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力量訓練的器材,和力量訓練的方法,有那些
力量訓練
上肢力量: 啞鈴 杠鈴 俯卧撐——一般家庭也就是啞鈴和俯卧撐
根據肱2頭肌和肱3頭肌不同 啞鈴可以採取正舉 側舉等
腰腹力量:仰卧起坐 側卧起坐等(分不同的強化區域) 要上強度 上數量
下肢力量: 蛙跳台階 下蹲等.自行車爬坡也可以
pS:以上所有 體能也好 力量也好` 必須都要上量+堅持 才能有效果
比如俯卧撐` 40個/組 每組間隔5分鍾 做3-4組
當然可以根據自己的體制來` 剛開始可以低1點 但是慢慢一定要往上+
身體習慣一個當量以後 再給自己2-3天適應期 3天以後就要往上+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切記:不可3天打魚2天曬網
② 運動技術爬坡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山地自行車運動是在山地中騎車,因此爬破也就成了這一運動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除了具備強健的體魄和足夠的力氣之外,正確的騎車技巧也有助於車手成功地應付各種各樣的山道。能否驅動自行車向前、向上運動,取決於二個關鍵性的因素:一是動力傳動系統的運轉與力量的大小,二是車輪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動力傳動系統的運轉與力量的大小同車手身體的強健程度和力量的大小直接相關。摩擦力則與騎車技巧、自行車輪胎的類型、車手身體的重心位置以及輪胎的壓力有關。
陡峭的山坡、質地松軟的爍石路與低摩擦力
保證自行車在爬破過程中一直向前運動的秘訣在於要使車手身體重量的分布、騎車姿勢、力量的大小、踏蹬的方式以及最佳路線之間的協調達到最佳狀態。
重量的分布
在爬比較陡、比較難爬的斜坡時,有些車手習慣於採取站立的姿勢,這在質地堅硬、摩擦力大的地面上比較奏效,但是在典型的越野運動中,情況就大不相同了。此時,騎車技巧顯示了它的重要作用。車手要盡量把身體的重心移到車座的後部,增加後輪上的壓力,從而增大摩擦力。但這樣做,前輪很容易翹起來,致使自行車駕御起來比較困難,而且還有可能向後翻倒。如果重心前移,前輪則不會離開地面,但後輪又有可能在土質比較松軟的地面上原地空轉,結果自行車寸步難行。
騎車的姿勢考慮到上面提到的各種因素之後,車手應該根據地形隨時調整身體重心的位置。為了使身體重量達到最佳分布,騎手的屁股自始至終可能只是輕輕的坐在車座前端。
力量的大小和踏蹬的方式為了能夠驅動自行車向前運動,車手必須連續平穩地向動力系統傳送能量。如果用力太大,則有可能會減小摩擦力;用力太小,則又有可能減慢車速,或者致使自行車停下來。如果上下猛踩踏板,而不是平穩地使踏板做環行運動,車輪會因為與地面之間的摩擦力減小而打滑,在原地空轉。
1.技術性爬破。在爬比較陡的斜坡時所適用的各種規則同樣適用於技術性爬破。唯一不同之處就是技術性爬破不需要車手專門去尋找合適的騎車路線,車手只要能在亂石、溝壑或者突兀的樹根之間找出一條路就行。目視前方5米之內的地面,選擇最佳車道。不過,一旦確定了騎車路線,就不要隨意改變。
2.長距離爬坡。一般的各種騎車規則在這種運動中都適用,但具體規則要根據地形的難易程度以及斜坡的坡度大小來定。不過,為了能夠騎完全部路程,車手就必須量力而行,選擇合適的速度和齒輪傳動速比。要想征服所有的斜坡,需要車手身體強健,有足夠大的力氣,掌握相當的騎車技巧,並能對運動採取正確的態度。
一開始,有些車手身體不夠強壯,還不能應付某些種類的斜坡。不過,通過足夠的鍛煉,情況是可以改善的。剛剛開始訓練時,不要把目標瞄準整座山,要先從應付得了的地方著手,然後再逐漸過度到比較難的一步。另外,還有記住,只要能實現目標就可以,不要計較什麼時候。如果有信心相信自己能夠征服大部分斜坡時,則需要考慮速度問題了。
3.怎麼在土質松軟,又比較陡的斜坡上從新發動自行車。一旦自行車在斜坡上停了下來,從新起步並非一件易事。車手必須下車,向前走幾步,或者向後退幾步,選擇合適的地點從新發動。所選擇的地方必須是地勢平坦,摩擦力大,比如說一塊比較平整的岩石。同時,選擇傳動速比不是太大的齒輪,只要能夠應付當前的情況就行。如果太大,自行車還有可能會拋錨。選擇好合適的齒輪以後,利用的最多,力量最大的那條腿蹬動自行車,同時按住車剎,等自行車開始向前運動時,把另一隻腳也放在踏板上,然後平穩用力,加速,直到回到預定的車道上為止。另一個比較好的辦法就是把自行車斜停在車道上,等發動起來後再把車頭掉過來。
③ 健身房跑步和爬坡
有氧運動是減脂的必要運動,慢跑是有氧運動中最好的運動。慢跑只是一種載體,但方式很多。
日常知識
恐懼工廠被稱為“恐怖機器”是有原因的。有氧健身器材雖然安全,但很快就讓人覺得枯燥乏味。事實上,一些非常好的健身方法可以在跑步機上進行。只要有一點創意,跑步機就可以充滿變化,讓跑步機訓練課程不再枯燥,然後就可以看到自己身體的變化。而且在跑步機上很容易集中和控制身體,很容易達到多種身心混合的訓練效果。
登山行走
爬山對跑步者腿部肌肉力量的訓練有非常顯著的效果。雖然它被稱為步行,但通過每周增加一些步行旅行,它可以減輕腳的壓力,增加對腳的訓練。對跑步者來說是一種有效的訓練方法。
④ 騎行爬坡技巧
山地車爬坡技巧
騎行是近距離的接觸大自然,尋找快樂的方法;騎行是為了看看那嚮往已久的藍天、白雲、高山、河流、路邊的野花和那些淳樸的人們。騎行是為了遠離鋼筋水泥的城市,回歸到大自然。騎行能使你「六十歲的身體,三十歲的心臟」。騎行是為了結交更多的朋友,體會一下他們的人生。騎行是為了給枯燥的生活加一點色彩,多一種經歷,多一種回憶,就多一份喜悅。
山地自行車XC賽事中也有著一句無法改變的定律:上坡(落後)100米,下坡(要追)1公里。 如同汽車,保持發動機的高轉速才有可能得到最大功率的輸出,一但轉速下降,離死火就不遠了。自行車也是一樣,保持高的踏頻,合理的力量輸出,穩定的呼吸節奏,才是高速爬坡取勝的要點。
保證自行車在爬破過程中一直向前運動的秘訣在於要使車手身體重量的分布、騎車姿勢、力量的大小、踏蹬的方式以及最佳路線之間的協調達到最佳狀態。
1、爬坡騎行姿勢。 為了使身體重量達到最佳分布,騎手的屁股自始至終可能只是輕輕的坐在車座前端。運用身體的平衡,站立騎行,上身向前傾,腳部在踩踏的同時做出向上提拉的動作。坡路較長或有陡坡時,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騎行方法,調劑用力部位,讓部份肌肉得到休息。
2、合適的速度和齒輪傳動速比。 不過,為了能夠騎完全部路程,車手就必須量力而行,選擇合適的速度和齒輪傳動速比。在騎行中保持較高頻率的意義,在於它可以用較輕的蹬踏力量,得到相對較高的速度,對保護膝蓋很有好處。上坡騎行要保持正常的踏蹬動作,不可突然用力,只有企圖擺脫對手和處於戰術需要時,才可突然加速。一般情況下,不宜採用站立式騎行或提拉式騎行方法,否則會過多地消耗體力,不利全程比賽。遇到漫長的上坡,要根據自己的體力狀況及時調整傳動比,不要等到騎不動和速度完全降下來時才改變傳動比,要堅決避免重新起動的現象出現。
3、利用物體運動的慣性原理。 遇到短距離坡路,應充分利用物體運動的慣性原理,輕松地踏蹬,快到坡頂時可採用站立式騎行,把速度盡可能提高,給下坡加速創造有利條件。
4、重視節奏。 若能順利爬坡時會感到輕快的節奏感,甚至於在腦子自然浮現出喜愛的歌。若感到坐的時間太長時,採取坐與站立並用的方法來恢復節奏。
5、調整呼吸。 瞬間挺胸採取容易呼吸的姿勢,大大呼出等改變呼吸的節奏是很有效的。改變呼吸習慣。呼吸還可以幫助踩踏。讓呼吸和踩踏同步(不一定要一對一)。除了短坡、極陡坡之外,爬坡不但要懂得用力量,還要注重節奏。
6、騎外彎道。
7、盡可能保持正前方直騎。 左右穿梭是爬坡到了沒有辦法最後的手段。稍稍一點轉向,縱然只有一度,都會增加百分之六(車輪的)前滾阻抗,三度的轉向,前滾阻抗增加到百分之三十。在坡前的最後一米向上提車把,讓前輪不是那麼直接的撞擊路面,而是感覺被你抬上去的。在爬坡快到坡頂時,速度已經往往沒有最初時那麼快,但這就是成功完成爬坡的關鍵點。最後,當你的後輪也已經上到坡後,回頭看看那條陡坡,贊美下自己!
8、接近坡頂時加快速度。 通常,最典型的建議是—開始爬坡時速度不要太快,並且如果可以的話,在接近坡頂時加快速度 (這是基於全程的速度及動力的保留考量)。 雖然身體是先決條件,但你的爬坡姿勢等有沒有問題呢?請看本文 ,也許能幫助你解決問題。 馬拉松的跑步方法有兩種long stride和pitch,這兩種方法的不同在於按照體型採用不同的跑步方法。發揮自己體型長處的跑步方法,跑得快而輕松。 騎自行車也一樣,爬斜坡時,有些人採取坐為主的姿勢沉著爬坡;有些人交替進行直立或坐的姿勢,有節奏地爬坡。像M. 彭丹尼一樣身材較小者一般採用後者。身材較大的J. 烏里奇等一般採用坐的姿勢,因為他們的腳比較長,坐著也能放出較大的能量。這兩種方法那一個都可以,關鍵是你用那一種方法爬坡時輕松。最好試一試那一種方法適合於自己。方法是:10分鍾左右就能爬上去的斜坡上,用上述兩種方法試一試,通過幾次試驗找出適合於自己的方法,同時也會找出需要加強的地方。
坐的基本姿勢
爬坡時在鞍座上坐穩,並有意識地注意旋轉數。
[優點] 1) 與站立比較身體不那麼擺動,可保持較低的心跳數,因此身體能量消耗少。
2) 容易維持一定的速度。
[缺點] 1) 需要進攻等時,瞬間提高速度時反應慢。
2) 由於上身活動少,肩膀及腰部容易積累疲勞。
[姿勢的要點]
1) 腰向後沉,臀部好像壓住鞍座般坐穩。
2) 上半身要放鬆,不要使用不必要的力氣,尤其是肩膀不要用力要放鬆。
3) 坐在鞍座的中心。
4) 不要過分動腳脖子(腳後跟上下移動的踩踏不好) 。
5) 曲柄的旋轉數為60~90次為目標,根據坡度變化狀況時時變更齒輪比。
6) 上半身及頭部沒有必要時,不要向左右擺動。
7) 要注意前方。 站立的基本姿勢 保持身體的中心線,有節奏地爬坡。
[優點] 1) 所能放出的能量較大,遇到坡度大的地方,或者需要進攻時,對情況的變化反應快。
2) 由於全身都在動,因此疲勞不會集中在某一處。
[缺點] 1) 由於運動量大,與坐的姿勢比較,心跳數上升。因此維持長時間較難,也就是所消耗的能量大。
2) 因為不坐在鞍座上,身體容易向左右擺動。
[姿勢的要點]
1) 自行車雖然向左右擺動,身體的中心線要保持不變。
2) 不要低頭,向前看。
3) 動作要有節奏感,旋轉以60次左右為目標,根據坡度情況隨時改變齒輪比。
4) 注意腰部的位置及彎曲度。若過於彎曲時,上半身的姿勢被破壞,變成前部加重,此時不能很好地傳遞力量到腳踏上。
5) 兩腳的踩踏力要均衡。
6) 上半身要放鬆,不要使用過多的氣力,握緊剎車外,其他部位要放鬆。你有無這種毛病
●爬坡時速度的分配要適當,呼吸不要過於勉強 有些人在平地上高速行走不覺得很累,但是一上斜坡就很累,這說明上斜坡需要較高的水平。很辛苦的原因是:假若速度的分配不得當,呼吸會不順暢,太辛苦時呼吸加快,過於短促的呼吸使人更加辛苦。呼吸的過程是呼出廢料吸進新鮮的空氣,否則體內得不到新鮮的氧氣,結果身體就不能動了。若你是處於這種情況,應重新考慮速度的分配是否恰當。
●不要浪費氣力,姿勢要舒適 爬斜坡與平地不同,因為爬坡時抵抗重力前進,當然比平地辛苦。為了盡快爬上去,使用全身的力氣前進,但是自行車總是不聽使喚,真是氣惱!存在這種情況的人的關鍵問題是,力氣過於放在身體上,而不能取得順暢的姿勢引起的。看一看著名選手爬坡時的姿態,齒輪重而快,但是從整體來看不是重而吃力,給人的印象是走的很輕快。名選手說「越不會爬坡的人越把氣力過於放在身體上」。這些人為了盡快爬上去,無形中採用不恰當的速度。建議以適當的速度爬坡,領會爬坡的姿勢,建立適合自己的速度及姿勢。
●加強肌肉的鍛煉 在爬坡過程中身體某部位引起痛時,忍不住真想下車,有這種體驗的人恐怕不少。引起痛的部位主要有肩膀、腰部、腳。原因可能有下述幾個情況。力氣是否過於集中在痛處;重新考慮一下你的騎車的姿態,以及踩踏技術;其次是引起痛處的肌肉不夠結實,長時間連續加負荷到肌肉不夠結實的地方時,會引起痛,因此應加強這部位肌肉的鍛煉。姿態,齒輪重而快,但是從整體來看不是重而吃力,給人的印象是走的很輕快。名選手說「越不會爬坡的人越把氣力過於放在身體上」。這些人為了盡快爬上去,無形中採用不恰當的速度。建議以適當的速度爬坡,領會爬坡的姿勢,建立適合自己的速度及姿勢。消除症狀,輕快地爬坡
1. 臀部緊貼在鞍座上 坐著爬坡時臀部往往會向前移動,雖有差異,許這是經常發生的現象,這種現象頻繁時不能進行穩定的踩踏。解決的方法是:臀部緊貼在鞍座後部的較寬的位置上,這樣做後還不行的話,可能是以腰為中心的身體的主幹部位的肌肉不夠強壯引起的。另外也和安裝鞍座的位置也有關系,建議重新考慮一下鞍座的位置。
2.向前直跑 爬坡而非常疲倦時,身體往往向左右擺動,這時最容易掉車,因此身體要保持穩定並直視前方。上坡時速度較慢,視線應放在3~4米范圍。對上坡尚未掌握要領的人,往往緊握把手,力氣過於集中在上半身上,這促使身體更加向左右擺動。臀部穩坐在鞍座上,以腰為中心支撐自行車。手腕支撐著上半身,必須放鬆。
3.腳的旋轉 爬坡時的踩踏的旋轉數,低於平地時的旋轉數,因此腳踏旋轉不是輕快的旋轉,而往往成為踩踏式的用力的旋轉。其因最大可能是齒輪太重,太重是不好,但是太輕快也不好,因為太輕時心跳加快會很辛苦。爬坡時最理想的旋轉數是60~90次。鞍座的高度也應該重新考慮,鞍座太高時腳踏不能順利旋轉。最理想的鞍座的高度是,在平地上以100~110旋轉數連續走10分鍾而感到很順利時,此時的鞍座的高度適合於你。
3. 重視節奏 若能順利爬坡時會感到輕快的節奏感,甚至於在腦子自然浮現出喜愛的歌。若感到爬坡不順利時,很可能是節奏不好,節奏感不好時,呼吸變得辛苦,此時齒輪比可能太輕,應隨著坡度的變化改變齒輪比。腳感到累時,可能齒輪比過於輕快,改變齒輪比之後,恢復節奏。若感到坐的時間太長時,採取坐與站立並用的方法來恢復節奏。
4.不要過於勉強,量力而行 爬坡競技時,一定要量力而行,若感到很累時降低速度。或者退到集團的後面,調好呼吸和姿勢後,再趕上集團。這樣做的結果跑起來變得輕松。
5.調整呼吸 爬坡變得很辛苦時,若是坐的姿勢時會出現:腰彎曲,體重壓住握把,像是握把支撐上半身似的現象;若是站立姿勢時會出現如下現象:背部變得駝背。這種姿勢不利於呼吸,使得心跳加快,呼吸變得更差。遇到上述情況時,瞬間挺胸採取容易呼吸的姿勢,大大呼出等改變呼吸的節奏是很有效的。另外,應該經常保持呼吸順暢的姿勢也很重要。
6.肩膀酸痛 有些人為了加把力,緊緊握住握把向前推。這種方法會加重肩膀的負擔,使得肩膀酸痛。這種方法說明此人沒有很好地使用腳力來踩踏。為了加把力而緊緊握住握把只能起反效果。應該坐穩,在感覺上以腰為中心支撐著自行車,手腕只是補助作用,不必要太使力。另外,握把的距離不恰當時也會出現這種症狀,有必要時應該調整握把及車把立的長度。
7.腰痛 不一定是爬坡,在平地上長時間騎自行車時,也有不少人會感到腰痛。引起這種症狀的原因是,腹部及背部肌肉不均衡引起的情況較多。應進行增強腰部及背部肌力的鍛煉。另外,爬坡時一直坐著會增加腰的負擔,看情況有時站立使肌肉放鬆。
8. 腳抽筋 由上向下踩腳踏時,腳跟容易向下;由下向上踩腳踏時動一下腳脖子。這種不必要的動作將增加腿肚的負荷,腿肚的肌肉不多,所放出的能量有限,也不能持續很久。因此大大超過負荷時容易引起抽筋等的症狀。為了避免上述不良動作,應該盡量避免改變腳脖子的角度。
9.充分利用大腿部的踩踏 大腿以膝蓋為中心,分為上下兩部分,怎樣使用大腿才能進行有效的踩踏?最重要的是有效地使用大腿背面的部分以及腰部的肌肉。大腿背面的部分在腳中肌肉最粗,纖維最長,所放出的能量多而持續時間長,因此能進行充分利用這一部分的踩踏時跑得快。騎車時腰部要坐穩,時時注意踩踏。用工具之類,設法固定腳脖子限制它的可動范圍,進行這種練習時,自然形成負荷加在大腿部的踩踏。為了矯正腳脖子的不良動作,用這種方法來練習也是好的。
10.應該經常鍛煉筋力 自行車競技不單是腳力,身體主幹部位的筋力也非常重要,若身體主幹部位的筋力結實,能穩坐在鞍座上,有效地發揮腳的能量。體能鍛煉的效果,騎自行車來練習比較更有效果。在家裡每天進行約30分鍾的體能練習很有效果。在此介紹一些提高體力的運動。
●站立腳跟著地,雙手放在腦後,彎曲膝蓋,此時彎曲的膝蓋不要超越腳尖。這個動作不單增強大腿部,也能增強腰周圍的肌肉。
● 躺在地上,彎曲膝蓋,雙手放在腦後,輕輕抬起頭。雖是簡單的提起頭部的動作,能增強腹部的肌肉。
●卧倒在地上,雙手向前伸出,提起單只手臂的同時提起與手臂呈對角線側的大腿,再進行另一邊的動作。這個動作能增強背部肌肉。
●單桿練習。練習時下巴要高出棒桿。這個動作能增強背部後部的肌肉。 上述運動最好是每套動作做20次,每天3次。
⑤ 上坡跑訓練目的
上坡跑的訓練目的:
1、上坡跑可以視作跑步專項力量訓練:
上坡跑是與跑步結合最密切的力量訓練方式,它在不改變跑步動作的情況下,增加了肌肉收縮力量,是真正的跑步專項力量訓練。雖然我們總是強調跑友要多練力量,但無論什麼力量訓練動作,都與跑步動作存在一定差異,所以這些力量訓練都不夠專項化,只有上坡跑是完美的專項力量訓練手段。
2、上坡跑顯著增強了下肢肌肉力量:
水平跑時空氣阻力、地面摩擦力是主要阻力,然而上坡跑時除了克服這些阻力外,還需要克服自身體重沿斜坡方向的阻力,相關研究表明在3—4度的斜坡上,所克服阻力約為體重5%—7%。額外阻力的刺激是上坡跑訓練增強下肢肌肉力量的主要原因。
3、上坡跑增強了跑者的爆發力:
後蹬階段是上坡跑時的動力來源,由於上坡跑時為了保持身體穩定和前進速度,支撐腿需要快速的後蹬從而推動身體沿斜坡方向運動,因此上坡跑有利於增強跑者蹬伸速度,從而提升了跑者爆發力,而爆發力是提高跑步經濟性的關鍵。
上坡跑的訓練方法:
1、身體姿勢:
身體前傾相比平跑更大,重心適當前移,上坡跑時步幅要小,步頻要快,用前腳掌著地。
2、斜坡的選擇:
一般10-30度坡度都可以作為上坡跑訓練的場所,坡度過大影響動作技術,並不推薦。因此斜坡選擇,因地制宜是關鍵。
3、訓練安排:
如果你經常跑步的地方有一段看似虐人的坡道,這恰恰是絕佳的上坡跑訓練場所。你可以先進行普通的平跑訓練,然後在訓練尾聲進行多組上坡跑沖刺,也即快速沖至坡頂,然後走下坡,這樣重復進行多組,走下坡相當於間歇休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跑步
⑥ 練力量的方法和步驟
1.長跑:距離在3000米左右的長跑,對心肺功能的鍛煉和腿部肌肉群的耐力提高很有好處,普通鍛煉者需要的適應時間也短,大概在跑過4-5次的全程後(時間1周到2周)就可以基本適應。此後可以採用每周3-4次的間隔強度進行鍛煉。
要領:剛開始鍛煉,首先注意自己的手臂擺動幅度要大一些,特別是後擺要有力。
注意自己的呼吸節奏,不要刻意用力呼吸,保持均勻,同時保持自己奔跑速度的均勻
戴一塊手錶跑步,記一下自己的時間,爭取每一次都比前次有一點點進步
習慣這個距離而又不希望加長距離了,可以在最後200-400米使用沖刺,以加大強度
2. 跳繩:我最喜歡的方法,鍛煉全身的協調性以及耐力
一、1分鍾×5組,每組不要少於80次,使用雙腳跳(雙飛效果更好),組間間隔60秒,不要超過60秒哦,多給自己時間,效果會差不少。
二、一次性跳繩1000次,15分鍾內完成,同樣使用雙腳跳。習慣後自己酌情增加強度吧,會讓你變成體力超人哦。
要領:保持呼吸均勻,跳繩時前腳掌著地,收緊上臂,抖動手腕
3.爬坡: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點老了,就爬爬吧,爬山或者爬樓梯都可以,每天一次完成200米左右的累計高度即可,會讓你腿腳靈便呼吸強有力。很快就習慣了?那麼就背上點負擔,增加幅度以5kg為宜。
要領:中間可以用休息來平復呼吸,但是注意自己的時間,每次都盡量比上一次快那麼一點就好了。
4. 關於減肥: 其實體能訓練方法都可以運用於減肥,不同的是減肥時要更加註意控制自己的飲食,如果你想減肥,那麼糖果,餅干,肯德基賣當勞,油炸品(包括薯片的哦),燒烤這些東西就不要吃了。如果想吃肉,就吃點燉肉吧,吃飯時和飯後一小時減少飲水和湯品的攝入(注意是吃飯時,雖然不好受,但是這個很重要)。多吃蔬菜是肯定的,但是不要放棄吃米飯和饅頭,每頓飯吃個六、七成飽,不要吃的太快,飯後4小時以內不要睡覺哦。女同志建議學學健美操,但是那個我就不太懂了。最後,記得千萬不要餓到自己頭昏眼花,那個是非常非常非常危險的行為!!!!!
啊,對了,還有就是夏天減肥效果比較好。
感謝這么多筒子都相信我,下面我介紹一些自己一點一點使用過的力量和肌肉訓練方法,有朋友要增肥的,如果不想通過吃睡法則增重的,可以參考下我的這些東東
1. 力量測試:在開始制定鍛煉計劃前以及要修改訓練計劃時,先要進行力量測試了解自己的身體。首先選擇要制定鍛煉計劃的項目,然後進行測試,測試的目的是了解自己的極限,並以極限的40%-60%為單組強度,以一定組數為每次的鍛煉總量。堅持有規律的鍛煉,每個月都應該做力量測試以調整自己的計劃。
2. 胸肌:首先說明,如果你一次能做標准俯卧撐50次以上,建議你到健身房通過練習杠鈴卧推及啞鈴飛鳥來增加肌肉。如果你的極限在50次以下,那麼俯卧撐暫時還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做法:你的極限×40%-60%×5組每天,組間間隔120秒。
提示:嚴格遵守間隔時間是強度的保證,想盡量鍛煉胸肌的話,可以慢慢縮短撐地時兩手間的距離,需要每天鍛煉。
3. 三角肌:就是你的肩膀了,需要的東西是啞鈴,或者,你可以用1.25-2.5升的注水飲料瓶。
做法:兩手各拿一個啞鈴(飲料瓶?),兩臂盡量向身體兩側伸展,不必完全伸直,兩臂與身體成45度角,將啞鈴向上快速側舉至與身體方向成45度角左右,開始向下慢放回原位,動作單組次數固定為10個較好,選擇自己的極限在20個左右的重量為鍛煉的負荷,每次鍛煉做8組,間隔時間120秒,兩天為一個周期。
提示:同樣需要嚴格遵守間隔時間,動作的要點是上台動作的快速和下放動作的慢速,不要為自己使用的重要較小而信心受挫,我自己在卧推可以推起90KG的時候,練這個用的啞鈴才4KG不到哦。
4. 三頭肌:上臂外側肌肉
做法:兩手各拿一個啞鈴,伸至腦後,向上提起啞鈴,15個為一組,選擇極限在25個左右的重量為鍛煉負荷,每次鍛煉做4-5組,每組間隔180秒,每天鍛煉
提示:最好與其他的鍛煉方法組合使用
5. 二頭肌:上臂內側肌肉,練好了美感十足的地方
做法:兩手各拿一個啞鈴,手臂緊貼身體,上臂不動,小臂向上抬起,以10個為一組,選擇極限20個左右的重量為鍛煉負荷,每次鍛煉6組,每組間隔90秒,每天鍛煉。
提示:做動作時上臂要緊貼身體兩側,身體正直,不要晃動,手腕處盡量放鬆,以托著啞鈴的感覺為好,而不要緊抓住啞鈴。
6. 腹肌:簡單來說,就是你的肚子
做法1:仰卧,把小腿放在一張凳子上或小床上,使大腿和小腿基本成90度角眼睛平視,重復快速抬頭看自己的膝蓋部位。一天做3-4組,每組都做到自己的極限,組間休息120秒
做法2:平躺,兩腿伸直快速向上抬起到與身體垂直,然後緩慢放下(10秒),每組做15個,從每天3組做起,習慣後再增加組數,到6組就很好了。
提示:用第2個動作鍛煉,手最好往腦後抓住點什麼(不是頭發),腹肌不是骨骼肌,要練必須每天練。
⑦ 如何提高自己騎車的爬坡能力
這份由CTS的安迪•阿普爾蓋特(Andy Applegate)教練制定的爬坡方法會讓你的雙腿注入無窮的能量。和你同行的車友將目睹你展翅翱翔。從今天開始,一個月之後立見成效。
意念爬坡法
坐在沙發里戴上心率帶,記下你的心率。再握緊拳頭,咬緊牙關。你會發現心率上升。當你要爬一個大長坡,你當然希望把所有的能量都用在你的雙腿上——而不是你的臉上。所以你需要放鬆。阿普爾蓋特極度推崇「氣功爬坡法——一種動態冥想。要開始爬坡的時候,你就在心裡想些輕盈的的東西:雲彩、飛鳥、仙女。爬的時候,從眼睛開始一點一點往下放鬆自己的身體:嘴巴、下巴、肩膀、胸部、背部、手臂,手掌。阿普爾蓋特說:「你要盡量放鬆上半身。如果有人只看你的上半部,他們應該分不清你是在爬坡還是騎平路。」你還需要柔和地蹬踏踏板,有節奏地舞動你的雙腿。這樣做是為了避免一切不必要的緊張。他說,「這樣,當你爬完這個坡之後,你會覺得更舒服,騎得也更流暢,還會有更多力氣來保持騎行的強度。」
找到最有效的騎行姿勢
放開胸部、挺直背部,讓你能吸入最多的空氣能。把手搭在剎把上,放鬆雙臂,使肘略寬於臀部。如果你身材不高,那麼需要略向後坐,以便從最高點在向下踩踏時產生更大的力量,同時在通過最低點時讓腳跟盡量下沉。如果你身材高大,那你需要靠前坐,使你的臀部與五通近乎成一條直線,從而產生最大的力量。
如果你需要站立騎行,先將飛輪調小一片,等一隻腳到達踩踏頂端(2點鍾)再站起來,減小總量損失。阿普爾蓋特建議:「站立騎行的時候不要向前傾,因為這樣會產生讓自行車倒退的反作用力。將你的臀部保持在坐墊的正上方,並使重心在五通管的正上方。」你應該有一種在踏板上跑的感覺。讓你的車稍稍左右搖擺,但不能過分。
提高乳酸閥值
阿普爾蓋特說:「快速爬坡的關鍵在於到達乳酸閥值(lactate threshold)後繼續發力並保持高速的能力。」要提高這種能力,每周至少要進行一次乳酸閥值間歇訓練,但也不能多於兩次。先充分熱身,然後勻速騎行10分鍾,使你的心率略低於你的乳酸閥值心率(率低於30-60分鍾計時賽的平均心率,或發揮你身體極限的七至八成)。恢復10分鍾。將這個過程再重復兩次。然後,進行兩次20分鍾間歇練習,並恢復20分鍾。然後進行一次30分鍾間歇練習。
勤習以致善
每周至少一兩天的爬坡騎行將使你漸入佳境。如果你在騎行時能運用以下練習方法(每次爬坡時練習一種),那麼你將「如虎添翼」。
20次爬坡沖刺
找一條需要10-15分鍾完成的爬坡路段。在你的心率達到乳酸閥值時開始爬坡。兩分鍾以後,站立騎行並幾乎全速沖刺
⑧ 關於我自己的力量訓練
我覺得要想練好籃球必須從基礎做起:
身體素質訓練
1.長跑:距離在3000米左右的長跑,對心肺功能的鍛煉和腿部肌肉群的耐力提高很有好處,普通鍛煉者需要的適應時間也短,大概在跑過4-5次的全程後(時間1周到2周)就可以基本適應。此後可以採用每周3-4次的間隔強度進行鍛煉。
要領:剛開始鍛煉,首先注意自己的手臂擺動幅度要大一些,特別是後擺要有力。
注意自己的呼吸節奏,不要刻意用力呼吸,保持均勻,同時保持自己奔跑速度的均勻
戴一塊手錶跑步,記一下自己的時間,爭取每一次都比前次有一點點進步
習慣這個距離而又不希望加長距離了,可以在最後200-400米使用沖刺,以加大強度
2. 跳繩:我最喜歡的方法,鍛煉全身的協調性以及耐力
一、1分鍾×5組,每組不要少於80次,使用雙腳跳(雙飛效果更好),組間間隔60秒,不要超過60秒哦,多給自己時間,效果會差不少。
二、一次性跳繩1000次,15分鍾內完成,同樣使用雙腳跳。習慣後自己酌情增加強度吧,會讓你變成體力超人哦。
要領:保持呼吸均勻,跳繩時前腳掌著地,收緊上臂,抖動手腕
3.爬坡:如果你覺得自己有點老了,就爬爬吧,爬山或者爬樓梯都可以,每天一次完成200米左右的累計高度即可,會讓你腿腳靈便呼吸強有力。很快就習慣了?那麼就背上點負擔,增加幅度以5kg為宜。
要領:中間可以用休息來平復呼吸,但是注意自己的時間,每次都盡量比上一次快那麼一點就好了。
4. 關於減肥:
其實體能訓練方法都可以運用於減肥,不同的是減肥時要更加註意控制自己的飲食,如果你想減肥,那麼糖果,餅干,肯德基賣當勞,油炸品(包括薯片的哦),燒烤這些東西就不要吃了。如果想吃肉,就吃點燉肉吧,吃飯時和飯後一小時減少飲水和湯品的攝入(注意是吃飯時,雖然不好受,但是這個很重要)。多吃蔬菜是肯定的,但是不要放棄吃米飯和饅頭,每頓飯吃個六、七成飽,不要吃的太快,飯後4小時以內不要睡覺哦。女同志建議學學健美操,但是那個我就不太懂了。最後,記得千萬不要餓到自己頭昏眼花,那個是非常非常非常危險的行為!!!!!
啊,對了,還有就是夏天減肥效果比較好。
感謝這么多筒子都相信我,下面我介紹一些自己一點一點使用過的力量和肌肉訓練方法,有朋友要增肥的,如果不想通過吃睡法則增重的,可以參考下我的這些東東
1.
力量測試:在開始制定鍛煉計劃前以及要修改訓練計劃時,先要進行力量測試了解自己的身體。首先選擇要制定鍛煉計劃的項目,然後進行測試,測試的目的是了解自己的極限,並以極限的40%-60%為單組強度,以一定組數為每次的鍛煉總量。堅持有規律的鍛煉,每個月都應該做力量測試以調整自己的計劃。
2.
胸肌:首先說明,如果你一次能做標准俯卧撐50次以上,建議你到健身房通過練習杠鈴卧推及啞鈴飛鳥來增加肌肉。如果你的極限在50次以下,那麼俯卧撐暫時還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做法:你的極限×40%-60%×5組每天,組間間隔120秒。
提示:嚴格遵守間隔時間是強度的保證,想盡量鍛煉胸肌的話,可以慢慢縮短撐地時兩手間的距離,需要每天鍛煉。
3. 三角肌:就是你的肩膀了,需要的東西是啞鈴,或者,你可以用1.25-2.5升的注水飲料瓶。
做法:兩手各拿一個啞鈴(飲料瓶?),兩臂盡量向身體兩側伸展,不必完全伸直,兩臂與身體成45度角,將啞鈴向上快速側舉至與身體方向成45度角左右,開始向下慢放回原位,動作單組次數固定為10個較好,選擇自己的極限在20個左右的重量為鍛煉的負荷,每次鍛煉做8組,間隔時間120秒,兩天為一個周期。
提示:同樣需要嚴格遵守間隔時間,動作的要點是上台動作的快速和下放動作的慢速,不要為自己使用的重要較小而信心受挫,我自己在卧推可以推起90KG的時候,練這個用的啞鈴才4KG不到哦。
4. 三頭肌:上臂外側肌肉
做法:兩手各拿一個啞鈴,伸至腦後,向上提起啞鈴,15個為一組,選擇極限在25個左右的重量為鍛煉負荷,每次鍛煉做4-5組,每組間隔180秒,每天鍛煉
提示:最好與其他的鍛煉方法組合使用
5. 二頭肌:上臂內側肌肉,練好了美感十足的地方
做法:兩手各拿一個啞鈴,手臂緊貼身體,上臂不動,小臂向上抬起,以10個為一組,選擇極限20個左右的重量為鍛煉負荷,每次鍛煉6組,每組間隔90秒,每天鍛煉。
提示:做動作時上臂要緊貼身體兩側,身體正直,不要晃動,手腕處盡量放鬆,以托著啞鈴的感覺為好,而不要緊抓住啞鈴。
6. 腹肌:簡單來說,就是你的肚子
做法1:仰卧,把小腿放在一張凳子上或小床上,使大腿和小腿基本成90度角眼睛平視,重復快速抬頭看自己的膝蓋部位。一天做3-4組,每組都做到自己的極限,組間休息120秒
做法2:平躺,兩腿伸直快速向上抬起到與身體垂直,然後緩慢放下(10秒),每組做15個,從每天3組做起,習慣後再增加組數,到6組就很好了。
提示:用第2個動作鍛煉,手最好往腦後抓住點什麼(不是頭發),腹肌不是骨骼肌,要練必須每天練
其次,有很好的彈跳能力和爆發力!直至扣籃
美國最著名縱跳訓練計劃, 練成預計縱跳能力可以提高20到30厘米以上, 鍛煉過程很辛苦, 整個過程要15個星期.
對於每個動作項目,如果一種動作要作3組,組與組之間休息不能超過2分鍾,若完成了,需直接做下個項目,記住不要休息!!
第一項:半蹲跳
1、開始時,半蹲至?的位置,雙手放置於前,
2、向上跳離地面最少20到25cm。(若你覺得容易的話,你可以跳至25-30cm)。 當在空中,你的雙手需放在後面。 著地時,完成一次。
接下來,只需重復以上步驟!!!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2
第二項:抬腳尖(提踵)
1.首先,找個梯級或一本書來墊腳,然後只把腳尖放在上面,腳跟不得著地或墊著
2.腳尖抬到最高點
3.再慢慢放下,完成一次..雙腳完成,完成一個組.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3
第三項:台階
1. 找張椅子來, 把一隻腳放上去,呈90度
2.盡全力的跳開, 在空中換腳,在放在椅子上,
3.重復2,將原起跳的腳放回椅子上,完成另外一跳。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4
第四項:縱跳
1. 雙腳放直, 與肩同寬,"鎖緊"你的膝蓋...
2. 只用你的小腿跳, 只能彎曲你的腳腂, 膝蓋盡量不彎曲...
3. 到地時,再迅速起跳,完成一次...
這一項很難, 你可用你的手幫助起跳...
迅速提高彈跳力訓練教程5
第五項:腳尖跳
1. 將腳尖抬到最高點,
2. 用腳尖快速起跳, 跳時不得超過1.5 或2.5cm
蛙跳練習是必要的,對於彈跳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幫助,因為畢竟這是訓練力量的一個途徑。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一些方法。
第一種方法,是最有效的,也是難度最大的,可以讓你在短時間內提高彈跳。具體做法:挖個坑,大概一米左右深。你的腿上綁好5斤的沙袋,跳入坑裡。試著在負重的情況下從坑中躍出。半個月後,將坑挖深20公分,而負重增加2—3斤,繼續練習。如此循環,最後到了不能再負重、也不能從坑裡躍起的時候,練習就到此為止。解除負重,再試試看能跳多高。
第二種方法,效果不是很明顯,但是容易實施。具體方法:腳踝上綁上橡皮筋,原地縱跳。每日練習半小時。但是我感覺,這種方法效果不明顯。
祝你好運,未來的體育明星!
要發展爆發力,必須增大肌肉的收縮力量和工作距離,縮短工作時間,力量訓練時,要以小負荷的機械作快速運動,在不降低速度的情況下,逐步增大負荷提高肌肉收縮力量。剛才說的使用「背負投」的技術動作摔倒對手,主要是靠肌肉的收縮力量增大爆發力。力量的增大能增強對技術的控制能力,所以在平常訓練中,不但要在技術上下功夫,而且還要特別在增如爆發力、提高肌肉收縮速度上下功夫。實踐證明,高強度的爆發力是提高成績必不可少的因素。那麼怎樣提高爆發力呢?(一)變換負荷與速度。(二)加強專業技術訓練,提高肌肉的控制能力和動作發力前的放鬆能力。(三)肌肉的初長度,只有拉長的肌肉收縮時才有更快的速度和力量。(四)力量練習後的放鬆練習。
在爆發力的因素中,力量起主導作用,因此力量的增長有助於爆發力的發展。但力量絕不等於爆發力。就是說實戰中並不是有力量就能把技術運用好。一個柔道運動員的爆發力,必須通過基本力量與速度、技術,靈敏度協調的結合起來,才能發揮。有的人可以舉起相當重的杠鈴,但一摔跤就不行了,具體說是缺乏專項力量。柔道運動員對抗時,既要力量,又要速度,還要耐力,我們的一些運動員感到力量上不差,關鍵是專項能力和快速力量差。在今後訓練中要重視在一盤力量轉移到專項力量的基礎上提高專項力量。
發展力量應注意的問題:
(一)負荷。事實說明,只有在一定重量條件下進行力量訓練,才可能使力量 增大,並且力量訓練中採用的負荷不同,其效果各異,因此,在訓練中因人而異,合理安排負荷。
(二)超量恢復。運動中大量能量物資消耗,運動停止,分解代謝居次要地位,能量物質合成開始恢復並超過原來體內能量物質含量。
(三)訓練間隔。實踐證明,力量訓練以隔最好,因為力量增長速度快,停止訓練後消退也快。
(四)年齡與性別。同一個人的力量訓練,在不同年齡時期反應不同,男女力量值的大小也有很大差別。
無論男女,只要堅持進行力量訓練,對保持和發展力量素質有良好的效果。
第一,最重要的是你對扣籃非常嚮往`
第二,你必須耐的住寂寞,吃的了苦`能夠持之以恆.
第三,你必須對自己自信,相信自己可以行的!歷史上有很多矮個子扣籃的`比如小土豆韋伯
,170不足`甚至可以雙手反扣`2000屆全國扣籃冠軍175.在美國矮於175可以扣籃的很多`雖
然歐美人體質確實很強`但是我們通過合適的訓練完全可以達到.我們學校有個美國留學生 叫馬修,大家也許認識`比較胖也不是很高`但他可以原地起跳抓住籃框.
第四,扣籃不是你的最終目的`鍛煉身體,給人帶來力量和美,給人飛的感覺.當然你自己要喜
歡那種飛翔的感覺.
第五,如果你低於170,當然你不能奢求扣標準的3.05的籃框,因為人總是有極限``你不是天
才`而且又不可能專業去訓練.但是完全可以扣2.9-2.95左右的籃框,大部分籃框都這么高`
當然是街頭的.體育館里的除外.
第7,有一雙好籃球鞋和充分的保護.第8,有時間和精力去練習,不怕枯燥.
第9,有一堆朋友的支持與參與,這個很重要,最好有幾個彈跳好的一起玩. 第10,能夠熟練的單手飛身上籃和飛翔的慾望.慾望是第一位.
二,具體身體各方面要求
1,這個過程大概要持續幾年吧`但是平時注意身體素質鍛煉,愛好體育`並且訓練得當的完全可以在1年-2年之內可以扣籃,至少你可以給人一種扣籃的感覺,可以看到你飛翔的雄姿.記住要不間斷的鍛煉,但不是每天``你必須每個星期保持一定的時間`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訓練效果`2,身體要保持脂肪較少.一般經常鍛煉的不會有這個問題`關鍵是你起步的時候可能不是這樣`不過也沒關系
3,對體育運動不光是籃球愛好,如果讓你去練田徑,你不要覺得沒用或者不相關,甚至拒絕.
4,在必要時候可以用一個假期(暑假最佳)去專門練習`從早上到晚上不間斷.這個看上去有
點BT,但是很快你會發現自己能夠適應,並且每天雖然累但是總是有用不完的力量.5,相信我說的這些話`如果你覺得沒用可以立即離開.
6,最好會游泳,並肯去健身房,或者自己想辦法.7,扣籃可以讓你自信,但切記不可以去用這個鄙視比你高的人`要知道比你高的練這個比你 會很容易.每個
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潛力.
8,不要影響學習`這個是你學習之外的事情`可以肯定的是你即使可以扣籃也進不了專業隊
,你還得靠學習.9,寓教於樂,不要著急看自己的成果,堅持並且保持,你會慢慢看到成效,特別注意"高原反應
"這個在任何練習過程中都有,比如練習吉他,鋼琴,做奧賽等等`,意志第一.10,在與籃球場上要積極,並善於模仿球星動作.
三,實施過程(分幾段)
當你從第一天開始,就要把它當成生活一部分,不能三天打魚.不要怕自己練不成,即使練不了的話也不要難過`因為你在這個過程中學到的遠遠比扣籃本身多的多.
(1)籃球專項練習:
扣籃為的是打籃球`現在先講講如何打籃球問題.籃球是集體項目,這一點必須明確.但是
我們很多愛好籃球的朋友卻忽視這一點獨打獨干``以為自己打球了不得`這個是錯誤的``一 個人不管誰代替不了一個群體.也許你能處理好關鍵球`但是籃球的樂趣
不在於此,每個人都開心是最開心的.
不要覺得自己打的不錯,甚至去鄙視別人不會打的`心態要重要.素養是第一,一個打了3年的但技術很好的就是趕不上一個打了6年的技術不好的`這個是事實,因為籃球的意識最重要,經歷也很重要`對籃球的理解也不一樣.千萬不要覺得自己打球是去打仗,非要和別人血拚,寬容睿智一點可以讓你交到不少朋友`學到不少東西
. 知道這些,你才可以去打街頭籃球甚至是正式的比賽``扣籃才會成為你的武器.
(上籃)
要扣籃,首先要上好籃.這里有許多注意的``很多人上籃很准`但是跳的不高`這個實戰中有用`但對於我們的扣籃沒有用處.當然球感很重要.上籃分低手和高手,我們採取高
手上籃,低手在其他地方用到.
練習1.高手上籃從中線2側,交替上籃`10個一組`每次起跳用全力`反復練習`直到你能夠在你起跳的最高點處把手中的球也送到最高點,這個可以彌補你的身高,也可以增加你的滯
空能力.這個屬於基礎練習`在平時的上籃中要注意這個要求.你所有的上籃都要遵循這個標准.注意重心一定在起跳前放到起跳腿上,這樣利於爆發.多嘗試`要自己感覺是坐上彈簧一樣起跳有力.這樣的感覺最終將導致你有飛一樣的感覺.多練習上籃.
練習2.底線上籃`要求如前`但是要側手把籃球送進籃框,記住不要怕不進`不要怕砸籃框 `一直要把球留在手裡直到它升到最高點才出手.
練習3.用球砸籃板,要求如前`前提是你必須摸到籃板,這個要考慮到彈跳的問題,彈跳練
習在下面講.上籃的目標是籃板,在最高點時把籃球用手推到籃板上不要鬆手.反復這樣,給自己一個明確的目標`比如今天的高度是在籃板下邊沿,過段日子看自己是否提高?
練習4.遠距離上籃,一定要循序漸進,一開始起跳距離離籃板進點`以後逐漸加大`標準是
你能把籃球送到籃框下如同正常上籃.注意自己的姿勢,一定要舒展,瀟灑.這個不急`是一個慢慢的過程,也許你彈跳還跟不上`千萬不要盲目去加大距離`那樣會使你上籃養成不好習慣
`動作會變形.但是不時的嘗試比原來遠的多的距離體會一下感覺也是很必要的`這樣會讓你
約束自己的動作.直到有一天你能在罰分線用低手上籃,在第4個投籃點上起跳高手上籃.把 籃球送向籃框.注意自己的動作,起跳中要體會要飛翔的感覺.
練習5.繞框練習,就是在一邊起跳,反勾手上籃,空中的感覺如前.
以上5條練習是最基本的練習,可以培養你的滯空能力和對身體的控制能力,以及上籃的協調性,千萬記住球不到最高的地方不要出手`當然這樣對日常的比賽有一定的影響.不過你要
自己學會調節.這些練習要和投籃一樣貫穿於你的籃球練習中.當然你自己還可以找出類似的訓練方法,很多,大家在實際中學習演練.必要的是你要多學習一些籃球巨星的動作`雖然
不一定做的好`做的到位`但是反復訓練這些難度高的動作可以培養你的協調性,靈活性,彈 跳等等`還可以曾加籃球的觀賞性.上籃一定要有慾望.
(運球,防守,投籃等等)
運球很重要`實戰中扣籃不是別人讓開條道讓你去扣`你總是要有一定的過人和運球.但是這個和現在討論的核心問題關聯不大`故略去`在以後的文章中會講.
(籃板) 有利於彈跳和意識`會在彈跳部分講解.
(2)彈跳專項練習
沒有彈跳的扣籃是不可以想像的,除非你和奧胖,姚明一樣高.對於我們所追求的扣籃實際上就是一種展示彈跳和飛翔的姿勢的美的追求.這里分2個部分,一部分獨立於籃球`一部結合於籃球.
A.獨立於籃球.
1.短跑與跳遠.這2個很重要`一個優秀的短跑運動員必然是一個具有相當實力的跳遠選手.速度也是一種享受.在扣籃中,股4頭肌以及腓腸肌的收縮是最強烈的,而短跑和跳遠正是練
習這2快爆發力的好手段.大家平時體育課啊`課余時間可以練習這2項.短跑:30米,50米沖刺,100米就不需要了.但是作為全面發展還是必要的`短跑中注意體會那
2塊肌肉的收縮`一定要盡全力.短跑要經常跑`但跑的時間不一定很長`保持肌肉的一定緊張
對訓練和提高很有幫助.跳遠:
立定跳遠,一定要用全力`特別注意體會肌肉的收縮.沖刺跳,注意起跑速度和起跳時重心腿的感覺,起跳時要感覺你的跟腱拉到極至.蛙跳:一般20米,4個來回`可以放到籃球後打完後練習,在你很疲勞的時候練習這些很容易提高`但是千萬不要過度。。跟腱練習
大家都知道跟腱長短對彈跳很有影響,如果說前面的練習主要是大腿力量的訓練`那麼下面的就是對腓腸肌和跟腱的訓練
負重提踵:一定要快速`不然你小腿很容易變粗`一定要感到跟腱被拉伸到最大限度`並有一
種要撕裂的感覺當然不是真的。一般健身房有這樣的器材`沒有的話也可以自己做。最到一定的時候可以到台階上做,既腳尖踩著台階,其餘部分不踩,做提踵。
負重下蹲再爆發起跳,一般10個一組`8組左右。單足跳,一條腿30個,輪流8組。還是老要求`體會到跟腱的拉伸。單腿支撐下蹲再起來提踵,這個難度很高`等你腿部力量到一定程度可以做`可以鍛煉大腿的靜力和小腿。
以上練習不一定特別的去做`但是在你平時生活中一定要經常做`並且像個樣子,這樣才有效果。
3。脂肪消耗以及對抗力量練習
游泳:這個是最好的方法,可以快速消耗脂肪,你還可以嘗試在淺水裡跑步,這樣非常好女生也可以嘗試。當然要游泳就一個暑假每天游,這個要當成必修課,而且又可以看美女多爽!健身:從傳統意義上講,人越輕越好`但力量很重要`他可以保護你在對抗中不受傷。以適當的負荷去練習比如卧推等等`對短跑的提高以及上籃的力量爆發很有好處。最佳的是拳擊,可以充分調動你全身,尤其腰腹。腰腹力量對彈跳非常至關重要。滯空和舒展來自於彈跳和你的腰腹力量和控制能力。腰腹專項練習:
起坐,轉體,背起坐,負重起腰,對抗練習,雙臂支撐平舉腿使腿和身體垂直等等都很 好。
B.與籃球相關素質練習.
1.帶球球場往返沖刺跑`一個來回即可.休息後再繼續.
2.自己或請別人拋球沖刺接球上籃,距離遠點有充分的助跑時間然後接住空中的球上籃.記住不要等你要上籃接球了再請別人拋,所以最好自己拋`這樣的練習有利於步伐的協調練習.多嘗試,慢慢就適應了`也所謂空接,但比那個要求高點
3.籃板練習:自己砸板再起跳爭球`注意以彈跳的要求來起跳,但實戰中這樣並不有效.這樣做只是為了練習彈跳.
4.★最重要的一條是摸高練習`能摸板的摸板能摸框的摸框`大家給自己一個標准並且不斷的比賽`注意起跳重心一定要往前上方,體會空中滑翔的感覺`最後手打到板上就不要是最高點了`而是人起跳後手不動舉著`滑翔到板上的一樣,這樣一定要充斥於你的練習之中,這個
是核心.起跳要求和以前的一樣.
好了,到這里算是扣籃的准備工作完成了`這些是基本功,但不是你練了就一定成功`一定要學會如何去訓練,讓自己的素質得到極大提高`尤其是彈跳.當然這些訓練能和籃球結合起來完成最好了.短跑這些基礎聯系可以在家自己練,宿舍走廊都可以.如果你是認真練的話不出意外你的彈跳應該可以達到80CM以上,基本上可以去嘗試扣籃了.在扣籃之前還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運動傷的處理和保護.
扣籃最常見的傷害如下:
1.腳踝扭傷:這個很常見,正常籃球中也是要注意保護`大家都知道如何保護我就不多說了.
2.手腕手臂骨折:也很常見,一些人
可以把手放進籃框的很容易卡著造成骨折,曾經有一些人學習卡特的掛臂結果傷的不輕`切記沒學會爬之前不要去走.開始扣要注意一點,不能興奮
過度.這個時候最容易出現傷害.
3.和別人相撞:因為你跳的高,動量大`和別人相撞很容易受傷`所以不是萬不得已在人多時 千萬不要扣,自己娛樂一下就好了`除非有姑娘在旁邊這個我支持!
4.被人嫉妒`或者在人面前炫耀被人打造成傷害,這個就要自己把握分寸了,千萬不要去炫耀和鄙視別人`這個 在前面強調過了.
最後才是跳投
跳投分很多種,最簡單的是基地跳投,由此還衍生出急停跳投,後仰跳投以及拋手投籃。基本的基地跳投動作要領是這樣的:首先,要小腿彎曲,把力量集中在腿肚上。然後舉起手臂,兩只手臂形成「V」字形,把籃球舉過頭頂,用力跳起,順勢用手甩出籃球。手的細節動作是這樣的:左手拇指和右手拇指形成「T」字形右手食指按在球面圓心,注意撥指,食指最後離開球,注意不要左手往出拋球,這樣會影響球的路線。至於急停,最好先找個好球鞋。在跑動時注意腳步動作,急停時兩腳要成正「八」字型,這樣利用腳內側摩擦力停住,立即跳起,投籃。而後仰跳投需要滯空能力,在基地跳投基礎上,起跳時身體後傾,可以防蓋。但要注意不要後仰過度,否則會摔倒。至於說拋手,就有些類似勾手,但又不同。在背對防守者時,突然轉身,用單手把籃球投出,注意,是單手,這時,另一隻手完全沒用,其他動作和基地跳投一樣。
籃球的訓練和比賽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投籃方式,但不管哪種投籃方式,有兩點是必須做到的:
第一
從腳底發力,也就是說雖然是用手投籃,但力量是從腳前掌發起,然後通過腳踝、膝蓋、胯部、上體、手臂、手腕,最後力量傳遞至手指尖將籃球投出。力量的整個傳遞應該是一個連貫協調的過程。
第二
手臂姿勢,應該是上臂與前臂呈90度,而手腕後伸也與前臂呈近90度,並與上臂平行。手指持球的後、下部。投籃時,向上、向前伸臂(當然是指向籃框),向上、向前用力屈手腕,最後用手指將球推出,這樣投籃會使籃球產生下旋,碰到籃板或籃框不會產生很大的反彈。還應該讓手與籃球接觸的時間盡量長(即隨球動作時間長),這樣有利於控制球的運動方向,增加投籃的命中率在開始時不要過多考慮球是否投進了籃框。把注意力集中到身體的姿勢、動作以及整個投籃動作的節奏。每次投籃要重復同樣的動作要領,正確的投籃動作變得很順暢的時候,命中率自然會因此而提高。還應該在離籃框不同的位置、角度練習投籃。
跳投的好處是不象原地投籃那樣容易被對手封蓋。青少年選手可能會因為腿、手臂、肩部及背部肌肉力量不足而做不好跳投,那完全可以暫時放棄,否則因力量不足而造成的錯誤動作會影響自信心,使以後力量達到要求後也難以獲得理想的跳投技術。跳投的技術要領如下:
雙手持球,非投籃手置於球前方或側方(按你舒服的位置放)。投籃手置於球的後部,雙膝微屈,雙手持球從胸部上移到眼睛上方,然後雙腳向上彈跳。跳起時,屈肘(前臂向後),手腕也向後翻。跳至最高點時,前臂前伸,手腕向前、向下將球投出,隨球動作(參考關於投籃)要充分,眼睛要始終耵住籃框。
三分線上跳投開始可能由於力量不夠
或者長時間中投養成的用力習慣而投不到地方,樓主可以先練習顛投,慢慢適應了遠距離投籃,就自然可以跳投了~~沒見許多國家隊的隊員在三分線上無人防守時也是用顛投的么?
再者投籃習慣也有關系,有的運動員在中投過程中,習慣在投籃時帶點滯空,滯空一定對力量有影響的,對於中投來講自然不要緊但遠投就不一樣了,可以試著練習在遠投三分的時候減少滯空時間。試試多多練習吧!
跳投的時候,手臂上肌肉要協調工作,起跳的時候,通過膝蓋脊椎要將上身的力量合理傳到手臂,球向前的動力來自腰部和手腕,要求腹肌拉動腰部收縮,而且要掌握手腕的彈性,這樣才能投出力量適中弧線合理的球,起跳的時候,身體向上或想後,盡量避免向前沖跳。
B-Balance
E-Eye
E-Elbow
F-Follow Throw
1. 以左腳為軸接球,接到球殺那,重心壓低,雙腳微彎,不管球從那個方向過來,
順勢把球帶到自己的腰部處,右腳也順勢准備靠到左腳。
2. 右腳靠到左腳後,順勢雙腳一蹬,往上跳。在跳的過程中,順手把球從腰部外舉起到頭上。
3. 右手五指張開,以指尖貼球,掌中心是不解觸到球。右手半彎,舉球過頭。
4. 左手輕松擺在球的旁邊。身體稍左轉,讓胳膊面向籃框,手肘要向下垂。[Elbow]
5. 離籃框較遠時,把球提高到額頭的高度就行了,離籃框較近時,球得比頭高,盡量把手伸直。
6. 眼睛直視籃框。[Eye]
7. 跳投時,必須保持控制空中的平衡。[Balance]
8. 出手時,指尖往球的下方旋轉。
9. 出手後,手臂伸直手掌自然下垂,球從腰部外拿起到出手後是一圓弧形。
(出手要順暢) [Follow Throw]
回答者:左向路一 - 助理 三級 8-8 1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