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怎樣自我疏通 心經 小腸經
中醫認為,肝主疏泄,性喜條達,肝經不通,其實就指肝失條達,肝氣失於疏泄,導致肝氣郁結。要想快速的打通肝經,疏散肝氣,需要綜合處理:首先,葯物治療,選用一些疏導肝氣的葯物,如逍遙散,柴胡疏肝散、疏肝解郁丸等。其次,也可選擇摩按刮痧針灸法,可以循著肝經的走向,拍打摩按,或者刮痧,同樣可以加選擇太沖等疏散肝氣的穴位進行針刺。最後,注意飲食的清淡,忌辛辣油膩燒烤的食物,可以選擇玫瑰花等具有疏肝理氣的中葯泡水代茶飲,戒煙戒酒,不要熬夜,避免生氣。
㈡ 有哪些真正能夠疏通經絡的方式或者對症的方法
第一種,利用高溫來疏通經絡寫,對於人體而言,只要溫度達到一定的程度,血液循環的速度一定會加快很多,這對於經絡的疏通是非常有幫助的。大家可以經常泡一泡熱水澡,蒸一蒸桑拿,這些都是能夠使身體處於一個足夠溫度的環境,幫助人體血液循環疏通經絡的。當然,運動也能從身體內部提高身體的溫度,加快血液循環的速度,對於經絡的通暢幫助也不小。
第二種,梳頭就能很好的疏通經絡。頭部是人體的經絡的匯集處,幾乎所有的經絡都會經過頭部,多梳頭就能很好的經絡。
疏通經絡的好處可多了,而且幾乎對於所有人都是受用的,它的好處也根據你所疏通的經絡有一些差別。如果是疏通大腸經,就能夠幫助人體排便,對於便秘的人而言是非常有效的。因為人攝入的食物搭配不科學,很容易就回造成便秘的情況,這個時候就能夠通過疏通大腸經的方式幫助排便了。整體而言,疏通經絡能夠協調身體的各個系統,從各個方面提高身體素質。
㈢ 怎麼樣知道自己的大腸經通暢怎樣打通大腸經
大腸經主要有三個最明顯的功效:打通大腸經就可以有效地防治皮膚病,大腸在經絡裡面屬於陽明經,陽明的意思就是氣旺血也旺的一個經絡。所以這個經絡里邊的氣血很足,它可以幫助人體增強人本的陽氣。但是陽氣過旺的人它可以通過這條經,來把多餘的火氣瀉掉。所以它是調節人體陽氣的這么一條重要的經絡脾經的循行位置,也是在足趾,足大趾,脾經在足大趾內側。脾經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穴位叫血海。胃經是整個一條經絡,它是從面一直到腳的次趾,它們都有很多穴位,掌握好了可以治病!不過要跟專業的人學哦!
㈣ 疏通大腸經,幾個敲打方法,找准哪幾個穴位是關鍵
相信大家都知道中醫的穴位以及經絡疏通具有很神奇的保健功能,畢竟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經過對這些經絡穴位進行按摩可以有效舒筋通絡還能達到防病治病的效果,而其中的大腸經作為人體陽明之脈,大腸經作為十二經絡中的成員之一也是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接下來我們就來了解下大腸經的作用與疏通辦法。
大腸經作為人體十二條經絡當中的重要成員,對人體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大家最好要讓大腸經保持暢通。
㈤ 三通腸經法的步驟圖解教學
三通腸經法是趙建國醫生獨創的一種對症腸絞痛的方法,主要是通過音樂、扶觸、推拿、灸法來治療的,最大的特點是,安全而且可以根治,是目前最好的一種治療腸絞痛方法。
以下是三通腸經的經絡圖,配合病情和其它療法的對應圖
㈥ 敲打大腸經的正確方式是什麼
正確方式是
1、大腸經之手三里穴:這個穴位在肘關節下三指位置,腸道不好的人按壓此穴位會有明顯的疼痛感,建議可以通過敲揉的方法來疏通此穴位。
2、大腸經之手五里穴:在肘關節的橫紋肌曲池穴上上四根橫指處,可以用中指的關節敲打此部位,輕輕的敲打就可以了。
3、大腸經之合谷穴:在穴位置在手背的虎口位置,可以垂直用力按壓此穴位,感覺脹痛最好,如果腸道功能不好按壓此穴位不痛,建議要先疏通手三里這個穴位。
功用
大腸穴功用為澀腸固脫,溫中止瀉,清利大腸濕熱,退肝膽之火。如推之,能通氣血、發汗;搓食指,能化痰。主治泄瀉,赤白痢疾,腹脹,便秘,肛門紅腫,脫肛等症。
由於泄瀉患兒較多,因而大腸穴被經常使用。臨床觀察表明,如果泄瀉患兒的年齡在3周歲以上,推拿本穴的治療效果不夠理想,應改換其他的推拿方法。
㈦ 經絡不通怎麼辦疏通經絡的10大妙招
升溫是疏通經絡最有效的方法身體內寒濕重時,就如面對一塊因冷而凍住的土地,你用按摩和針刺的方法是解決不了根本問題的。只有「大地」回暖,河流化冰,土地解凍,河流才會通暢,土地才會松軟、透氣。我們的身體也是一樣,只要身體內寒濕重,身體內所有的管道就會因冷而收縮,身體內的肌肉、組織也會遇冷而板結。這時針灸、推拿、按摩等治療方法對治療各種疾病效果甚微,而且只能暫時緩解,復發率非常高。遇到這類情況時,就要同時學會為身體升溫、排寒濕的技巧,才能讓身體內全面化凍,各種管道自然暢通。
蓮花坐活動韌帶坐時,屈左腿,將左腳的腳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溝處,雙手放在左膝蓋上,輕柔地做上下彈性運動數次,使之接觸地面;然後換右腳。堅持運動能有助於活動人體多處韌帶,使腿、腹、胸、頸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經絡暢通。
5字調息通五臟每天清晨,用鼻子吸氣,嘴呼氣,默念:噓、呵、口四、吹、呼字,不要出聲。每個字音對應一個臟腑:噓對肝,呵對心,口四對肺,吹對腎,呼對脾。這是利用調節呼吸來調勻氣息,疏通五臟。如果常念「噓」可以養肝明目,常念「呵」可以泄心火等,長久堅持,會有一定作用。
三線放鬆通經絡平卧在床上,將身體分為三條線,分別自上而下放鬆。第一條線(兩側):頭頂-頭兩側-頸部兩側-兩肩-兩上臂-兩肘關節-兩手。意念在中指端保持1~2分鍾;第二條線(前面):面部-頸部-胸部-腹部-兩大腿-兩膝部-兩小腿-兩足背-十個腳趾。意念在腳趾部保持1~2分鍾;第三條線(後面):後腦部-枕部-兩小腿後部-兩腳跟-兩腳底。意念在腳心湧泉穴保持1~2分鍾。
薄荷茶味疏經絡取干薄荷葉15克,綠茶3克,沖入沸水1500毫升,待泡出味且稍涼後,濾去殘渣,再加少量冰糖,或把鮮薄荷葉洗凈,放入杯中,直接沖入開水。用於泡茶的有歐薄荷、綠薄荷和蘋果薄荷,味苦辛,有健胃、通絡之效,但是薄荷性涼,不易久服。
老絲瓜引導經絡老絲瓜1條,切碎炒至微黃,研成細末,每次10克,用熱水過服。老絲瓜筋絡貫穿,類似人體經絡。借老絲瓜氣來導引人體經絡,使氣血通順。
葯物溫敷通過外服敷葯膏也能起到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作用。如追風壯骨膏,有追風散寒,活血止痛功效,用於風寒濕痹,肩背疼痛,腰酸腿軟,筋脈拘攣,經絡不通、四肢麻木,關節酸痛,筋骨無力。使用時,用生薑擦凈患處,加溫軟化,貼於患處。溫敷可以有助於活血通絡。。
經絡不通怎麼辦?上面為大家介紹了疏通身體經絡的10種方法,讓身體升溫是最簡單的疏通經絡的方法,另外,梳頭、按摩耳朵等也可以疏通經絡
㈧ 疏通經絡有哪些小妙招
1、堅持梳頭
梳頭能夠有效促進血循環,頭部是諸陽之會,穴位眾多。每日早上堅持梳頭,能使頭部的經絡疏通,可使多數頭痛、膽囊、乳腺、心血管疾病得到解決。
方法:用手指或木梳從額頭前至枕後,從兩側的顳部至頭頂進行「梳頭」,每回50~100次,以晨起梳頭為最佳。
2、輕揉耳輪
腎儲藏了全身臟器的精氣,揉捏耳輪能疏通腎氣。中醫認為,「腎,主骨、生髓」,全身精氣有各臟器收集後交腎來保存,腎開竅於耳。耳朵上布滿了全身穴位,所以按摩耳朵不僅能健腎,還能打通全身穴位。
方法:雙手握空拳,以拇指、食指沿耳輪上下來回推摩1分鍾,直至耳輪充血發熱。
3、拍肘窩
拍肘窩可以疏通心肺經,潤肺養心排毒。肘窩部位經絡密集,有心包經、心經、肺經通過,拍肘窩能使心肺的火氣與毒素排出。
方法:拍時手掌要放鬆,有力且出力均勻地拍,每條胳膊連拍5-10分鍾,先拍左肘窩、拍完會發現紅、青、紫、黑等不一樣顏色的毒素,顏色越重問題就越重。每周拍一次即可。拍3-5次毒素就會慢慢減少。
注意:結束拍打後,立即喝一杯溫開水,可加速排毒,拍打後當天不能洗澡。
4、拍手背
拍手背可以治療腰部腿部疼、腰椎間盤突出等。手掌分布眾多穴位,還有臟腑的反射區。所以經常拍手背可以有效改善臟腑功能,疏通經絡。
方法:一隻手的手掌拍打另一手背,輪流拍,每個手拍50至100下。
5、經常捶背
中醫認為人體的心、肝、脾、肺、腎、胃、膽、大腸、小腸、膀胱、三焦、十二俞穴皆系於背。適度捶打背部可振奮陽氣、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調和五臟六腑,達到消除疲勞、寧心安神等作用。同時,捶背還可刺激背部皮膚和皮下組織,通過神經系統和經絡傳導,強化人體內分泌及神經系統功能,提高機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方法:捶背時,雙手沿脊柱兩側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輕拍輕叩,捶擊力度以能使身體震動而不感到疼痛為宜。力求動作協調、節奏均勻,著力富有彈性。一般捶背頻率以每分鍾60~100下為宜,每日可捶背1至2次,每次捶背時間以20分鍾為限。
6、蓮花式盤腿
雙盤腿能有助於活動人體多處韌帶,使腿、腹、胸、頸部等肌肉得到充分伸展,保持經絡暢通,可以使下肢的經絡、血脈打開,能有效調理肺腑的功能,改善大腦的供血。
方法:坐時屈左腿,將左腳的腳背放在右大腿的腹股溝處,雙手放在左膝蓋上,輕柔地做上下彈性運動數次,使之接觸地面,然後換右腳。
7、手指刮痧
六條經脈循行於手部,它和全身的臟腑與器官都聯系密切。大拇指屬肺經,食指屬大腸經,中指屬於心包經,無名指屬於三焦經,小指屬於小腸經。用刮痧板刮在不同的手指上來回刮動,可以疏通經脈,治療疾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