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高鉀血症的處理方法主要有哪些
緊急處理:
1、首先用10%葯葡萄糖酸鈣20ml+10%GS20--40ml緩慢○v。10分鍾見效果,作用可持續1小時。
2、繼之用5%碳酸氫鈉100-200ml快速靜滴。(注意先補鈣,後糾酸,NaHCO3與Ca2+不見面)。5分鍾見效,作用可持續2小時。
3、然後50%GS 50ml+10%GS100ml +RI8--10u(按每4gGS給予1uRI靜滴)。半小時見效,持續4小時。
4、排鉀措施:
(1)、聚苯乙烯磺酸鈉交換樹脂30g,沖服;20%甘露醇100ml,口服;或大黃粉3.0g,沖服。也可用聚苯乙烯磺酸鈉交換樹脂30g+20%甘露醇150ml,保留灌腸。
(2)、速尿60mg, 緩慢○v,用於每日尿量﹥700ml者,對尿毒症少尿患者無效。
5、立即作血透。
如何減少K的來源:
1、停(減)經口、靜脈的含K飲食和葯物。
2、避免應用庫血。
3、清除體內積血,或壞死組織。
4、停服保K利尿劑和ACEI(ARB)。
5、控制感染,減少細胞分解。
6、供高糖高脂飲食,或採用靜脈營養,以確保足夠熱量,減少體內分解代謝釋放的鉀。
Ⅱ 高血鉀怎麼治療
高鉀血症起病急驟者應採取緊急措施,還應根據病情的輕重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葯物治療]
1.鈣劑:鈣離子可能使心肌細胞膜靜息電位與閾電位差距拉大,使心肌興奮性趨於穩定。緊急措施為立即靜脈推注10%葡萄糖酸鈣10ml,於5~10分鍾注完,如果需要,可在1~2分鍾後再靜注1次,可迅速消除室性心律不齊。 2.將血漿與細胞外鉀暫時移入細胞內:可靜脈滴注高滲葡萄糖及胰島素。如遇心衰或腎臟患者,輸注速度宜慢。在滴注過程中密切監測血鉀變化及低血糖反應。亦可靜脈推注5%重碳酸氫鈉溶液。此方法對有代謝性酸中毒患者更為適宜。既可使細胞外鉀移入細胞內,又可糾正代謝性酸中毒。對用透析維持生命的終末期腎衰患者效果則不理想。 3.促進鉀離子排出體外:髓袢或噻嗪類利尿劑、血液透析移除體內鉀、陽離子交換樹脂。
[其他治療]
1.飲食:停止攝入含鉀食物。 2.停止誘發葯物:停止所有可能導致血鉀升高的葯物。 3.去除誘因:去除高鉀血症的病因或治療引起高鉀血症的疾病。
Ⅲ 高血鉀怎麼處理
高鉀血症應及時治療,下面四個方法處理高鉀血症可取得不錯的效果。
一、葡萄糖酸鈣注射:高鉀血症患者可通過靜脈注射葡萄糖酸鈣來改善症狀,因為葡萄糖酸鈣可直接對抗血鉀過高對細胞膜極化狀況的影響,從而讓閾電位恢復正常,可用葡萄糖酸鈣溶液直接或是和葡萄糖溶液混合稀釋後進行靜脈推注。等到十到二十分分鍾後可再重復注射。不過注意,對使用洋地黃類葯物者要慎用,伴血磷過高者,過多鈣鹽注射會導致鈣鹽在組織中沉積。
二、碳酸氫鈉:碳酸氫鈉不僅可以對抗高鉀對細胞膜起到作用,且還有利於促進鉀進入細胞內。因此可選擇碳酸氫鈉溶液進行靜脈滴注,注射後可根據血鉀和血氣的 pH 值來決定是否需要重復。用這種方法除可糾正高鉀血症外,還可糾正酸中毒。不過注意,在合並心力衰竭者中應慎用。有小部分患者在注射後可導致鹼血症,從而誘發抽搐或手足搐搦,這時可同時注射葡萄糖酸鈣來對抗。
三、血液凈化治療:高鉀血症採用血液凈化沼療即是通過低鉀或無鉀透析液來進行透析,這樣可讓血鉀在透析時就開始出現下降現象,建議可選擇血透或持續血液濾過的模式,可取得不錯的效果,特別對無尿伴高鉀的患者尤其適宜。
四、其它處理方法:高鉀血症也可選擇葡萄糖 + 胰島素來治療,還有呋塞米靜脈注射也可取得一定的效果,不過對於腎功能障礙者,尤其是少尿或無尿時,效果不好,甚至有可能無效。
高鉀血症可給患者帶來極大的危害,所以一旦出現高鉀血症時應及時處理,上面四個方法對於改善高鉀血症就有一定的效果,建議患者可根據自己的情況聽從醫囑來選擇適合自己病情的療法,以取得更好的療效。另外高鉀血症患者在治療的同時,也應注意避免一些不良因素的影響,以防影響療效。
Ⅳ 患有高鉀血症怎麼辦
治療分「治標」採取應急措施和「治本」排除體內的鉀兩個方面。
(1)應急措施
①10%葡萄糖酸鈣20~30ml靜脈注射3~4分鍾推完,注射後若無效,5~7分鍾後可重復注射,有效後用2~4g加入10%葡萄糖液1000ml靜脈滴注維持。
②5%碳酸氫鈉75ml靜脈注射5~10分鍾推完,注射後若無嚴重鹼中毒可重復使用。
③50%葡萄糖液60ml加正規胰島素7U靜脈注射,之後可按4(g)∶1(U)比例配置葡萄糖-胰島素溶液靜脈滴注。
④0.9%生理鹽水1000~2000ml靜脈滴注,此法只適用於血容量減少的患者,有水、鈉瀦留者慎用。
(2)排出體內多餘的鉀
①呋塞米40~400mg靜脈注射,該法僅適用於腎功能正常或輕度損害者。
②陽離子交換樹脂-聚磺苯乙烯樹脂,用法有兩種。保留灌腸,該葯50g+25%山梨醇200ml保留灌腸0.5~6小時,每日2次;口服,該葯(15~30g)+25%山梨醇100ml飯前服,每日3次。
③透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不但能解除鉀中毒的威脅,同時可糾正酸中毒、尿毒症、肺水腫。
Ⅳ 高鉀血症怎麼辦
血鉀高是慢性腎病及心力衰竭患者常見的並發症之一。鉀離子是細胞內液中含量最高的陽離子,對維持細胞、神經和肌肉正常功能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正常情況下,人體血鉀濃度為3.5~5.0mmol/L1。當血鉀過高時,容易引發心臟驟停或猝死,嚴重威脅生命安全。那當血鉀高的時候,患者會出現哪些症狀,又應該怎麼辦呢?
血鉀高危害不小
要了解高鉀血症,首先需要了解鉀離子。鉀是人體必需的電解質,正常血鉀濃度對維持心血管功能等人體功能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人體內的鉀來自於食物,而食物中以牛奶、香蕉、橘子、葡萄乾含量最多。
人體有一套血鉀調控系統。體內多餘的鉀主要通過腎臟、腸道排泄,也會在胰島素的作用下隨葡萄糖進入細胞內。其中,腎臟對調控血鉀濃度發揮著關鍵作用。只要腎功能正常,幾乎不會發生高血鉀。
專家介紹,體內血鉀的平衡主要靠腎臟調節。醛固酮激素是腎上腺產生和分泌的一種激素,可根據體內鉀的水平,調節控制腎臟保鈉排鉀,以保持血鉀水平穩定。隨著腎功能丟失,腎臟對鉀的調節能力下降,不能及時把鉀排出去。
據了解,近40%的終末期慢性腎臟病患者死於心律失常或心臟驟停2,而罹患高鉀血症患者的全因死亡率是正常血鉀人群的26倍3,嚴重高鉀血症患者的死亡率可高達30%4。
血鉀高怎麼辦?
目前,高鉀血症治療手段有很多種,針對患者不同的治療需求,可採用不同的治療手段。專家介紹,在臨床上,如果病人血鉀特別高,可快速給病人靜脈推鈣,對抗鉀對心肌的副作用,以防患者出現心率失常甚至心臟驟停。但是鈣劑對血鉀水平沒有直接降低作用,也不能和葡萄糖、胰島素一樣日常使用。
其次,是使用利尿劑。如果患者的腎功能較好,可以使用利尿劑,讓鉀通過尿液排出。當鉀被排出體外,血鉀水平就會逐漸降下來。
此外,還可使用葡萄糖+胰島素的靜脈點滴,通過將鉀離子由細胞外轉移到細胞內,臨時降低血鉀水平。
然而,專家表示,靜脈制劑(如胰島素)、利尿劑、傳統降鉀樹脂和透析等治療手段,可臨時降低患者血鉀水平,但無法長期保持血鉀水平穩定。由於慢性高鉀血症容易反復發作,如何兼顧快速降鉀和長期穩定控鉀成為臨床治療關注的重點。
隨著學科的發展,目前已有降鉀口服葯問世,這些葯物為未來高鉀血症長期規律、平穩的防控提供了很好的手段。專家介紹,口服降鉀葯物可以減少頑固性高鉀導致的血液透析,提升了患者的生存質量,節省了醫療費用。
不過,專家提醒,口服降鉀葯物不適合讓所有患者都服用。對血鉀不太高的人,可以通過飲食控制。但是對於那些有血鉀高或是有慢性高鉀血症的患者,除了定期飲食控制之外,需要進行葯物干涉以維持血鉀水平穩定在合適的范圍。
Ⅵ 人體鉀離子過高怎麼辦
血清鉀超過5.5mmol/L時,稱為高鉀血症,是一種短時間內可危及生命的體液失衡。其原因多為酸中毒,大面積燒傷,嚴重擠壓傷,細胞內K+大量釋出;腎功能減退,不能有效地排出K+有關。臨床表現初期無特殊症狀,常與腎功能衰竭的表現同時存在,嚴重時出現心跳緩慢,心律不齊,低血壓,甚至發生心跳驟停。應注意預防和及時治療。
治療原則
1.立即停止鉀鹽攝入; 2.積極防治心律失常和窒息; 3.迅速降低血清鉀; 4.及時處理原發病和恢復腎功能。
用葯原則
1.輕症患者以基本葯物為主; 2.重症者,血清鉀高於6.5mmol/L,心電圖顯示高鉀圖形者,應考慮透析療法。
治療與預防:
血清鉀在6.0~6.5mmol/L以上,及出現心血管症狀時,應迅速採取降低血鉀措施。
一、應急措施
(一)促進鉀進入細胞內1.克分子乳酸鈉和碳酸氫鈉溶液作用原理:
①造成細胞外液暫時性鹼中毒,使鉀進入細胞內;
②Na+在細胞外液增加;腎遠曲小管Na+濃度上升,增加Na+、K+交換,使鉀從尿排出;
③細胞外液呈高滲使細胞外液容量增加,血清鉀濃度相對下降。方法:克分子(11.2%)乳酸鈉溶液60~100ml,或4%~5%碳酸氫鈉溶液100~200ml,快速靜脈滴入;病情嚴重者亦可靜脈緩慢注射。在注射過程中,宜密切觀察病情,以防誘發肺水腫。
2.胰島素和葡萄糖25%~50%葡萄糖溶液100ml,或10%葡萄糖溶液500ml、按3~4g葡萄糖用1U胰島素的比例加入普通胰島素,充分混勻,靜脈緩慢注射或滴注。
(二)利用鈣對鉀的拮抗作用鈣能減輕鉀對心肌的毒性,但不能長期使用,對已用或擬用洋地黃治療的病人不宜使用。常用10%葡萄糖酸鈣10~20ml以25%~50%葡萄糖溶液等量稀釋,靜脈緩慢注射,對於已有心律失常的病人,宜在心電圖監測下5min內注入。
二、排鉀措施
(一)腸道排鉀利用陽離子交換樹脂在腸道與鉀交換,從而使鉀排出。常用聚苯乙烯磺酸鈉離子交換樹脂(環鈉樹脂)25~50g加入溫水或25%山梨醇溶液100~200ml保留灌腸,時間1/2~1h,每日2~3次。口服劑量為15~20g,每日2~3次;如加入於25%山梨醇溶液100ml中飯前服,可導致腹脹、排氣及腹瀉,但可減輕便秘。
(二)腎排鉀高鈉飲食,排鉀利尿劑,鹽類皮質激素等,可按具體情況選用,但對腎功能不全的病人效果不佳。
(三)透析療法病情較重者需緊急採用,以確保多餘的鉀排出體外,特別適用於腎功能不全排鉀有困難的病人,可根據實際情況選用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Ⅶ 血鉀太高怎麼辦呢
病情分析:你好,一旦發現高鉀血症時,應立即停止補鉀,積極採取保護心臟的急救措施,對抗鉀的毒性作用;促使鉀向細胞內轉移;排除體內過多的鉀,以降低血清鉀濃度。 意見建議:不能吃含鉀高的食物如香蕉、柑、橙等。莖類蔬菜(如芹菜及茭白等),鉀的含量比較高,也須禁食。
Ⅷ 高血鉀的緊急處理措施有哪些
1.停止鉀鹽的攝入。
2.10%葡萄糖酸鈣10-20ml靜推。
3.10%葡萄糖注射液500ml加10U胰島素,1小時左右滴完。
4.可靜滴5%碳酸氫鈉。
5.呋塞米靜推。
6.可用離子交換樹脂口服或透析療法。
7.處理原發疾病(如清創、排出胃腸道積血)及避免攝入含鉀過多飲食(如水果、咖啡等)。停用可使血鉀水平升高的葯物,包括抑制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的葯物、β腎上腺素能受體阻斷劑、吲哚美辛及抑制鉀再遠端腎小管分泌的葯物(如螺內酯、氨苯蝶啶)等。
8.及時復查血鉀。
Ⅸ 低鉀、高鉀急救流程
高鉀血症處理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立即靜脈輸注鈣,以消除高鉀血症對心臟傳導系統的影響; 2、接著使K+轉移到細胞內,降低細胞外液與細胞內液K+的比率。這一步可用葡萄加胰島素,和/或給予碳酸氫鹽,以提高血漿pH值來完成; 3、最後,必須使K+排出體外。可使用離子交換樹脂和/或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 低鉀血症處理: (1)病因治療:去除引起低鉀血症的原因,如止吐、止瀉;病情允許盡快恢復飲食。(2)補鉀原則: 1)口服補鉀:口服補鉀是最安全的補鉀方式,如10%氯化鉀或枸櫞酸鉀; 2)靜脈補鉀:不能口服可靜脈補給,常用針劑為10%氯化鉀,靜脈補鉀必須注意以下幾點:1「見尿補鉀」:一般以尿量超過40ml/d或500ml/d方可補鉀;2補鉀量依血清鉀水平而定。如僅是禁食者,一般每天給予生理需要量氯化鉀2~3克即可;嚴重缺鉀者(血清鉀多2<2mmol/L),每日補氯化鉀總量不宜超過6~8g,但嚴重腹瀉、急性腎衰竭多尿期等特殊情況例外。(3)補鉀濃度:不宜超過40mmol/L(氯化鉀3g/l);應稀釋後經靜脈滴注,禁止直接靜脈推注,以免血鉀突然升高,導致心臟停搏。(4)補鉀速度:不宜超過20~40mmol/h。成人靜脈滴注速度不超過80滴/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