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通信工程要學習哪些課程
通信工程對英語的依賴不是很大,但必須會。通信工程需要大量的數學知識和理論推導,對高等數學、普通物理依賴很嚴重,數學不好恐怕跟不上。
主要課程有
1、 高等數學、普通物理、線形代數、計算機基礎、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社會主義建設
2、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電路、模擬通信原理、復變函數、電磁場、電路分析,馬克思主義原理、資料庫、計算機程序設計、
3、脈沖與數字電路、數字通信原理、圖論、數據結構、
4、通信網、光纖通信、數字信號分析、程式控制交換原理、計算機網路、移動通信、衛星通信等基礎等專業課。
除了外語,基本每個學期都有大量的實驗課程。
這些科目里你利用高中的知識可以自學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和計算機基礎,別的想自學難度有點難。
為了以後,必須把計算機網路學好,在學校里可以考Cisco的CCNA、CCNE、CCNP等。
或者把計算機程序設計學好,在學校里參加程序員考試(必須是C語言),爭取考過高級程序員(相當於軟體工程師)畢業後會後N多單位搶你。
把單片機學好也行(需要匯編語言,軟硬體都要好,但都不需要特別精,這個比較有前途。
㈡ 通信工程的主修課
1、課程
電路理論與應用的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號與系統、電磁場理論、數字系統與邏輯設計、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等。
2、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計算機上機訓練、電子工藝實習、電路綜合實驗 、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
3、主要專業實驗
通信原理實驗、電子電路實驗、數字系統與邏輯設計實驗、電磁場實驗等。
(2)通信工程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通信工程專業畢業生的就業方
通信運營與管理、通信設備製造、國防、外交、安全、公安、廣播、交通、民航、廠礦等行業,從事軟體程序的編制、調試,硬體系統的設計、調測,通信網路的設計、維護,主持規劃通信系統的設計、實現以及為客戶提供各種技術服務。
通信行業屬於穩定而高薪的行業,所以競爭也相對比較激烈,如北郵、北航、北理工、北交大、清華、電子科大、南郵、重郵、西電等都是知名的行業院校。
㈢ 通信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計算機上機訓練、電子工藝實習、電路綜合實驗、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一般要求實踐教學環節不少於30周。
㈣ 本科通信工程專業要學那些課程
通信工程專業簡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現代通信理論,具有較寬的系統專業知識,較強的計算機、外語能力和相關工程技術能力;能適應通信領域內網路、系統、設備以及信息交換、傳輸、處理方面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運行維護,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掌握電路與信號分析、通信系統 、信號傳輸與交換、信號處理的理論;掌握電子電路的設計方法;掌握通信網通信設備的組成和基本原理,具有相關的科研、設計、調測、維護運行和管理的初步能力;扎實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與熟練的操作技能,以及計算機軟硬體設計和開發的初步能力;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和進行科技情報檢索的能力;有較寬的知識面,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包括嚴謹的科學作風、獨立工作能力和自我知識更新能力。
....主幹學科:通信與電子系統。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邏輯設計、電子線路基礎、通信電子線路、電磁場與電磁波、高級語言設計、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操作系統原理、電信傳輸原理、數字信號處理、現代通信網、現代交換原理、移動通信、光纖通信。
....主要實踐教學:軟體設計、認識實習、電裝實習、電子設計、資料庫課程設計、專業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畢業設計。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通信與電子系統、通信網、電子技術與工程、現代通信技術、光纖通信、無線通信、光電子技術、計算機網路等。
畢業就業去向:1998、1999、2000年就業率均達到98%以上。電信、移動運營企業,各種通信類合資、獨資企業,研究機構,設計院,各大通信公司,高等院校等。
....通信工程
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德、智、體全面發展,掌握現代通信理論,具有較寬的系統專業知識,較強的計算機、外語能力和相關工程技術能力;能適應通信領域內網路、系統、設備以及信息交換、傳輸、處理方面的科學研究、工程設計、運行維護,具有獨立工作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培養要求:掌握電路與信號分析、通信系統 、信號傳輸與交換、信號處理的理論;掌握電子電路的設計方法;掌握通信網通信設備的組成和基本原理,具有相關的科研、設計、調測、維護運行和管理的初步能力;扎實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與熟練的操作技能,以及計算機軟硬體設計和開發的初步能力;熟練閱讀本專業外文資料和進行科技情報檢索的能力;有較寬的知識面,具有較高的職業素質,包括嚴謹的科學作風、獨立工作能力和自我知識更新能力。
....主幹學科:通信與電子系統。
主要課程:電路分析、信號與系統、通信原理、邏輯設計、電子線路基礎、通信電子線路、電磁場與電磁波、高級語言設計、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操作系統原理、電信傳輸原理、數字信號處理、現代通信網、現代交換原理、移動通信、光纖通信。
主要實踐教學:軟體設計、認識實習、電裝實習、電子設計、資料庫課程設計、專業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科研訓練、畢業設計。
本科,學制四年,授工學學士學位。
繼續深造方向:通信與電子系統、通信網、電子技術與工程、現代通信技術、光纖通信、無線通信、光電子技術、計算機網路等。
㈤ 通信工程主要學習什麼
通信工程專業 業務培養目標: 業務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業務培養要求: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通信系統和通信網方面的基礎理論、組成原理和設計方法,受到通信工程實踐的基本訓練,具備從事現代通信系統和網路的設計、開發、調測和工程應用的基本能力。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通信領域內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 2.掌握光波、無線、多媒體等通信技術; 3.掌握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分析與設計方法; 4.具有設計、開發、調測、應用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的基本能力; 5.了解通信系統和通信網建設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學研究和實際工作能力。
主幹課程: 主幹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主要課程:電路理論與應用的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號與系統、電磁場理論、數字系統與邏輯設計、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等。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計算機上機訓練、電子工藝實習、電路綜合實驗、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一般要求實踐教學環節不少於30周。
修業年限:四年 授予學位:工學學士
㈥ 大學通信工程的課程有哪些!!! 要具體一些!!
主幹課程:
電路理論與應用的系列課程、計算機技術系列課程、信號與系統、電磁場理論、數字系統與邏輯設計、數字信號處理、通信原理等。
實踐教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計算機上機訓練、電子工藝實習、電路綜合實驗、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一般要求實踐教學環節不少於30周。
通信工程專業培養具備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通信工程(也作電信工程,舊稱遠距離通信工程、弱電工程)是電子工程的一個重要分支,電子信息類子專業,同時也是其中一個基礎學科。該學科關注的是通信過程中的信息傳輸和信號處理的原理和應用。本專業學習通信技術、通信系統和通信網等方面的知識,能在通信領域中從事研究、設計、製造、運營及在國民經濟各部門和國防工業中從事開發、應用通信技術與設備。
㈦ 通信工程專業都要學些什麼專業知識或者什麼動手能力
我是通信工程的,有一篇文章,保留了好久了,很有幫助的
LZ細看吧
給未來的電子工程師
[日期:2006-11-10] 來源:bbs.21ic.com 技術交流 作者:cwk2006 [字體:大 中 小]
看這篇帖子的,我想都是電子愛好者或電類專業學生。不知道大家都處於什麼一個階段,這篇帖子是寫給入門者的,要解決一個問題:初學者應重點掌握什麼電子知識,大學階段如何學習?
先說點貌似題外的東西——3個謬論。
謬論一:高中老師常對我們說,大家現在好好學,考上了大學就輕鬆了,愛怎麼玩怎麼玩。這真是狗屁。別的專業我不好說,電氣、電子、電力、通信、自動化等電類專業,想要輕松那是不可能地(當然你是天才就另說),專業課上講的東西對決大多數人來說那是雲里霧里,從來都是一知半解,需要你課下花大量時間精力來消化。有些東西甚至需要你若干年後在工作中遇著時才回過味:「哦,原來以前學的那東西是干這使的。」你要能想得起,並知道怎麼回頭去補,就算是上學時專業課學得較扎實了。
謬論二:填志願時經常有人對我們說:專業不重要,學校最重要,進了個好學校想學什麼再學。這亦是狗屁。進了學校,本專業的課程就可能會壓得你喘不過氣來,還有多少人有時間和毅力選修第二專業?而所學專業幾乎就是決定了你今後一生的職業生涯。而學校,說實話本科階段從老師那學到的東西各校間差別不是很大。課上講的大同小異,課下也不會有什麼好老師給你單獨指導和點撥(若能遇著,那是你的幸運)。越牛的學校的越牛的老師就越忙,不要指望他們會在教學上花多少心思,更不要指望他們對你另眼相看。反倒是一些普通院校的小老師們可能跟學生走得更近,輔導更多些,雖然他們可能水平一般,但對於你大學的學習來說還是足夠的。綜上所述,我覺得對於一個電子愛好者來說,成為一名普通重點大學的電子系學生比成為北大的哲學系學生更重要。當然看帖的應該大多數都是學電的,那恭喜你,這個專業不錯的,雖不是什麼「朝陽產業」,但絕對是個「常青行業」。
謬論三:上了大學,可能又有不少人對你說,在大學專業不重要,關鍵的是學好計算機和英語,這樣就不愁找不到好工作了。這也是屁話。你要明確一點:你將來不是純靠英語吃飯的,也不是做編程、搞軟體開發或動畫創作的。我是想說:若果你性格偏內向沉穩、肯鑽研、愛好電子行業,將來想從事電子設計和研發工作,那你一定要學好專業課。當然英語也很重要,但以後工作中用得多的是你的專業英語,即能讀懂英語技術文檔,而不是跟別人比你口語多正宗多流利。至於計算機,那就是一工具,不要花太多時間去學photoshop、3dmax、Flash、網頁製作等流行軟體,這些在你今後的工作中用不著,也會牽扯你大量時間精力。好鋼用在刀刃上,多進進實驗室多搭搭電路吧。當然,電類學生對電腦也有特殊要求,那就是用熟Protel、Multisim,學好匯編語言、C語言、選學PLD相關軟體。任務也是很重的。
以上說了3個謬論,下面言歸正傳吧。那麼進了大學,讀了電類專業,這4年你該學些什麼呢?
1. 大一大二(打基礎)
首先要了解:電類專業可分為強電和弱電兩個方向,具體為電力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力系統、工廠供變電等)專業屬強電,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以強電為主弱電為輔,電子、通信、自動化專業以弱電為主。其他更進一步的細分要進入研究生階段才劃分。但無論強電還是弱電,基礎都是一樣的。
首先高數是要學好的,以後的信號處理、電磁場、電力系統、DSP等不同方向的專業課都用得著。
專業基礎課最重要的就是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這3門課一定要學好。這3門課一般都是大一下學期到大三上學期開設,對大多數對電子知識還了解不多的同學來說,通常是學得一知半解,迷迷糊糊。所以,最好是在開課之前或是開課的同時讀一兩本通俗淺顯的綜合介紹電子知識的書籍,對書中的知識你不需要都懂,能有個大致感覺就行。對這這種入門讀物的選擇很重要,難了看不懂可能興趣就此喪失或備受打擊,反而事與願違。在此推薦一本《電子設計叢零開始》(楊欣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比較系統全面地介紹了電子設計與製作的基礎知識,模電、數電、單片機、Multisim電路模擬軟體等都有涉及,一冊在手基本知識就差不多了,關鍵是淺顯易懂,有一定趣味性。另外科學出版社引進出版的一套小開本(32開)電子系列圖書也不錯,是日本人寫的,科學出版社翻譯出版,插圖較多,也較淺顯,不過這一系列分冊較多,內容分得較細。
除了看書,還要足夠重視動手實踐。電路、模電、數電這些課程進行的同時都會同時開設一些試驗課,珍惜這個動手機會好好弄一弄,而不要把它當作一個任務應付了事。跟抄作業一樣,拷貝別人的試驗結果在高校中也是蔚然成風,特別是幾個人一個小組的實驗,那就是個別勤奮好學的在那折騰,其他人毫不用心地等著出結果。我只想說,自己動手努力得來的成果才是甜美的,那種成就感會讓你充實和滿足。游手好閑的,到臨近畢業找工作或在單位試用時,心中那種巨大的惶恐會讓你悔不當初。這種教訓太多了,多少次我們都是蹉跎了歲月才回過頭來追悔莫及。除了實驗課好好准備好好做之外,許多學校都設有開放性實驗室,供學生平時課余自覺來弄弄。珍惜這種資源和條件吧,工作後不會再有誰給你提供這種免費的午餐了。當然有些學校沒有這么好的條件,或缺少器件,那同學們就在電腦上模擬一把試驗平台吧,就是學好用好Multisim軟體。Multisim是一種電路模擬軟體,筆者上學時叫做EWB,後來隨著版本更新,先後更名為Multisim2001、Multisim7、Multisim8。這個軟體可模擬搭建各種模擬電路和數字電路,並可觀測、分析電路模擬結果。大夥可以把模電、數電中學習的電路在這軟體裡面模擬一下,增加感性認識,實驗前後也可把試驗電路在軟體里模擬,看跟實際試驗結果有多大差別。可以說,只要你是學電的,這個小軟體就是你上學時必須掌握的,對你的學習助益很大。另一個必須掌握的軟體那就是protel了。上學時,從小學期的綜合設計實驗到畢業設計,最後都會要求你用Protel繪出設計的電路原理圖和PCB版;工作後,Protel也是你必須掌握的基本技能,部分同學畢業後一兩年內的工作,可能就是單純地用這軟體畫板子。Protel的版本也走過了Protel98、Protel99、Protel99SE、ProtelDXP、Protel2004的發展道路。Protel99SE、ProtelDXP、Protel2004這三個版本現在用得最多,目前許多學校教學或公司內工程師使用的都還是Protel99SE,當然若作為新的自學者直接從Protel2004學起似乎好一些。綜上所敘,作為最基本的EDA(電子設計自動化)軟體,Multisim和Protel是所有電類學生在上學時必須掌握的。其他的如Pspice、Orcad、SYstemview、MATLAB、QuartusII等等,需根據不同的專業方向選學,或是在進入研究生階段或工作後在重點學習使用。那Multisim和Protel好學么?入門應該問題不大,讓師兄師姐指導指導,或是找一兩本入門書看一看就OK了。這里推薦一本《電路設計與模擬——基於Multisim 8與Protel 2004》(也是楊欣編著,清華社出版),作為這兩款軟體的入門學習挺不錯的,關鍵是一本書包含了兩款軟體學習,對窮學生來說比較劃算,若是花錢買兩本書分別去學這兩個軟體,就不值了,因為Multisim的入門不是很難。另用Protel畫PCB電路板學問挺大的,有必要多看一些技術文檔或是買一本高級應用類的圖書。
2.大三大四(學習專業課,嘗試應用)
進入大三,就涉及到專業課的學習了,本文只討論以應用為主的專業課,其他如《電力系統分析》、《電機學》、《自控原理》、《信號與處理》、《高電壓》、《電磁場》等等以理論和計算為主的專業課,咱就不多提了。當然這些課對你今後向研究型人才發展很重要,也都很讓人頭疼,要有建議也只能說是努力學、好好學,懂多少是到少(不過別指望全都懂),以後工作或接著深造用得著時再回過頭來接著補接著學,那時有工作經驗或接觸多了有感性認識,可能學著就容易些了。
那以應用為主的專業課又有哪些呢?不同專業方向有不同的課程,很難面面俱到。這里先簡單羅列一下,有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也稱單片機)、開關電源設計、可編程邏輯器件(PLD)應用、可編程邏輯控制(PLC)應用、變頻器應用、通信電路、數字集成電路分析與設計、DSP、嵌入式等等。可能有同學要問:這么多東西,大學階段要想都學好不容易吧?答案是不僅是不容易,而且是不可能。這些技術每一門展開來都是復雜的一套知識,可以說,你只要精通其中一門,就可以到外邊找個不錯的工作了。而且在大學階段,這些課程也不是都要學的,而是針對不同專業方向選修其中幾門(具體選哪幾門,多研究研究你們各自的專業培養方案,多請教老師),學的時候爭取能動基本用法即可,真正的應用和深入是要到工作後的;當然你若很勤奮或有天賦,能熟練掌握某一門達到開發產品的程度,那畢業後找個好工作就輕而易舉了。到這里我們需要再明確一點:電子領域知識繁多、浩如煙海,所以一般搞硬體的公司都有較多的員工,一個研發項目是多人細致分工、共同完成的,所以我們經常會聽到團隊意識這個名詞。因為一個人的能力有限,不可能掌握所有的知識。比如一些人專門負責搞驅動,一些人專門從事邏輯設計,一些人專門搞高頻無線,一些人專門搞測試,一些人專門設計外殼,一些人專門設計電路板等等。
看到這里可能有的同學頭都大了:那說來說去大學階段到底究竟應該學些什麼呢?說實話寫到這里我的頭也大了,電子設計涉及方方面面的東西太多了,實在不是一篇文章甚至一本書能說得清楚的。所以我決定剔除這些生澀的課程名目,大致說一下我所認為的一個電類學生或是想要成為電子工程師的自學者應該掌握的基本的專業技能。
我認為:除了最初提到的電路分析、模擬電路、數字電路基礎知識外,應了解並掌握電子元器件識別與選用指導、基本儀器儀表的使用、一些常用電路模塊的分析與設計、單片機的應用、PLD的應用、模擬軟體的應用、電路板設計與製作、電子測量與電路測試。
電子元器件的識別與使用就不用說了,這是元素級的基礎,不過要想掌握好也並不容易,一些電子系學生畢業了,還認不出二極體、三極體實物、分不清電解電容的正負極等等,也不是沒有的事。還是一句話,多進進實驗室,多跑跑電子市場,多看看書。
儀器儀表的使用,大學的實驗課中你至少會用過數字萬用表,波形發生器、電源、示波器、小電機、單片機模擬機,至少要把這些東西的接線方法和用法弄懂吧。
常用電路模塊也是包羅萬相,各種放大電路、比較器、AD轉換電路、DA轉換電路、微分電路、積分電路,還有各種數字邏輯單元電路等等,只能說,大致了解吧,並學會怎麼去查資料、查晶元查管腳。最基本的,做實驗或課程設計中用到的各種晶元要弄熟。
單片機,這是應該掌握的。時下單片機種類繁多,但各大小企業用得最多的還是51系列單片機,而且價格便宜、學習資料也最全,故給自學者推薦。當然各學校開課講的單片機型號會有所不同,沒關系,學好單片機編程,學好了一種,再學別的單片機就容易了。
PLD(可編程邏輯器件),一種集成電路晶元,提供用戶可編程,實現一定的邏輯功能。對可編程邏輯器件的功能設定(即要它實現什麼功能)要有設計者藉助開發工具,通過編寫程序來實現,這跟單片機類似。開發工具可學習Altera公司的Quartus II軟體(這是該公司的第4代PLD開發軟體,第3代是MAX+PLUS II軟體)。編程語言學習硬體描述語言VHDL或Verilog HDL。
模擬軟體最基本的就是前面說的Multisim了,另外還可學MATLAB。其他的試專業情況選學或是工作後學。電路板設計與製作主要是用Protel軟體輔助進行。這在前面已有介紹,讀者應該也比較熟悉。
最後建議同學們積極與各類電子競賽賽事,參加一場比賽一個項目做下來,電子設計的一個流程和各環節的基礎知識就能串起來了,對知識的融會貫通及今後走向工作崗位都有莫大裨益。
以上這些東西我說得籠統,深入下去又是一大堆要學的東西。還是那句話,多啃書本、多實踐!清華大學出版社有一套「電子電路循序漸進系列教程」是按照上面我所講的那個思路出的,可惜還沒出全,現在好像只有《單片機在電子電路設計中的應用》、《電路設計與制板——Proetl應用教程》、《模擬軟體教程——Multisim和MATLAB》、《常用電路模塊分析與設計指導》幾本。另外聽聽你們老師的意見、師兄師姐的意見,問問他們應讀些什麼書。當然也不能盡聽盡信,翻開一本書我想你先大致看看他講得是否通俗,自己琢磨著能看懂幾分?我想能有5分懂這本書就值得一看了,示自己現階段的知識情況,太淺顯的書不用看了,太深的書也不要去看,看得迷迷糊糊還打擊自信心喪失了興趣。
好了,就此停筆吧。本來是要寫個書目推薦,可干癟癟的羅列一堆書目有什麼意義?還是寫下這些字,讓同學們自己去思考去選擇去深入吧,希望能對你們有所幫助。
最後一句老生常談也是我的切膚之痛:大學四年會一晃而過,要學的東西太多太多,不要虛度光陰。及時當努力,歲月不待人!
㈧ 通信工程中通信原理是什麼
通信原理,是通信、電子、信息領域中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之一,是電子信息系各專業必修的專業基礎課。作為一個實際系統,是為了滿足社會與個人的需求而產生的,目的就是傳送消息。
通信系統作為一個實際系統,是為了滿足社會與個人的需求而產生的,目的就是傳送消息(數據、語音和圖像等)。通信技術的發展,特別是近30年來形成了通信原理的主要理論體系,即資訊理論基礎、編碼理論、調制與解調理論、同步和信道復用等。
本課程教學的重點是介紹數字通信系統中各種通信信號的產生、傳輸和解調的基本理論和方法,使學生掌握和熟悉通信系統的基本理論和分析方法,為後續課程打下良好的基礎。
(8)通信工程教學方法擴展閱讀:
通信工程專業主要研究信號的產生、信息的傳輸、交換和處理,以及在計算機通信、光纖通信、無線通信、交換與通信網等方面的理論和工程應用問題,培養從事通信工程及計算機網路系統的研究、製造、開發和應用的高級人才。
通信工程具有極廣闊的發展前景,畢業生集中在通信高科技公司、科研院所、設計單位、金融系統、民航、鐵路及政府和大專院校等。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通信行業,已成為社會經濟的龍頭,正在帶動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必將對信息化社會建設起到關鍵的決定性作用。
作為通信工程的學生,不僅要抱有嚴謹、踏實、刻苦的態度,還需要較好的數理基礎、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動手能力。通過學習通用電子儀器的使用,如示波器、頻譜分析儀等,逐步掌握很多通信實驗設備的操作,製作電子小設備。
㈨ 通信工程,大一都學什麼
英語、大學物理上、英語、C語言、工程圖學,體育,通信原理,通信技術,電路,數字電路。
通信工程(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是一門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屬電子信息類專業,基本修業年限為四年,授予工學學士學位。
該專業具有理工融合的特點,主要涉及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和光學工程學科領域的基礎理論、工程設計及系統實現技術,並以數學、物理和資訊理論為基礎。
以電子、光子、信息及與之相關的元器件、電子系統、信息網路為研究對象,應用領域廣泛,發展迅速,是推動信息產業發展和提升傳統產業的主幹專業。
培養適應社會與經濟發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養、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創業意識,掌握必備的數學、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相應專業知識。
具備良好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專業能力和一定的創新創業能力,身心健康,可從事電子信息及相關領域中系統、設備和器件的研究、設計、開發、製造、應用、維護、管理等工作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通信工程專業的知識體系包括通識類知識、學科基礎知識、專業知識、實踐性教學等。課程設置應支持培養目標的達成,課程體系應支持各項畢業要求的有效達成。
通識教育類學分佔總學分的40%左右。主要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和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學分、數學和自然科學課程學分、經濟管理課程學分、外語課程學分、計算機信息技術課程學分、創新創業課程學分和體育課程學分。各高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適當調整學分。
專業教育類學分佔總學分的50%左右,其中學科基礎及專業類課程約占總學分的30%。
綜合教育類學分佔總學分的10%左右。主要包括:心理與健康教育、學術科技與創業活動、文體活動、跨專業選修課、社會實踐及自選活動等。
以上參考:通信工程——網路
㈩ 電子通信工程的課程設置
工程設計導論
Introction to Engineering Design
本課程先討論工程師的角色和職責,然後以一個小日常用品的創新設計過程為載體讓學生學習使用一些會議、組織、計劃、決策方面的工具,並作一些書面和口頭報告的練習,為今後學習和工作打基礎。
程序設計基礎
Fundamentals of Programming
是工學一年級學生的必修課,旨在培養學生初步程序設計能力。本課程採用工學較為普遍使用的C語言為編程工具,主要講授面向過程的程序設計方法及演算法結構,使學生在了解C語言的成分和程序構成的基礎上,掌握結構化程序的編程技巧,學會使用函數、數組、指針、結構體、文件等知識編程解決一些實際問題。同時也注意提高理論修養,使學生在掌握C語言之後有能力自學其他高級語言。
工程師職業道德與責任
Ethics and Professionalism of Engineers
本課程介紹工程師在社會發展中所扮演的角色、工程師的社會責任、職業道德以及工程師對於公眾健康、安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的責任。並討論工程師與環境、環境保護、領導才能、社會平等、工程法律基礎、專業注冊機構和工程職業法令等方面的問題。
創新設計項目
Innovative Design
本課程為跨學科的團隊合作項目,鼓勵學生參加全國、省「挑戰杯」競賽、全國電子設計競賽、ACM國際大學生程序競賽、廣東省高校軟體杯比賽、廣東省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等各種競賽,以科研立項為基礎,以創新學分為激勵機制,充分發揮廣大學生參加科技創新項目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與科技創新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
電磁兼容
Electromagnetism Compatibleness
本課程是電子通信類專業的專業選修課,主要介紹電磁兼容基本原理和概念、電磁兼容預測和分析方法、電磁干擾控制技術、電磁兼容測量與實驗技術、電磁兼容標准。
選修課程:數字電路
計算機控制技術
Computer Control Technique
本課程介紹了計算機控制系統及其組成、分類、發展概況及趨勢。分別討論了輸入輸出介面與過程通道的硬體和軟體設計、數字程序控制技術、常規及復雜控制技術、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應用程序設計與實現技術、計算機控制系統的設計原則、步驟及工程實現等。通過該課程使學生學習計算機控制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掌握與運用自動控制理論的基本方法,培養在理論上進行系統分析與設計的能力,培養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的應用能力,增強解決工程實際中出現的問題的能力。
選修課程:自動控制原理
專用集成電路技術
Technique of Integrated Circuits
本課程是針對集成電路製造和晶元級設計,分析集成電路中的元器件的結構、版圖、特性;分析存在的寄生效應及其解決方案;介紹數字和模擬電路的各種基本單元的物理設計等基本知識。為今後從事微電子技術工作打下基礎。
選修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
現代電力電子技術
Modern Power Electronic Technique
本課程主要以介紹目前最具發展前景的全控型電力電子器件的基本結構、工作原理、主要參數、應用特點,以及器件應用中的驅動、保護等基本問題,分別介紹在硬PWM開關和軟PWM開關條件下的各類變換電路。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熟悉各種電力電子器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掌握各種變換電路的結構、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獲得電力電子技術必要的基本理論、基本分析方法以及基本技能,為從事與電力電子技術應用相關的工程技術工作和科學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礎。
選修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
生物感測器
Biosensor
生物感測器是在生命科學和信息科學之間發展起來的一個交叉學科。生物感測器在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特別是食品、制葯、化學工業中的過程檢測、環境檢測、臨床醫學檢測、生命科學研究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了解生物感測器的定義、分類。了解現代主要生物感測器的工作原理,如酶感測器器、微生物感測器、免疫感測器、半導體生物感測器、光學生物感測器、熱學生物感測器、聲學生物感測器等。
選修課程:感測器與檢測技術
現代信號處理導論
Introction of Modern Signal Processing
本課程講授現代智能信號處理的主要方法。對當前信號處理領域有關神經網路、模糊技術、遺傳演算法、進化計算以及信息融合等內容進行介紹與研討。通過該課程學習使學生能了解該領域的最新知識,掌握基本方法。
選修課程:數字信號處理
統計信號處理
Statistical Signal Processing
本課程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一門選修課,主要介紹統計信號處理的內容和方法,包括隨機過程、統計信號檢測、統計信號估值、統計信號濾波、模擬信號最佳解調、數字信號最佳解調等。課程側重於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介紹,旨在通過本課程的學習,能夠對統計信號處理的原理及方法有一個全面系統的了解,建立統計信號處理的概念。同時使學生在學習和掌握這些知識的同時,能夠在思維上得到鍛煉,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上得到培養和提高。
選修課程:數字信號處理
生物醫學信號處理
Biomedical Signal Processing
本課程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專業選修課程。生物醫學信號處理在生命科學研究、醫學診斷、臨床治療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本課程旨在讓學生掌握生物醫學信號處理方面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發展趨勢,使學生具備以下兩項技能:
(1)提取原始生物醫學信息,獲取和處理生物醫學信號的技能;
(2)解釋所獲實驗結果的物理性質的技能。
選修課程:數字信號處理
智能儀器
Intellectualized Instrument
本課程的任務是在學習電子技術基礎,感測器原理及微機原理等專業基礎課程的基礎上,了解智能儀器的概念及其設計,學會利用單片機設計智能儀器的各種功能模塊,了解每個環節上的抗干擾措施,以便今後能從事智能儀器的設計、研發工作。學習主要內容有:智能儀器的功能特點、構成形式及發展;智能儀器中模擬量、數字量的輸入與輸出;智能儀器中的通訊技術;智能儀器中的抗干擾技術;智能儀器系統的設計以及相關的智能技術。
選修課程:微處理器與微計算機系統
語音信號處理技術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Speech Signal
本課程旨在讓學生了解和掌握語音信號處理的理論基礎,各種方法和某些主要應用。主要內容有:語音信號的基本性質和數字模型,短時時域處理技術,短時傅里葉分析,語音波形數字編碼,同步語音處理和倒譜分析,線性預測編碼,矢量量化,隱馬爾可夫模型,語音壓縮,語音合成,語音識別和語音增強等典型應用。
選修課程:數字信號處理
可編程式控制制器及應用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本課程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一門選修課,以目前最常使用的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為目標機型,以能力培養為主線,以拓寬專業知識面為目的,全面介紹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原理及應用。主要內容包括: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的組成與工作原理,控制器的系統配置與指令系統,特殊功能模塊,典型程序設計,PLC的系統聯網等。
選修課程:微處理器與微計算機系統
電子通信工程導論項目
Electricity and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本課程向即將開始專業學習的學生介紹基於CDIO理念的教學大綱內容,使學生了解未來學習的專業課程及各種實踐活動,灌輸CDIO注重培養學生的個人能力與協同能力,尤其是項目組織、設計、開發和實施能力,以及溝通能力和協調能力的思想,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協作精神和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並通過一個電子通信產品實例(如超聲儀器,GPS等),由教師及工程師介紹產品的構成與設計,綠色產品理念與所學課程的關系。使學生一開始就以一個工程師的角度去面對即將開始的專業課學習,並提前了解即將所學課程與實際產品的關系。
基本電路理論
Fundamentals of Electric Circuits
本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是學習電類工程技術的理論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電路的基本理論和基本分析方法,並具備必要的實踐技能,為學習後續課及今後的工作打好基礎。本課程在培養學生認真嚴肅的科學作風和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實驗研究能力、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
模擬電子技術
Electronic Circuits
本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它是研究各種半導體器件的性能、電路及其應用的學科。其主要任務是闡述電子電路的組成原理,主要功能及性能指標等。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掌握常用的基本電子電路的分析與設計方法,並有初步的實驗技能。
數字電路
Digital Circuits
本課程是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主要內容有:邏輯代數基礎,集成邏輯電路,組合邏輯電路分析和設計,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分析和設計,脈沖波形的產生和整形,大規模集成電路,A/D、D/A轉換器。
信號與系統
Signals and Systems
本課程是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研究生入學考試課。主要討論信號分析、系統分析的一些基本線性方法以及信號通過LTI系統的一些重要結論,包括:信號的時域沖激分解,LTI系統的時域表徵、求解,卷積演算法,信號的頻域分解,信號的頻譜分析,傅氏變換,時頻對應關系,LTI系統的頻域表徵、求解,傳輸與濾波,抽樣定理,Laplace變換,z變換,系統函數,零極點圖,傅氏變換的幾何估值,LTI系統的實現方框圖,因果系統的復頻域求解等。
選修課程:基本電路原理
微處理器與微計算機系統
Microprocessor and Micro-computer System
本課程計算機原理部分著重闡明以8086/8088為CPU的微型計算機的原理及應用。硬體方面主要介紹微處理器的功能和應用;軟體方面主要介紹匯編語言程序設計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一些技巧。課程介面部分著重闡明微型計算機介面技術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課程硬軟結合,以硬為主,著重應用。
選修課程: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電路。
高頻電子線路
High Frequency Electronic Circuits
本課程是一門主要技術專業課,它的任務是研究高頻電子線路的基本原理與基本分析方法,以單元電路的分析與設計為主。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掌握無線電信號的發送、接收與傳輸原理,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選修課程:模擬電子技術
電子測量與儀器
Electronic Measurement and Apparatus
本課程是電子類專業的專業必修課,通過學習使學生理解掌握電子測量的基本概念和各類儀器的工作原理,培養他們成為具有一定分析處理和動手能力的技術人員。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學生將掌握電子測量和電子測量儀器的基礎知識,並能熟練地運用各類儀器進行各種參數的測量,著重掌握測量誤差,測量儀器的工作原理以及示波器的工作原理和應用。
選修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
微機控制與檢測項目
Microcomputer Control and Detection Project
該課程是繼「微機原理與介面技術」課之後開出的二級項目。其目的是訓練學生綜合運用學過的知識,獨立設計綜合性的微機介面系統。要求系統地提出設計思想、選定設計方案並進行整體設計,包括硬體電路原理分析和軟體框圖及說明,並解決安裝與調試中遇到的問題。
綜合電子模擬與設計項目
Synthesis Analog and Digital Circuit Project
本課程以軟體模擬為輔,硬體設計為重點,指導學生設計模擬電路和數字邏輯電路相結合的電子系統。培養和鍛煉學生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本課程適合通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選修。
感測器與檢測技術
Transcer and Measurement
本課程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測試系統的基本概念,感測器的一般特性與分析方法,感測器的工作原理及應用,感測器在機電系統中的應用等四部分。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測試系統的設計和分析方法,能夠根據工程需要選用合適的感測器,並能夠對測試系統的性能進行分析及對測得的數據進行處理。
選修課程: 模擬電子電路、數字電路。
嵌入式系統及應用
Embedded System and Application
嵌入式系統是針對特定用途而定製的,強調硬體與軟體的協同設計。因此,課程要求學生必須同時掌握硬體與軟體方面的基本知識與技能。在硬體方面,要求學生了解嵌入式系統的基本原理及相關微處理器,存儲器,外圍設備,介面的基本知識。在軟體方面,要求學生熟悉嵌入式操作系統,了解嵌入式系統開發的一般過程,掌握實時操作系統(RTOS)的基本功能和設計方法,了解和熟悉一些常用的嵌入式系統的開發工具和開發方法,熟悉嵌入式系統的典型應用及產品設計開發的步驟等。
選修課程: 微處理器與微機算計系統
電磁場理論
Electromagnetic Theory
本課程是一門理工科電子信息類專業理論性較強的必選專業基礎課,是涉足無線電領域的一門重要的必修課程。主要內容包括:矢量分析,靜態場分析與計算,靜態場邊值問題的解法,時變電磁場基礎,平面電磁波基礎,波導與諧振腔,天線基礎等。
自動控制原理
The Theory of Automatic Control
本課程是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選修課。本課程的學習目的在於使學生掌握經典控制理論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要求學生在牢固掌握控制理論基本概念的基礎上,具備對簡單系統進行定性分析、定量估算和動態模擬的能力,為專業課學習和參加控制工程實踐打下必要的基礎。
選修課程:信號與系統
數字信號處理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本課程是電子工程、通信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骨幹課。主要討論數字信號處理的一些基本演算法以及實現方法,包括:模擬信號的數字化處理過程,信號的數字譜分析,DFT、FFT演算法,FIR數字濾波器的設計方法、IIR數字濾波器的設計方法,典型DSP應用系統分析等。
選修課程:EEG9204信號與系統
EDA技術及應用
EDA 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本課程以VHDL的基本語言和實用技術為重點,介紹了基於EDA技術的VHDL理論和實踐方面知識。本課程適合電子工程、通信、計算機應用技術、數字信號處理等學科領域和專業的高年紀學生選修。學生將學習和使用VHDL進行電子設計,從而提高學生在電子設計和電子工程實踐能力。
選修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
DSP技術及應用
DSP Technique and Application
本課程是電子信息類專業的專業必修課程。DSP是電子信息通訊領域中必不可少的器件之一。它既有通用的微處理器和通用的單片機特點,又具有獨特的優點和功能。該課程涉及各個學科的知識,尤其是數學理論,信號處理等理論性很強的學科,它是數字信號處理理論應用實踐的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為學生今後使用DSP技術進行通訊、控制等相關領域的研究開發打下良好的基礎。
選修課程:數字信號處理
隨機信號分析
Stochastic Signal Analysis
本課程是電子工程、通信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課,是進行科學研究和現代電子信息系統分析設計應該學習掌握的一門專業課,有志讀研的同學應選修此課。主要討論隨機信號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以及隨機信號通過LTI系統的一些重要結論,包括:隨機信號的均值、方差、相關函數、相干函數、功率譜密度,維納-辛欽定理,Yule-Walker方程,雙重卷積,窄帶隨機信號分析,白雜訊、高斯隨機過程等常見的典型隨機信號。
選修課程:數字信號處理
數字圖像處理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本課程介紹數字圖像處理的基本概念和方法以及實際應用。本課程適合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工程、機械電子工程、物理等專業的學生選修。內容包括,數字圖像基礎、空間域和頻域的圖像增強,然後討論了圖像復原、彩色圖像處理、小波變換及多解析度處理和圖像壓縮,最後講述了形態學圖像處理、圖像分割、描述和識別。
選修課程:數字信號處理
嵌入式系統綜合設計
Embedded System Design
本課程是在學完嵌入式系統及單片機原理課程之後的綜合設計,它的目的和任務是綜合利用所學嵌入式知識完成一個應用系統設計,從而加深對嵌入式軟硬知識的理解,獲得初步的應用經驗,為走出校門從事嵌入式應用的相關工作打下基礎。通過該綜合設計使學生了解現有開發裝置上的相關硬體,正確地掌握在計算機上編寫應用程序、調試、下載、配合外部電路進行系統功能測試。
智能感測技術綜合設計
Intelligent Sensor Technology Project
該課程利用一個多感測器實驗平台,通過完成信號的採集,處理的全過程實踐,通過全面綜合的訓練,使學生了解整個信號的處理過程。
數字信號處理綜合設計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Project
本課程是電子工程、通信工程專業的一門重要的實踐課,旨在加深對所學信號處理演算法的理解及綜合應用。主要利用軟體和DSP器件模擬。
生產實習
Proction Practice
本課程是電子工程系本科生的實踐教學環節。本次實習是一次綜合實習,是三年級學生的生產實習,是加強學生實踐能力的又一重要環節。學生通過實習和參加生產勞動,增強勞動觀點,加強實踐能力的訓練。結合實習和專業勞動做到理論聯系實際,並能在實習中擴展實踐性教學內容。
衛星導航技術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本課程主要介紹衛星導航的基本原理,同時包括了衛星通信的一些新技術和典型的實際系統。主要內容有:1.衛星通信的基本原理和特有技術;2.衛星通信的最新發展,如衛星移動通信、衛星通信中的互聯網技術和寬頻多媒體技術等;3. 結合衛星系統組成,介紹主要設備和達到的水平,介紹當前或即將服務的典型衛星通信系統。
選修課程:現代通信原理
信息理論與編碼
Information Theory and Code
本課程以資訊理論與編碼為重點,主要介紹資訊理論以及編碼理論和實現原理,在介紹有關信息度量的基礎上重點講授信源編碼、信道編碼和密碼學中的理論知識及其實現原理。本課程聯系當前實際通信技術來講述,力求使學生在學習該課程後能夠有目標 地應用於實際工作中。本課程適合電子、通信以及相關專業的學生選擇。
選修課程:現代通信原理
計算機通信網
Computer Communication Network
計算機通信網是電子通信類專業的一門選修課。隨著計算機技術和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計算機通信網的應用也越來越普及,並對整個社會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課程主要講述計算機通信網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網路技術。其主要內容有:數據和網路通信概述,開放系統網路模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協議,網路體系結構和協議,綜合業務和路由協議以及Internet和TCP/IP。
選修課程:現代通信原理
通信協議
Communication Protocol
本課程系統地介紹了當前計算機網路的概念、組成、結構和分類。其中包括計算機網路概論、數據通信基礎、網路協議和服務、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物理層協議、數據鏈路層協議、網路層協議、運輸層協議、高層協議、簡單管理協議等內容。
選修課程:現代通信原理
信息安全
Information Security
本課程包括網路信息安全基礎理論、網路安全技術與標准、網路安全管理實踐及網路信息安全實驗等四大部分。課程針對各種網路安全技術的特點,詳細分析了各技術的原理,並給出了典型的應用。
選修課程:現代通信原理
通信信號處理
Signal Process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本課程系統地介紹現代無線通信系統中所涉及的具有代表性的通信信號處理理論與方法以及主要應用。主要的內容有:信道辯識與均衡,自適應均衡器,通信系統中的自適應陣列處理,多用戶檢測,空時二維信號處理等內容。
感測器與檢測技術
Sensor and Detecting Technology
本門課程是通信工程專業本科人才培養的選修課程之一,培養學生進行系統設計,注重感測器工作原理及其應用設計的全過程。本課程的目標是培養學生在進行系統設計時如何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並予以設計實現的能力,培養大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選修課程:模擬電子技術、數字電路
數字圖像處理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數字圖像處理是論述數字圖像處理的基本理論、方法及其在智能化檢測中應用的學科,本課程學習的主要內容有數字圖像的基本概念、圖像處理的特點與發展、色度學基礎知識;圖像編程的方法與步驟;圖像平滑與增強、圖像分割與邊緣檢測、圖像幾何變換、頻域處理、數學形態學及其應用、圖像特徵與理解、圖像編碼及圖像復原等內容。通過本門課程的學習,使學生掌握數字圖像處理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編程技術,為從事數字圖像系統設計、智能化檢測等方面的研究開發工作奠定堅實基礎。
選修課程:數字信號處理
雷達原理
Radar Principle
本課程作為電子信息工程和通信工程專業的一門選修課程,本課程包括雷達分機、雷達測量方法兩大部分。前者包括雷達發射機、雷達接收機、終端顯示的組成、基本工作原理及主要質量指標;後者包括雷達的測距、測角和測速的基本原理和各種實現方法,並相應地討論了各種雷達體制的基本工作原理,如連續波、三坐標、相控陣、圓錐掃描、單脈沖和雙基地等雷達。此外,還較全面地討論了雷達方程和動目標檢測(MTD)雷達。
選修課程:現代通信原理
電子對抗
Electronic Antagonizing
開設本課程的目的是使學生了解並掌握電子對抗技術的應用前景和發展動態。本課程在傳統的通信對抗理論,常規的通信偵察、測向、定位和干擾技術的基礎上,主要討論通信反干擾、反偵察的基本理論與技術(重點是通信反干擾),也討論了若乾熱點問題。
選修課程:現代通信原理
現代通信原理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munication
本課程以通信原理為重點,主要介紹通信系統的基本原理、基本性能和基本分析方法,教學內容上兼顧模擬通信和數字通信,但主要還是側重於數字通信。本課程適合電子、通信以及相關專業的學生選擇。學生將學習和掌握現代通信系統的基本分析方法。
選修課程:信號與系統、模擬電子技術
移動通信
Mobile Communication
本書系統地闡述了現代移動通信的基本原理、基本技術和當前廣泛應用的典型移動通信系統,較充分地反映了當代數字移動通信發展的新技術。包括移動信道中的電波傳播與分集接收、雜訊與干擾、組網技術、無線尋呼系統、無繩電話系統、頻分多址(FDMA)移動通信系統、時分多址(TDMA)移動通信系統、碼分多址(CDMA)移動通信系統、移動通信的展望——個人通信等。
選修課程:現代通信原理
光纖通信技術及應用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本課程系統介紹光纖的傳輸理論和光纖通信系統原理與技術。本課程適合通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選修。學生將學習光纖的傳輸理論,激光器工作原理、性質、光源的直接調劑和間接調劑。光發送機和光接收機的原理,光纖通信系統的組成和設計方法。
選修課程:現代通信原理
微波技術與天線
Microwave Technique
本課程主要討論微波技術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術和基本分析方法。學生將學習傳輸線的基本理論和應用,一般波導理論和特性,微波網路概要和散射參量,基本微波無源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設計如微波諧振器、耦合器、混合器、微波濾波器及常用鐵氧體器件等,微波有源電路以及微波技術的最新發展動態。
選修課程:電磁場理論
通信綜合設計
Communications System Project
本課程是綜合性的通信實驗課,主要內容包括:光纖通信,GSM通信系統,無線尋呼系統,無繩電話系統,GPS定位接收系統,射頻通信系統,微波技術基礎實驗,數字程式控制交換系統實驗,主要通信測量儀器的原理與使用等。
通信信號處理課程項目
Modern Communication Project
本課程介紹和指導學生進行現代通信原理實驗,培養和鍛煉學生獨立分析和動手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是把課堂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本課程適合通信、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選修。
程式控制交換技術及應用
Programming Digital Switching
本課程以數字交換網路和通信網為重點,介紹程式控制數字交換系統原理和現代通信網。本課程適合通信、電子信息工程和計算機工程專業學生選修。學生將學習數字交換系統的硬、軟體基本原理和技術以及各種現代通信網,包括電信網、信令網、同步網、HDH、ISDN、接入網等。
選修課程:現代通信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