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語文議論文寫作技巧及套路
很快又是一年中考、高考時,學生們都投入了緊張的復習之中。在語文中,議論文閱讀往往是同學們頭疼的地方,如何做好議論文閱讀題,才能在考試中拿到高分呢?下面我們來講解一些議論文閱讀答題技巧及套路,快來學習吧!
考點一、明確中心論點
方法指導
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問題持的觀點、態度,是一個表明是非態度的肯定陳述句。通常不用比喻、否定、反問、設問、疑問等句式。怎樣准確找出中心論點呢?
1.位置法
(1)從題目入手,捕捉文章中心論點
①題目是一句話的即為觀點。題目是中心論點有這樣兩個原則:a.該題目必須為肯定句;b.該題目必須為判斷句。
②有的題目是由並列短語構成的,論點則是二者之間的關系。如「敬業與樂業」——「敬業與樂業的關系是什麼?」文中回答二者關系的句子便是論點。(思考格式:標題+「的關系是什麼」)
③有的題目是由偏正短語構成的,在題目上加「是什麼」,文中回答的句子便是論點。如「成功的秘訣」——「成功的秘訣是什麼?」(思考格式:標題+「是什麼」)
(2)從開頭和結尾入手,捕捉文章的「中心句」
論點在文章開頭點出的,即所謂開宗明義、開門見山提出論點。論點在文章結尾點明的,大多有表總結性的詞語,如「所以、總之、因此、總而言之、歸根結底……」往往先提出分論點,層層論述,在結尾處歸納出中心論點。
(3)看中間,提煉論點
有的文章在中間提出中心論點。如《敬業與樂業》開篇先引用《禮記》《老子》中的「敬業樂群」「安其居、樂其業「,然後才引出中心論點:我確信「敬業樂業」四個字,是人類生活的不二法門。
2.通過論據反推論點
分析論據,無論是事實論據還是道理論據,都是為證明論點服務的,看它證明什麼問題,肯定什麼,支持什麼,即可得出文章的論點。
3.摘錄法
議論文一般只有一個中心論點,有的議論文還圍繞中心論點提出幾個分論點。如:《懷疑與學問》中:中心論點:「學者先要會疑」「學則須疑」。分論點一:懷疑是從消極方面辨偽去妄的必要步驟。分論點②:懷疑是從積極方面建設新學說啟迪新發明的基本條件。區別中心論點和分論點要明確:分論點是用來補充或證明中心論點的。
4.辨思路
一般議論文的寫作思路為: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問題」即提出論述的對象,「分析問題」即對論述對象進行全面而深入的論證,「解決問題」即對全文進行總結,提出中心論點。由此可見,通過對議論文寫作思路的分析,往往也能找到中心論點的「蹤跡」。
5.識結構
文章內容的不同,議論對象的不同,都會導致文章結構的變化。議論文常見的結構方式有「層進式」「並列式」「總分式」「對照式」等。一般說,層進式的論證結構,往往最後提出中心論點;總分式的論證結構,常常在總論部分提出中心論點;對照式的論證結構,中心論點經常在對照兩方面的突出方面。
6.認要素
這里所說的「要素」,指的是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與論證。通常情況下,論據不是論點,可以排除;論證不是論點,也可以排除;剩下的句子,如果是被全文證明、闡述的,那就是論點。
注意:分清論題和論點:
論題:作者要議論的現象、問題、事實,沒有任何褒貶感情傾向。它規定和限制了文章的論述范圍和重點,不表明是否正確。
論點:作者的觀點,有明確的褒貶感情傾向,即肯定或否定、贊揚或批判,論點中一定含有主語、謂語。
考點二、分析論證方法及作用
方法指導
1.辨別論證方法,可從最常見的方法入手:
按舉例論證——比喻論證——對比論證——道理論證的順序進行排除,這樣可以快速確定且保證萬無一失。但要注意的是論證方法的運用不一定是單一的,有時是兩種或幾種方法兼用。包含文章內容較多、篇幅較長的且鮮明地論證了論點的自然是主要的論證方法,反之則次之。在答題時要把握由主到次的答題順序。
② 高中議論文怎麼寫 議論文格式及寫作技巧
首先就是拋出自己的觀點。然後是在分類或者分層的來寫。記住,一定要有層次。每個層次上都要有一個過渡句或者總起句或者總結句。最後收尾時候要點題或者前後呼應。因為通常老師在看作文的時候,並不會全篇看完。他們看
高考
作文最快的就只要九十秒。如果你寫的沒有層次感,他會不知道你寫了些什麼。所以總起句啊總結句啊什麼的不僅僅是為了確定自己的主題中心,更能為改卷老師提供便利。這樣印象分也會高。
選議題的時候,可以適當的使用一些反常理的標題,和我們所聽過的俗語啊成語啊改一個詞或者反著來。但是反著來並不意味著可以為了出彩而亂來。還是要有積極的正確的價值觀。文章在寫的時候,一定要傳達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這樣的心態誰看了都喜歡~
在分層的時候要注意層層遞進,越挖越深。切口可以小,但要挖的深。
選擇素材的時候,不要用大家都能想到的素材。選擇比較冷僻點兒的,但一定要正確的論據。不要出現歷史錯誤,不然。。。。後果就不說了。。選擇素材另外一個建議就是,最好是能夠全面。比方說你的論題里出現了「古今中外」。。你在找論據的時候就要找到古 今 中 外四個論據。當然,這個是說最好,不必強求。
寫議論文的時候要對自己有信心。只要自圓其說,就沒有什麼大問題。但是,還是強調你的價值觀一定要正確。
在最後的時候可以用一些抒情性的結尾。扯點兒景啊什麼的。渲染一下~理性中見感性~
上面說的一切其實是我快要高考的時候老師講的以及我自己的感悟。在這里感謝一下我的高中老師。
③ 高中語文作文議論文寫作方法與技巧
1 寫作方法
1、擬好題
議論文的題目要求符合文體特徵,要求鮮明,使人見其題而知其旨。觀點鮮明的文章最受閱卷者的歡迎,因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便於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內容。
2、開好頭
議論文的開頭要講究「短、快、靚」。短,即要簡捷,最好三兩句成段,引入本論。開頭短,可避免冗長之贅,而且短句成段。快,即入題要快,最好三言兩語就點題。
3、中間段
議論文的結構是否嚴謹,條理是否清楚,論證是否嚴密,論據是否典型,關鍵在中間段的寫作。而結構、條理、論證和論據等是議論文評分的重要細則。
4、論據
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分論點是支撐起這個靈魂的骨架,而論據是議論文的血肉。同樣一篇議論文只有中心論點和分論點是不能稱為文章的,它還必須有典型而鮮活的論據。
5、結好尾
議論文結尾的寫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論點;要體現全文結構的緊湊、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畫蛇添足;語言要乾脆有力、清音留響,富有啟發性和鼓舞性。
6、語言形象暢達
語言項是作文評分的重要標准。議論文的語言,要准確鮮明,生動形象。盡量選用形象生動的說法。
議論文的寫作方法和技巧是什麼
2
如果從文章內容的邏輯關系來分析,議論文具體的結構形式可分兩大類:
一、縱式
逐層深入的論述結構:
1.「層層深入」式,先提出論點後,循序漸進的去論證,把道理逐漸展開,最後歸納總結。
2.「正反論證」式:先提出論點後,先從消極方面論證,然後進一步從積極方面論述。
二、橫式
並列展開的論述結構:
1.「總論——分論——總論」式,先提出論點,而後從幾個方面闡述,最後總結歸納;
2.「總論——分論」式,先提出論點,然後從幾個方面論證。
3.「分論——總論」式,對所要論述的總是分幾個方面剖析,然後綜合歸納出結論。
分析議論文的結構,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層次間的內在聯系,還要注意文章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過渡句以及過渡詞語。
④ 議論文的答題技巧並提供例文分析
一.知識儲備:
1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2論證方法:道理論證、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
3論證方式:立論、駁論。(議論文可由此標准分為立論文與駁論文二大類。)
二.常見題型及答題技巧。
1、論證方法的識別:
事例(含概括事例)舉例論證
引名言,講道理 道理論證
運用比喻證明觀點 比喻論證
把正反事實或道理進行對比 對比論證
2、分析論證方法的作用:
句式:使用××論證的方法+論證了××觀點+效果
①、舉例論證:通過舉具體的事例加以論證,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格式:使用了舉例論證的論證方法,列舉……(概括事例)證明了……(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從而使論證更具體更有說服力。
②、道理論證:通過講道理的方式證明論點,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格式:使用了道理論證的論證方法,論證了……了觀點,從而使論證更概括更深入。
③、比喻論證:通過比喻進行證明,使論證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格式:使用了比喻論證的論證方法,將……比作……,證明了……的觀點,從而把抽象深奧的道理闡述得生動形象、淺顯易懂。
④、對比論證:對比論證的作用就是突出強調。
格式:使用了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將……和……加以比較,突出強調了……的觀點。
⑤、引用論證:引用論證比較復雜,這與具體的引用材料有關,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名人佚事、笑話趣聞等各種情況,其作用要具體分析。如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權威數據,可以增強論證的說服力和權威性;引用名人佚事、奇聞趣事,可以增強論證的趣味性,吸引讀者下讀。
格式:使用了引用論證的論證方法,通過引用……證明……的觀點,使論證更有說服力。(或更有趣味性,激發讀者閱讀興趣)
3、分析論據的類型和作用:
論據可分為道理論據和事實論據二種類型
答題要點二個方面:(1)、明確論據類型;(2)、具體分析作用。
這個題目就其實質是考查論據與論點的關系,無論是與分論點與中心論點的關系還是論據與論點的關系,都是證明與被證明的關系,所以,規范性答題格式如下:
這是……論據,在文中起著證明……(論點,如如果有分論點,則寫出它證明的分論點,否則寫中心論點。)
補充論據作為一種新題型正在流行,做這種題目,注意以下二個方面:(1)、看清楚要求補充的論據類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還是事例;(2)、補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數限制。當然,作為應考,可以准備「勤奮」、「處世」等常見主題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數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為求新而准備那些較長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4、文章提出中心論點的方式:
①、文章標題點明中心論點;
②、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
③、文章結尾歸納出中心論點;
④、文章中間用某個承上啟下的句子提出中心論點。
⑤、文章沒有直接提出中心論點,但始終圍繞……展開論述。
5、中心論點的識別:
一看題目,二看首尾,三看是否是明晰的判斷,四看是否統帥全文,四看論據證明的觀點
6、分析文章的論證思路
首先應該了解一般議論文的結構:提出問題(引論)——分析問題(本論)——解決問題(結論)。
分析議論文的論證思路,其實,就是在段落層次的基礎上加上一些諸如「首先」、「然後」、「接著」、「最後」一類表承轉啟合關系的詞語。做這個題目,尤其要注意開頭結尾的表述。
開頭的內容有:
(1)、提出中心論點;(2)、引出論題;以上二個方面,要具體回答出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論題的具體方試,有的是通過名人名言、有的是通過名人佚事、有的是通過趣聞笑話等。
結尾的內容:
(1)、深化中心論點,提出……的結論;
(2)、強調……的中心論點;
(3)、發出……的號召或希望人們……;
(4)、補充論證了……。(其作用是使論證更嚴密。)
做這個題目,就是把文章的引論、本論、結論具體化地陳述出來。如《人的高貴在於靈魂》一文,我們可以這樣表述:首先引用法國思想家帕斯卡的名言「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蘆葦」提出中心論點「人的高貴在於靈魂」,然後舉阿基米德、王爾德事例證明了「珍惜內在的精神財富甚於外在的物質財富」,最後舉一個火車上讀書的少女為例向人們發出「人應該保持純正的精神追求」的勸勉。
7、議論文題目分析:
一、作用分析1點明論點、2交待論題、3點明議論由頭
方法:主謂短語和動賓短語一般是論點,如:珍惜××,學會××,繼續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
並列短語一般論述事物之間的關系,如想和做,成與敗
題目中有談、論、說、議的一般是論題。
二、效果分析:點明了文章論述的內容,明確了文章論點
運用比喻,生動形象的提出了論點等。
8、議論文開頭的作用:
1、開門見山,提出中心論點。
2、針對現實中某種現象(或事例或觀點)進行分析,然後提出論點(或提出論題),具有很強的針對性
3、引用名言提出論點或論題,同時,名言又是證明論點的論據。
4、由某個故事或事例引出論點或論題,同時,故事和事例又是證明論點的論據。
5、擺出錯誤的論點和論據,為下文的批駁樹立靶子。
6、用生動的比喻或故事(如寓言)引出論點,既能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又能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便於讀者接受。
9、議論文結尾的作用:
(1)、深化中心論點,提出……的結論;
(2)、強調……的中心論點;
(3)、發出……的號召或希望人們……;
(4)、補充論證了……。(其作用是使論證更嚴密。)
(5)、總結全文,得出中心論點
(6)、提出問題,發人深思,其發人去關注或思考某個問題
10、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
議論文語言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固定,只有二個角度:
(1)語言特點;簡明平實、形象生動、幽默風趣、含蓄委婉、富有文采等
(2)語體特點。語體特點,就是抓住邏輯嚴密四個字做文章就可以了。
一個應特別注意的事項就是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常用句式:這個詞體現了議論文語言的嚴密性。
11、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
議論文寫作特點分析的角度比較多,如修辭手法、論證方法、寫作手法等
(1)、修辭:
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動,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有力的論述了的××論點,便於讀者理解和接受;
排比,增強了文章論證的氣勢,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和感染力;
引用,引用古詩文,使文章富有文采,同時有力證明了××論點。
引用名言,有力證明了××論點。
反問:增強語氣,發人深思
設問:啟發讀者思考,強調某種觀點
(2)、論證方法:參考論證方法的作用談。
(3)、寫作手法比較固定,常見的就是:(1)、舉例論證與道理論證相結合(夾敘夾議);(2)、以……論證方法為主。(3)、針對生活中的進行分析,具有很強的針對性等。同樣,做這類的題目一定要有具體文句支撐,也就是用文章中的具體例句為例子進行分析。
12、文段結構作用:
(1)、引出下(全)文;(2)、總結前(全)文;(3)承上啟下。
作為議論文段的作用,必須結合文體特徵具體加答。
如開頭段作用往往起著引出中心論點(論題),那麼,我們可以參考下面的二個具體答題規范格式的例子使用或變通使用:
①、開頭通過寫……的事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②、開頭通過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
③開頭通過引用名人趣事(或……的奇聞趣事),提出中心論點……(或引出……的論題),也起到吸引讀者下讀的作用,增強了論述的趣味性。
結尾段的作用,請參照8:「結尾的作用」回答。
13、啟發思考類題目:
一、觀點必須符合主流思想意識,二、把文章中心換個角度闡述一下即可。三、注意聯系實際題必須聯系實際。
18:33 2011-1-3
⑤ 議論文的寫作方法
什麼是議論文
議論文是對一個事物或道理,加以論證說服或者提出一種見解的文章。
議論文的基本特點是議論的說服性。不管文中是對一個事物或一個道理進行論證說明,還是對別人的觀點進行批評反駁,都要達到說服讀者,令讀者信服的目的。如果從思維類型上說,議論的主要任務,是要回答「為什麼」的問題。
議論文與我們前面講過的記敘文有著完全不同的表現方式。記敘文表現中心或者主題的時候,要用具體可感的、活生生的現實生活材料來表現,要在讀者的頭腦里形成畫面、場景、形狀、聲音等等。議論文在表現作為文章中心的論點時,則基本上不用具體可感的材料,也無須在讀者頭腦里形成畫面、場景、形狀、聲音等,而是需要用有力的事實、深刻的道理對論點加以證明,以使讀者能夠信服。
從思維方法上來說,記敘文的寫作是以形象思維為主,議論文的寫作則主要是用邏輯思維的方法。
有的同學對議論文不怎麼重視,認為議論文沒有記敘文重要,這是不正確的。議論文在生活中的應用是十分廣泛的,報紙電台的社論、評論,工作中的講話、報告,司法領域中的起訴書、答辯狀,以及在個人書信中表達自己的見解等等,都需要議論文。另外,學習議論文對個人修養也是大有幫助的,它可以培養人的思維敏捷,分析透徹,說理有理有據,也可以培養人說話清晰深刻,富有條理。
所以,對於議論文的學習,我們也是應該予以足夠重視的。
議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
議論文是由論題、論點、論據和論證四個要素組成的。這四個要素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共同完成議論的任務,達到說服讀者的目的。
學寫議論文,主要應該掌握四方面的問題:第一,要選擇有意義的論題;第二,要有明確的論點;第三,要有充分的論據;第四,要進行強有力的論證。
下面,我們分別來看這四個方面的問題:
1.要選擇有意義的論題
議論文寫作的第一步是選擇論題,也就是選擇所要議論或者評論的問題。
選擇有意義的論題很重要,它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文章的價值。那麼,什麼樣的論題才算有意義呢?一般來說,有針對性的和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就是比較有價值的。所以,我們在選擇論題的時候,首先應該想一想,你的文章是寫給哪部分人的,你要議論的事對這部分人來說有沒有針對性,能不能引起他們的關注。如果回答都是肯定的,你寫出來的文章就是比較有價值的。
2.要有明確的論點
論點,是作者對所議論的問題提出的見解,主張或者是態度。它好比記敘文中的主題,它是統領全篇的中心。
與記敘文的主題應當鮮明集中一樣,議論文應該有一個鮮明集中的主題——明確的論點。有了明確的論點,才能很好地組織材料,才能保證文章不枝不蔓,沿著正確的方向朝前發展。
確立明確的論點,應該從兩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對文中所要議論的事物做出准確的判斷;另一方面,也應像提煉記敘文的主題一樣,需要從論點到材料、從材料到論點反復思考,使二者相互吻合,相互支持。
要想對自己所要議論的事物做出准確的判斷,就要善於思考,善於分析問題。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往往是十分復雜的,這就需要我們認真思考,仔細分析,從中找出主流的東西、本質的東西。只有反映事物本質的論點,才是有價值的,才能具有較強的說服力。
要想使材料與論點相互吻合,相互支持,就需要運用歸納、演繹的思維方法,反復思考現有的材料哪些需要加強,哪些需要刪去;論點是不是與材料有相矛盾的地方,需不需要更換。只有經過這樣的反復思考,才能確定出一個十分明確的論點,從而展開有力的議論。
3.要有充分的論據
論據,就是證明論點的材料,它是文章產生說服力的基礎。
要想使論點深刻、能說服人,必須要有充分的論據。論據不充分,讀者就不能被你所說服,甚至讀者還會說你在講空話、假話。
怎樣才能做到論據充分呢?主要應該做到這樣兩點。一要有足夠的事實材料;二這些材料還必須有較強的典型性。
足夠的事實材料,是證明論點的首要條件。要想具備足夠的事實材料,首先要盡可能多地佔有材料。有了較多的材料,才能比較鑒別,從中找出最有說服力的材料。當然,足夠的材料並不意味著材料越多越好,而是要看能不能很好地證明論點,只要很好地證明了論點,材料用得越少反而越好。
事實材料要有典型性,是說所選用的材料應該是最有代表性、最能表現事物本質的。使用這樣的材料來說明問題,才能起到以一當十的作用,使文章產生較強的說服力。要想得到這樣的材料,首先要較多地佔有材料,認真地分析比較;其次是要注意結合論點一起來思考,選擇出最有表現力的材料。
4.要進行有力的論證
論證,就是運用論據證明論點,使論點清晰、突出,具有說服人的力量,就像記敘文寫作中,需要調動各種手段、運用各種方法,把主題表現得鮮明突出一樣。
好的論證應當是嚴密有力的,即論據與論點緊密相聯,論據有力地證明了論點,論點很好地統領著論據,二者有力地、共同地完成了說服讀者的任務。
作為小學生,要想使論證嚴密有力,產生強有力的說服作用,主要應該掌握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要注意運用正確的思維方法;二是要精心地安排組織材料。
議論文的論證,主要運用兩種思維方法,即我們前面講過的歸納的思維方法和演繹的思維方法。具體到寫作實踐當中,基於這兩種思維方法,人們又創造出多種與之相適應的議論方法,這也是我們應該掌握的。
比較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舉實例。就是用最能表現論點的具體事實作論據來證明論點。我們通常所說的擺事實、講道理,實際上就是這種方法。這種方法的關鍵之處,是要選擇最有代表性的材料。例如:
小強特別愛吃零食。他口袋裡總裝著糖、瓜子、巧克力豆之類的東西,上學的路上吃,課間玩的時候吃,有時上著課他都偷偷地往嘴裡塞。
事引申。就是用人們熟知的一個事理作為論據,來表現另一個道理(即文章的論點)。運用這種方法,應該注意兩個事理要有一定的聯系。否則,就不會產生相應的說服力。例如: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學習也是這樣的,你不努力,不進步,就會退步。因為不努力,學到的知識就少。即使是學過的知識,也會因為不努力而漸漸生疏。所以,我們在學習上,決不能有鬆懈的思想。
反證。就是不從正面來證明論點,而是從反面來加以證明。這種方法,往往能產生正面證明所不能起到的作用。運用這種方法,應注意要使反面的「結果」來觸動人心。例如:
我們應當養成講衛生的好習慣。不講衛生,渾身哪裡都是臟的,別人見了你就會捂著鼻子,躲得遠遠的。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不講衛生會傳染很多疾病,嚴重地危害我們的健康。
對比。是將論據中截然相反的兩種事物進行比較,從而達到證明論點的目的。這種方法,往往能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質。運用這種方法,要注意事物的對比性,也就是說這種對比,必須能有力地證明論點。例如:
李力同學是個非常勇敢的人。有一次,他上街買東西,碰上一個人大聲地喊「抓小偷」。好多人見小偷跑過來,都躲到了一邊,他卻一個箭步沖上去,抱住小偷,扭打起來……
除去以上四種最常用的議論方法之外,還有類比法、因果互證法等等。
我們知道,思維方法的正確與否,對一篇文章的成敗有很大影響。所以,我們在考慮論點的時候,首先應該弄清楚,構思這篇文章應該用歸納的思維方法還是演繹的思維方法,採取哪一種議論方法比較合適。只有把這兩個問題想清楚,才能保證文章該詳則詳,該略則略,按計劃的路線向前發展。
確定了議論方法之後,還要精心安排組織材料,也就是考慮文章的結構問題。議論文的結構方法很多,最常用的主要有這樣三種:一個是先總後分,一個是先分後總,另一個是推進式。先總後分,是先提出全篇論點,然後從不同方面來加以論證,這是一種演繹的方法。先分後總,是先從幾個不同的方面比較分析,然後進行歸納,得出結論,這是一種歸納的思維方法。推進式,就是一步一步地議論分析,由淺入深地論證,最後得出結論,這可以說是另一種形式的歸納,或者說是多層次的歸納。
無論採取哪一種結構方法,從文章總的發展趨勢來說,都應該呈現出一種由淺到深,一步比一步更有力的氣勢,不能越到後面越乏味無力,那樣是無法吸引讀者的。
結合範文看議論文寫作
前面我們已經懂得了寫議論文的基本要求,為了加深對這個問題的理解,下面我們結合柳宗元的《桐葉封弟辯》(譯文),看一看他是怎樣進行議論的。
古人傳說:成王拿著梧桐葉子,和他的小弟弟開玩笑,說道:「拿這葉子封你。」周公進來祝賀。成王說:「這是在開玩笑。」周公說:「天子不能開玩笑。」於是成王便把唐地封給了他的小弟弟。
我覺得這話是不對的。王弟如果應該封,周公應該及時地跟成王說,不能因為開玩笑而弄假成真。王弟如果不應該封,而周公因為開玩笑的話,弄假成真,將唐地封給一個孩子,讓他做那裡的君主,這樣做能算是聖人么?況且,周公不認為天子不應該亂講話,說了的話就要做到。假使成王拿梧桐葉與宮人、太監們開玩笑,周公也要求他做到么?
大凡君王的道德好壞,要看他做的事怎麼樣。如果做得不對,即使改變十次也不要緊,一定要做得對了才算,何況他明明是在開玩笑呢?如果開玩笑的話也一定要實行,那就是周公教成王做錯事了。
我想周公輔佐成王,應該在平時以道德來感化成王,不應當趁此機會說這樣的話。更不應該一操,一縱,使他像牛馬一樣。這樣做,一定會失敗的。就是家人父子之間,也不能這樣做,何況是君臣之間呢?……
這是柳宗元對《史記·晉世家》里記載的一件事所發的議論。這里是節選。
文章的層次非常清楚,一開頭就簡明扼要地提出了文章的論題,即古人傳說的那件事。
這個論題,在當時有著很強的針對性。那時,朝廷存在著革新派與保守派的激烈斗爭,兩派都想通過影響皇上施行自己的主張。所以,選擇這樣的論題,在當時的特定歷史條件下,是十分有意義的。
文章的論點,就是第二自然段的第一句話,十分簡要明確。這是對論題的判斷,也是全篇文章的中心。有了這樣一個中心,就可以有條有理地組織材料了。
再看它的論據。文中的論據主要有五個:第一個是當封應該怎樣;第二個是不當封應該怎樣;第三個是如果不對,改變十次也沒有關系;第四個是如果開玩笑的話也一定要實行,那就是教成王做錯事了;第五個是輔佐君王應當怎樣,不應當怎樣。這樣五個論據不但十分充分,而且都是切中問題實質的。
文章的論證也是十分有力的。它運用演繹的方法,首先從當封應該怎樣,不當封應該怎樣,進行二意夾擊,接著深入一步,從如果君王不對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這兩個方面,進一步批駁,最後,又從輔佐君王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進行更有力的駁斥。
整篇文章呈現出一種步步深入,一步比一步更有力的氣勢。
議論文寫作容易出現的問題
1.容易出現的問題及避免方法
小學生寫議論文,比較容易出現的問題主要有兩個:一個是論據不充分,一個是論證不嚴密,缺乏力量。
論據不充分,主要是證明論點的材料不足,或者是文中所用的材料缺乏典型性。出現這種毛病的原因,主要是沒有對論題進行認真的、深入的分析。我們知道,每個論題都有著特定的本質,同時又有著表現本質的種種方面。我們在進行議論的對候,只有駁倒或者證明了問題的本質,以及表現本質的主要方面,文章才能產生較強的說服力,這篇文章也才能算是成功的。所以,我們在確定了文章的論題之後,首先要對論題提出的問題進行認真的分析,看看它的本質是什麼,表現本質的主要方面是什麼,哪裡是議論的關鍵。這些問題考慮清楚之後,再據以確立論點,選擇最能說明問題的論據。
《桐葉封弟辯》對這些問題的處理是十分出色的。不難看出,論題的本質是周公認為君主說出來的話就要做到,表現本質的主要方面,是周公認為開玩笑的話也一定要實行。柳宗元抓住了問題的本質,也抓住了表現本質的主要方面,從五個方面輪番對它們進行了批駁,把周公的錯誤做法,批駁得再也沒有一點站住腳的根據。
論證不嚴密,缺乏力量,主要是因為材料沒有組織好,使得論據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那麼,怎樣才能組織好材料呢?除了要注意我們前面講過的結構方法(即先總後分;先分後總;推進式等)之外,還應該注意材料的安排要富有邏輯性。議論文不同於記敘文,材料的組織安排應該按照事理的邏輯聯系來安排。從大的方面說,一般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次序來安排。
提出問題,即文章的開頭部分,主要任務是提出問題,明確論點,使讀者對文章所要論述的內容,首先有一個概括的了解,並引起注意。
分析問題,是論證論點的重點部分,主要任務是分析問題,組織論據來證明論點的正確或反駁論題的錯誤。這一部分,要根據事理的內在規律,考慮論述的先後順序和說服效果。
解決問題,即文章的結論,一般作為文章的結尾。這一部分是全文的綜合和概括,也應認真加以對待。好的結尾,或者總結全文,突出論點;或者照應前文,嚴密周到,或者戛然而止,干凈利落;或者餘味無窮,發人深思。
每一部分的內部,也應該根據表現論點以及部分的中心的需要,按著事理的邏輯聯系來安排材料。只有這樣,整篇文章才能像一棵主幹挺拔,枝葉茂盛的大樹。
《桐葉封弟辯》的論證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文章開門見山,簡明扼要地提出了問題,緊接著就進入分析階段,話語簡潔,卻筆筆鋒利,句句切中要害,把周公的錯誤做法批駁得體無完膚之後,戛然而止,留下思索,顯得十分乾脆利落。
2.例文分析
以上,我們講了議論文的寫作方法,也講了議論文寫作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下面,我們對一篇習作進行一下分析,並結合修改對前面的知識做一次綜合練習。
我不是小孩子了
媽媽,我已經是12歲的孩子了。可是您還是總把我當成不懂事的小孩子,這也不讓我干,那也不讓我干,而且從不讓我到遠一點的地方去。
我們班的李強,爸爸常出差,媽媽有病,家裡許多事都是他做,可人家並沒有出什麼事,學習也不差。
像我這樣的年齡,應該學著做點事了。什麼都不學,長大了就什麼都不會干。另外,您也該放我出去接觸接觸生活,自己闖練闖練了。離家稍微遠一點又怕什麼呢?我又不是不知道怎麼過馬路。玩一會兒、或者辦完事就回來,能出什麼事?
媽媽,真希望您能把我當成大孩子,讓我多干一點事,多闖練闖練,多掌握一些生活本領。
這篇議論文的毛病,主要是論據不充分,論證不嚴密,缺乏說服人的力量。從論據來說,雖然有三個——李強許多事都自己做,可並沒出什麼事;什麼都不學,長大了就什麼都不會干;離家稍遠一點沒什麼可怕的。但都只是泛泛一提,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從論證來說,材料雖然也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順序安排的,但組織得並不嚴密,邏輯性也不很強。僅從材料的份量這一點上來看,第三自然段的材料反而沒有第二自然段的材料份量重,給人一種越到後面越沒勁的感覺,缺乏吸引人的力量。
下面,我們結合前面學過的知識,試對這篇短文做一下修改。
首先,我們應該對文章的論題進行認真的分析。作為問題提出來的這件事,它的本質究竟是什麼呢?無疑,是媽媽對主人公只知道疼愛,不知怎樣培養教育。這個本質表現在兩個方面:一個是什麼也不讓主人公幹;一個是不讓主人公到遠處去。問題的本質和表現本質的主要方面找到了,議論就有了明確的對象。
至於論點,我們仍可採用原文的論點,即「像我這樣的年齡,應該學著做一點事了」。
下一步就該考慮證明論點的論據了。原來的三個論據主要是講得不深不透,我們應該使之加強,使它們更加突出,發揮出應有的作用來。
論證方面的問題,主要是材料沒有安排好,我們可以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交換一下位置,各個部分內部再進行相應的組織安排。這樣,文章的論證就變得比較有力了。
當然,這只是修改文章的大致思路,實際上的思考過程,遠比這些要復雜得多。
經過這樣的思考,就可以動筆修改了。
下面是經過修改的文章,同學們可以將兩篇對照分析,從中體會議論文寫作及修改的道理。
我不是小孩子了
媽媽,我已經是12歲的孩子了。可是您還是總把我當成不懂事的小孩子,這也不讓我干,那也不讓我干,而且從不讓我到遠一點的地方去。
像我這樣的年齡,應該學著做一點事了。什麼都不練不學,長大了不用說建設國家,恐怕連獨立生活的能力都沒有,您能照顧我一輩子么?何況,我們老師曾經說過,適當做點家務,參加些社會活動,不但對身體有好處,還可以開闊眼界,增長知識。還有,您老怕我到離家較遠的地方去會出事,其實有什麼事可出呢?我又不是不知道怎麼過馬路。對於交通規則,我是非常熟悉的。您忘了,前些時候,我們不是還到街上幫警察叔叔維持交通秩序么?
我問了許多同學,他們的家長都不像您這樣,他們都鼓勵孩子多做一點事,讓他們多到外面去闖練。我們班的李強,爸爸經常出差,母親體弱多病,家裡的許多事都是他去做,遠處近處都得去;可人家並沒有出什麼事,而且學習也並不差,成績一直是班上的頭幾名。
媽媽,我真希望您能認真考慮我的話,讓我像這些同學那樣,多做一點事,多到外面闖練闖練,掌握更多的生活本領。
文章並沒有做大的改動,基本上是按原來的思路修改的,只是在論據和論證方法上做了些改動,但文章的說服力顯然增強了許多。
⑥ 議論文寫作方法與技巧
議論文,又叫說理文,是一種剖析事物論述事理、發表意見、提出主張的文體。作者通過擺事實、講道理、辨是非等方法,來確定其觀點正確或錯誤,樹立或否定某種主張。議論文應該觀點明確、論據充分、語言精煉、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
議論文是以議論為主要表達方式,通過擺事實,講道理,直接表達作者的觀點和主張的常用文體。它不同於記敘文以形象生動的記敘來間接地表達作者的思想感情,也不同於說明文側重介紹或解釋事物的形狀、性質、成因、功能等。總而言之,議論文是以理服人的文章,記敘文和說明文則是以事感人,以知授人的文章。
議論文寫作結構
故事式開頭
所謂故事式開頭,就是開篇講述一個引人入勝的小故事,用敘述性的語言,把情節表述清楚,然後由這個故事引出文章的論點或論題的一種方法。用故事開頭,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能自然而然地引出觀點,並能激發評卷老師的閱讀興趣。
運用故事開頭的手法,需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精心選擇故事,以利於觀點的引出;
二、因為故事僅是一個由頭,所以敘述不宜過細,篇幅不宜過長,能引出觀點就行;
三、一個故事可以從多角度理解和詮釋,在敘述時就要重點突出能夠引出自己觀點的那一個側面,使觀點的引出水到渠成。
層進式結構
層進式結構也稱遞進式、層遞式,就是按照邏輯關系,由淺入深,層層遞進,縱向開掘的一種結構方式。層進式主要有兩種類型:
一是將中心論點分成幾個分論點時,這些分論點之間構成的是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關系。層次間可用諸如「不僅……而且……」「……況且」等關聯詞語過渡。這種結構俗稱「剝筍法」,一層一層地「剝殼」,最後顯出其本質。
二是按照「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路安排論證結構,即按「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順序來寫。這種論證結構的好處是層次清楚,邏輯嚴密,論證深刻。
運用層進式結構要注意以下幾點:一、層進式的各個部分之間的關系要恰當,要符合人們的認知規律,不可隨意顛倒;二、層進式各個部分之間的過渡要自然,要用一些過渡性詞語承上啟下;三、在按「是什麼→為什麼→怎麼樣」的順序寫作時,要明確回答各部分的內容。
點例法舉例
所謂點例法舉例,也叫排比論證法。就是運用排比的句式列舉一組相似的論據,然後進行歸納議論分析。運用點例法舉例,可以用較少的文字列舉大量的例子,使例證全面而充分。此外,由於運用了排比句式,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氣勢、議論說理的力度、語言的表現力和感染力。
使用點例式分析,要注意三點:一、幾個事例的敘述角度要一致,要能夠論證共同的觀點,但又各有各的精彩;二、敘述語言要簡潔,一般一個例子不超過40字;三、要在例後進行一定的歸納分析,指出共性,揭示本質,從而有力地論證中心論點。
假設式分析
所謂假設式分析,也叫假設論證。就是針對前面所舉的事例,從反面進行假設,進而得出一個與事實相反的結論,從而有力地論證中心論點。運用假設式分析,事例與假設分析可以明顯分開,即先敘事再反面假設;有時也可採用夾敘夾議形式。此類分析法常常用「假設不……」「試想如果不……」,引出與所舉事例相反的情況,進而展開論述。
深思式結尾
在文章結尾設置疑問或反問句,能使讀者在讀完本文之後,對自身或者現實生活進行思考,從而收到「言有盡而意無窮」的表達效果。
⑦ 寫議論文作文有什麼技巧和方法
其實議論文是非常好寫的文體。 只要把握住論點,論據和論證三點就可以了。
1 、論點 。 一定要明確。可以開門見山,也可以欲抑先揚,論點是議論文的中心,可以說整篇議論文就是為了論點而存在而結構的。
2、論據。論據一定 要是可信的有依據的,並且可以支持你的論點。不一定要多麼經典的例子,但必須符合邏輯。是所謂證據。
3、論證。好的論證可以讓一篇議論文分外出彩。方法有很多,或直面論點或反面論證。初學者一般只需要掌握正面論證和反面論證就可以了。
4、議論文的結構一定要明晰。就好比作者的思路一樣,只有自己先明確了各個方面之後才能講給別人,並說服他們。
平時多看報紙 尤其是有評論的文章,讀多了自然就會論證了。 報紙是很好的學習道具。 希望lz好好努力,議論文並不難。
總結一句話 論點明確,論據科學,論證合理。 希望lz多讀多看,積累到一定程度,作文就會水到渠成。
⑧ 初中語文議論文寫作技巧
首先明確,學習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 ,其次要了解論點的確立與表述,之後,就可以開始明確議論文的寫作了!
議論文往往是給一段材料,讓自選觀點寫文章,那麼,我們應怎樣提煉出准確直接的觀點呢?首先,找出材料中有幾個主人公,其次,這些主人公做了哪些事或有怎樣的遭遇,所反映了怎樣的思想或情感,對其進行剖析概括,這就是我們所要找的論點啦!往往材料所反映的論點是不止一個的,這時候,我們就要有選擇的選取,找比較有正能量,積極傾向的,更直觀有話可寫的往往更易得分。
接下來就是對論點進行論證了,可以運用舉例論證或比喻論證等多種方法,如果所舉的例子能夠再形成對比,無異於錦上添花。
緊接著對前面所舉的例子總結深化,最好能夠再舉出實際生活身邊的相關事件及自身感受,聯系社會現象,對分數提高是不錯的技巧。
最後便是結尾了,收束全文,再點明論證中心,大功告成。如果文筆在稍好一點,多加潤色,相信你的文章一定會脫穎而出。
⑨ 高中議論文寫作技巧及套路
高中的議論文應遵循。議論文的要點。論據論證要充分,條理清晰,有深度感。
⑩ 議論文寫作技巧
1、擬好題
議論文的題目要求符合文體特徵,要求鮮明,使人見其題而知其旨。觀點鮮明的文章最受閱卷者的歡迎,因為它具有清澈感和透明感,便於把握整篇文章的基本內容。
2、開好頭
議論文的開頭要講究「短、快、靚」。短,即要簡捷,最好三兩句成段,引入本論。開頭短,可避免冗長之贅,而且短句成段。快,即入題要快,最好三言兩語就點題。
3、中間段
議論文的結構是否嚴謹,條理是否清楚,論證是否嚴密,論據是否典型,關鍵在中間段的寫作。而結構、條理、論證和論據等是議論文評分的重要細則。
4、論據
論點是議論文的靈魂,分論點是支撐起這個靈魂的骨架,而論據是議論文的血肉。同樣一篇議論文只有中心論點和分論點是不能稱為文章的,它還必須有典型而鮮活的論據。
5、結好尾
議論文結尾的寫作,要收束全文,突出中心論點;要體現全文結構的緊湊、完整,不能草率收兵,也不能畫蛇添足;語言要乾脆有力、清音留響,富有啟發性和鼓舞性。
6、語言形象暢達
語言項是作文評分的重要標准。議論文的語言,要准確鮮明,生動形象。盡量選用形象生動的說法。
如果從文章內容的邏輯關系來分析,議論文具體的結構形式可分兩大類:
一、縱式
逐層深入的論述結構:
1.「層層深入」式,先提出論點後,循序漸進的去論證,把道理逐漸展開,最後歸納總結。
2.「正反論證」式:先提出論點後,先從消極方面論證,然後進一步從積極方面論述。
二、橫式
並列展開的論述結構:
1.「總論——分論——總論」式,先提出論點,而後從幾個方面闡述,最後總結歸納;
2.「總論——分論」式,先提出論點,然後從幾個方面論證。
3.「分論——總論」式,對所要論述的總是分幾個方面剖析,然後綜合歸納出結論。
分析議論文的結構,先要弄明白中段落層次間的內在聯系,還要注意文章中起著承上啟下作用的過渡段,過渡句以及過渡詞語。
網路-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