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根據工資支付方式合理避稅
目前的個稅法並未對個人非貨幣性福利收入有具體的管理辦法,因此可以通過減少名義收入的方式來降低應納稅所得額,進而達到能夠接受的稅率范圍。具體方式上,我們可以和單位協商,將納稅人工資轉化為福利性收入。調整工資支付方式,雖然降低了名義工資,但實際收入未受影響,而且還能享受因福利扣除而適用較低的稅率,減輕稅負。
二、根據五險一金扣除標准合理避稅
適當提高五險一金的繳納標准,或者提高其他免稅項目可以在工資總額稅前進行扣除。拿公積金舉例,每個月的住房公積金提高後,實際收入並未受影響(公積金可以取出來),然後又有比較明顯的節稅效果。因此,我們可以和企業約定適當提高五險一金計提比例,從而降低稅負。
三、根據優惠政策進行合理避稅
當稅率較難改變的時候,我們可以改變應納稅所得額。比如大家可以和公司達成協議,一部分工資薪金通過福利形式發放出來,不以現金形式,因此不會被視為收入,也就沒有稅收。單位可以增加福利項目,比如免費交通、免費餐點,這樣不給員工加薪也能減輕員工的稅務負擔,變相增加了員工收入。
以上就是企業為員工所做的合理避稅意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㈡ 公司如何為員工合理避交個人所得稅
讓員工拿公司的錢買自己要用的東西,然後到公司報銷,當然不能是資產,就是日常用品什麼的
這樣對公司沒什麼損失,但確可以為員工節約個人所得稅
不過企業很難同意這種方法,要想真正的合法避個人所得稅有難度呀,不合法的就是做兩套工資表,真的讓銀行發,假的在企業備查,在假的工資表上多加幾個人,把工資攤到那幾個人身上,不就少交個人所得稅了,不過這可是違法的喲!
㈢ 急求員工社保在個稅計算中抵扣的方法,如果有武漢地區的更好,謝謝
員工社保在符合當地徵收比例繳納的部分可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時全額扣除。沒有什麼特別的抵扣方法,按扣除個人社保後的金額,再扣除稅法規定的扣除額 計算個稅。
㈣ 如何合理避稅方法有哪些具體到會計分錄~
方法一:可以提高員工獎金,減少利潤,以此達到減少基數,降低稅金。
方法二:可以發更多的福利,理由同上。
方法三:可以增加公司投資。
方法四:可以招聘殘疾人員,爭取國家減免稅金。
方法五:在抗震救災中,無償捐款捐物,日後抵稅金。注意,雖然說是捐物,但這個「物」可是按市場價的哦,這樣的話,不就等於變向的打了折扣嗎!
㈤ 個人所得稅如何合理避稅
1、高工資那個月分部分到後面的低收入月份:企業想要合理的去給自己的員工進行避稅就是為了讓自己的員工拿到手的實際工資變高,這一點很重要。
企業可以直接將自己員工的高工資月份和其他低工資月份來進行合並。企業將員工整年的工資進行合並的話是可以很好的起到避稅作用的,這樣拿到手的工資就會比較的高了。
2、勞務報酬工資化:勞務報酬工資化是一種非常好的避稅方法,企業可以直接通過這種方法來避稅。不僅可以可以滿足員工的需求,還能能夠幫助員工拿到更好的工資。
另外,企業在避稅的時候使用這種避稅方法還能夠更好的去實現企業的利益。因為企業在為員工避稅的同時也讓企業的整體稅收得到了避稅。
在法律允許的情況下,這個定義的關鍵是納稅人在稅法許可的范圍內。通過不違法的手段對經營活動和財務活動精心安排,盡量滿足稅法條文所規定的條件,以達到減輕稅收負擔的目的。
當然,避稅也不排除利用稅法上的某些漏洞或含糊之處的方式來安排自己的經濟活動,以減少自己所承擔的納稅數額。
(5)員工如何抵稅100種方法擴展閱讀:
企業等其他避稅方式
1.管理費用
企業可提高壞賬准備的提取比率,壞賬准備金是要進管理費用的,這樣就減少了當年的利潤,就可以少交所得稅。
企業可以盡量縮短折舊年限,這樣折舊金額增加,利潤減少,所得稅少交。另外,採用的折舊方法不同,計提的折舊額相差很大,最終也會影響到所得稅額。
2.用而不費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應考慮到如何對經營中所耗水、電、燃料費等進行分攤,家人生活費用、交通費用及各類雜支是否列入產品成本。
當今的企業界,這一項被頻繁運用。他們將自己買房子、車子的支出,甚至子女入托上學的費用都列支在公司經營項目。這樣處理並不為國家政策所允許,雖然此方法在時下的企業界並不鮮見,但我們在此並不提倡。
3.職工福利
中小企業私營業主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可考慮在不超過計稅工資的范疇內適當提高員工工資,為員工辦理醫療保險,建立職工養老基金、失業保險基金和職工教育基金等統籌基金,進行企業財產保險和運輸保險等等。
這些費用可以在成本中列支,同時也能夠幫助私營業主調動員工積極性,減少稅負,降低經營風險和福利負擔。企業能以較低的成本支出贏得良好的綜合效益。
4.銷售結算
選擇不同的銷售結算方式,推遲收入確認的時間。企業應當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盡可能延遲收入確認的時間。延遲納稅會給企業帶來意想不到的節稅的效果。
常用的避稅方法有很多,但一般不外乎:利用國家稅收優惠政策、轉移定價法、成本計演算法、融資法和租賃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合理避稅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個人所得稅
㈥ 企業給員工交社保 如何抵稅
不可以抵稅,稅是稅,社保是社保。社保繳費單位繳納部分,允許列於成本。
社保由單位和員工個人共同繳納,五項社保的具體繳費比例各地有所區別,但大致分別為:
養老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個人工資的20%和8%;
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約10%和2%;
失業保險:單位和個人分別繳納約2%和1%;
生育保險:單位繳納約0.8%,個人不繳費;
工傷保險:單位繳納約2%,個人不繳費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㈦ 為了節稅,工資是否可以分次發放員工收入節稅的辦法有哪些
一個月只能扣一個2000元起征點,分次發不是辦法。
可以採用增加免稅項目數額如住房補貼,住房公積金,但是都有相關規定,限制最高數額。
或者平時少發一些獎金,在年末發放年終獎的時候一次性多發一點。年終獎是除以12後看在那個檔上,然後用年終獎數額直接乘以相應百分比。
比如,每月應納稅收入8000元,8000-2000=6000,適用稅率20%,年終獎發10000元,10000/12=833.33適用10%,一年下來應該是12*(6000*.2-375)+10000*.1=10900
如果每月改為7000元,年終獎增加12000,一年下來應該是12*(5000*.2-375)+22000*.1=9700,一年下來可以少交1200元個稅。
我認為這是最好的辦法了,在不違法的情況下有效減少稅賦。
㈧ 很多的公司都在要員工找費用票,那這費用票到底如何抵稅
一個企業的費用是在繳納所得稅前扣除的(按你的說法是抵所得稅).其中:差旅費是按賬面金額扣除的,業務招待費是按賬面金額的60%在計算繳納所得稅前扣除.
㈨ 社保如何抵稅 原來是這樣
社保與稅務分屬兩個主管部門,不能互相抵扣。
法定代表人與公司員工繳納社保的方式相同。
員工養老保險是公司繳納20%,員工繳納8%。
企業計算個稅是首先扣除了養老保險的,個稅是企業代扣代繳,不存在什麼抵稅一說。養老保險的分錄是:
借:管理費用/銷售費用/製造費用/生產成本等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借: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貸:其他應付款-養老保險
借:其他應付款--養老保險
貸:庫存現金或銀行存款
養老保險記入了企業費用,減少了企業利潤,影響了企業所得稅的繳納,對其它沒影響。
㈩ 企業繳納社保如何抵稅
法律分析:社保與稅務分屬兩個主管部門,不能互相抵扣。法定代表人與公司員工繳納社保的方式相同。員工養老保險是公司繳納20%,員工繳納8%。企業計算個稅是首先扣除了養老保險的,個稅是企業代扣代繳。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 第四條:企業所得稅的稅率為25%。
非居民企業取得本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所得,適用稅率為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