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多肉植物怎麼樣養殖
首先准備好養殖容器和養殖土,土要細,方便透氣,可以自己配置土和營養肥的比例,也可以直接購買營養土的,比較方便。
Ⅱ 多肉怎麼養
多肉的養殖方法如下:
1、土壤:最常用的配土方法是泥炭土和珍珠岩混合,疏鬆透氣,排水好。
2、光照:每天3-4個小時的日照,夏季遮蔭。
3、溫度:生長溫度控制在15℃-25℃。
4、澆水:見干見濕,夏冬季節控水。
5、繁殖:可以採用播種、分株的方式繁殖。
6、修剪:在換盆的時候修剪爛根,平時摘除枯萎葉片。
7、換盆:一年換一次,花盆比植物略大即可。
注意事項
1、及時追肥。多肉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養分,所以需要及時給它追肥,追肥前先將肥料稀釋,以免燒傷多肉。
2、防病蟲害。即使多肉沒有生病的跡象,我們也需要給它噴一些葯物來預防它生病。主要用多菌靈及吡蟲啉溶液,濃度不要太高,每兩個月用一次即可。
Ⅲ 怎樣養多肉植物
一、土壤
養多肉最好使用通透性較高,腐殖質、養分含量較高的土壤。具體來說,可以將粗粒珍珠岩、東北松針土及石渣按照5:3:1的比例均勻混合,用於多肉的養殖。
二、光照
雖然根據種類的不同,多肉對於光照的需求有一定的差別,但總得來說它們還是比較喜歡光照比較充足的生長條件,在生長季節要給它們足量的光照,夏季要及時遮陰,冬天要多見見太陽。
三、澆水
多肉植物的植株水分含量很高,一般情況下不怎澆水也能夠存活,而澆水太多反而會使它的根爛掉,所以澆水要等到土幹掉之後再澆。
四、溫度
多肉植物的最適生長溫度為15-28℃,冬天的時候不能低於5℃,夏天的時候不能高於35℃。這里所說的承受極限為一般情況下,並不代表所有多肉種類的承受極限都是這個范圍,所以最好還是將之放在15-28℃的條件下樣比較好。
五、注意事項
1、及時追肥。多肉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養分的汲取,而供給養分就需要及時給它追施碧卡水溶肥料。追肥之前需要先將肥料稀釋一下,以免燒傷植物。
2、防病蟲害。即使多肉還沒有生病的徵兆,我們也需要給它噴一些葯預防它生病。主要用多菌靈以及吡蟲啉溶液,濃度不要太高,每兩個月用一次即可。
Ⅳ 多肉植物要怎麼養
1、上盆時選擇的潮土上盆,兩三天以後潮土已經干透了,這時澆兩圈水,但不要澆透,因為還沒有長根。
2、按照兩三天澆兩圈水的原則澆兩遍,七八天後會發現長出一些白色小根。
3、這樣多肉已經有吸水能力了,這時候可以澆水多點,澆透就可以。
4、以後就按照澆透的原則澆一個月的水,等根系強大了再控制水就可以。
Ⅳ 多肉植物怎麼養
1.養多肉要有合適的土壤:多肉植物適宜使用透水透氣性好、乾燥、無菌無蟲的土壤。在乾燥的北方就需要增加土濕度;南雨水多就要需要提升土壤的排水性能。
2.養多肉要有合適的光照:多肉植物的生長需要充足的光照,光照過少或者光線陰暗的環境下會導致徒長。在室內養多肉時,適宜將其放置於有陽光的窗口或者是陽台上。夏天就可以使用遮光網或者轉移到室內,並且要避開12-15時的陽光曝曬;其他季節可以充分接受日照。
3.養多肉要有合適的水分多肉植物澆水的原則是少澆且澆透,避免因盆內積水導致的爛根、黑腐;過多的水分也不利於多肉植物的造型使其徒長。在春秋兩季是多肉的生長季節,下方的葉片開始出現干癟時是澆水最佳時機;夏季是多肉休眠季節,以噴霧澆水方式為主,保持盆土表面濕潤便可;冬季就要減少給它澆水次數。
Ⅵ 多肉植物如何養
多肉植物種類繁多,科屬之間習性各不相同,以下方法建議僅供參考
一、配土
最常用的配土方法:泥炭土+珍珠岩(1:1)
一般生活在野外的多肉(某些喜水多肉除外),土壤中沙子的比例最大,然後才是碎石及泥土。經過實地考察發現,野外的多肉有大部分生活在沙子+碎石70%比例以上的地區。
但是買回家的多肉幾乎都是大棚里剛出鍋不到一年的苗苗,好一點有一年多的大苗,但是相比野外的多肉來說,生活在大棚的溫室環境里完全經不起折騰。所以買回家後有的多肉兩周甚至一個月狀態都不見好轉,這個與土壤的使用有很大關系。
有很多花友誤認為多肉植物喜歡沙質和顆粒的土壤,所以一開始就使用比例超過80%的沙子與顆粒。對於苗苗們來說,短時間內基本都不會生長,甚至有的直接就慢慢枯死掉。
1、剛買回家的多肉,最好使用松軟的泥炭土(對於不同習性的多肉要隨機應變)先生根。
植物都是靠根系吸收營養的,根系生長是否健壯與多肉們的狀態是有直接關系的,泥炭土因為松軟,非常利於生根。不過使用100%的泥炭土又會出現積水太多,或者干透後結板的情況,這樣很容易導致多肉直接腐爛。
經過長時間觀察和總結,我認為對於苗苗類多肉,比較合理的配土方法為:泥炭土60%+沙子20%+顆粒20%如果找不到河沙,全部換成顆粒也可以;顆粒可以是珍珠岩、火山岩、蜂窩煤、陶粒、石子等
2、對於成年老株(一般指2年以上的多肉,根據品種差別略有不同),配土方法也差不多,只是把沙子和顆粒的比例加大一點:泥炭土+沙子+顆粒1:1:1這樣的比例就很合適了~如果想讓多肉長得更肥,就需要換更深更大的花盆。
多肉的個頭與土壤深度有直接關系,使用又深又大的花盆,或者直接地栽,多肉往往會超出正常大小生長。
3、顆粒增多後,水分流失較快,多肉吸收能力下降,就會消耗自己的葉片來供應養分。所以這時候最底層的葉片就會慢慢乾枯脫落掉,時間一長自己就長成小樹樁了。
又因為底部葉片一直不停的脫落,造型上越來越接近椰樹。
這時候的配土比例是:泥炭土10%~20%+沙子20%+顆粒60%~80%。
對於番杏科和瓦葦屬的多肉植物,由於其原產地的環境用純粗砂介質能最好的模擬,所以比較推薦完全使用顆粒介質
比例並不要求太嚴格,總之就是加大土壤中顆粒的佔有率,但是對於除瓦葦屬和番杏科以外的多肉植物也不太推薦完全使用顆粒。土壤含有的養分,對其生長有益。
二、澆水
注意控制好澆水。要做到見干見濕,要注意到是干濕程度。
所謂"見干",是指澆過一次水後等到土面發白,表層及內部土壤水分消逝後,再澆第二次水,不能等盆土全部幹了很久才澆水。一般的方法是把手指伸進土壤內部感受幹了再澆。如果內部是濕的就不宜連續澆水,容易造成土壤下部積水,嚴重的導致爛根。
所謂"見濕",是指每次澆水時都要澆透,即澆到盆底排水孔有水滲出為止,不能澆"半截水"(即上濕下干),因為一盆生長旺盛的植物其根系大多集中於盆底,澆"半截水"實際上等於沒澆水。
採用"見干見濕"方法澆水,既滿足了這類植物生長所需要的水分,又保證根部呼吸作用所需要的氧氣,有利植物健壯生長。
三、日照
多肉植物在其原生地環境下每天都會接收到至少3-4小時的日照,有些品種甚至會受到6-8小時的陽光照射。由於日常居住條件的限制,一般家庭不可能每天接收到長時間高質量的日照,但是只要保證有一個朝南的窗戶,每天至少2小時的日照,也是足夠的。
充足但適度的日照可以使多肉植物變得健壯,株型更緊湊,顏色更鮮艷,狀態更健康,且不易被真菌感染,染上蟲害的可能性也會更小。較是在春秋這兩個生長季節,要盡可能增加日照時間。多肉植物分冬、夏型種,冬型種冬、春、秋生長,夏季休眠,而夏型種夏天生長,冬天休眠。日照時間包括澆水頻率都要依休眠情況而定,一般休眠時,日照不能過強,澆水頻率要稍微降低。
四、開花
在狹義范圍內(即不包括低等植物),所有多肉植物都會開花。開花是植物生長周期中必不可缺的一環;目的是為了結種子,繁衍後代。花友們大可不必因多肉開花而驚慌。
多肉植物開花時會消耗許多養分。對於景天科和瓦葦屬的多肉植物,如果不是有雜交育種的打算,尤其是在多肉本身狀態並不好的情況下,可以直接用剪刀將花莖剪掉。當然也可以留著花朵欣賞。
如果花朵還未開便枯萎了,就說明多肉養分不足或養分吸收不良,此時就應檢查植物的根系是否健康,以及土壤的配比、養分對多肉是否合適。
一些科屬的多肉植物開花時,由於花朵所分泌的花蜜和散發的味道,可能會招來蟲害。例如景天科植物的花蜜有時會吸引蚜蟲,原蘿_科(現並入夾竹桃科)的部分多肉植物開花時散發的氣味會招來蒼蠅,甚至花心內生蛆;此時一般只需剪掉花朵就可以根除蟲害。
需要注意的是,有個別科屬的多肉植物,如景天科的瓦松屬、長生草屬、瓦蓮屬等屬,及天門冬科的龍舌蘭屬、鳳梨科的大部分種類等,開花後會死亡,景天科的蓮花掌屬植物在開花後會單枝枯萎,但不會整株死亡。
Ⅶ 多肉植物應該怎麼養
6、換盆
由於多肉植物是在人工栽培的條件下生長的,根系被局限在花盆中,很難自由伸展,經過一段時間的生長,根系充滿整個花盆,不利於排水、透氣。而且花盆中的土壤有限,經過根系的不斷吸收和一次次澆水後,養分流失殆盡,不利於植物的生長,因此當植物生長到一定階段後就必須翻盆換土。根據品種的不同和植株的大小,每1?2年或3年換一次。對於大多數品種而言,一般在3月中下旬進行換盆,並結合換盆進行分株養殖。
7、驅蟲
多肉植物上常見的蟲子有:紅蜘蛛、介殼蟲、粉虱。一般家養盆栽數量不多,可以自己觀察一下是否有蟲子,數量不多的話可以手動清除。如果蟲子數量較多,就要買相應的農葯來輔助驅蟲。
(全文完)
來源:互動網路;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Ⅷ 多肉植物怎麼養才爆盆
多肉怎麼養才能更旺盛,讓多肉爆盆的6個技巧
只要給多肉植物適合的環境,一般都會生長的良好,但如果你想知道多肉怎麼養才能更旺盛,更容易爆盆,就需要一些掌握一些要點了。其中最重要的是合適的盆土,大小合適的花盆以及肥沃疏鬆的土壤,才能讓多肉茁壯的生長。除此之外還需要適當的繁殖,以及防治病蟲害,這樣很快就能夠爆盆的。
一、讓多肉生長更旺的6個養護技巧
1、盆土合適
炭疽病是一種真菌性的病害,常在高溫高濕或施肥過多的情況下感染,發病後葉片會出現褐色的小斑塊,斑塊會逐漸的擴張並侵害整株植物。發現後及時的摘除病葉,並噴灑多菌靈溶液進行防治。
結語:看完上面的內容,相信大家應該知道讓多肉植物長的更旺盛的養護技巧了,再加上適當的繁殖以及病蟲害的防治,很容易就會爆盆的。
Ⅸ 多肉植物怎麼養
多肉植物栽培方法:
一、花盆要求:
陶盆吸水性很好,水澆多了問題也不大,可以緩解澆水過多引起的負作用,但陶盆吸水後重量增大,這就要求花架要結實。紫砂盆透氣性介於瓦盆和瓷盆之間,一般養多肉植物要用紫砂盆。紫砂盆需要特別注意盆壁的薄厚程度,越是薄壁的紫砂盆透氣性越強,盆壁老厚那種的透氣性和瓷盆差不多。
二、土壤要求:
對多肉植物來說,市場上出售的培養土大多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有經驗的愛好者多自行配製。什麼樣的培養土算優質呢?簡單說,應是疏鬆透氣、排水良好、具一定團粒結構、能提供植物生長期所需養分的砂質壤土。配製時要注意有機植料和無機植料的合理搭配,避免過細、過小的粉塵。下面是一些多肉植物的常用基質:
1、有機植料
①腐葉土:可選用市場上出售的君子蘭土,也可自行收集落羽杉或櫸樹葉堆漚發酵,用時消毒。
②泥炭:為埋藏在地下上千年的湖沼植物,現以吉林、黑龍江出產的較好。優質泥炭色褐,有機質含量高,纖維度好,質地疏鬆,手感不粘,吸附力強,PH值呈微酸性。
③木屑:透水、保水性強,但因本身含碳量高,含氮量低,一般不單獨使用,可混入一些含氮化合物如豆餅等堆制發酵。
2、無機植料
①蛭石:一種形似蜂窩狀結構的金色輕質材料,保水保溫性強,透氣佳且無病菌。作扦插基質成活率高,但本身無肥力,宜混合其他基質使用。長期栽培後容易破壞其結構。用過的蛭石要篩選後再使用。
②珍珠岩:一種含鋁硅酸鹽的火山石,經高溫加熱膨脹而成輕質材料。透水佳,通氣性好。但有效含水量低,常作添加補充材料。
③椰糠:棕櫚纖維,質地疏鬆,保水力尤強。常用來扦插。市場上多見的是經壓縮處理後呈小塊狀的椰糠,也叫「膨脹土」。用時先用水浸開。
④水溶肥:海餐沃水溶肥,全溶於水,減少土壤污染,促進土壤養分,供應植物吸收。
三、多肉植物本身基本上是由水構成的。自身能儲藏水的植物即便不怎麼澆水也可以生存。相反,如果給水過多,存不下過多的水分就會造成腐爛,慢慢枯萎。因此在每次澆水的時候,都要注意觀察植物的狀態。如果植物變得瘦弱干癟這是需要水分的樣子,如果水分已經充足,那麼看上去就是胖嘟嘟的。這個是簡單的區分方法。
多肉植物必須適時補充水分以供生長發育之需,而決不是像某些人認為的「寧干勿濕」。當然對地栽植株,澆水次數可以少一些。大多數多肉植物和自根栽培的仙人球類,澆水很難掌握,主要表現在澆水的適時性上。
給多肉植物澆水的時間以夏季清晨為好,冬天應在晴朗天氣的午前進行,春秋則早晚均可。一般情況下不要從頂部淋水,否則時間一長球體上會有難看的斑點,毛柱類種類的毛易污染粘結,翠花掌等生長點處積水會造成腐爛。池塘水淋在植株上易孽生藻類,好似長了青苔一樣很難看。一般情況下,澆水都必須澆足,為此必須經常鬆土,使盆土易均勻地吸足水。對於正在生長的冬型種和中間型植株,應保持盆土濕潤而不積水,澆水做到干透澆透,既不能積水,也不能過於乾燥。夏型種可適當澆些水,但不要過量。如果遇到陰雨天或溫度突然降低,則停止澆水。
四、放置場所的日照如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不僅是多肉植物,所有的植物在完全沒有光照的地方,也都沒有辦法生存的。沒有光照,植物就會長得跟豆芽一樣,纖弱無力,葉子的顏色也會慢慢淡去。如果想讓他們保持健康良好的姿態,就一定能夠要給到他們最適當的日照。燈光是無法代替太陽光的,這點需要注意。
一年內,大半的種類在春季生長較快。氣溫上升後,植物的根部活動變快,盆中的土也幹得比較快。因此要積極補充水分,表面干後就可以澆水澆透。
冬天一直被悶在房間裡面的植物也可以在這個季節轉移到室外,充分享受日光和風的招撫。但是,這個時候日照變強如果突然拿到室外還是很容易曬傷。可以先選擇在多雲的日子拿出去,或者晴天拿出去的時候先用報紙遮蓋一下,等到植物適應了光照,再取下。寒潮霜降的日子,晚上還是放到室內為好。
五、夏天是多肉植物比較難度過的一個季節。這個時期,濕度較大空氣中水分比較多,光靠空氣中的水分多肉植物就可以生存。可控制澆水。但是如果植物體積過小,3個月不給水也會乾枯,因此可以可通過葉子的狀況判斷,選在涼爽的夜晚補充水分。
多肉植物放在房間需要注意通風,請盡量不要放置在密閉的房間內。如果房間有空調問題不大,但空調也會給植物增加壓力,盡量不要放在直對空調出風口的地方。
多肉植物生長期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是相當重要的。當植株進入生長期時此時空氣濕度的作用是顯而易見的。原產在熱帶雨林的種類要求更是嚴格。一些富有顏色變化的園藝品種如能保持相當的空氣濕度,則顏色更艷麗。可以說基本上大多數品種在此時都需要一定的濕度。而在休眠期空氣濕度的把握則要相當謹慎,首當其沖的就是一些夏眠的肉質程度較高的品種。
舉個例子在上海的夏天就屬於典型的「濕熱」天氣。番杏科的高度肉質的品鍾就相當容易腐爛。生石花、帝玉這些老品種在夏天如何渡夏往往是愛好者最頭痛的問題。同樣冬季休眠的品種也要保持一定的乾燥度。這一點在溫度低於5度後要引起相當的重視。當溫度繼續下降之0度或更低。此時若是濕度偏高往往是致命的而且可以在一夜之間就能致死。不過北方的大多數城市冬天多較乾燥。這種「濕冷」的氣候在我國的一些南方城市較常見
六、人們印象中多肉植物是不耐寒冷,不容易過冬。溫度低的時候為了防止霜凍,要減少澆水頻率。水少後,多肉植物體內的濃度變高,不容易上凍。和夏季一樣,控制澆水。特別是不耐寒的品種可以完全不用澆水。
不耐寒的品種葉片會掉落,完全停止生長進入休眠。這些品種到春天為止可以完全斷水等待新芽的復甦。必須室內過冬,放在有光線的窗邊,盡量日照。晚上植物放在離窗邊稍遠的地方防凍。
多肉植物最適宜的溫度是15~28度作用,溫度在5~35度是植株忍受極限。許多市面上販賣的多肉植物都不耐寒。雖然有些龍舌蘭和景天屬多少能忍耐些輕微的霜降,卻並不耐凍。我們一年四季給植物的最低溫度是華氏55度(攝氏12度左右),一些敏感的品種則維持在華氏60度(攝氏十五度)以上。最高溫度則取決於天氣,大部分多肉都能很好地適應華氏100度(攝氏38度)的氣溫。長時間的高溫頂多是讓她們休眠而已。
當然了,過高的溫度還是會損傷植株,尤其是對於溫室等全日照的養殖環境來說,這時良好的空氣流通十分必要。高熱且靜止的空氣會很快置多肉於死地。
七、多肉植物在生長季里提供一定的營養是必要的,然後逐漸降低養分供給,到了休眠的時候就不要施肥了。一般冬型多肉植物品種和中間型植株每20天左右施一次腐熟的稀薄液肥或復合肥。施肥時間可在天氣晴朗的上午,並注意肥液不要濺到植株上。夏型種則不必施肥。
八、對於很多多肉植物來說,可以用利刀從莖上切枝扦插來繁殖,任何用於切割植物體的工具都要事先用酒精消毒。砍頭適宜在每年的四月份中旬,下面留三到四片葉子就行,然後把砍下來的晾上五天,再扦插。
1、播種:優點是可以一次性得到大量的種苗,在多肉植物中,除少數種類能自花授粉之外,大多數屬於蟲媒花或鳥媒花,必須採用人工授粉的方法才能結果。多肉植物的種子壽命短,如光堂的種子壽命只有幾個星期。一般多肉植物的種子,在常溫條件下貯藏1年,發芽率即很快下降。為此,許多多肉植物待種子成熟後採下即播或貯藏於翌年春播。不同科屬的播種發芽時間也有差異,早的2天即可發芽,晚的要25天才會發芽。
2、葉插:常利用肥厚的葉片擺放在稍濕潤的沙床或疏鬆的土面上,很快就會生根,在葉片的基部長出不定芽,形成小植株,如天章、石蓮花、大葉落地生根等。
3、莖插:在多肉植物繁殖過程中,結合修剪整形,剪取枝條切段作插穗,如沙漠玫瑰、紫龍角、虎刺梅、彩雲閣等。在切段的傷口會流出白色乳汁的沙漠玫瑰、非洲霸王樹、青峰等,必須處理千凈,稍晾乾後再行扦插,效果更好。
4、根插:對於百合科十二卷屬比較名貴品種的根十分粗壯、發達,將比較成熟的肉質根切下,埋在沙床中,上部稍露出,保持一定的濕潤和明亮光照,可以從根部頂端處萌發出新芽,形成完整的小植株。
5、嫁接:在多肉植物,嫁接常用來繁殖斑錦和綴化下品種。如霸王鞭作砧木,嫁接春峰;馬齒覽樹作砧木,嫁接雅樂之舞;非洲霸王樹作砧木,嫁接非洲霸王樹綴化;大花犀角作砧木,嫁接紫龍角等,觀賞效果好。但是在嫁接過程中,由於植物體內含有白色乳液,粘性大。由此,嫁接操作上要力求快速、熟練,才能取得成功。
6、分株:分株是繁殖多肉植物最簡便、最安全的方法。只要具有蓮座葉叢或群生狀的多肉植物都可以通過它們的吸芽、走莖、鱗莖、塊莖和小植株進行分株繁殖,可以在春季換盆時進行。當然,多肉植物中,具有斑錦的品種,如金邊虎尾蘭、王妃雷神錦、不夜城錦、綠玉扇錦等,必須通過分枝繁殖,才能保持其品種的純正。
簡單的分享一下,希望能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