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用三種物理方法區分濃硫酸和濃鹽酸
方法一:利用兩者物理性質差異
濃鹽酸具有揮發性,是一種揮發酸;而濃硫酸是一種不揮發酸.打開濃鹽酸試劑瓶的瓶蓋,濃鹽酸中的溶質:氯化氫氣體(hcl)便會從它的水溶液中揮發出來,遇到了空氣中的水分,則又溶解到裡面,重新形成很多鹽酸的小液珠,懸浮於空氣中,肉眼看上去就是瓶口處的一片白色的酸霧了.
所以,打開瓶蓋,瓶口出現白霧的就是濃鹽酸;瓶口沒有出現白霧的就是濃硫酸.
方法二:利用兩者物理性質差異
濃鹽酸和濃硫酸雖外觀上看上去都是無色液體,但密度不一樣.等體積的濃硫酸要比濃鹽酸質量大得多.於是就造成了濃硫酸是一種油狀,粘稠的液體的性質.只要拿起試劑瓶,搖一搖,濃硫酸會有"掛壁"的現象,即粘在試劑瓶壁上不易下來,很容易就看出它的粘稠.
所以,將試劑瓶搖一搖,有"掛壁"現象的是濃硫酸,無"掛壁"現象的是濃鹽酸.
方法三:利用兩者化學性質差異
眾所周知,濃硫酸具有強烈的腐蝕性,但與濃鹽酸不同的是,它的腐蝕性表現為脫水性.它能奪取紙張,木材,布料,皮膚(都由含碳,氫,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
所以,可以各取少量滴在紙張,布料等上,紙張或布料炭化變黑的是濃硫酸,無明顯變化的是濃鹽酸.
方法四:利用兩者物理性質差異
濃硫酸還有一個不同於濃鹽酸的物理性質,就是吸水性.(所以實驗室里多用濃硫酸作乾燥劑.)不僅如此,濃硫酸還能吸水放出大量的熱,所以使用時一定要注意安全.實驗室稀釋濃硫酸也有特別的操作規定:把濃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裡,並不斷攪拌,否則溶解時放出的熱會使水立刻沸騰,使硫酸液滴四處飛濺.
所以,可以各取少量於容器中,分別按稀釋濃硫酸的方法稀釋兩種無色液體,觀察到冒泡、杯壁發熱的是濃硫酸,無明顯現象的是濃鹽酸.
方法五:利用兩者化學性質差異
濃鹽酸和濃硫酸的化學性質很相近,因為它們都含有氫離子,都屬於酸類.但不同的是它們的酸根離子,一個是氯離子,一個是硫酸根離子.硫酸根離子可以和鋇離子結合生成硫酸鋇沉澱,而氯離子不能.
所以,各取少量於試管中,加少量水配成稀溶液,分別向其中滴加氯化鋇溶液(bacl2),生成白色沉澱的原是濃硫酸(bacl2
+
h2so4
===
baso4↓+2hcl),無明顯現象的原是濃鹽酸.
B. 如何用物理方法區別濃硫酸,稀硫酸。濃鹽酸
首先濃鹽酸在空氣中有揮發性,所以你能看到出現白霧或者質量減小的是濃鹽酸
其次濃硫酸在空氣中有吸水性,一段時間過後質量增大的是濃硫酸
最後,質量不變的是稀鹽酸
不懂再來問我
吸水性、脫水性、腐蝕性。稀釋時,把濃硫酸沿杯壁緩緩倒入杯中,並不斷攪拌,使其散熱。因為濃硫酸溶於水會放出大量的熱。
D. 如何用化學和物理方法區分濃硫酸和稀硫酸
1.稱重法(物理):濃硫酸比稀硫酸密度大(98%的濃硫酸密度為1.84g/mL),故重的是濃硫酸。
2.粘度法(物理):濃硫酸是粘稠的液體,而稀硫酸則接近於水的粘度,所以將試劑瓶拿起搖動幾下,就可看出哪個是濃硫酸,液體較滿時可取少許於試管中振盪。
3.沸點法(物理):硫酸是高沸點的酸,98%的濃硫酸沸點為338℃,故可取少許於試管中加熱,先沸騰且有大量水蒸氣產生的為稀硫酸。難以沸騰的是濃硫酸。
4.稀釋法(物理):濃硫酸溶解於水放出大量的熱,故可在小燒杯中加10mL水,沿燒杯壁慢慢加酸(切不可將水加到酸中),溶解時放出大量熱的是濃硫酸。
5.鐵鋁法(化學):分別取少許於試管中,加入鐵絲或鋁片,無現象的是濃硫酸,有氣泡出現的是稀硫酸。因為濃硫酸在常溫時可使鐵、鋁等金屬表面快速氧化生成一種緻密的氧化膜而發生「鈍化」。
6.銅碳法(化學):分別取兩支試管,加入銅片或木炭後,再分別加入酸,然後加熱,能夠產生刺激性氣體的是濃硫酸。
7.膽礬法(化學):分別取兩支試管,加入膽礬少許,再分別加入酸,晶體溶解溶液變藍色的是稀硫酸,晶體表面變白色的是濃硫酸。
8.纖維素法(化學):分別用玻璃棒醮取兩種酸在紙或木材或棉布上畫痕,一段時間後,表面脫水炭化的是濃硫酸。
9.蔗糖法(化學):在小燒杯中加入約10g蔗糖,滴入1mL水後,再加入酸,能使蔗糖脫水炭化產生「黑麵包」的是濃硫酸。
10.露置法(物理):濃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一段時間後,質量增加的是濃硫酸。
11.食鹽(硝酸鈉)法(化學):在試管中加入少許食鹽,然後分別加入酸,產生刺激性氣體的是濃硫酸,食鹽溶解無刺激性氣體產生的是稀硫酸。
12.電導法(物理):取兩個碳棒作電極,插入酸中,電路中串聯上小燈泡,用兩節干電池構成閉合迴路,小燈泡發光且較亮的是稀硫酸,因為濃硫酸中水較少,絕大部分硫酸分子沒有電離,故自由移動的離子很少,導電性較差。
E. 濃硫酸濺到皮膚上,怎麼處理
如果不小心將硫酸滴在手上,立即大量的水沖洗,防止由於硫酸和水反應放出的熱將手灼傷,並塗上濃度為3%左右的碳酸氫鈉(碳酸氫鈉,化學式NaHCO₃,俗稱小蘇打,白色細小晶體)溶液,做完急救處理後,迅速到附近醫院做灼傷處理,避免對皮膚有進一步傷害。
特性
(一)理化性狀和用途
無色油狀腐蝕性液體,有強烈的吸濕性。密度:1.8g/cm³,熔點10.4℃,沸點: 338℃。用於製造硫酸銨、磷酸、硫酸鋁合成葯物、合成染料、合成洗滌劑合金屬酸洗劑。
(二)毒性
屬中等毒類。對皮膚粘膜具有很強的腐蝕性。
最高容許濃度:2 mg/m³
(三)短期過量暴露的影響
吸入:吸入高濃度的硫酸酸霧能上呼吸道刺激症狀,嚴重者發生喉頭水腫、支氣管炎甚至肺水腫。
眼睛接觸:濺入硫酸後引起結膜炎及水腫,角膜渾濁以至穿孔。
皮膚接觸:局部刺痛,皮膚由潮紅轉為暗褐色。
口服:誤服硫酸後,口腔、咽部、胸部和腹部立即有劇烈的灼熱痛,唇、口腔、咽部均見灼傷以致形成潰瘍,嘔吐物及腹瀉物呈黑色血性,胃腸道穿孔。口服濃硫酸致死量約為5毫升。
(四)長期暴露的影響
長期接觸硫酸霧者,可有鼻粘膜萎縮伴有嗅覺減退或消失、慢性支氣管炎和牙齒酸蝕等症狀。
(五)火災和爆炸
本品雖不燃,但很多反應卻會起火或爆炸,如與金屬會產生可燃性氣體,與水混合會大量放熱。著火時也不能用乾粉、泡沫滅火等方法,因為乾粉,泡沫的一些成分能與硫酸反應,應用二氧化碳滅火器撲滅火焰後再用石灰,石灰石等中和廢酸。
(六)化學反應性
本品為強氧化劑,與可燃性、還原性物質激烈反應,也能與高錳酸鉀反應生成極度危險的高錳酸酐。
(七)人身防護
吸入:硫酸霧濃度超過暴露限值,應佩戴防酸型防毒口罩。
眼睛:帶化學防濺眼鏡。
皮膚:戴橡膠手套,穿防酸工作服和膠鞋。工作場所應設安全淋浴和眼睛沖洗器具。
(八)急救
吸入: 將患者移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有呼吸道刺激症狀者應吸氧。
眼睛:張開眼瞼用大量清水或2%碳酸氫鈉溶液徹底沖洗。
皮膚:立即用大量冷水沖洗(濃硫酸對皮膚腐蝕強烈,實際操作應直接大量冷水沖洗),然後塗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以防灼傷皮膚。
口服:立即用氧化鎂懸浮液、牛奶、豆漿等內服。
註:所有患者應請醫生或及時送醫療機構治療。
(九)儲藏和運輸
與可燃性和還原性及強鹼物質分開。
包裝號為5(甲)、8(甲)(十)。
(十)安全和處理
注意對硫酸霧的控制,加強通風排氣。車間內要有方便的沖洗器具。
註:在稀釋酸時決不可將水注入酸中,只能將酸注入水中,並且要緩慢注入同時不斷攪拌。
F. 中學化學中什麼裝置可以除掉硫酸酸霧
硫酸霧等酸霧治理方法有抑製法和凈化法兩種。凈化法中有吸收法、吸附法、絲網過濾法、除霧法。1、吸收法:通過排氣罩捕集的含酸霧廢氣進入吸收設備,用流體吸收液吸收凈化酸霧的方法。常用的化學吸收法有鹼液吸收、氧化吸收和還原吸收三種鹼液。吸收採用的吸收劑有NaOH、Na2CO、CaCO3、Mg(OH)2等吸收劑。氧化吸收主要是在鹼液中加入適量氧化劑,如KMn(OH)2或臭氧,以提高凈化效率。還原吸收是用還原劑如H2SO4、Na2S、NaOH等與酸霧反應:常用的吸收設備有噴淋塔、填料塔和篩板塔等。
2、吸附法:使通過排氣罩捕集的含酸霧廢氣進入吸附設備,用吸附劑吸附凈化酸霧的方法。吸附劑吸附酸霧分為物理吸附和化學吸附兩種。吸附劑主要為活性炭或其它一些對介質有較強吸附能力的物質。
G. 關於濃硫酸
(一)、硫酸
1、物理性質
純硫酸是一種無色油狀液體,沸點高,難揮發;易溶於水,能與水以任意比混溶,且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
常用濃硫酸的質量分數為98.3%,密度為1.84g/cm3,沸點338℃,物質的量濃度:
2、化學性質
硫酸在濃度不同的溶液中主要存在形式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性質。稀硫酸中,由於硫酸安全電離,H2SO4=2H++SO42-,故H2SO4主要以H+、SO42-形式存在,其性質 一是具有酸的通性,二是SO42-的性質,如發生沉澱反應等。濃硫酸中,硫酸主要以分子形式存在,故主要如下特性:
(1)吸水性
吸水性是指H2SO4所具有的吸收游離水分的性能。這里的游離水分包括空氣中所含的水蒸氣,物質中的濕存水及結晶水合物中的結晶水等。
濃硫酸之所以能吸收游離的水分,是因為濃硫酸和水可以結合形成穩定的水合物H2SO4+nH2O=H2SO4·nH2O(n=1,2,4等)。這些水合物在低溫時甚至可以以晶體的形式從溶液中析出。
濃硫酸可作乾燥劑,可乾燥O2、H2、CO、CO2、SO2、Cl2、HCl、N2、CH4等氣體。對於那些還原性及鹼性的氣體,如HI、HBr、H2S、NH3等,則不能用濃硫酸乾燥。
(2)脫水性
脫水性是指濃H2SO4將許多有機物(特別是糖類)中的H、O原子按照水分子中H、O原子個數比脫去的性質。
濃硫酸對人體皮膚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如果不慎在皮膚上沾上濃硫酸時,應立即用布拭去,然後迅速用大量水沖洗,最後塗上3%—5%的NaHCO3溶液。
檢驗濃硫酸最簡便的方法——蘸濃H2SO4在紙上寫字。
(3)強氧化性
濃硫酸可氧化大多數金屬(除Pt和Au)和其他還原性物質(如H2S、HBr、HI、Fe2+等)
注意:
①往蔗糖中滴加一定量的濃H2SO4,加熱。
觀察到現象是蔗糖變黑,最終生成疏鬆多孔、海綿狀的特質,並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產生。
②鈍化:常溫下,一些較活潑金屬(如Fe,Al等)與濃H2SO4接觸,在金屬表面形成一層緻密的氧
化物薄膜,從而阻止內部的金屬繼續跟硫酸發生反應。金屬的鈍化是化學變化,不是物理變化。
③濃H2SO4的貯存、運輸:常溫下,可用密閉的鐵或鋁制容器、貯存、運輸濃H2SO4。
④金屬與濃H2SO4反應時,金屬一般被氧化成較高價態的硫酸鹽,還原產物是SO2,不是H2,非金屬
與濃H2SO4反應時,非金屬一般被氧化成最高價氧化物或含氧酸,濃硫酸一般被還原為SO2。
3、用途
(1)制化肥
如制普鈣(即過磷酸鈣):
(2)合成某些試劑的原料
如制揮發性酸:
制弱酸:
(3)可用作乾燥劑、酸洗、制炸葯、農葯、醫葯、染料等
H. 皮膚不慎沾上濃硫酸,正確的處理方法
立即用大量冷水沖洗(濃硫酸對皮膚腐蝕強烈,實際操作應直接大量冷水沖洗),然後塗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以防灼傷皮膚。
濃硫酸,俗稱壞水,化學分子式為H₂SO₄,是一種具有高腐蝕性的強礦物酸。濃硫酸指質量分數大於或等於70%的硫酸溶液。濃硫酸還具有強腐蝕性:在常壓下,沸騰的濃硫酸可以腐蝕除銥和釕之外所有金屬(甚至包括金和鉑),其可以腐蝕的金屬單質種類的數量甚至超過了王水。
硫酸在濃度高時具有強氧化性,這是它與稀硫酸最大的區別之一。同時它還具有脫水性,難揮發性,酸性,吸水性等。
(8)如何用物理方法去除濃硫酸擴展閱讀:
危險特性:與易燃物(如苯)和有機物(如糖、纖維素等)接觸會發生劇烈反應,甚至引起燃燒。能與一些活性金屬粉末發生反應,放出氫氣。遇水大量放熱,可發生沸濺。具有強腐蝕性。
泄露處理:迅速撤離泄漏污染區人員至安全區,並進行隔離,嚴格限制出入。建議應急處理人員戴自給正壓式呼吸器,穿防酸鹼工作服。不要直接接觸泄漏物。盡可能切斷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溝等限制性空間。
小量泄漏:用砂土、乾燥石灰或蘇打灰混合。也可以用大量水沖洗,洗水稀釋後放入廢水系統。大量泄漏:構築圍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轉移至槽車或專用收集器內,回收或運至廢物處理場所處置。
I. 怎樣將發煙硫酸分解成濃硫酸
下午好,兩種方法都可以。用物理方法就是把發煙硫酸放置於耐酸的真空設備中抽除掉裡面的過量三氧化硫就行(發煙硫酸本身就是濃硫酸和三氧化硫的不穩定結合物),化學方法則是將它倒入大量冷水中高度稀釋使過量三氧化硫進一步與水反應生成硫酸之後再通過加強熱條件蒸發出多餘的水濃縮,無論是哪一種操作都必須小心謹慎,請酌情參考。不過發煙硫酸很難製取這樣一分解不就浪費了么……
J. 除去濃硫酸的的方法帶方程式
除去濃硫酸的的方法有:
1) 用水洗, 因為硫酸溶於水。
2)用鹼中和, 再水洗除去硫酸鈉
反應方程式是:
H2SO4 + 2NaOH —〉Na2SO4 + 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