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乒乓球橫拍怎樣練好反手
現在橫板是流行打法,因為它的進攻面比較寬廣,而且可以彌補直板反手的缺點,所以很手大家的喜歡.就你說到的有關中路球的難處理的問題,其實不用擔心,因為中路球難處理這正是橫板的致命的弱點,就是專業運動員也有這方面的體會這要靠平時的鍛煉從而加強對球路或球性的判斷,一般對於專業運動員來講,由於他們的技術比較全面所以一般的處理方法就是進攻,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你看比賽就會發現,一般發球的一方很少發這樣的球,就是怕對方直接進攻.對於我們來講簡單的方法就是側身正手進攻,快撥或反向廁身反手快帶當然對於不同旋轉的求還要加以區別.
關於接發球搶攻這是乒乓球中的基本戰術之一,但是他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一.自己的技術要全面,二.對來球判斷要准確,對於我們來講,如果對發球的判斷不是特別的老道,最好的方法就是先接好球,等待時機或通過自己的策略創造時機再進攻,至於站位,專業的運動員,都是站在自己的反手位的一邊,目的很明確---便於進攻,但對於我們來講最好不要站的太遠因為,站的太遠如果對方有所准備發一個直線快球,那等你反映過來可能比賽都快完了,所以我建議以你現在的狀態最好站到反手一邊但身體不要出檯面,前後位置大約半步之遠就可以了,
初練反手撥不要扣腕,可以進步不亂性。碰到反手位來球角度較大時,一定要養成用腳追球的習慣,保持身體正對來球,不要去伸手夠球,過度橫向拉拍等。反手撥講求動作小,速度快,反應快,擊球不亂。
一般常見的問題:拉拍過大、扣腕、揮拍不足(只是擋球);或是揮拍過大、向上揮拍多(像是拉球)等等。一般來說反手撥球,身體是正對著來球,不是側身。假如拍拉到身體左側,拉拍就過大啦。很多人練不好反手撥,都是由於手腕不當用力,擊球前扣著手腕,輕易造成擊球不正,打出右旋球,記住拉或攻才需要扣腕。
移動步法以並步為主。重心的轉移:往後拉拍時重心偏左腳上,左髖略向後轉,有一種蓄勢待發的感覺,要留意體會身體的彈性。揮拍時重心轉向右腳,撥球的重心是前後轉移。最好先訓練徒手動作,假如個人協調性不是很好的話,上體的動作和身體的重心轉換可以分開訓練,然後再結合起來訓練,不要急於上台,等動作協調伸展後,在上台訓練,要留意多體會動作要領。
擊球後前臂繼承擺動,隨後快速還原。揮拍迎球的過程中,要求手腕輕微內曲、放鬆,在觸球瞬間,跟著前臂的向右前方的舒展,手腕要有外展的動作,同時,手腕還應該稍為外轉一些,外轉是為了控制一下弧線的高度和是非,以防止撥球出界或下網。
橫板在反手撥球時,前臂外旋,向前、向外擺動,拍眼前傾,在球的上升期擊球的後中上部向頂部摩擦,藉助來球的反彈力,前臂手腕迅速前伸外展,向右前上方發力,快撥來球。
移動步法以並步為主。重心的轉移:往後拉拍時重心偏左腳上,左髖略向後轉,有一種蓄勢待發的感覺,要留意體會身體的彈性。揮拍時重心轉向右腳,撥球的重心是前後轉移。最好先訓練徒手動作,假如個人協調性不是很好的話,上體的動作和身體的重心轉換可以分開訓練,然後再結合起來訓練,不要急於上台,等動作協調伸展後,在上台訓練,要留意多體會動作要領。
橫板在反手撥球時,前臂外旋,向前、向外擺動,拍眼前傾,在球的上升期擊球的後中上部向頂部摩擦,藉助來球的反彈力,前臂手腕迅速前伸外展,向右前上方發力,快撥來球。擊球後前臂繼承擺動,隨後快速還原。揮拍迎球的過程中,要求手腕輕微內曲、放鬆,在觸球瞬間,跟著前臂的向右前方的舒展,手腕要有外展的動作,同時,手腕還應該稍為外轉一些,外轉是為了控制一下弧線的高度和是非,以防止撥球出界或下網。
站位離球台不要太近,至少約40cm,球拍不要下垂,保持在檯面上,置於胸前下方。手腕不宜過松,也不宜用力。拉拍時,重心移動到左腳,將球拍拉至身前偏左側,拍頭朝左,不要過度拉拍,也不要扣手腕。擊球時重心移到右腳,以肘為軸,動作不要大,觸球後揮拍至右肩前即可。
乒乓球橫拍反手撥,是橫板反手的一項重要基本功,它是你今後反手拉沖的基礎。反手撥不好,將來反手攻、拉都會有問題。訓練反手撥時,雙腳基本上平站,上身稍前傾,收腹含胸,兩腿彎曲,腳跟微微上提。重心下沉,持拍手略高於檯面,大臂與上體的夾角約30-40度,右肩微下沉。
並不是由於乒乓球是我們的國球而深受大眾的喜愛,而是乒乓球技術能夠給我們在運動中帶來更多的反思,不管是動作上的應變,仍是速度上的快捷,抑或觀察判定力,都是一項很好的運動項目。良多朋友都問:如何訓練乒乓球橫拍反手撥技術要領。
B. 如何練習乒乓球橫拍反手撥技術要領
反手撥技術要領:
1、我們在練習反手撥的時候,一般是在反手位,擊球前身體調整到准備的狀態,看到來球進入到飛行軌跡,重心略微往左邊轉移,腰背向左側轉動,前臂往身體內收,手肘略微抬起離開身體。
2、站位離球台不要太近,至少約40cm,球拍不要下垂,保持在檯面上,置於胸前下方。擊球時重心移到右腳,以時為軸,動作不要大,觸球後揮拍至右肩前即可。
3、橫板在反手撥球時,前臂外旋,向前、向外擺動,拍眼前傾,在球的上升期擊球的後中上部向頂部摩擦,藉助來球的反彈力,前臂手腕迅速前伸外展,向右前上方發力,快撥來球。
4、擊球後前臂繼承擺動,隨後快速還原。揮拍迎球的過程中,要求手腕輕微內曲、放鬆,在觸球瞬間,跟著前臂的向右前方的舒展,手腕要有外展的動作,同時,手腕還應該稍為外轉一些。
(2)反手位拉力訓練方法擴展閱讀:
反手撥注意問題
1、初練反手撥不要扣腕。碰到反手位來球角度較大時, 一定要養成用腳追球的習慣,保持身體正對來球,不要去伸手夠球,過度橫向拉拍等。反手撥講求動作小,速度快,反應快,擊球不亂。
2、拉拍過大、扣腕、揮拍不足 ; 或是揮拍過大、向上揮拍多等等。一般來說反手撥球,身體是正對著來球,不是側身。假如拍拉到身體左側,拉拍就過大啦。很多人練不好反手撥,都是由於手腕不當用力,擊球前扣著手腕,輕易造成擊球不正,打出右旋球,記住拉或攻才需要扣腕。
C. 如何學會乒乓球反手拉球具體步驟,或技巧謝謝了!
風格特點
這項技術是直板反面技術中非常關鍵的技術,在比賽中運用最多,也是最難掌握的技術。因為對方在接發球時採用最多的方法就是晃撇到反手位為主,配合擺正手位短球和搓正手位長球作為牽制。當我方在接發球擺短後,對方也會採用和接發球同樣的方法。所以掌握好這項技術對前三板的掙搶非常重要。
招式動作
這項技術的動作要領和下旋球一樣,但在擊球時間上有點區別,擊球時間絕大部分都在球的下降前期。平時訓練的站位和比賽中的站位有所不同。平時訓練的站位重心可以稍偏右腳,在比賽中站位就必須根據來球進行調節。當你算準對方會晃撇你反手位決定用反面拉時,站位可以和平時訓練的站立一樣;當你需要對方來球來決定用反面搶拉時,你的站位就必須從側身位調整到平時訓練的站位。
編輯本段訓練方法
1、多球訓練。由於這項技術的難度較大,可以先採用隊球訓練的方法進行,主要是掌握好擊球時間和擊球點。剛開始訓練時,站位的重心稍靠右腳,擊球時用腰控制手臂發力。教練員在發多球時可採用先直接發反手位長球,反復訓練。在基本掌握了技術要領以後,可採用一板正手位短球一板反手位底線長球進行訓練,要求運動員在訓練中調節自己的位置,加大訓練難度。 2、在發搶訓練的計劃中,發短球到對方反手位,讓對方側身晃撇到反手位,用反面搶拉。 3、接發球擺短到到對方的中間位置或反手位,讓對方側身晃撇到反手面搶拉。 4、對對方晃撇到反手位的球採用側身搶攻和反面搶攻相結合的方法進行訓練。主要訓練搶攻時位置的調節和重心的轉換。 5、搶拉對方挑和撇到反手位的球的訓練。可採用多球訓練的方法進行。教練員發運動員正手近網短球,讓運動員回擺近網短球,教練員挑和撇到運動員反手位,讓運動員用反面搶拉。
彈擊球
這是直板打法運動員在相持中轉攻的重要手段,是必須掌握的反面主要技術之一。動作要領是板形前傾,在球的上升後期或最高點擊球。在擊球時用腰控制手臂,身體前迎,用腰和手腕發力,用力方向是向前下方用力彈壓。旋轉越強,向下的力量越大,旋轉稍弱,向前的力量就應該大一些。 1、多球訓練。可採用教練員直接發上旋球到運動員的反手位,讓運動員定點練習彈壓,掌握彈壓技術的基本技巧。 2、彈壓對方從下旋球拉起來的弧圈球。在都球訓練中可採用教練員發下旋球到陪練一方的反手位,讓陪練的一方拉到訓練一方運動員的反手位,反復訓練。 3、推擋結合彈壓的訓練。可先採用多球訓練的方法進行,由教練員直接發上旋球到運動員反手位,讓運動員一板推擋一板彈壓反復訓練,比較熟練以後就進行不定板數的訓練,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單球訓練。單球訓練的方法就是把推擋、彈壓和側身攻結合起來進行訓練。 4、貼球結合彈壓的訓練。訓練方法和推擋合彈壓的訓練方法完全一樣,只不過是把推擋換成了貼球。
中台拉球
反面中台拉球的訓練,主要是解決撲正手後再回反手時站位已經在中台,對回到反手位的球有幾種處理方法:一種是反手攻,這是反面沒有貼海綿膠皮的運動員採用的辦法。這種手段的局限性在於當對方回球弧線低而且帶有一定旋轉的時候,只能由下往上兜,過去的球沒有威脅,容易給對方轉攻,造成下一板球的被動。另一種是反面拉球,它的好處在於能夠自己製造弧線,對高、低球都能自如地對付。還有一種就是反手攻結合反面拉。這就要根據來球的情況進行調節,要求運動員對反手攻和反面拉技術都能熟練掌握才能運用自如。中台拉球的動作要領是反面板形前傾,擊球點在球的下降期,接觸球的中上部,身體重心稍偏右腳,用力的時候用腰和手腕發力,手腕向前用力摩擦球。注意在拉球時手臂不要甩,用腰控制手臂。 1、多球的訓練方法。由教練員直接發上旋球到運動員的反手位,讓運動員在反手位定點練習,反復訓練,掌握好擊球時間和擊球部位,使腰和手腕的發力協調。在訓練時一定要有拉斜、直線的訓練。 2、中台正、反手一邊拉比板的訓練,可採用多球訓練的方法進行。主要是訓練兩面拉球的協調性和重心的快速轉換,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不定點的訓練。 3、撲正手後回反手時反面的拉球訓練。可先採用多球訓練的方法進行。主要是掌握撲正手回反手時步法移動時重心的調節以及拉球時腰和手用力的協調。 4、單球訓練。就是在訓練中進行推側撲的訓練計劃,回反手時用反面拉。反面拉後可結合側身拉,再撲正手回反手用反面拉,這樣反復進行。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
反拉弧圈球
這是在貼球基礎上更高一級的技術。貼球是被動中的防禦,反拉是防禦中的主動轉攻。這個技術運用的難度很大,要掌握和運用,必須具備很好的基本功和判斷能力。它的運用有幾個方面:一是反拉對方從下旋球拉起來的旋轉不是很強的弧圈球;二是對方輕拉到反手位時,抓住時機反拉;三是變直線後對方拉高吊弧圈球(旋轉不是很強)到反手位大的反拉。 1、發拉對方從下旋球拉起來的弧圈球。可採用教練員發多球到陪練一方的側身位,對方拉起來到主練一方的反手位,用反面反拉,反復進行練習。 2、在對方連續進攻的時候,有意識的尋找對方拉球不是很轉的情況下用反面反拉。也可採用直接發多球的方式,教練員發上旋球到運動員的反手位讓運動員用反面反拉。
綜合性訓練
當單個技術達到了一定的水平以後,就必須進行綜合性的訓練,使反面技術和其他的技術運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融為一體。 1、反面搶拉下旋球後側身正手連續進攻。 2、側身正手搶攻後撲正手回反手反面拉。 3、正手位搶拉下旋球後對方防守到反手位的反面拉。 4、推擋變直線後對方拉直線時的反面快 湖哦反拉。 5、撲正手回反手反面拉後的不定點正手全台搶拉。 以上這些訓練內容都是在比賽中運用最多的技術,因此,在訓練中必須牢牢掌握,並和其他的單個技術結合起來,根據比賽中的具體情況靈活運用。
D. 怎麼練習乒乓球的直板反手打法
一、「三不」原則。
二、直板橫打的「核心技術」。
三、「握拍和板型」的分析。
四、直板橫打「發力」的秘密。
五、全橫打的「關鍵技術」。
六、不可缺少的「應變技術」。
一、「三不」原則。
一不改拍型;
二不變握拍法;
三不要推擋。
關於不改拍型,引用「球棍」版主的發言:
1、直板的改造不能影響傳統的直板小球靈活性
2、改造板必須要保證適應現行的主流先進技術
3、改造是配合現行和將來的先進技術,而不是發明一種底板就要搞出一套技術!
本人深深贊同!改拍型是「牽一發而動全身」。與其在拍型上費盡心血,且前途渺茫,倒不如把精力用在技術動作的鑽研上。
關於不變握拍法的意思是:正手攻是怎樣握拍,橫打亦然。保證在握拍上不影響正手攻球。當然,你的正手攻握拍法要保證是正確的。
關於不要推擋的好處,論壇里「前人之述備矣」。不再羅唆。
只有明確了自己的原則,確定了發展的方向,才會有更大的收獲。這是我練橫打的體會,供參考。
二、直板橫打的「核心技術」————反手弧圈球!
用橫打應對反手位來球,根據來球的不同,運用的橫打技術是多種多樣的,「各村有各村的高招」。但是,我覺得橫打必須要有自己的「核心技術」,亦即「殺手鐧」,處理反手來球要圍繞著如何使出這一「殺手鐧」進行。在使出「殺手鐧」取得優勢的情況下,轉為正手進攻。
即使反手採用全橫打,由於反手「核心技術」的不同,打法風格也會有所不同。
我也在電視上看了幾場反手全橫打的運動員的比賽,感覺很接近中國式的橫板,也就是沒有高質量的反手弧圈球,反手還是快撥、快帶的多,力量不足,威脅不大,有些不盡人意。
許紹發老先生說直板橫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我無法知道直板橫打以後會怎樣發展,但反手一定要拉出高質量的弧圈球,這一點是肯定的。
我認為,沒有高質量的「反手弧圈球」,直板橫打就不會有什麼大的突破。
「反手弧圈球」應該取代「推擋」,成為直拍進攻型打法反手位的核心技術。
對直板橫打「反手弧圈球」的一些認識:
1,技術動作要能發大力。
握拍很重要,什麼樣的握拍法,就有什麼樣的擊球動作,擊球動作的差異,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握拍的差異。食指輕按拍肩,拍後三指呈放射狀,是不可能發出很大力量的;要想發出大力,這種握法是不可取的。
敢於側身;
必須有轉腰;
引拍要在身體左側,襠部引拍不可取。
2,以質量取勝。不要以怪、以對方暫時不適應取勝。不要追求側旋,要讓球更多的向前(向上)旋轉。
三、「握拍和板型」的分析。
1,關於直板握法。
我注意觀察了業余球友的直拍握法,並不是想像中的「大同小異」,只能說是「有同有異」。拇指和食指的握法,區別不大,算是「有同」。但是,拍後三指。。。。卻是各不相同。有三指並攏靠上,近似握拳的;有三指並攏伸直的;還有三指皆接觸拍面的;也有兩指接觸拍面的;還有三指呈「放射狀」支撐的,更有甚者,三指伸直平貼在拍後的。
個人看法:直板握法應該「掌心虛起」,拍後三指彎曲並攏,通過中指在後邊給球板一個強有力的支撐。可以想一想握毛筆對手掌心的要求。拍後的力量主要是通過中指第一指節來傳遞。無名指和小指接觸球拍協助發力,只能是在打球中的無意識行為,不贊成拍後有兩指或者三指主動接觸球拍的握拍方式。
這基本上就是乒乓教材上的標準直板握法。那麼,咱們就從這個握拍法開始說起。。。。
2,直拍握法的特徵。
先來看看橫板的握法:橫板的拍面和手掌面是一致的,即使在使用中有手指的調節,也只是在有限的范圍內,這就是橫握球板的特點。
再來觀察直握球板:在自然狀態下,拍面和手掌面是有一定夾角的。在推擋的時候,拍面和手掌面接近垂直。正手攻球的時候,拍面和手掌面的夾角縮小,接近四十五度左右。
有些直板握法,過於放鬆食指,且把拍背後三指放開,使拍面向手掌面接近,不管用於正手攻(拉)球還是用於橫打,我持疑問態度。
由於握拍法的不同,也就是拍面和手掌面的夾角不同,同樣的正手攻球,發力感覺,動作細節也就有了差異了。
3,直板橫打的握法——移植正手攻球的握拍法。
用正手攻球的動作握好拍,注意固定手腕,移動到反手位,外旋前臂,使球拍背面前傾——再前傾——逐漸與地面接近平行——直到自然的將球拍放平。這就是直板在反手位橫打的基本拍型,握拍要點就是:
球拍要持平,拍頭自然向左,不要向下掉;
拍面要放平,接近與地面平行;
要找到這種感覺:你不是要用球拍的背面向前擊球,而是要用球拍的邊緣向前擊球。
這才是屬於橫打的握拍感覺!
四、直板橫打「發力」的秘密——發力方向
前臂的發力方向:右手握拳,拳眼(食指與拇指圈曲的部位)向上,置與身前;向右前上方揮動前臂,拳背(手背)擊出,似用拳背在擊打右前上方的某個物體;這就是在橫打中,前臂應有的發力方向和發力感覺。
手腕的發力方向:向手心方向曲腕,使手背與前臂有三十度左右的夾角;再向手背方向展腕,至拇指與前臂在一條線上即可(再展即為翹腕,不可取)。
橫打中,手腕基本上是手心——手背方向的曲展動作,沒有拇指——小指方向的動作。
直板橫打練習的第一步,不是去練借力的平擋球,而應是去體會發力的摩擦球!(這主要是針對我們這些習慣了推擋的球友們來說的)理由如下:
會推擋的球友,初次練習橫打,會感覺使不上力,極易拍頭向下吊拍,用推擋的板型和感覺擊球。這對盡快形成正確的橫打發力感覺,非常不利。
為了少走彎路,盡快形成屬於橫打的發力感覺,我認為最好是從摩擦球開始練習,而後在摩擦的基礎上尋找擊打的感覺。這樣練出來的動作,發力順暢,感覺穩定。
直板橫打入門練習
目的:通過練習,掌握正確的持拍方法,形成正確的前臂手腕動作,培養橫打基本的擊球感覺。
方式:採用多球,單人練習。
動作:右手持拍呈橫打基本拍型,身體正對球台,左手拿球抬高然後松開,球落到檯面彈起至最高點時,前臂帶動微曲的手腕向前揮動,觸球瞬間手腕向前摩擦,使球越網對面台上。
要點:
1,球拍要持平,摩擦球的上部向前。
2,手腕沿手心手背的方向摩擦球。
3,逐漸降低球彈起的高度,調整發力方向,從由後向前摩擦逐漸變為由下向上摩擦,或由左下到右上摩擦。
通過練習,基本掌握了摩擦帶球的發力感覺之後,就可以進入對練階段。與推擋對練、與一般上旋球對練、貼帶弧圈球,這是橫打技術的基本功,需要較長的時間去練習掌握。要能壓住推擋,對一般上旋球能借力發力快速回擊,能很穩定的貼住弧圈,最好能夠發力反帶。當然,還可以練習拉下旋,弧圈球。在這個階段練習弧圈球,在動作上要突出能發大力,側身轉腰,把橫拉的力量充分發揮出來。
五、全橫打的關鍵技術
在基本掌握了以「快帶」為基礎的摩擦發力方式後,再配合直板反手正面的搓球,是否就能實現反手位的全橫打呢?從業余球友的角度看,難度相當大。實際嘗試中,更是困難重重,還是離不開推擋。這也是大多數球友保留推擋的重要原因。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們從「快帶」的擊球動作和技術要求上作一個簡要的分析:
1,快帶屬於摩擦發力,對身體的重心的要求比較高。有穩定的重心,動作才有「根」,擊球才有質量。
2,快帶對擊球位置要求比較高。快帶屬於前臂擺動發力擊球,肘部是支撐點,因此肘部不能緊靠身體,而要和身體有一個合適的距離,便於發揮前臂向前擺動的力量。在這種情況下,取得合適的擊球位置就顯得格外重要。
以上這些要求,要比推擋復雜得多。同時在擊球過程中往往形成右腳靠前的「左側身」狀態。這就與正手技術、特別是擊球時間較早的快攻技術,難以融在一起。因此,要想實現全橫打,必須要有取代推擋的「近台橫打技術」。這就是——
前臂曲展發力的擊打技術。
站位:與推擋完全一致,左腳靠前。稍有不同的是,兩腳間距比推擋大一些,重心比推擋略低一些。
持拍動作:握拍法不變;上臂同推擋一樣,靠近身體,也就是肘部接近身體,前臂自然前伸;前臂逆時針方向略轉,拍頭隨之伸向左前方,球拍背面前傾向右前方。
擊球要領:手腕微曲,略向後引拍,使拍頭向左,同時保持拍面向右前方前傾;在來球上升期,送肘(前臂略伸),展腕,球拍向右前方「探擊」打出;迅速還原。在擊球中,手臂前送,手腕伸展(但不能翹腕),拍頭要伸出,爭取在手前把球擊出。要找到「探擊」的這種感覺。
使用時機:
1,在處理反手位來球時,採用快速的回擊比發力的攻擊更為有效的時候;
2、在來球速度較快,拔不出手進攻的時候;
3,一板橫拉被對方防到反手位,步法沒有調整好的時候;
我們不妨把這個技術稱作橫打的「推擋」。它與直板推檔有很多相似處:
1,站位近,動作小,出手快;既能快速出擊,又能回擊快速的來球。
2,在前後距離上,有多個擊球點可供擊球。對前後移動的步法要求不高,使用方便。
3,肘部靠近身體,轉換到正手非常容易。
這些技術特點,使橫打推擋能夠有效地與(原左推右攻練就的)正手技術結合起來。同時,也使橫打推擋成為——銜接橫打與正手的關鍵技術。
在掌握了以快帶技術為基礎的摩擦發力方式後,很自然的會去練習拉球、弧圈球,增強直板反手位的攻擊力;對弧圈球的貼球、反帶技術,也加強了直板反手位的防守能力。
進一步掌握以橫打推擋技術為基礎的擊打發力技術後,橫打的使用范圍向近台靠攏,與直板的技術特點更為接近,為橫打與正手的結合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時,在橫打的摩擦發力技術與正手技術之間起到了關鍵的銜接作用。
加上直板反手的搓球,在技術結構上,實現反手位的全橫打似乎沒有什麼問題了。但總感覺還缺了點什麼。。。。
實踐證明,確實是缺了點東西。究竟是什麼呢?請看下一章《直板橫打的應變技術》
六、不可缺少的應變技術
業余球友要想放棄推擋,實現反手全橫打,首先也是必須解決好的一個問題是:接發球!
到反手位常見的發球有以下幾種:
出台的上旋發球:急球、右側上旋、「左側上旋」
出台的下旋發球:右側下旋、「急下旋」、「左側下旋」
不出台上旋發球:右側上旋、「不轉球」、「左側上旋」
不出台下旋發球:右側下旋、「下旋球」、「左側下旋」
實踐中,在不出現判斷失誤的情況下
1,較易接好的發球有:急球;右側上旋球(出台與不出台);右側下旋球(出台)。
使用橫打的推擋和快帶(拉球)即可解決,接球動作就是基本動作,重點在於基本功要扎實。
2,有些難度的發球:急下旋;不轉球(台內);
用橫打推擋接急下旋,要注意帶點向上的摩擦。台內的不轉球不易借力,也要帶點摩擦。接這些發球,與基本動作相比,手法上略有變化。
3,有相當難度的發球:左側上旋球(出台與不出台);左側下旋球(出台)
接左側旋發球,與基本動作相比,不僅手法上有變化,並且拍型也有變化(為了克服左側旋的影響)。
4,難度最大的發球:下旋球(台內),左右側下旋(台內)。
要接好這些發球,必須變換拍型,與基本動作差別更大,要使用特定的技術。
從接發球這個環節來看,固定的握拍方式、前傾的板型、單一的發力方法,是難以做到接好發球的。板型的方向(左右方向)、板型的角度(前傾後仰角度)、發力的方式(摩擦擊打)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
同樣,在回合中,在步法不到位,擊球位置不太合適的時候,也需要調整擊球動作和拍型,採用更為簡潔的方式,合理的回擊來球。
這些在特定情況下使用的技術,就構成了直板橫打的「應變技術」。
學習使用橫打的應變技術,在握拍上不必拘泥於前面所述的握拍方法,以合理的回擊來球為原則,當變則變。如果練橫打之初就改變握拍法,就如同正手沒學攻球,直接去練習正手快點、挑打這些需要調整拍型的技術,後果可想而知。
通過握拍相對固定的摩擦帶球、推擋的練習,掌握了橫打的發力方法,形成比較穩定的發力感覺之後,這時再來解放手指,調整拍型,靈活運用應變技術,是切實可行的。
最後,祝你打球愉快!
E. 乒乓球直拍反手橫拉技巧
王皓是目前世界上直拍橫打技術最好的運動員,並藉助於這一技術,目前世界男子乒乓球榜排名第一。王皓的橫打技術與劉國梁和馬琳不同,因為從開始練習乒乓球時候就放棄了直拍的反手推擋,所以他一直是用橫打技術來代替推擋,這樣無論是上旋球還是下旋球他都必須使用反手橫打技術。而劉、馬不同,他們二人只是在某些時候利用橫打回擊一些來球,很多時候還是使用反手推擋。
無疑,作為直拍橫打的第一人,王皓的技術動作就成為我們學習的最好榜樣。本文中我將和大家一起來分析一下王皓的技術動作特點,希望給我們的業余球迷朋友一些借鑒。
在王皓的基本動作中有如下一些特別鮮明的特點:
一是站位,任何擊球動作都是從腳步開始的,直拍橫打時候要求左腳腳尖指向來球線路,成垂直的角度,這樣相當於正手攻球時的以右腳為平衡點,橫打也是以左腳為平衡點的。
二是身體的協調性,為了發力充分,在准備擊球時上半身前傾,膝蓋彎曲,降低重心高度,然後在擊球一瞬間爆發發力,發力時腰部保持穩定,蹬地挺腹轉腰。
三是擊球點,擊球點可以利用非握拍手,在引拍時我們可以學習王皓將非持拍手放在與來球同樣的高度,這樣相當於有了一個參照物,選擇擊球點就相對固定和容易,回球更加穩定。
四是橫打的連續性,為了增加連續性,一是在發力時不要發全力,這跟其它動作是一樣的;二是反手橫打之後注意重心的調節,橫打後如果想側身,那麼重心要放在右腳,同時注意右腳後撤,這樣正反手轉換就自然流暢了。
F. 正手反拉 和 反手反拉是 什麼意思 有什麼技術要求
正手反拉弧圈球
正手反拉弧圈球是一項難度較高的技術。在相持環節中,抓住機會反拉對方的弧圈球是防守轉攻的重要手段。反拉時,要求動作要緊湊,通過小幅度轉腰,身體迎前擊球,同時要注重身體重心交換的過程(圖4-7)。
提高回球的穩定性,接觸球瞬間握緊球拍
反拉時,在來球的上升後期擊球,要學會利用對方拉球的力量來回球。找到准確的擊球點十分重要,因此反拉時拉手動作必須緊湊,觸球後的動作也要緊湊。
為了增加回球的威脅,接觸球的瞬間要握緊球拍。握緊球拍可以使力量更容易地傳遞到球上,同時也可以使球拍角度在擊球時保持穩定,更好地控制住球。
擊球拍面稍向內收,球拍角度保持穩定
反拉的另外一個要點是:擊球時拍面稍向內收並保持穩定。拍面稍稍向內可以使手腕在擊球時保持穩定,另外還能更准確地感知來球的力量,有利於製造回球的弧線。
反拉直線時也一樣,拍面稍稍內收,有一種「裹」住來球的感覺,再通過擊球的出手方向來控制回球的線路。
隨機應變,根據來球線路調整步法
正手反拉弧圈球時的基本站位是:雙腳平行或者左腳稍稍在前。但是在實戰當中,對方來球的線路並不是固定的,如果無法及時調整好站位很容易導致回球失誤。當對方拉球到你的正手位大角度時,右腳可以向斜前方大步跨出,用右腳在前的姿勢擊球。
反拉的技術水平達到了一定程度之後,要注重步法的練習,保證在任何位置都都能及時調整步法反拉對方的弧圈球。
G. 打乒乓球直板反手提拉技巧
在直板反手反面拉時,需注意一些要領,引拍時手腕要有一定程度的內收,引拍至小腹部,如果擊球時間較晚,手臂可以略向下沉,接觸球的後中部,以向前上方發力為主,略帶向右側。接觸球一瞬間,手腕稍有 內收,但千萬不要內收過大,以防接觸球的側面太多,拉出來的都是側旋,影響拉球的質量和今後再提高的潛力。 在開始練習階段,先練習反手位一般旋轉的下旋長球,以動作的准確和盡可能保證上台為前提。對反手位的上旋球,要以推擋還擊為主,免得因為練了反面拉而丟掉了反手的正面技術,使直板反手的特點喪失。 在進入實踐運用階段,根據目前優秀選手在大賽中的運用經驗,在反手底線大角度不能正手側身上手和正手回反手時,反面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易在正體的技術風格上,仍要體現正手進攻的積極性,以及反手
推擋的變化性和特異性。因為直板畢竟不等同於橫板打法,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和鮮明的擊球特點。
H. 怎樣才能掌握好乒乓球直拍反手正面拉技術要領
拉球的動作要領是反面板形前傾,擊球點在球的下降期,接觸球的中上部,身體重心稍偏右腳,用力的時候用腰和手腕發力,手腕向前用力摩擦球。注意在拉球時手臂不要摔,用腰控制手臂。
1、多球的訓練方法。由教練員直接發上旋球到運動員的反手位,讓運動員在反手位定點練習,反復訓練,掌握好擊球時間和擊球部位,使腰和手腕的發力協調。在訓練時一定要有拉斜、直線的訓練。
2、中台正、反手一邊拉比板的訓練,可採用多球訓練的方法進行。主要是訓練兩面拉球的協調性和重心的快速轉換,在此基礎上再進行不定點的訓練。
3、撲正手後回反手時反面的拉球訓練。可先採用多球訓練的方法進行。主要是掌握撲正手回反手時步法移動時重心的調節以及拉球時腰和手用力的協調。
4、單球訓練。就是在訓練中進行推側撲的訓練計劃,回反手時用反面拉。反面拉後可結合側身拉,再撲正手回反手用反面拉,這樣反復進行。以達到熟練掌握的目的。
I. 乒乓球直拍反手拉球技術是什麼
1、直板反手反面進攻技術,特別是多用於第一板上手的反面拉技術的出現和比賽中的有效運用,無疑是緩解這一矛盾的良方。
在中國乒協的大力推廣下,出現了後來能夠在國際乒壇馳騁並佔有一定統治地位的,較好掌握和運用反面拉技術的直板運動員,如劉國梁、馬林、閆森等。時至今日,在許多直板青少年選手中,反面拉已經成為必備的常用技術,其運用的時機,技術種類及熟練程度已非昔日所能想像了。
2、在直板反手反面拉時,需注意一些要領,引拍時手腕要有一定程度的內收,引拍至小腹部,如果擊球時間較晚,手臂可以略向下沉,接觸球的後中部,以向前上方發力為主,略帶向右側。
接觸球一瞬間,手腕稍有內收,但千萬不要內收過大,以防接觸球的側面太多,拉出來的都是側旋,影響拉球的質量和今後再提高的潛力。
3、在開始練習階段,先練習反手位一般旋轉的下旋長球,以動作的准確和盡可能保證上台為前提。對反手位的上旋球,要以推擋還擊為主,免得因為練了反面拉而丟掉了反手的正面技術,使直板反手的特點喪失。
4、在進入實踐運用階段,根據目前優秀選手在大賽中的運用經驗,在反手底線大角度不能正手側身上手和正手回反手時,反面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易在正體的技術風格上,仍要體現正手進攻的積極性,以及反手推擋的變化性和特異性。因為直板畢竟不等同於橫板打法,有其自身的內在規律和鮮明的擊球特點。
J. 乒乓球直拍高手請指教,如何拉反手位的球
對於業余乒乓球愛好者來說,乒乓球拉反手位的球,並不能局限於搓球和反手打,而且,不同的持拍習慣在拉反手位的球時還有不同的技術要求:
一、乒乓球橫板愛好者的拉反手位的球技術,說起橫拍反手技術,可以說,世界乒壇常青樹、瑞典的瓦爾德內爾(圖)的全面技術獨步全球,沒有之一。
2、 提高拉下旋球的能力,掌握擊球時機(擊球點最好在球的最高點或下降前期)和手上的調節,逐步提高手感,保持手、腰、腿的協調一致,達到動力定型的目的;
3、 結合手感和擺速能力以提高反手球相持能力,在中反手位對拉弧圈球中盡量用反手推擋或快撥球把球推到對方的反手位。
4、 在拉反手橫拉球時,謹防由於前臂和手腕向上用力過多導致拉球出界;
5、 由於人體骨骼生長及握拍等客觀因素,直拍在拉反手橫拉球時的拍形角度非常不易控制,所以,在拉球時還應注意好重心的交換;
6、 還要注意,直拍反手在拉球時經常出現引拍和轉腰不夠,導致拉球時力量不集中,或者向側用力過多,向前用力太少,形成拍形後仰等常見問題。
三、對業余乒乓球愛好者如何拉反手位球的建議:對業余愛好這來說,想在業余比賽或練習中迅速形成優勢,注意糾正對自身身體的錯誤控制要比臨時抱佛腳去刻意琢磨專業選手的技術來的實際。
如果業余愛好者能夠短時間內克服常年養成的打球不用腰部和腹部及各相關部位的發力等問題,會驚訝的發現在自己乒乓球圈子中「鶴立雞群」其實並非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