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煤礦安全事故常用事故分析方法有哪些如何確定引發事故的主要原因及主要事故責任
事故樹分析法、事件數分析法。原因和責任要根據 現場調查報告來定吧
② 分析事故原因的方法
要看事故的類型和分析的目的以及要求。
常用的一般是危險性與可操作性分析、事故樹分析以及因故分析,針對特定的類型事故還有其他的分析方法。
化工事故分析一般要由專業人員來進行,多種方法相互映證。
③ 事故分析應包括哪些內容
事故分析是在事故調查取得確鑿證據基礎上進行的。按照GB6442—86 《企業職工傷亡事故調查分析規則》要求,事故分析包括:受傷部位、受傷性質、起因物、致害物、傷害方式、不安全狀態、不安全行為、直接原因、間接原因的分析。其中,受傷部位是指按人體解剖學劃分的受傷害的身體位置。如我們習慣上說的頭部創傷應稱之為顱腦創傷、眼部創傷或面頜創傷。
受傷性質是指從醫學角度確定的受傷類型,如割傷、扭傷、燒傷等。如果事故造成多種傷害、可稱「多傷害」。
致害物是指直接引起傷害的物體或物質。在兩種以上物體撞擊時,選運動的物體為致害物;若物體都是靜止的,選最後接觸的物體。如,人從腳手架上墜落,碰到幾次物體落到地面,地面是致害物。
起因物是指導致事故發生的物體、物質。就是事故原點中的物質因素。
不安全狀態指直接形成或能導致事故發生的物質條件。包括設備、設施、機械、工具及作業環境潛在的危險因素。
不安全行為指造成事故的人為錯誤。包括違章、違紀行為。它是事故的激發條件。
直接原因指直接導致事故發生的原因。包括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
間接原因指間接原因產生和存在的原因。包括技術、設計上的原因和管理上的原因。
④ )是質量事故統計分析的主要方法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0-07
⑤ 設備故障分析方法有幾種
沒有統一說法,常規有:
FTA:故障樹分析;
MTTR:平均修理時間;
MTBF:故障平均間隔時間;
FMECA:故障模式影響及危害性分析。
⑥ 汽車故障診斷時常用的數據分析方法是什麼
從實踐中總結出如下五種常用方法可供參考:
1.數據流分析方法是分析數據流的工具
2.其中值域分析法
3.時域分析法是對某一數據作具體分析的方法;
4..因果分析法和關聯分析法是對多個數據之間相互關系作具體分析的方法;
5比較分析法是將同一車輛或同一車型的數據組與該車輛或車型過去存儲的數
據組進行比較的分析方法。
⑦ 壓力容器事故的處理方法有哪些
壓力容器發生重大事故或爆炸事故後,其使用單位應積極組織與配合有關部門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壓力容器事故分析必須遵循調查—分析—結論這—基本原則。事故調查是為了取得第一手材料,為分析事故找出充分的依據,分析結論只能在調查分析之後作出。
壓力容器事故分析方法
壓力容器一旦發生事故,特別是爆炸事故,必須認真地對事故進行分析,找出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進行事故原因分析時,大體遵循兩種方法,即從容器的斷裂形式入手進行分析和從容器發生爆炸事故的載荷狀態方面進行分析。主要分析內容如下:
(1)基於斷裂形式進行分析。壓力容器承壓部件的斷裂,按其斷裂特徵(斷裂過程、機理、基本原因等)可以分為延性斷裂、脆性斷裂、應力腐蝕斷裂、疲勞斷裂、蠕變斷裂等幾種常見的斷裂形式。各種斷裂形式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發生的特定條件,因此可以根據發生斷裂事故時部件的斷裂形式分析事故的原因。
(2)對斷裂時的載荷狀態進行分析。壓力容器的破裂,既可能是在正常載荷狀態下發生的破裂,也可能是因超載或異常載荷(化學反應爆炸)而破裂。因此可根據容器破裂時載荷的狀態進行失效分析,即先判別它是在哪一種載荷狀態下破裂的,然後再分析造成這種載荷狀態的直接原因。
①工作壓力下破裂。
②超壓破裂。超壓是指設備內部的實際壓力遠超過它的最高工作壓力。
③器內爆炸反應造成容器破裂。
上面介紹的壓力容器事故分析方法,是通過事故現象來查找原因的,這種方法對於一般設備的事故分析還是比較有效的。對於設備事故的分析,特別是很龐大和復雜系統的事故分析,應該採用系統工程的分析方法。
運用事故樹或事件樹分析法對壓力容器爆炸事故進行分析,可以提高調查工作的效率,保證事故調查的全面性和可靠性,有利於事故資料的管理和積累,有助於全面考慮防止類似事故的有效措施。有關詳細內容可參考相關書籍。
壓力容器事故的處理
壓力容器發生爆炸或因重大事故造成人員傷亡後,壓力容器的使用單位應積極配合上級主管部門和當地安全監察部門認真地對事故進行調查分析,本著「三不放過」的原則,找出事故的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吸取經驗教訓,制定出相應的改進措施,防止同類事故再次發生,並對有關責任人員提出處理意見。
根據國務院頒發的《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精神,規定壓力容器事故處理辦法如下:
(1)壓力容器發生事故後,發生事故的單位必須按照《鍋爐壓力容器事故報告辦法》的規定及時上報。壓力容器發生爆炸事故後,當地公安部門、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接到報告後,應立即派員前往現場。在上述人員到達前,除了防止事故擴大或搶救人員而採取必要的措施外,發生事故的單位要保護好事故現場。
(2)壓力容器發生重大事故或爆炸事故後,當地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使用單位的主管部門,必要時應邀請有關專門的科研單位或院校的專家,組成調查組,共同調查分析事故,有關單位應積極協助。事故分析中的試驗費用,由事故主要責任單位承擔。
(3)在調查、分析事故中,對確定事故主要責任單位發生爭議時,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應該組織各方,共同研究,作出裁決。
(4)因設計、製造、安裝、修理、改造等的原因,導致壓力容器事故的發生而造成重大損失時,事故主要責任單位應向使用單位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應根據情況協商解決,或按國家有關法律程序解決。
(5)對於嚴重違反壓力容器安全法規,造成重大損失的事故責任者,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機構有權提請有關部門追究行政責任、經濟責任直至刑事責任。
(6)從事故發生之日算起,一個月內應完成對事故的調查處理結案。由於特殊情況,在一個月之內不能結案的,由發生事故的單位向當地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部門申述延報原因。
⑧ 壓力管道常見事故與處理方法有哪些
壓力管道常見事故分析
與壓力容器一樣,壓力管道的破壞性事故可能會引起災難性的後果。壓力管道的事故管理,就是通過對破壞性事故進行認真的調查分析,找出確切的事故原因,其目的就是要逐步摸清並掌握壓力管道安全運行的規律和科學管理的方法,從事故中尋找管道設計、材料、製造、安裝、運行和檢驗等各方面的經驗教訓,以期提高壓力管道的綜合管理水平。管道的事故原因往往是多方面的,常常是多種不安全隱患和因素交叉在一起,促成了事故的發生。對事故的技術分析就是要找出這些不安全因素和它們之間的影響和關系,從不同的角度提出預防事故的措施。隨著壓力管道安全管理工作力度的不斷加強,對壓力管道的設計、製造及安裝等環節的監察強度加大,壓力管道的役前檢驗、使用管理和定期檢驗等一些措施逐步得到落實,壓力管道的安全可靠性將會不斷提高。
(1)壓力管道常見事故。
①爆管事故。壓力管道試壓或運行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造成穿孔、破裂致使系統被迫停止運行的事故被稱為爆管事故。當管道發生爆管時,管內壓力瞬間突降,釋放大量的能量和沖擊波,危及人身安全和周圍環境。爆管事故在長輸壓力管線直接式加熱爐爐管發生的可能性較大,由於加熱爐承受高溫高壓,爐管直接接觸火焰,各種介質對金屬產生化學或電化學腐蝕,在管道工況發生變化時,極易發生介質泄漏著火爆炸事故。熱泵站操作流程或設備時,如果開錯閥門或程序不對,可能造成管道憋壓,壓力超過管材的屈服極限時就會發生爆管事故。對於停輸管道,如果未按規定泄壓,在高溫天氣下,極有可能造成壓力管道薄弱處撕裂爆管。發生爆管事故後,要立即改換流程,必要時管道停輸處理。
②凝管事故。對於輸送特定介質如原油的壓力管道,可能發生凝管事故。根據原油流變學原理,含蠟原油在凝點以上(3℃)左右時開始出現屈服值[含蠟原油屈服值是用於計算停輸管線再啟動壓力的重要流變參數。根據原油流變學原理,含蠟原油在凝點以上(3℃)時開始出現屈服值,隨著溫度降低,屈服值隨之增大,當溫度進一步降低,原油中蠟逐漸從原油中析出,並呈固體顆粒懸浮於液態原油中,此時原油表現出假塑性、觸變性等非牛頓性質)],隨著溫度降低,屈服值隨之增大,當溫度進一步降低,原油中蠟逐漸從原油中析出,並呈固體顆粒懸浮於液態原油中,此時原油表現出假塑性、觸變性等非牛頓性質,當蠟晶增多形成結構力強的三維網路結構,原油輸量逐漸變小,壓力增大,如果不及時採取有力措施,最終原油整體將失去流動性,發生凝管事故。
一旦發現管道壓力和流量出現異常,應立即開泵頂油,提高各站溫度。如果壓力超過管道的允許強度,還應考慮採取分段擠壓、在低溫段開口加註熱柴油等措施。
③泄漏事故。壓力管道由於各種原因造成的介質泄漏統稱為泄漏事故。長輸壓力管道發生泄漏時,應及時降壓、切換流程,根據泄漏情況採取合適的方法進行維修補漏。補漏方法有焊接法、管卡堵漏法、絲堵堵漏、換管、加套管、密封劑堵漏等。
④裂紋事故。壓力管道在運行中遭受到疲勞、應力腐蝕、氫腐蝕、動載荷等作用時,在經過一段時間後,會萌生微裂紋,微裂紋進一步擴展為宏裂紋。裂紋是壓力管道最危險的一種缺陷,裂紋擴展很快,如不採取有力措施就會發生爆管。
產生裂紋後,可以採取挖補、換管等措施,挖補增大了應力集中區域,通常採取局部換管方式比較安全。
(2)壓力管道事故的分析。當壓力管道發生事故後,使用單位除應迅速採取措施進行處理外,還應注意嚴格保護事故現場,及時收集有關信息和資料,如現場錄制的圖像、損壞件的斷口狀況、原始操作記錄以及事故調查報告等,以對事故分析提供客觀、科學的依據。對事故原因進行分析時,應採取測量宏觀變形量;檢驗材料的化學成分和力學性能;進行斷口的宏觀分析和顯微分析等技術手段。然後依據有關資料和技術檢驗結果進行事故綜合分析,包括破壞程度,爆炸性質和破壞形式,最後找出事故原因,以吸取教訓,防患於未然。
壓力管道的事故處理
原勞動部1997年第8號部令頒發了《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備事故處理規定》,對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設備發生事故的報告、調查、處理與結案作出了明確規定。
壓力管道和鍋爐壓力容器一樣,按其損壞及損失的程度,可分為三類,爆炸事故、嚴重損壞事故和一般損壞事故。凡爆炸事故造成死亡超過10人或受傷(包括急性中毒)超過50人的,由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調查並負責結案工作;爆炸事故死亡10人以下或受傷(包括急性中毒)50人以下,以及有關人員傷亡的嚴重損壞事故,由省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組織調查並負責結案工作;無人員傷亡(包括急性中毒)的嚴重損壞事故及有人員傷亡的一般損壞事故,由地、市級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組織調查並負責結案工作。相關的壓力管道事故報告制度如下。
(1)發生特別重大事故、特大事故、重大事故和嚴重事故後須立即報告主管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發生特別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後還須直接報告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
(2)事故報告應當包括以下內容。
①事故發生單位(或者業主)名稱、聯系人、聯系電話;
②事故發生地點、時間(年、月、日、時、分);
③事故設備名稱;
④事故類別以及事故概況;
⑤人員傷亡、經濟損失。
(3)事故發生部門及有關人員,必須實事求是地向事故調查組提供有關設備及事故的情況,如實回答事故調查組的詢問,並對所提供情況的真實性負責。
(4)按有關規定及時如實向主管部門和質量技術監督行政部門報告壓力管道事故,並協助做好事故調查和善後處理工作;
(5)對事故發生單位,要落實事故「三不放過」的原則,即事故原因未弄清不放過、責任人未受到教育不放過、防範措施不落實不放過,並追究相關事故責任,建立事故登記台賬及完整的事故檔案,以防止事故的再次發生。
⑨ 事故調查常用的技術方法有哪些
常見的技術分析方法可以分為形態分析類,--------包括雙底雙頂頭肩頂頭肩低,三角形反轉,棱形反轉,調整形態旗形,三角形,矩形調整,楔形調整,畫線類,--------包括趨勢線水平阻力支撐通道線,指標類,其中又包括趨勢指標(主要是均線,MACD等)震盪類指標(KDJ,RSI等),統計類指標波浪理論類技術分析,日本蠟燭圖分析,道氏理論,江恩理論黃金分割線理論。另外還有一些民間牛人自創的一些技術分析理論包括纏論,趨勢交易法等。自有感覺以道氏理論,蠟燭圖技術,形態分析,畫線分析,黃金分割波浪理論最為基礎。這幾種理論相互補充相互印證,其他的理論只是只是這幾種理論的衍生和優化。以上只是個人見解,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