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公共政策分析的原則是什麼
(一)系統性原則
在人類社會中,一切事物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共同組成了多層次復雜系統,政策系統就是社會這個大系統中的一個分系統。在政策系統中,各項政策相互聯系,彼此協調,形成了具有一定結構、層次、功能的開放性政策體系
(二)預測性原則
政策系統是動態的。制定政策依據的是所獲取的過去和現在的有關行為和結果的參數和變數,但它又是發生效用於未來。制定政策可以說是對未來行為所作的一種設想,是在事情發生之前的一種預先分析與選擇,因此,制定政策具有明顯的預測性。
(三)協調性原則
政策的協調性原則有兩層含義:一是指政策所指向的社會利益與價值的協調,一是指政策系統中各層次、各類型的政策的協調。協調的目的是為了保持某種平衡。在社會生活中,人與事物具有不一致的一面,即對立面;也有相互聯系的一面,尤其是互補的一面。
(四)信息化原則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公共政策活動過程就是對政策信息進行搜集、傳遞、加工、使用、反饋的過程。在政策過程中,對社會問題的感知是其初始階段,這個階段的任務就是搜集或察覺信息,這是發現問題、進入政策議程的關鍵環節。
(五)科學性原則
政策科學是一門綜合性、交叉性、應用性極強的科學。歷史經驗證明,科學的政策能帶來社會的文明與進步;相反,一項違背了科學原則的錯誤政策能對社會產生負面影響,甚至導致災難性的後果。因此,公共政策分析應遵循科學的規律、按照科學的原則和方法來進行。
(六)民主性原則
首先,政府所制定的政策必須體現人民的意志,真正代表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其次,公共政策必須保障民眾在國家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個生活領域中,享有同等的權利與公平的利益;第三,公共政策的制定必須遵循法定的、科學的、民主的程序和方法;第四,政策過程的各階段都必須有廣大人民群眾的充分參與。
② 如何理解公共政策分析的三種模式
內容—過程分析模式
這是美國學者麥考爾與韋伯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強調公共政策分析應集中在內容與過程的分析上,主張使用規范性分析和描述性分析兩種方法。
系統分析模式
這是美國行政學家沃爾夫提出的分析模式。它強調政策分析既要重視對政策制定的分析,也應加強對政策執行的分析。
信息轉換分析模式
這一模式是由美國學者鄧恩提出的。該模式認為,公共政策分析主要是事實、價值、規范三大問題,由此產生了經驗方法、評價方法、規范方法三種分析方法。
③ 公共政策分析
1、全體一致規則:指行政決策方案的通過需要參與行政決策的全體投票都對某項行政決策方案投贊成票。在這種決策規則之下,一項行政決策方案的通過,取決於全體投票人一致同意,只要其中任何一個投票人投了反對票,其他人的一致選擇結果就無效。
2、公眾議程:指某個社會問題已引起社會公眾和社會團體的普遍關注,他們向政府部門提出政策訴求,要求採取措施加以解決這樣一種政策議程。從本質上講,公眾議程是一個眾人參與的討論過程,使一個問題從某個群體擴展到社會普通公眾。
3、內在創始型:決策訴求源於政府機構內部的人員或部門,其擴散的對象僅限於「體制內」的相關團體和個人,客觀上不涉及社會一般公眾,擴散的目的是為了形成足夠的壓力以使決策者將問題列入政府議程。
4、外在創始型:決策訴求由政府系統以外的個人或社會團體提出,經闡釋(對決策訴求進行解釋和說明)和擴散(通過一定方式把決策訴求傳遞給相關群體)進入公眾議程,然後通過對政府施壓的手段使之進入政府議程。
1、
(1)公共政策目標的多元性、復雜性和彈性,難於用具體、量化的指標來表示。
(2)公共政策效果的多樣性和影響的廣泛性,加上許多影響政策的因素難於測定,給政策平價帶來很大困難。
(3)政策資源的混合使得政策的成本難於核定,而政策行為的重疊使得各種政策的效果混雜在一起,很難將某些政策的實際效果從總體效果中區分出來。
(4)行動與效果之間因果關系的不確定性,例如突發事件的介入等。
(5)信息獲取的難易程度不同。
(6)公共政策評價的資源保障水平不同,主要是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
(7)相關機構和人員的態度,他們的態度取決於政策評價結果對其利益的影響。
2、
(1)行政手段——最基本的手段,是行政機關採用規章制度、命令指示、組織紀律等方式來推進公共政策的執行,具有權威性、強制性、具體性、無償性、發揮作用快等特點,值得強調的是,行政手段容易產生「一刀切」、瞎指揮等現象,因此不能濫用,必須有強而有效的監督。
(2)法律手段——通過法律、法令、司法、仲裁等工作來調整政策執行活動中的各種關系,除具有權威性和強制性的特點外,還具有穩定性、規范性和程序性的特點。
(3)經濟手段——根據客觀經濟規律和物質利益原則,利用各種經濟杠桿,調節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各種經濟利益關系,以促進政策順利實施,具有間接性、有償性、關聯性等特點。
(4)說服引導手段——較少有強制性,採取循序漸進、耐心說服的手段,是更易被政策對象接受的執行方式。
(5)技術手段——採用網路技術、信息技術等現代化科學技術,改進政策執行的方式,提高政策執行的效率。例如網上工程招標、網上征稅等電子政府工程的實施。
3、
(1)政治原則的偏離——威脅社會穩定的問題無法進入政策議程。
(2)價值體系的排斥——與社會主流價值規范相沖突的問題難進入政策議程。
(3)政府體系的封閉——政務信息閉塞、決策過程封閉、公眾與決策者互不了解,在這種情況下,公眾察覺的社會問題很難進入政府議程。
(4)承受能力不足——政策問題超出了決策者的承受能力,遭到其排斥和迴避。
(5)表達方式的失當——有法定的正常渠道不選,偏選擇非法的渠道;不去正式場合闡述,偏喜愛地下活動;原本可以和平解決,卻非要採取過激行為等。
4、
(1)政治領導。
(2)危機事件。
(3)抗議活動。
(4)傳媒曝光。
④ 公共政策問題分析的一般步驟是什麼
(1)管制功能政策問題的解決,可以通過政策對象不做什麼來達成政策目標。政策主體要制約、禁止政策對象不做什麼,或者說要使政策對象不發生政策主體不願見的行為,就須使政策對政策對象的行為具有管制功能。這種功能是通過政策的條文規定表現出來的。(2)引導功能為了解決某個政策問題,政府依據特定的目標,通過政策對人們的行為和事物的發展加以引導,使得政策具有導向性。也就是說,政策給社會的發展、人們的行為確定了方向,使整個社會生活由復雜的、多面的、相互沖突的、漫無目的的行為,能有效地納入到統一的明確的目標上來,使之按既定目標有序前進。引導功能是政策的積極功能。(3)調控功能公共權力機關的治理是通過政策來實現的;或者說,政策是公共權力機關實行治理的手段、工具和杠桿。而所謂治理,就是對各種社會關系加以調節和控制。而政策的調控功能,指的是政府運用政策,在對社會公共事務中出現的各種利益矛盾進行調節和控制的過程中所起的作用。(4)分配功能在通常情況下公共政策容易把價值或利益分配給與政府主觀偏好一致者,最能代表社會生產力發展方向者及普遍獲益的社會多數者。
⑤ 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公共政策學主要包括五個基本范疇,即:政策戰略、政策分析、政策制定系統的改進、政策評估和政策科學的發展。其內容,以公共部門管理問題的解決為核心,融合了經濟學、工商管理學、法學、心理學等多種學科相關的知識和方法。
公共政策學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應用學科。是一個綜合地運用各種知識和方法來研究政策系統和政策過程,探求公共政策的實質、原因和結果的學科,以提供政策相關知識,改善公共決策系統,提高公共政策質量的一門學問。
學習公共政策學,可以培養五種能力:
1、掌握公共政策學的基本理論和專業知識;
2、掌握公共政策分析的價值觀念、思維方法、模型路徑,掌握具體的決策與分析技術;
3、熟悉公共政策制定的主體和途徑,了解我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主要歷史經驗、教訓;
4、運用現代公共政策原理和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5、具備公共政策問題界定能力,公共政策方案規劃和抉擇能力,公共政策執行能力和公共政策評估能力。
⑥ 公共政策分析途徑包括
公共政策研究途徑首先可以有政治學途徑、經濟學途徑、社會心理學途徑。
一、政治學途徑
(1)系統途徑(2)過程途徑(3)團體途徑(4)精英途徑(5)制度途徑
二、經濟學途徑
(1)福利經濟學(2)公共選擇理論(3)新制度主義。
⑦ 試述公共政策分析有哪些基本要素
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要素有:政策問題、政策目標、政策方案、政策模型、政策資源、政策評價標准、政策效果、政策環境和政策信息.
(1)政策問題.某一公共政策能否順利地完好提出,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人們是否對政策問題取得共識.政策問題是從大量社會問題中篩選出來的,如何篩選?誰參與篩選?其結果會大相徑庭.作為有選擇的社會問題,人們對它們所做出的判斷是否准確,既取決於經驗知識,還取決於倫理道德方面的價值觀念等.
(2)政策目標.政策分析的中心任務,是要確定解決問題的目標,或者明確地說,確定目標是分析的前提.所謂政策目標是政策所希望取得的結果或完成的任務.如果沒有目標,政策方案是無法確定的.但目標不明確,也同樣會使政策出現偏差.所以必須要求目標明確,具體落實.政策目標既不能朝令夕改,要具有穩定性,又要伴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具有應變能力.
(3)政策方案.為實現某一目標,可採用多種手段或措施,它們統稱為備選方案.擬定可供選擇的各種備選方案,也是政策分析的基礎.由於好與壞、優與劣都是在對比中發現的,所以需要擬定出一定數量的可行方案進行對比選擇.沒有選擇也就沒有分析.決策理論中的「霍布森選擇」,在公共政策分析中應該嚴格禁止出現.
(4)政策模型.按照系統分析的基本掌握,模型是對研究對象和過程某一方面的本質屬性所進行的一種抽象描述.它可以將復雜問題簡化為易於處理的簡單模式,不受現實中非本質因素的約束,易於基本掌握、操作、模擬與優化.
有幾類模型在政策分析中是十分有用的,它們是圖標、物理、符號和形象模型.
所有的模型討論,都涉及到總體研究.最優化模型是在特定假設和約束條件下可以求出最優選擇結果的模型.
(5)政策資源.在政策制定與實際執行中,都會消耗各種資源,尤其在執行中.政府的「作為」,以能否提供多少資源為基礎,這是政策分析的前提條件.所消耗的資源,一般可以用貨幣表示費用.但政策分析中,大量的是非貨幣支出的費用.如生態影響因素、環境污染因素等,無法用貨幣來衡量.
資源消耗分析,有許多因素不能用貨幣衡量.人、財、物、時間、信息都是資源.除此之外,權力、地位、名譽等,也可能是資源.
(6)政策評價標准.整個政策過程,無論是從系統評估、投資評估、推測評估、方案評估,還是執行評價或總評價等,都有待於建立合適的評價標准.政策制定是政治過程,離不開政治上的評價及其標准.往往是綜合性評價,因為不同方面的標准,無法用較為統一的尺度來衡量.
(7)政策效果.效果是達到目的時所取得的成果.衡量政策效果的尺度往往用效益和有效性表示.效益大體有三個方面:社會效益、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從投入—產出模型分析,政策效果基本由兩個因素所決定:一是政策執行的成本;二是政策執行的結果.當政策執行結果所產生的效益,高於政策執行成本時,政策效果是有效的.二者之間的差越大則說明政策效果的有效性越高.反之政策效果是無效的.
(8)政策環境.公共政策系統不僅包括政策主體和政策客體等多種要素,而且還包括外在環境.這些制約和影響公共政策的制定與實施結果的外在因素統稱為環境因素.其中包括:經濟環境、政治環境和國際環境等.由政治心理、政治思想所構成的政治文化,在社會變革時期,對政策的影響是難以估量的.
(9)政策信息.公共政策活動實際上是對政策信息進行搜集、傳遞、加工、使用、反饋的過程,即輸入關於社會各方面要求與需要的信息,經過轉換(領導層的決策),輸出作為所制定的政策內容的信息,其中也包括政策實施情況的反饋信息.政策信息原則上應該是開放的,只有這樣才能避免因信息閉塞而造成政出多門,互相抵消、不同步、不配套等問題.
獲得政策信息應是多渠道的,既有來自大眾交流媒介的各種社會渠道,也有來自機關內部渠道.因此,要加強各種信息渠道的溝通.
⑧ 運用公共政策分析方法,對某個實際案例進行較為詳細分析
城市化過程中失地農民的權益損失及其保障。失地農民的產生和現狀:城市化必定向農民征地,因而導致失地農民產生。隨著我國經濟市場化改革的深入,工業化、城市化進程加快,大批農民的田地被徵佔。
據國土資源部統計,1987~2000年,全國非農建設佔用耕地226.44萬公頃(3395萬畝),其中通過行政手段征地160萬公頃(2400萬畝)。
這些僅是依法審批的徵用數,尚沒有把那些違法侵佔、突破指標和一些鄉村私下賣地包括在內。據統計,違法佔地佔合法征地的比例一般為20~30%,有的地方甚至高達80%。
這意味著1987~2000年實際征佔耕地數為4000萬畝以上,按人均佔有耕地0.8畝計算,那麼建設佔用耕地導致失地農民有5000萬之多。
(8)公共政策分析的方法擴展閱讀
公共政策的特徵:
1、價值相關性。與政策的價值相聯系的是其利益相關性,多數公共政策都涉及到對以利益為核心的社會價值的分配。
2、合法性。政策的合法性應該通過法定程序獲得,這種法定程序可以通過立法機關通過,或者經過得到立法機關明確授權的有關部門的認容可。
3、權威性。公共政策的權威性與其合法性緊密相關,而權威性又與強制力相聯系。
⑨ 公共政策的分析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作為政策分析的一種理論工具,是能夠為決策者提供集假設、定義、描述、解釋、對策於一體的概念模型。 公共政策分析模型基本上可以分為兩大類:政治分析模型和理性分析模型。
1.政治分析模型的主要觀點認為,公共政策是政治系統的產出,政策過程本質上是一個政治過程。政治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制度分析模型、精英分析模型、集團分析模型。制度分析模型主張,公共政策是政府機構的產物,不同的政府制度導致不同的公共政策。精英分析模型認為,公共政策是政治精英價值偏好的反映,政策過程中公共政策完全由占統治地位的政治精英把握政策制定的主動權。集團分析模型則認為,公共政策是集團利益平衡和均衡的產物,公共政策是集團斗爭中相互妥協的結果。
按照制度分析理論,不同的政府制度導致不同的政策輸出,社會主義制度的政策必然和資本主義制度的政策不同。社會主義制度以公有制為基礎,在制訂政策時必然以維護公有制為目標;而資本主義以私有制為基礎,所制訂的政策主要是為維護私有制的存在和發展。用制度分析理論來分析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初期所出台的政策,具有一定的適應性。如建國初期,我國推行公私合營政策,興辦國營企業,都是基於建設社會主義制度的需要而出台的政策。
按照精英分析理論,公眾被認為是麻木的、被動和消息閉塞的,公共政策只是由統治階層的少數人負責制定,反映精英的興趣和偏好。精英理論最關心公共政策形成過程中領導人物所發揮的作用,用精英分析理論來分析我國封建社會時期及帶有專制色彩的發展中國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較好的適應性。如在我國明朝中期至清朝初期推行「閉關鎖國」政策,實行海禁,導致海運業及港口業發展的停滯,反映了封建統治階層消極保守的價值取向。
按照集團分析理論,公共政策是團體斗爭中相互妥協的結果,是不同利益集團之間的一種平衡產物。公共政策一般偏向具有較大影響力的利益團體,公共政策隨著利益團體影響力的變化而變化。用集團理論來分析資本主義國家及具有民主政治傾向的國家所出台的政策,具有相當的適應性。如美國的伊拉克政策,可以說就是其國內石油能源利益集團利益的反映。
2.理性分析模型的主要觀點認為,公共政策的制定應當以社會收益最大化為目標,政府應當選擇給社會帶來的收益最大限度超過所付成本的政策。理性分析模型一般包括完全理性決策模型、有限理性決策模型和漸進決策模型。完全理性決策模型根據數字和事實,用合理的科學方法與精細的計算,分析解決問題的各種政策方案的優劣,從而求得最佳的政策或問題的解決辦法。有限理性決策模型預先設定最低限度規定的標准,在備選方案中尋求符合要求或滿意的方案,從而基本解決政策方案所指向的問題。漸進決策模型把公共政策制定過程看作是對以往政策行為的不斷修正的過程,在試錯的過程中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
按照完全理性決策理論,決策者具有絕對的理性,能夠對各種備選方案進行比較分析,通過排序選擇出最優方案。理性決策反映在經濟社會就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理性決策模型以充分的信息和精準的計算為基礎,適用於分析完全實行市場經濟的國家所出台的政策,尤其是經濟政策。如對銀行利率的調整政策,應當根據國民經濟的運行情況、存儲規模和信貸規模進行量化分析後進行決策。
按照有限理性決策理論,決策者並不具有完全理性,往往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包括主觀因素和客觀因素,只能尋求滿意的方案或次優的方案。有限理性決策模型以追求滿意解為主要目標,適用於分析有關政府規劃、政府支出及安全環保等相關政策。如安全生產政策受到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最優的方案往往難以實現,只能尋求基本滿意的方案。
按照漸進決策理論,政策過程是一個對以往政策行為的不斷補充和修正的過程。漸進決策模型以政策逐漸調整為主要方式,要求政策有繼承性,不斷調適漸進,適用於分析政府實行改良的相關政策。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提出「摸著石頭過河」的政策,可以說是一種典型的漸進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