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腿部力量訓練方法
超等長的力量練習(如多級跳、跳深等),以提高肌肉收縮時的快速力量是指肌肉在離心收縮之後緊接著進行向心收縮的力量訓練方法,如多級跳、跳深等。
跳深練習,什麼是跳深呢?顧名思義就是指先從高處向下跳接著再向另一個高處跳起的動作過程,(雙腿單腿均可)。例如,從跳箱上跳下接著又跳上的練習,或連續跳欄架的練習。另外,運動員在做下列練習時應注意在落地後力求快速起跳。無論落地時是雙腳還是單腳,都應富有彈性,並應做一個「扒地」動作。和前邊所介紹的練習不同,做跳深練習時不需負重。不過,由於沖擊強度大,在訓練中採用適當的保護措施或選擇適當的練習場地是必要的。練習時的地面要「軟」,這一點也很重要。地面要能起「緩沖」作用,如:體操墊等。總之,要盡量避免直接在水泥地板上做跳深練習。
1、雙腳跳——選一高處約為80厘米,跳箱或凳子均可,並在距跳箱1米處放一個欄架,練習者站在上面往下跳,雙腳一觸地,盡量快速跳過欄架。隨著練習者腿部力量的提高,欄架可以增加,高度也可提高,要因人而異。另外從高處跳下後也可接連續蛙跳。
2、單足跳——選一高處約為80厘米,跳箱或凳子均可,練習者站在上面往下跳,雙腳一觸地,迅速用單足跳過欄架或接單足跳。經過一段時間的負重和跳深練習,學生的腿部力量和爆發力都會有很大的提高,這時再進行專項練習時,不僅不會受傷,對提高成績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練習的注意事項:
1 .當人體由高處跳起落下時,在空中髖、膝、踝三大關節充分伸展,一旦落地,立刻保持膝關節角度為140°左右的半蹲姿勢,在屈膝緩沖瞬間迅速由髖部發力,依次蹬伸各關節使人體騰空與地面保持垂直跳起,此時不允許隊員的上提膝收腿,這樣隊員在重力加速度作用下落地迅速反彈的高度必須完全由臀大肌、肌四肌、小腿三頭肌發力而獲得的「凈高度」而非靠收腹、提腿產生的「假高度」。
2 .跳深適宜高度在80~120cm之間,但增加高度應與隊員身體素質逐步提高成同步增長,不能只片面追求難度而忽視了動作技術的正確性,這是運用跳深訓練是否能與跳高素質與技術要求相適應的關鍵。
3. 實施訓練時應在落地處放上柔軟的棕墊,史密斯這樣描述跳深:』我們發現臏韌帶的緊張和股骨之間對骨的壓力達到了特別高的值。」雖然還未因跳深而發生任何傷害事故,但使用墊於仍是一個明智的預防措施。
4. 必須牢記此練習對神經生理有副作用,建議每周中最多安排2—3次,每次訓練安排10×10,並建議賽前應停止跳深訓練10—14天而且應循序漸進,在夏季訓練時安排次數不宜過多。
跳深訓練能夠很有效地發展彈跳力,只要你能堅持練習,一定能成功!
2. 下肢力量訓練方法有哪些
腿部力量家庭訓練方式如下:
一、蹲起站立訓練
目的:訓練腿部支撐力量
方式:
1、家長把孩子抱起來
2、孩子腳踩在家長的腿上
3、孩子後進行蹲起的動作
注意:家長手放在孩子腋下起支撐作用
二、跳躍訓練
目的:訓練腿部支撐力量、培養寶寶動作和口令之間的協調能力
方式:
1、家長扶著寶寶的兩側腋下
2、讓孩子站立在床或桌上
3、等孩子的雙腳一接觸到床或桌面時,就把寶寶提起來
4、讓孩子隨著口令跳躍
三、健身球訓練
目的:強壯腿部肌肉、平衡身體
方式:
1、孩子坐在球上
2、家長雙手扶住孩子的腋下
3、輕壓身體,讓他體驗被球彈起來的感覺
四、跨越障礙訓練
目的:促進眼腳協調,訓練腿部肌肉、平衡能力
方式:
1、在地上放置塑料桶、玩具等障礙物
2、家長牽著孩子繞過或跨過障礙物
3、讓孩子獨立完成上述動作
4、逐漸加大難度
健身注意事項
(1)冬季進行健身鍛煉時熱身活動要充分,尤其在室外時,首先要做好充分的熱身准備再進行較大強度的健身運動。
(2)衣著厚薄要適宜冬季進行健身活動要注意頭、背、腳部的保暖。在室外進行健身鍛煉更要注意保暖,鍛煉完後切不可站在風大的地方吹風,而應盡快回到室內,擦乾汗水,換上干凈衣服。
(3)環境要清潔舒適在室內進行鍛煉時,一定要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新鮮。
(4)鍛煉方法得當冬季健身要提高鍛煉的強度和力度,增加動作的組數和次數,同時增加有氧鍛煉的內容,相應延長鍛煉時間,用以改善機能,發展專項素質,消耗體脂,防止脂肪過多堆積。
(5)應根據個人體質加以變換和調節,對心血管病患者,應禁止做急劇運動,運動量要循序漸進。患有呼吸系統疾病的中老年人,如老慢支、肺氣腫、哮喘、肺心病、低血壓等,應避免靜止的肌肉用力。
3. 如何加強下肢力量
不負重深蹲,然後輕度負重深蹲,再大負重深蹲。短跑,一百米沖刺跑,跑完稍稍慢跑或者走一下,再來個一百米沖刺,三五次之後就沒力氣了,這樣除了肌肉外,整個下盤都得到極限的鍛煉。蛙跳,不用負重,但加量蛙跳。
4. 腿部力量訓練9個動作是什麼
腿部力量訓煉9個姿勢:
1、寬距深蹲:
這一姿勢是我們自重訓練中常見到的姿勢,也是我們常說的寬距式負重深蹲,在我們開展此項訓煉時將我們的兩腿當然分離,腳部間距略微開啟一些漸漸地開展深蹲動作,在開展深蹲動作時要把我們的速率減慢,盡可能確保我們的人體下蹲至最少位,那樣才可以合理的進行該項訓煉。
2、臀橋:
我們在開展腿部訓練時,下肢位置是我們重中之重訓煉的總體目標,我們的下肢位置掩藏著許多的肌肉群,因此我們要對下肢位置開展不一樣環節的訓煉,不一樣位置挑選不一樣的訓練法,那樣有利於我們的腳部獲得勻稱的鍛練,這樣一來會使我們的腳部越來越更為牢固。
一部分人針對搭橋姿勢並不生疏,在一部分了解的基本上我們盡可能把姿勢保證規范化,在搭橋至頂部部位時我們將人體半空中停滯不前一段時間,半空中開展一次收攏,讓我們顯著覺得到下肢位置一直在持續使力。
3、單腿臀橋:
在開展完上邊姿勢臀橋後,接下去我們在搭橋的基本上再提升一些難度系數,把兩腿能進行的姿勢換為了單腳來開展,我們在做這一姿勢時將我們的一隻腿挺直伸出。
接著我們的身體略微彎折產生一個斜拉橋的樣子,在我們人體至頂部時將我們的人體維持一條直線,更替轉換的進行單腳搭橋訓煉。
4、上跳台階:
上跳台階姿勢是我們常常開展慢跑時,都是挑選的熱身動作,我們需要尋找一個樓梯隨後開展往上跳的姿勢,這一姿勢十分磨練我們的暴發力,我們需要在下蹲時將氣力開展貯備。
隨後再全力往上跳起,那樣才可以做到訓煉的最好實際效果,在訓煉我們大腿肌肉的另外,也順帶訓煉出我們腳部的暴發力。
5、蹲跳起:
提升大腿肌肉能量和膝關節能量的訓練。兩腳上下設立,腳跟平行面,曲膝往下負重深蹲或跪姿,雙臂當然後擺。
隨後兩腿快速蹬伸,使髖、膝、踝三個骨節充足挺直,另外雙臂快速強有力往前上擺,最終用腳跟蹬離路面往上跳起,落地式時要前腳板碰地曲膝緩存,然後再跳起。每一次訓練15~20次,反復3~4組。
6、單足互換跳:
提升小腿肚、腳板和膝關節能量的訓練。上體剛正不阿,腿部挺直,兩腳更替往上跳起。跳時主要是用膝關節的能量,用前腳板迅速蹬地跳起來,距地時腳面伸直,腳跟往下。原地跳時,可要求跳的時間(30秒~1分鍾)或跳的頻次(30~60次)。行駛間彈跳時,可要求跳的間距(20~30米)。以上訓練反復2~3組。
7、蛙跳:
發展趨勢大腿內側肌肉和髖關能量的訓練。兩腳分離成跪姿姿態,上體稍前伸,雙臂在體後成准備姿態。兩腿用勁蹬伸,充足挺直髖、膝、踝三個骨節,另外雙臂快速前擺,人體往前上邊跳起,隨後用全腳板落地式曲膝緩存,雙臂拼成准備姿態。持續開展5~7次,反復3~4組。
8、前杠鈴弓箭步:
站立兩手各拿一個杠鈴,腰部伸直往前弓箭步踏出踏出的另外下蹲,在下蹲時維持腰部伸直控製取回回應到起止部位,反復以上姿勢。
9、杠鈴後座蹲:
站起,兩手各拿一個杠鈴,後腳放到長椅上。後蹲直至與路面平行面控制復原到最初的狀態,反復以上姿勢。
5. 請高手幫忙制定一個下肢力量訓練計劃。
練習彈跳
關於怎麼練習彈跳極限爆發力量訓練增加彈跳的方法
運用力量訓練提高彈跳的方法(一)
籃球運動發展到今天,運動員的彈跳力和滯空能力越來越重要,許多人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力量訓練後,身體雖然變得更強壯,彈跳力和身體的靈活性卻沒有相應的提高,甚至有所下降。殊不知,力量訓練具有多重效應,必須明確訓練目標,選擇恰當的方法,才能達到預期效果。
綜合的針對全身的力量訓練是增長彈跳的基礎,運動生物力學研究表明:對彈跳力影響最大的是腿部肌肉爆發力,特別是小腿三頭肌的爆發力對彈跳力影響最大;其次是腰腹部肌肉爆發力,因為你必須擁有一個強有力的腰去推動你的整個身體與你的腿同步提高,如果腰腹力量太差,當你跳起時,它就像個柳條一樣,會吸收軟化你的力量,而不是推動你升高;再次是肩部肌肉爆發力,上肢積極上擺對增大起跳力、提高起跳效果和改善動作質量有20%左右的影響。所以力量訓練應以腿部為主,腰腹部和肩部為輔。以仰卧起坐、俯卧背曲伸、異側兩頭起、坐式頸後推舉、負重側平舉來發達你的腰背部和肩部,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腿部的爆發力。
針對於下肢的力量訓練應以小腿三頭肌、股四頭肌為主,因此,你必須在半蹲、提踵、全蹲、負重硬拉、延時下蹲和坐式蹲起上多花工夫,並要熟悉這些動作的運用方法,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做半蹲、提踵、全蹲和負重硬拉時必須遵循X-Y-0 時間分配原則,即在退讓性收縮(如下蹲過程,時間以X表示)和維持性收縮(如下蹲後起立前的過程,時間以Y表示)應人為的讓動作過程加長,克服性收縮(如起立過程,時間以0表示)要盡可能的快,用時越短效果越好。X+Y應在2秒到6秒之間,大部分的練習應該保持X+Y為3到4秒。並且X與Y應當一長一短,盡量不要讓X=Y,例如,可按如下比例分配:4-1-0,3-1-0,2-1-0,1-3-0,1-2-0等。
延時下蹲是人為的將下蹲過程分為若干個高度,並在每一個高度上做一定時間的停留,總停留時間不應超過六秒,到最低點後以最大極限力量的爆發式起立為動作完成。例如可分為四級(1-1-1-2)或兩級(2-4)。
坐式蹲起時肩負杠鈴坐於凳上,使腿部肌肉由放鬆狀態直接過渡到爆發性收縮狀態,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完成起立。
由於人體生理結構的原因,在進行上述練習時限制了小腿三頭肌的被拉伸幅度,不能使小腿三頭肌得到更強的刺激,影響了訓練效果。如果將前腳掌墊起並在訓練時保持足踵離地,你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運用力量訓練提高彈跳的方法(二)
在使用恆信極限鞋進行極限爆發力量訓練的過程中,有一些使用者反映不能正確安排力量訓練計劃,面對眾多的力量訓練方法不知道哪一種最合適自己。因為恆信極限鞋的使用者自身條件差別很大,有業余的體育愛好者,也有專業運動員,有中學生,也有大學生,年齡跨度比較大,所以制訂一套詳細的適合每位使用者的力量訓練計劃是不切合實際的。我們所介紹的是科學的制訂力量訓練計劃的原理和方法,由使用者根據自身的素質和訓練條件選擇說明書中的訓練方法正確的進行力量訓練。
在力量訓練中,機體對運動負荷的反應總有一個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運動員在系統力量訓練的開始階段,或在承受一個新的不習慣的運動負荷後,機體反應往往相當強烈,疲勞過程也比較深,會出現思睡、肌肉酸痛,安靜時脈搏、血壓偏高等不適應現象。經過一段時間的力量訓練後,上述不適應現象消失了,機體各種活動取得協調,運動器官和內臟器官的機能及其恢復能力都得到提高,運動負荷時表現出相對較高的運動能力,完成力量訓練後反應程度較小,恢復過程縮短,這些都是機體對運動負荷已經產生適應的表現。我們把這種由於運動訓練產生的有機體與施加負荷的外環境不斷取得平衡的過程叫做訓練適應。
訓練適應過程的產生發展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運動負荷、恢復過程、身體狀況、心理狀態等,其中運動負荷和恢復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運動負荷由負荷量和負荷強度兩個因素構成,有一定的量就有一定的強度;反之,有一定強度的練習就有一定的量。
運動員的身體對負荷量和負荷強度的刺激有不同的反應,對負荷量的反應一般來說不強烈,比較緩和,所產生的適應程度也比較低、但相對來說機體所產生的適應比較穩定,消退也較慢;而由負荷強度刺激所引起的有機體的反應一般來說比較強烈,能較快的提高機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水平,所產生的適應性的影響也比較深刻,但相對來說,機體所產生的適應不太穩固。
負荷量因素中的時間是指練習所佔用的時間,次(組)數是指練習動作的數量或組數。負荷強度因素中的密度是指練習與練習之間的時間間隔的長短、或在一次訓練當中練習時間占總時間的比例。在恆信極限鞋的說明書中,按照負荷強度的不同對速度訓練的項目進行了分類,從一星到三星分別表示負荷強度不斷增大。負荷強度在單位時間里直接反映了練習時使用者的用力程度,對使用者的適應影響起著比負荷量更為重要的作用。沒有一定強度的刺激就不能引起使用者的適應過程。但負荷量和負荷強度有一定的組合關系,一般來說,在最大強度時負荷量要小,次最大強度時負荷量中等,中等強度時用次最大負荷量,小強度時負荷量最大。
下面我們介紹三種基本負荷結構及其鍛煉特性,假設運動者所能承擔的最大負荷為100公斤。
1、用80%-100%的強度做5組練習,共重復15次,組間間隔3分鍾,動作速度慢,負荷總重量1300公斤,這一負荷結構形式可發展運動員的最大力量。
2、用60%-75%的強度做4組練習,共重復26次,組間間隔2分鍾,動作速度快,負荷總重量為1730公斤,這種負荷結構形式可發展速度力量。
3、用40%-50%的強度做2組練習,共重復36次,組間間隔1分30秒,動作速度最快,負荷總重量為2000公斤,這種負荷結構形式可發展力量耐力。
在此需要強調的是,對於提高彈跳的力量訓練,應該把重心放在發展速度力量上,其次為最大力量,最後才是力量耐力。
如何合理安排訓練計劃
--負荷強度和負荷量的確定
在使用恆信極限鞋進行極限爆發訓練的過程中,有一些使用者反映不能正確安排訓練計劃,面對眾多的訓練方法不知道哪一種最合適自己。因為恆信極限鞋的使用者自身條件差別很大,有專業運動員,也有業余的體育愛好者,年齡跨度也會較大,所以想制訂一套詳細的適合每位使用者的訓練計劃是不切合實際的。在說明書中有針對初、中、高級使用者的訓練項目,使用者可以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我們所介紹的是科學的制訂訓練計劃的原理和方法,由使用者根據自身的素質和訓練條件選擇說明書中的訓練方法正確的進行訓練。
在運動訓練中,機體對運動負荷的反應總有一個從不適應到適應的過程。運動員在系統訓練的開始階段,或在承受一個新的不習慣的運動負荷後,機體反應往往相當強烈,疲勞過程也比較深,會出現思睡、肌肉酸痛,安靜時脈搏、血壓偏高等不適應現象。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上述不適應現象消失了,機體各種活動取得協調,運動器官和內臟器官的機能及其恢復能力都得到提高,運動負荷時表現出相對較高的運動能力,完成訓練後反應程度較小,恢復過程縮短,這些都是機體對運動負荷已經產生適應的表現。我們把這種由於運動訓練產生的有機體與施加負荷的外環境不斷取得平衡的過程叫做訓練適應。
訓練適應過程的產生發展受很多因素的影響,如運動負荷、恢復過程、身體情況、心理狀態等,其中運動負荷和恢復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運動負荷由負荷量和負荷強度兩個因素構成,有一定的量就有一定的強度;反之,有一定的強度的練習就有一定的量。
運動員的身體對負荷量和負荷強度的刺激有不同的反差,對負荷量的反應一般來說不強烈,比較緩和,所產生的適應程度也比較低、但相對來說機體所產生的適應比較穩定,消退也較慢;而由負荷強度刺激所引起的有機體的反應一般來說比較強烈,能較快的提高機體各器官系統的機能水平,所產生的適應性的影響也比較深刻,但相對來說,機體所產生的適應不太穩固,消退也較晚。
負荷量和負荷強度各自通過不同的方面表現出來。
組成負荷量的因素中的時間是指練習所佔用的時間,次(組)數是指練習動作的數量或組數。
組成負荷強度的因素中密度是指練習與練習之間的時間間隔的長短、或在一次訓練當中練習時間占總時間的比例,速度、負重量、高度、遠度是指各不同運動項目中練習的用力程度,難度是指練習動作的難易程度,質量是指完成練習的質量高低。在極限鞋的說明書中,按照負荷強度的不同對速度的項目進行了分類,從一星到三星分別表示負荷強度不斷增大。
負荷強度在單位時間里直接反映了練習時使用者的用力程度,對使用者的適應影響起著比負荷量更為重要的作用。沒有一定強度的刺激就不能引起使用者的適應過程。但負荷量和負荷強度有一定的組合關系。一般來說,在最大強度時負荷量要小,次最大強度時負荷量中等,中等強度時用次最大負荷量,小強度時負荷量最大。
在運動訓練過程中,運動負荷各種因素的不同組合,可使同一形式的練習產生不同的負荷效果和訓練作用。如肩負杠鈴做負重半蹲練習,假設運動員所能承擔的最大重量為100公斤,這一練習的負荷結構可以有以下三種不同形式。
1、 80%-100%的強度做5組練習,共重復15次,組間間隔4-5分鍾,動作速度慢,負荷總重量1300公斤,這一負荷結構形式可發展運動員的最大力量。
2、 用60%-75%的強度做4組練習,共重復26次,組間間隔3分鍾,動作速度快,負荷總重量為1730公斤,這種負荷結構形式可發展速度力量。
3、 用40%-50%的強度做2組練習,共重復36次,組間間歇1分30秒,動作速度最快,負荷總重量為2000公斤,這鍾負荷結構形式可發展力量耐力。
由此可見,負荷因素可以不同數值搭配和組合形成不同。
如何使用恆信極限鞋取得最佳鍛煉效果
恆信極限鞋在提高彈跳力和速度等方面的功效已經得到了體育界專家教授的高度贊賞及廣大使用者的認同,但如何安排訓練才能取得最佳的鍛煉效果呢?
因為每個人的自身條件不同,所以在制定訓練計劃時必須根據自身的情況和場地器材而定。一套訓練計劃不可能適合每個人,因此在訓練前必須先弄清楚下面幾項內容:
對彈跳力有正確的認識
彈跳力的好壞不僅取決於肌肉力量的大小,同時還受速度、柔韌性、協調性和靈活性的影響。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某個人的力量非常好,但就是跳不高,並且動作僵硬,極不協調,原因就在於身體的協調性、靈活性不好,對抗肌得不到有效的放鬆,從而制約了主動肌、協同肌的力量。因此在制定訓練計劃時不能忽略柔韌性、協調性和靈活性的訓練。
對自身進行正確的剖析
要正確分析自身素質的優劣狀況,明確彈跳力得不到提高是什麼原因造成的,是力量不好,或是速度不快,還是協調性、靈活性太差。找到了原因才能有針對性的安排訓練,做到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這樣才能取得最大的收益。
對極限爆發訓練法有透徹的理解
極限爆發訓練法是一種人為的讓肌肉克服性收縮緊跟在退讓性收縮後的運動方式。其具體過程包括肌肉退讓性收縮、維持性收縮和克服性收縮三個過程,換句話說就是先讓肌肉盡量的拉長,然後再以最快的速度盡量縮短。肌肉克服性收縮過程的時間要盡可能的縮短,退讓性收縮和維持性收縮過程的時間根據具體動作要求而變化。以小腿後群肌肉為例,在負重靜蹲蹬起的下蹲過程中,小腿後群肌肉被動拉長,以退讓性收縮方式工作,應人為的控制該過程的時間;在靜蹲過程中,小腿後群肌肉以維持性收縮方式工作;在蹬起過程中,小腿後群肌肉主動收縮,以克服性收縮方式工作,該過程要盡可能地快,用時越短效果越好。
掌握正確規范的動作
在訓練過程中,動作是否正確、是否規范對訓練效果有很大的影響。有一些使用者來信來電反映,通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小腿肌肉不是很痛,倒是其它部位(如腹部)痛得很厲害,原因就在於動作不正確,導致用力部位和受力部位發生改變。如落地緩沖時膝關節彎曲過大,使得小腿肌肉受力減少,而大腿肌肉受力增加。再如跳上跳箱時髖關節彎曲過大,使得小腿肌肉用力減少,而腹部肌肉用力增加。所以必須仔細觀看教學示範片和通讀使用說明書,掌握正確規范的動作才能達到鍛煉目的。
有針對性的選擇訓練項目
對恆信極限鞋使用說明書中提供的訓練項目, 要有目的的進行選擇, 你應該每個項目都先試一試, 然後選擇肌肉酸痛感比較強烈的項目進行練習。對於體育愛好者可以在一個訓練周期內(三個月)選用一種訓練計劃,因為他們對運動的適應性比較弱。專業運動員應當時常更換訓練的項目與方法(以變換訓練組數、次數、重量為主,以改變運動方式為輔),以保持對肌肉刺激的新鮮感,進而獲得最大的收益
合理安排訓練
恆信極限鞋的使用者中有很多是專業運動員,校運動隊成員或體育考生,在完成教練員安排的大量訓練後,身體已相當疲勞,如果再使用極限鞋進行訓練勢必使身體更加疲勞,得不到有效的恢復,反而達不到鍛煉的目的。使用極限鞋進行極限爆發訓練屬於身體素質鍛煉的一部分,因此必須將使用極限鞋的訓練溶入到教練安排的訓練當中去,這樣才能取得最佳的鍛煉效果。
合理安排飲食
鍛煉後身體內的大量營養物質被消耗,必須通過飲食得以補充。糖類、脂肪、維生素、微量元素、水等營養物質在平常的飲食中都能得到足夠的補充,而蛋白質則是容易缺乏的,如有條件最好每天能喝幾杯牛奶、吃幾個雞蛋。這樣能更好的促進身體的恢復和彈跳力的提高。
重視和發揮精神因素的作用
現代的人體科學展示:人腦具有巨大的遠未充分發揮的潛力,精神因素的積極應用能產生強大的物質力量。首先確立使用極限鞋的動機和目標是什麼,以及為此要付出多大努力。經過分析,如果你願意並認為值得付出這樣的代價,那麼就能夠使你在訓練中克服困難、克服懶惰思想,早日實現夢想。
從實際出發,確定可以達到的目標,並精心制定可行的計劃乃是取得成功的主要因素。每次訓練在到訓練場之前就應心中有數,當然還應根據當時的具體情況、自身感覺對原定計劃進行相應的修改。
在使用恆信極限鞋訓練過程中,意念集中是要把精神和身體的力量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因此你必須全神貫注使你能對正在鍛煉中的肌肉和動作取得完全的控制,從而最恰當的掌握用勁的強度,動作的頻率,受力的重點,負重重量、次數、組數的多少,以取得最佳的訓練效果,同時將傷害的可能性降到最低點。
務必學會放鬆
在使用恆信極限鞋訓練中不僅要善於集中意念,還應學會放鬆。當你心理放鬆時就能在整個動作過程中對所鍛煉的肌肉進行完全的控制,還能較長時間地容忍不舒服感,並且更易恢復疲勞,這樣就能使訓練更有成效。
6. 如何鍛煉下肢力量
鍛煉下肢力量:
1、 肩背激活:端坐在沙發上,腰背挺直,軀干微微前傾,雙臂側平舉。然後雙手開始進行「劃半圓」運動,從兩端運動至後腦勺位置,再恢復至初始位置,重復練習。注意,雙手劃動時要保持在同一水平面上,這樣才能充分拉伸肩關節。活動時,配合好呼吸節奏也能起到很好的健肺效果。做5至8次。
2、臀部拉伸:同樣端坐在沙發上,右腿放在左腿膝關節上方,同時背部收緊,軀干前傾。然後右手開始向下按壓右側膝關節,找到自己可以做到的拉伸幅度後,保持住動作8至10秒不動。注意,練習過程中自然呼吸,不要憋氣。身體前傾時,感覺到臀部有比較明顯的牽拉感為宜。左、右腿交換練習2至3次。
3、沙發半蹲:自然站立,雙腳開立與肩同寬。臀部緩慢向後坐,並屈膝下蹲,同時雙臂前平舉至與肩同高。當臀部輕觸到沙發時,下肢開始發力,身體上升恢復至初始位置。注意,整個動作過程中要保持雙腳位置不變,下蹲時腰背始終保持挺直。下蹲時呼氣,起身時吸氣。初次練習,可以將手臂前平舉的動作改為雙手扶大腿的姿勢,這樣可以省些力量。練習10次。
4、騎車相較於慢跑等運動,對下肢造成的沖擊較小。但很多人騎車後會抱怨膝蓋疼,這是由於腿部在踩踏過程中反復進行圓周運動,容易造成膝關節負擔過大,導致臏骨勞損。因此,已經有膝關節炎、臏骨勞損等骨關節疾病的人最好縮短騎行距離,尤其要避開過多的爬坡路段。
如果運動過程中不注意安全,發生跌倒,極容易造成骨折、扭挫傷、顱腦損傷等,建議選擇適宜的路段,運動前拉伸關節和肌肉,尤其是在天冷時,肌肉會比較僵硬,一定要花更多的時間去熱身。運動中如有身體不適,不要勉強繼續運動。此外,騎行時還有「四個注意」。
7. 如何訓練下肢力量
訓練下肢力量方法
1、跑步。可以先慢跑,然後勻速跑。每天堅持跑半個小時,對於訓練下肢力量效果會很有效。
8. 腿部力量訓練方案
大腿:杠鈴深蹲
方法:訓練前要充分熱身,關節要活動開(可以慢跑5-10分鍾,然後用3-5分鍾拉伸關節)。
先用最大重量的40\\\%做一組熱身10-15個,然後加到60\\\%做一組8個,在加到80\\\%做3-5個,
然後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適當增加重量做一個,如果覺得自己還有餘力就再加同樣做一個,以此類推(一定要量力而行,不可爭強胡來),當感覺重量已經到了極限,就把重量減到80\\\%做6-8個,然後減到70\\\%做10給(這一重量要做兩組),然後再減到60\\\%做12個,整個大腿訓練結束(在訓練中一定要注意安全,旁邊必須要有教練或同伴保護,腰一定要挺直,直上直下,一定不能彎腰弓背,否則很容易傷到腰。在下蹲時速度不要太快,要慢慢蹲下,起的時候可以速度快一點,如果下得太快很容易起不來。特別要強調的是,在訓練中一定要循序漸進量力而行,切不可胡亂逞強)。訓練次數每周1-2次,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恢復情況作適當調整。但是不要超過3次,否則會訓練過度,對身體造成傷害!
小腿:小腿是爆發力的根本所在,小腿肌肉屬於小肌肉,所以應該需要經常刺激,一個星期訓練四次是很有必要的。對於小腿肌肉的訓練,主要採取杠鈴提,動作要領:腿綳直前腳掌著地迅速提起腳跟,20個一組,做6-8組,然後做連續縱跳摸高4-6組,每組10-12次。
相信通過3-6個月的訓練,腿部力量將會有質的飛躍(訓練是枯燥無味,是艱苦的,只有堅持才會有效果)!
9. 提高腿部力量的訓練方法
提高腿部力量的訓練方法:
1、跑步法:跑步是人類最基本的運動項目之一,也是練習腿部力量最基本的方法。跑步法是以跑步為基本運動方式來提高腿部力量的各種方法。
2、跳躍法:跳躍法是以跳躍為基本運動方式來增強腿部力量的方法。跳躍時主要以克服自身重力來鍛煉腿部力量。
3、負重法:負重法是以增加自身以外的重量來提高腿部力量的各種練習方法。
(9)部隊下肢力量訓練方法教案擴展閱讀:
鍛煉方式
為了達到不同的訓練效果,可以用坐姿蹬腿器做各種強度和形式的訓練。如果想增加大腿力量和肌肉圍度,你可以選擇比較大的重量,每組做6~12次的訓練。
如果你想塑形,讓肌肉更有彈性,你可以選擇較輕的重量做15~25次。如果想做一些針對性訓練,你可以變換一下訓練形式。
1、如果想發展股四頭肌的力量和彈跳力,你可以1/4或1/2距離的蹬腿,也就是回落的不是很深,而只有1/4或1/2的距離。為了增加連續彈跳力,你還可以增加動作的速度和頻率。
2、如果你的大腿內側或外側肌肉需要特殊鍛煉,或者對於一些運動康復中的人來說,腳尖內收和外展訓練可以嘗試一下。把腳尖稍微相對一些,像一個內八字的動作可以發展大腿外側肌肉,腳尖分開呈外八字可以發展大腿內側肌肉。注意做的時候動作要慢,而且重量也要較輕。
3、如果你雙腿發展不平衡,或者想提高單腿的控制力,可以做單腿蹬的練習。動作和雙腿蹬是一樣的,只是把一條腿放在地上,訓練的時候要選擇輕重量,並且注意自己的脊椎是否平衡。
4、如果想在鍛煉大腿的同時也鍛煉到小腿,你可以在雙腿快蹬直的時候做一個抬腳跟練習,之後再慢慢還原,這可以練到小腿的腓腸肌。
10. 腿部力量訓練9個動作
.剛開始鍛煉的時候,可以選擇跳繩,練習跳繩能有效地增加腿部肌肉的活力。2.跑步,跑步是正常人都會的基本運動,也是鍛煉腿部力量最基本的方法。可通過變速跑、沖坡跑、折返跑、綁沙袋跑等多種跑步方法來鍛煉腿部力量。3.深蹲、貼牆半蹲、蛙跳、立卧撐、負重深蹲,或到健身房在專業的健身教練指導下,進行鍛煉,都能很好地提升腿部力量。
手臂力量可以通過舉啞鈴,舉杠鈴,拉單杠運動。腿部力量可以通過騎直行車,游泳,蹬力氣來鍛煉的,其實健身房有許多針對手臂,腿部力量的器械,你可以去鍛煉的,多鍛煉,平時多吃高蛋白食物如雞蛋,牛奶,精瘦肉,魚蝦。對於增肌都是有好處的。
腿部無力是缺乏鍛煉的表現,下面幾種運動可以鍛煉腿部肌肉,增強腿部力量:1、深蹲運動。可有效鍛煉大腿部肌肉群,增加大腿部肌肉群的耐力和力量。每天做5組,每組做10~20個,組間休息30秒。2、快跑。快跑可以鍛煉大腿小腿的肌肉群,可有效激發和鍛煉腿部的爆發力。每一天練沖刺跑步,一次100米,每天做5次。3、蛙跳運動。蛙跳是鍛煉整個腿部肌肉的最好運動,可以提高腿部的爆發力、耐力和力量,但僅適合成年人來做。每天跳5組,每組跳10~20個,組間休息30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