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前瞻性研究與回顧性分析有什麼不同
前瞻性臨床研究(prospective study)是研究者根據這題和設計的要求而進行的研究。 其特點是有明確的研究目的,周密的研究計劃,合理的現察指標,並嚴格按設計要求詳細記錄臨床資料,通過對這呰資料的整理、歸納、統計、分析,得出某一結論。
前瞻性臨床研究的質量主要取決於事先的選題和設計,以及在臨床實施中是否完全按照設計進行,數據資料統計處理是否合理等。前瞻性臨床研究常與研究者的研究方法、條件、設備等因素有關。可以採用隨機、雙盲甚至三盲、對照、多中心等方法,減少混雜因素干擾,提高臨床試驗准確性。
回顧性臨床研究(retrospective study)是從以往臨床工作積累的病例資料中,選擇某一時期同類臨床資料進行整現、分析,以從中總結經驗、找出規律、指導實殘的研究。研究工作開始時,暴露和疾病就已發生,即研究結局在目前研究開始時已經發生,從而探討過去的暴露因素與目前已發生某種疾病之間的因果關系。
❷ 臨床試驗與前瞻性隊列研究有何異同點
隊列研究和臨床試驗不同點:
一、定義不同
1、臨床試驗:指任何在人體(病人或健康志願者)中進行的各種治療方法或預防措施的干預性研究,以證實或揭示治療方法或預防措施的療效和安全性,從而綜合評價治療方法或預防措施的效果和價值。
2、隊列研究:是流行病學研究方法之一。它將特定人群分為暴露於某因素與非暴露於某因素或不同暴 露水平的亞組,追蹤觀察一定時間,比較兩組或各組的發病率或死亡率,以檢驗該因素能影響發病的假設。
二、研究對象的分組方式不同
1、臨床試驗,研究對象的分組是按隨機分配的原則進行的,在實驗開始前,實驗組和對照組所有的特徵都是相同的;
2、隊列研究其研究對象的分組是按研究對象是否暴露在某種因素或是否具有某種特徵來進行分組的,兩組所具有特徵一開始就不同,一組暴露於某因素,另一組未暴露於某因素。
三、是否採取干預措施不同
1、臨床試驗是實驗研究,給實驗組以某種干預措施,如治療葯物、預防性葯物或診斷儀器等,不給對照組以干預措施或給予安慰劑等對照措施;
2、隊列研究是觀察性研究,不給予干預措施,在自然的狀態下,觀察暴露組和非暴露組兩組的疾病發生情況。
隊列研究和臨床試驗相同點:
1、前瞻性隊列研究和臨床試驗都屬於前瞻性研究。(隊列研究還可採取歷史性隊列研究。)
2、兩者都是從因到果的研究。
3、兩者都需要設立對照組,都要求除研究因素(隊列研究稱為暴露因素,臨床試驗研究稱為干預措施)以外,其他因素在兩組要有可比性。
4、在研究起點時,兩種研究方法要求的研究對象都未患所研究的疾病,觀察在暴露因素(或干預措施)作用下,研究對象中疾病的發生情況。
❸ 前瞻性研究和回顧性研究的區別是什麼
時間上的差別以現在為原點,前瞻性研究是將發生的,回顧性分析是以前發生的。
①從數據獲得時間上來看:前瞻性---------開始研究時數據還不存在;回顧性---------開始研究時數據已經存在。
②從因果關系而言:前瞻性研究------由因及果;回顧性研究-------由果及因。
③從研究過程的可操作性上來看:前瞻性研究-------可以對研究進行操作控制,有統一的診斷標准、檢測標准、評判標准;回顧性研究-------這些都不可控。
回顧性研究:
回顧性研究就是以現在為結果,回溯過去的研究方法,它分析和總結臨床現有的資料,然後進行回溯研究,不需要預先設計和隨機分組。
這一研究方式由於條件限制較少,有其優點,但其缺陷是被試目前的身心狀態會影響對過去資料報告的真實性和准確性,其研究結果雖不能得出結論,但是可以總結經驗和發現問題或為進一步研究提供線索。
前瞻性研究:
前瞻性的研究是以現在為起點追蹤到將來的研究方法,一種科學的、合理的研究方法,有嚴謹的研究設計、對照組、有可比性、有明確的研究指標,一般研究人員也相對固定。因此,研究結果可信、可作出科學結論,可彌補回顧性研究的缺陷。
❹ 前瞻性記憶的前瞻記憶的研究方法
前瞻記憶和回溯記憶有很大不同,最根本的區別在於前瞻記憶任務包括兩種成分,一種是自發啟動先前意向(intention)的前瞻成分,另一種是對意向內容進行提取的回溯成分,前者是回溯記憶沒有的,被試既可以忘了前瞻成分而記得回溯成分,也可以相反。其次兩者的儲存不同,對於同樣的記憶內容,如遇到某一單詞就按某一反應鍵,作為前瞻記憶任務比回溯記憶任務處於更高的激活水平,更容易記憶和提取。實驗研究也顯示對於正常被試兩者的測驗成績無關或相關很小。此外前瞻記憶的特殊性還來自它和人們的社會交往有更為密切的關系,而不僅是個人的認知問題。
由於前瞻記憶和回溯記憶之間存在的差異,前瞻記憶在研究方法上與回溯記憶有所不同。早期有關前瞻記憶的研究帶有濃厚的自然主義色彩,不同於傳統的記憶實驗法,而是要求被試完成問卷,或在需要交回的問卷某處寫上日期和時間,讓被試保存記憶失敗的日記,以及在某個特定的時間郵寄明信片或打電話給實驗者,進一步的技術還有摸擬服葯片任務,即讓被試帶回去一個小盒子,每天定時撳盒上的按鈕,裡面的裝置自動記錄時間;讓孩子們把冰鞋帶到學校;對電影協會考察將要看到的電影的名字等等。這些方法都不能嚴格控制和評估被試使用記憶策略,也不能控制被試雖然記得某個要執行的任務,但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履行等問題;因此在方法上是有缺陷的。
七、八十年代關於前瞻記憶的實驗研究進行了許多嘗試,但未能找到令人滿意的範式。1990年Einstein和McDaniel發展了一種前瞻記憶實驗室研究的方法,具體操作如下:實驗開始時告訴被試短時記憶(回溯記憶)任務;接著告知前瞻記憶任務,即在完成一系列短時記憶任務時若碰到某個特定的單詞(靶事件)就按下反應鍵;短時記憶任務開始執行前要求被試先完成一些干擾任務,以避免前瞻記憶任務保存在工作記憶中,並產生一定程度的遺忘;然後才執行嵌有規定靶詞的短時記憶任務;最後根據按下反應鍵的正確率評估前瞻記憶任務的執行情況。其後的實驗研究大都採用這種範式,不同的只是前瞻記憶任務、干擾任務、靶事件及所嵌入的回溯記憶任務的形式與內容根據不同的實驗目的作了相應的變化。如前瞻記憶任務可能是簡單地寫一個詞或作一個記號,也可能是完成某一動作;干擾任務採用喜愛程度評估或面孔再認等;靶事件可能是一個動作、一個符號甚至一個特定的間隔和順序;回溯記憶任務則可能是閱讀文章或短時記憶等。這種範式操作性強,各個變數的影響已較為人所熟知,非常適合基於事件(event-based)的前瞻記憶任務,即有外部線索可以引導提取先前意向的任務;對基於時間(time-based)的任務,如半小時後開會,提取過程沒有外部線索引導而需要自己啟動,則較難操作,現場情景摸擬法則可能是一種有效的方法。
❺ 前瞻性的臨床試驗用什麼統計學方法
您好,很多的,前瞻性只是一個收集數據的描述。看試驗設計、評價指標等,才可以知道具體的方法。
下面是一點資料的擴展,希望對您有幫助。
隨機對照臨床試驗是前瞻性研究,是檢驗某種假設最有力的方法。採用隨機化分組,兩組均衡性好,可比性強,排除混雜偏倚;有嚴格的診斷、納入、排除標准,入選對象均質性好,觀察指標與判斷統一,減少入選偏倚;雙盲法又可減少測量偏倚,研究者按研究目的控制整個試驗過程,保證了研究質量,增強結果真實性。但臨床試驗以人為研究對象,很多時候由於客觀存在的問題及倫理道德因素,無法進行隨機對照雙盲的臨床試驗,非隨機對照臨床試驗同樣具有重要價值。
一、病例報告(case report)
是對罕見病進行臨床研究的重要形式。對單個病例或10 例以下病例詳盡的臨床報告,包括臨床、組織化學、細胞學、免疫學、電鏡、遺傳學等各方面資料,由於是個例報告易產生偏倚,在臨床試驗中僅用於早期重大治療措施的闡述。
二、病例分析(case analysis)
數十例以上,分析臨床特點,結論有局限性。在研究初期或外科重大手術仍然是重要的手段。
三、非隨機同期對照研究(non-randomized concurrent control trial)
研究對象接受何種治療由主管研究的醫師決定,或根據病人或病人家屬是否願意接受某種治療而分組。優點是方便、簡單,容易被醫師和病人接受,依從性較高。缺點是難以保證各組間治療前的可比性。治療組和對照組在基本臨床特徵和主要預後因素方面分布不均,可能導致研究結果的明顯偏倚。
四、自身前後對照研究(before-after study)
即同一組病人先後接受兩種不同的治療,以其中一種治療作為對照,比較兩種治療結果的差別,以確定所考核葯物的療效。適用於慢性穩定或復發性疾病,如高血壓和高血脂等。由於同一組病例先後作為治療組和對照組而接受治療,可確切判斷每例患者對研究因素和安慰劑的反映,具有良好的可比性,結果的可靠性亦遠高於不同病例組的前後對照研究。缺點是每一例的研究期限延長一倍,病人的依從性容易受到影響。在前後兩個治療階段之間,需要根據前一階段所用葯物半衰期的5~7倍時間停止給葯,作為洗脫期(washout period),然後開始第二階段治療,目的使第一階段作用不致於影響第二階段。其他必備條件是第一階段葯物不能對第二階段起作用。如第一階段已治癒或死亡的病例不能進入第二階段,就不能用此方法。
五、交叉對照研究(crossover design)
是對兩組受試者使用兩種不同的治療措施,然後相互交換處理措施,最後比較結果的試驗方法。優點是每例病人先後接受試驗組或對照組的治療,消除了不同個體間的差異。隨機分組可避免組間差異和人為選擇偏倚,需要的病例數較少。缺點是應用病種范圍受限,對於各種急性重症疾患或不能回復到第一階段治療前狀況的疾病(如心肌梗塞),及那些不許可停止治療讓病情回到第一階段的疾病(如心力衰竭)等,都不能採用交叉對照試驗。兩個階段的治療可能有重疊,故需要一個洗脫期,其長短依所選葯物的半衰期和病種、病情而定。每階段治療期的長短受到限制,有些葯物的有效性可能尚未發揮;整個研究觀察期較長,不能避免病人的病情和觀察指標的自然波動,病人的依從性不容易得到保證。
六、歷史性對照研究(historical control trial)
比較現時給予試驗葯物治療的一組病人結果與既往治療的一組患同種疾病但未給予該葯治療的病人結果,以評價該葯的療效。缺點是特別容易產生偏倚,不能保證兩組病人的病情和所考核的葯物以外的治療是否具有可比性。亦不能排除目前所治療病例結果的改善實際上是由於其它因素的作用而造成結論錯誤。
七、序貫試驗(sequential trial)
試驗樣本數事先不固定,而是每試驗一對研究對象後,立即分析,再決定下一步試驗,直到可以判斷出結果時即停止試驗。優點在於可以避免盲目加大樣本而造成浪費,較適合臨床工作的特點,計算亦較簡便。缺點是僅適用於單指標的試驗。
八、單病例隨機對照試驗(n of 1試驗)
即對臨床單個病例用多種葯物作隨機對照試驗,以隨機化決定病人接受哪一階段的葯物試驗。例如病人隨機接受治療葯物,然後接受安慰劑或其他治療。篩選出確實對該病例有效的葯物,用於治療。單病例試驗要求雙盲試驗,定量評估對病人在每一階段的症狀,試驗將持續到病人和醫師都能決定哪一種療法更有效為止。適用於慢性病需要長期治療者如冠心病、心絞痛,或心理、精神性疾病的治療研究;或患者服用多種葯物,其有效與無效、療效與不良反應相互摻雜,而又不能相互識別,但又必須弄清各自效應,以決定棄舍的情況。這種試驗不能提供治療效果的最可靠證據,不適用於急性病和可以治癒的疾病。
❻ 前瞻性研究的基本內容
前瞻性的研究(prospective study)是把研究對象選定,研究方式預定好,相關的影響因素納入統計范圍,在這些條件下,根據這些因素去做持續的追蹤研究,分析判斷,最後在原訂計劃的時間內做出評估,把符合原來設計的方法的所有例子都要列入統計,(這個階段,不只是選有效的來統計),全部結果都要呈現出。最終,選擇的結果經過計算,得出納入統計范圍中,相關影響波動有效的因素構成重點目標,繼而對這些因素進行深入研究,這就是前瞻性研究。
❼ 前瞻性隊列研究和歷史性隊列研究的區別
歷史性隊列研究與病例對照研究最明顯的不同在於對照組的劃分.歷史性隊列研究先回顧樣本人群有無暴露於某種因素,劃分的依據是是否暴露於某種 因素,而不是是否發病(對照組也可發病).比方說研究一個100人的人群,裡面有30個病人(結局已經出現),回顧人群的歷史材料,100人里有60人暴 露於某種因素,因此對照組就是40人(對照組中也可有病人). 而病例對照研究對照組劃分的依據是有無發病,而不是有無暴露於某種因素.比方說研究一個100人的人群,裡面有30個病人,100人里有60人暴露於某種因素(暴露也可不發病),因此對照組就是70人(全無發病,但可有暴露). 其他就是一些指標值以及分析方法的不同. 其實說白了,歷史性隊列研究就是用統計學的方法分析對比暴露組與非暴露組之間的發病率差異有無統計學意義;反之,病例對照研究就是用統計學的方法分析病例組與對照組之間的暴露率差異有無統計學意義.
❽ 何謂歷史前瞻性
【詞語】:前瞻性
【注音】:qián zhān xìng
【釋義】:1、向前面看:極目~。2、展望;預測:~性。
歷史前瞻性就是能看到歷史發展的趨勢。
❾ 前瞻性研究和回顧性研究的區別是什麼
回答:
1、前瞻性的研究(prospective study)是以現在為起點追蹤到將來的研究方法,可彌補回顧性研究的缺陷。
例如臨床心理學實驗中,對一批A型行為類型者使用自我行為管理策略指導,並追蹤此後整個行為干預策略實施過程中被A型行為的改變情況,從而證明這種治療技術的實際效果。但由於前瞻性研究條件限制過多,使用比較困難,使用並不普遍。
2、回顧性研究是以現在為結果,回溯到過去的研究,是目前醫學心理學最常用的研究方式之一。
延伸:
前瞻性研究注重對對象的牽連性、影響性、可發展性的把握,對研究對象的本質(潛在性)的挖掘。在當今社會科技迅猛發展下,能夠提前把握具有潛力的對象是異常重要的。
在研究過程中,研究人員通過加強對該對象動態的理解,從而延伸出一些新的理論,再作用在該對象上,形成一個新的體系。一些有潛在價值的項目通常會衍生出讓人驚嘆的東西。