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年輕時的泰森是怎麼打拳的
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拳擊運動也逐漸變成大家追捧的競技運動。在當今拳壇,有很多實力強勁的拳擊手,很多拳手的名字大家都耳熟能詳,像素有美國「轟炸機」之稱的維爾德、立於不敗之地的梅威瑟。但是在他們之前,一位拳手在他20歲的年紀就成為世界上最年輕的拳王,他就是泰森。很多人對泰森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年輕時候的泰森是重量級的霸主,無人能夠撼動他的位置。那麼年輕時候的泰森是怎麼打拳的?
年輕時候的泰森是如何打拳的?相信通過伯比克的話大家一定會有所了解。泰森能夠統治重量級拳擊多年,靠的就是他一身的實力和力。要知道自從泰森打職業拳擊以來,敗在他手下的名將不計其數,一些想要取代泰森的位置的拳手也都被他打倒。不過如今屬於他的時代已成為過去,而他也成為了後來拳擊手追捧的偶像,而他曾經創造的奇跡也永遠留在了大家的腦海里。
㈡ 拳王泰森每天如何鍛煉
大家都知道泰森是一個拳擊手,他的肌肉素質普通人是很難到達。這個訓練指導只供專業健美人士參考和借鑒。肌肉網整理。
拳擊手的重訓著重於腿部,位移或是出力都需要結實的下半身手部則講求速度、耐力比較要求拳擊手的胸、手,都不是很大塊因為拳擊手之於手臂,就像弓之於箭
箭枝的粗大雖然有比較強的破壞力,卻不會讓你箭射得更快更遠除非弓的拉力也增強,不然手臂的重量訓練是負擔而對於一個講求靈敏、速度的拳擊手而言同樣的時間是寧可多花些時間將弓做得更長更大而不是把箭做得太粗,還要花更多時間來補平速度格鬥其實很現實,就算磅數重量再大,速度太慢或是預備動作太長被人預測、看穿,那就等於沒用了速度與重量都有極限,怎樣在一定時間內練成一項運動最需要的制衡點,就是這運動最大的學問
而拳擊手最需要練成的差不多就是那樣的身材,邁克泰森擁有歷史上最兇狠的拳頭。自從他進入拳擊界以後,已經有許多曾經不可一世的拳王在他的重擊下倒在拳台上。很多人感到奇怪,人類怎麼會打出如此有力的拳頭?在看過他的訓練之後,你就不會感到奇怪了。這個1。80米的立方體一直在進行力量訓練,其訓練強度之大,讓很多舉重運動員也感到驚訝。拳王是怎樣看待力量訓練的呢,還是讓他自己告訴我們吧。
拳擊手應該進行力量訓練
以前的拳擊教練總是告訴拳手,不要進行力量訓練,那會讓你四肢粗大,關節僵硬,在拳台上變成活動的靶子。幸好庫斯(庫斯達馬托,泰森的啟蒙教練和養父)不這樣認為。力量和靈活性並不是不可兼得的。索尼利斯頓(前重量級拳王,以力量而著稱)能劈縱叉,盡管他的大腿有36英寸。
用拳擊的眼光重新認識你身體的各個部位
首先是大腿。粗壯的大腿是真主給我們的最好禮物。在拳擊的每一個動作里,大腿都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大腿的主要任務是在重擊時發力,絕對力量越大越好,如果你能像火箭一樣啟動是最好的。你不可能每一拳都憋足了勁打,因此大腿的耐力對拳擊手並不十分重要。現在對於大腿該如何訓練就十分清楚了。以重擊能力著稱的重量級拳王的深蹲成績都在1000磅以上,我的最好成績是1017磅。訓練時目標非常清楚,就是增加重量,提高絕對力量,我從不做每組次數超過6次的練習。腰部是力量的通道,把大腿的力量傳到上身,腰部本身也能產生很大的力量。腰部產生的力量比大腿小,但使用的頻率更高,職業拳手的每一拳都應該充分藉助腰部力量。對腰部絕對力量的要求可以低一些,但耐力不能忽視。我通常用400~500磅的重量,每組做6~10次。 脖子對於拳擊手是一個至關重要的部位。野牛一樣的脖子能起很好的減震作用。要是你的脖子又細又長,頭部被擊中時就會像梨形球一樣擺來擺去。脖子不主動發力,因此力量和耐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肌肉,也就是要把它練粗。我用頭倒立、俯卧頸屈伸來達到這一目的,完全採用肌肉訓練法。這里我不關心重量和次數,只要能長塊就行。 哪個部位是拳擊手用得最多的?大腿?腰部?肩膀?正確的答案是小腿。只要你不想成為活的沙袋,就得保持移動,小腿就要一直保持緊張。發力時小腿要有良好的彈性,才能流暢地發力。小腿最重要的是耐力,它的訓練關鍵是次數、時間。我用500磅做每組300次的提踵練習。據說阿里的訓練每組1000次,但我不知道他用的重量是多大。
以上是拳擊手的力量訓練中最重要的四個部位,它們組成了人體堅實的軀干。你可能會對我把腿部歸入軀干感到奇怪。腿部的用力方式和軀干是完全一致的,它是軀乾的延伸,而且比軀干更重要。我喜歡研究動物,我研究了霸王恐龍、老虎、熊和袋鼠,它們都是非常強壯的動物,後者雖然沒有鋒利的牙齒,卻是自然界最好的拳擊手。結果非常一致,強壯的下肢、腰部和頸部是生存的最好資本。而且上述四個部位體現了四種完全不同的要求,其他各個部位,都能歸入其中的某一類。
肩部是拳擊手最重要的部位,任何動作都需要肩部。但這決不意味著你要把肩部練得像保齡球一樣。拳台上有很多這樣的傢伙,他們讓我感到好笑,通常他們最多隻能在我面前跳兩回合。肩部並不是發力的部位,它的靈活性才是最重要的。因此,肩部應該像小腿一樣練習。最好的動作是側平舉和直立上拉,我通常用5磅的小啞鈴和20磅的杠鈴,能做多少次就做多少次,通常每組不少於200次。這樣你才能一直保持規范的拳架。如果你到了第8回合胳膊就抬不起來了,對手就可以隨心所欲地揍你。
拳擊手有一個部位可能是所有運動員中最發達的,就是腹肌。它要非常強壯,才能耐住重擊。這個部位的唯一要求是發達肌肉,仰卧起坐、仰卧舉腿、懸垂舉腿,需要什麼就練什麼。鋼鐵一樣的腹肌才是拳王真正的金腰帶。
背部是發力部位,但只是輔助的。對它的要求和腰部差不多,但力量上的要求更低,耐力上的要求更高,這個要求實際上和肌肉訓練的要求是很相似的。所以你能看到,很多拳手都有漂亮的背闊肌。杠鈴劃船是最好的動作。
胸部的要求比較簡單,力量、耐力要求都不高。肌肉發達些可能好些,單也很少有人被擊中胸部倒地的。總之,這個部位要求更低。過分練它反而會給出拳和防守造成障礙。卧推作為發達上身的基本練習還是應該練的,但不用花太大精力。
胳膊是最容易引起誤解的部位。胳膊本身的發力是很有限的,你越主動讓胳膊緊張,就會顯得越笨拙。胳膊應該像鉤子,而不是起重機,那是腿部該乾的事。對二頭肌和三頭肌的要求就是耐力。你可以挑一副啞鈴,然後就開始數數吧。但是前臂的要求有所不同,它是直接接觸部位,很容易受傷。對它的力量、耐力和肌肉,你都要比較留意。啞鈴腕屈伸、握力器都可以發達前臂。很多傢伙上臂很粗,比前臂粗得多,這些傢伙肯定不是拳擊手。拳擊手的前臂比上臂更重要,上臂多細都行,但前臂一定要發達。
㈢ 為何泰森20歲就直接巔峰
現在在體育界流行著各種各樣的運動,每個運動之中都會有很多個厲害的人物。提到排球,大家肯定能夠想起來中國女排,說到籃球,我們就能想起來喬丹,那麼,當提到拳擊,我們不得不說一下拳王泰森。很多人都好奇為何泰森年紀輕輕就達到了巔峰狀態?是因為泰森有一個恩師,他叫做庫斯-達馬托,泰森稱他為將軍。他為泰森制定了非常嚴厲的訓練計劃。
但泰森的職業生涯並不是一直都很順利的。泰森在生活中是非常放盪不羈的人。在1991年的時候他曾因犯罪入獄。1995年刑滿釋放的時候他重回拳壇。重返拳壇的他奪回了世界重量級拳擊比賽的冠軍。在2015年的時候,泰森選擇退役。退役後的泰森選擇進軍娛樂圈,參演過很多電影和電視劇。希望泰森在娛樂圈能夠越來越好!
㈣ 據說泰森小時候很不好,他是怎麼一步步成為拳王的
他生下來只有母親沒有父親,母親是性工作者,輸於管教的他因偷錢包被送入少年拘留中心,被高中學校開除,後遇恩師庫斯·達馬托專注拳擊,年僅20歲的泰森在接下來的18個月間,摧城拔寨般的拿下WBC、WBA、IBF重量級的冠軍,成為那個時代三大金腰帶的最年輕獲得者,這項紀錄他保持了長達20年4個月零22天
不過如今泰森已經是退役之人,還有很多大好的晚年時光值得去享受!今年他主演了《葉問3》,並且憑借這部電影獲得首屆金羊獎澳門國際電影節”最佳新演員“,曾偷錢包打架的少年成世界重量級拳王,創造了屬於自己的時代,你的時代在哪兒?
㈤ 格鬥,拳擊體能訓練作息時間表
一、准備活動
1、全身性准備活動:繞操場慢跑1圈,時間控制在5-10分鍾內。如環境溫度較低,可適當多跑幾圈,延長一點時間。
2、局部性准備活動:時間一般控制在5分鍾左右,主要有頭部運動、擴胸運動、腰部運動、臀部運動、伸展運動、壓腿運動、關節運動。
二、三種體能訓練方案
以下三種體能訓練方案各隊每周進行一種,輪流進行。
(一)3000米跑
(二)俯卧撐、仰卧起坐、單腿深蹲起立
1、動作要領:(1)俯卧撐:兩手相對、兩臂伸直支撐於地面、兩臂間距與肩同寬。頭、軀干、下肢與身體縱軸成一直線,身體往下時胸部離地面1-2厘米,兩臂外展,與軀干成90度,然後撐起至兩臂伸直。(2)仰卧起坐:仰卧腿伸直或屈腿,雙手墊於腦後;爆發式發力,收腹成坐姿;訓練時可輔助固定踝關節,以增加負荷強度,迅速獲得訓練效果。(3)單腿深蹲起立:以左腿為例,重心移向左腿,右腿向上抬起與軀干約成直角。左腿屈膝下蹲,至大、小腿夾角小於90度後,伸展左腿,成單腿站立姿勢,如此反復進行。
2、訓練方法:(1)俯卧撐:每次練習時間在10分鍾左右,做3組,在動作保持標準的前提下,每組做到20次,間歇時間為60-90秒。(2)仰卧起坐:每次練習時間在10分鍾左右,做3組,在動作保持標準的前提下,每組做到20次,間歇時間為60-90秒。(3)單腿深蹲起立:每次練習時間在10分鍾左右,做3組,在動作保持標準的前提下,每組做到8次(左右腿各4次),間歇時間為60-90秒。
3、注意事項:(1)俯卧撐:動作要領正確,屈臂支撐時,盡量下沉充分拉長胸肌;向上撐起時,挺胸、收腹、緊腰,不得提臀、沉腹、塌腰和聳肩。(2)仰卧起坐:坐起時,上體與腿部的夾角應小於90度。(3)單腿深蹲起立:組與組之間採用積極性的休息方式,例如慢跑、抖動、拍打腿部肌肉等。
(三)引體向上、臂撐上、卷身上
1、動作要領:(1)引體向上:兩手反握單杠,握距與肩同寬或寬於肩,集中背闊肌的力量,直臂懸垂引體至下全頜超過杠上沿水平線,然後身體下放至兩手伸直為一次,依此連續完成。(2)臂撐上:採用雙杠進行練習,兩杠間距寬於肩,雙手握杠呈直臂支撐,屈臂降體至最低位置時,頭部前伸,兩臂外展,使胸大肌充分拉長,主要以胸大肌的收縮力量使身體上升至兩臂伸直,依此反復練習。(3)卷身上:正握直臂懸垂,爆發式用力,低頭含胸,引體,收腹舉腿,後倒,腿緊貼杠,向後上方伸出過杠,抬頭挺胸直臂成正撐。放下時,含胸收腹,重心前移,緩慢下落成直臂懸垂。
2、訓練方法:(1)引體向上:每次練習時間在10分鍾左右,做3組,在動作保持標準的前提下,每組做到8次,間歇時間為60-90秒。(2)臂撐上:每次練習時間在10分鍾左右,做3組,在動作保持標準的前提下,每組做到8次,間歇時間為60-90秒。(3)卷身上:每次練習時間在10分鍾左右,做3組,在動作保持標準的前提下,每組做到3次,間歇時間為60-90秒。
3、注意事項:(1)引體向上:拉引過程身體不得擺震,整個動作過程上升要快,下降要慢。兩手握杠時腰背和兩腿要放鬆,引體時要注意力集中於背闊肌群。(2)臂撐上:注意控制動作的速度,不要借身體的振動完成動作。(3)卷身上:拉杠引體時,不宜過早抬頭後倒,以免造成收腹舉腿困難;上體後倒時,繼續引體;做好頸、肩准備活動;雙人保護,防止脫手。
三、整理活動
(一)全身性整理活動
3000米或5000米跑之後,不能立即停下來,必須緊接著進行慢跑2-3分鍾,並調整呼吸,再過渡到走,最後停下,進行局部放鬆活動。
(二)局部放鬆活動
局部性放鬆活動就是通過推拿按摩等手法,使參與劇烈運動的發硬肌肉(骨骼肌)韌帶得以放鬆的過程。按摩放鬆是局部性整理活動的主要手段,也是預防肌肉、韌帶變性,改善肌肉質量,取得訓練效果得的關鍵環節之一。
㈥ 泰森和李小龍如此強壯的脖子,他們是如何練成的呢
泰森的脖子是出了名的粗,我們從他的照片中就可以看到,特別是戰斗中的泰森脖子更是超出了一個限度,看起來就和腦袋差不多大了。這也是泰森從小就練就的本領,泰森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學習拳擊了,從13歲跟著達馬托開始訓練起,每天除了力量訓練與拳擊訓練以外,還要進行一個多小時腰橋訓練,這種動作可以極大加強頸部肌肉力量,泰森的大脖子也就是從那個時候就開始練就的。
練習拳擊的人都知道,無論你速度再快、力量再大,也免不了會有被對手擊中的時候,因此必須強化脖子來增加抗擊打能力,脖子是人的身上最脆弱的地方,也是鏈接腦袋的橋梁,如果脖子受傷就很嚴重了。因此,為了保護自己的脖子,必須讓他充滿肌肉,具備更加強大的抗擊打的能力,這樣即使別人打中你了,你也不會有太大的傷害。
㈦ 泰森的脖子比頭還要粗到底是怎麼練的
我們都熟悉的前世界拳王泰森,他的脖子和正常人不一樣,要粗很多,但這不是天生的,是通過後期訓練練成的,為了達到這種程度,泰森做了大量的針對脖子的訓練,並且這種訓練也不是一時能練成的,需要一日復一日的專業練習。現在泰森的脖子比他的腦袋還要粗一圈,為了達成這種成果,需要付出什麼?網友們們認真地思考一下吧。想想這種訓練的難度就有一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想想當年那些有機會贊助泰森卻沒有贊助的人的心情,可想而知是多麼的糟糕!
㈧ 拳王泰森是怎樣煉成的
拳王泰森剽悍的外表,暴躁的性格,靈活的身手以及大鐵錘般的重拳令人印象深刻。在泰森那個時代,他的重拳是出了名的重!十多戰甚至三十多戰未嘗敗績的拳擊手遇到泰森恐怕都要腳軟,數回合便敗下陣來。
那麼他是怎麼訓練的呢?
一、凌晨5點起床,洗漱完畢後進行熱身訓練。拳王的熱身可不是簡單的拉伸,而是爆發式的10組木箱跳躍,10次短距離沖刺跑。這種強度一般人還沒完成一半就累趴下了。這種爆發式的動作可以快速提升神經系統興奮度,提高肌肉伸展度,可以再極短時間內進行最佳狀態。
熱身完畢再進行5公里晨跑,大概到6點鍾跑完,回到房間,洗澡繼續睡覺。
休息四個小時到早上10點,吃早餐,多以燕麥粥為主。
二、中午12點去拳館練拳。先進行熱身運動,跳繩、空擊和移動靶等。然後找不同的陪練實戰訓練,每個至少進行10回合,每回合3分鍾。在最好的狀態下進行實戰,就跟健身先做無氧再做有氧一樣,都是為了在最精力充沛,精神最集中的時候保證動作的正確性和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跟泰森陪練要做被打殘的心理准備,因為泰森很認真,即使知道是訓練也不會手下留情。經常有陪練被打傷而放棄工作。
下午2點吃午飯,牛排具有高蛋白,義大利面具有高碳水高蛋白,水果汁有各種維生素
下午3點繼續拳擊訓練,這次的拳擊訓練並非實戰訓練,而是通過打沙袋來鞏固基本功和提升各項素質。泰森的重拳就是由此訓練來的,泰森表示:沒有任何訓練能比打重沙袋更能提升重擊能力,大腿蹬地通過臀部和跨部的扭轉將力量最大程度砸向目標,這就是重擊的秘訣。
泰森從13歲開始就訓練打重沙袋,此後不斷加大沙袋重量,到了19歲拳王出爐!
沙袋訓練之後再進行1小時的固定單車訓練,可以強化心肺功能以及進一步鞏固大腿肌群。
前方高能預警!
三、下午5點進行力量訓練,他採用高次數的循環訓練計劃,分為10個循環組,每組200個仰卧起坐、25-40雙杠臂屈伸、50個俯卧撐、50個30公斤杠鈴聳肩。完成循環組後,在地板上做10分鍾反向背拱頭頂地的橋式頸部性感線條曲線訓練。
全部這些都在2小時之內完成,總計2000個硬卧起坐、500-800個雙杠臂屈伸、500個俯卧撐、500個杠鈴聳肩以及10分鍾反向橋式訓練。
晚上7點吃晚餐。
晚上8點依舊安排固定單車訓練來提升心肺功能,雖說跑步也能鍛煉心肺,但跑多了容易損害膝蓋,不管是哪項競技運動,腿部的狀態依然會影響比賽時候的發揮。
拳王之所以成為拳王,鍛煉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不可忽視的是先天的身體素質優勢。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只需要通過鍛煉來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就好。
㈨ 泰森是怎麼訓練的
一般拳擊運動員著重訓練的是上肢力量和腳步的移動。在訓練上肢力量時,一般都是通過舉重物,不斷的揮拳,和俯卧撐這種上肢鍛煉的方式來增強力量,達到力量和速度的結合。至於腳步移動一般是通過不停的側跑訓練已經跳繩來訓練的,通過側跑來提高腳步側移和前後移動的協調性,通過跳繩來鍛煉腿部的力量和耐力,也有協調身體的作用。泰森只不過是自己天生的天分加上後天刻苦的訓練來走向成功的,只要一個人堅持不懈的努力,總有一天都會邁向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