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靜脈注射有什麼技巧
1.將備齊用物攜至床邊,核對,向病人解釋,以取得合作。
2.用注射器吸取葯液,排盡空氣,套上安瓿。
3.選擇合適靜脈,以手指探明靜脈方向及深淺,在穿刺部位的肢體下墊治療巾或紙巾,在穿刺部位的上方(近心端)約6cm處扎緊止血帶,用2%碘酊消毒皮膚,待干後以70%酒精脫碘,囑病人握拳,使靜脈充盈。
4.穿刺時,以左手拇指綳緊靜脈下端皮膚,使其固定,右手持注射器,針頭斜面向上,針頭和皮膚呈35度角,由靜脈上方或側方刺入皮下,再沿靜脈方向潛行刺入。
5.見回血,證實針頭已入靜脈,可再順靜脈進針少許,松開止血帶,囑病人松拳,固定針頭,緩慢注入葯液。
6.在注射過程中,若局部腫脹疼痛,提示針頭滑出靜脈,應拔出針頭更換部位,重新注射。
7.注射畢,以消毒棉簽按壓穿刺點,迅速拔出針頭,囑病人屈肘按壓片刻。清理用物。
8.注意事項:
(1)注射時應選擇粗直、彈性好、不易滑動的靜脈。如需長期靜脈給葯者,應由遠心端到近心端進行注射。
(2)根據病情及葯物性質,掌握注入葯液的速度,並隨時聽取病人的主訴,觀察體征及其病情變化。
(3)對組織有強烈刺激的葯物,注射前應先作穿刺,注入少量等滲鹽水,證實針頭確在血管內,再推注葯物,以防葯液外溢於組織內而發生壞死。
② 請教教:老年人靜脈穿刺技巧
1.首先要分析老年人血管的粗細、長短、彈性、充盈度和位置;2.對表淺而短小的血管要從近血管處進針,要淺而准;3.老年人的血管易滑動,應固定血管的兩端,使血管充分暴露而固定;4.盡量選擇彈性好的血管,彈性差的血管多硬化並且容易滑動;5.老年人血管回血慢,針頭進入血管後要慢,防止針頭刺破血管.如果感覺在血管而又沒回血就將輸液管的尾段輕輕的擠壓一下,形成負壓,血液迴流後再繼續進針加以固定;6.加強靜脈穿刺技術的訓練,每次靜脈穿刺後都應該分析總結.只有不斷的領悟才會使靜脈穿刺技術得以不斷提高.
7.老年病人血管表淺皮膚和血管壁脆性都比較大,穿刺是要注意首先是綳緊皮膚固定血管,進針時角度一定要小十五到二十度就差不多超過三十度很可能就扎穿了。
③ 靜脈輸液的穿刺技巧
這個話只有熟能生巧....多練就好了,我剛開始的時候技術也很爛的,你去幫別人打針掛鹽水的時候千萬不要怕,要有底氣一些,慢慢的就會好起來的....
④ 怎樣練好靜脈穿刺技術
穿刺技術可以拿干凈的輸液管練習或者夏天的老一點絲瓜練,等練習到一定的時候就會找到針頭進入血管時的落空感就好啦,一般成人進針角度15—30℃,稍微胖點的可以45℃進針,選擇血管最好選粗直有彈性的穿刺,如果是血管比較短可以從遠處進針或者針頭進入少點固定好,如果血管不好找,也可以看看大拇手指頭,但穿刺這個部位固定很重要。
⑤ 如何提高老年人的靜脈穿刺成功率
(1)外塗血管擴張劑法:對周圍靜脈顯露不明顯,血管痙攣穿刺困難患者,用棉簽蘸1%硝酸甘油塗在手背上,並濕熱敷局部3min左右,表淺小靜脈迅速充盈,經臨床觀察和儀器檢測證實,此法能使靜脈直徑明顯增加,血管充盈度增強,且無過敏反應發生。用棉簽蘸阿托品注射液適量,塗擦穿刺局部皮膚8~12次,2~5min後,局部淺靜脈擴張充盈顯露,均未發生不良影響及後果,但嬰幼兒、青光眼、心血管患者、高熱抽搐、煩躁者慎用。用2%山莨菪鹼,擦拭局部皮膚4下,對血管彈性差,脆性大,血管細,看不清,穿刺有困難患者,亦無不良反應產生。
(2)熱敷法:局部熱敷能使局部組織溫度升高,改善血液循環,血管擴張,靜脈充盈暴露。選用熱敷局部穿刺法與常規穿刺法對創傷性和失血性休克患者進行了對比觀察,結果穿刺成功率熱敷法高於常規法。對指趾靜脈穿刺、對小兒腹瀉導致循環差,靜脈塌陷,難以穿刺的患者,均主張配合熱敷法,有助於提高穿刺的成功率。
⑥ 給老年人靜脈輸液技巧,給老年人扎針怎麼才能不鼓包,一鼓包家屬恨不得吃了我們,感覺做護士真難,但是有
現在醫患關系不好,對醫生的不滿不敢對醫生說時,就經常會因為一點點小事兒對護士小姐發脾氣,理解他們吧。給老人做靜脈穿刺,尤其是給長期卧床老年病人穿刺沒人能保證做到一針見血不外滲、起包的。只要按照規范做就可以了。穿刺熟練程度是與穿刺次數成正比的,你這么用心將來一定會是個技術熟練的優秀護士!
⑦ 關於如何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
【編者按】:護理論文是科技論文的一種是用來進行護理科學研究和描述研究成果的論說性文章。精品學習網論文網為您提供護理論文範文參考,以及論文寫作指導和格式排版要求,解決您在論文寫作中的難題。靜脈穿刺在臨床上被廣泛應用於靜脈采血、靜脈輸液和治療葯物注射。其靜脈輸液及治療葯物注射均是快速而有效的給葯方法,在臨床各種用葯途徑中佔有重要作用。靜脈輸液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手段,在臨床上用於糾正人體水、電解質及酸鹼平衡失調,恢復內環境穩定,補充營養、維持熱能、滴人葯物、解救中毒,並且也是維持機體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治療措施,靜脈穿刺是臨床護理人員最常見的技能,在臨床上不僅要求護士在實施靜脈輸液操作時要穩、准、快和高質量地建立靜脈通路,而且應具有較高的綜合判斷和決策力嘲。靜脈輸液在臨床應用非常廣泛,是基礎護理工作的主要內容,為此在臨床治療上提高靜脈輸液成功率是當前非常重要的事情,其成功率的提升不僅能減輕患者痛苦,更主要的是能保證治療葯物的及時有效應用。筆者在門診補液室多年的工作中總結了_一些穿刺經驗,現報道如下以供大家參考和討論。1. 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的方法眾所周知,在護校里大家所學的穿刺技術是要求患者握拳,看見回血後再進。但是在實際的操作中筆者認為這個方法是存在著一些弊端的。在進行手背靜脈穿刺時應該t匕被穿刺者的手自然地放鬆,護士用左手將患者被穿刺的手背固定成壟 拳狀,右手持針迅速而輕巧地進入。針尖穿透皮膚和進入血管要一氣呵成,對於比較細而短小的靜脈卻不適宜見回血後再進針少許的做法。由於細小的血管穿刺後不易見回血,故而常常過度進針而很容易刺破血管。遇到此種情況可以嘗試將輸液瓶掛於位置相對比較低的輸液架上,這樣可以使液壓降低,頭皮針一旦進入血管,血液就很容易回到針管內,這樣就能避免刺破血管了。對於周圍靜脈顯露不明顯的患者,在常規消毒後可用酒精棉球擦拭數次,同時可以用手輕輕拍打血管,因為酒精具有擴張血管的作用,這樣可以擴張局部血管,拍打後可以促使局部淺靜脈擴張充盈暴露,這樣有助於提高穿刺的成功。對於靜脈易滑動的老年患者或過瘦的患者,在做靜脈穿刺時,可用左手拇指壓住進針下方的血管,在止血帶下方2-3 cm處進針。皮膚鬆弛者可用左手食指稍微牽拉皮膚以使靜脈血管清楚顯露,也可以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壓住距進針處兩端皮膚再予以進針。對於比較肥胖的患者或靜脈位置較深顯露不明顯的患者,可用指壓觸摸的方法,這就要求醫護人員要熟知具體的解剖位置,即在有血管分布位置用手指輕微按壓,憑自身經驗感覺靜脈血管彈性及血液在血管中的存在及走向,並可用指甲在靜脈部位皮膚所在位置作上標記。此類患者由於靜脈位置較深,但相對固定、不易滑落,因此使用這種方法進行靜脈穿刺,其成功率反而比較高。對於小兒患者,如果在注射時採取強迫固定,會使患兒處於緊張和恐懼的狀態,此時體內的兒茶酚胺分泌增多,從而導致周圍血管收縮,這樣反而增加了穿刺的難度。遇到這種情況時,可以通過轉移孩子的注意力,使其放鬆對注射的恐懼感,用親切和藹的語氣對患兒進行鼓勵和贊揚,促使其主動配合護士完成靜脈穿刺。同樣護士在操作時也應該盡量做到動作輕柔,一氣呵成。2. 靜脈穿刺中常見問題的處理在靜脈穿刺過程中,對止血帶的綁扎不易太緊,稍微打結拉伸即可,否則會影響動脈血流速度;靜脈穿刺在手背部位時應避免在手背上方綁扎打結,因為其打結空隙處並不能對淺靜脈造成完全踏破,不利於靜脈的充分充盈。為了保證下次靜脈穿刺的成功,拔針技術也很重要,拔針時要做到一輕、二決、三按壓,在補液結束時,在拔針之前撕松輸液貼,看清針眼所在位置,囑患者用食指或拇指按壓在針眼的位置,護士一手迅速拔針,一手協助按壓者按壓在針眼上,並囑其按壓至少5 min。這樣連貫性的動作及按壓的正確性避免因拔針與按壓部位的不正確而造成出血淤青而影響再次的靜脈穿刺。穿刺操作者的心理因素在穿刺成功因素中也非常重要。操作者應注意控制自身情緒,避免受到外界打擾並以人性化關懷對患者進行心理暗示,以便取得患者信任與合作,這樣能極大提高靜脈穿刺成功率。靜脈穿刺的成功是保證靜脈給葯的關鍵,根據患者的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靜脈穿刺方法能有效地提高靜脈穿刺的成功率 。它不僅保證了葯物治療的有效應用,還減少了患者的痛苦。因此,護理人員必須熟練掌握有關輸液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以便在治療疾病,保證患者安全和挽救患者生命的過程中發揮積極有效的作用。
⑧ 靜脈輸液的穿刺技巧
熟能生巧,多練習就好。
1.
患兒取平卧位,輕拉穿刺側上臂使外展,肘部屈曲,患兒乳頭與肘部最高點成一直線,腋靜脈就在這條直線的腋窩處。 助手固定患兒,操作者左手拇指、食指固定穿刺處皮膚,右手執針使針頭與皮膚成 15—30 度穿刺,見回血後...
2.
患兒平卧位,頭偏向對側,肩部墊高,將一側手臂輕輕背伸拉直抬高,使腋窩充分暴露,穿刺者左手拇指與其餘四指輕握患兒該側三角肌下緣,使腋窩的皮膚綳緊,腋窩中間的隆起即為腋靜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