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氣管里不小心進入東西怎麼辦
氣管異物通常是指氣管或支氣管內進入外來物。氣管是呼吸的通道,假如異物較大堵住氣管,患者可在幾分鍾內因窒息而死亡。因此,氣管異物是器官進入異物中較危險的一種,也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急症之一。
人的喉頭,有個聲門,聲門兩旁有兩根聲帶。喉頭之下,是一根總氣管,總氣管的下端,分為左右兩個主支氣管通入左右兩邊的肺部,平時呼吸時,聲門打開,氣流就可順利地出入。
異物落入氣管後,如果物體比較大,就停留在總氣管內,由於總氣管較粗,氣流較強,異物就隨著呼吸上下活動。在異物的刺激下,氣管粘膜水腫,分泌物增多,漸漸會把總氣管完全堵死,這時人就會窒息。
氣管異物的種類很多,如脫落的牙齒及嘔吐物,也有來自體外的異物,因不慎經口腔吸入氣管。如果核、花生米、黃豆、硬幣、小釘、魚刺、蝦殼、瓜子等。
氣管異物的發生,以兒童居多,當小孩在大哭、大笑或躺著吃東西時,很容易使異物進入氣管。有的小孩喜歡在口內含物玩,稍不留意,就會使異物吞入氣管。也有的成年人在醉酒、昏迷及全麻時,吞咽功能不全或嘔吐後將食物或異物吸入氣管。
氣管異物發生的症狀通常與異物的大小、形狀及其異物的性質有關,輕者可無典型症狀,容易疏忽或誤診,重者則可因咽喉痙孿,很快發生呼吸困難、窒息而死亡。
發生氣管異物,其臨床表現通常可分以下四期:
1.異物進入期:病人多於進食中突然發生嗆咳、劇烈的陣咳及梗氣,可出現氣喘、聲斷、紫紺和呼吸困難。若為小而不滑的活動性異物,如瓜子、玉米等,可在病人咳嗽時,聽到異物向上撞擊聲門的拍擊音,手放在喉氣管前可有振動感。異物若較大,阻塞氣管或靠近氣管分支的降凸處,可使兩側主支氣管的通氣受到嚴重障礙,發生嚴重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
2.安靜期:若異物較小,刺激性不大,或異物經氣管進入支氣管內,則可在一段時間內,表現為咳嗽和憋氣的症狀很輕微甚至消失,而出現或長或短的無症狀期,故使診斷易於疏忽。
3.刺激或炎症期:植物類氣管異物,因含游離酸,故對氣管粘膜有明顯的刺激作用;豆類氣管異物,吸水後膨脹,因此容易發生氣道阻塞。異物在氣道內存留越久,反應也就越重。初起為刺激性咳嗽,繼而因氣管內分泌物增多,氣管粘膜腫脹,而出現持續性咳嗽、肺不張或肺氣腫的症狀。
4.並發症期:異物可嵌頓在一側支氣管內,久之,被肉芽或纖維組織包裹,造成支氣管阻塞,易引起繼發感染。長時間的氣管異物,有類似化膿性氣管炎的臨床表現,如咳痰帶血、肺不張或肺氣腫,引起呼吸困難和缺氧。
由於氣管異物對人的生命危害很大。因此,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應立即採取急救措施,盡早取出異物,以避免或減少發生窒息和其他並發症的機會。
採用海姆里克氏手法(這種急救方法是由美國醫生海姆里克提出的,故此命名),可將幅膈向上擠壓,借空氣的力量把異物沖頂、出來。具體方法如下:
1.讓患兒頭向下,一手抱其腹部,另一手拍打其背部正中。也可用雙手抱住患兒的心窩處,從後面將患兒抱起來,然後用力上拉擠壓。
2.讓患者站立,搶救者站其身後,兩手抱住上腹部,然後向上用力提拉,有時僅一次即可將異物嗆出。
3.如果患者意識已經喪失,應讓其平卧,搶救者兩手交叉放在心窩處,用力向上擠壓,用力要適度。一次無效的話,應反復多重復幾次。
4.如果異物已取出來,患者呼吸正常,也應安靜地觀察一段時間,看有無變化。如病情嚴重,出現極度呼吸困難,則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Ⅱ 氣管里嗆進東西怎麼辦
吐出來就好了,再吃點消炎葯《阿莫西林膠囊》吧。
Ⅲ 氣管支氣管異物如何處理
1.氣管異物可用「模魚法」於直接喉鏡下鉗取。以直接喉鏡挑起會厭,暴露聲門。用鱷口式異物鉗伸入氣管下段,上下張開鉗口子呼氣或咳嗽時,在異物隨氣流上沖的瞬間,夾住異物取出。而對瓜子等較扁平的異物,出聲門時應將夾有異物的鉗口轉化,位異物的最大橫徑與聲門裂平行,以減少阻力,避免異物因受聲帶阻擋而脫落。2.支氣管異物用直接法或間接法導人支氣管鏡,發現異物時,用鉗子夾持後取出。3.支氣管鏡取異物,是取出氣管、支氣管異物員有效的方法,其最大優點是在直視下取異物,成功率高。缺點是技術和設備要求較高。4.因異物致心力衰竭時,應酌情使用強心葯物,於心電監護下,及時取出異物。有嚴重氣胸、縱隔氣腫時,應及時引流。5.對於硬管支氣管鏡下難以窺見的深部細小異物,可使用纖維支氣管鏡鉗取。如細小的魚刺、金屬針、釘子等。纖支鏡的缺點是沒有足夠的空間通氣或通過異物,異物鉗太小不能鉗取較大異物,鉗取力很小。6.氣管切外取異物 這是在特殊情況和受設備條件限制時所採取的方法,不能作為常規方法。先作氣管切開木經氣管切口直接或經此插人氣管鏡摘取異物。7.外胸取異物 若細小異物沿支氣管下進人細小支氣管,經口各種力法皆不能取出者,可開胸取異物。對異物存留體內時間很長,且為纖維組織所包裹者,亦應用開胸取出法。
Ⅳ 氣管里好像有東西怎麼辦!
氣管進異物,主要表現為突然出現的聲音嘶啞、劇烈咳嗽、呼吸困難和紫紺。氣管進異物,要及時處理,患者可主動用力咳嗽,通過咳嗽產生的氣流,將堵寒呼吸道的物體清除出來,或創造可以保持呼吸的空隙。
若無法快速自行咳出異物,可尋求他人幫助,採取坐位,上身前傾,救護者在患者的背後兩肩胛之間,以手掌根部快速有力地拍擊,或以雙臂從患者背後合抱其腰部,雙手在前合成手掌,對准患者上腹部以拇指側快速向內上方沖擊。目的在於驅使肺內的氣體沖擊氣道,以便把氣道內或聲門處的異物排出,或造成空隙而恢復呼吸。
如果採用上述方法均無效,異物已進入支氣管或異物較為尖銳,導致患者產生了呼吸困難、神志不清等症狀,建議立即到醫院就診。首先進行環甲膜穿刺或切開氣管,以保證呼吸道通暢。其次再通過支氣管鏡檢查、灌洗肺部等方式取出異物。
日常進食時要集中注意力,避免進食的同時說話,可降低異物進入氣管的可能。若異物在體內時間較久,即使成功取出,也應注意預防感染,可遵醫囑服用阿莫西林、頭孢拉定等抗生素。
Ⅳ 異物進入氣管怎麼辦
氣管異物通常是指氣管或支氣管內進入外來物。氣管是呼吸的通道,假如異物較大堵住氣管,患者可在幾分鍾內因窒息而死亡。因此,氣管異物是器官進入異物中較危險的一種,也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急症之一。 人的喉頭,有個聲門,聲門兩旁有兩根聲帶。喉頭之下,是一根總氣管,總氣管的下端,分為左右兩個主支氣管通入左右兩邊的肺部,平時呼吸時,聲門打開,氣流就可順利地出入。 異物落入氣管後,如果物體比較大,就停留在總氣管內,由於總氣管較粗,氣流較強,異物就隨著呼吸上下活動。在異物的刺激下,氣管粘膜水腫,分泌物增多,漸漸會把總氣管完全堵死,這時人就會窒息。 氣管異物的種類很多,如脫落的牙齒及嘔吐物,也有來自體外的異物,因不慎經口腔吸入氣管。如果核、花生米、黃豆、硬幣、小釘、魚刺、蝦殼、瓜子等。 氣管異物的發生,以兒童居多,當小孩在大哭、大笑或躺著吃東西時,很容易使異物進入氣管。有的小孩喜歡在口內含物玩,稍不留意,就會使異物吞入氣管。也有的成年人在醉酒、昏迷及全麻時,吞咽功能不全或嘔吐後將食物或異物吸入氣管。 氣管異物發生的症狀通常與異物的大小、形狀及其異物的性質有關,輕者可無典型症狀,容易疏忽或誤診,重者則可因咽喉痙孿,很快發生呼吸困難、窒息而死亡。 發生氣管異物,其臨床表現通常可分以下四期: 1.異物進入期:病人多於進食中突然發生嗆咳、劇烈的陣咳及梗氣,可出現氣喘、聲斷、紫紺和呼吸困難。若為小而不滑的活動性異物,如瓜子、玉米等,可在病人咳嗽時,聽到異物向上撞擊聲門的拍擊音,手放在喉氣管前可有振動感。異物若較大,阻塞氣管或靠近氣管分支的降凸處,可使兩側主支氣管的通氣受到嚴重障礙,發生嚴重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死亡。 2.安靜期:若異物較小,刺激性不大,或異物經氣管進入支氣管內,則可在一段時間內,表現為咳嗽和憋氣的症狀很輕微甚至消失,而出現或長或短的無症狀期,故使診斷易於疏忽。 3.刺激或炎症期:植物類氣管異物,因含游離酸,故對氣管粘膜有明顯的刺激作用;豆類氣管異物,吸水後膨脹,因此容易發生氣道阻塞。異物在氣道內存留越久,反應也就越重。初起為刺激性咳嗽,繼而因氣管內分泌物增多,氣管粘膜腫脹,而出現持續性咳嗽、肺不張或肺氣腫的症狀。 4.並發症期:異物可嵌頓在一側支氣管內,久之,被肉芽或纖維組織包裹,造成支氣管阻塞,易引起繼發感染。長時間的氣管異物,有類似化膿性氣管炎的臨床表現,如咳痰帶血、肺不張或肺氣腫,引起呼吸困難和缺氧。 由於氣管異物對人的生命危害很大。因此,一旦發生這種情況,應立即採取急救措施,盡早取出異物,以避免或減少發生窒息和其他並發症的機會。 採用海姆里克氏手法(這種急救方法是由美國醫生海姆里克提出的,故此命名),可將幅膈向上擠壓,借空氣的力量把異物沖頂、出來。具體方法如下: 1.讓患兒頭向下,一手抱其腹部,另一手拍打其背部正中。也可用雙手抱住患兒的心窩處,從後面將患兒抱起來,然後用力上拉擠壓。 2.讓患者站立,搶救者站其身後,兩手抱住上腹部,然後向上用力提拉,有時僅一次即可將異物嗆出。 3.如果患者意識已經喪失,應讓其平卧,搶救者兩手交叉放在心窩處,用力向上擠壓,用力要適度。一次無效的話,應反復多重復幾次。 4.如果異物已取出來,患者呼吸正常,也應安靜地觀察一段時間,看有無變化。如病情嚴重,出現極度呼吸困難,則應立即送醫院搶救。 你的串號我已經記下,採納後我會幫你製作
Ⅵ 氣管異物現象怎樣救治
氣管異物通常是指位於聲門裂以下,氣管或支氣管的呼吸道異物,是耳鼻咽喉科常見急症之一。8O%發生在兒童,多見於1~5歲的兒童,主要和兒童喜在口內含物玩耍有關。
較大的異物進入氣管後,首先出現的是嗆咳,但又咳不出來,也喘不過氣來,呼吸極度困難,很快出現口唇青紫、神志不清、短暫的抽搐,倒在地上或呼吸停止。小的異物進入氣管後可能嗆咳不止、煩躁不安、呼吸困難,繼之持續發燒、全身衰弱,上述症狀也越來越重。如果異物卡在喉部,除呼吸困難外,聲音可能由輕度嘶啞變為完全發不出語音,同時有吞咽困難。
救治措施:
一旦發現氣管異物後,千萬不要急於送醫院搶救,應立即進行現場搶救,要採取如下措施,否則將會失去搶救時機。
(1)立即塞一個牙墊或類似牙墊的代用品,使其口腔開啟,以便從口腔排出異物。
(2)向患者的口腔內伸進檢查的食指,食指端可直達咽部,使其做深呼吸。
(3)較小的異物阻塞時,可以倒提患者身體,頭部朝下,用手捶擊其背部,或者讓被救護者倒爬在救護者的膝蓋處,頭部朝下,用手捶擊其背部,均有助於異物排出。
(4)較大的異物堵塞時,患者出現了嚴重窒息或神志不清,這提示堵塞部位多在聲門或總氣管,此時救護者雙手可緊握患者兩膝關節倒提患者,使患者頭面部均朝下,並以救護者為軸心做圓周旋轉,借用離心力將異物從氣管中滑出。在萬不得已時,此法有時可以奇跡般地使患者獲救。
(5)擠壓上腹部,驅使肺部空氣沖出氣管的異物,有時也有起死回生之功。操作方法:患者處於直立姿勢時,施術者站於患者身後,雙臂環抱其腰腹部,一手握拳置於患者上腹部,另一手按在拳頭之上,雙手急速有力地向上向內重按擠壓一次,此刻患者可能吐出許多食物,但也有可能其氣管內的異物當即噴咳出來。如果一次按壓未能生效,可反復施行,直到異物滑出氣管為止。
(6)如果採取上述措施不能將氣管內異物排出和解除呼吸困難時,可以將患者抱起,使患者頭部枕在抱他的人的左臂上,這樣有利於異物進入右側支氣管,使患者還可利用左側支氣管進行呼吸而贏得搶救時機,並立即送醫院搶救。
(7)病人如無明顯的呼吸困難,但因有支氣管炎或肺炎等嚴重並發症而有高熱和一般衰弱或脫水現象嚴重者,宜先行抗炎和補液治療,密切觀察有無突發呼吸困難,待體溫下降,一般情況好轉,再行異物取出術。
注意事項:
(1)應十分注意有無突發高聲嗆咳、氣急和聲嘶症狀,對氣管異物引起的嚴重症狀和輕微症狀交替出現的情況,要保持警惕性。
(2)對取出的異物要仔細檢查其完整性,尤其是豆類、花生米等易碎、易分瓣的異物,當取出的異物不完整,有創新面或異物較小,不能解釋臨床症狀較重時,應進行復查,排除異物殘留的可能性。
Ⅶ 氣管吸入異物後怎麼辦
後來在解剖中才發現,在患兒主氣道內有一異物(花生米)。 而另一位兩歲男孩,在醫院門診靜脈注射時邊注射邊吃果凍,突然發生窒息,當時面色青紫,四肢掙扎,值班護士立即頭朝下抱起孩子,壓腹,拍背數秒鍾後,一大塊果凍從孩子嘴裡噴了出來,孩子得救了。 氣管異物是常見的凶險性意外事故,據統計,7歲以內兒童多見,尤其以剛學會走路到兩歲間的小兒發病多,死亡率高。當小兒口中含物說話、哭笑和劇烈活動時,容易將口含物吸入氣管內引起氣管阻塞,導致窒息。加之小兒好奇心強,只要能拿到的任何東西都會往嘴裡送。 而在這種意外發生時,及時採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關重要的,患者能夠得救也許就在這短短的幾分鍾里。 急救寶典 症狀:氣管異物多發生於兒童,成年人中也偶有病例。由於不小心或著急,不慎將花生米、瓜子、棗核、圖釘、別針、鈕扣、硬幣等吸入氣管,致使氣管受到刺激,突然出現劇烈嗆咳、嘯鳴。異物堵塞氣管時,可有憋氣、聲嘶、面色蒼白或青紫、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急救:首先清除鼻內和口腔內嘔吐物或食物殘渣。 排除氣管異物方法之一:救護者站在病人身側後,雙臂轉繞患者腰腹部,一手握拳,用拇指側頂在心口與肚臍連線的中點,另一手重疊在握拳的手上,向上向內猛烈擠壓上腹部,擠壓要快而有力,壓後放鬆,反復操作,以驅除異物為止,但應注意不要按壓中線兩側。 手法二:立位急救時,搶救者站在病人側後,一手臂至於病人胸部,圍扶病人,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間區脊柱上給予連續、急促而有力的四次拍擊,以利異物排出。對卧位病人,讓病人屈膝蜷身,面向搶救者,而搶救者用膝和大腿抵住病人胸部,用掌根在肩胛間區脊柱上連續有力四次拍擊,使異物排出。 兒童急救手法: 1.拍背法讓小兒趴在救護者膝蓋上,頭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小兒咯出異物。也可將患兒倒提高地拉背。 2.催吐法用手指伸進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適用於較靠近喉部的氣管異物。 3.迫擠胃部法救護者抱住患兒腰部,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頂壓其上腹部,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壓後放鬆,重復而有節奏進行,以形成沖擊氣流,把異物沖出。 上述方法未奏效時,應分秒必爭盡快送醫院耳鼻喉科,在喉鏡或氣管鏡下取出異物,切不可拖延。呼吸停止給予口對口人工呼吸。
Ⅷ 氣管吸入異物後怎麼辦
後來在解剖中才發現,在患兒主氣道內有一異物(花生米)。 而另一位兩歲男孩,在醫院門診靜脈注射時邊注射邊吃果凍,突然發生窒息,當時面色青紫,四肢掙扎,值班護士立即頭朝下抱起孩子,壓腹,拍背數秒鍾後,一大塊果凍從孩子嘴裡噴了出來,孩子得救了。 氣管異物是常見的凶險性意外事故,據統計,7歲以內兒童多見,尤其以剛學會走路到兩歲間的小兒發病多,死亡率高。當小兒口中含物說話、哭笑和劇烈活動時,容易將口含物吸入氣管內引起氣管阻塞,導致窒息。加之小兒好奇心強,只要能拿到的任何東西都會往嘴裡送。 而在這種意外發生時,及時採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關重要的,患者能夠得救也許就在這短短的幾分鍾里。 症狀:氣管異物多發生於兒童,成年人中也偶有病例。由於不小心或著急,不慎將花生米、瓜子、棗核、圖釘、別針、鈕扣、硬幣等吸入氣管,致使氣管受到刺激,突然出現劇烈嗆咳、嘯鳴。異物堵塞氣管時,可有憋氣、聲嘶、面色蒼白或青紫、呼吸困難、甚至窒息。 兒童急救手法: 1.拍背法讓小兒趴在救護者膝蓋上,頭朝下,托其胸,拍其背部4下,使小兒咯出異物。也可將患兒倒提高地拉背。 2.催吐法用手指伸進口腔,刺激舌根催吐,適用於較靠近喉部的氣管異物。 3.迫擠胃部法救護者抱住患兒腰部,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頂壓其上腹部,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壓後放鬆,重復而有節奏進行,以形成沖擊氣流,把異物沖出。 上述方法未奏效時,應分秒必爭盡快送醫院耳鼻喉科,在喉鏡或氣管鏡下取出異物,切不可拖延。呼吸停止給予口對口人工呼吸。
Ⅸ 氣管里有異物,怎麼取出來
下面介紹幾種易於掌握的救治方法:
1.立即塞一個牙墊或類似牙墊的代用品,把口張開,以便從口腔中排出異物。
2.向病者口腔內伸進食指或一個大棉簽,或牙刷柄,直達咽部,刺激其作防禦性深呼吸。
3.設法使病者增加上腹部的腹壓以排除氣管異物。
(l)搶救者站在病人背後,摟住病人腰部,用右手拇指的根背部頂在病人上腹部,左手疊於右手之上,間斷向被救人的胸腹部上、後方用力擠壓,藉助膈肌壓縮肺臟,產生氣沖將氣管內異物排出。
手法二:立位急救時,搶救者站在病人側後,一手臂至於病人胸部,圍扶病人,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間區脊柱上給予連續、急促而有力的四次拍擊,以利異物排出。對卧位病人,讓病人屈膝蜷身,面向搶救者,而搶救者用膝和大腿抵住病人胸部,用掌根在肩胛間區脊柱上連續有力四次拍擊,使異物排出。
(2)當病人昏倒時,可將其仰卧,搶救者可雙膝跪於地,面對病人,張開雙腿於其兩測,上身前傾,握緊右拳,置右拳於劍突直下方,左掌緊壓右拳,突然迅速地向下朝前內方向垂按其中上腹。此時患者可能於受重壓之後嘔出胃內容物,同時,也可見噴咳出梗於氣管的異物。為了避免再度吸人胃內容物,當咳出異物時應令其側卧。
4.如果病人為小兒時,還可施行下列三種現場急救法:
(1)急救時救護者:取坐位,讓小兒面向前坐於救護者的腿上,然後救護者用兩手的中指和食指,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小兒的上腹部,壓後隨即放鬆,重復進行。
(2)對年齡稍大一點的小兒,可讓其趴在救護者的膝蓋上,頭朝下,捶其背部。
(3)兩名救者時,可1人將小兒倒提離地,1人用手拍背,掏咽部,可使異物迅速排出。
以上諸法,都是現場急救中行之有效的,只要掌握要領,不需特別訓練,大都可以獲得成功。當然,如不成功應速送醫院搶救。
此外,如果到醫院非常方便,一旦懷疑氣管異物時可立即送醫院救護。如為少年兒童時,可馬上將病人面向抱他的人側身抱起,使頭部枕在抱他的人的左臂上。這樣抱時可以讓異物較為順利地進入較為粗短的右側支氣管內,避免異物在氣管內上下或長住,而讓右側支氣管堵塞,使左側可移動而進行呼吸,為去醫院搶救贏得時間。
總之,氣管異物是危急症之一,要抓緊時機,切不可拖延,盡快急救方可成功。否則,便會危急生命或留下嚴重後遺症。####估計當時是被嗆了一下,但是米粒並沒有進入氣管,為什麼這樣說呢?理由是:如果真的嗆進氣管里的話,你會馬上出現劇烈的嗆咳,臉會被憋紫,並且會有呼吸困難症狀,這在臨床上叫做喉痙攣,除非米粒被咳出來,或者是被吸入到二級以下的細支氣管里咳嗽才會暫時緩解,但是當米粒再活動到總氣管時,又會出現痙攣性嗆咳。你在這過程中有這種情況嗎?你後來所覺得的症狀都是當時被嗆遺留下來的一系列症狀,慢慢會消失的。你可以放心,米粒不可能在氣管里不出來的,也不可能長期存留下去。即使真的咳不出來,時間一長也會腐爛、因感染而隨痰液排出來的,它不同於兒童的花生米之類的氣管異物,不易腐爛。
你要去醫院進一步檢查、醫治,吃飯時,食不言,多多注意為好。
氣管、支氣管異物
概述
氣管、支氣管異物為耳鼻咽喉科常見急危疾病之一,嚴重性取決於異物的性質和造成氣道阻塞的程度,輕者可致肺部損害,重者可窒息死亡。 異物分內源性和外源性。內源性異物乃因呼吸道炎症發生的偽膜、干痂、血塊、膿液、嘔吐物等。外源性異物系經口吸入的各種物體。
臨床表現
1.異物吸入後立即發生劇烈的痙攣性咳嗽、面潮紅、憋氣。 2.呼吸困難,異物大者可窒息。 3.陣發性嗆咳、喉喘鳴。 4.異物隨氣流向上沖擊聲門下區,偶可聽到拍擊音。 5.感染時高熱,氣管、支氣管炎及肺炎症狀。
診斷依據
1.多有異物吸入史及典型異物吸入症狀。 2.發熱、咳嗽、咳痰等急性支氣管或肺炎症狀。 3.頸胸檢查:可聽到拍擊聲、笛哨聲或聽到拍擊感。呼吸運動度差,肺患側呼吸音弱,可有肺不張或肺氣腫、氣胸、或縱隔氣腫體征。 4.X線檢查可能有縱隔擺動、肺不張、肺氣腫。異物如為金屬即可確診。 5.支氣管鏡檢查可確診。
治療原則
1.直接喉鏡或支氣管鏡取出異物。 2.個別用支氣管鏡鉗取有困難者開胸取出。 3.抗感染、支持治療。 4.有並發症者應迅速作出相應的治療。
用葯原則
異物取除前後根據病情給予「A」項中,抗生素輔以激素治療,預防感染和水腫,注意支持及對症治療防止並發症。
專家提示
本病是一種危急病症,不可進食花生米、瓜子、豆類、帶殼、帶骨食物。進食時不可哭、笑或打鬧。改變平時口中含物的不良習慣。昏迷病人要取出假牙及時清理嘔吐物。
氣管異物的預防與急救?
氣管異物多是瓜子、花生、豆類等食物,或圖釘、鋼珠等物。說笑、大聲喊叫,或者不慎誤將口內的食物或某種含物吸入氣管內。這時,就會發生劇烈的嗆咳,面色潮紅。有的會發生喉痙攣、呼吸急促,尤其是小孩症狀更為明顯,會有口唇發紫現象。嚴重者還會引起呼吸道窒息而導致生命危險。因此,對於氣管異物的預防必須引起高度的重視。
首先,要注意在吃食物時切勿說笑,更不要大喊大叫。第二,吃食物時千萬不要嬉耍、吵架,尤其在吃瓜子、花生、豆類時。以上幾點如果不注意,都會使聲門大開,而容易使食物誤吸入氣管內。總之,只要人們對此病引起高度的重視和警惕性,氣管異物是可以預防的。
萬一發生氣管異物,則應立即採用以下方法進行自我急救:
一、若病人能咳嗽者,應用力咳嗽多次,若病人咳嗽較弱,則先慢慢地吸入一口氣,然後用力將異物咳出。
二、若病人已不能咳嗽和說話,呼吸停頓、表情呆滯,則表明氣管阻塞嚴重。若能自救則可採用腹部擠壓法,即自己一手緊握拳頭,拇指藏在拳內,將拳眼面緊按在上腹部,然後用另一手置於其上,用力向上向內後方向快速沖擊,如此反復,直至異物排出。此法無論患者站、坐或躺著均可實施。也可將自己的上腹部對著椅背或台邊,然後猛然向上一壓,重復此動作,直至異物排出。若患者無法自救,則由救護者操作。
三、若患者為幼兒,應立即讓其平卧,救護者以一個手掌放在孩子的上腹部,連續用力擠壓6-10次,直至異物排出,採用此法動作要敏捷、利索,即迅速地向腹部上方擠壓。較大的兒童可取坐位接受此法。
經上述緊急搶救後,還應將患者送到醫院做進一步診治。
Ⅹ 吸入氣管異物如何急救
氣管異物是常見的凶險性意外事故,據統計,7歲以內兒童多見,尤其以剛學會走路到兩歲間的小兒發病多,死亡率高。成年人中也偶有病例,多由於飲酒過度、進食時談笑、工作中將異物含在口內誤吸、假牙掉入呼吸道等原因造成。異物首先被吸入喉室內,因刺激黏膜而產生劇烈嗆咳、氣急等症狀,繼而出現喉鳴、吸氣時呼吸困難、聲嘶等表現,在吸氣時發出很響的「吼吼……」聲,如果異物堵塞聲門,或引起喉痙攣,可出現口唇、指甲青紫、面色蒼白等缺氧症狀。患者會在數分鍾內因窒息缺氧而死亡。而在這種意外發生時,及時採取一定的急救措施是至關重要的,患者能夠得救也許就在這短短的幾分鍾里。 現場急救最為理想的辦法是美國醫學會推薦的海利希手法。海利希手法適用於自救,也可用於互救。 ■ 站位急救法 救護者站在患者身後,用雙臂圍繞患者腰部,一手握拳,拳頭的拇指側頂在患者的上腹部(臍稍上方),另一手握住握拳的手,向上、向後猛烈擠壓患者的上腹部,擠壓動作要快速,壓後隨即放鬆。或搶救者站在患者側後,一手臂置於病人胸部,圍扶病人,另一手掌根在肩胛間區脊柱上給予連續、急促而有力的四次拍擊,以利異物排出。 ■ 卧位急救法 患者仰卧,救護者兩腿分開跪在患者大腿外側的地面上,雙手掌疊放在患者臍稍上方,向下、向前快速擠壓,壓後隨即放鬆。或讓病人屈膝蜷身,面向搶救者,而搶救者用膝和大腿抵住病人胸部,用掌根在肩胛間區脊柱上連續有力四次拍擊,使異物排出。 ■ 兒童急救法 讓患兒俯卧在兩腿間,頭低腳高,然後用手掌適當用力在患兒的兩肩胛骨間拍擊4次。拍背不見效,可讓患兒背貼於救護者的腿上,然後救護者用兩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後、向上擠壓患兒中上腹部,壓後即放鬆,可重復幾次。或使用催吐法,用手指伸進口腔,刺激舌根催吐,此法適用於較靠近喉部的氣管異物。若上述方法未能奏效,則應立即將患者送醫院急救,在喉鏡或氣管鏡下取出異物,切不可拖延。呼吸停止的即給予口對口人工呼吸,以期為搶救爭取時間。 有些較小的異物嗆入氣管後,患者一陣嗆咳後,並沒有咳出任何異物,卻很快平靜下來。說明異物已進入支氣管內,支氣管異物可能沒有任何明顯的呼吸障礙。但絕不可麻痹大意、心存僥幸,認為異物遲早總會咳出,因為異物一旦進入支氣管,被咳出的機會是極少的。異物在肺內存留時間過長,不僅不易取出,還可引起支氣管肺炎、肺不張、肺膿腫等嚴重疾病,影響肺功能。所以,凡是明知有異物嗆入氣管,在沒有窒息的情況下,即使沒有任何呼吸障礙表現,也應盡早去醫院行胸部CT等檢查,以便在氣管鏡下取出異物。(作者為上海市肺科醫院急診科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