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方法技巧 > 如何判斷種群的調查方法

如何判斷種群的調查方法

發布時間:2022-06-08 22:04:21

A. 年齡組成怎樣調查,怎樣用樣方法調查種群關系

前天,有一學生問一個問題,種群年齡組成怎麼調查?我想了想覺得用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調查好像不是太行,因為對於一個種群,出來覓食的大多是成年個體,太老的可以出來,但太小的不出來,你怎麼判斷年齡組成?所以我說回去查下。
今天讀了林祖榮老師的《探究式形成概念的有效途徑》一文,再次佩服林老師的講課風采。太完美了,佩服!文中正好一句話,講到了這里,不知道怎麼理解:「不過,我們要注意到這兩種方法都是調查研究的方法,而不僅僅局限於調查種群的密度。如樣方法是對大樣本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的取樣方法,研究種群間的相互關系、群體內的數量、性別比例及年齡組成等也可以採用這種方法。」
1.群體內的數量,這個好理解,就是種群數量。
2.性別比例也好理解,可以有個題目來例證。
3.用樣方法怎麼研究種群間的相互關系?
(2011·北京,2)在生態學研究中,下列方法與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
A.給海龜安裝失蹤器調查其洄遊路線 B.給大雁佩戴標志環調查其遷徙路線
C.用樣方法研究固著在岩礁上貝類的種群關系 D.用標志重捕法調查烏爾黃鼠的豐(富)度

林老師的兩篇文章中相關的描述:文章1、《生態學中幾道易錯試題的分析》 [例1](2011北京卷)在生態學研究中,下列方法與研究目的不相符的是 A.給海龜安裝示蹤器調查其洄遊路線 B.給大雁佩戴標志環調查其遷徙路線 C.用樣方法研究固著在岩礁上貝類的種群關系 D.用標志重捕法調查達烏爾黃鼠的豐(富)度 [解析]示蹤器與標志環都是示蹤作用的,可用於研究動物洄遊與遷徒線路,盡管教材中並未涉及,但這屬於常識的范疇。樣方法與標志重捕法都是教材中介紹的調查種群數量或密度的方法,前者用於分布位置相對固定或移動范圍很小的生物的調查,如植物與土壤動物、固著於岩礁上的貝類等;後者用於移動范圍較大的生物的調查,如草原上的鼠、蝗蟲等。如果考生只是機械地理解樣方法是用來調查種群的數量或密度的,那麼就非常容易誤選C。事實上,樣方法研究是取樣研究的一種方法,無論是研究種群密度,還是研究種群關系(種內關系、種間關系)等,只要這些生物相對不移動或移動范圍很小,就可以採用取樣方的方法。標志重捕法可以用來調查達烏爾黃鼠的種群數量或密度,但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量的多少,這里混淆了種群密度與物種豐富度的概念。 答案:D
文章2、《探究是形成概念的有效途徑》 師:(肯定學生的回答並作總結)今天我們學習了調查種密度的兩種調查方法。這兩種方法有什麼適用於什麼類型的生物呢?生:樣方法適於不活動的生物或者活動范圍較小的生物,如植物;標志重捕法適用於活動范圍較大的動物。 師:對。不過,我們要注意到這兩種方法都是調查研究的方法,而不局限於調查種群的密度。比如樣方法是對大樣本研究對象進行研究的取樣方法,研究種群間的相互關系、群體內的數量性別比例以及年齡組成等,均可採用這種取樣的方法。今天的課我們上到這兒,下節課我們去野外用樣方法進行種群的實地調查。 在本課例中,要形成的概念主要有:樣方法、標志重捕法、種群和種群密度。
藤壺和小藤壺的競爭的例子可為樣方法可以用於調查種間關系提供依據。
生活在潮間帶的藤壺與小藤壺之間的競爭。藤壺在其生長和增殖過程中,常常覆蓋和擠壓小藤壺,從而壓制了小藤壺的生存;小藤壺的存在對於藤壺的生長影響很小。但藤壺對於缺水非常敏感,乾燥是限制藤壺在潮間帶分布上限的主要因素。所以,在潮間帶上部乾燥缺水的地方,小藤壺能生活的很好。(生態學)
通過上面的資料可以看出,通過樣方法統計觀察不同的生物的分布情況可以推測他們的關系。

B. 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

(1)估算植物種群密度常用方法是樣方法.①樣方形狀:一般以正方形為宜.②取樣方法:五點取樣法和等距取樣法.
(2)動物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是標志重捕法測量方法:在被調查種群的活動范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後再放回原來的環境中,經過一段時間後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數占總個體數的比例,估計種群密度.
故答案為:
(1)樣方法 ①正方形 ②五點 等距
(2)標志重捕法 重捕 標記個體數

C. 生物學中有幾種調查方法

調查:1、生態調查
(1)種群密度調查:植物---樣方法(選取樣方時,要隨機選取)
動物---標記重捕法
微生物---顯微鏡直接觀察(要用到血細胞計數板)
(2)群落物種豐富度調查
2、遺傳調查
(1)發病率調查---在隨機人群中進行
(2)遺傳方式調查----在家系中調查(就是家族系譜圖判斷遺傳病種類)

A、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觀察法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
B、實驗法是生物研究的主要方法.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
C、調查是科學探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調查時首先要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定合理的調查方案;如果調查的范圍很大,就要選取一部分調查對象作為樣本調查過程中要如實記錄.對調查的結果要進行整理和分析,有時要用數學方法進行統計.

D. 調查種群密度的方法適用范圍樣方法的取樣方法幾種計數原則

1.樣方法,也叫樣本法:主要用於移動能力較低,種群密度均勻的種群;
用樣方法計數時,首先要計數樣方內部的個體,對於處在邊界上的植株,應該只計數相鄰兩條邊上的植株,不應四條邊上的植株都計,也不能四條邊上的植株都不計;五點取樣法、等距取樣法等
2.標志重捕法:用於活動能力強、活動范圍廣的種群
3.黑光燈誘捕法(測得的是相對密度)等

E. 高中生物種群密度調查方法都有些什麼

調查種群密度用:標志重捕法,樣方法,去除取樣法,直接計數法

1、標志重捕法(調查取樣法、估演算法):

①、在被調查種群的活動范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後再放回原來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數占總個體數的比例,估算種群密度。

②、種群數量=第一次捕獲並標志數×第二次捕獲數÷第二次捕獲中有標志數

2、樣方法:

①、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算每個樣方內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密度的估算值。

②、常用取樣方法:五點取樣法、等距離取樣法。

3、去除取樣法

在一個封閉的種群里,隨著連續的捕捉,種群數量逐漸減少,同等的捕捉力量所獲取的個體數逐漸降低,逐次捕捉的累積數就逐漸增大。當單位努力的捕捉數等於零時,捕獲累積數就是種群數量的估計值。

4、直接計數法

通過顯微鏡利用血球計數板進行較大單細胞微生物計數的操作方法,這是一種常用的徽生物計數方法,此種方法簡便、快速、直觀。

(5)如何判斷種群的調查方法擴展閱讀:

種群密度調查則是構建種群數量變化模型的基礎,其方法有兩種:一種是直接逐個計數法,適用分布范圍小、個體較大的種群,統計的結果完全符合實際值,是一種精準的方法。

但在一般情況下,由於種群個體數繁多,其大小不一,再加之因動物的穴居、隱藏和飛翔等原因,逐一計數是很困難的,這時常常只計數種群的一小部分,用來估計整個種群的種群密度,這種方法稱為取樣調查法(估演算法),這就是經常用到的另一種方法。

影響因素:

1 種群增長率

出生率、死亡率以及遷入率、遷出率決定種群大小和種群密度。年齡增長型的種群密度會越來越大;性別比例失調,繁殖率低,種群密度將降低;若出生率大於死亡率,種群密度將增大

2 密度制約

一旦種群大小超過了環境的容納量,其個體數必將逐漸減少,要麼出生率有所回落,要麼死亡率有所升高,其中主要受食物資源與天敵種群因素制約。

3 隨機性

在自然狀態下,動植物及微生物種群總是受到隨機過程的干擾。包括環境隨機性與災難性隨機性,以相同的方式作用於所有個體,與種群大小及其他參數無關,任何環境因素都會對種群參數產生不可預測的影響,其中主要是氣候因素和領地面積。

F. 動物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有哪些

看什麼動物吧
可以用一個標志重捕法。
捕捉100隻,標志,然後放掉,用同樣的捕捉努力(如相同數量的陷阱,同樣多的獵人)捕捉,捉到100隻中有多少只是曾經抓過的。
可以推斷出種群密度。設有10隻是捉過得,那麼總數就是100*100/10=1000

G. 生物上的四種調查方法是什麼

生物學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四種:

①觀察法

觀察法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生物科學的很多重大發現或發明都源於細致的觀察。觀察法就是在自然狀態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計劃,用自己的感觀外加輔助工具,對客觀事物進行系統的感知和描述,以發現和驗證科學結論。

②調查法

調查是科學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是了解生物種類、生存環境和外部形態等常用的研究方法。調查法一般是在自然的過程中進行的,通過訪問、座談、問卷、測驗和查閱書面材料等方式去搜集反映研究對象的材料。

科學調查的步驟:明確調查目的和調查對象→制訂合理的調查方案→實施實驗調查方案,並如實做好記錄→對調查情況和結果進行整理和分析→寫出調查報告。

③實驗法(如對照實驗和模擬實驗)

生物學是在實驗的基礎上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門自然科學。利用實驗的方法進行科學探究是現代生物學的重要方法。實驗法就是利用特定的器具和材料,通過有目的、有步驟的實驗操作和觀察,記錄、分析,發現或驗證科學結論。

④測量法

(7)如何判斷種群的調查方法擴展閱讀:

實驗的設計過程

從研究過程的大體步驟來看,實驗方法與一般實證研究(即經驗研究)相類似,通常可分以下幾個步驟:

1、在對現實經濟生活中各種現象作觀察思考並對有關文獻進行回顧分析的基礎上,確定研究問題;

2、根據理論,作出合乎邏輯的推測,提出假設命題;

3、設計研究程序和方法;

4、搜集有關數據資料;

5、運用這些數據資料對前面提出的假設命題進行檢驗;

6、解釋數據分析的結果,提出研究結論對現實或理論的意義以及可以進一步研究或改進的餘地。

在實驗研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第3個步驟——實驗設計過程,它是實驗研究的核心。實驗研究用以檢驗假設的數據是對實驗現象觀察得到的,因此實驗的設計如何直接關系研究成敗。

仔細觀察已有的實驗研究成果,可以發現,在以上步驟的具體實施上,實驗方法與經驗研究方法還是有所不同的。這一點在第2個步驟中就已經顯示出來。

將假設命題具體化為可以檢驗的模型,與實驗設計有直接關系,研究者在對研究結果做出理論預期(即假設)時,必須考慮實驗的可實施性;在建立可證偽的檢驗模型時必須考慮變數的值可以通過實驗取得。研究的第4個步驟是數據資料收集,在實驗研究中就是實施實驗並記錄實驗情況。

實驗研究中用於假設檢驗的數據來自研究者自己設計的實驗,而經驗研究應用的數據來自經驗,如統計資料或報刊雜志(即現實世界中存在的數據),這個差別在方法定義時就已經明確。

實驗的影響因素

實驗設計影響因素

外部環境設計

行為者內因設計

影響因素控制方法

根據行為影響因素變化的特性不同,可將其控制方法區分為組間控制和組內控制。

組間控制方法

組內控制方法

參考資料:網路-實驗研究方法

H. 調查種群密度的幾種方法及特點

1.種群密度的調查方法很多,有的方法可以使用多種生物,有的生物可能可以用多種方法都可以進行。
2.每一種方法都有適用范圍,比如標志重捕法一般適用於哺乳類、鳥類、魚類、昆蟲和腹足類等動物,但只是一般,應該也有特例。我認為蝸牛的活動力不較弱,可能用樣方法更適合,也許這是一個特例。

I. 物種豐富度的調查方法

我還是和你說詳細點吧.物種的密度是指同一種生物的數量的多少,而豐富度是指物種的多少,即有多少種生物,物種越多,豐富度越大.調查物種密度的方法有:
1.逐個計數法——調查分布范圍較小,個體較大的種群時.
2.估演算法———調查分布范圍較大,個體較小的種群時.有樣方法,標志重捕法,黑光燈誘捕法.樣方法適用范圍:植物種群密度,昆蟲卵的密度,蚜蟲、跳蝻的密度等.常用取樣
①點狀取樣法
②等距取樣法
標志重捕法適用范圍:哺乳類、鳥類、爬行類、兩棲類、魚類和昆蟲等動物.
黑光燈誘捕法適用范圍:適用於趨光性的昆蟲 調查土壤中小動物物種豐富度的統計方法:有目測估計法和記名記數法.常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採集、調查.
物種豐富度的調查方法有:(方法差不多)
1.目測估計,就不用說了吧~眼睛看一眼,大概多大的面積內有多少
2.記名計數就是你呆在一個地方不動,然後看周圍的物種.記住名字、數量
3.樣方法,就是隨便取一塊方形土地(當然,要具有代表性的),然後在這個方形內有哪些.然後知道你要測的面積,一乘結果就出來了.(大多用於植物)
4.標記重補只用於動物.就是比如說你抓了10隻兔子,標記好後,放回原來的棲息地.過幾天再抓N只兔子,看看被標記的佔得百分率.

J. 種群密度調查方法有哪些

種群密度調查方法以及具體操作如下:

1、樣方法

其原理是:在被調查種群的分布范圍內,隨機選取若干個樣方,通過計數每個樣方內的個體數,求得每個樣方的種群密度,以所有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作為該種群的種群密度估值。

2、標志重捕法

其原理是:在被調查種群的活動范圍內,捕獲一部分個體,做上標記後再放回原環境,經過一段時間後再進行重捕,根據重捕到的動物中標記個體占總個體數的比例,來估計種群密度。

即若將該地段種群個體總數記為N,其中標志數(重捕前放回的標志個體數)為M,重新捕獲的個體數為n,重捕中被標志的個體數為m,則有N:M=n:m。

3、去除取樣法

在一個封閉的種群里,隨著連續的捕捉,種群數量逐漸減少,同等的捕捉力量所獲取的個體數逐漸降低,逐次捕捉的累積數就逐漸增大。當單位努力的捕捉數等於零時,捕獲累積數就是種群數量的估計值。

4、直接計數法

通過顯微鏡利用血球計數板進行較大單細胞微生物計數的操作方法,稱為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這是一種常用的徽生物計數方法,此種方法簡便、快速、直觀。顯微鏡直接計數法是將少量待測樣品的懸浮液置於一種特別的具有確定面積和容積的載玻片上(血球計數板),在顯微鏡下直接計數,然後推算出含菌數的方法。

血球計數板是常用的計菌器之一,有兩種規格:一種規格是 2mm x 2mm x 0.1mm方格,另一種規格是1mm x 1mm x 0.1mm方格。

(10)如何判斷種群的調查方法擴展閱讀:

標記重組法的注意事項:

1、選擇的區域必須隨機,不能有太多的主觀選擇;

2、對生物的標記不能對其正常生命活動及其行為產生任何干擾;

3、標記不會在短時間內損壞,也不會對此生物再次被捕捉產生任何影響;

4、重捕的空間與方法必須同上次一樣;

5、標記個體與自然個體的混合所需時間需要正確估計;

6、對生物的標記不能對它的捕食者有吸引性。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種群調查

閱讀全文

與如何判斷種群的調查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led軌道射燈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13
淘寶賣家留言欄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769
種菜的方法視頻教程大全 瀏覽:884
秋天嗓子啞了有什麼方法可以恢復 瀏覽:848
小企業會計制度設計的研究方法 瀏覽:695
數學廣角的方法與技巧圖片 瀏覽:331
比利時壺使用方法 瀏覽:806
用簡便方法計算65000除以700 瀏覽:638
帶狀皰疹中醫治療方法 瀏覽:154
換熱器的計算方法 瀏覽:140
電子秤的安裝方法圖解 瀏覽:892
三星電話儲存位置在哪裡設置方法 瀏覽:574
自製最簡單的折疊方法 瀏覽:239
15X104用簡便方法計算 瀏覽:851
excel如何轉換成word無表格的方法 瀏覽:210
高速離心機使用方法 瀏覽:737
去除手機網路緩存的方法 瀏覽:914
辣椒鹼檢測方法 瀏覽:40
烏葯種植方法 瀏覽:181
平常如何側方入庫最笨方法 瀏覽: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