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

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9 03:50:59

㈠ 研究物理學的基本方法是什麼

物理學習掌握八個關鍵
一、重視基礎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基本概念要清楚,基本規律要熟悉,基本方法要熟練;熟記一些概念、公式及推論;記住一些結論對於提高解題速度、提高應試技巧等是大有幫助的。
二、重視隨堂筆記
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走神或盡量少走神,認真做好筆記。老師講過的一些好的解題方法、例題,或者是聽不太懂的地方等等都要記下來。課後還要整理筆記,一方面,是為了消化好、爭取把漏洞、難點都掌握;另一方面,「溫故而知新」通過對課堂筆記的回憶,總結出自己的學習方法;還要對筆記作好補充,自己在作業中發現的好題、解題方法也要記在筆記本上。「好記性不如爛筆頭」,有些知識當時可能學會了,便間隔一段時間後容易淡忘,如果能及時地做好筆記,不間斷地加以復習,形成永久記憶,把所學知識真正變成自己的東西。
三、重視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獨立完成、不依賴他人的基礎上保質保量地做一些題。題目要有一定的數量,不能太少;更要有一定的質量,就是說要有一定的難度。任何人學習數理化不經過這一關是學不好的。獨立思考,有時可能慢一些,有時可能會走彎路,有時可能解不出來……但這些都是正常的,是任何一個物理學習優異者走向成功的必經之路。
四、學會畫圖分析物理過程
不論題目難易都要盡量畫圖分析,畫圖能夠變抽象思維為形象思維,更精確地掌握物理知識需要通過畫圖來達成,畫圖是一種良好的物理學習方法,通過反復的訓練,你會發現很多看似復雜的物理問題其實會變得很簡單。
五、重視物理知識的鞏固
要及時復習鞏固所學知識。就是對課堂上所學的新知識,在弄懂、弄會的基礎上,按時按量完成作業,盡可能的節約解題時間,提高解題速度,在原有的基礎上提升一個高度。還可適量地做些課外練習,來檢驗掌握知識的准確程度,對知識進行鞏固。
六、學會勤學多問
在物理學習中不清楚和不理解的問題要與老師或與同學進行及時的討論、交流。好多知識點之間都是有聯系的,如果總有知識漏洞不及時加以解決,久而久之,漏洞就越積越多,這樣會逐漸失去物理學習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沒有了興趣,則很難把這門學科學好的。
七、重視總結知識點
及時總結知識點,同類題型及時做好歸納,以便做到舉一反三,及時融會貫通。研究表明,有系統的學習會比零散的知識點容易掌握。習慣性地對知識點進行總結,慢慢就能總結出自己的一套解題思維,知識就慢慢變成自己的了。
八、重視數學計算能力的提升
在物理學習中好多同學總是因計算失誤導致丟分嚴重。「數理不分家」,物理的計算要依靠數學,沒有數學這個計算工具物理學是步難行的。平時一定要勤練計算準確的基本功,要盡量減少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失誤。

㈡ 物理研究方法哪些

物理研究方法:

1、控制變數法:把一個多因素影響某一物理量的問題,通過控制其幾個因素不變,只讓其中一個因素改變。這種方法在實驗數據的表格上的反映為:某兩次實驗只有一個條件不相同,若兩次實驗結果不同,則與該條件有關,否則無關。

2、建立模型法:用理想化的方法將實際中的事物進行簡化,便可得到一系列的物理模型。

3、轉換法:物理學中對於一些看不見、摸不著的現象或不易直接測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4、等效法:指不同的物理現象、模型、過程等在物理意義、作用效果或物理規律方面是相同的。它們之間可以相互替代,而保證結論不變。

5、類比法:由兩個對象的某些相同或相似的性質,推斷它們在其他性質上也有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推理方法。類比得到的結論不一定正確。要確認其結論的正確性,須經過實驗論證。

6、比較法:「比較」是人們常用的思維方法,是找出事物之間的差異點和共同點的思維方法,通過事物間相同特徵或相異特徵的比較,提示事物的本質區別。

7.推理法:是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忽略次要因素,進行合理的推想,得出結論,達到認識事物本質的目的。如:牛頓第一定律的得出。

㈢ 物理學的主要研究內容

物理學分為:● 經典力學及理論力學(Mechanics)研究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的規律 ● 電磁學及電動力學(Electromagnetism and Electrodynamics)研究電磁現象,物質的電磁運動規律及電磁輻射等規律 ● 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研究物質熱運動的統計規律及其宏觀表現 ● 相對論和時空物理(Relativity)研究物體的高速運動效應,相關的動力學規律以及關於時空相對性的規律 ● 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研究微觀物質運動現象以及基本運動規律 此外,還有: 粒子物理學、原子核物理學、原子分子物理學、固體物理學、凝聚態物理學、激光物理學、等離子體物理學、地球物理學、生物物理學、天體物理學、聲學、電磁學、光學、無線電物理學、熱學、量子場論、低溫物理學、半導體物理學、磁學、液晶、醫學物理學、非線性物理學、計算物理學等等. 通常還將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量子力學統稱為四大力學.

㈣ 現代物理的研究方法是什麼

物理中的研究方法
一、控制變數法 當我們研究不同物理量之間的關系,為了確定一個物理量與另一個物理量之間的關系,就需要控制其他物理量不變,看所研究的物理量與另外一個物理量變化的關系,這種方法就是「控制變數法」。
具體例子:
1.探究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兩端電壓和電阻的關系
2.研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材料、長度、橫截面積的關系
3.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和接觸面的粗糙程度的關系
4.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壓力和受力面積的關系
5.研究液體的壓強與液體密度和深度的關系
6.研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質量和速度的關系
7.研究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8電流所作的功與電流、電壓的關系

二、理想化法 所謂理想化法就是藉助於邏輯思維和想像力,有意識的突出研究對象的主要因素,排出次要因素和無關的干擾因素,對實際的研究對象加以合理的概括和描述,在我們頭腦中形成理想化地研究客體或相互聯系、代替實際的研究對象,並用來探索物理世界奧秘的方法,初中物理理想化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理想化條件 1.忽略外界影響與一些不重要的力的影響。例如研究物體的運動時,不考慮空氣的阻力 2.忽略一些摩擦力。例如只研究物體在「光滑平面」上的運動在研究定滑輪、動滑輪、滑輪組時,不考慮軸上的摩擦力
(二.)理想化模型 在物理學中,常常把實際研究對象或過程抽象成理想模型。例如 1.在研究光的傳播路徑和傳播方向時,引入光線 2.在研究磁場的分布時,引入磁感線 3.將光滑的表面看成沒有摩擦的理想表面。 4.杠桿也是一種理想模型。杠桿在實際應用中,忽略受力產生的形變,不考慮形狀 5.在研究原子的組成時,引入原子核式結構, 6.電流表看成一段導線,電壓表視為開路
(三.理想實驗) 也叫假象實驗理想實驗以真實的科學實驗和科學理論為基礎,加以推理得出結論。即實驗加推理。 1.研究真空不能傳聲,是建立在空氣越少聽到聲音越小得出的 2.牛頓第一定律,是以摩擦越小,小車前進的越遠為基礎的

三、等效替代法 將某個物理量、物理裝置、物理狀態(過程),用另外一個物理量、物理裝置、物理狀態(過程)來替代,得到同樣的結論。在間接測量中有許多物理量的測量都採用了這種方法 1.研究平面鏡成像實驗中,用兩個同樣的蠟燭,其中一個找另一個的像 2.求多個用電器組成的串聯、並聯的總電阻 3.「曹沖稱象」,用石塊的重量的總和替代大象的重量 4.排水法求不規則物體的體積 5.測量摩擦力時,用二力平衡原理測得拉力,從而求摩擦力 6.托里拆利實驗,利用水銀柱產生的壓強求大氣壓的數值
四、轉化法 在研究看不見的物質或現象時,可以通過研究物質或現象所產生的可見效果,進一步認識該物質或現象。需要注意的是,等效替代法雖然也有轉化的思想,但其研究主體已經產生
轉移,而轉化法則是通過研究主體所產生的效果來求其原因的一種思維方法。 1.利用小球的振動來判斷發聲體在振動。 2.通過電流的效應來認識電流的存在 3.通過小磁針是否受力來判斷磁場的存在 4.電磁鐵磁性強弱通過它吸引的大頭針來確定 5.研究壓強時,利用小桌陷入海綿的深度來判斷壓力作用的效果 6.研究流體壓強時,用紙片的飄動顯示壓強的變化 7.研究動能大小的因素,通過小球推動木塊運動的遠近判斷小球動能的大小 8.通過固體、液體、氣體的擴散來認識分子的熱運動。 8電流產生熱量的多少通過溫度計示數變化量來判斷
五、類比法 在分析較為抽象的物理問題時,用具體的事物類比說明,找出共性,使得研究對象易於理解 1.用水流類比電流 水壓類比電壓 2.水波類比聲波3.用物體的動能、勢能類比分子的動能勢能4.用太陽系類比原子的結構。
六、圖像法 用圖像法分析問題,更加形象、直觀,便於理解。 1.研究固體熔化 2.研究水沸騰 3.研究物體質量與體積的關系4.研究重力與質量關系。

㈤ 初中物理的16個研究方法!!!

1、控制變數法:

該方法是研究某一物理量(或某一物理性質)與哪些因素有關時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控制其他各項因素都不變,只改變某一因素,從而得到這一因素是怎樣影響這一物理量的。這是物理學中最重要,使用最普遍的一種科學研究方法,初中階段的教學內容用這種方法的有:(1)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2)影響力的作用效果的因素;(3)影響滑動摩擦力打小的因素;(4)影響壓力作用效果的因素;(5)研究液體壓強的特點;(6)影響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因素;(7)影響動能 勢能大小的因素;(8)物體吸收放熱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9)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10)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11)電功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12)電流通過導體產生的熱量與哪些因素有關;(13)通電螺線管的極性與哪些因素有關;(14)電磁鐵的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15)感應電流的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16)通電導體的磁場中受力方向與哪些因素有關。

2、類比法:

把某些抽象,不好理解的感念類比為形象容易理解的概念,如:把電流類比為水流,電壓類為水壓;聲波類比為水波;

3、轉換法:

某些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過其表現出來的現象來間接研究它叫轉換法,如:研究電流的大小轉換為研究它所表現出來的熱效應的大小;研究分子的運動轉換為研究擴散現象;眼看不見的磁場轉換為它所產生的力的作用來認識它。

4、等效法:

某些看不見摸不著的事物,不好直接研究,就通過其表現出來的現象來間接研究它叫轉換法,如:研究電流的大小轉換為研究它所表現出來的熱效應的大小;研究分子的運動轉換為研究擴散現象;眼看不見的磁場轉換為它所產生的力的作用來認識它。如用可以總電阻代替各個分電阻(根據對電流的阻礙效果相同)、用合力代替各個分力(根據力的作用效果相同)

5、建模法:

用實際不存在的形象描述客觀存在的物質叫假想模型法,如:用光線來描述光的穿傳播規律;用假想液片法來推導液體壓公式:用磁感線表示磁場的分布特點等。

6、比較法:

如對串、並聯電路特點的比較、對電動機和發電機進行比較等。

7、理想實驗法:

在實驗的基礎上盡心合理的猜想和假設進一步推理的科學方法,如:牛頓第一定律在實驗的基礎上進行大膽的猜想假設而推理出來的定律;認識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賀也是在大量實驗的基礎上經過推理而得出的結論。

如牛頓第一定律。

8、分類法:

如物體可分為固、液、氣;觸電的形式可分為單線觸電和雙線觸電等。

9、圖像法:

如晶體的熔化、凝固圖像;導體的電壓和電流圖像;運動物體的路程和時間圖像。

10、逆向思維法:

奧斯特發現了電流的磁場之後,法拉第思考——既然能「電生磁」,那麼,反過來能不能:「磁聲電」?這是一種逆向思維法。

㈥ 物理學的一般研究方法是什麼 求解答。。

物理學研究方法主要有觀察方法、實驗方法、理想方法、類比方法、假說方法和數學方法等六種。
正確的觀察方法:(1)確定觀察的目的;(2)制定觀察的方案;(3)進行實際觀察;(4)翔實的記錄;(5)初步描述;(6)初步解釋;(7)核實觀察結果。

數學是物理學的語言和工具,概括物理現象、形成物理概念、整理實驗數據、進行邏輯分析、建立物理定律、利用數學圖象展示物理規律等等物理學的研究和學習過程都離不開數學。例如,例題「某遊客第一天早上8點開始由甲景點以大小不變的速度 1,沿山路步行到乙景點。第二天早上8點又有乙景點沿原路以大小不變的速度 2步行返回甲景點。則在該線路上是否存在這樣一個地點,他第二天返回該地點的時刻與第一天經過該地點的時刻相同。如果存在,則該地點到甲景點的距離是多少?」在講解過程中進行數學方法教育:
解:方法一:方程組法

分析:假設遊客能在第一天和第二天同一時刻到達同一地點(如下圖所示),則到達同一地點所用的時間(t)是相同的、所走過的路程(S1、S2)的和等於甲景點到乙景點的路程(S),由此列出方程組;

1 t = S1 (1)

2 t = S—S1 (2)

(1)+(2)得 t = (3)

(3)代入(1)得 S1 = ;

S 、 1 和 2都是已知量,所以t 和S1有唯一的解,即存在遊客第二天返回該地點的時刻與第一天經過該地點的時刻相同的地點,該地點到甲景點距離是 。

通過分析遊客兩天的運動過程及其相互的聯系,列出兩個方程用數學語言來表述物理問題,然後利用數學解方程組的消元法求出方程的兩個解,最後再聯系實際條件討論這兩個解,推導出結論。

方法二:模型轉換法

分析:假設兩名遊客同時從甲景點和乙景點相向而行,則肯定存在相遇地點;

相遇時間t = ; 相遇點到甲地距離S1 = 。

通過物理模型的轉換得出存在相遇地點的結論,然後運用符號、方程等數學語言表徵出實際問題的特徵和規律,運用數學模型來反映物理原型的本質特徵和關系。

方法三:圖象法

畫出遊客運動的圖象,AB是第一天由甲景點到乙景點的S—t 圖象、CD是第二天由乙景點到甲景點的S—t圖象;由圖象可知

AB和CD有一個交叉點,該點表示同一地

點(S1)、同一時刻(t),所以可判斷出該

地點就是遊客第二天返回該地點的時刻與第

一天經過該地點的時刻相同的地點。然後可

通過計算得到相遇時間t = ;相遇點

到甲地距離S1 = 。

根據題意畫出遊客兩天運動的S— t圖象,在圖象上可以形象的看出兩天運動過程的特點,輕易的得出結論。利用數學圖象簡單明了的展示物理規律,使復雜的物理問題形象化、簡單化。

㈦ 物理力學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一、控制變數法:通過固定某幾個因素轉化為多個單因素影響某一量大小的問題.

二、等效法:將一個物理量,一種物理裝置或一個物理狀態(過程),用另一個相應量來替代,得到同樣的結論的方法.
三、模型法:以理想化的辦法再現原型的本質聯系和內在特性的一種簡化模型.
四、轉換法(間接推斷法)把不能觀察到的效應(現象)通過自身的積累成為可觀測的宏觀物或宏觀效應.
五、類比法:根據兩個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對象的有關知識、結論推移到另一個對象中去的一種邏輯方法.
六、比較法:找出研究對象之間的相同點或相異點的一種邏輯方法.
七、歸納法:從一系列個別現象的判斷概括出一般性判斷的邏輯的方法.

(7)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擴展閱讀:

物理學的本質:物理學並不研究自然界現象的機制(或者根本不能研究),我們只能在某些現象中感受自然界的規則,並試圖以這些規則來解釋自然界所發生任何的事情。我們有限的智力總試圖在理解自然,並試圖改變自然,這是物理學,甚至是所有自然科學共同追求的目標。

㈧ 物理研究方法有哪些

物理研究主要方法如下所示。

1、控制變數法。控制變數法是指在研究幾個物理量的關系時,每次只改變一個物理量,保持其他一些物理量不變,探究這一物理量與研究對象之間的關系。這是物理研究最常用的一種方法,幾乎貫穿物理學習的始終。

2、物理模型法。物理模型法是一種高度抽象的理想客體和形態,便於想像、思考和研究問題。研究物理的過程就是建立物理模型的過程。

3、等效替代法。在保證效果相同的前提下,將陌生復雜的問題變換成熟悉簡單的模型進行分析和研究的方法。

4、類比法。簡言之,相同或相似的東西放在一起進行比較,以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它是根據兩個或兩類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同或相似而推出他們在其他方面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一種邏輯思維。

5、轉換法。物理學中有的物理現象不便於直接觀察和直接測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觀的現象去認識或用易測量的物理量進行間接測量,這種研究問題的方法叫轉換法。

6、實驗推理法。這種方法主要利用理想實驗,理想實驗又叫假想實驗,抽象的實驗或思想上實驗它是人們在思想中塑造的實驗過程,是一種邏輯推理的理論研究方法。

7、圖像法。圖像法是數學方法在物理研究領域的運用。它是描述物理過程、揭示物理規律、解決物理問題的重要方法之一,它具有形象、直觀、動態變化過程清晰等特點,能把物理問題簡化明了,有效、簡捷地解決問題。

8、比較法。比較法是確定研究對象之間的差異點和共同點的物理研究方法,各種物理現象和過程都可以通過比較確定它們的差異點和共同點。

9、歸納法。在大量經驗、實驗、現象的基礎上,從具體事物中抽象出共同本質,概括出一般物理規律的推理方法。

㈨ 物理學中常用的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有哪些請列舉並作詳細解釋

一、控制變數法:通過固定某幾個因素轉化為多個單因素影響某一量大小的問題。 7、探索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規律;8、研究電磁感應現象;9、研究焦耳定律。 二、等效法:將一個物理量,一種物理裝置或一個物理狀態(過程),用另一個相應量來替代,得到同樣的結論的方法。 1、在研究物體受幾力時,引入合力。2、曹沖稱象。 3、在研究多個用電器組成的電路中,引入總電阻。 三、模型法:以理想化的辦法再現原型的本質聯系和內在特性的一種簡化模型。 1、在研究光學時,引入「光線」概念。 2、在研究磁場時,引入磁感線對磁場進行描述。3、理想電表。 四、轉換法(間接推斷法) 累積法:把不能觀察到的效應(現象)通過自身的積累成為可觀測的宏觀物或宏觀效應。 1、用壓緊鉛柱的方法來顯示分子面的引力作用。 2、在研究分子運動時,利用擴散現象來研究。 3、根據電流所產生的效應認識電流。 4、根據磁鐵產生的作用來認識磁場。 五、類比法:根據兩個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對象的有關知識、結論推移到另一個對象中去的一種邏輯方法。 1、水壓--電壓 2、抽水機提供水壓類似電源提供電壓。 3、用速度的定義公式引入壓強公式。 六、比較法:找出研究對象之間的相同點或相異點的一種邏輯方法。 1、研究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 2、比較電壓表與電流表在使用過程中的相同點和相異點。 3、比較電動機與發電機的結構和原理的相同點和異同點。 4、汽油機和柴油機的相同點和異同點。 七、歸納法:從一系列個別現象的判斷概括出一般性判斷的邏輯的方法。 1、從氣、液、固的擴散實現現象,得出結論: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作無規則的運動。 2、物理學中的實驗規律(如串、並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特點等)幾乎都用了此法。

㈩ 初中物理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幾種

一、控制變數法:通過固定某幾個因素轉化為多個單因素影響某一量大小的問題.
1、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 2、壓力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
3、研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關; 4、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
5、研究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歐姆定律); 6、電磁鐵磁性強弱與哪些因素有關;
7、探索磁場對電流的作用規律; 8、研究電磁感應現象; 9、研究焦耳定律.
二、等效法:將一個物理量,一種物理裝置或一個物理狀態(過程),用另一個相應量來替代,得到同樣的結論的方法.
1、在研究物體受幾力時,引入合力.2、曹沖稱象.
3、在研究多個用電器組成的電路中,引入總電阻.
三、模型法:以理想化的辦法再現原型的本質聯系和內在特性的一種簡化模型.
1、在研究光學時,引入「光線」概念.
2、在研究磁場時,引入磁感線對磁場進行描述.3、理想電表.
四、轉換法(間接推斷法)
累積法:把不能觀察到的效應(現象)通過自身的積累成為可觀測的宏觀物或宏觀效應.
1、用壓緊鉛柱的方法來顯示分子面的引力作用.
2、在研究分子運動時,利用擴散現象來研究.
3、根據電流所產生的效應認識電流.
4、根據磁鐵產生的作用來認識磁場.
五、類比法:根據兩個對象之間在某些方面的相似或相同,把其中某一對象的有關知識、結論推移到另一個對象中去的一種邏輯方法.
1、水壓--電壓
2、抽水機提供水壓類似電源提供電壓.
3、用速度的定義公式引入壓強公式.
六、比較法:找出研究對象之間的相同點或相異點的一種邏輯方法.
1、研究蒸發和沸騰的異同點.
2、比較電壓表與電流表在使用過程中的相同點和相異點.
3、比較電動機與發電機的結構和原理的相同點和異同點.
4、汽油機和柴油機的相同點和異同點.
七、歸納法:從一系列個別現象的判斷概括出一般性判斷的邏輯的方法.
1、從氣、液、固的擴散實現現象,得出結論:一切物體的分子都在作無規則的運動.
2、物理學中的實驗規律(如串、並聯電路中電流、電壓的特點等)幾乎都用了此法.

閱讀全文

與物理學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8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4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8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4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3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0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6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7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3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7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6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8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6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