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怎樣才能踢好足球
首先,如果你已經是超過12歲了,基本就不用考慮職業足球了,你這個年紀再練職業,希望太渺茫了。
其次,如果你只是要玩的有技術一些,那麼以下幾個方面是需要著重訓練的,通過一系列的訓練,我相信你在一些小技術上會有質的飛躍。
1、帶球訓練
這個帶球訓練不止包括帶球跑,同時還包括各種基本技術動作的訓練,比如急停、帶球加速、急停轉身、帶球變相等等。
2、停球訓練
之所以要單獨拿出來訓練停球,是因為停球是你做每個技術動作之前的基礎,如果球一停就出去三米遠,那你根本就不用玩足球了。這個停球訓練當然訓練方法很多,比如用腳停球包括:腳內側停球,腳外側停球,正腳背停球。用小腿停球:可以是小腿內側停球,小腿外側停球,小腿正面停球。大腿停球:大腿正面停球為主,內側偶爾用之。然後還有就是胸部停球,最後就是用頭和胸配合停球,這個要求更高。以上的這些停球的技術動作基本上都可以直接變成過人動作的,此外,停球訓練盡可能增加停球難度,而且你做停球訓練的時候一定要移動訓練,不然靜止接球很難提高停球的質量。
3、傳球訓練
這個不用說,也是基本功的一種了,如果想踢好足球,必須得傳球靠譜才行。這個其實有幾個方法可以訓練。首先,原地傳球,傳球的腳法可以很多種,相當豐富的(腳內側傳球、外腳背傳球、腳尖捅傳、腳後跟傳球、挑傳)。這個一般的時候都是短傳,當然也有長傳,不過原地發力長傳的力量不夠,所以速度一般也不夠,基本上不會用的太多。其次,移動中傳球,這個不管短傳還是長傳,都很普遍的能用到,所以這個也需要大量的練習才能看到效果,這個傳球的腳法也是包括很多種(跟上邊短傳提到的腳法差不多)。
4、射門訓練
這也是基本訓練中的一種,一般都是以移動訓練為主,帶球射門,高空球頭槌沖頂射門,接球直接射門等幾種方式。
5、體能訓練
這個是所有以上訓練以及真正比賽中的最基礎的東西,如果你沒有體能,那以上這些都沒有意義了。所以,體能訓練一定要嚴格執行,必須保證一萬米的體力還有肺活量。
6、身體對抗
這個是在體能的基礎上提出的,一般業余的不會要求太多,職業的可能要求比較嚴格,業余的很少要求。但是,最好能自覺做一些,增加以下對抗性,這樣,你無論在什麼位置上,都不會因為身體對抗太弱導致完全被壓制。
7、球感訓練
這個球感訓練主要是為了以上的一些停球訓練、傳球訓練、射門訓練等等做准備的,通過這個球感的訓練能夠提高你上邊這些訓練的效果,讓你做到事半功倍。所以這個是一個更好的提高你訓練效果的方法。當然,如果你球感不是太好,還是有必要嚴格的訓練一下,提高一下對球的感覺(球感訓練的同時,還要增加一些協調性訓練,因為這個訓練可以讓你對自己的身體控制能力得到提升,這也同有利於提高你的球感)。
總之,從我踢球的過程,我感覺踢業余足球大概也就需要以上這些方面的訓練,還有一些我就不太了解了,還希望看到這篇東西的朋友們不斷補充啊,更歡迎各種專業人士補充新的訓練內容。
B. 足球有哪些技巧
踢足球基本技巧
足球運動是一項比較復雜的運動,所以,要求運動需要掌握的技術有很多,同時,由於場上位置的不用,運動員需要掌握的專項技術也是不一樣的,總體來說足球運動員需要掌握以下6項技術。
1、顛球技術
顛球是足球運動的一項最基本的技術,其主要是要求隊員在踢球的時候能夠有很好的球感,在踢球的時候可以很好的控制足球,使足球能夠以自己希望的方式運行。
顛球一般是用腳內側進行顛球,支撐腿膝關節微屈,身體重心移至支撐腳上。當球下落到膝關節高度時,顛球腳屈膝盤腿,腳內側向上擺腳內翻(腳內側成水平狀態),輕擊球的底部,將球向上顛起。
2、傳球技術
傳遞球技術是一項很重要的足球技術,它是足球場上運動鏈的一個紐帶,傳遞球技術的好壞決定著傳遞球質量的優劣。
在實際的比賽中,決定傳遞球質量的因素有很多,傳球方向的控制、腳力的控制、接觸球點的控制,其次好有對時間、跑位和配合的掌握。其中,變換最大的也是最難掌握的就是球腳點的問題,它控制著足球的路線和旋轉程度。 如果要想傳直線球的話,可以用腳弓進行直推或者是用腳背進行平抽,腳接觸球的部位在傳球的時候一定是要對准接球人的,同時在進行直傳球的時候要注意足球要保持一定的速度。如果接球者的位置離你很遠,要進行長傳球的話,就是適用高旋轉球,這時經常使用的部位就是腳弓,如果想讓足球的旋轉更強就要增加球於腳弓的摩擦,腳尖向足球旋轉的方向指向。
3、過人技術
在足球比賽中過人的方法有很多種,具體採用採用什麼方式過人要根據自己的技術特點和場上情況來具體的運用技術動作,經常被大家使用的有變向過人和變速過人。
4、射門技術
抽射是足球運動中一項基本技術,也是一項比較難掌握的技術。抽射的時候,足球運動員用腳背抽球,由於這個時候可以充分發力所以球的力量大、速度快,守門員很難作出有效的撲救。但是,抽射對運動員的要求也非常高:首先,運動員要掌握好時機,在球與身體間處於一個合適距離的時候拔腳抽射,如果身體與球的距離太近就無法把動作做的舒展,這樣就不可能有很大的力量;如果球與身體距離太遠這樣接觸球的部位就不準確,腳不能抽射到球的正中部,不僅將球打偏而且沒有力量。其次,一定要注意觸球的部位,腳背一定要接觸球的中部,這樣才能將所有的力量傳到球上,保證球運行的速度快,力量大。
5、停球技術
足球在場上不能永遠的不停的運動,足球必定要走走停停,所以在會讓足球動起來的定時也要會讓球停下來。
在足球運動中,除了手臂,身體的各個部位都是可以用來停球的,需要注意的是,在停球的時候要把球停在離自己身體合適的位置,不僅不會被對方斷下,也有利於自己下一個技術動作的完成,這樣的停球就是標准、合適的。
6、搶球技術
足球是一項講究攻守平衡的運動,在會踢球的同時也要會防守,阻擋對手的進攻,所以,對足球運動員來說,搶球也是一項足球的基本技術,搶球並一定要求防守隊員把球搶下來,主要是通過防守來阻止對方的進攻,所以,在防守的時候,需要掌握的一個重要原則是,「看人!不看球!」自己的身體要始終的樹立在對手的正前方,封堵住對手的向前去路,這樣就能對搶球起到關鍵性的作用。
C. 足球規則和比賽技巧
規則:
(1)面積:
球場必須是長方形,它的長度,不能超過一百三十碼,也不能短於一百碼;它的闊超
過一百碼,也不能短於五十碼。(國際比賽的球場,長度為一百一十碼至一百二十碼,闊度為七十碼至八十碼。)無論任何情形,長度必須大於闊度。
(2)界線:
比賽球場必須有清晰的界線,線寬不得超過五英寸(12公分),也不能有V字形的凹溝。兩邊較長
的線,叫做邊線;兩端較短的線,叫做端線(或球門線)。 在球場的四角,應各豎一平頂的小旗
桿一支,旗竿的高度不得低於五英呎(一公尺五十公分);又在球場中線的兩端外,至少距邊線一
碼的地方,也應各豎同一式樣的旗竿一支。 中線應橫過球場,球場的中央應劃有清晰的一點,且
應以這一點為圓心,十碼為半徑,劃一圓圈。
(3)球門區域:
在球場兩端的端線(球門)上,各距球門柱六碼的地方,向場內劃一條六碼長的垂線,使與端線
成直角,更劃一線將這兩條垂線伸向場內的兩端連接,並與端線平行,在此三線與端線以內的地
面,名為球門區域。
(4)罰球區域:
在球場兩端的端線上,各距球門柱十八碼的地方,向場內劃一條十八碼長的垂線,使與端線成直角,
更劃一線將這兩條垂線伸向場內的兩端連接,並與端線平行,在此三線與端線以內的地面,名為罰
球區域。 在球門線中央距場內十二碼處,各作一清晰的記號,這就是罰十二碼球的罰球點。以每一
罰球點為圓心,十碼為半徑,在罰球區外劃一圓弧。
(5)角球區域:
以每一角旗竿豎立點為圓心,一碼長為半徑,在球場內劃一個圓的四分之一。
(6)球門:
球門應設在兩端線的中央,並須有兩根直豎的柱子,上架一橫木,兩門柱到角旗的距離應相等。
兩門柱相距為八碼(從柱的內方量起),橫木的下方距地面為八英尺。門柱和橫木的寬度應相同。
門柱和橫木的寬度與厚度,均不得超過五英吋(12公分)。 門後可裝一網,接連於門柱,橫木及
地面,但這網應妥為撐持,使守門員有充分活動的餘地。
◎球網可用大麻,黃麻或尼龍線編成,但尼龍化學纖維的繩子,不能比大麻或黃麻編的細小。
二、球
材料及標准
球是圓形的。
以皮革或其它合適的材料製成。
球體的圓周,不得超過70公分(28吋),不得少於68公分(27吋)。球 的重量,在比賽開
始時,不得超過450公克(16盎司),不得少於410公 克(14盎司)。 球的氣壓,在海平
面為0.6至1.1大氣壓力(每平方公分 600公克至1100公克=每平方吋8.5磅至15.6磅)。
更換不合標準的球
如果在比賽中,球破裂或不合標准:
停止比賽。
更換標準的球,在球破裂的地點,墜球重新開始比賽。如果當時球是 在球門區內,則墜球
的地點是在平行球門線的球門區線上,最接近比賽停止時球的位置的地點。如果不是在比
賽中,如中場開球、球門球、角球、自由球、罰球點球或擲球入場時,球破裂或不合標准:
依照規則重新開始比賽。
比賽時間內,未經過裁判同意,不可更換比賽用球。
球員人數:
每隊不得多於 11 名球員,最少亦要有 7 名球員,其中之一為守門員,必須穿著不同於兩隊球員顏色之球衣。
比賽時間:
上下半場各 45 分鍾,半場休息不得超過 15 分鍾
球員裝備:
* 運動衣
* 短褲 ( 在短褲裡面可穿與短褲主色相同的緊身褲 )
* 長襪
* 護脛 ( 而覆蓋在長襪內 )
* 球鞋
越位:
進攻球員在沒有球的狀態下,站於防守一方的球門線與該進攻球員之間,若當只有一位防守球員時,進攻的球員便是處於越位位置。
自由球:
直接自由球:
球員犯規,在該點由對方判罰,直接射進球門,可算得分。
• 踢或企圖踢對方球員。
• 絆倒或企圖絆倒對方球員。
• 跳向對方球員。
• 沖撞對方球員。
• 毆打或企圖毆打對方球員。
• 推對方球員。
• 抓拉對方球員。
• 向對方球員吐口水。
• 非守門員故意用手觸球。
• 鏟球未觸球前觸及對方。
間接自由球:
球員觸犯,在該點由對方判罰,裁判以單手高舉手勢示意;直接射進球門,卻未經其它球員觸及,不算得分。
守們員用手將球交出,在球未觸及其它球員前,再一次用手觸球。
同隊球員故意將球踢向守門員,守門員用手觸球。
直接獲得同隊球員擲邊球入場,守門員用手觸球。
延誤時間。
守們員用手持球行走超過 4 步。
阻擋對方球員前進。
阻礙守門員用手將球交出。
動作有危險性。
其它犯規,規則未規定者。
黃牌警告:
• 非運動精神行為。
• 用語言或動作表示異議。
• 連續違反規則。
• 延誤重新開始比賽。
• 踢角球或自由球,不與球保持必要距離 ( 10 碼 ) 。
• 未得裁判允許擅自進出球場。
紅牌判罰離場:
• 嚴重犯規。
• 言語無禮、侮辱或謾罵。
• 粗魯行為。
• 對任何人吐口水。
• 對方有機會進球得分時,故意用手觸球。
• 對方有機會進球得分,故意用犯規手段阻止。
• 再同一場比賽,第二次被黃牌警告。
罰球:
• 球員球員在己方罰球區內觸犯直接自由球的十條規則,由對方在罰球點 ( 12 碼 ) 判罰。
• 罰球區的位置在球門前長 18 碼 、寬 44 碼 之長方形范圍。
界外球:
• 整個球體在空中或地面,全部越出邊線時;在越出邊線地點,由最後觸球球員的對方擲球入場,重新開始比賽。
• 擲界外球的球員,必須站在邊在線或邊線外、兩腳著地、面對球場,並用雙手擲球
• 擲界外球直接進入對方球門,不算得分。
球門球:
• 直接進入對方球門,算得分。
• 球由攻方球員觸及,整個球體在空中或地面,全部越出球門線時,則判球門球。
• 由守方球員在球門區內任何一點踢球門球。
角球:
• 直接進入對方球門,算得分。
• 球由守方球員觸及,整個球體在空中或地面,全部越出球門線時,判角球。
技術:
一、界外球
當皮球越過邊線時,應由最後觸球球員之對方球員在球出界的位置擲界外球。
擲界外球之球員必須雙足站立在邊線上或邊線外地面,並雙手持球從頭後經頭頂擲出。
二、球門球及角球
若皮球越過底線(並非進球)而最後觸球之球員為攻方球員,則守方球隊可獲得球門球。
反過來說,若最後觸球之球員為守方球員,則攻方球隊可獲得角球,而此角球應在皮球越過底線一方的角球點上開出。
三、罰球
間接自由球應在犯規點開出,但若踢出後並未讓其它球員觸球而入網,則不算作進球。
在以下情況下球證才判直接自由球:
踢或意圖踢對方球員。
絆倒對方球員。
跳向對方球員。
用粗暴或危險動作去碰撞對方球員。
從後去碰撞對方球員。
擊打或意圖擊打對方球員。
抓著對方球員。
推對方球員。
用手或手臂觸球。
向對方吐口水。
主踢直接自由球時,直接射球入網亦算作進球。
**處理間接自由球和直接自由球時,如果守方的球員與球的距離不足十二碼罰球,若守方球員在己方的禁區內觸犯可導致判罰直接自由球的十種規條,則可被判罰十二碼罰球。當執行十二碼罰球時,除主踢球員及守門員外,所有球員皆要離開禁區及最少距離罰球點十碼之外。
四、盤球的基本要點 :
普通人在盤球時常犯一種錯誤,就是光看皮球不望對手,或光望對手不察皮球。其實從球星示範中,大家不妨留意他們均有一個共通點,其額頭通常向著對手,這種做法,能令自己的視線范圍,既可留意皮球亦可留意對手活動。其次,在推波的時候,跑動的幅度應追貼皮球的速度,人慢波快唔掂,波快人慢更唔掂,如何能掌握人波協調,嘗試在盤球時,用膝部作指南針,盤球時瞄住皮球跑動,皮球在膝下推波,皮球離膝就追波,只要多練習掌握推波追波節奏,盤球技巧不難到手。
腳內側盤球
較易控制和保護皮球,但推球的速度則較慢。(圖一)
腳外側盤球
如要控制皮球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推球速度高而且隨時用腳外側將球傳出。(圖二)
正腳背盤球
普通人不大願意嘗試的盤球技術,原因是多數人習慣腳內側或腳外側盤球,其實正腳背盤球如能和皮球協調,可以發揮球員最高的跑動速度。(圖三)
圖一 圖二 圖三
接球(控球) :
一場比賽中,如果沒有控球,根本不會出現傳球、盤球甚至射門,可見控球技術的重要性。
▲第一腳控球的質素好與壞十分重要,愈簡單的
▲控球技術其實大有學問。
▲球員應以足球的來勢決定自己採用何種控球技術。
▲控球方向選擇正確,對往後的動作非常重要。
▲將球控往遠離對手的一邊,可令對手難於搶截自己的皮球。
腳內側 接球 腳外側
接球 正 確 控 球
五、頭 球 :
在一足球比賽中,很多時都要去迎項來球, 別是接應底線傳中球時,無論你是後衛或前鋒,都必須要有良好項上功夫以瓦解攻勢或製造進球.
立定頭槌- 正額迎頂,頂向前 頂向側面 躍起頭槌-正額迎
六、射門 :
1、正腳背射門〔沖力射球〕
優點:力度大,球速快,射程遠。
弱點:對手較易捉摸射球去向,另外准確度較難 掌握。
要點:起跑點,皮球和目標應成一直線,膝向目標輕松助跑,立足腳站在皮球側近,自然向後提起小腿,眼望皮球頂部,鎖緊腳眼揮動小腿抽向皮球中央點,擊球後身體勢追前完成整個射門動作。
秘訣:腳尖向下,球速快慢取決於小腿揮動速而非來大腿力量,射球前宜預先選定擊球部位,射球後收緊大腿前部肌肉可避免不慎弄傷半月板。
2、腳外側彎射〔外彎香蕉球〕
適用范圍:繞過對手封堵的中至較遠距離的射門。
技術要點:斜線碎步跑向皮球,當立足腳站在皮球側近的時候,提腿扭擺身體鎖緊腳眼,利用腳外側抽擊皮球偏外三分一處,射球後順勢收膝完成射門動作。
小小秘訣:腳尖向下,利用腳背偏外平面拉擊皮球,較易形成皮球外彎去勢,射球力度越大弧度越大,力度弱則難以繞越對手。
3、腳內側彎射〔內彎香蕉球〕
適用范圍:繞過對手封堵的中距離射門。
技術要點:斜線跑向皮球,立足腳站在皮球側近,提腿鎖緊腳眼,利用腳內側抽擊皮球偏外三分一處,擊球過程順勢扭動身體,射球自然彎出。
小小秘訣:腳尖向前偏上,善用球靴內側商標位觸球,較易掌握皮球去向,射球力度過大會導致皮球高飛而去,力度弱又較難繞越對手。
4、腳內側撞射〔掃把腳射門〕
優點:射門准繩易掌握,起腳後較易改變方向。
弱點:射球力度偏弱,對手較易捉摸皮球去向。
要點:輕松跑向皮球,射球前平衡身體,膝向皮球順勢提腿,當立足腳站在皮球側的時候,輕扭身體膝轉向外,鎖緊腳眼撞擊皮球中央將球射出。
秘訣:射球時腳尖保持向上,用球靴內側商標位撞擊皮球,較易掌握皮球去向 ? 平時可練慣用腳內側拍牆,練至僅得一下撞擊聲為佳,如有兩下聲響表示腳內側和皮球的接觸面尚未掌握
參考資料:http://www.loveoo.com/hd/skill/football/football02.htm
回答者:四海無涯 - 魔法學徒 一級 4-30 13:36
其他回答共 7 條
足 球 規 則
11人制足球規則
一.球場
(1)面積:
球場必須是長方形,它的長度,不能超過一百三十碼,也不能短於一百碼;它的闊超
過一百碼,也不能短於五十碼。(國際比賽的球場,長度為一百一十碼至一百二十碼,闊度為七十碼至八十碼。)無論任何情形,長度必須大於闊度。
(2)界線:
比賽球場必須有清晰的界線,線寬不得超過五英寸(12公分),也不能有V字形的凹溝。兩邊較長
的線,叫做邊線;兩端較短的線,叫做端線(或球門線)。 在球場的四角,應各豎一平頂的小旗
桿一支,旗竿的高度不得低於五英呎(一公尺五十公分);又在球場中線的兩端外,至少距邊線一
碼的地方,也應各豎同一式樣的旗竿一支。 中線應橫過球場,球場的中央應劃有清晰的一點,且
應以這一點為圓心,十碼為半徑,劃一圓圈。
(3)球門區域:
在球場兩端的端線(球門)上,各距球門柱六碼的地方,向場內劃一條六碼長的垂線,使與端線
成直角,更劃一線將這兩條垂線伸向場內的兩端連接,並與端線平行,在此三線與端線以內的地
面,名為球門區域。
(4)罰球區域:
在球場兩端的端線上,各距球門柱十八碼的地方,向場內劃一條十八碼長的垂線,使與端線成直角,
更劃一線將這兩條垂線伸向場內的兩端連接,並與端線平行,在此三線與端線以內的地面,名為罰
球區域。 在球門線中央距場內十二碼處,各作一清晰的記號,這就是罰十二碼球的罰球點。以每一
罰球點為圓心,十碼為半徑,在罰球區外劃一圓弧。
(5)角球區域:
以每一角旗竿豎立點為圓心,一碼長為半徑,在球場內劃一個圓的四分之一。
(6)球門:
球門應設在兩端線的中央,並須有兩根直豎的柱子,上架一橫木,兩門柱到角旗的距離應相等。
兩門柱相距為八碼(從柱的內方量起),橫木的下方距地面為八英尺。門柱和橫木的寬度應相同。
門柱和橫木的寬度與厚度,均不得超過五英吋(12公分)。 門後可裝一網,接連於門柱,橫木及
地面,但這網應妥為撐持,使守門員有充分活動的餘地。
◎球網可用大麻,黃麻或尼龍線編成,但尼龍化學纖維的繩子,不能比大麻或黃麻編的細小。
國際足協規則小組決議
(1)國際比賽球場最大面積為:長度一一0公尺、寬度六四公尺。
(2)各國足球協會必須嚴格遵照規定的面積,布置球場。在舉辦國際比賽時,必須於賽前,將比賽
地點及球場面積,通知客隊的國家足球協會。
(3)國際足球協會規則小組,已同意規則中所用的英制與公制對照如下:
一百三十碼……….一百二十公尺
一百二十碼……….一百一十公尺
一百一十碼……….一百公尺
一百碼…………….九十公尺
八十碼…………….七十五公尺
七十碼…………….六十四公尺
五十碼…………….四十五公尺
十八碼…………….十六公尺五十公分
十二碼…………….十一公尺
十碼……………….九公尺十五公分
八碼……………….七公尺三十二公分
六碼……………….五公尺五十公分
一碼……………….一公尺
八英尺…………….二公尺四十四公分
五英尺…………….一公尺五十公分
二十八英寸……….七十一公分
二十七英寸……….六十八公分
五英寸…………….十二公分
四分之三英寸…….一點九公分
二分之一英寸…….一點二七公分
八分之三英寸…….一公分
(4)端線的寬度,應和球門柱及橫木的厚度相同,因此球門柱內外邊的 線應是一樣寬。
(5)為了劃球門區域及罰球區域,在端線上量的六碼及十八碼的距離, 必須從球門柱的內方量起。
(6)球場的面積,包括場內各區域界線的寬度在內。
(7)所有的比賽,應依照足球規則供給標准設備,特別是國際比賽,尤應注意皮球的圓周及其它設
施。若有不合標準的設備,必須向國際足球總會報告。
(8)根據比賽規則進行的球賽,如困橫木脫落或折斷,應即停止比賽,甚至將這場比賽取銷,除非
橫木已裝回原來的位置,或新安裝的橫木對球員已無危險性。不能用繩子來代替橫木。 在友誼
比賽中,經雙方同意,可以用沒有橫木的球門繼續比賽,但應將已壞的橫木移去,使對球員不
致發生危險。在這種情形下,可用繩子來代替橫木,如果不用繩子,皮球從門柱之間全部越過
端線,裁判員認為是在橫木下面穿過時,他應判為勝一球。 球賽的從新開始,應由裁判員在球
賽停止時,皮球所在地墜球繼續比賽。
(9)各國足球協會可在規則第一章規定的范圍內,對橫木及門柱的厚度,闊度的最大量與最小量作
適當的規定。
(10)門柱及橫木必須用木材,金屬或隨時經國際足協規則小組認可的物質做成。它的形狀可以是
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不可用其它物質將門柱及橫木做成其它的形狀。
(11)於國際比賽前,加插「序幕賽」,須於比賽當天由兩國協會代表,及擔任該場國際比賽的裁
判員,審察當時場地情形來作決定。
(12)國家足球協會,特別是主辦國際比賽的協會,必須限制攝影人數,並在距球門線外不超過十
公尺的地方,劃一至少兩公尺長的線,距角旗竿的距離大致相等,應禁止攝影人員超過這界
線,更應禁止使用閃光燈。
二、球
材料及標准
球是圓形的。
以皮革或其它合適的材料製成。
球體的圓周,不得超過70公分(28吋),不得少於68公分(27吋)。球 的重量,在比賽開
始時,不得超過450公克(16盎司),不得少於410公 克(14盎司)。 球的氣壓,在海平
面為0.6至1.1大氣壓力(每平方公分 600公克至1100公克=每平方吋8.5磅至15.6磅)。
更換不合標準的球
如果在比賽中,球破裂或不合標准:
停止比賽。
更換標準的球,在球破裂的地點,墜球重新開始比賽。如果當時球是 在球門區內,則墜球
的地點是在平行球門線的球門區線上,最接近比賽停止時球的位置的地點。如果不是在比
賽中,如中場開球、球門球、角球、自由球、罰球點球或擲球入場時,球破裂或不合標准:
依照規則重新開始比賽。
比賽時間內,未經過裁判同意,不可更換比賽用球。
國際足總決議
決議1
正式比賽中,只允許使用符合規則第二章條文規定的球。
國際足球總會主辦的比賽和各洲足球聯盟管轄的比賽,所使用的足球必須有下列三種標志之一:
正式的「國際足總核准合格」(FIFA APPROVED)標志。
正式的「國際足總檢驗合格」(FIFA INSPECTED)標志。
「國際比賽球標准」(INTERNATIONAL MATCHBALL STANDARD)的證明。
足球上附有這些標志,表示正式通過檢驗,除了符合規則第二章規定的基本規格,並且符合各種標
志的技術規格。各種標志的技術規格必須由國際足總理事長核定。執行檢驗的機構由國際足總核准。
各國家足球協會的比賽可規定使用有這三種標志之一的足球。其它所有比賽使用的球,必須都符合
規則第二章的規定。
決議2
國際足總主辦的比賽和各洲足球聯盟及各國家足球協會管轄的比賽,比賽使用的球不可有商業,除
了競賽及主辦單位的徽章及授權的製造廠商的商標。競賽規程可規定這些標志的大小及數量。
三、球員人數
球員
一場比賽應由兩隊對抗,每隊上場球員不可多於11人,其中一人是守門員。 如果任何一隊少於7人,不可開始
比賽。
正式比賽
國際足球總會、各洲足球聯盟或國家足球協會管轄下,所舉辦的任何正式比賽,每一隊最多可替換3名球員。
比賽的競賽規程必須規定可以提名幾位替補球員。替補球員名單可填3人,最多7人。
其他比賽
其他比賽,最多可替換5名球員,並且必須依照下烈規定:
相關球隊同意最多可替換幾人。
在比賽開始前通知裁判。
如果未通知裁判,或在比賽開始前未作出決定,則替換球員不可多於3人。
所有比賽
所有比賽的替補球員名單必須在比賽開始前送交裁判。替補球員未在比賽開始提出名單,不得替補上場比賽。
替換球員程序
替換比賽球員,必須遵照下列規定:
替換球員之前應先通知裁判。
替補球員應等到被替補球員已離開球場,並得到裁判的許可信號,才可進進球場。
替補球員應在比賽暫停時,只可由中線進進球場。
當替補球員進進球場時,即完成替換。
完成替換時,替補球員成為比賽球員,被替補球員即失去比賽球員身分。
已被替補離場的球員不能再上場比賽。
所有替補球員無論是否上場比賽,都應服從裁判的判決及管轄。
更換守門員
任何球員都可以和守門員交換位置,並且必須依照下列規定:
更換位置前應先通知裁判。
在比賽停止時進行更換位置。
違規及罰則
如果一替補球員未獲得裁判允許即進進球場:
停止比賽。
警告該替補球員並舉黃牌,並且必須離開球場。
在比賽停止時球所在的地點,墜球重新開始比賽。如果當時球是在球門區內,則墜球的地點是
在平行球門線的球門區線上,最接近比賽停止時球的位置的地點。
如果一球員未獲得裁判允許即與守門員交換位置:
繼續比賽。
當球不在比賽中時,警告相關的球員,並舉黃牌。
對本章規則的其他違規:
警告相關的球員,並舉黃牌。
重新開始比賽
如果因為裁判執行警告而停止比賽:
由對方球員在比賽停止時球所在的地點,踢一間接自由球,重新開始比賽。如果是守方在自己的
球門區內踢間接自由球,可以在球門區內任何一點踢球。如果是攻方在對方的球門區內踢間接自由
球,則踢球的地點是在平行球門線的球門區線上,最接近犯規發生位置的地點。
球員及替補球員判罰離場
球員在比賽開始前被判罰離場,可以從已提名的替補球員中替補一人。替補球員被判罰離場,不論是在比賽
開始前或是在比賽開始後,一律不得替補。
國際足總決議
決議1
依據規則第三章的規定,每一隊球員的最少人數,由各國家協會決定。 國際足總理事會的意見,
如果有任何一隊球員少於7人,不應繼續比賽。
決議2
在比賽中,教練可向球員傳達技術性的指示。在劃有技術區域的球場,教練及其他球隊職員必須在技
術區域內,隨時約束言行。
四、球員裝備
安全性
球員不得穿戴對自己或其他球員有危險的裝備或任何物品(包括任何珠寶飾物)。
基本裝備
球員必要的基本裝備包括:
運動衫或襯衫。
短褲-如果在短褲裡面穿緊身褲,緊身褲的顏色要與短褲的主要顏色相同。
長襪
護脛
球鞋
護脛
全部覆蓋在長襪內。
用合適的材料製成(橡膠、塑膠或類似材料)。
具有相當程度的保護作用。
守門員
每一名守門員球衣的顏色,要與其他球員、裁判及助理裁判服裝的顏色不同。
違規及罰則
凡是違反本章規則:
不必停止比賽。
裁判應指示違反規則的球員離開球場穿戴符合規則的裝備。
違反規則的球員應在球不在比賽中時離開球場,除非該球員的裝備已經符合規則。
任何球員離開球場調整裝備,未獲得裁判允許不可再進場。
裁判允許球員再進場之前,應先檢查其裝備是否符合規則。
只有當球不在比賽中時,才可允許球員再進場。
一球員因違反本章規則離開球場,他未獲得裁判允許即進場(或再進場),應被警告並舉黃牌。
重新開始比賽
如果因為裁判執行警告而停止比賽:
由犯規球隊的對方球員,在裁判停止比賽時球所在的地點,踢一間接自由球,重新開始比賽。
如果是守方在自己的球門區內踢間接自由球,可在球門區內任何一點踢球。
如果是攻方在對方的球門區內踢間接自由球,踢球的地點是在平行球門線的球門區線上,最接
近犯規位置的地點。
五、裁判
裁判的授權
一場比賽由一位裁判控管全場。裁判對於被指派的比賽,有資格全權執行規則。
權力及職責
執行規則。
與助理裁判(及預備裁判)合作控管比賽。
確定比賽用球符合規則第二章的規定。
確定球員裝備符合規則第四章的規定。
擔任比賽計時,並記錄比賽事件。
因為違反規則的任何事情,有權停止、暫停或結束比賽。
因為場外的任何干擾,停止、暫停或結束比賽。
認為球員嚴重受傷時,停止比賽,確實將受傷球員抬出球場處理。
認為球員只是輕微受傷時,繼續比賽,直到球不在比賽中,才去處理。
確實執行任何球員受傷流血一定要離開球場。受傷球員必須已經停止流血,並獲得裁判允許進場
的信號,才可進場。
當繼續比賽將使被犯規的球隊獲得利益時,繼續比賽不處罰犯規。如果預期的得益未發生,則判
罰先前的犯規。
一球員在同時有一種以上的犯規,應處罰較嚴重的犯規。
球員有被警告及判罰出場的犯規時,應予以處罰。裁判不必立即採取處罰行動,但是當球脫離比
賽時,必須予以處罰。
球隊職員不能以負責任的態度約束言行,應予處罰。裁判有權驅逐球隊職員離開球場及球場四
周。
對於裁判未看見的事件,依據助理裁判的意見採取行動。
確定沒有未經允許的人進進球場。
比賽停止後,重新開始比賽。
向有關單位提出比賽報告。報告內容包括對球員或球隊職員採取處罰行動的指控,以及在比賽
前、比賽中或比賽後發生的任何其他事件。
裁判的判決
裁判對於比賽事實的判決即為最後決定。
只有當裁判發覺判決錯誤或決定採納助理裁判的意見,假如還未重新開始比賽,裁判可以更改判決。
國際足總決議
決議1
裁判(適用於助理裁判或預備裁判時亦同)對於以下情況不必擔負責任:
球員、職員或觀眾的任何傷害。
任何財產的任何損害。
任何個人、球會俱樂部、公司、協會或其他組織的任何損失。
是由於或可能由於裁判依據規則,或是裁判為了主持、進行及控制比賽 而採取正常程序,所作的決
定而造成。
裁判的決定可能包括:
依據球場或球場周圍或天氣等條件,決定允許或不允許進行比賽。
因為任何理由決定放棄比賽。
對球場設備或比賽使用器材的決定,包括球門柱、球門橫木、角旗桿和球。
因為觀眾干擾或看台區域的任何事件,決定停止或不停止比賽
D. 我和我的寶貝,怎樣踢足球 踢足球的技巧都有哪些
足球運動是一項精彩又刺激的運動,在正式的比賽中通常由每隊派出11名選手參加,我們稱之為大場足球比賽。在進行比賽前一雙合適的足球鞋和足球熱身運動是有必要的,那麼怎樣選擇足球鞋呢?又該怎樣踢足球呢?一起來看看吧。
對於一些業余的選手來說,在面對正式的大場足球比賽時應該怎樣踢足球呢,下面小編就詳細的為大家講解。
如何踢好大場足球比賽
所謂踢大場和踢小場的分別可能踢過足球的朋友們都知道。大場就是在正規的足球場上踢11人制的比賽,而小場就是在相對小的場地里踢7人制或者是5人制的比賽。
雖然兩者都是足球比賽,但是一些朋友可能平時是經常踢小場的足球比賽,但是到了踢大場的時候就會覺得哪裡不一樣,這樣平時在小場上的技術和配合在踢大場時就很難被用上了。
其實,由於場地和人員情況的不同,導致了在大場和小場的兩種場地所採用的技戰術方法有所區別。
1、增加力量和速度
足球比賽是一項力量與技術結合的綜合性運動,要想進行這項運動,各方面的水平一定要達到從事這項運動所具有的最低標准,速度和力量就是我們這些業余的選手面臨的最大的問題。
平時踢小場的時候,運動量相對比較的低,大家感覺自己的水平都算可以,但是,一到了大場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速度和力量根本就不能從事這個運動的基本要求。
衡量去的一個最基本的方法就是,你有沒有感覺自己的意識總是快於自己的行動,如果是這樣的話,就證明你的技術在好也是沒有用的,因為你的速度和力量等基本條件根本就不能支撐你參加這項運動。
2、大家的配合
平時大家一起在踢小場的時候,一般都是在3~10米之間的區域里進行配合,但在踢大場時,這種距離上的配合,基本對對方的防守產生不了什麼威脅性的突破。
除非是在的內部和邊緣進行這樣的配合,總的來說,在大場中傳球的距離基本上是在踢小場時傳球距離的一倍以上。
所以,我們在踢大場足球比賽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要將傳球和跑位的距離拉長到大場足球比賽的比例,這樣才能更加好的利用足球場的長度和寬度。
如何能投擲出好的界外球
足球比賽規則中規定,運動員在擲界外球的時候,需要雙手擲球,且兩手高於自己的頭部,同時雙腳不能離開地面。
在比賽當中,當一方擲界外球的時候,對方一定會組織相對嚴密的防守,這就要求擲球者不僅要有較好的上肢和腰腹力量,同時還需要經常的練習,這樣才能保證擲出合乎要求的界外球。
下面向大家介紹一下通常的擲界外球的練習方法,希望對朋友們有所幫助。
1、對擲練習
兩人相對10米站立,相互擲球練習。在練習的過程中,注意雙腳不能離開地面,擲球的動作要連貫協調,擲球時身體正面面對接球者。
2、定點擲球練習
在場地中畫一個直徑為1面的圓形,在相距10~20米的不同地點設定投球點,然後在不同的投球點向圓內擲球,在練習的過程中,注意動作的正確與協調,並根據投球點與圓心的距離調整自己的力度。
3、擲球射門
一名隊員在邊線將球擲給中路隊員,中路隊員在接球後進行射門練習。
4、擲遠比賽
幾名隊員為一組,在動作正確的情況下,看誰擲出的界外球距離更遠。在進行此項練習的時候,要注意自身動作的正確與協調,避免用力過大而產生拉傷。
除了上述的介紹外,朋友還需要注意的是,在正規的足球比賽中,通常都是由邊前衛和邊後衛來承擔擲球的職責,由中路隊員或者是前鋒隊員進行接應,因為邊前衛和邊後衛在擲完界外球後可以很快的回到自己的位置上,保持本方進攻、防守體系的完整,並對接球隊員形成再接應。
下面,再分析一下鞋底和隊員能力的選擇,啟動釘,顧名思義,抓地力強,達到提高球員啟動速度的效果,一般選擇此類鞋的隊員位置:前鋒、邊鋒、後衛。
簡述足球盤帶和盤帶風格
在足球運動中,盤帶是指運動員控球的技術和能力。簡單的說,盤帶就是即帶球,是足球運動員帶著球往自己既定的路線走。通常是在對方隊員的干擾下,繼續用自己的技術晃過或騙過對方隊員,讓球掌握在自己腳下。它沒有深層次的意思,但一個出色的盤帶對組織進攻或抓住機會卻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足球盤帶的風格有以下幾種
1.技術性盤帶,技術好但速度慢。
2.速度型盤帶,動作簡練速度出眾多多有長途奔襲之作。
3.全面性盤帶,動作花哨速度快。
足球熱身運動
1、慢跑
繞著比賽場地慢跑10分鍾作用,到達使身體流汗的目的。
2、肌肉、關節的拉伸
對身體各個部位的肌肉和關節進行拉伸,使肌肉、關節、韌帶都得到充分的舒展。
3、變速跑練習
做一些折返跑和沖刺跑的練習,同時在做一些變向跑的練習。
4、有球練習
在上面三步進行完畢後,隊員拿球兩人之間進行傳球練習,傳球的距離由近到遠。
5、對抗練習
由主力和替補之間在30乘40的面積內,進行一些有球的對抗練習,目的是在一定程度上適應比賽的節奏和熟練本方的進攻套路。
6、射門練習
如果本方實例很強,與對方的實力相差很大,在熱身的最後一項可以安排隊員進行前的射門練習。
結語:一場激烈的足球比賽足以振奮人心,讓球迷們激動澎湃。上文向大家介紹了一些足球熱身運動的常識及足球鞋的選擇,希望可以幫助大家更好的進行鍛煉。最後提醒大家在運動的同時也要做好身體的保護措施。
E. 足球,一個替補球員怎樣就能踢到主力
全方位
如果跟教練搞好關系
在訓練,比賽中突出
主力受傷
托關系
在比賽中
有機會上場
抓住機會表現自己
發揮出色
給自己贏得下次上場的機會
。。。。。。
但是,如果自己實力不足
就算能站在主力的位置上也沒有用
早晚還要下來
說白了
還是靠自己
F. 足球中射門的技巧
高球 基本都是用腳尖 接觸球體下半部
橡膠球 用腳後半部 接觸球的大側面 用力擺動小腿發力
任意球射門 要看你是哪種任意球了。。
大力的 就用腳面直接轟球正中 腿綳直 不然會打飛機
射門多練習不同部位吃球
多練 有feel就行
角球不離地 是因為你腳吃球的部位不對
正中偏下點 和開高球有點類似
G. 球隊的替補球員,怎樣才能打上主力
想要從替補球員成為主力非常困難,不過,並非沒有先例,NBA的科比布萊恩特就是這樣成長起來的。在科比身上我們可以總結以下幾個經驗。
首先,就是要學著沉澱下來,不要急於求成,踏踏實實的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術,哪怕科比布萊恩特那樣具有天賦的運動員,都需要好幾年才能成為首發。
其次,在賽場上要敢於發揮,科比布萊恩特每一次上場都傾盡全力的表現,雖然有點過猶不及,但他也在賽場上證明了自己的價值,所以如果你作為替補隊員有了上場的機會,就一定要好好珍惜。
最後就是一定要表現出應有的強勢,體育競技強者為尊,該爭取的時候一定要爭取,不要過分的謙讓。
H. 足球所有技巧
在不違背規則原則的前提下,各國可根據不同級別的比賽(例如:16歲以下青少年比賽、35歲以上年齡的比賽、女子足球比賽)作如下變動:
1.比賽場地的大小;
2.比賽用球的大小、重量、材料構成,
3.球門的寬度和高度;
4.比賽時間;
5.替補人數。
如要進行其它方面的改動,則應經國際足球理事會批准,對於裁判員、巡邊員、運動員和官員來講,男子足球的競賽規則同樣適用於女子。
2)比賽場地
(1)場地面積:比賽場地應為長方形,其長度不得多於120米或少於90米,寬度不得多於9O米或少於45米(國際比賽的場地長度不得多於110米或少於100米,寬度不得多於75米或少於64米)。在任何情況下,長度必須超過寬度。
(2)畫線:比賽場地應按照平面圖畫出清晰的線條,線寬不得超過12厘米,不得做成「V」形凹槽。較長的兩條線叫邊線,較短的叫球門線。場地中間畫一條橫穿球場的線,叫中線。場地中央應當做一個明顯的標記,並以此點為圓心,以9.15米為半徑,畫一個圓圈叫中圈。場地每個角上應各豎一面不低於1.50米高的平頂旗桿,上系小旗一面;相似的旗和旗桿可以各豎一面在場地兩側正對中線的邊線外至少:米處。
(3)球門區:在比賽場地兩端距球門柱內側5.50米處的球門線上,向場內各畫一條長5.50米與球門線垂直的線,一端與球門線相接,另一端畫一條連接線與球門線平行,這三條線與球門線范圍內的地區叫球門區。
(4)罰球區:在比賽場地兩端距球門柱內側16.50米處的球門線上,向場內各畫一條長16.50米與球門線垂直的線,一端與球門線相接,另一端畫一條連接線與球門線平行,這三條線與球門線范圍內的地區叫罰球區,在兩球門線中點垂直向場內量11米處各做一個清晰的標記,叫罰球點。以罰球點為圓心,以9.15米為半徑,在罰球區外畫一段弧線,叫罰球弧。
(5)角球區:以邊線和球門線交叉點為圓心,以1米為半徑,向場內各畫一段四分之一的圓弧,這個弧內地區叫角球區。
(6)球門:球門應設在每條球門線的中央,由兩根相距7.32米、與西面角旗點相等距離、直立門柱與一根下沿離地面2.44米的水平橫木連接組成,為確保安全,無論是固定球門或可移動球門都必須穩定地固定在場地上。門柱及橫木的寬度與厚度,均應對稱相等,不得超過12厘米。球網附加在球門後面的門柱及橫木和地上。球網應適當撐起,使守門員有充分活動的空間。
註:球網允許用大麻、黃麻或尼龍製成。尼龍繩可以用,但不得比大麻或黃麻繩細。
國際理事會決議:
(1)國際比賽場地的大小應為:最大110X75米,最小100X64米。
(2)各國家協會對比賽場地大小的規定必須嚴格執行。在舉辦國際比賽時,必須在賽前將比賽地,或及球場大小通知客隊協會。
(3)本理事會通過的競賽規則的量度對照表:
130碼:120米 8英尺:2.44米
120碼:110米 5英尺:1.50米
110碼:100米 28英寸:0.71米
100碼:90米 27英寸:0.68米
80碼:75米 9英寸:0.22米
70碼:64米 5英寸:0.12米
50碼:45米 3/4英寸:0.019米
18碼:16.50米 l/2英寸:0.0127米
12碼:11米 3/8英寸:0.010米
10碼:9.15米 14英兩:396克
8碼:7.32米 16英兩:453克
6碼:5.50米 8.5磅/英寸2:600克/厘米2
1碼:1米 15.6磅/英寸2:1100克/厘米2
(4)球門線應畫得與門柱及橫木寬度相同,這樣 使球門線與門柱的前後沿相一致。
(5)從球門線丈量5.50米及16.50米(以畫球門區域和罰球區域),均須刨」了柱內側量起。
(6)球場各區域界線的寬度均應包括在該區域面積之內。
(7)所有足球協會均應提供標準的設備,特別是在國際比賽時,尤應注意球的大小、尺寸及其它設備 必須符合規定。若不符合規定,必須呈報國際足聯。
(8)凡按競賽規則舉行的正式比賽,如球門橫木脫位或折斷,則應立即暫停或終止比賽,除非將橫木修整恢復原位或更換新橫木,並不再對球員構成危險,不可用繩子代替橫木。
在友誼比賽中,經雙方同意,如將該橫木移出並不再對球員構成危險後,可以不用橫木恢復比賽。在這種情況下,可以用繩子代替橫木。如不用繩子而球從門柱間越過球(了線,裁判員認為這個高度是在橫木下面時,應判為勝一球。
在停止比賽後又恢復比賽時。應當由裁判員在比賽停止時球所在地,點執行墜球恢復比賽。除非當時球在球門區內,如遇這種情況,則應在停止比賽時球所在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墜球恢復比賽。
(9)各國家協會可在規則第一章規定的范圍內對橫木及門柱的厚度、寬度的最大、最小尺寸作適當的規定。
(10)門柱及橫木必須用木材、金屬或經國際足球理事會批準的其它材料製成,其形狀可為正方形、長方形、圓形、半圓形或橢圓形。門柱及橫木不允許用其它材料或做成其它形狀。門柱必須為白顏色。
(11)國際比賽前增加的表演賽,只應在比賽當天由比賽雙方的代表及裁判員(擔任該場國際比賽的)考慮場地情況同意後舉行。
(12)各國家足球協會,特別是在舉辦國際比賽時:
必須限制在場邊的攝影人員的人數。
應該在兩條球門線後各畫一條線(攝影人員限制線)。該線距角旗至少2米,球門區線與球門線交點至少3.50米,門柱至少6米。
不準攝影人員超越限制線。
不準使用閃光燈等人工光源。
3)球的介紹
比賽用球應為圓形,它的外殼應用皮革或其它許可的材料製成,在它的結構中不得使用可能傷害運動員的材料。
球的圓周不得多於71厘米或少於68厘米。球的重量,在比賽開始時不得多於453克或少於396克。充氣後其壓力應相等於0.6一1.1 個大氣壓力(海平面上),即相等於600-1100克/厘米』。在比賽進行中,未經裁判員許可,不得更換比賽用球。
國際理事會決議:
(1)比賽所用的球,是比賽場地所屬協會或俱樂部的財物,在比賽結束時,應將球交給裁判民
(2)國際理事會隨時決定製球的質料。任何經許可的質料,均應由國際理事會核准。
(3)國際理事會已批準的規則對球所定的相等重量:14至16英兩等於396至453克。
(4)如球在比賽進行中破裂或漏氣時,應立即停止比賽,用新球在原球破漏時所在地,點以墜球恢復比賽。除非當時球在球門區內,如遇這種情況,則應在停止比賽時球所在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墜球恢復比賽。
(5)如球破漏發生在死球時,應用新球按照相應裁判員,並應在比賽成死球時互換。
(6)不按此執行則按無替補隊員處理。
4)隊員人數
(1)一場比賽應有兩隊參加,每隊上場隊員不得多於11名,其中必須有一名為守門員。
(2)凡屬國際足聯、洲際足聯會或各國足球協會舉辦的有正式競賽規程的任何比賽,都要按下列規定更換替補隊員:
(a)獲得各有關國際協會或國家協會的批准。
(b)根據下面(c)的限制,競賽規程應規定是否有替補隊員及替補隊員人數和允許有幾名替補隊員。
(c)任何比賽,每隊至多允許有兩名替補隊員上場,這兩名替補隊員必須是根據競賽規程要求,在賽前交給裁判員的不超過
5名的替補隊員名單之中的。
(3)任何其它比賽,均可按上述規定更換替補隊員,也可在賽前由雙方協商達成最多不超過5名替補隊員的協議,並在賽前通知裁判員。如未通知裁判員或雙方未達成協議,則上場替補隊員不得多於兩名。在任何情況下,上場替補隊員都必須是按要求在賽前交給裁判員的替補隊員(不超過5名)名單之中的。
(4)任何其他隊員都可與守門員互換位置,但須事先通知裁判員,並應在比賽成死球時互換。
(5)替補守門員或其他任何隊員時,均應遵守下列規則:
(a)替補前應先通知裁判員。
(b)替補隊員在被替補隊員離場,並得到裁判員許可後,方可進入比賽場地。
(c)替補隊員應在比賽成死球時從中線處進場。
(d)被替補下場的隊員不得再次參加該場比賽。
(e)替補隊員無論上場與否,裁判員均有權對其行使職權。
(f)替補隊員進入比賽場地,即為場上隊員,同時被替換出場的隊員不再是場上隊員,至此替補結束。
罰則:
(1)對於違反本章第4條規則者,比賽不應暫停,應在比賽成死球時立即警告各有關隊員。
(2)如替補隊員未經過裁判員許可擅自進場,則應停止比賽,並視情節對該替補隊員予以警告、令其離場或罰令出場,比賽應由裁判員在暫停時球所在的地點執行墜球恢復比賽。除非當時球在球門區內。如遇這種情況,則應在停止比賽時球所在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墜球。
(3)對違反本章任何其他規則的有關隊員,均應警告。如果裁判員暫停比賽執行警告,則應由對方隊員在比賽暫停時球所在地點踢間接任意球恢復比賽。如果在其本方的球門區內罰任意球,可以在比賽暫停時球所在球門區的半邊內任何地點執行;如果在對方的球門區內罰任意球,則應在比賽暫停時所在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線上執行。
(4)如競賽規程要求在比賽前將替補隊員名單交給裁判員,不按此執行則按無替補隊員處理。
國際理事會決議:
(1)每隊上場隊員的最少人數,由各國足球協會酌定。
(2)理事會認為,任何一隊少於7名隊員時,該場比賽應為無效。
(3)隊員在比賽開始前被罰令出場,可從已登記的替補隊員中選一人替補,不應因進行替補而延遲開球。隊員在比賽開始後被罰令出場者,不得替換。
凡替補名單中的替補隊員,不論是在比賽開始前,或在比賽開始後被罰令出場,均不得更換0匕項決議僅指違反規則第十二章而被罰令出場的隊員,而不適用違反規則第四章的隊員)。
5)隊員裝備
(1)(a)上場隊員必需的裝備是:運動上衣、短褲、護襪、護腿板和足球鞋。(b)上場隊員不得穿戴能危及其他運動員的任何物件。
(2)護腿板必須由護襪全部包住,而且應是由適當的材料製成(橡膠、塑料、聚氨脂或其它類似的材料)。
(3)守門員的服裝顏色必須有別於其他上場隊員和裁判)替補守門員或其他任何隊員時,均應遵守下列規定:
(a)替補前應先通知裁判員。
(b)替補隊員在被替補隊員離場,並得到裁判員許可後,方可進入比賽場地。
(c)替補隊員應在比賽成死球時從中線處進場。
(d)被替補下場的隊員不得再次參加該場比賽。
(e)替補隊員無論上場與否,裁判員均有權對其行使職權。
(4)替補隊員進入比賽場地,即成為場上隊員,同時被替換出場的隊員不再是場上隊員,至此替補結束。
罰則:
(a)對於違反本章第(4)條規定者,比賽不應暫停,應在比賽成死球時立即警告各有關隊員。
(b)如替補隊員未經裁判員許可擅自進場,則應停止比賽,並視情節對該替補隊員予以警告,令其離場或罰令出場,然後由裁判員在比賽暫停時球所在地點執行墜球恢復比賽。除非當時球在球門區內,如遇這種情況,則應在停止比賽時球所在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墜球。
(c)對違反本章任何其它規則的有關隊員,均應警告。如果裁判員暫停比賽執行警告,則應由對方隊員在比賽暫停時球所在地點,踢間接任意球恢復比賽。如果在其本方的球門區內罰任意球,則可在其球門區內的任何地點執行;如果在對方的球門區內罰任意球,則應在比賽暫停時球所在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執行。
(d)如競賽規程要求在比賽前將替補隊員名單交給裁判
罰則:
場上隊員違反本章規定時,除非在成死球前,該隊員已經調整好裝備,否則在成死球後,該隊員應離場調整或換取裝備。離場調整和換取裝備的隊員在回場前,必須先報告裁判員,經裁判員檢查符合規定後,只有在比賽成死球時方可進場比賽。場上隊員違反了本章規定時,不要立即停止比賽。
國際理事會決議:
(1)國際比賽、國際錦標賽、國際俱樂部杯賽及各國俱樂部間的友誼賽,裁判員必須在比賽前檢查所有上場隊員的裝備,嚴格制止裝備不符合國際足聯競賽規則第四章要求的隊員上場比賽,直至該隊員的裝備合乎規定為止。任何正式比賽的規程中都要列入此項規定。
(2)如裁判員發現某隊員穿戴有違反規定的物件,並可能傷害其他隊員時,則應立即令其摘除。如該隊員不服從,則不允許其參加比賽。
(3)隊員因裝備不符合第四章規定而不準參加比賽,或在比賽中被令離場,如再進場參加比賽時,則應在比賽成死球時先向裁判員報告,經裁判員檢查認為符合規定後,方可入場。
(4)隊員因違反規則第四章規定而被停止參加比賽,或在比賽中被令離場,如再進場比賽時違反規則第十二章(j)款,即未經裁判員允許而進場,則應給予警告。如裁判員因對該隊員給予警告而暫停比賽時,則應由對方隊員在比賽暫停時球所在地點踢間接任意球恢復比賽。如果在本方球門區內踢任意球時,則可在其球門區內的任何地點執行;如果在對方球門區內踢任意球時,則應在比賽暫停時球所在地,點最近的、與球門線平行的球門區線上執行。
6)裁判員
每場比賽應委派一名裁判員執行裁判任務。在他進入比賽場地時,即開始行使規則賦予他的職權。
在比賽暫停或比賽成死球時出現的犯規,裁判員均有判罰權。裁判員在比賽進行中,根據比賽實際情況,諸如比賽結
果等所作的判決,應為最後判決。他應當:
(a)執行規則。
(b)避免作出對犯規隊有利的判罰。
(c)記錄比賽成績和比賽時間,使比賽賽足規定的時間或雙方同意的時間,並補足由於偶然事故或其它原因所損耗的時間。
(d)因違反規則、遇風雨、觀眾或外界人員干擾及其它原因妨礙比賽進行時,裁判員有權暫停、推遲或終止比賽。事後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有關要求將具體情況書面報告主辦機構。書面報告在規定的時間內一經投郵即為合乎手續。
(e)裁判員從進入比賽場地起,對犯有不端和不正當行為的隊員應給予警告並出示黃牌。事後須在規定的時間內,按照有關要求將該隊員的姓名和具體情況書面報告主辦機構。
(f)除參加比賽的隊員及巡邊員外,未經裁判員允許,任何人不得進入比賽場地。
(g)如裁判員認為隊員受傷嚴重時,應立即停止比賽,須將受傷隊員盡可能迅速地移至場外,並立即恢復比賽。如隊員受輕傷,則比賽不應在成死球前停止。凡隊員能自己走到邊線或球門線接受任何護理者,不得在場內護理。
(h)裁判員對於場上隊員的暴力行為、嚴重犯規、使用污言穢語或辱罵性語言,以及經警告後仍犯有不正當行為者,應罰令出場並出示紅牌。
(i)在每次比賽暫停後,以信號指示恢復比賽。
(j)審定比賽用球是否符合規則第二章的要求。
國際理事會決議
(1)擔任國際比賽裁判工作的裁判員,應穿著和比賽雙方服裝的顏色有明顯區別的裁判服。
(2)國際比賽的裁判員,除有關國家的協會同意選派本協會下屬人員擔任外,應由中立自家人員擔任。
(3)裁判員必須從正式的國際裁判名單中選派。在業余和青年國際比賽時,可不採用此決議。
(4)在比賽前、比賽中或比賽後,遇有觀眾、工作人員、隊員,已登記的替補隊員或其他人員不守紀律或有不正當行為,不論發生在球場內或球場附近,裁判員均應向主辦機構報告,以便採取適當措施。
(5)巡邊員是裁判員的助手。如裁判員處在有利於判斷的位置,並看清楚發生的情況,則不必考慮巡邊員提示的信號。如巡邊員是中立的,且處於更有利位置時,則裁判員應考慮巡邊員的信號。如巡邊員在球進進球門前及時提供了信號,則裁判員可考慮巡邊員提示的信號而判該球無效。
(6)裁判員只能在恢復比賽前更改判決。
(7)如裁判員已決定運用有利條款,使比賽繼續進行,則不論使有利一方是否獲益,即使未給任何手勢表示,也不得任意改變原決定。運用有利條款並不表示對犯規隊員不予處理。
(8)制定規則的用意是使比賽順利進行,盡可能少地受到干擾,裁判員應判罰故意犯規行為。如經常對情節輕微的犯規和僅屬懷疑的犯規鳴哨判罰,則會使隊員反感、動怒並影響觀眾情緒。
(9)按規則第五章(d)款的規定,裁判員在發生嚴重騷亂時有權終止比賽,但無權取消任何一隊的比賽資格,或決定比賽的勝負,裁判員應將具體情況書面報告主辦機構。
(10)隊員同時有兩種不同性質的犯規行為時,裁判員應對較重的犯規進行判罰。
(11)裁判員本人未能發現的情況,應依照中立巡邊員提示的信號作出處理。
(12)比賽時,未經裁判員示意允許,場外任何人不得進入比賽場內。
(13)比賽進行中,教練員可以向場內運動員傳達戰術上的指示,但無論是教練員或其他官員都必須嚴守其責,且只允許在規定的技術區域內進行場外指揮。
(14)擔任比賽的替補裁判員一定要按照國際足球理事會制定的規定進行工作。
I. 足球基本技巧
1.雙腳腳背顛球:腳向前上方擺動,用腳背擊球,擊球時踝關節固定,擊球的下部。兩
腳可交替擊球,也可一隻腳支撐,另一隻腳連續擊球。擊球時用力均勻,使球始終控制在
身體周圍。
2.雙腳內側、外側顛球:抬腿屈膝,用腳的內側或外側向上擺動,擊球的下部,兩腳內
側或外側交替擊球。
易犯錯誤
l.腳擊球時踝關節鬆弛,造成用力不穩定。
2.擊球時腳尖向下或向上勾,造成球受力後向前或向後觸碰身體,使球難以控制。
3.顛球時身體其他部位不夠放鬆,以至於動作僵硬
J. 足球文明裡怎麼讓替補和主力互換
最上面選足球俱樂部,然後選陣型管理,把你要放到主力位置的球員同原來的球員交換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