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對事物的分析方法即邏輯

對事物的分析方法即邏輯

發布時間:2022-04-29 13:52:56

❶ 辯證邏輯思維方法的具體方法

辯證邏輯思維方法主要有:比較、抽象和概括方法;歸納與演繹相統一的方法;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方法;抽象和具體的方法;歷史的和邏輯的方法。
比較、抽象和概括方法
比較、抽象和概括方法,這是辯證思維中的初級方法。人的認識是通過了解事物的現象而深入到本質,再由一級本質進入到二級、三級本質。所以,認識不能僅僅停留在比較、抽象和概括上。但是人的認識必須通過「比較」而發現事物的區別,由區別進入到對事物某一方面的「抽象」,並進一步「概括」出帶有普遍性意義的東西,由此上升到更高級的方法,深入到事物的本質中去。比較法、抽象法、概括法是彼此相互聯系的,我們應把它們作為由低級到高級的互相聯結的環節和方法。
比較法
比較法是指確定事物之間同異關系的一種簡單的思維方法。從人類的認識發展來看,比較是理性思維的開始。比較之所以是理性思維的起步,這是因為比較導致區別,使人把自己與自然界區分開來,把自然界的這些東西與那些東西區分開來。只有通過比較認識到世界上矛盾的特殊性、差異性以後,人們才能進行正確的理性思維。
抽象和概括方法
抽象和概括是在比較基礎上展開的,對事物認識逐漸深化的思維方法。所謂抽象,就是通過對事物整體聯系的分解,在頭腦中把事物的若干屬性和方面單獨地提取出來,而暫時不考慮事物的其它屬性和方面的思維方法。抽象本身表現為提取與撇開的對立統一。一方面,抽象要把自己所認為的對象的本質方面、主要方面提取、抽取出來,另一方面,抽象又要把大量的非本質、非主要的屬性撇開,暫時不考慮這些因素。所以抽象表面上好象遠離了具體事物,比如馬克思把社會抽象為生產力——生產關系——上層建築的結構形態,表面上看它們既不是美國、俄羅斯、日本的社會,也不是中國、法國、義大利的社會,但是它卻更深入到社會的本質中去,更具有普遍性。抽象分為「直接的抽象」和「間接的抽象」。直接的抽象滲透在人的感性認識中,是對事物的直觀抽象,它通過人的五官感覺,把各種不同的聲音、形狀、顏色、氣昧、強度、硬度、溫度抽象出來,強化了人的感覺能力。間接的抽象則是把事物的本質屬性、關系、方面抽象出來,由此形成了各種各樣不同的類型和概念。
抽象方法必須進一步上升為概括方法,它是抽象方法的發展。概括,就是把抽象出來的事物屬性,推廣到具有這些相同屬性的一切事物上,從而形成關於這一類事物的普遍概念。概括的過程是擴大抽象成果的過程:在抽象的基礎上,用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從已知進入未知,從而擴大概念的外延,確定概念的內涵。抽象與概括是密不可分的,抽象是概括的基礎,概括是抽象的成果。沒有抽象,概括就是無內容的,而沒有概括,抽象就是無方向的,就不能形成對事物普遍本質和整體性的認識。 從比較方法到抽象方法是人類思維上的飛躍。只有比較而沒有抽象,人們就不會撇開事物中非本質、非主要的東西,而總是陷於具體的個別的事物中。但是抽象本身也並沒有深入到事物的普遍本質,抽象可以有多種角度,可以是這一方面,也可以是那一方面,它不能從整體上規定自己,不能形成普遍性的東西。概括則是在抽象基礎上形成概念的基本方法。一切事物都是通過比較而區分,通過區分而抽象,通過抽象而把某方面提取出來,通過概括賦於這方面以普遍性的含義。因此,比較、抽象、概括的過程,就是認識由渾沌——區分——清晰——普遍性——本質的過程,這是人的一般認識過程。比較、抽象、概括方法使人的認識擺脫了直觀性、個別性、表面性,而深入到間接性、普遍性、本質性之中去。這是人類辯證的理性思維的開始,是人類獲取知識、科學成果,使人類認識不斷深化的最基本的辯證思維方法。
比較、抽象和概括方法的運用
比較法在控制論、系統論、資訊理論以及其它一些新興科學的產生中,在現代科學決策、仿生學、類比、模擬中起到很大的作用。抽象和概括方法是現代理想化方法的基礎,在現代實踐中,這些方法的運用范圍大大擴展,得到越來越廣泛的運用,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在現代科學和實踐中,比較法已經從過去簡單的外形直觀比較、種和類的比較,發展到不同種、類的比較,功能比較、關系比較。 抽象是人類腦力活動特有的形式,是人類深入到客觀世界本質和內部的智力解剖刀。現代科學發展高度錯綜化、綜合化、網路化,這就更需要發揮人們抽象力的作用。抽象在現代科學的理想實驗、理想模型等等組成的理想化方法中得到充分體現。在現代實踐中,特別是一些巨大的工程項目,抽象力的作用十分重要。在一般決策過程中,要求發揮思維的抽象能力。用以形成「理想方案」、「理想模型」,以及形成「實際可行方案」、「實際可行模型」。
總之,比較法、抽象法、概括法是人類認識世界,深入到世界本質中的思想武器,是人們實踐和行為中的工具。只有掌握這些方法,人們的實踐活動才更有目的性、科學性,才能促進人類從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飛躍。

❷ 科學思維的邏輯方式有哪些

比較:比較是確定對象之間的共同點和差異點的一種邏輯思維方法,是科學思維對由觀察與實驗獲得的感性材料進行邏輯加工的初步方法。
分類:在比較的基礎上,將具有共同點的事物歸為一類,將具有差異點的事物·分為不同的類。從而將體態萬千的事物劃分為具有一定從屬關系的不同等級層次的系統,叫分類。
分析:把研究對象分為各個組成部分,然後將其分別加以研究,以達到對事物內部結構和本質的認識的一種思維方法。
綜合:就是將研究對象的各個部分,各個方面,各種因素聯系起來加以研究,從而在整體上認識,把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一種思維方法。
歸納:是科學思維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形式和·研究方法
歸納推理有以下幾種類型:
2.1完全歸納法
2.2不完全歸納法
2.2.1簡單枚舉法
2.2.2科學歸納法
2.2.2.1挈合法(求同法)
2.2.2.2差異法(求異法)
2.2.2.3共變法
2.2.2.4剩餘法
演繹:
它是由普遍性的前提推出特殊性結論和推理。
演繹推理有三段論、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等形式。
1.1三段法
1.2假言推理
1.2.1肯定式
1.2.2否定式
1.3選言推理
1.3.1肯定否定式
1.3.2否定肯定式
演繹推理最常見的是直言三段論形式。
其意義是由普通的原理到特殊事實的推理,即以普通的原理為前提,以特殊事實為結論。由大前提,小前提和結論組成。為了從已知判斷推出新的判斷,有兩個基本條件必須遵守:一是大前提和小前提的判斷必須是真實的;二是推理過程必須符合正確的邏輯形式和規則。

❸ 邏輯推理技巧有哪些

所謂邏輯推理技巧,就是如何正確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把話說得更准確、更清楚的一種技巧。邏輯推理技巧在口語表達中應用十分廣泛,有的人說話所以具有很強的說服力,就是因為他掌握和運用了一定的邏輯推理技巧。

明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

任何一個真實反映現實的概念都具有內涵和外延這兩種基本性質。概念的內涵是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本質屬性,亦即概念的含義。概念的外延是概念所反映的那一對象或那一類對象的總和,即通常所說的概念的適用范圍。如「勞動」這個概念的內涵是:人們使用生產工具以改變自然物質使之適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動。外延是:指工業勞動、農業勞動、服務性勞動及家庭勞動等一切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

在口語表達中正確運用概念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揭示概念的本質屬性。這就要求給事物下個科學的定義,這個定義應是嚴謹的、無懈可擊的,否則觀點站不住腳,容易被對方反駁。古代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曾經說過:「人是有兩條腿的動物。」有人指著一隻雞反問:「這是人嗎?」蘇格拉底發現給人下的定義有問題,又補充說:「人是有兩條腿而無羽毛的動物。」那人又反駁道:「這么說來,拔去羽毛的雞就是人了。」蘇格拉底再也無法回答。正是由於蘇格拉底給人下的定義不科學,因而才遭到了別人的反駁而無言以對。「人是有兩條腿的動物」定義過寬;「人是有兩條腿而無羽毛的動物」,沒有揭示出「人」的本質屬性。反駁的人正是抓住這一點,進行了駁斥。

(2)涉及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時要明確概念之間的關系。從外延方面考慮,概念之間的關系主要有四種:

第一,全同關系。這種關系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的關系。如「北京」和「中國首都」。

第二,交叉關系。這種關系就是兩個或兩個以上概念的內涵不同,而外延有部分重合的關系。如「青年」和「企業家」這兩個概念就有交叉,有些青年是企業家,有些不是;也有些企業家是青年,有些企業家不是青年。

第三,從屬關系。這種關系就是在兩個概念中,一個概念被另一個概念的外延全部包含的關系。其中外延寬的那個概念叫屬概念,外延窄的那個概念叫種概念。在說話中,屬概念和種概念一般不能並列使用,否則就犯了邏輯錯誤。例如:我們這次展銷會,不僅接待國內和本市的用戶,還歡迎世界各地貿易界人士光臨。這里,「國內的用戶」和「本市的用戶」是屬種關系的概念,並列使用造成了語意重迭、含混不清。

第四,並列關系。這種關系指兩個概念的外延互相排斥的關系。如「發光物體」與「不發光物體」,「商品」和「非商品」,「馬」和「非馬」等。

(3)由一個概念上升到另一個概念,程度要適當。要對行為的動機和目的作實事求是的分析,不能扣大帽子,不能無限上綱。如有一位青年工人搞技術革新,將一台鑽孔機拆壞了。車間主任批評他:「你這是破壞集體財產、破壞社會主義建設。」這種批評就不是實事求是的,讓人無法接受。

(4)不能以局部代替整體,犯以偏概全的錯誤。如某廠有一位團員遲到了幾次,有人提出批評說:「團員違反勞動紀律,這個共青團支部還能稱為先進青年的組織嗎?」這便是以偏概全,顯然不符合邏輯,也不利於問題的解決。

運用判斷必須真實恰當。

具體來說,運用判斷要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1)用事和理來檢驗判斷的真假。客觀實際是檢驗判斷真實和虛假的標准。真實的判斷是符合客觀事實的判斷,虛假的判斷就是不符合客觀事實的判斷。例如:

1967年在一次政治局碰頭會上,張春橋認為上海的形勢一派大好,並天花亂墜地進行介紹。李先念反駁道:「你那個大好形勢我看不到,我只曉得上海的存糧只夠吃7天了。搞到最後,大家一起餓飯。」谷牧拿出了一系列統計數字,補充指出:「上海有一半的工廠停工,鐵路半癱瘓,港口堵塞,這樣亂下去,上海這個工業中心就要垮了!」

康生隔著會議桌,用多疑的目光盯著谷牧:「你說的都沒有誇大嗎?」

谷牧一句話就把康生擋了回去:「你是要我縮小嗎?」

既是事實,無需誇大,也無法縮小。事實有力地說明了張春橋的判斷是虛假的。

(2)防止判斷自相矛盾。判斷或是肯定,或是否定,都是不變的。不能前面肯定,後面否定,否則就是「自相矛盾」。有這樣一個故事:一位青年對愛迪生說:「我有一個偉大的理想,要發明一種萬能溶解劑——它能溶解一切物質。」愛迪生回答說:「那麼,你打算把它放在什麼容器里呢?」愛迪生抓住了對方自相矛盾的地方。既然萬能溶解劑能溶解一切物質,它當然能溶解掉裝它的容器,那麼這種溶解劑又何處安身呢?

推理必須合乎邏輯。

推理,是由一個或幾個已知判斷推出一個新判斷的思維形式。人們說話,不能老是堆積概念,也不能老是簡單地判斷事物是什麼,不是什麼,尤其是演講或辯論之類的系統講話,需要把一些有某種關系的判斷聯系起來,以反映事物之間的各種復雜關系,這就離不開推理了。

推理有正面推理和反面推理兩種方法。正面推理包括:

①演繹推理。這是由一般到個別的推理方法。其具體做法是:首先提出一個正確的觀點作為大前提,然後提出一個與此相關的要論證的問題作為小前提,再通過引申發揮,使兩者充分地統一起來,得出結論,使論點成立。

②歸納推理。這是由個別到一般的推理方法,即從特殊的事例推導出一般原理、原則。歸納推理分為完全歸納推理和不完全歸納推理兩種。完全歸納推理是由一類對象的每個分子都具有某種屬性而推知該類對象都具有某種屬性的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是根據某類對象的部分分子具有某種屬性,從而推出該類對象的全體都具有某種屬性的歸納推理。

③類比推理。這種推理就是一種由個別到個別,或者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它是根據兩個(或兩類)事物的某些屬性的相同或相似,而推論出它們其他屬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間接推理形式。這樣得出來的結論雖然是或然性的,但它是根據事物的某種相同點用已知的事物來說明未知的事物,所以能起到啟發聯想和觸類旁通的作用。因此,作為一種邏輯技巧,類比推理在說話藝術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

反面推理包括:

①反證法。通過論證與對方論題相反的論題是正確的,從而推翻對方論題的一種邏輯論證方法,叫反證法。反之亦然。

②歸謬法。按照邏輯規律,任何推理,必須有正確的前提,才能推出正確的結論。而「歸謬法」卻違反「前提必須正確」這一規律,故意假設對手的錯誤觀點是正確的,並以此假設為前提,一步一步進行推論,引導出一個荒謬的結論,從而使對手的論點不攻自破,達到駁斥對手的目的。

❹ 邏輯和思維的區別

思維是人腦藉助於語言對事物的概括和間接的反應過程。思維是對新輸入信息與腦內儲存知識經驗進行一系列復雜的心智操作過程。思維是探索與發現事物的內部本質聯系和規律性,是認識過程的高級階段。根據思維活動憑借物的不同,可將思維分為動作思維、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抽象思維以詞為中介來反映現實,是藉助於語詞符號來思考的,是一種以概念、判斷和推理的形式進行的思維。
抽象是指從具體事物抽出、概括出它們共同的方面、本質屬性與關系等,而將個別的、非本質的方面、屬性與關系舍棄的思維過程。抽象思維作為一種重要的思維類型,具有普遍性、間接性和超脫性的特點。它是一種思維活動,提取事物最基本的特徵,形成概念,並運用概念進行推理和判斷。抽象思維憑借科學的抽象概念對事物的本質和客觀世界發展的深遠過程進行反映,使人們通過認識活動獲得遠遠超出靠感覺器官直接感知的知識。抽象思維是反映客觀事物的一種方式。
邏輯指的是思維的規律和規則。可以分三個層次理解(1)指個體思維的規律,例如:講話邏輯混亂。(2)客觀的規律性,例如:事物發展的邏輯。(3)有時與邏輯學通用,哲學的一個分支,研究思維的形式和規律的學說。簡單說邏輯就是人對事物的描述。邏輯思維是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實的理性認識過程。它是作為對認識者的思維及其結構以及起作用的規律的分析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邏輯思維是人們應用多種思維形式經過主觀分析而形成的一種確定的、有條理、有根據的思維活動。邏輯思維簡單說就是人們對事件物品進行陳述的根據。

❺ 什麼叫邏輯思維,說得簡單點

邏輯思維(Logical thinking),人們在認識事物的過程中藉助於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能動地反映客觀現實的理性認識過程,又稱抽象思維。

邏輯思維是一種確定的,而不是模稜兩可的;前後一貫的,而不是自相矛盾的;有條理、有根據的思維;在邏輯思維中,要用到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思維方法,而掌握和運用這些思維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邏輯思維的能力。

(5)對事物的分析方法即邏輯擴展閱讀:

類型

邏輯思維一般有經驗型與理論型兩種類型。

前者是在實踐活動中的基礎上,以實際經驗為依據形成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如工人、農民運用生產經驗解決生產中的問題,多屬於這種類型。

後者是以理論為依據,運用科學的概念、原理、定律、公式等進行判斷和推理。科學家和理論工作者的思維多屬於這種類型。經驗型的思維由於常常局限於狹隘的經驗,因而其抽象水平較低。

❻ 分析問題邏輯思維好,邏輯思維好是什麼意思啊,邏輯思維是推理嗎

邏輯思維不單純是推理,邏輯思維好也是指能很好的分析問題。
具體來說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採用科學的邏輯方法,准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它與形象思維能力截然不同。
邏輯思維能力不僅是學好數學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學好其他學科,處理日常生活問題所必須的能力。

❼ 如何去分析一件事或物

1、一分為一法:即是由單純思想的人(小孩),對待事物和人,只看到了它的表面現象,不去研究現象背後的原因。
2、一分為二法:這是樸素的唯物辯證法。事物有正反兩方面,有對事物或人深入研究的人會用此法來分析事物或人產生的現象及原因。此法有很大的精準性。這是思想者所常用的思維分析方法。
4、一分為四法:事物是由四性的,這一點不被多數人所知。一分為四法是對事物分析更為全面的一種思維方法,常用於對事物的謀劃及對待事物應採取的更為客觀有效使用的方法,是一分為三法的進一步演化與應用。它存在於日常生活中,但不被人們所認知,在中醫中將其應用於辯證施治,其它領域則少有人用之。
例如:人一分為一法:一個人
男人或女人
一面性
一分為二法:男性人、女性人
有性別的特徵
兩面性
一分為三法:男性人、女性人、無性人
三面性
一分為四法:男性人、女性人、無性人、兩性人
四面性
清代劉純在《誤治余論》里說:陰陽之分不盡已矣。人非男女之別,萬物具備四性也,人者有男、有女、有天宦、有兩性人。
也就是說矛盾問題應當考慮四個方面;第一是矛,第二是盾,第三既是矛又是盾,第四既不是矛又不是盾。尤其是搞科研的高級知識分子,要掌握這種廣闊的思維方法,不然的話可能不容易出成果。例如物質問題,是否應當考慮有物質,也有反物質,既是物質又是反物質,既不是物質也不是反物質。
比如朋友的劃分。如果按照一分為二的觀點,那麼不是敵人就是朋友。這種觀點是十分錯誤的。因為沒有有恆的敵人,也沒有有恆的朋友。夫妻兩個人都要磕磕碰碰的,別說朋友了。按照一分為二的觀點,劃分敵人太多了,就要打擊一大片;劃分朋友太多了,就難免看走了眼,也容易吃虧上當。按一分為四的觀點就清晰得多,敵人是很少的,朋友也是很少的。可是既是敵人又是朋友的,這是比較多的。利害相同的時候就是朋友,吃了點虧就是敵人。但是不是敵人也不是朋友,這是最多的。這是為什麼呢?別人根本不知道你是誰,所以既不把你當作敵人也不和你交朋友。如果這樣劃分朋友和敵人,自己就不會看走了眼,也不會出虧上當,更不會絕交朋友而氣惱,也不會因為增添敵人而恐懼。因為是敵人又是朋友的情況,本來就是比較多的;一會是敵人,一會是朋友,是十分正常的。所以說一分為四的分析思維方法是最全面的。
佛家在經典的敘述中已將一分為四的方法運用到了極致,因不為大多數人所理解,只有具備了大智慧的人才能領會透徹。如對於「道」的描述,是空,是無,即是空是無,也是非空非無,只有空無兩不佔,才是得到了「道」的真諦,反過來應對世俗才能達到超然灑脫狀態。

❽ 邏輯思維是什麼意思請詳細解釋一下!

釋義:邏輯思維是人的理性認識階段,人運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類型反映事物本質與規律的認識過程。

邏輯思維是人腦的一種理性活動,思維主體把感性認識階段獲得的對於事物認識的信息材料抽象成概念,運用概念進行判斷,並按一定邏輯關系進行推理,從而產生新的認識。

只有經過邏輯思維,人們對事物的認識才能達到對具體對象本質規律的把握,進而認識客觀世界。

(8)對事物的分析方法即邏輯擴展閱讀

邏輯思維的作用:

1、認知:有助於人們正確認識事物,探尋新結果,獲得新知識。

2、表達:有助於人們准確、嚴密、清晰地表達思想和建立新理論。

3、說服:有助於人們做出更為嚴謹、更具有說服力的推理和論證。

4、分析:有助於人們揭露謬誤,駁斥詭辯。有助於正確思考,明辨是非,正本清源。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邏輯思維

❾ 邏輯思維方式有哪幾種

邏輯思維包括

①歸納與演繹

歸納:從多個個別的事物中獲得普遍的規則。例如:黑馬、白馬,可以歸納為馬。演繹:與歸納相反,演繹是從普遍性規則推導出個別性規則。例如:馬可以演繹為黑馬、白馬等。

②分析與綜合

分析:分析是把事物分解為各個部分、側面、屬性,分別加以研究。是認識事物整體的必要階段。

綜合:綜合是把事物各個部分、側面、屬性按內在聯系有機地統一為整體,以掌握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③抽象與概括

抽象:抽象是從眾多的事物中抽取出共同的、本質性的特徵,而舍棄其非本質的特徵。具體地說,科學抽象就是人們在實踐的基礎上,對於豐富的感性材料通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加工製作,形成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以反映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概括:概括是形成概念的一種思維過程和方法。即從思想中把某些具有一些相同屬性的事物中抽取出來的本質屬性,推廣到具有這些屬性的一切事物,從而形成關於這類事物的普遍概念。概括是科學發現的重要方法。因為概括是由較小范圍的認識上升到較大范圍的認識;是由某一領域的認識推廣到另一領域的認識。

④比較思維法

按照對象,比較分為同類事物之間的比較和不同類事物之間的比較。按照形式,比較分為求同比較和求異比較。在相似中,求不同處。

⑤因果思維

簡單是說,因果關系的邏輯就是:因為A,所以B,或者說如果出現現象A,必然就會出現現象B(充分關系)。這是一種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而且是原因A在前,結果B在後。

⑥遞推法

遞推就是按照因果關系或層次關系等方式,一步一步的推理。有的原因產生結果後,這個結果又作為原因產生下一個結果,於是成為因果鏈,因果鏈就是一種遞推思維。

⑦逆向思維

逆向思維法與因果思維法相反,逆向思維法是由結果推理原因。逆向思維的事例:例如:大家聽過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司馬光的朋友掉進大水缸里了,常規的思維模式是「救人離水」,而司馬光面對緊急險情,運用了逆向思維,果斷地用石頭把缸砸破,「讓水離人」,救了小夥伴性命。

(9)對事物的分析方法即邏輯擴展閱讀:

邏輯思維的特徵

1、概念的特徵:內涵和外延。

2、判斷的特徵:一是判斷必須對事物有所斷定;二是判斷總有真假。

3、推理的特徵:演繹推理的邏輯特徵是:如果前提真,那麼結論一定真,是必然性推理;非演繹推理的邏輯特徵是:雖然前提是真的,但不能保證結論是真的,是或然性推理。

邏輯思維的特點是以抽象的概念、判斷和推理作為思維的基本形式,以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和具體化作為思維的基本過程,從而揭露事物的本質特徵和規律性聯系。抽象思維既不同於以動作為支柱的動作思維,也不同於以表象為憑借的形象思維,它已擺脫了對感性材料的依賴。

❿ 什麼是邏輯如何用邏輯的思維去分析事物

邏輯學是研究純粹理念的科學,所謂純粹理念就是思維的最抽象的要素所形成的理念。由亞里士多德創立。

〔說明〕在這部分初步論邏輯學的概念里,所包含對於邏輯學以及其他概念的規定,也同樣適用於哲學上許多基本概念。這些規定都是由於並對於全體有了綜觀而據以創立出來的。

我們可以說邏輯學是研究思維、思維的規定和規律的科學。但是只有思維本身才構成使得理念成為邏輯的理念的普遍規定性或要素。理念並不是形式的思維,而是思維的特有規定和規律自身發展而成的全體,這些規定和規律,乃是思維自身給予的,決不是已經存在於外面的現成的事物。

在某種意義下,邏輯學可以說是最難的科學,因為它所處理的題材,不是直觀,也不象幾何學的題材,是抽象的感覺表象,而是純粹抽象的東西,而且需要一種特殊的能力和技巧,才能夠回溯到純粹思想,緊緊抓住純粹思想,並活動於純粹思想之中。但在另一種意義下,也可以把邏輯學看作最易的科學。因為它的內容不是別的,即是我們自己的思維,和思維的熟習的規定,而這些規定同時又是最簡單、最初步的,而且也是人人最熟知的,例如:有與無,質與量,自在存在與自為存在,一與多等等。但是,這種熟知反而加重了邏輯研究的困難。因為,一方面我們總以為不值得費力氣去研究這樣熟習的東西。另一方面,對於這些觀念,邏輯學去研究、去理解所採取的方式,卻又與普通人所業已熟習的方式不相同,甚至正相反。

邏輯學的有用與否,取決於它對學習的人能給予多少訓練以達到別的目的。學習的人通過邏輯學所獲得的教養,在於訓練思維,使人在頭腦中得到真正純粹的思想,因為這門科學乃是思維的思維。——但是就邏輯學作為真理的絕對形式來說,尤其是就邏輯學作為純粹真理的本身來說,它決不單純是某種有用的東西。但如果凡是最高尚的、最自由的和最獨立的東西也就是最有用的東西,那麼邏輯學也未嘗不可認為是有用的,不過它的用處,卻不僅是對於思維的形式練習,而必須另外加以估價。

閱讀全文

與對事物的分析方法即邏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9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4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9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4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4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1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7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8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4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9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7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9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7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