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群的空間分布種群的空間關系,可以分為靜態和動態兩個方面。靜態的研究包括種群的分布型或格局。動態的研究包括種群個體或集群在空間位置上的變動或運動狀況。種群中的個體在生活空間的相對位置或分布格局,稱內分布型(internaldistributionpattern)。內分布型通常分為三類:(1)均勻型(uniform)成的主要原因是種群內個體間的競爭,種群內各個體在空間的分布呈等距離,株行距一定的人工栽培植物屬均勻型。(2)隨機型(random),指種群內個體在空間分布是隨機的,即每個個體的分布概率相等。這種分布型比較少見,只有在生境條件對於很多種的作用都差不多,或某一主導因子呈隨機分布時才能形成。如某些植物在最初入侵某地時,常呈隨機分布,麵粉中的黃粉蟲也是隨機分布。(3)集群型(clumped)種群內個體在空間分布極不均勻,呈塊狀或呈斑點狀,成簇、成群密度分布。各群的大小,群間距離以及群內個體的密度都不相等的,是一種最廣泛分布格局。
② 調查群落豐富度的方法是什麼
對於活動力強的生物,如鳥類等,採用標記重捕法進行調查;對於活動力弱的,如草地上的蒲公英、葉片上的蚜蟲等,採用樣方法進行調查;對於土壤中的小動物的調查研究,由於其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而且身體微小,常採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採集、調查。即用一定規格的捕捉器(如採集罐、吸蟲器)進行取樣,通過調查樣本中小動物的種類和數量來推測某一區域內土壤動物的豐富度。
③ 什麼是生物群落演替 你認為怎樣研究群落演替
群落演替可分為出生演替與次生演替。
初生演替即:在一個沒有植物覆蓋的地面上或原來存在植被,但後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如裸岩、沙丘、火山岩上發生的演替。
發生於乾燥地面的旱生演替系列:如果是發生在森林氣候環境下,其演替系列可概括為:裸岩→地衣群落→苔蘚群落→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
喬木群落;發生於水域里的水生演替系列:如果發生在淡水湖泊里,其演替系列可概括為:開敞水體→沉水植物群落→浮葉植物群落→挺水植物群落→濕生植物群落→陸地中生或旱生植物群落。
次生演替:原來的植物群落由於火災、洪水、崖崩、火山爆發,風災、人類活動等原因大部消失後所發生的演替。由其他地方進入或殘存的根系、種子等重新生長而發生的。可認為它是原生演替系列發展途中而出現的。這種逐漸發生的演替系列稱為後成演替系列。
至於如何研究……先來物種抑制後來物種,使後者難以入侵和發育,因而物種替代沒有固定的順序,各種可能都有,其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哪一種先到。演替在更大程度上決定於個體的生活史對策,因而難以預測。在該模型中沒有一個物種可以被認為是競爭的優勝者,而是決定於先到該地,所以演替往往是從短命種到長命種,而不是由規律、可預測的物種替代。
④ 研究群落的基礎是什麼
A、群落由許多種群構成,研究種群是研究群落的基礎,A正確;
B、不同群落的物種數目一般是不同的,B正確;
C、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除了豐富度還有空間結構、群落的演替等,C錯誤;
D、任何一個群落中,物種都是通過一定的聯系聚集在一起的,D正確.
故選:C.
⑤ 水處理生物學,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它們的優勢和不足是什麼
研究方法有很多的
**************************************************************
如果你對這個答案有什麼疑問,請追問,
另外如果你覺得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請千萬別忘記採納喲!
***************************************************************
⑥ 植物群落結構調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一、 目的與要求
通過調查研究,對植物群落作綜合分析,找出群落本身特徵和生態環境的關系,以及各類群落之間的相互聯系.
二.用品與材料
1.測量儀器:指南針,經緯儀,氣壓高度表,測繩,計步器.
2.調查測量設備:鋼捲尺,剪刀,標本夾,採集杖,各種表格,記錄本,標簽.
3.文具用品:彩筆、鉛筆、橡皮、小刀、米尺、繪圖薄、資料袋等.
4.採集工具:鐵鏟、枝剪、土壤袋、標本夾、標本紙、放大鏡、昆蟲採集箱.
三、內容與方法
(一)樣地的設置
1.取樣數目
如果群落內部植物分布和結構都比較均一,則採用少數樣地;如果群落結構復雜且變化較大、植物分布不規則時,則應提高取樣數目.
2.取樣技術
無樣地取樣技術(指不規定面積的取樣,如點四分法.)、有樣地取樣技術(指有規定面積的取樣,如樣方法(最小面積調查法)、樣線法).
(1)樣方法:在一塊樣地單位上選定樣點,將儀器放在樣點的中心,水平向正北0°,東北45°,正東90°引方向線,量取相應的長度.則四點可構成所需大小的樣方.
① 樣方的范圍: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小面積統計植物種類數目,並逐步向外圍擴大,同時登記新發現的植物種類,直到基本不再增加新種類為止.
② 面積擴大的方法
A.從中心向外逐步擴大法:通過中心點0作兩條互相垂直的直線.在兩條線上依次定出距離中心點的位置.將等距的四個點相連後即可得到不同面積的小樣方.在這些小樣地中統計植物種數.如圖1.
B.從一點向一側逐步擴大法:通過原點作兩條直角線為坐標軸.在線上依次取距離原點的不同位置,各自作坐標軸的垂線分別連成一定面積的小樣地.統計植物種數.
C.成倍擴大樣地面積法:按照圖3所示方法逐步擴大,每一級面積均為前一級面積的2倍.
③ 記錄方法:以面積大小為x軸,以種數為y軸,填入每次擴大面積後所調查的數值.並連成平滑曲線.則曲線上由陡變緩之處相對應的面積就是群落的最小面積.
④ 植物群落調查所用的最適樣方大小:喬木層慣用樣方大小為10×10~40×50m2,灌木層為4×4~10×10m2,草本層為1×1~3×3.3m2.
⑤ 樣方數目:喬木:2個;灌木:3個;草本:5個.
(2)樣線法
① 樣線的設置:主觀選定一塊代表地段,並在該地段的一側設一條線(基線).然後沿基線用隨機或系統取樣選出待測點(起點).沿起點分別布線進行調查.
② 樣線的長度和取樣數目:草本:6條10m樣線;灌木:10條30m樣線;喬木:10條50m樣線.
③ 樣線的記錄:在樣線兩側0.5m范圍內記錄每種植物的個體數(N).
(3)四分法(中心點四分法,中點象限法)
① 樣點選定:在選定調查地塊之後,在調查地塊內隨機布點(樣點).每個調查地段的取樣點理論值至少要20個點.
⑦ 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硏究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樂
回答
種群、群落和生態系統硏究有哪些常用的方法?
⑧ 研究種群和群落的動態變化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種群動態研究的基本方法有野外調查掌握資料,實驗研究證實假說或進行驗證,以及通過數學模型進行模擬研究並對未來動態變化作出預測。
種群動態研究種群數量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變動規律,即研究下列問題:1.有多少(數量和密度)。2.哪裡多,哪裡少(分布)。3.怎樣變動(數量變動和擴散遷移)。4.為什麼這樣變動(種群調節)。
⑨ 群落是指什麼因此研究生物群落要以研究什麼為基礎
(1)群落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所有的種群組成一個群落,因此,研究生物群落要以種群研究為基礎.
(2)森林中植物的分層與光照有關,而動物的分層是因為食物和棲息空間不同.
(3)統計土壤動物豐富度的方法有記名計演算法和目測估計法,其中記名計演算法指在一定面積的樣地中,直接數出各種群的個體數目,一般用於個體較大,種群數量有限的群落.
故答案為:
(1)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所有的種群組成一個群落 種群
(2)光照 食物、棲息地
(3)記名計演算法目測估計法
⑩ 微生物群落結構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分離培養技術在土壤微生物的研究中有很大的局限性,因為土壤中的微生物大部分還處於不能被分離培養狀態.隨著微生物研究技術的發展尤其是分子生物學技術的發展,一系列不依賴於培養的技術在土壤微生物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本文介紹了生物標志物法、SCSU、DNA復性分析、DGGE、TGGE、ARDRA、T-RFLP、SSCP、PAPD和ERIC-PCR圖譜分析等方法在土壤微生物群落結構研究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