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法
通過觀察法(有時也稱為現場勘察),研究者能夠緊密觀察人類以及動物的行為。觀察法主要可以分為兩類:1、自然觀察法;2、實驗室研究。在研究中使用自然觀察法最大的優勢是研究人員可以觀察到被試在自然環境中的行為。因此,該方法的自然效度會高於實驗室研究的。
所謂的自然效度,即,研究與現實情況的匹配程度。實驗室研究的支持者認為,實驗室研究得到的結果比自然觀察法的更有意義,因為在實驗室研究中能設置更多的控制變數。而且實驗室研究比自然觀察法更加省時、省資金。當然,上述兩種方法之於科學研究的進步都是極為重要的。
案例研究法
案例研究法需要對個人或群體進行深入研究。此類方法中建立的假設通常能夠被重復驗證,並且幫助我們研究罕見的現象。但是案例研究不能夠被用於因果分析,因為此類方法對於精確預測的作用十分有限。
調查法
在此類方法中,被試通過回答提問人員或問卷上的問題參與調查。被試答完問題後,調查人員對應答進行描述。如果要提高調查的信度和效度,最重要的就是合理地組織調查中涉及的問題,並且問題要寫得通俗易懂。
❷ 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A.觀察法B
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A.觀察法
B.歸納法
C.調查法
D.演繹法
AC【解析】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和調查法。
❸ 什麼是描述性研究何時選用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又稱為描述流行病學(descriptive epidemiology),是流行病學研究方法中最基本的類型,主要用來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狀況及暴露因素的分布情況,目的是提出病因假設,為進一步調查研究提供線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礎;還可以用來確定高危人群,評價公共衛生措施的效果等
❹ 描述性調研的其他調查方法
PPS抽樣調查法 Q分類法 SEM模型 不重復抽樣 主觀概率法 二手資料調研 二路焦點小組 產品留置測試 任意抽樣 會議調查 典型調查法 分層抽樣 分層最佳抽樣 分層比例抽樣 判斷抽樣 雙重抽樣 可行性研究 因果性調研 垃圾調研法
❺ 什麼是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是指利用已有的資料或對特殊調查的資料包括實驗室檢查結果,按不同地區、不同時間及不同人群的特徵進行分組,把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情況真實地揭示出來的一種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學研究的基礎步驟。當對某病的情況了解不多時,往往從描述性研究著手,取得該病或健康狀況的基本分布特徵,從而獲得有關病因假說的啟示,然後逐步建立病因假說,為進一步開展分析性研究提供線索。對於病因不明的疾病,描述性研究的主要任務也僅在於此。檢驗、驗證病因假說是分析性和實驗性研究的主要任務。
在研究全面的基礎上,也要注意生物體系本身的復雜性,這樣如果有得有影響,但是沒有達到顯著性的影響,就應該用生物抑制劑來抑制旁路的影響,其中精力研究有顯著性影響的方面,這樣可以在全面研究的基礎上找到事務的主要矛盾,對問題的說明比較有利。有排除法來研究的哲學基礎,我個人認為,主要是因為事務聯系的普遍性,特別是對於生物學科,生物其內在的聯系十分復雜,在盡量全面研究的同時,我們一定要找到主要矛盾,只有將矛盾的普遍性與矛盾的特殊性相結合,才能將研究的科學性講的明白,也才會使評委認可您的研究。
三、要使描述本身具有相關性,最好是邏輯的必然性
在全面研究的基礎上,同時也要注意研究指標本身的一體性,即研究指標本身相互,是有關聯的,有邏輯上的必然性。特別是要有邏輯上的必然性,這樣一般情況是對信號途徑的研究,這樣的研究在全面研究和排除研究的基礎上,集中目標研究指標之間的邏輯性,對於提高文章的質量和對科學問題的說明有重要意義
❻ 哪些是描述性調查的例子
1、關於調查交通道路車輛擁堵問題。
2、以其中的消費者行為調查為例,就要調查本企業產品的顧客是哪些人、是年紀大的還是年紀輕的、收入高的還是收入低的、什麼時候購買、如何購買等等。
通過調查,把市場活動的面貌如實地描述出來。描述性調研的內容很廣,是市場調研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於取得市場信息資料十分重要。
描述性調研的目的:
1、描述某個有關群體的特徵;
2、估計某個群體中某種行為方式的發生比率;
3、測量有關產品的知識、偏好與滿意度;
4、確定不同營銷變數之間的關系;(購物與外出吃飯)
5、進行預測。
❼ 調研方法中什麼最適用於描述性調研
描述性調查是一種常見的項目調研,是指對所面臨的不同因素、不同方面現狀的調查研究,其資料數據的採集和記錄,著重於客觀事實的靜態描述。解釋性調查是指用於發現和說明社會現象或社會問題的原因、揭示社會現象之間關系的社會調查。
❽ 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哪些( )
描述性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法和調查法。
文獻研究法是根據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課題,通過調查文獻來獲得資料,從而全面地、正確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問題的一種方法。文獻研究法被廣泛用於各種學科研究中。其作用有:
①能了解有關問題的歷史和現狀,幫助確定研究課題。
②能形成關於研究對象的一般印象,有助於觀察和訪問。
③能得到現實資料的比較資料。
④有助於了解事物的全貌。
(8)描述性研究的調查方法擴展閱讀:
功能分析法:功能分析法是社會科學用來分析社會現象的一種方法,是社會調查常用的分析方法之一。它通過說明社會現象怎樣滿足一個社會系統的需要(即具有怎樣的功能)來解釋社會現象。
數量研究法:數量研究法也稱「統計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指通過對研究對象的規模、速度、范圍、程度等數量關系的分析研究,認識和揭示事物間的相互關系、變化規律和發展趨勢,藉以達到對事物的正確解釋和預測的一種研究方法。
❾ 描述性研究的特點
1.橫斷面研究/現狀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prevalence study)
在特定時間點與特定范圍內,以個人為單位收集並描述人群中的有關變數(因素)以及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情況;並分析有關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系。
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狀況、因素的分布特點。(2)研究人群的有關因素與疾病或健康狀況之間的關系,提供病因線索或建立病因假設。(3)疾病監測(4)確定高危人群(5)建立某些人體生理指標的參考值范圍。
包括普查和抽樣調查。
(1)普查:即全面調查,在一定的時間內,對特定范圍人群的每一個成員進行調查。目的:疾病的早期發現和早期診斷;確定一個人群某種疾病的全部病例。優點:①理論上所有的病人多能查到,以便能及時治療(三早)。②無抽樣誤差。缺點:調查質量不高,效益不高,費用高。應用條件:疾病患病率高、檢測方法簡便、又有效的治療措施、足夠的人力等。
(2)抽樣調查:從總體中用一定方法抽出一部分研究對象作為樣本,對樣本人群進行調查,根據樣本的結果來估計總體人群的特徵。樣本要有代表性:抽樣隨機化、足夠樣本含量。抽樣方法包括隨即抽樣和非隨機抽樣。隨機抽樣:遵循隨機化原則,保證總體中每一個對象都有同等機會被選入作為研究對象。非隨機抽樣:試驗者根據試驗調查的目的、要求和被調查對象的總體情況,有意識地選擇某些對象進行試驗。常用的抽樣方法有:u單純隨機抽樣(simple random sampling),系統抽樣(systematic sampling),分層抽樣(stratified sampling),整群抽樣(cluster sampling),兩級或多級抽樣(multistage sampling)。
橫斷面研究的優點:(1)常用的流行病學調查方法(2)有來自同一群體的自然形成的同期對照組,結果具有可比性(3)可同時觀察多種因素
橫斷面研究的缺點:(1)難以確定暴露與疾病的時間順序(2)研究某個時點上的患病情況,不能獲得發病率資料,除非在一個穩定的群體中,連續進行同樣的現況調查(3)難以調查死亡病例、病程短、已痊癒的病例。
生態學研究(ecological study) 生態學研究(ecological study)是描述性研究的一種類型。它是在群體的水平上研究某種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系,以群體為觀察和分析的單位,通過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狀況與疾病的頻率,分析該暴露因素與疾病之間的關系。 疾病測量的指標可以是發病率、死亡率等;暴露也可以用一定的指標來測量,例如各個地區人群的煙草消耗量可以從煙草局等有關部門獲得。分類:生態比較研究和生態趨勢研究
1)生態比較研究(ecological comparison study)是生態學研究中應用較多的一種方法。
生態比較研究中最為簡單的方法是觀察不同人群或地區某種疾病的分布,然後根據疾病分布的差異,提出病因假設。這種研究不需要暴露情況的資料,也不需要復雜的資料分析方法,如描述胃癌在全國各地區的分布,得到沿海地區的胃癌死亡率較其他地區高,從而提出沿海地區環境中如飲食結構等可能是胃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生態比較研究更常用來比較在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平均暴露水平和某疾病頻率之間的關系,即比較不同暴露水平的人群中疾病的發病率或死亡率,了解這些人群中暴露因素的頻率或水平,並與疾病的發病率或死亡率作對比分析,從而為病因探索提供線索.生態比較研究也可應用於評價社會設施、人群干預以及在政策、法令的實施等方面的效果。
生態學趨勢研究(ecological trend study)是連續觀察不同人群中某因素平均暴露水平的改變和(或)某種疾病的發病率、死亡率變化的關系,了解其變動趨勢;通過比較暴露水平變化前後疾病頻率的變化情況,來判斷某因素與某疾病的聯系。 病例報告(case report)是對臨床上某種罕見病的單個病例或少數病例的詳細介紹,屬於定性研究的范疇。研究涉及少數個案,通過對個案特徵的把握得出結論,無需描述事物的集中趨勢或離散程度,重點探索其背後的產生原因,為研究者提供分析和決策的線索。病例報告通常針對臨床中某一個或幾個特殊病例或個別現象進行探討。判斷一個病例是否為罕見病例則需要進行全方面的文獻檢索。
病例系列分析(case series analysis)
病理系列分析是對一組(幾例、幾十例、幾百例、或幾千例等)相同疾病的臨床資料進行整理、統計、分析、總結並得出結論。 隨訪研究(follow-up study)/縱向研究
通過定期隨訪,觀察疾病、健康狀況及某衛生事件在一個固定人群中隨著時間推移的動態變化情況。
❿ 簡述描述性研究和解釋性研究的差別。
描述性研究既要描述總體的一般狀況,也要描述總體的各個組成部分的狀況。而解釋性研究在內容上往往不像描述性研究那樣面面俱到,它一般是針對某一個具體問題提出假設,通過問卷的調查等方法來收集資料,最後驗證假設。所以,解釋性研究在內容上更加集中,更加具有針對性。
在分析方法上,解釋性研究往往要建立理論模型,通過相關、回歸、對數線性模型等高級統計方法來分析模型中各因素之間的關聯強度,從而達到檢驗理論模型的目的。
在研究假設上,描述性研究一般不需要假設,而解釋性研究需要有明確的假設。最後,需要說明的是,描述性研究和解釋性研究的劃分並不是絕對的,現實生活中的大多數社會研究往往是兩者的綜合,只是研究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解釋性研究三種研究類型
1、試述探索性研究
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資料以幫助調研者認識和理解所面對的問題。常常用於在一種更正式的調研之前幫助調研者將問題定義得更准確些、幫助確定相關的行動路線或獲取更多的有關資料。
2、描述性的調查研究
描述性的調查研究是結論性研究的一種,顧名思義,這種研究的結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物――通常中事物總體的特徵或功能,具體地說就是描述市場的特徵或功能。
3、因果關系研究
目的是要獲取有關起因和結果之間聯系的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