質量,是不是精緻,和調漂沒多大關系。
漂好調,可應對魚情不好掌握。什麼時候用調4釣2,又是調5釣2,調6釣2,調6釣3,現在說調幾釣幾的都有,還有調平水釣2目的,漂苗也長,10好幾目的都有。調目越多,釣目越少越靈,反之越鈍。
㈧ 釣魚調漂的正確方法
方法如下:
1、首先在鉛皮座上卷上鉛皮,鉛皮一定要裹緊一點。要不釣魚呢時候一用力鉛皮就松開了。
㈨ 釣魚技巧如何調漂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知道,在釣魚的時候,魚漂就像釣魚人的眼睛,所以魚漂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釣魚人想要有好的收獲,需掌握以下調漂技巧 經驗豐富的釣魚人都知道,在釣魚的時候,魚漂就像釣魚人的眼睛,所以魚漂的重要性是非同一般的,釣魚人想要有好的收獲,需掌握以下調漂技巧。 1.調漂: 指通過加減線組中的鉛墜重量來設定浮漂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受垂釣者不同的垂釣理念以及對浮漂的不同理解,調漂方法有很多種,而且各有各的道理,很難說哪種方法對,哪種方法錯。不過在不同條件的水域垂釣或釣的魚種不同時,如果自己習慣使用的調漂方法不靈時,及時應變為上策。 2.帶餌調漂: 調漂時雙鉤掛餌,水線長度控制在餌球不觸底、雙餌懸浮。懸浮在水中的雙餌,其自重已被浮漂的浮力平衡掉,自重為零,在水中飄飄忽忽的。魚游近釣餌時,一吸一吐的水流都能帶動釣餌移動並導致浮漂產生位移。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從思想上來說,是在追求-種絕對靈敏,總是希望在魚吃餌的第-動作中將其捕獲。不過靈敏過度也帶來了一定的副作用--浮漂的虛假信號明顯增多,翩翩起舞的浮漂,會搞得你頭昏腦脹,無所適從。 雖說帶餌調漂會造成浮漂假動作增多,但也不是沒有應對之策,採用調靈釣鈍之術即可化解假動作的煩惱。比如說掛雙餌調一目,可以釣二目、釣三目,甚至可以釣五目、釣六目,只要浮漂有信號,大膽釣鈍無妨。對釣者而言不怕浮漂亂動,就怕浮漂不動。 3.不帶餌調漂: 不帶餌調漂也可以說成空鉤調漂。調漂時除雙鉤不掛餌外,其他地方同帶餌調漂相同。這種調漂的指導思想是忽略餌重不計,垂釣時至少讓一個餌球落底。這種調漂方法競技釣愛好者們普遍使用。它的優點是靈鈍共存,攻守兼備,對付滑口魚有一定的作用。當然這種調漂方法只是在競技魚池中釣鯽魚時無往而不勝,在自然水域中釣其他魚種則是勝敗參半,並無絕對優勢。無論是帶餌調漂,還是不帶餌調漂,都必須在雙鉤不觸底的前提下進行,鉤一觸底,調出來的漂是不準確的,初學者在這一點上必須格外注意。 4.單鉤調漂: 調漂之前將底鉤剪去,只保留一個鉤子。喜歡採用這種方法調漂的人,強調的是在垂釣時一定要讓一隻鉤子卧在水底,另一隻鉤子觸底,而且調釣之間不用那麼繞腦子。此方法簡單實用,為多數中老年人採用。 比如說,你習慣釣三目,那就單鉤半水調到三目,忽略一隻鉤的重量,調好後再換上一副相同的子線。釣的時候讓浮漂露出水面三目,此時底鉤肯定卧底,上鉤也觸底。 5.實釣狀態調漂: 調漂的全過程一定要在實際垂釣的狀態下完成。 (1)在確定釣點後在釣點內調漂; (2)用確定要使用的線組調漂; (3)實釣時大線入水,調漂時也要大線入水。實釣時端著竿子釣,大線不入水的,調漂時大線也不要入水; (4)一定要在浮漂和線組充分吃水後(浸水半個小時之後)再調漂,否則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講,可能會出現一兩目的差距。 6.半水調漂: 指調漂時雙鉤一定要處於懸浮狀態,並非指水線是水深的一半。比如說在水深兩米處調漂,並不是讓你用一米長的水線來調漂,要真是這樣調的漂,可能反倒不準了。因為在你調漂時,有一米長的水線自重沒被算在配重之內,對一支靈敏度高的浮漂來說,可能會相差一目以上。 7.粗調: 指在正式調浮漂之前,先粗略地調整一下,然後邊拋竿打窩子,邊泡漂泡線,過半個小時之後再正式調漂;因為浮漂和釣線都有微孔,入水後會吸一定量的水,這種粗調的方法就是讓干漂、干線充分吸水後再精調,確保調漂准確。 8.微調: 微調一般都是在調漂之後,實際垂釣中發現浮漂語言不太准確,而加減極少量的鉛皮或上下微量移動浮漂。比如說,當你發現浮漂有信號,提竿卻不能中魚或經常發生一提竿就水底跑魚現象時,你可以不調整鉛重,只是向上移動三分之一目浮漂,即可起到微調的作用。也可以不動浮漂,只往鉛墜里加一點鉛皮,使釣目向上移動一點;如果開始時是調五釣三,加上小鉛皮後變成調五釣二目半。這些方法都屬於微調。 9.調靈: 指浮漂調整後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在視標的高位。比如說調一比調二靈,調二比調三靈。但是這種靈是有條件的,並非絕對的,而且是隨條件變化而變化的。 比如說我調的是三目,掛的雙餌正好使浮漂下沉到一目,此時雙餌在水中的自重為零。如果改為調一目,掛的雙餌與上面說的同重,那麼此時的調三釣一從靜態理論上來講比調一釣一要靈。 因為這種調三釣一,其雙餌因自重完全被浮漂的浮力所平衡,魚輕輕一吸,就能把餌吸入口中。 調一釣一時,雙餌自重在水底除水對餌產生的浮力能減輕餌的一小部分自重以外,剩餘自重是存在的,魚來吃食,只有當它的吸力大於餌所體現的自重時,餌才會被魚吸入口中。這樣相比調三是比調一靈。如果雙餌重仍是兩目,現改為調四目釣二目,同上面的調三釣一相比,這兩種方法雙餌自重都為零,其結果是調三釣一比調四釣二要靈。因為調四釣二,浮漂露於水面的剩餘浮力大於調三釣一的剩餘浮力。而且第二目的視標直徑可能比第一目要粗,如果按等長計算的話,第二目的體積就大於第一目。那麼魚用相同的力來吸餌時,調三釣一的浮漂所產生的位移量和位移速度都會大於調四釣二的浮漂。從這種角度來講,浮漂調的目數越少(露出水面越低)越靈敏,反之就越遲鈍。 10.調平水: 指把浮漂的平衡點定在視標的頂端,讓其與水面齊平。調平水分為空鉤調平水和掛餌調平水兩種。如果都是釣一目,掛餌調平水比空鉤調平水要靈,其道理同第9條調靈中所說的道理相同。 11.調目: 就是上面所說的通過加減鉛皮而設定的浮漂與水面相交的平衡點。如果你調整後視標露出水面到第三目,那你就是調三目。視標露出水面到第四目,那你就是調四目。 12.釣目: 是實際垂釣時浮漂露出水面的目數。設定釣目和垂釣中調整釣目,都是在調目的基礎之上,進一步調整浮漂的靈敏度。 釣目調整的原則是--釣目低於調目為靈,極限為雙餌離底(像調三釣一);釣目高於調目為鈍,鈍至鉛墜觸底(像調二釣肚根)。調幾釣幾則是以這個調目為基點的不靈不鈍。我們在垂釣中要掌握一支浮漂的調整原則:調目為基礎,釣目是修正。如果調目設定錯了,再怎麼調整釣目,效果可能都不理想,因為在一個錯誤的基礎上,是不可能修正出好的效果的。 13.浮漂平衡點: 就是浮漂的「釣目」。當某支浮漂在線組配重後,靜止在水面不動時,浮漂的示標與水平面相交的那條線就是該浮漂此時的平衡點。此時浮漂在水中產生的浮力同線組形成的重力是相等的,處於一種二力平橫狀態。 有人說我用的大鉛墜小浮漂(意思是說鉛墜重力明顯大於浮漂浮力),怎麼可能平衡呢?其實鉛墜落底後大出浮漂浮力的那部分重力被地面承受了,所以只要把水線長短調對了,露出水面不動的浮漂同樣處於平衡狀態。 浮漂的平衡點,其特性是示標的任何點位都能成為平衡點,但是會隨著線組配重的變化而改變。當加減鉛墜重量,加長或縮短水線長度,更換重量不同的鉤子、太空豆、插漂座、鉛皮座、8字環,都會造成浮漂的平衡點發生變化。 特別是懸墜懸餌釣時,當釣餌溶散脫鉤後,靈敏度高的浮漂會明顯向上浮起。這就是原平衡點被打破,浮漂在尋求新的平衡點。當浮漂向上浮到一定位置不動後,新的平衡又產生了。 14.浮漂的重心點: -支豎直在水中的浮漂,逐漸減去配重後,浮漂會因水的浮力逐漸向上升起,當上升到某點位時會出現傾斜的趨勢,這時漂身與水面相交的點就是該浮漂的重心點。重心點偏上的浮漂,在水中的穩定性好,抗風力強,信號傳遞更准確及時。 15.全浮力點: 浮漂示標的頂端,體現浮漂最大浮力的點位。全浮力點也是體現浮漂最大配重的點位。在實際垂釣中此點位也是浮漂剩餘浮力為零的點位。 16.剩餘浮力: 當浮漂在水中處於平衡狀態,靜止不動時,露在水面上的示標部分被稱為剩餘浮力。露在水面上的目數越多,剩餘浮力越大,反之則小。 17.剩餘浮力為零: 當浮漂在配重作用下示標頂端也浸入水中,浮漂處於懸浮狀態時,即浮漂的剩餘浮力為零。當浮漂剩餘浮力為零時,也是浮漂的全浮力體現。處於懸浮狀態的浮漂,雖說處於最靈敏狀態,但並無太大的實際使用意義,無需為提高浮漂的靈敏度,刻意追求剩餘浮力為零。因為垂釣中浮漂的靈與鈍所起到實際作用,是根據魚情的不同和隨時發生的變化,時刻在進行著正反轉換,浮漂並非越靈越好。 18.漂的自身語言: 當浮漂入水到靜止不動處於平衡狀態。在此之間表現出翻身、站立、停頓、下沉、反彈、定位共六種自身語言。這六種自身語言都有其特定的規律。如果在此之間有魚來吃餌,必然打破這六種自身語言的特定規律。 19.浮漂的魚訊語言: 浮漂因魚吃餌而產生的信號都是魚訊語言。在浮漂定位之前出現的魚訊語言有時非常不明顯,很難掌握。只有當你非常了解浮漂的自身語言之後,才能區別其中的不同。 浮漂的魚訊語言分為降訊語言、定汛語言、次降訊語言三類。 20.降訊語言: 當鉛墜入水帶著釣餌和浮漂下沉的過程中直到釣餌沉到某一位置不動為止,在此期間有魚來吃食,浮漂所表現出的魚訊語言,屬於降訊語言。此類魚訊語言同浮漂的自身語言混雜在一起,若不用心觀察,有時很難分辨。 降訊語言又是手竿釣鯽中最豐富多彩的魚訊語言,它給釣鯽愛好者帶來的愉悅感同釣底看定訊語言有所不同,屬另類享受。這種浮漂在運動(自身語言的表現過程)中的運動(魚訊語言的出現),給釣者帶來了一種飄逸之感。 降訊語言的具體表現為,凡是浮漂自身語言的規律被打破(定位除外),即降訊語言出現(其他因素除外)。 21.定訊語言: 此類語言出現在釣餌到位,浮漂處於靜止不動之後。一般有下頓、上浮下頓、送漂、黑漂等四種具有代表性的語言。釣底看定訊語言,不用像看降訊語言那樣從浮漂一入水就處於高度緊張狀態,因為釣者心裡清楚,在釣餌到位之前不會發生任何事情,一切都出現在浮漂定位之後。 22.次降訊語言: 釣底魚不吃食,出於無奈,輕輕拉動浮漂,帶動釣餌離開水底做再一次下沉,引誘魚來吃食(我把這種被動誘魚的方法稱為「被動盪餌」)。從釣餌離底到再次定位之間出現的魚訊語言就是次降訊語言。 次降訊語言有以下幾種表現形式: (1)浮漂被拉起後應該在一定的時間內再次下沉,如果超過此時間仍未下沉,說明魚在餌離底的瞬間已把餌吸入嘴中。 (2)當浮漂再次下沉的過程中,突然出現加速下沉。這是魚在底部把下沉中的釣餌順勢吸入嘴中,拉動浮漂,造成浮漂加速下沉。 (3)拉動浮漂時,浮漂沒能及時上浮。拉動浮漂的瞬間,魚把剛要離底的釣餌吸入嘴中,牽制住了浮漂,使浮漂無法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