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研究方法 > 橫斷面研究用什麼統計學方法

橫斷面研究用什麼統計學方法

發布時間:2022-04-27 08:09:01

⑴ 5種常用的統計學方法是什麼

1、大量觀察法

(1)橫斷面研究用什麼統計學方法擴展閱讀

(一)大量觀察法

這是統計活動過程中搜集數據資料階段(即統計調查階段)的基本方法:即要對所研究現象總體中的足夠多數的個體進行觀察和研究,以期認識具有規律性的總體數量特徵。大量觀察法的數理依據是大數定律,大數定律是指雖然每個個體受偶然因素的影響作用不同而在數量上幾存有差異。

但對總體而言可以相互抵消而呈現出穩定的規律性,因此只有對足夠多數的個體進行觀察,觀察值的綜合結果才會趨向穩定,建立在大量觀察法基礎上的數據資料才會給出一般的結論。統計學的各種調查方法都屬於大量觀察法。

(二)、統計分組法

由於所研究現象本身的復雜性、差異性及多層次性,需要我們對所研究現象進行分組或分類研究,以期在同質的基礎上探求不同組或類之間的差異性。統計分組在整個統計活動過程中都佔有重要地位,在統計調查階段可通過統計分組法來搜集不同類的資料,並可使抽樣調查的樣本代表性得以提高(即分層抽樣方式);

在統計整理階段可以通過統計分組法使各種數據資料得到分門別類的加工處理和儲存,並為編制分布數列提供基礎;在統計分析階段則可以通過統計分組法來劃分現象類型、研究總體內在結構、比較不同類或組之間的差異(顯著性檢驗)和分析不同變數之間的相關關系。統計學中的統計分組法有傳統分組法、判別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等。

(三)、綜合指標法

統計研究現象的數量方面的特徵是通過統計綜合指標來反映的。所謂綜合指標,是指用來從總體上反映所研究現象數量特徵和數量關系的范疇及其數值,常見的有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平均指標和標志變異指標等。

綜合指標法在統計學、尤其是社會經濟統計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描述統計學的核心內容。如何最真實客觀地記錄、描述和反映所研究現象的數量特徵和數量關系,是統計指標理論研究的一大課題。

⑵ 橫斷面研究的概念

橫斷面研究又稱橫斷面調查,因為所獲得的描述性資料是在某一時點或在一個較短時間區間內收集的,所以它客觀地反映了這一時點的疾病分布以及人們的某些特徵與疾病之間的關聯。由於所收集的資料是調查當時所得到的現況資料,故又稱現況研究或現況調查(prevalence survey);又因橫斷面研究所用的指標主要是患病率,又稱患病率調查。

⑶ 如何做橫斷面研究的質量評價

橫斷面研究:在某一特定時間點或者相對較小的時間段(如1周、1月),對某一定范圍內的人群,以個人為單位,進行調查研究,以明確調查指標的分布、指標與指標的一般關系等。
具體見http://ke..com/view/3390546.htm?fr=ala0_1

其最大的不足之處在於:
只能說A與B有關系,不能判定具體關系,如果要明確具體是什麼關系,需要進一步研究;
多用於描述性分析,多不用於統計推斷;

優點在於:
設計和操作相對簡單;
多用於監測和評價;

⑷ 什麼是橫斷面研究

橫斷面研究是在特定的時間內研究特定范圍的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並描述有關因素與疾病或健康狀況關系的一種流行病學研究方法

在橫斷面研究中是暴露組的患病率與非暴露組中患病率的比,可以衡量暴露增加了患病的多少風險,從而推斷出暴露是否和患病有聯系。

(4)橫斷面研究用什麼統計學方法擴展閱讀:

橫斷面研究注意事項:

將觀察對象按照可疑的致病因素分為暴露組及非暴露組或者按照不同的暴露程度分為若干組,經過一個階段的追蹤觀察,比較各組某病的累積發生率或死亡率有無差別。

病例對照研究和回顧性隊列研究的最大的區別在於設計思路上的區別。病例對照研究是由病及因(暴露),即先找到患病的病例以及其對照,然後從病例和其對照中找到可能的暴露因素。而回顧性隊列研究是由因(暴露)及病,即先按暴露和非暴露進行隊列劃分,然後再研究暴露隊列中的發病情況和非暴露組中的發病情況。

⑸ 統計學的研究方法有幾種

統計學的基本研究方法有5種。

大量觀察法

這是統計活動過程中搜集數據資料階段(即統計調查階段)的基本方法:即要對所研究現象總體中的足夠多數的個體進行觀察和研究,以期認識具有規律性的總體數量特徵。大量觀察法的數理依據是大數定律,大數定律是指雖然每個個體受偶然因素的影響作用不同而在數量上幾存有差異,但對總體而言可以相互抵消而呈現出穩定的規律性,因此只有對足夠多數的個體進行觀察,觀察值的綜合結果才會趨向穩定,建立在大量觀察法基礎上的數據資料才會給出一般的結論。統計學的各種調查方法都屬於大量觀察法。

統計分組法

由於所研究現象本身的復雜性、差異性及多層次性,需要我們對所研究現象進行分組或分類研究,以期在同質的基礎上探求不同組或類之間的差異性。統計分組在整個統計活動過程中都佔有重要地位,在統計調查階段可通過統計分組法來搜集不同類的資料,並可使抽樣調查的樣本代表性得以提高(即分層抽樣方式);在統計整理階段可以通過統計分組法使各種數據資料得到分門別類的加工處理和儲存,並為編制分布數列提供基礎;在統計分析階段則可以通過統計分組法來劃分現象類型、研究總體內在結構、比較不同類或組之間的差異(顯著性檢驗)和分析不同變數之間的相關關系。統計學中的統計分組法有傳統分組法、判別分析法和聚類分析法等。

綜合指標法

統計研究現象的數量方面的特徵是通過統計綜合指標來反映的。所謂綜合指標,是指用來從總體上反映所研究現象數量特徵和數量關系的范疇及其數值,常見的有總量指標、相對指標,平均指標和標志變異指標等。綜合指標法在統計學、尤其是社會經濟統計學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描述統計學的核心內容。如何最真實客觀地記錄、描述和反映所研究現象的數量特徵和數量關系,是統計指標理論研究的一大課題。

統計模型法

在以統計指標來反映所研究現象的數量特徵的同時,我們還經常需要對相關現象之間的數量變動關系進行定量研究,以了解某一(些)現象數量變動與另一(些)現象數量變動之間的關系及變動的影響程度。在研究這種數量變動關系時,需要根據具體的研究對象和一定的假定條件,用合適的數學方程來進行模擬,這種方法就叫做統計模型法。

統計推斷法

在統計認識活動中,我們所觀察的往往只是所研究現象總體中的一部分單位,掌握的只是具有隨機性的樣本觀察數據,而認識總體數量特徵是統計研究的目的,這就需要我們根據概率論和樣本分布理論,運用參數估計或假設檢驗的方法,由樣本觀測數據來推斷總體數量特徵。這種由樣本來推斷總體的方法就叫統計推斷法。統計推斷法已在統計研究的許多領域得到應用,除了最常見的總體指標推斷外,統計模型參數的估計和檢驗、統計預測中原時間序列的估計和檢驗等,也都屬於統計推斷的范疇,都存在著誤差和置信度的問題。在實踐中這是一種有效又經濟的方法,其應用范圍很廣泛,發展很快,統計推斷法已成為現代統計學的基本方法。

⑹ 什麼是橫斷面調查法,主要用於哪些類型的課題研究

橫斷面研究又稱橫斷面調查,因為所獲得的描述性資料是在某一時點或在一個較短時間區間內收集的,所以它客觀地反映了這一時點的疾病分布以及人們的某些特徵與疾病之間的關聯。由於所收集的資料是調查當時所得到的現況資料,故又稱現況研究或現況調查(prevalence survey);又因橫斷面研究所用的指標主要是患病率,又稱患病率調查。
編輯本段二、研究目的1.描述疾病或健康狀況的三間分布情況 通過對某一地區或人群的調查,獲得某種疾病在時間、地區和人群中的分布,從而發現高危人群或發現有關的病因線索,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據。
2.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徵與疾病的關聯,確定危險因素 如通過對冠心病及其危險因素的調查,發現高血壓、高血脂、超重、吸煙及有關職業與冠心病的關系,從而為降低危險因素、減少冠心病發生提供依據。
3.為評價防治措施及效果提供有價值的信息 如在採取措施若干時期後,重復進行橫斷面研究,根據患病率差別的比較,可以考核前段時期所施行措施的效果。
4.為疾病監測或其他類型流行病學研究提供基礎資料。
編輯本段三、研究的用途1.描述疾病或健康狀況的分布。
2.評價一個國家或地方的健康水平。
3.研究影響人群健康和與疾病有關的因素。
4.用於衛生服務需求的研究。
5.用於醫療或預防措施及其效果的評價。
6.用於有關衛生標準的制定和檢驗。
7.用於檢查和衡量既往資料的質量。
8.用於社區衛生規劃的制定與評估。
編輯本段四、橫斷面研究的分類(一)普查普查是指為了解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人群的健康狀況,在一定時間內對一定范圍內的人群中的每一成員作調查或檢查。這里強調的是"一定范圍內的人群中的每一個成員"。例如某居民點的全體居民。一定時間可以是1-2天或1-2周,大規模的普查也可在2-3個月內完成。普查的時間不能拖的太長,以免人群中的疾病或健康狀況發生變動,而影響普查的質量。
我國開展普查工作有較豐富的經驗。對腫瘤、心血管疾病、甲狀腺腫、乙型肝炎、結核病等都進行過大規模的普查工作。其中有些疾病通過早期治療與反復防治已得到控制或基本控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
普查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早期發現病例並給予及時治療。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較高的,以便短時間內調查能得到足夠的病例。
普查由於是調查某一人群的所有成員,所以在確定調查對象上比較簡單;而且所獲得的數據可以了解疾病的三間分布特徵,因此對疾病的流行因素能有一定的啟示。
但普查不適用於病程短、患病率低或檢查方法復雜的疾病調查。由於普查對象多,難免漏診、誤診;因參加普查的工作人員多,掌握調查技術和檢驗方法的熟練程度不等,調查員質量不易控制;同時由於工作量大,很難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
(二)抽樣調查在實際工作中通常是從總體中隨機抽取部分觀察單位(統計學上稱為樣本)進行調查稱為抽樣調查。抽樣調查是根據抽取樣本所調查的結果來估計出樣本所代表總體的某些特徵,因此抽樣調查必須遵循隨機化原則,才能獲得較好代表性樣本。抽樣調查可以節省人力、物力、時間。因其調查范圍小,故調查工作易做得細致。但抽樣調查的設計、實施與資料分析較復雜,重復和遺漏不易發現,不適用於變異過大的研究對象。
常用的隨機抽樣方法如下:
1.單純隨機抽樣(simple random sampling) 即先將調查總體的全部觀察單位編號,再用隨機數字表或抽簽等方法隨機抽取部分觀察單位組成樣本。
目前,在橫斷面研究中,因調查的觀察單位太多時,很難將全部觀察單位編號,故使用單純隨機抽樣的機會不多,但它是實施其他抽樣方法的基礎。
2.系統抽樣(systematic sampling) 又稱等距抽樣或機械抽樣。即先將總體的觀察單位按某一順序號分成n個部分,再從第一部分隨機抽取第K號觀察單位,依次用相等間隔,機械地從每一部分各抽一個觀察單位組成樣本。
例1 欲了解某單位職工HBSAg陽性率,該單位有職工1000人,試按系統抽樣法,抽取一例數為100的樣本。
今總體例數N=1000,樣本例數=100,抽樣間隔=1000/100=10,先在1-10之間隨機確定一個數字,比如為4,於是以職工工作證號4,14,24,34,…,994者組成樣本。
3.分層抽樣(stratified sampling) 又稱分類抽樣。即先按影響觀察值變異較大的某種特徵,將總體分為若干類型或組別(統計學上叫「層」,Strata),再從每一層內隨機抽取一定數量(可按比例或最優分配確定)的觀察單位,合起來組成樣本。
例如,先將欲調查的總體按年齡、性別或疾病嚴重性等特徵分成不同層次,在各層再作隨機抽樣。分層抽樣可以減少由各層特徵不同而引起的抽樣誤差。
4.整群抽樣(cluster sampling) 在整群抽樣中,被抽樣的不是一個一個的個體,而是由一個一個的個體組成的若干個集團(群)。整群抽樣是先將總體劃分為K個"群"組(如K個地區等),每個群包括若干觀察單位。再從K個群中隨機抽取若干個群,並將被抽取的各個群的全部觀察單位組成樣本。
例如,作鉤蟲病調查時,抽查某縣的幾個鄉的全體鄉民。作計劃生育調查時,抽查城市裡幾個居委會的全部居民。
因抽樣調查是從總體中隨機抽取部分觀察單位作為調查對象,所以抽樣調查不可避免產生抽樣誤差,抽樣誤差的大小因抽樣方法不同而異,一般情況下,抽樣誤差從小到大的順序為分層抽樣、系統抽樣、單純隨機抽樣、整群抽樣。
(三)抽樣調查的樣本大小求估計總體均數(或率)所需樣本例數n的方法如下(作假設檢驗時,n的估計方法詳見實驗設計)。
1.均數的抽樣 對於計量資料,欲估計總體均數時,可用公式估計樣本例數
n=[(tαs)/d]2 (15-1)
式中n為樣本例數,d為允許誤差,即樣本均數與總體均數相差所允許的限度(事先指定的),s為估計的標准差,可通過前人資料或小規模的調查得到。當α確定後,式中tα可查t界值表(取雙側)。通常,若樣本較大,α取0.05,tα=1.96,近似為2,則
n=(4s2)/d2 (15-2)
例2 現擬調查小學生血紅蛋白含量,估計標准差為3g/dl,希望d不超過0.5g/dl,α=0.05,問需調查多少人?
本例s=3,d=0.5, α=0.05,按公式15-2計算:
n=(4×32)/0.52=144(人)
即需要調查144人。
2.率的抽樣 對於計數資料,欲估計總體率時,可用公式估計樣本例數。
n=[tα2P(1-P)]/d2 (15-3)
式中P為估計率,其餘符號的意義同前。
設d=rP(r為P的允許誤差系數),則公式成為:
n= (tα2/r2)[(1-P)/P] (15-4)
通常設: α=0.05,r=0.1,用公式16-4變換為:
n=(4/0.12)[(1-P)/P]=400×[(1-P)/P] (15-5)
例3 現擬調查血吸蟲感染率,據過去資料估計流行率P=30%,設α=0.05,d=0.1P,問需調查多少人?
本例,P=0.30,α=0.05,r=0.1,按公式15-5計算:
n=400×[(1-0.3)/0.3]=933(人)
即需要調查933人。
(四)橫斷面研究的資料分析橫斷面研究所得資料,可按下列步驟進行整理分析。
1.檢查與核對原始資料,檢查原始資料的准確性與完整性,填補缺漏,刪去重復,糾正錯誤。
2.對疾病或某種健康狀態按已明確規定好的標准,將全部調查對象分組歸類。
3.將原始資料分組進行比較,了解疾病或某健康狀態在不同地區、不同時間以及不同人群組中的分布。
(五)橫斷面研究中常見的偏倚當某一研究(觀察)結果,與它的真值之間,出現了某種差值,這種差異的現象或結果,即稱為偏倚(bias)。
1.無應答偏倚(nonresponse bias) 對訪問調查或通信調查獲得應答的比例稱應答率。影響應答率的因素有:1)群眾對調查了解的程度;2)調查方式或調查內容是否適當;3)調查對象身體健康,故不關心疾病調查;4)調查對象身體不好,或高齡拒絕調查;5)調查對象外出未遇等。如果無應答者比例較高,例如在抽樣調查中達30%,即可造成偏倚。
2.回憶偏倚或報告偏倚 這是由調查對象所引起的偏倚。例如某病患者常能較好地回憶既往的暴露史,而健康人則常遺忘以往的暴露。當調查某些敏感性問題時,調查對象可能不願做正確答復而造成報告偏倚。
3.調查人員偏倚 例如調查員有意識地對具有某些特徵的對象深入調查,對另一些則否。有時為了獲得自已所需要的內容或答案,進行誘導性詢問等。
4.測量偏倚 由於儀器不準、試劑不統一、實驗條件不同等造成測量結果不正確,可使調查結果偏離真值。
(六)橫斷面研究中的質量控制質量控制即偏倚的控制,這是現況調查成敗的關鍵。上述偏倚應在設計階段預先考慮防止發生。主要的控制方法如下。
1.堅持隨機化原則,嚴格按照抽樣設計方案進行研究對象的選取。及時分析無應答的原因,補漏調查,提高受檢率。
2.選用精良的儀器設備並事先做好校準,保證測試結果的准確與可靠。 3.嚴格培訓調查員,並對其進行監督和質量控制,統一調查程序和方法

⑺ 統計學簡答題統計研究的具體方法有哪些

統計研究的具體方法有以下5種,具體為:

1、大量觀察法:即對研究總體的全部或足夠多數的單位進行調查並進行綜合分析。

2、統計分組法:應用分組來研究總體內部差異的方法。

3、統計指標法:應用統計指標來反映和研究現象總體的數量狀況。

4、歸納推斷法:以一定的置信標准,根據樣本數據來判斷總體數量特徵。

5、實驗設計:即對實驗進行科學合理的安排,以達到最好的實驗效果。

統計學其他情況簡介。

統計學是一門很古老的科學,一般認為其學理研究始於古希臘的亞里士多德時代,迄今已有兩千三百多年的歷史。它起源於研究社會經濟問題,在兩千多年的發展過程中,統計學至少經歷了「城邦政情」、「政治算數」和「統計分析科學」三個發展階段。

所謂「數理統計」並非獨立於統計學的新學科,確切地說,它是統計學在第三個發展階段所形成的所有收集和分析數據的新方法的一個綜合性名詞。概率論是數理統計方法的理論基礎,但是它不屬於統計學的范疇,而是屬於數學的范疇。

⑻ 什麼是橫斷面分析法

橫斷面分析法又叫橫斷面調查,橫斷面調查(又稱現患率調查),是利用普查或抽樣調查的方法,收集某一時點或一個特定的時間內,有關實際處於醫院感染狀態的病例資料,描述醫院感染及影響因素的關系。

橫斷面調查是醫院感染監測的重要手段,通過開展調查可了解醫院感染實際發生情況,同時對抗菌葯物應用及病原學送檢資料進行監測,可以在短時間內檢驗常規調查資料的准確性,針對總體趨勢評價醫院感染管理效果。

描述疾病或健康狀況的三間分布情況通過對某一地區或人群的調查,獲得某種疾病在時間、地區和人群中的分布,從而發現高危人群或發現有關的病因線索,為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據。

(8)橫斷面研究用什麼統計學方法擴展閱讀:

調查質量控制方法

1、堅持隨機化原則,嚴格按照抽樣設計方案進行研究對象的選取。及時分析無應答的原因,補漏調查,提高受檢率。

2、選用精良的儀器設備並事先做好校準,保證測試結果的准確與可靠。

3、嚴格培訓調查員,並對其進行監督和質量控制,統一調查程序和方法。

⑼ 統計方法有哪些在什麼情況下用什麼方法

1.計量資料的統計方法

分析計量資料的統計分析方法可分為參數檢驗法和非參數檢驗法。

參數檢驗法主要為t檢驗和方差分析(ANOVN,即F檢驗)等,兩組間均數比較時常用t檢驗和u檢驗,兩組以上均數比較時常用方差分析;非參數檢驗法主要包括秩和檢驗等。t檢驗可分為單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配對設計資料的t檢驗和成組設計資料的t檢驗;當兩個小樣本比較時要求兩總體分布為正態分布且方差齊性,若不能滿足以上要求,宜用t 檢驗或非參數方法(秩和檢驗)。方差分析可用於兩個以上樣本均數的比較,應用該方法時,要求各個樣本是相互獨立的隨機樣本,各樣本來自正態總體且各處理組總體方差齊性。根據設計類型不同,方差分析中又包含了多種不同的方法。對於定量資料,應根據所採用的設計類型、資料所具備的條件和分析目的,選用合適的統計分析方法,不應盲目套用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分析。

2.計數資料的統計方法

計數資料的統計方法主要針對四格表和R×C表利用檢驗進行分析。 四格表資料:組間比較用

檢驗或u檢驗,若不能滿足 檢驗:當計數資料呈配對設計時,獲得的四格表為配對四格表,其用到的檢驗公式和校正公式可參考書籍。 R×C表可以分為雙向無序,單向有序、雙向有序屬性相同和雙向有序屬性不同四類,不同類的行列表根據其研究目的,其選擇的方法也不一樣。

3.等級資料的統計方法

等級資料(有序變數)是對性質和類別的等級進行分組,再清點每組觀察單位個數所得到的資料。在臨床醫學資料中,常遇到一些定性指標,如臨床療效的評價、疾病的臨床分期、病症嚴重程度的臨床分級等,對這些指標常採用分成若干個等級然後分類計數的辦法來解決它的量化問題,這樣的資料統計上稱為等級資料。

⑽ 什麼是橫截面數據分析舉個例子啊~謝謝

一種觀察性研究,其分析從特定群體或代表性子集收集的數據時間點,即橫截面數據。橫截面數據,計量經濟學專用名詞。橫截面數據是在同一時間,不同統計單位相同統計指標組成的數據列。

在經濟學中,橫斷面研究通常涉及使用橫截面回歸,以便在給定時間點上對一個或多個獨立變數對感興趣的因變數的因果效應的存在和大小進行排序。它們不同於時間序列分析,其中一個或多個經濟總量的行為通過時間跟蹤。



(10)橫斷面研究用什麼統計學方法擴展閱讀

橫截面數據按照統計單位排列的。因此,橫截面數據不要求統計對象及其范圍相同,但要求統計的時間相同。也就是說必須是同一時間截面上的數據。與時間數據完全一樣,橫截面數據的統計口徑和計算方法(包括價值量的計算方法)也應當是可比的。

例如,為了研究某一行業各個企業的產出與投入的關系,我們需要關於同一時間截面上各個企業的產出Q和勞動L、資本投入K的橫截面數據。這些數據的統計對象顯然是不同的,因為是不同企業的數據。

但是關於產出Q和投入L、K的解釋、統計口徑和計算方法仍然要求相同,即本企業的Q、L、K在統計上要求可比。

閱讀全文

與橫斷面研究用什麼統計學方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馬原中歸納的方法有什麼局限性 瀏覽:508
燈具遙控安裝方法 瀏覽:984
在家地震預警有哪些方法論 瀏覽:398
氣缸圓柱度的檢測方法 瀏覽:214
東風制動燈故障原因和解決方法 瀏覽:309
簡諧運動研究方法 瀏覽:123
幼兒異物吸入的搶救方法有哪些 瀏覽:210
開衫毛衣尺寸的經典計算方法 瀏覽:356
廣電有線連接方法 瀏覽:826
局解血管的檢查常用方法 瀏覽:987
瑜伽的技巧和方法 瀏覽:833
寫出五種植物的傳播方法 瀏覽:97
治療脾氣差的最佳方法 瀏覽:814
花卉滿天星的種植方法 瀏覽:966
風控未通檢測方法 瀏覽:767
根管治療術的步驟和方法 瀏覽:180
去腳臭的簡單的方法 瀏覽:934
二年級語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瀏覽:68
學前教育研究方法課題 瀏覽:866
瑜伽胳膊鍛煉方法 瀏覽: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