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畢業論文寫作過程的基本步驟及資料收集的方法和分析的工具怎麼寫
首先,我要說明這里的指導並非 常規意義的指導,我這里說的指導是到底應該如何寫論文(應該還是很抽象,不過看完就知道了)。
迄今為止,我大約也幫忙做了能有上千份的學生論文數據分析部分,包括一部分的整篇論文寫作。因為我是做市場研究與數據分析的,擅長的主要工具是spss,不敢說百分百精通spss,但是應付個八九十應該是足夠了,很自然的平時就利用下班和業余時間幫學生做一些論文數據分析以及論文寫作指導。
很多論文的核心部分都包括數據分析,而統計學也應該是所有學科應該學習的一門重要課程,但是恰恰相反,很多學科只是把統計學和數據分析作為一項選修甚至不重要的課程對待,這樣導致學生在最後做論文時完全不懂。
而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學生因為對數據分析的一竅不通,導致論文從開始的設計到後續的數據收集、整理等都會出現問題,最終導致分析出問題。
因此,在對數據分析一竅不通的情況下,應該如何從頭構建論文及寫作呢?很多論文雖然數據分析部分是核心,但是不管哪種論文的寫作,都脫離不了論文的框架。因此,具體的過程應該如下:
首先是選題,當然很多時候是導師直接給選題,這個沒有太多討論。
其次是選題確定後,馬上要做的不是想我應該怎麼去寫作,或者在哪抱怨「哎~~郁悶,完全不知道怎麼寫嘛」。而是先通過文獻查找,看前人在這個選題方面已經做了哪些研究,都是如何做的。通過查找文獻找到跟選題有關的資料,然後對這些資料進行整理,整理不需要計較參考文獻的結論和數據細節等,而是要把每篇文獻的研究目的、採用的研究方法、採用的分析方法整理出來。當然參考文獻中的分析方法你可能還完全不懂,但是沒關系,你先把這些參考文獻中使用的分析方法全部羅列出來,如線性回歸、方差分析、均值t檢驗、logistic回歸等,把這些文獻中常用的統計方法羅列出來,你需要弄清楚對應關系,即每種分析方法是用來支持和實現什麼樣的研究目的,以及能夠得出什麼樣的結論,認真閱讀文獻就能實現這一步。
第三.通過上一步,你應該朦朧的知道你選題相關的參考文獻中常用的統計方法名稱,以及這些統計方法能夠幫助實現哪些目的,或者得出什麼結論,同時也不會對自己的選題那麼恐懼和迷茫了,因為可能你的選題已經有前人做過了,你的論文只是「復制」一遍而已了,我說的復制是重復一遍前人的研究。在這種情況下,可以構思下自己的選題,這一步屬於純理論層面的,你需要將自己的思路具體化,比如要實現什麼目的,很自然的需要什麼數據分析方法也就能確定了。當然很多論文會預先設計一系列待驗證的假設,也是在這一步完成,因為你找到的文獻中可能會存在矛盾的結論,可能會存在一些你認為的研究缺陷(文獻看多了,自然自己就會有想法出來了),提出自己的一系列假設,能夠很清楚的指導後面的數據收集和分析。
第四.選題、假設還有研究方法這些經過前面幾步都能確定了,接下來就是要考慮具體研究和收集數據的環節了。這個環節最重要的也是首要的是弄清楚你的數據應該是什麼類型的,通過哪種方法來獲取。其實也容易了,因為前面你已經確定了統計分析方法,而每種方法有它特定的數據類型要求,比如是分類數據(如性別、民族、年級等)、比如連續性數據(如年齡、身高、體重、溫度、長度、距離等)。分類數據簡單通俗點的理解就是這些數字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是人為賦予它一定的含義,這些數據之間不存在連續性,且加減乘除沒有意義,而連續性數據是數據本身有意義,且能夠進行一些加減乘除運算。確定了所需要的數據類型,就大致能夠知道在數據收集時,應該注意的問題。比如一份問卷調查,其中應該如何設計問題也就大致清楚了,通常問卷設計時就要考慮兩種數據類型的問題,因為不同的選項設計會導致不同的數據類型。如你設計一個問題的答案選項是「有/沒有」、「是/否」這種是屬於分類數據,如果你的答案選項是李克特量表式「非常滿意----非常不滿意」這種,在處理時可以按照分類數據,只能統計出一些百分比,也可能將其按照連續數據如12345打分形式,這樣可以求均值,可以做很多其他多元統計分析。因此這一步確定數據類型很關鍵,如果數據類型弄錯的話,則收集的數據完全無用。
第五.具體收集數據過程,不細說了,收集回來之後 就是數據的錄入。記住一定要錄入原始的數據,而不是經過加減整理匯總後的數據。數據錄入格式也是有要求的,一般大致同樣的情況下,都是一行代表一個個案或者一份問卷的數據,而一列對應表示的是問卷中的一個問題,即變數。因此數據錄入完成後,應該是有多少樣本數據,就有多少行,數據中包含多少個指標,那就有多少列。
第六.這一步才是你應該開始頭疼的數據分析不會了怎麼辦。因為到這里才開始是數據的具體分析過程了。不會怎麼辦,前面已經知道了分析方法,這種情況,只有找本教材,然後找對應的方法介紹學習即可,或者實在不行找人指導,找人幫忙等等。
最後。分析完成後,開始整篇論文的寫作。
PS:還要強調一點,現在的高校導師都存在一些問題,因為我接觸了那麼多學生,他們的認為觀點就是「我的統計檢驗結果不顯著怎麼辦,那不就是說我的研究沒有意義么?我的假設都是錯的?」「我的結論跟前人的結果不一致啊,看來我的又錯了」,這兩種觀點明顯是錯的:
一、數據的來源對象發生了變化,誰規定的結論必須跟前人一致;
二、請問愛迪生發明燈泡的前999次失敗是沒有意義么?科學研究本來就是一個證偽的過程,一次次證偽來接近真相。
三、如果你的假設一定是正確的,那不需要數據驗證,你可以去幫助警察破案了,因為你認為你的假設一定是對的,那破案多簡單的,假設一下就好了。但是很顯然,很多導師並沒有把這些正確的觀點傳達給學生。
⑵ 畢業論文中研究方法,手段和步驟怎樣寫
(1)文獻研究法:根據所要研究內容 ,通過查閱相關文獻獲得充足的資料,從而全面地了解所研究課題的背景、歷史、現狀以及前景。
(2)研究項目分析法:在進行理論的搜集與分析之後,根據現有的研究項目整體系統進行分析與設計,實現理論與實踐的相結合,使理論有理有據,設計更合理。
根據許多論文的選題經驗,這一級論文的選題可從以下幾方面考慮:本專業的研究空白、發生爭議的話題(自己的觀點感到較為充分)、對比性的話題、從其他專業角度研究本專業的話題(這是一種選題的邊際效應)、有新的插入角度的老話題、剛剛冒出來的本專業的新問題。
(2)論文中的材料與方法的分析擴展閱讀:
畢業論文的基本教學要求是:
1、培養學生綜合運用、鞏固與擴展所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知識,培養學生獨立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培養學生處理數據和信息的能力。
2、培養學生正確的理論聯系實際的工作作風,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
3、培養學生進行社會調查研究;文獻資料收集、閱讀和整理、使用;提出論點、綜合論證、總結寫作等基本技能。
⑶ 論文分析有哪些方法
1、哲學的方法
這種方法就是依照唯物主義辨證法對於哲學基本范疇,也就是現象和本質,存在和運動,原因和結果等的理解,並且能夠解決實際研究工作中關於論點和一般方法論的問題,像是從認識對象的現象再深入到本質的研究等。
2、歷史的方法
歷史的方法比較注意對象本身的歷史具體性。一般要求研究工作者一定要充分熟悉客觀對象歷史發展的實際進程,並且進行大量的資料查找,並且能夠找出客觀對象的特點及其發展規律性。
3、邏輯的方法
這就需要寫論文者必須正確運用形式邏輯和辨證邏輯來對於人們思維的一般規律,像是概念、判斷、推理、分析與綜合、具體與抽象等等進行揭示,同時針對客觀事物的各種現象從邏輯上進行分析,從而找到內在的聯系,然後用理論的形態進行展現。
4、假說的方法
雖然是假說,但並不是隨意的幻想和碰運氣的猜測,是需要有一定的經驗事實材料作為基礎的,並且還要科學理論為依據,研究者自身要具備活躍聯想或直覺感受,能夠提出的相對富有預見性、然而尚待繼續驗證的新觀點。即使這些還不能稱為科學的結論,但是也是新思想、新理論的萌芽。
⑷ 論文中的"材料的方法"寫什麼
題目:學位論文題目要簡明、確切,不羅唆,不冗長。評委或讀者一看題目就知道你的主要工作。有些同學是在博士期間做了幾個不同的內容,這樣題目就很難表達准確題意。可以突出一點,但不要將不是很密切的幾個內容都寫在一個題目上。還有些論文是幾個不相乾的內容,這樣題目就更難定了(這種設計本來就先天不足)。不管怎樣,一個題目就是一個主題,只能有所舍取。如果都羅列上,實在是不倫不類。還有些論文是一個大主題下的一點點工作,如果需要,可以以副標題的形式給出更多的信息。 特別提醒:注意論文題目可千萬不要有錯別字,尤其是在封面上。 摘要:簡明扼要是主要的。摘要是一篇論文的濃縮和精華。內行的人看摘要就知道你的主要發現和結論,外行的人也能了解你做了什麼,得到了那些重要發現。因此,選題的意義(理論和應用),用什麼方法(尤其是先進設備和技術)做了哪些工作?獲得了哪些主要結果和結論?是摘要的主要內容,但不需要羅列很多。一篇學位論文不可能有很多重大發現,但是一篇學位論文沒有一點閃光的地方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要下功夫挖掘自己結果的重要性和結論的重要性。 特別提醒:一篇論文切忌沒有結論。 英文摘要:最基本的要求是要可讀,沒有語法錯誤 (readable and correct English), 如果語言地道那就最好了。一旦語法、拼寫、時態、單復數、語態等等,出現多個不足,一般讀者就沒有慾望再讀下去了。 前言:有些學位論文有一個大前言。所謂大前言,就是相對每個章節而言,每個章節內往往還有一個前言。前言要講清楚研究背景,論文涉及到的研究內容的相關進展,主要是學說、理論等方面的發展,國內外現在存在的爭論,遺留的問題等等。然後要介紹所研究的對象,相關的研究積累,已經有的主要發現,還沒有解決的問題或者值得進一步解決的問題。根據積累和國內外學科領域的發展,圍繞感興趣的科學問題,提出科學假說(Hypothesis),根據科學假說,提出預測 (Prediction)等。這也就是研究的目的了。選准了問題,目的就明確了。許多論文是沒有問題,沒有假說,只是說國內還沒有相關資料,因此我就做了。現在的科學(尤其是生物科學),多數是以假說驅動的研究(hypothesis-driven),達爾文時代的那種博物學(Natural history)式的研究還是很重要,但是已經不是主流了。因此,如果你從事的不是野外考察研究,不是需要經過大量的考察和積累後才能獲得一些結論性的內容的研究的話,一定要注意當今這種「問題-假說-預測-設計-實驗-數據分析」的流程思維的培養。 材料和方法;這部分是相對容易寫的。用什麼設備,什麼技術,什麼配方,測定哪些指標等等。但是論文寫作還是要有邏輯的,首先不要寫成大學的實驗報告,有些學生將使用的化學試劑列一個表,註明公司和產品信息等。這沒有必要,也不能這樣寫。應該是將相關信息融在文字裡面,如測定什麼指標,用什麼試劑,在什麼設備上測定,這樣就將參數、試劑、儀器、方法等連起來了。再者,生物學實驗是有內在邏輯性的(其他學科不清楚),如生理學實驗中,如果動物還沒有處死,就不能先描述血液激素等的測定方法、組織線粒體的測定方法等,還是要按照常規邏輯進行,如實驗動物來自哪裡?如何飼養?飼養條件(溫度、光照、食物成分、籠具規格… …),怎麼進行實驗處理?處理時間?收集哪些參數和指標?什麼時間收集?什麼時間處死動物?器官組織如何處理?… …這些信息都需要詳細給出,不能簡略,還有注意內在邏輯性。值得提醒的是,如果不是自己創立的方法,所採用的方法和技術的描述一定要列出相關的參考文獻。 生物學研究中當今特別關注數據統計。統計方法的描述要特別注意,不同的參數類型要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要說明具體的分析方法。如行為學數據不是正態分布的數據,有些數據是同一批動物在不同時間取樣(重復性測定數據),有些是季節采樣(有不同動物,也有相同動物通過標記進行季節采樣),有些數據是百分比… …具體的數據採用什麼統計學方法是需要注意和描述清楚的。 特別提醒:材料和方法切忌簡化、他人不能重復。每個方法如果不是獨創,都要有來源。 結果:這是論文最精華的部分,是多年辛苦勞動的成果。有些同學喜歡按照不同的章節進行描述,這是可以的。每個章節可以獨立成文,在每個章節內的前言就需要更加具體化,科學問題也就更直接和具體。方法介紹也是更具體細致。 結果部分也要注意邏輯性,先說什麼,後說什麼,要層次清楚。基本要求是圖表要美觀,用圖表表示結果的目的就是要將研究結果表述得一幕瞭然,如增加還是減少,變化趨勢如何,相關關系等等。但要注意有些數據是不能用折線圖的,只有連續的數據才能用折線圖。圖的設計和美化過程很重要,字體、線段粗細等等,這些都是要花費很大功夫的。統計學信息要詳細給出來。 要時刻記住:結果是針對問題來的,結果是經過相應的實驗設計,經相關處理後獲得的,收集數據的過程自然是要嚴格仔細,數據要確保真實可信,這才是好的結果。 每個結論性的內容,只要是引自文獻,一定要給出出處。文獻引用要閱讀原文,盡量不要轉引,起碼要看看原文的論文摘要。現在許多引用與論文中的內容不沾邊,或者是錯誤引用。同時正確理解原文也是很重要的,一旦理解錯誤,也是很大的問題。 在分析自己的結果的時候,在生物學中,還要注意掌握生物體的基本生物學特性,如分布在那裡?食性?是否冬眠?分類地位?生境情況,氣候情況等等,不注意這些信息,或者不了解這些信息,許多科學問題是理解不了的,也是解釋不好的,即使有好的結果也很難得出好結論。這些可能適合宏觀生物學領域。 作為生物學研究,由於研究的哲學不同(生物有其特殊的生物哲學,著名科學家邁爾有過詳細闡述),因此一個生物學現象應該力求給出近因(Proximate cause)和遠因(Ultimate cause)。一個生物學現象,不從這兩個方面進行闡述,會有很大的不足。生物哲學這一點是與物理哲學等不同的,也就是說,一個生物學現象我們給出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後(所謂的機理性研究,如分子生物學、基因組學研究等),還要解釋為什麼會有這種現象(進化上的解釋)。我們測定的是一個瞬時的生態學、生理學、生物化學或者分子生物學指標,但是這個指標所反映可是無數個世代後的一個現象,這個無數個時代的進化過程中到底發生了哪些事情?是需要我們分析的。 如果論文結果以多個章節進行展示,在每個章節中最好有個小結,總結本章的主要發現和結論。有時也可以指出實驗的不足或需要補充的內容。 特別提醒:討論要有主次,切忌面面俱到、處處不深入、含含糊糊。 結語:建議全文有個結語部分(不見得都需要)。結語是全文的總結,再次提醒讀者你所研究所獲得的主要結論,重要貢獻,不足,以及建議可以進一步開展的相關內容。注意的是,結語不要與摘要重復,不要與每個章節的小結重復。太多的重復是非常忌諱的。 文獻綜述:文獻綜述是反映學生掌握文獻的情況,對國內外發展所掌握的情況,對文獻的過濾和綜合能力。 特別提醒:不要涉及面太廣、太大。要圍繞幾個主題展開。論文的研究內容是以文獻綜述為基礎的。一定要注意引用:圖表的出處,每個結論的出處。 參考文獻:這部分往往容易出問題,主要是由於不細心導致的。首先,在論文內引用的文獻,在參考文獻部分一定要列出來;反之,參考文獻中列出的每篇文獻,必須都是文內引用的。前後一定要一致。參考文獻的引用要精,不是越多越好。實際上許多學生是根本沒有閱讀那些文獻。既然沒有閱讀,列上干什麼呢?你參考了嗎?如果沒有參考,怎麼放到了參考文獻中去?關於細節問題,只要細心就不會有作者姓名錯誤、刊物名稱錯誤、動物名稱錯誤、頁碼錯誤、大小寫錯誤等等。我有個建議,參考文獻中的中文文獻最好列在英文文獻的前面,且最好是按照姓氏筆畫排序。有些同學說按照拼音排序不是一樣嗎?我的觀點是我們的中國字,順序是筆劃,不是拼音。只是個人的愛好而已,至少我學生的論文都是建議他們這樣排序的
⑸ 論文中的材料與方法是什麼意思
論文中的材料是證明論點的,有事實材料和理論數據。方法是證明論點的論證過程使用的方法,大的方面有立論,就是證明論點是對的,是成立的,駁論,是批駁論點的。具體方法還有對比、遞進
等,在結構上分為分總
總分
在結構上也可以按
提出論點
證明論點
結論
來安排文章。
⑹ 論文中的,材料和方法是怎麼寫
一、對材料的描述應清楚、准確。通常先對材料做概述,然後再詳細描述材料的結構、主要成分或重要特性、設備的功能等。材料描述中應該清楚地指出研究對象的數量、來源和准備方法,如果採用具商標名的儀器時,還應包括對儀器進行精確的技術說明,有些甚至要求儀器和樣品製造商的名稱及所在地。
對於實驗材料,應採用國際同行所熟悉的通用名,盡量避免使用只有作者的本國同行才知道的專門名稱。如果已知有不同特性的產品,並且相互間有重要差別,如特定的微生物媒介,就需要使用商標和製造商的名稱,以示與通用名的區別,並將通用的描述緊接在商標名之後。
實驗用的動物、植物和微生物應准確地標識出,並說明其來源和特殊性質、抽樣的要求或標准等。當需要描述多種微生物的種屬或化合物的來源和特性時,可採用列表的形式;否則,在正文、表注或圖注中簡單描述即可。如果研究對象是人,則應特別注意擬投稿期刊的具體要求,應交代研究對象的選擇標准,並根據情況兼顧一般性的重要統計特徵,以及其他與文章主題相關的統計信息。
二、對方法的描述要詳略得當,並重點突出方法,也就是描述研究是如何開展的。通常按研究步驟的時間順序描述方法,其內容一般包括實驗環境或條件、研究對象選擇的方法、選用特定材料設備或方法的理由、實驗程序、所應用的統計分析方法等。如果沒有時間順序,就按重要性程度描述實驗步驟。
在方法的描述中,應給出足夠的細節信息,以便讓同行能夠重復實驗,避免混入有關結果或發現方面的內容。必要時,應該完整地描述選擇某種特定方法的理由。如果方法新穎、且不曾發表過,應提供所有必需的細節。如果所採用的方法已經公開報道過,引用相關的文獻即可,如果報道該方法期刊的影響力很有限,可稍加詳細地描述。
對數據統計分析方法的詳細描述,通常表明作者是新近設計或獲得該方法,並且作者認為讀者需要這種解釋。一般情況下,普通的統計方法無需評論或解釋,而先進或不常見的統計方法則需要適當引用文獻說明。
如果要描述的內容較多,可按層次使用子標題,並盡可能創建與結論中內容相對應的子標題,這種寫法可保持文章內部的一致呼應,並且讀者也可很快了解某特定方法和與其相關的結果。此外,在投稿前作者可請同行閱讀定稿,以了解對方法的描述是否清楚或有明顯的疏漏。
⑺ 寫議論文時如何分析材料,具體方法是什麼
以下是鄙人對寫好議論文的幾點看發:
1、要多次反復閱讀材料,不是單純的讀,要用心去領會文章想表現什麼。
2、其次,在文章一定會有提示語,提示語就是分析議所給材料的關鍵和重點。怎麼找提示語呢,什麼樣的詞可能是提示語呢?以下是一些經驗!
1)提示語有可能會告訴你,它會加上特殊標志,例如那個詞會被加上雙引號,或字體加重。當然這對讀者來說就好發現了。
2)提示語多數情況是被埋藏在字句里的,但是它可能會多次出現,此時它也是比較顯眼的,只要找出來,再分析材料就不難了。
3)提示語也有可能不會在材料中出現,這是最難的情況,這就需要閱讀的理解能力,要理解材料想說明什麼哲理或人生道理,在看看材料中哪個詞是和哲理或道理是一個意思。
3、提示語找到,就相當於敲門磚找到了,提示語說明了,就是文章的主旨、中心。拿著提示語在結合材料加以論述就不會出現跑題現象了。
注意:以上只是一些經驗,經驗是別人的,要想寫會分析議論文前面的材料,就必須得多加練習,在實戰中找到經驗,找到感覺,上面的經驗會讓你在練習時找到共鳴的感覺。此外在練習上也有竅門,你在練習這類作文的時候,不必篇篇作文都寫出來,只要把你想寫的作文的主旨表達出來,拿給老師去看就可以了,多找寫這類作文的題,就把你對每個作文的主旨寫出來,然後找老師看看是否跑題就行了。
注意2:老師是考試的法官,有多和她溝通,你才能明白她想要什麼樣的文章,你的想法要和她的想法對上路,你的作文才能答高分。
新增:
其實,以上建議並非只對跑題現象說的,而是對怎樣寫好這類作文說的,這是本人在高考沖刺階段的一些作文心得,和老師教導的心得。樓主認為不能解決你的問題嗎?
⑻ 本科論文常用分析方法
本科論文常用分析方法有:定量分析與定性分析,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是人們認識事物時用到的兩種分析方式。
1、定量分析法
在科學研究中,通過定量分析法可以使人們對研究對象的認識進一步精確化,用數學語言進行描述。它是依據統計數據,建立數學模型,並用數學模型針對數量特徵、數量關系與數量變化去分析的一種方法。
2、定性分析法
定性分析法就是對研究對象進行「質」的方面的分析。定性就是用文字語言進行相關描述。它是主要憑分析者的直覺、經驗,運用主觀上的判斷來對分析對象的性質、特點、發展變化規律進行分析的一種方法。
(8)論文中的材料與方法的分析擴展閱讀:
定量分析法的具體方法:
1、比率分析法。它是財務分析的基本方法,也是定量分析的主要方法。
2、趨勢分析法。它對同一單位相關財務指標連續幾年的數據作縱向對比,觀察其成長性。通過趨勢分析,分析者可以了解該企業在特定方面的發展變化趨勢。
3、結構分析法。它通過對企業財務指標中各分項目在總體項目中的比重或組成的分析,考量各分項目在總體項目中的地位。
4、數學模型法。在現代管理科學中,數學模型被廣泛應用,特別是在經濟預測和管理工作中,由於不能進行實驗驗證,通常都是通過數學模型來分析和預測經濟決策所可能產生的結果的。
⑼ 有些論文中包括 1.材料與方法 2.結果與分析 3.討論與結論 這種格式的論文叫什麼論文
研究性論文吧,如果需要論文格式方面解析的話你可以搜下 期刊雲-論文格式,裡面有各種論文格式的詳細介紹,對你寫論文應該有幫助,有興趣的話可以去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