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正確認識自我的方法

如何正確認識自我的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10 12:40:27

1. 認識自我的途徑有哪些

認識自我有以下途徑:

1、從生理上認識自我:充分認識到自己的身體特徵和生理狀況,了解每一個成長階段身體需要發生的變化和特徵。

2、從集體和社會地位中認識自我:

認識到自己在集體和社會中的地位及作用。要提高我們的自我評價能力,就應學會與同伴進行比較,通過比較做出評價。還應學會藉助別人的評價來評價自己,學會用一分為二的觀點評價自己。

3、從心理上認識自我:

認識到內心的心理活動及其特徵,並進行自我意識訓練,核心應放在自我評價能力的提高上。

(1)如何正確認識自我的方法擴展閱讀

認識自我時 ,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自我體驗,提高認識自我的充分性,調節自己的行為,使行為符合群體規范,符合社會道德要求,提高學習效率。

1、經常自我體驗。自我體驗是主體對自身的認識而引發的內心情感體驗,是主觀的我對客觀的我所持有的一種態度,如自信、自卑、自尊、自滿、內疚、羞恥等都是自我體驗。

2、學會自我監控。自我監控是自己對自身行為與思想言語的控制,具體表現為兩個方面:一是發動作用,二是制止作用,也就是支配某一行為,抑制與該行為無關或有礙於該行為進行的行為。

2. 正確認識自我的方法有哪些

1、通過社會比較認識自己。自我觀察和他人評價難免會有各自的主觀投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社會比較更好地認識自己。我們現在的自己與自己的過去、未來進行縱向比較,與同齡人或者有類似條件的人進行橫向比較,通過更全面的縱橫社會比較來正確認識自己。

2、通過社會實踐認識自己。我們可以通過參加各種活動,根據各種活動過程與結果來認識自己。通過與他人的合作分析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通過組織開展活動來分析自己的組織管理能力,通過讀書活動,發現自己的知識掌握程度,及時的查漏補缺等等。通過具體的活動分析自己的表現及成果,更加客觀地認識自己。



3、通過反思總結認識自己。我們發現在以上四個步驟中,我們都是在發現和認識自己,很多人也的確是那麼做的,但是還是不太清楚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所以,我們還需要經常反思和總結自己。多寫日記多記錄自己,及時歸納和善於總結自己的優點與不足,更好地把握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會自我。

4、通過自我觀察認識自己。我們對自己各種身心狀態和人際關系等的認識,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會自我。如自己的身高、外貌、體態、性格、自己與他人的關系等方面的認識。在自我認識過程中伴隨著情感體驗,如由身高外貌等引發的自豪、自信或自卑情緒情感。以及,在自我認識、自我情感體驗過程中,我們是否有目的、自覺的調節和控制我們的行為和想法。

5、通過他人評價認識自己。我們都知道「旁觀者清」、「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我們要主動向他人了解自己。我們要虛心聽取他人的評價,同時又要客觀、冷靜地分析他人的評價,以便我們從多角度來認識自己。

3. 怎樣清楚的認識自己

認識自我的意願和能力是一項可以被習得和提升的技能。了解自己的第一步,就是去質疑自己關於自己的種種預設,去積極考證我們在他人眼中的樣子,去帶著一種積極的思維和接納自我的態度追求真實。簡而言之,就是有變得更勇敢,但也更睿智的決心。

1.感知自我,了解我們自己是什麼樣的人

1) 全然接受,幫你了解當下的自我

放棄過度思考,讓自己放鬆,去體會當下,全然接受當下經歷的一切。也就是去覺察你現在想的、感受到的、做的是什麼,但不去評判。

哈佛心理學教授Ellen Langer認為,這種方法的本質是以一種新的方式來看待自己和世界。以旅行為例,當我們到了一個全新陌生的環境,我們會很容易注意到自己身上和這個世界我們不曾發現的事情——風景,聲音,人——與我們早已習以為常、只會用一種固定視角看待的日常生活相比。

2)改變敘事方式,提升對過去自我的了解

敘事,即我們怎樣講述自己過去的故事,在故事中我們關注了什麼,如何解讀細節,影響著我們的人生態度,也決定了我們如何理解曾經的自己。

能夠正確認識自我的人,在講述生命中的重大事件時更願意從不同的觀點來描述這些事情,其中包括對事件的不同的、多樣的解釋。他們在講述一段故事時,往往不會只給出一個層面的「發生了什麼「,他們會進一步繼續講述在更深層的心理層面上發生了什麼,或者從不同人的立場上來說發生了什麼。

同時,他們也更願意探討他們在事件發生時所感受到的復雜的,甚至是相悖的各種情緒。這是因為,自知的人接受並尊重事件的復雜性,他們不強求絕對的真實,或者一個簡單、普適的真理。因為那並不存在。

2.通過別人來了解自己

1) 360度反饋

為了獲得一個更全面、准確的他人眼中自己的形象,我們需要了解我們生活中各方各面的人對我們的看法:伴侶,朋友,親人,同事……為此,你可以在網上做一份匿名的調查問卷。設計一些具體問題,來了解別人是怎樣看待自己的。比如:你認為我是一個懶人嗎?回答是從1-10中選取一個度。

2.)「對」的反饋

雖然他人對我們的看法和意見是重要的一部分,但並不是所有外界反饋都具有同等的價值,所以我們需要尋求「對」的反饋。在選擇對象時,我們要避免兩種人:無愛的批評者和無批評的愛人。

不難理解,前者就是那種無論我們做什麼都會指責、批評我們的人。例如善妒的同事,或懷恨在心的前任。後者則是無論我們做什麼,都不會批評我們的人。比如堅信「我的兒子/女兒完美無缺」的媽媽,或習慣性討好的「老好人」。因為這兩類人的反饋帶有過於濃重的主觀色彩,所以對我們提高自我的認識沒有幫助。

3.)「晚餐桌上的真相」

這是一個需要充足的勇氣的方法,但同時也有望給你的自我認識帶來質的提升,並改變你最重要的人際關系的方法。

你需要邀請一個密友以及一個家庭成員或人生導師共進晚餐。用餐時,你要請他們說出一個你讓他們最為惱火的地方。可以是你做過的某件事,你的某個特質,等等。當然,在那之前,他們需要知道你這樣做的原因,以及他們有暢所欲言的權利。此外,你不能做出任何帶有攻擊性的回應,而是真誠地傾聽。

你需要知道,「真相」往往比我們想像中還要難以接受。但你付出了多少勇氣,就有機會收獲同等的成長。該方法的提出者Josh Misner教授表示,「和一個人一同剝開麵包是件有魔力的事情。一起吃飯是親密的行為,其中蘊含了對對方的信任。因此,這樣的對話適合在桌席間展開,晚飯為最佳。」

認識自己是一件漫長的、足以持續終生的事情。這個過程既是一場探索,又是一種學習。即便是最為自知的人,對自己的覺察也不可能到達100%——因為「自己」不存在一個標准答案;因為我們在變化,也在成長。

4. 如何認識自我

1、通過自我觀察認識自己。我們對自己各種身心狀態和人際關系等的認識,即生理自我、心理自我和社會自我。如自己的身高、外貌、體態、性格、自己與他人的關系等方面的認識。在自我認識過程中伴隨著情感體驗,如由身高外貌等引發的自豪、自信或自卑情緒情感。

2、通過他人評價認識自己。我們都知道「旁觀者清」、「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在認識自己的過程中,我們要主動向他人了解自己。我們要虛心聽取他人的評價,同時又要客觀、冷靜地分析他人的評價,以便我們從多角度來認識自己。

3、通過社會比較認識自己。自我觀察和他人評價難免會有各自的主觀投射,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合理的社會比較更好地認識自己。我們現在的自己與自己的過去、未來進行縱向比較,與同齡人或者有類似條件的人進行橫向比較,通過更全面的縱橫社會比較來正確認識自己。

5. 人應該如何正確的認識自我

有一個人永遠跟我們生活在一起,這個人就是我們自己——自我。孔老夫子說過:「知己者明,知人者智。」我們只有了解自己,接受自己,才有可能是幸福的,是健康的。了解自己的長處,我們會清楚自己的發展方向;了解自己的缺陷,我們才會少犯錯誤,避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你了解你自己嗎?很多同學可能認為,沒有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了,事實上並非如此。俗語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實,世界上最難的就是正確、客觀地認識自己,了解自己。

中學生正處於由青春期向成人期過渡的時期,存在著青春期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常遇到的心理沖突和矛盾,要保證中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就要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評價自我,樹立自尊、自信心理,克服自卑心理,進行自我調節,從而促進自我發展。古希臘人曾把「能認識自己」看做是人的最高智慧。阿波羅神殿大門上寫著這樣一句箴言:「要認識你自己。」我們也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然而,生活中卻常有這樣的現象:有些人容易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卻看不到自己的弱點和不足;有些人看到自己的很多問題,但卻看不到自己的主要的問題,等等。事實上,這種現象的產生是正常的。人對自己的認識也和人對客體世界的認識一樣,需要有一個了解和學習的過程,並不像照鏡子那樣簡單。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常處於各種不同的評判和議論之中,有人贊許、稱頌你,有人批評、責怪你,甚至歧視你。在這各種各樣的議論中,你能正確地分清哪個是真正的「你」嗎?你是從這些評價和議論中汲取有益的營養豐富自己、改造自己呢,還是喪失了自主精神與獨立人格而淹沒在他人的評議中呢?可見,客觀地、透徹地、准確地認識自己是多麼重要。那麼,怎樣才能正確地認識自己呢?

首先,要愉快地接納自己

你要比別人更愛你自己,應當了解沒有你的允許,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使你覺得你低下。人對自己的認識並不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它本身常有情感態度,伴有自我評價的感情,即對自己是好感還是惡感,是滿意還是不滿意。這取決於一個人對自己的人生態度是排斥還是接納。要正確認識自己必須對自己採取接納的態度。也就是說,人對自己的一切不但要充分地了解、正確地認識,而且還要坦然地承認、欣然地接受,不能欺騙自己、排斥自己、拒絕自己,更不能憤恨自己。

孔子曰:「君子坦盪盪,小人常戚戚。」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就是君子能自我悅納,心情開朗,而小人則不能接納自己,故常自苦、自危、自慚、自卑、自惑乃至自毀。悅納自己是一種心理狀態,與客觀環境並不完全相關。有些人雖有生理缺陷,但很樂觀;有些人五官端正,相貌堂堂,但卻不喜歡自己;有些人並不富裕,卻知足常樂;有些人有錢有勢,卻並不深感快意。

據說,古代有位皇帝,他有無數美女和珍寶,無窮的權力與財富,但卻自覺不快樂,不幸福。一次,他問一位哲學家,究竟誰是世界上最快樂最幸福的人,哲學家回答說:「只要自己認為是最快樂、最幸福的人,他就是一個最快樂、最幸福的人。」其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優點,也都有弱點。但有的人發現了自己的弱點和缺陷後,就當做包袱背起來,老是掛在心頭上,連自己的優點和長處也看不到了。於是,自己的精神優勢被自身的弱點與缺陷所壓垮;自身的潛在能力與智慧被自身的虛張與拒絕所泯滅。

當然,成功的規律不是說只要悅納自己就能成功,而是說不悅納自己就不能成功。自卑者往往也能看到身邊有許多有利的條件與時機,但總覺得這些時機是為別人准備的,而不敢參與競爭,從而自己為自己設置了奮進的障礙。馬克思很欣賞這樣一句諺語:「你所以感到巨人高不可攀,只是因為你跪著。」事實上,許多事情別人能做到,你自己也一定能做到,關鍵在於你應當充分、准確、客觀地認識自己。要做到這一點則必須先在心理上悅納自己。尋找自我,樹立自我,相信自我。迷惘時不必祈求神靈,憂愁時不必寄情於深邃的夜空,最好的依靠就是自我。應當確信,上帝就是我!認識自我,客觀地評價自我,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孫子曰:「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只有認識到真正的自我,才能放飛希望的奔馬,沖出浩瀚的大海,去尋找屬於自己的那片天空;去創造輝煌,奏響人生最美的樂章。

其次,要學會欣賞自己

自我欣賞是一種充滿自信的行為表現。有史以來,幾十億人曾經生活在這個地球上,但從來未曾有過,也將永遠不會有第二個你。你是地球上一個獨特的生物。這些特徵賦予你極大的價值。即使別人是個天才,也只是一個人而已。創造天才的上帝也同樣創造了你,且照上帝的眼光看來,你跟天才一樣珍貴。全面深刻地了解自我,具體的就是要能把自己放在大的社會現實環境和歷史條件下認識自身的條件、能力、地位、作用、責任等,也能把自己放在小環境中認識自己的條件、能力、地位、作用和責任,給自己在社會大環境和小環境中恰當的定位,這樣才對理想自我的構建、自我的發展以及人際關系的處理大有裨益。

生活中,有人太重視自我,有人太輕視自我。太重視自我者往往目中無人,狂妄自大,久而久之釀成大禍。太輕視自我者往往喪失信心,甚至自甘墮落。怎樣認識自我、發現自我的優勢、正確估價自我、發揮自我,這絕不是一件小事。人是不斷變化發展的,我們需要不斷更新、不斷完善對自己的認識,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好和更完美。多個角度、多個側面來客觀評價自我。一方面,既要進行縱向比較,將現實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作比較,看到自己的差距;同時,也要將現實的自我與過去的自我作對照,看到自己的進步。另一方面,又要進行橫向比較,與超過自己的、與自己相似的、比自己稍差的人作比較。要將上述各個方面獲得的信息綜合分析,以獲得較為客觀的評價。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同時也要避免盲目地接受他人的暗示和對權威、群體性心理的完全依賴。要有自己獨立的意志,避免以一時、一事作為衡量評價自我的尺度,要對自己有一個穩定的、概括的評價。

最後,要對自己充滿自信心

什麼是自信心?心理學家這樣解釋道:信心是一種相信「我確實能做到」的積極心理認定。信心的力量是驚人的,它可以改變一切惡劣的現狀,令我們的每一個意念充滿力量。有自信的人可以克服萬難。因此擁有良好的自信心對中學生來講尤為重要。

從心靈上確認自己能行,自己給自己鼓勁。只要有心理准備,你就不會為一點困難而退縮。相信,你就能充滿信心完成任務。世界在發展,時代在進步,人也要隨著時代的步伐前進。人的發展目標也在時時發生變化。只要你克服自卑心理,樹立自信心,就能做自己幸福的締造者。你只要有了自信心什麼困難都能克服,什麼事情都難不倒你;你的學業或者事業就會成功,你就是一個有出息的年輕人。美國教育家戴爾·卡耐爾在調查了很多名人的經歷後指出:「一個人事業上成功的因素,其中學識和專業技術只佔15%,而良好的心理素質要佔85%。」說明了自信是成功的保證。中學生人生觀尚未完全形成,對社會缺乏全面了解,在遇到困難、挫折甚至失敗時,很容易失去自信心,而自信心的喪失,對中學生的健康成長是十分不利的。

那麼,如何培養自信心呢?

第一,正確認識自我,相信自我。世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自己的優點和不足。對自己應有正確的認識,過於自尊和盲目自卑都沒有必要,事事處處得體,求全責備也是沒有必要的。可以暗示自己;我只不過是集體中的一分子,誰也不會專門盯住我,注意我一個人的,擺脫那種過多考慮別人評價的思維方式。要記住:我並不比別人差,別人也不過如此,以此來消除自卑,樹立自信。

第二,讓自己經常有成功的體驗,重心放在你最大的長處上,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當你集中精神做成功一件事情時,你會覺得信心增強。凡有成就的人,都知道把精力放在自己最擅長的地方。

第三,做任何事情都要做最好的准備。凡事做好准備是成功的重要因素。因為准備的充分,所以你才會信心十足,這就是為你帶來信心,而且能夠戰勝對手,使自己獲得成功的最佳秘訣。還要善於總結和整理自己成功的經驗,你想到自己已完成的事,你就對能做的事更有信心。只有自卑者才會把注意力盯在失敗上和缺點上。聰明的人會從失敗中學到教訓。愚者是一再失敗,卻不能從其中獲得任何教訓。

第四,努力自我提升,看起來越好,人們的感覺也越好。要注意個人修飾,對一個人的自尊具有積極的作用,而且令人在各種情況下都感到快樂。實際情況是你的外表確實會影響你的形象與表現。外表會增強或減弱一個人的內在潛能。穿的整潔得體時,在其他因素保持不變的情況下,會有比較好的效果。所以,改善你的自我形象,多注意自我修飾。

第五,定期閱讀勵志修養的書籍。讀好書永遠不嫌多,要閱讀各種成功人士的傳記與自傳。當你閱讀孔子、周恩來、林肯、愛迪生、卡耐基、華盛頓等人的故事時,要不受感動是很困難的。我們把這些故事中的人物跟自己相比,當我們見到他們成功,也會預見自己同樣地能獲得成功。要傾聽那些建造人類心靈的演說家、教師的話語,這樣你就會在許多方面獲得提升。只要它能塑造你的心靈與你的自我形象。那就不論它是一本書、一篇演說、一場電影,還是一台電視節目。

第六,廣交朋友。朋友是你的一部分,只有朋友們推心置腹的話語能給你一種安慰、一種大膽說話的機會、一種鍛煉你的場合,讓你不怕任何人,敢於表示自己的意見或建議,發表自己的見解。朋友能讓你遠離孤獨、融入社會而獲得快樂,沒有友情的人生是暗淡的,就像大地失去了太陽的照耀,沒有光彩。沒有友情的人生是枯燥的,就像受了潮的火柴,任你怎樣摩擦,也點燃不起生活的希望之火。沒有友情的人生更是不完整的人生。一個人活在世上,既然沒有朋友,沒有朋友的關懷,又怎能理解人生的真正樂趣呢?只有充滿了友情的人生才是充盈的,有意義的。有位哲人說:兩個人分擔一份痛苦,那就只有半個痛苦;兩個人分享一份快樂,則有兩份快樂。當你陷入困境,困窘急迫之時,忽然得到朋友的真誠幫助,即使只是平常的一句安慰、鼓勵的話語,你的心情會怎樣?是否會感到心靈得到了一種快慰的釋放,覺得一股暖流從心底升起,於是充滿信心,渾身是勁?當你獲得成功,欣喜萬分時,若得到朋友的真心祝福時,你的心情又會怎樣?是否感覺幸福?因此,能增強你的自信心,消除自卑感。你在拾回自信的同時工作方面就能大展宏圖。

生活中盡量跟那些「道德高尚、性情良好、站在人生光明面」的人交往,這樣所得到的收獲十分驚人。

第七,自覺地控制自己。人和動物在行為上的根本區別。在於人的行為的自覺性。動物行為受其本能支配,而人則不同,他不但能意識到自己的本能,還能駕馭自己的本能。本能一旦被意識到,也就要受意識所控制,此時,本能也就人化和社會化了。例如,排泄是一種生物的本能,對於動物來說,其排泄是不擇時間、地點和環境的。一個沒有社會化的幼兒如同動物一樣,而一個正常的成年人,就決不會不擇時間、地點地隨意大小便。這說明一切生物本能在成人身上表現的時候皆要受理智的過濾。只有這樣,生物的人才能變為社會的人。

古今中外的許多賢哲都曾提到用理智控制自己,是做人的一種基本准則。孔子強調修身克己。柏拉圖提出:「節制是一種秩序,一種對於快樂和慾望的控制。」亞里士多德說:「人與動物的區別,正在置行為於理智。」「不僅應把對敵人取得勝利的人看做是勇敢的人,而且也應把對自己慾望的節製取得勝利的人看做是勇敢的人。」他們提倡的「節制」被定為古希臘的四德(智、勇、義、節)之一。後世的許多思想家在發揮和修正這些學說時,也都一致強調理智對個人的約束作用。這些理論本身的局限是自不待言的,但他們強調人的行為應自覺地受意識和理智的支配與控制,卻反映了人類社會生活的客觀要求和人類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同時也說明要真正准確地認識自己必須學會控制自己的重要意義。

6. 我們正確認識自己的方法有哪些

我認為就是通過靈魂拷問的方法來正確認識自己,問自己有何德何能,問自己的性格如何,然後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力爭做到不怨天不尤人。

7. 人應該怎麼探索自我 認識自我

如何正確認識自我:
1、正確認識自我首先要正視自己的每一個方面,平視自己,盡量站在客觀角度評判自己;
2、要積極的參與集體活動,在集體活動中發現自己追求自我價值的提升;
3、正確認識自己要學會區挖掘自己的愛好與興趣,敢於去追求自己的夢想,在夢想的追求過程中正確認識自我。
自己的途徑和方法:
(1)、 外表和體質狀況,包括外貌、體能、健康狀況等.
(2)、精神世界,包括對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興趣、愛好、特長等方面的觀察和認識。
(3)、社會地位,主要是自己在班級、學校中的位置和作用,在公共生活中的舉止表現以及社會適應能力.

如何實現自我價值:

1、找到自己的價值所在,和能力范圍內能夠完成的事。
2、積極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也要多拓展課外的知識。
3、敢於冒險,敢於嘗試新鮮事物4、能夠在逆境中堅持不懈、奮斗不止,有極大的韌性,能承受較大的壓力
5.、善於學習,悟性極高,有方法、有思路、有創意

8. 如何做到正確認識自己

1)正確認識自我就是指一個人對自我的認識要與自我的實際情況相符合。它包括兩個方面的涵義:①正確、全面認識自己的特點和長處。②正確認識自我與社會、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認識到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自我的人生價值主要在十對社會的貢獻。
(2)人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的。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更新、不斷完善對自己的認識,這樣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好和更完美,而要正確認識自己,我們就必須要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①全面認識自己,我們既要認識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著、舉止、風度、談吐,又要認識自己的內在素質,如學識、心理、道德、能力等。一個人的美應是外在的美與內在的美的和諧統一,內在的美對外在的美起促進作用。②全面認識自己,我們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素質都有自己的優勢,又有自己的不足,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但同時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應該多關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要用欣賞的目光來看自己,即使你可能有很多不足。因為只有先看得起自己,才能正確認識自己。面對紛繁復雜的人生世界,如果你把目光都集中在痛苦、煩惱上,生命就會黯然失色;如果你把目光都轉移到快樂之中,你將會得到幸福。同樣的道理,面對自己,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缺點、不足,你將會悲觀失望,停步不前;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優點、長處,你將會充滿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戰。但是如果我們只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的不足,「看自己一朵花,看別人豆腐渣」,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我們就會沾沾自喜,驕傲自大,停步不前,甚至會倒退。因此,為了全面認識自己,我們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③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我們每個人也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的優點和缺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我們必須要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及時發現自己的新的優點和新的缺點,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變缺點為優點,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來完善自己。
(3)認識自我的途徑包括:
①通過自我觀察認識自己。要認識自己,我們必須要做一個有心人,經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表現,總結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自我觀察是我們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自我觀察主要包括三個方面:a.自身外表和體質狀況的觀察,包括外貌、風度和健康狀況等方面的觀察;b.自我形象的觀察,主要是對自己在所生活的集體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舉止表現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等的觀察.c.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觀察,包括對自己的政治態度、道德水平、智力水平、能力、性格、興趣、愛好、特長等方面的觀察。
②通過他人了解自己。大文豪蘇軾寫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認識自己有時候的確比較難,一般來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周圍的人對我們的態度和評價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我們要尊重他人的態度與評價,冷靜地分析。對他人的態度與評價我們既不能盲從,也不能忽視。

9. 正確認識自己的方法有那些

正確認識自我的含義、途徑、方法
什麼是正確認識自我?我們應該怎樣正確認識自己?正確認識自己的途徑有哪些?
(1)正確認識自我就是指一個人對自我的認識要與自我的實際情況相符合。它包括兩個方面的涵義:①正確、全面認識自己的特點和長處。②正確認識自我與社會、個人與集體的關系。認識到個人的成長離不開集體,自我的人生價值主要在十對社會的貢獻。
(2)人總是在不斷地發展變化的。因此,我們需要不斷更新、不斷完善對自己的認識,這樣才能使自己變得更好和更完美,而要正確認識自己,我們就必須要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①全面認識自己,我們既要認識自己的外在形象,如外貌、衣著、舉止、風度、談吐,又要認識自己的內在素質,如學識、心理、道德、能力等。一個人的美應是外在的美與內在的美的和諧統一,內在的美對外在的美起促進作用。②全面認識自己,我們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因為,我們每個人的外在形象和內在素質都有自己的優勢,又有自己的不足,正所謂「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點,但同時每個人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應該多關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要用欣賞的目光來看自己,即使你可能有很多不足。因為只有先看得起自己,才能正確認識自己。面對紛繁復雜的人生世界,如果你把目光都集中在痛苦、煩惱上,生命就會黯然失色;如果你把目光都轉移到快樂之中,你將會得到幸福。同樣的道理,面對自己,如果你只看到自己的缺點、不足,你將會悲觀失望,停步不前;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優點、長處,你將會充滿信心,迎接生活的挑戰。但是如果我們只看到自己的優點,看不到自己的不足,「看自己一朵花,看別人豆腐渣」,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我們就會沾沾自喜,驕傲自大,停步不前,甚至會倒退。因此,為了全面認識自己,我們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和長處,又要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③事物總是發展變化的,沒有一成不變的事物。俗話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我們每個人也都是在不斷發展變化的,我們的優點和缺點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我們必須要用發展的眼光看自己,及時發現自己的新的優點和新的缺點,通過自己的努力,爭取變缺點為優點,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來完善自己。
(3)認識自我的途徑包括:
①通過自我觀察認識自己。要認識自己,我們必須要做一個有心人,經常反省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點滴表現,總結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找出自己的優點和缺點。自我觀察是我們自己教育自己、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徑。自我觀察主要包括三個方面:a.自身外表和體質狀況的觀察,包括外貌、風度和健康狀況等方面的觀察;b.自我形象的觀察,主要是對自己在所生活的集體中的位置和作用、公共生活中的舉止表現以及社會適應能力等的觀察.c.自己的精神世界的觀察,包括對自己的政治態度、道德水平、智力水平、能力、性格、興趣、愛好、特長等方面的觀察。
②通過他人了解自己。大文豪蘇軾寫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認識自己有時候的確比較難,一般來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周圍的人對我們的態度和評價能幫助我們認識自己、了解自己。我們要尊重他人的態度與評價,冷靜地分析。對他人的態度與評價我們既不能盲從,也不能忽視。

閱讀全文

與如何正確認識自我的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高速離心機使用方法 瀏覽:732
去除手機網路緩存的方法 瀏覽:908
辣椒鹼檢測方法 瀏覽:38
烏葯種植方法 瀏覽:177
平常如何側方入庫最笨方法 瀏覽:490
踝骨軟化鍛煉方法 瀏覽:421
如何活到極致的方法 瀏覽:599
平面圖鋼筋計算方法 瀏覽:675
用什麼方法給小孩做棉褲 瀏覽:597
鰱魚怎麼做才好吃簡單的方法火鍋 瀏覽:638
和田籽料二上色的鑒別方法 瀏覽:715
聖荷納米霜使用方法 瀏覽:168
貨車多利卡打不著火解決方法 瀏覽:395
韓束緊致水分面膜使用方法 瀏覽:114
摩托車前叉連接方法 瀏覽:429
交流和直接的電流計算方法 瀏覽:466
龜田鍛煉身體的方法 瀏覽:767
曾仕強怎麼使自己開悟的方法 瀏覽:254
大拇指甲溝炎治療方法 瀏覽:912
高中數學解題方法技巧匯總 瀏覽: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